中标
江西省工信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114号提案主办意见的函
金额
-
项目地址
江西省
发布时间
2018/07/12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江西省工信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0180114号提案主办意见的函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
贵单位的提案“关于加强我省中医药产业品牌建设的建议”收悉。由我委主办,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西省农业厅,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协办。经研究,现回复如下:
一、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传承悠久的中医药文化,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借力现代化的技术和工艺,目前我省中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成药制备、商贸物流的完整产业体系。
2017年,全省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3%,比上年提高5.44个百分点。占全省生物医药产业的比重达到40.32%。其中:中成药企业95户,主营业务收入45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中药饮片企业52户,主营业务收入94.84亿元、比上年增长9.33%。
二、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做法
(一)着力实施一批做强做大中医药产业的专项行动计划的问题
1、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我省药品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省食药监局下发了《关于同意樟树市开展药品第三方现代物流试点工作的批复》和《关于扩大药品第三方现代物流试点范围的通知》,在樟树市开展药品第三方现代物流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允许省内外合法的药品生产企业、省内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委托药品第三方现代物流试点企业储存配送药品。
2、省工信委推动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按照省政府今年启动建设科创城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科创城建设的各项工作。一是完成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方案》的草拟工作,经过多次修改、反复论证、征求意见,省政府已经以赣府字【2017】19号文件印发;二是落实了科创城建设的决策机制,经省政府同意,成立了科创城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刘奇省长任组长,毛伟明常务副省长、分管工业的副省长任副组长;三是拟定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明确了各建设主体及省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省政府办公厅已经印发;四是落实了专家决策咨询机制,成立了科创城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了省内外中医药方面的专家为科创城建设提供专家咨询服务;五是加强对科创城建设的督促指导,建立了工作调度机制,按季度调度建设进展情况。以专报形式报送了《关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刘奇省长、毛伟明常务副省长、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均作了批示;六是举办了科创城启动建设仪式,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 9月15日,在赣江新区桑海产业园举办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启动建设暨全省中医药产业集中开工仪式,刘奇省长、殷美根书记、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共同启动科创城建设,同日,宜春、赣州、抚州、吉安等设区市举办了中医药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共163个、总投资额873亿元的中医药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同时,利用500强高峰论坛大健康与中医药平行论坛、樟树药交会生物医药产业推介会、“创新汇侨智 科学话健康”生物医药专场推介会等多个活动,宣传科创城的规划、建设,扩大科创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七是草拟了科创城建设扶持政策,已征求相关建设单位的意见,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报省政府审定印发。科创城建设总体设计基本完成,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按照“一年定框架、两年见形象、三年出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推进,今年年底做到“见形象”。
到今年目前为止,省工信委起草,经报请中医药科创城协调小组同意,已以科创城建设小组的名义正式印发了《2018年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工作要点》;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调度工作的通知》,加强科创城建设的调度和督促。按照周调动态、月调进展、季度通报的工作要求,重点对科创城建设进展情况、年度工作要点推进情况、科创城调度会议纪要和专题调度会备忘录落实情况进行调度和督促。同时加强了工作通报,先后印发了《全省中医药产业集中开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报》、《关于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一季度及四月份进展情况的通报》等情况通报。省工信委作为推进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截至目前,对科创城建设在分管副省长的召集下召开了四次调度会,通报2次。目前各建设事项正在有序推进。
3、省工信委做好了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振兴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回复。成立了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推进协调小组和在征集各相关厅局报送2018年的工作要点形成《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2018年工作要点》印发给各成员单位,加以落实。
(二)省工信委参与省政府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督查。
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参与对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督查工作。完成了各部门落实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刘奇省长讲话精神的情况调度,形成了汇总报告;派员全程参与了督查工作,在督查过程中加强对各地市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工作指导;
(三)省工信委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梳理产业重点扶持企业名单,确定20户左右行业重点企业进行重点调度和重点扶持。一是进一步落实四部门《关于支持江中集团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全力支持江中集团加快发展,重点指导和推动江中集团作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二是推动仁和集团加快发展,督促和指导仁和集团明确未来10年的发展规划和计划,以专报的形式上报了仁和集团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情况汇报,积极协调解决仁和集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仁和集团海外并购项目,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其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和支持;三是大力支持青峰药业做大做强,对青峰药业喜炎平、恩替卡韦等核心品种在进目录、集中采购、医院使用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给予协调和帮扶,支持青峰药业申报工信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药注射剂大品种项目。积极关注青峰药业的主打产品喜炎平中药注射剂因药物不良反应原因被召回对企业的影响。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技术转让。为了鼓励企业药品技术有序流动,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按照国家总局的要求,开展药品技术转让,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研究指导。2017年,共完成技术审评材料26个,上报总局审核审批品种7个。
(四)省工信委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
结合产业“十三五”规划、行动计划和科创城建设方案,明确了我省中医药产业集聚区和中医药产业集群,督促和指导南昌、宜春、抚州、赣州等完善相关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细化推进方案,加快产业布局调整和空间优化。一是对青峰药谷建设给予支持,帮助联系专业机构对青峰药谷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并参与规划评审工作,对规划内容进行把关和审定;二是推动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的实施,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对宜春市政府上报的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规划、实施方案、请示等牵头收集相关部门意见,并将意见及时反馈修改;对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及时进行了落实,明确协调推进小组成员名单,并调度和细化工作要点,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推动“樟帮”、“建昌帮”商标回归工作,对接与协调将企业抢注的商标回归樟树和南城政府,这将有利于下一步的产业整合和发展;四是利用四大产业督查、院士国医名师宜春行、樟树药交会等机会,加强产业调研和指导,对宜春、抚州等设区市和南城、樟树、章贡等县市区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积极谋划、认真指导。五是利用新经济培育工程(中医药类)项目资金,对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及南昌、宜春、抚州、赣州等市中医药产业项目给予资金补助和支持,经过组织申报、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支持8个项目,资金额度500万元。六是跟踪协调中药配方颗粒科研专项的进展实施情况。按照刘奇省长相关批示的要求,会同省卫计委、省食药监局对百神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并与宜春市中医医疗机构进行了对接,推动省产配方颗粒进当地中医院;对省内实施中药配方颗粒科研专项的3户企业进展情况进行了跟踪调度,与相关部门一起形成了支持中药配方颗粒的相关支持措施《支持省内中药配方颗粒开展临床研究的通知》。
(五)省工信委促进产业开放合作和兼并整合。
一是推动组建了江西省中医药产业联盟,联盟由济民可信、仁和集团、青峰集团、江中集团、汇仁集团发起组建,省内已有23家中医药企业入盟,仁和集团成为轮值盟主。发挥产业联盟的平台作用,推动了联盟与金融机构(工商银行)、研究机构(澳门科技大学)的合作,同时,推动联盟参与行业政策的制订,如“两票制”、省级医保目录调整等工作都请中医药产业联盟参与提出意见。二是推动省内企业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组织省内企业与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考察团进行对接,中医药产业联盟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支持和鼓励国药集团加大对江西中医药资源的整合,会同国药集团国控公司共同举办了医药行业高峰论坛暨江西省医药行业工商合作对接会,继续推动江中集团与国药集团的战略合作;组织省内企业参与“创业中华 智汇赣鄱”海内外侨界特聘专家赣鄱行活动,推动企业与侨界生物医药专家进行对接和交流。三是继续鼓励省内优势企业跨省、跨国收购医药企业、品种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如:对于优势企业的并购行为,特别是收购品种的,鼓励受益财政参照安徽省的做法,给予企业一定的奖补,赣州、宜春等市均有意向推出这一政策;衔接青峰集团收购江西绿色药业茶色素品种、香港李锦记集团来赣并购中医药企业、华润集团来赣并购省内医药企业等工作。四是积极推动化学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要求相关品种2018年底完成一致性评价研究,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会同省食药监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对规定期限内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每家药品生产企业每个品种给予50-100万元的项目资金补助。盘活药品批准文号资源。在鼓励企业进行一致性评价的同时,分类帮扶,对明确表示放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积极牵线搭桥,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技术转让等方式使沉淀的批准文号重新焕发生机。
(六)组织举办了系列重大活动促进中医药发展。
一是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草拟了《中医药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工作方案》,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通过省卫计委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并对论坛内容、地点与相关单位进行了沟通,后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工作安排较为集中,已推迟至明年再举办;二是举办了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平行论坛。拟定了《2017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平行论坛方案》,会同江西中医药大学拟定了筹备工作方案;借助和发挥省卫计委、南昌市政府、江西中医药大学的积极性,细化方案,落实参会嘉宾,确定形式内容,突出江西元素,使论坛成为宣传我省中医药产业优势和特色的一次盛会。三是汇聚各方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对接和推介活动,加强产业合作对接,营造浓厚氛围。会同国药集团国控公司共同举办了医药行业高峰论坛暨江西省医药行业工商合作对接会,会同省委统战部共同举办中医药产业与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考察团调研考察对接活动,会同省侨联共同举办了“创业中华 智汇赣鄱”海内外侨界特聘专家赣鄱行活动,会同省商务厅在樟树药交会期间共同举办了2017江西(樟树)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四是举办了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启动建设暨全省中医药产业集中开工仪式。五是配合工信部消费品司在昌举办了医药工业发展综合政策培训班及2017年下半年医药行业管理工作座谈会。
(七)做好医药行业运行监测工作。
省工信委修订了医药行业统计制度,报送了全省百余家企业2016年的年报,2017年的定期报表。通过省统计局对医药企业库,不断扩大统计面。2016年,济民可信集团,青峰集团、仁和集团分别列全国医药百强榜第10名。第58名、第74位。进入全国500强我省有23家企业,企业数列全国第九位。为23家企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合计在全国各省进入前500企业合计中分别列第十位、第十一位、第十三位、第十四位。做好了每月的行业分析预测和行业信息的发布。
(八)省林业厅发展中医药所做的工作。
2017年,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赣府字【2017】95号),林业厅为此专门成立经济管理处。编制了《江西省森林中药材资源培育规划(2017-2020)》,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行动的通知》(赣林办发【2018】6号)。
(九)省卫计委发展中医药所做的工作。
一是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盱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深入挖掘我省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流派传承,整理出版展现我省中医药名家学术思想,传承学术经验。2017年,省卫计委联系江西三套录播“国医名师、中医脊梁”主题节目,集中宣传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三是2017年4月,江西中医药大学与广东凯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整合双方优势资源,通过资本、技术、管理、营销资源优化组合,创新热敏灸技术等。四是启动实施了第四次全国中医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了全省35个试点县中药资源普查。查明了各试点县(市、区)中药资源状况,根据各试点县(市、区)中药资源物种与生态特点,对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我国中药材生产与需求等综合分析,结合国家大健康养生产业发展需求,对当地中药资源合理保护利用提出了意见建议。五是按照国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所需重要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布局,建立包括栀子、草珊瑚、枳壳、车前子等14个品种的种子种苗标准化、规范化繁育基地,总面积达到2260亩,达到年供应各品种5000亩以上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所需中药材种子种苗要求,同时建立其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和繁育技术SOP等技术支撑体系,促进中药材生产的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进步与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六是开展江西省中医药人才培养“杏林计划”,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继续推进葡萄牙、突尼斯、北欧中医中心建设,争取中国加拿大中医中心建设项目;依托江西中医药大学,开展国际中医药教学培训
三、对建议的回复
1、关于品牌建设。省工信委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6〕137号)开展了“消费品三品专项行动”。2017年,省工信委在消费品工业领域中开展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企业评选,全省评出了十家企业做三品试点示范企业,其中医药行业有两家,分别是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和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推动“樟帮”、“建昌帮”商标回归工作,通过对接与协调,争取企业抢注的商标回归樟树和南城政府,有利于下一步的产业整合和发展。
2、关于“平台载体”。2016年省政府已成立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省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的通知》(赣府厅【2016】149号)。省政府成立了省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是毛伟明,两位分管中医药事业,中医药产业的副省长任副组长。成员有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卫计委、省工信委、省食药监局等24个单位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督促落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领导小组下设2个推进小组,分别负责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推进协调工作。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小组和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中医药两子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省卫计委、省工信委。
四、下一步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省委、省政府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的决策部署,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抢抓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真抓实干,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是抓中国(南昌)中医药产业科创城的建设。建设中国(南昌)中医药产业科创城的目的,在于建设和打造融合开放、要素集聚、功能完善的中医药创新综合体,汇集人才、金融等创新相关要素,使科创城成为中医药领域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要素最齐备、创新能力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引领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升级发展、跨越发展。中国(南昌)中医药产业科创城建设方案已下发,下一阶段要按照科创城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推进措施等,进一步细化建设任务,完善相关政策,落实建设进度,力争2018年科创城建设能够达到“两年见形象”的目标。
二是抓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聚焦行业龙头企业和成长型企业,梳理中医药产业重点扶持企业名单,确定20户左右企业进行重点调度和重点扶持;督促和指导重点扶持企业制订未来5年发展规划和计划,定目标、定计划、定措施,促进其做大、做强、做优;加强重点扶持企业帮扶,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会同相关部门,全力给予帮扶和支持;进一步落实四部门《关于支持江中集团做大做强的若干意见》,对涉及江中集团发展的相关问题,加强部门协调、加快问题解决,全力支持江中集团加快发展,今年重点支持仁和集团发展。
三是抓中医药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中医药产业集群和中医药产业集聚区;督促和指导南昌、宜春市的重点医药产业集群完善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定位,细化推进方案,加快中药产业布局调整和空间优化,推动中医药领域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研发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入驻产业集群,加大对入驻企业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帮助产业集群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技术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器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抓中医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完善。着力提升中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强产学研医联合,组建和完善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平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帮助和支持青峰集团、江中集团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推动南昌高新区医药产业联合研究院申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和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提升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结合中医药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重点在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中药传统名方验方整理和开发,中药材和中成药生产标准化,“樟帮”、“建昌帮”传统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干燥、包合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创新,加速形成研发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发挥医疗机构 在中医药创 新上的 主动性,鼓励重点企业、产业集群与我省医疗机构加强合作,利用医院的临床技术和资源, 提高新 药新品的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 和应用;加快行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利用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药学院等院校,加快培养我省中医药产业人才,同时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面向国内外引进药物研发带头人、工程技术骨干、市场开发人才等高级专业人才。
五是抓中医药产业开放合作和兼并整合。促进省内中医药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组建江西省中医药产业联盟,由济民可信、仁和集团、青峰集团、江中集团、汇仁集团共同发起,倡议省内中医药企业积极加盟,建立江西省中医药产业联盟,加强行业内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行业自律,实现合作共赢;利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有利时机,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帮助有意向的优势企业走出去,以产品、资本、合作为纽带,推动省产中医药产品和品牌参与国际竞争,逐步实现国际化;继续推动江中集团与国药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国药集团的相互交流和信息互通,支持和鼓励国药集团加大对江西中医药资源的整合;继续鼓励省内优势企业跨省、跨国收购医药企业、品种和拥有核心技术的研发机构,对于优势企业的并购行为,从财政扶持、土地管理、不良资产处置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利用江西中医药独有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采取文化招商、旅游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形式进行产业招商。
六是抓中医药产业向新领域新业态延伸拓展。加大对我省中药材资源保护和发展,提高省产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举办中药产业链集中对接活动,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与中药制造业企业的供需对接,鼓励优势中药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建立稳定的药材供应基地,切实解决中药材保障供应问题;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有利时机,支持中医药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加快进军医疗健康、健康养老服务等新业态和新领域,促进中医、中药的融合发展;鼓励企业融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实现中医药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依托中药制造业的基础和优势,继续加快中医药产业与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养生养老等关联配套产业的互融合作。
七是实施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行动计划。一是建立一批示范基地。落实好15万亩森林药材年度种植任务,重点扶持建立商洲枳壳、清江枳壳、吴茱萸、黄栀子等道地药材和优势森林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带动全省森林药材种植规模有序扩大;支持有基础、有规模、有技术的企业或育苗大户,重点建设枳壳、吴茱萸、黄栀子等道地药材省给苗木繁育示范基地,保障森林药材苗木质量;支持建立龙脑樟、白芨、粉防已等稀缺森林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二是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推广森林药材林下种植、仿野生种植的经验做法,探索“森林药材+旅游”、药食用源、森林药材特色小镇等运作模式,加快森林药材产业发展步伐。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支持森林药材规范化种植标准的研究制订,推动森林药材规范化种植。四是做好结合文章。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认真布局森林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安排2018年新增林业财政资金时,重点向25个贫困县倾斜,安排资金占全省总增量的43.9%。
八是促进我省道地药材产业发展。农业厅将着重抓好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探索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加快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九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将支持江西中医药大学争取国家第一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积极探索中医药产业发展,据悉,江西中医药大学已与江西巴夫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推广中医药养生文化,创新康养旅游模式,促进中医药产品产业化;2018年我们将开展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计划依托宣传教育基地一系列科普活动,利用中医药海外中心、援外医疗推广中医药特色技术。办好2018年世界中医药大会第四届夏季峰会,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聚集专家资源,提供发展机遇,营造良好氛围。
十是加强中药监督管理。继续开展全省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不法行为,净化中药材市场秩序,正本清源,扶持持证合法中药企业做大做强。
十一是加强中药品牌建设。加强商标品牌宣传,树立中医药商标品牌意识,指导中医药龙头企业注册商标,指导中医药行业协会申请集体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打造我省中医药产业区域公共品牌;支持有一定规模影响力的中医药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保护;支持创建中医药产业商标品牌建设示范区,加强中医药产业商标品牌的运用和推广,促进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鼓励支持一批中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导注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同时利用华东、泛珠商标保护区域协作网,加大中医药商标维权力度,支持中医药企业开展商标维权打假专项行动。
省工信委
2018年6月19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