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
政府采购合同SZCD2018-Y-G-004号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建设(升级)-备案
金额
-
项目地址
江苏省
发布时间
2018/10/09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szcd2018-y-g-004号
预算金额-
招标联系人马万达
招标代理机构诚德天工建设咨询(苏州)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0512-68557251
中标联系人樊钧0512-65822937
中标联系人-
公告正文
政府采购合同SZCD2018-Y-G-004号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建设(升级)-备案

政府采购合同

采购编号:SZCD2018-Y-G-004号

甲方(需方):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999号现代大厦7楼

联系人:马万达

联系电话:0512-66680792

乙方1(供方,联合体牵头人):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苏州十全街747号

联系人:樊钧

联系电话:0512-65822937

乙方2(供方,联合体成员):上海元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守敬路351号2号楼A690-01室

招标代理机构:苏州新华诚德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市吴中区龙西路256号

电话:0512-68557251

备案机构:苏州市工业园区财政局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大道999号现代大厦11楼

联系电话:0512-66681170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政府采购采购编号:SZCD2018-Y-G-004号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合同法》有关规定,为明确甲方和乙方咨询服务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经济责任,经双方友好协商,甲乙双方就甲方聘用乙方从事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建设(升级)工作,签订本合同书,以兹共同遵守。

一、项目名称: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建设(升级)

二、项目基本情况及要求

1、本项目范围:苏州工业园区行政辖区

2、服务地点: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

3、时间进度要求

完成本项目总耗时约18个月,分四个阶段,各阶段进度如下:

1)第一阶段:项目启动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1月,主要工作为基础资料收集和各类交通补充调查,既有模型检讨、新功能需求调研、模型总体结构设计;

2)第二阶段:初步成果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5月,现状交通需求模型、公共交通系统模型、道路交通系统模型设计、模型标定、计算机程序编写和模型测试验证,现状模型应用;

3)第三阶段:中间成果阶段,2019年6月-2019年11月,规划年交通需求模型、公共交通系统模型、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研制和测试验证,规划年模型应用;

4)第四阶段:最终成果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2月,主要工作为模型报告、操作说明书编写,并进行最终成果验收。

4.乙方为本项目指定 潘敏荣 为规划项目总负责人;指定 樊钧 为项目联络人,联系电话为: 0512-65822937

5、投入人员汇总表

序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学历

专业

职称

承当过同类项目

在本项目拟任职务

1

潘敏荣

37

硕士

交通规划与管理

高级工程师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项目总负责人

2

樊钧

37

硕士

交通规划与管理

高级工程师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3

裘炜毅

42

博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高级工程师

广州市中心城区手机信令数据整理及“黄金三角区”示范应用研究

广州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手机信令采集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交通一体化需求分析和评估

技术负责人

4

庄建伟

39

硕士

高级规划师

经济地理与城乡区域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5

张俭生

53

本科

高级规划师

城市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6

徐瑗瑗

37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7

姜科

35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8

王恺

31

硕士

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学历

专业

职称

承当过同类项目

在本项目拟任职务

9

王志玮

35

硕士

高级工程师

城市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技术负责人

10

周烨

37

学士

高级工程师

城市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主要设计人员

11

范博闻

31

学士

工程师

城市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主要设计人员

12

张珏

38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交通信息与控制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主要设计人员

13

韩兵

32

硕士

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设计人员

14

陈晨

30

硕士

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设计人员

15

邹戴晓

26

硕士

助理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设计人员

16

戈悦淳

26

硕士

助理工程师

交通规划

苏州市古城区交通模型构建与交通战略测试研究

苏州市区中观模型建设

设计人员

17

李明敏

33

硕士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中级工程师

广州市中心城区手机信令数据整理及“黄金三角区”示范应用研究

广州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手机信令采集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交通一体化需求分析和评估

技术负责人

18

王同根

28

硕士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广州市中心城区手机信令数据整理及“黄金三角区”示范应用研究

广州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手机信令采集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交通一体化需求分析和评估

业务分析负责人

19

安钰

26

本科

城市规划专业

广州市中心城区手机信令数据整理及“黄金三角区”示范应用研究

广州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手机信令采集

规划数据分析

序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学历

专业

职称

承当过同类项目

在本项目拟任职务

20

王胜男

25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广州市中心城区手机信令数据整理及“黄金三角区”示范应用研究

广州市空间大数据构建与创新应用研究-手机信令采集

Gis开发

21

李鹏飞

25

本科

自动化专业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交通一体化需求分析和评估

大数据分析

22

吕彦明

25

本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交通一体化需求分析和评估

大数据分析

23

熊奇

27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宁波杭州湾新区交通一体化需求分析和评估

软件开发

三、合同价款支付:

1、合同总金额:人民币肆佰壹拾柒万元整(¥4170000.00元)。该费用包含乙方现场调查、收集资料、成果汇报等发生的所有费用和国家规定的所有税费。合同总价中的15%作为基础资料提供、协助调研、数据成果入库等费用,支付给第三方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第三方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需向乙方提供项目所需的现有基础资料、协助乙方进行调研、并需在提交成果后一个月内将项目成果加工入库。

2、支付方式:

1)完成初步方案,支付应付规划编制费30%;

2)完成中间成果,支付应付规划编制费25%;

3)完成规划方案成果并经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再支付应付规划编制费25%;

4)完成最终成果,最终成果通过审查并修改完成,一次性付清20%的应付规划编制费尾款。

3、乙方将第三方苏州工业园区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的费用支付完毕后方可向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申请最终的20%费用。

4、履约保证金在合同履行完毕,甲方和乙方办理移交手续,甲方出具合同验收报告半个月后凭乙方的收款收据退还。

5、如乙方对规划编制缺陷不予更正,甲方有权另请其他单位更正,所发生的费用在合同履约保证金中扣除,履约保证金不足支付的,在合同总价款中扣除。

6、甲方支付此项费用外不再承担其它任何费用。

7、若遇国家或地方政府政策性调整,双方另行协商。

四、服务工作成果验收

1、乙方完成技术服务工作的形式:编写有关文字及计算机文件成果;

2、技术服务工作成果的验收标准:达到国家和省、市、区的技术标准;

3、验收事宜服从甲方安排。

五、甲乙双方责任及义务

1)甲方提供设计基础资料(基础地理信息图、规划设计任务书、其他相关规划等)、协助乙方现场外业调查及相关资料搜集等。

2)甲方负责项目的审查工作,在乙方对提供的资料或数据有异议时,甲方应协助予以回复和核实。

3)乙方须按设计任务书的深度和要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成果,并参加甲方组织的方案讨论与论证,负责设计方案的介绍。

4)因甲方原因或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设计延误的,乙方提交设计成果的时间顺延。

5)乙方提交的设计成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或对乙方做出处罚:

①提交的成果不符合任务书规定的。

②提交的成果图纸和文字辨认不清,内容不全或粗制滥造的。

③未经甲方同意,逾期上报设计成果的。

  1. 联合体各方义务如下:

    1)乙方1(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工作和义务为:

    项目总体负责,基础数据收集、特征分析,模型功能设编制,④需求分析模型,⑤公交系统模型,⑥道路宏观、中观模型等,⑦项目总报告、汇报等相关事宜。

  2. 乙方2(上海元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工作和义务:

    交通调查、数据分析,交通与土地利用特征数据调查与分析,园区CBD区域中微观交通模型,④模型程序编制,模型测试,⑤分项报告。

    六、技术情报和资料保密

    1) 所收集的原始资料与数据在执行过程中,仅供甲、乙双方使用,项目结束后乙方将其以成果附件的形式一并提交给甲方。

    2)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数据文件、图纸、资料等文件,仅供乙方在本项目中使用,乙方在任何时候都应遵守本保密条款,在未经甲方事先书面允许前,不得将甲方提供的以及乙方参与本项目所知悉的有关信息透露给与完成本项目无关的第三方。

    3)根据国家安全保密需要,甲方提供给乙方的数据资料经过甲方使用专用软件加密处理过,乙方须在计算机上安装该软件才能正常使用。

    七、双方的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应严格履行本协议。

    2、甲方如有违约(因乙方的原因导致违约的情况除外),需支付对方违约金为合同总额的10%

    3方迟延提交规划方案报告(甲方延期要求的除外),应当支付3000元/天违约金,最高相应项目酬金总额10%

    4、乙方提交的规划方案和报告不符合合同约定条件的,应当减收或免收报酬;不提交规划方案和报告,或者所提交的规划方案和报告水平低劣,无参考价值的,应当返还报酬
    5、乙从约定日起超过3个月不提交专家评审稿的,方有权解除合同,方应当支付数额为相应项目酬金10%的违约金。

6、乙方项目组成员须按投标文件承诺人员配备,未经采购方同意不得擅自更换;如更换需征求甲方同意,并支付赔偿金,更换项目负责人每人次赔偿15万元,更换项目团队技术人员每人次赔偿5万元。

八、有关技术成果归属条款

乙方提交的内容有:规划文本、相关图件、对应的电子版本。未经甲方许可,其它任何人不得将成果全部或部分泄漏或提供给第三方。

规划署名权归设计单位所有,版权归甲方所有,甲方有权在规划审定后公开展示规划成果,并通过传播、媒介、专业杂志、书刊及其他形式介绍、展示、评价规划方案。

九、乙方服务承诺

1、编制周期内的服务承诺

1)承诺本地化服务。

2)严格执行本次招标文件及投标人在投标书里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认真开展项目编制工作。

3)承诺投入充足的技术团队,确保项目按时、科学、优质的开展与完成。

4)严格履行招标文件及项目合同中的各项约定条款内容。

5)积极按时完成业主交办的各项服务工作,协助业主编制各阶段向领导汇报的材料等工作。

6)配合业主做好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和衔接工作。

7)承诺业主布置的工作,2个小时内作出回应,工作 8小时内提出解决方案,复杂工作2个工作日内提出解决方案,复杂工作2个工作日内提出解决方案。

2、后续的服务承诺

乙方将成立专门的后续服务小组,处理相关事宜,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后续服务。

1)电话咨询

对于用户在成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我们将通过电话、通讯工具等方式提供解决方案。

支持服务:通过技术支持,每周一到周五早9: 00晚5: 30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

2)全日制的E-MAIL服务支持。

电子邮件服务:设置专门的Email信箱,解答用户的技术咨询,在每周一 到周五00晚5: 30,平均响应时间为半天,最长不超过一天(邮件服务器故障除外)。

3)现场服务

对于用户所遇到的重大技术问题,无法通过电话、通讯和E-MAIL等方式解决的情况下,我们将派资深工程师到用户现场解决问题。

4)顾问式的咨询服务

我方长期致力于交通咨询、交通模型和交通调查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相应的客户资源。这些不仅是我们的财富,更是您可以利用的资源。无论您通过上述何种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都将为您提供最周到的服务。

5)完善的监督机制

完整的服务流程和完备的服务方式,如果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其有质、有序的运行,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我方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不满套您可以来信来电投诉,我们会在最快的时间给予满意的答复。

3、本地化服务

合同签订后,乙方将根据需要成立4-8人的项目组驻场服务,在各个环节上保障质量。

十、合同的解除和转让

(一)合同的解除

1、甲方和乙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在合同有效期内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中止此项合同(包括为此项目配备的人员),如未经双方书面同意,擅自变更或中止此项的一方自行承担违约责任。

3、有下列情形之一,合同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3.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未受不可抗力影响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3.2 因合同一方违约导致合同不能履行,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4、有权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在违约事实或不可抗力发生之后三十天内书面通知对方以主张解除合同,合同在书面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二)合同的转让

合同的部分和全部均不得转让。

十一、其它约定事项:

1、下列文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部分:

中标通知书;

乙方的投标文件;

乙方在招投标过程中所作的其它承诺、声明、书面澄清等;

招标文件及其附件;

合同附件;

以上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保密义务:在本合同有效期内,双方当事人应对技术资料承担保密义务。

十二、合同的生效及其他

1、合同经供需双方代表签字并盖章后即生效。

2、生效的合同副本须报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局备案。

3、本合同的成立、有效性、解释、履行及由此产生的争议的解决,均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4、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应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均可向甲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5、诉讼期间,除争议内容以外,双方均应继续履行合同约定的其他内容。

、其他

1、本合同经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或合同章。本合同一式八份,双方各执三份,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局、招标代理公司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员会 乙方1盖章):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牵头方)

代表

或其授权代表签字: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乙方2(盖章):上海元卓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联合体成员)

代表或其授权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备案机构:苏州工业园区财政局

备案日期:

合同附件: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建设(升级)设计任务书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

体系建设(升级)

设计任务书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

〇一


一、项目背景

(一)背景

苏州工业园区规建委在2012年编制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2012-2030)时,初步建立了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SIP-TP,以下简称既有模型)。既有模型以园区行政区范围构建,交通小区576个(其中内部539个、对外37个),道路网覆盖园区范围的各等级道路,每年利用交通年报调查数据,对既有模型的人口、岗位、路网等模型输入进行更新,是苏州市首个建立完善更新维护机制的交通模型。从建立至今,既有模型在园区综合交通规划、片区控规调整、轨道线网规划研究、轨道交通一体化、重大交通工程方案制定等实际规划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定量分析和辅助决策作用。

随着园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土地利用的优化调整,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出行结构变化等问题使园区交通问题变得愈为复杂。同时,新的环境下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作用更加重要,对交通规划的精细化要求更高。为了更好的发挥交通规划模型对城市用地规划和交通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亟需对交通规划模型进行升级建设,重点是在上一轮园区综合交通规划建立的宏观层面交通模型基础上,加强以园区控规为基础的中观层面交通规划模型建设,并建立集宏观、中观、局部微观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更好地支撑服务交通与土地利用互馈分析和交通设施方案的精细化研究等工作。

(二)必要性

1)细化更新模型基础信息进一步提升模型可靠性的需要

既有模型规划基础数据以园区总体规划层面的土地利用信息建立的,由于总规层面的用地以大类、中类为主,缺少用地开发强度等信息支撑,加上近期新编制了园区用地规划调整、四大产业园控规等,既有模型规划基础数据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需对模型基础数据进行细化更新,主要依据用地调整规划和控规层面用地信息对模型进行细化,以保证园区交通模型是最新的,更好的服务交通规划管理。

2)建立园区中观层面交通模型服务交通规划精细化的需要

随着园区经济快速增长、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土地利用的优化调整,交通拥堵、停车难、交通出行结构变化等问题使园区交通问题变得愈为复杂。同时,新的环境下对交通规划的精细化要求随之提高,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馈作用更加重要。因此,在上一轮园区综合交通规划建立的宏观层面交通模型基础上,重点加强以园区控规为基础的中观层面交通规划模型建设,并建立集宏观、中观、局部微观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更好地指导交通与土地利用互馈分析和交通设施方案的精细化研究等工作。

3)与市区交通模型有机整合提升园区跨区交通发展决策支持能力的需要

园区与相邻的姑苏、吴中、相城、吴江等周边区域联系将越趋紧密,跨区交通设施(如轨道交通、公交线路、快主次干路)发展需求大,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跨区交通设施,势必需要交通模型的量化分析支持。然而,既有模型以园区居民为主的出行调查,对其他各区居民与园区之间的出行信息掌握较少,以园区行政区边界截断跨区交通联系,对新增跨区设施的交通影响把握并不准确。因此,亟需对既有模型升级扩建,与市区交通模型有机整合,将园区相关的整体交通出行纳入模型体系,在市区模型框架下深化细化园区相关交通设施和出行需求,提升园区跨区交通的决策支持能力。

4)优化完善公交系统模型支撑园区公交优先发展的需要

苏州工业园区公交优先发展,以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机动化需求增长,对轨道交通、快速公交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相当大的需求,需要从交通改善、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设施的建设进行全面的评估,这些都需要借助交通模型来进行分析。

既有模型对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建模分析功能不足,基于综合交通规划项目构建的园区交通规划模型虽然在道路流量分析功能较完善,但是对公交客流分析薄弱,如公交线路优化、轨道线网规划、线站位规划,由于大多线路会贯穿苏州市区甚至更大范围,在线路客流测试时,无法确定线路的高断面位置和客流规模,不能确定线路规划是否合理,因此,亟待加强对公共交通的建模分析能力。

5)是适应交通需求多样性变化,运用新技术,滚动更新模型功能的需要

目前园区处于机动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一是园区人口、第三产业就业快速导入,改变城市出行空间分布结构;二是有车家庭的不断增加,快速、大容量的轨道交通逐步成网后将对园区职住和交通模式产生深远影响,带来交通需求整体结构的重大变化;三是网约车等共享交通增加出行需求更多样化。因此,针对园区人口、机动车、方式结构、交通政策显著变化,非常有必要运用新技术手段,对既有模型参数和功能进行升级优化。按照国内一线城市发展经验,定期(如五年)对交通模型功能和参数进行全面更新,本次重点加强研发小汽车普及、轨道成网、交通政策等外部影响因素对交通出行需求特征变化影响的关键功能技术,加强高峰时段交通出行需求特征研究能力,适应不同层面交通决策和管理的要求。

综上所述,既有模型功能偏重于园区内部交通、道路交通,主要研究交通需求总量规模、道路网络方案评价,亟需按照交通规划、交通政策的综合性前期决策要求,重点加强以控规为基础的中观层面交通规划模型建设,提高模型敏感性与弹性,并建立集宏观、中观、局部微观的交通规划模型体系,为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顶层交通决策和管理提供客观分析工具和分析成果。

二、研究范围及年限

(一)研究范围

研究范围为苏州工业园区行政辖区范围,278平方公里。同时协调苏州市相关出行范围。

(二)研究年限

现状基年:2018年

规划年:近期2025年,远期2035年,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一致。

三、主要研究内容

(一)建模基础资料的收集、调查和分析

1)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收集苏州市和园区范围的相关资料与交通调查数据收集,包括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以及苏州市居民出行调查、公交刷卡数据、出租车GPS数据、轨道票检数据、手机信令等数据资料。

2)补充交通调查,补充校核线的全方式交通量调查,流动人口、工业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出行特征调查等。

3)交通特征分析,利用交通大数据,综合处理并校核分析得到现状年工业园区相关的交通出行特征。

4)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关系特征参数调查分析,通过对园区范围的居住、商业、综合体、办公、研发、工业、学校、医院、市政等不同类型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特征调查,和国内同类城市相关经验借鉴,研究分析不同用地关于人口、岗位,交通吸发率、出行方式结构等特征参数,建立园区土地利用交通特征参数数据库。

(二)园区综合交通模型总体框架设计

1)经验借鉴,调研国内主要城市交通模型发展,总结成功经验与不足,为本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2)既有交通模型检讨,对既有模型进行评估,总结既有交通模型的成绩和不足,为后续交通模型升级优化明确方向。

3)总体框架设计,结合园区用地规划调整、跨区交通联系等实际应用需求,与市区交通模型整合,与既有模型有机衔接,总体设计时效、可靠、可拓展的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框架结构,重点设计服务新一轮园区综合交通规划的模型功能。

4)制定模型数据标准,包括模型输入数据的采集建库标准、与综合交通数据库的数据交换接口、模型输出成果数据标准、模型成果共享标准等。

(三)园区用地、人口岗位、交通小区基础模型更新

1)交通分区优化

一是结合园区用地规划调整、轨道线网规划等,模型外扩需求,优化园区交通分区体系;二是园区邻近地区交通分区划分,以构建园区大范围交通模型。

2)模型用地更新

土地利用是交通模型的基本要素,根据苏州市总体规划(2035),园区用地规划调整、四大产业园控规等成果,更新交通模型用地信息,园区范围内整体更新总体规划用地和控规用地,中央商务区进一步细化至建筑业态数据。

3)人口岗位更新

基于园区用地规划调整、四大产业园控规等片区控规,更新园区各特征年人口、就业岗位信息,与市区交通模型整合周边地区人口、就业岗位信息。

(四)园区内部和跨区交通需求分析模型重构

与市区交通模型整合,延续既有模型结构,在市级交通网络上,细化园区内部网络,建立包括园区内部交通和跨区交通的需求分析模型,优化修正模型参数,并进行模型测试与校验。

1)园区周边交通模型网络拓展,包括园区相邻片区各等级道路,周边地区的主次干路;

2)园区内部交通和跨区交通的需求OD优化,建立跨区的交通生成、分布、方式划分模型,获取全方式、各方式的全程客流OD。

(五)公共交通系统模型深化

1)公交模型网络完善,将新编制的工业园区轨道线网、公交线网规划成果纳入公共交通模型;

2)提升园区公共交通系统模型功能,具体功能模块包括公交网络分析模型、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模型和常规公交客流分析模型。

  • 公共交通网络供给分析模型。包括常规公交线网密度、非直线系数、线路重复系数、站点覆盖率、高峰运能等;轨道交通线网密度、非直线系数、站点覆盖率、高峰运能等。

  • 轨道交通客流分析模型。模拟现状年轨道交通运行,预测规划年轨道交通需求。并分析轨道交通线网总客运量、客运强度、换乘系数,线路客运量、高峰高断面客流量、平均运距、换乘客流、车内拥挤度,站点客流量、换乘量等。

  • 常规公交客流分析模型。模拟现状年常规公交客流运行,预测规划年常规公交客流需求。分析常规公交线路客运量、车内拥挤水平,乘客平均出行时耗、出行费用、换乘系数等指标。

(六)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精细化

1)完善园区宏观交通模型

完善模型路网、道路交通管理措施、优化交通小区出入口,优化交通流量分配。

2)建立园区全覆盖的中观交通模型

以控规数据,构建中观路网、增加交叉口渠化信息、车道级模拟交通运行,分析饱和度、延误、排队等指标。

3)建立园区CBD区域中微观交通模型

细化建筑业态,增加基础信控方案、细化地块级OD、车辆级模拟交通运行。

(七)模型测试和交通设施承载力评估

1)模型应用程序编制,便于交通模型后期使用,编制模型计算程序和模型维护管理程序。

2)模型测试应用

从宏观、中微观层面分别选取一个以上案例进行模型测试应用,如某一条园区轨道交通一体化客流分析,某片区控规调整方案的交通评估分析等等,并根据模型测试应用,进一步优化模型。

3)交通设施承载力评估分析

应用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开展道路网设施承载力评估分析、公交线网承载力评估分析、轨道网承载力评估分析,以及园区交通网络整体承载力和服务能力评估。

(八)保障体系研究

综合交通模型体系是一项长期滚动更新的工作,是将来城市规划维护工作的一部分,从信息共享、模型维护、应用服务、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研究建立保障体系,更好发挥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模型服务能力,为技术部门、规划管理部门提供规划支持和规划决策支持服务。

四、进度安排

完成本项目总耗时约18个月,分四个阶段,各阶段进度如下:

1、第一阶段:项目启动阶段,合同签订后1~3个月,主要工作为基础资料收集和各类交通补充调查,既有模型检讨、新功能需求调研、模型总体结构设计;

2、第二阶段:初步成果阶段,合同签订后4~9个月,现状交通需求模型、公共交通系统模型、道路交通系统模型设计、模型标定、计算机程序编写和模型测试验证,现状模型应用;

3、第三阶段:中间成果阶段,合同签订后10~15个月,规划年交通需求模型、公共交通系统模型、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研制和测试验证,规划年模型应用;

4、第四阶段:最终成果阶段,合同签订后16~18个月,主要工作为模型报告、操作说明书编写,并进行最终成果验收。

(全文完)

附件:
政府采购合同SZCD2018-Y-G-004号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体系建设(升级)-备案.do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