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编号:NTSLGS202402)
1.采购条件
本采购项目江西境内(不含南昌站、南昌西站、赣州车务段、上饶车站、江西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点位)、福建境内(不含新福夏)在营及拟招商点位更换智能电表项目采购人为南昌局集团公司江西南铁商务旅行服务有限公司,采购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该项目已具备采购条件,现对江西境内(不含南昌站、南昌西站、赣州车务段、上饶车站、江西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点位)、福建境内(不含新福夏)在营及拟招商点位更换智能电表项目进行公开询价采购。
2.采购范围、数量、工期
三相智能电表(含GPRS模块)DTZY-G,数量439台,合同签订之日起45日内完成安装。
3.采购控制
本次采购限高价为86.922万元,含增值税13%,包件1江西境内(不含南昌站、南昌西站、赣州车务段、上饶车站、江西铁路发展有限公司管理点位),采购限高价29.502万元(含安装,含增值税13%),包件2福建境内(不含新福夏),采购限高价57.42万元(含安装,含增值税13%)。
4.报价人资格要求
4.1报价者企业注册资金在200万以上。
4.2报价者产品具备国家电网智能电表的生产资质,并提供相应的国家电网检测报告。
4.3报价人若中标,负责更换智能电表后应可以直接接入南昌集团公司采集主站,实现远程抄表功能。产品报价包含主站软件和调试配合费用,以及终端(电表通信)10年远程通信数据流量费用。
4.4报价者在项目运行的5年中,必须有常驻江西、福建人员,系统调试过程中必须有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保证7*24小时的技术支持。
4.5报价人应提供近三年内报价产品在国铁集团范围内使用的业绩。
4.6报价者产品应符合国网电网智能表计产品规范,同时增加以下反窃电功能。
4.7报价者负责每月向甲方提报每个用户的用电情况及费用情况;后续使用过程中如需要接入南昌局集团公司采集主站由报价人负责。
4.8在报价截止日时,报价人不得存在下列情形之一:(1)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或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网址:zxgk.court.gov.cn/shixin)中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www.gsxt.gov.cn)中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3)被列入铁路工程建设失信行为“黑名单”;(4)被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或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暂停项目投标资格的;(5)报价人及其法定代表人、拟委派的项目负责人在近3年曾有行贿犯罪记录;(6)不接受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处罚期内的供应单位及在采购单位履行合同中严重违约(拒签合同、不按合同约定履行等)的供应单位及存在其他失信情况的供应商单位。
4.9其他要求:本次采购不接受联合体报价申请。
5.报价文件内容
5.1报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生产厂家委托授权书复印件。
5.2国家电网检测报告。
5.3近三年内报价产品在国铁集团范围内使用的业绩。
5.4含税报价。
5.5投标保证金转账凭证复印件(不缴纳投标保证金按自动弃标处理)。
6.报价文件的递交
6.1 报价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报价截止时间)为2024年1月11日8:00,报价人应在截止时间前将报价文件快递至采购人指定地址。
收件地址:南昌市东湖区青山南路142号。
收件人:万彧
手机号:18679119825
6.2 逾期送达的报价文件,采购人将予以拒收。
7.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采购公告同时在国铁采购平台上发布。
- 技术规格
详见附件一。
9.联系方式
采 购 人:江西南铁商务旅行服务有限公司
联 系 人:刘洋
电 话:18507902928
10.投标保证金
投标保证金的形式:银行转账
投标保证金的金额:壹万柒仟叁佰捌拾元整(17380.00元)
银行账号如下:
开户名称:江西南铁商务旅行服务有限公司
开户银行:建设银行南昌铁路支行
银行账户:3600 1050 3000 5250 5543(未按指定账户缴纳保证金的视为未缴纳保证金)
11.履约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的形式:现金或同等价值的银行履约保函
履约保证金的金额:中标价的10%
2024年1月3日
附件一:
1.智能电表技术规格书要求
1.1 通讯模块要求
通讯模块采用4G信号GPRS远程通信模块,模块必须采用西门子、索爱、华为、中兴等公司。
1.2 通讯模块存储数据要求
通讯模块应能分类存储下列数据:每个电能表的1年每日末零点(次日零点)冻结电能数据,12个月末零点(每月1日零点)冻结电能数据,以及20个重点用户31天的15分钟个整点电能数据。
1.3通讯模块主动上报告警信息
序号 |
数 据 项 |
数 据 源 |
1 |
电能表参数变更 |
终端 |
2 |
相序异常 |
终端 |
3 |
电能表时间超差 |
终端 |
4 |
电能表故障信息 |
终端 |
5 |
终端停/上电事件 |
终端 |
6 |
终端故障记录 |
终端 |
7 |
电能表示度下降 |
终端 |
8 |
电能表飞走 |
终端 |
9 |
485抄台区总表失败 |
终端 |
10 |
终端与主站通信流量超门限 |
终端 |
1.4 智能电表技术要求
电表主动上报告警信息(屏幕显示)
序号 |
数 据 项 |
数 据 源 |
1 |
电能表开盖记录(反窃电) |
电表 |
2 |
电流回路异常 |
电表 |
3 |
电压回路异常 |
电表 |
4 |
相序异常 |
电表 |
5 |
电能表时间超差 |
电表 |
6 |
电能表故障信息 |
电表 |
7 |
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 |
电表 |
8 |
电压越限记录 |
电表 |
9 |
电流越限记录 |
电表 |
10 |
视在功率越限记录 |
电表 |
11 |
电能表示度下降 |
电表 |
12 |
电能表飞走 |
电表 |
13 |
电能表停走 |
电表 |
(6)产品应符合国家电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单、三相电子表、通讯模块技术规约
2. 智能电表技术参数要求
2.1 环境条件
2.1.1 参比温度及参比湿度
参比温度为23°C;参比湿度为40%~60%。
2.1.2 温湿度范围
终端设备正常运行的气候环境条件见表1。
表1 气候环境条件分类
场所类型 |
级别 |
空 气 温 度 |
湿 度 |
||
范 围 ℃ |
最大变化率a ℃/h |
相对湿度b % |
最大绝对湿度 g/m3 |
||
遮 蔽 |
C1 |
-5~+45 |
0.5 |
5~95 |
29 |
C2 |
-25~+55 |
0.5 |
10~100 |
||
户 外 |
C3 |
-40~+70 |
1 |
35 |
|
协议特定 |
CX |
|
|
|
|
a 温度变化率取5 min 时间内平均值。 b 相对湿度包括凝露。 |
2.3 大气压力
63.0kPa~108.0kPa(海拔4000m及以下),特殊要求除外。
2.2 机械影响
终端设备应能承受正常运行及常规运输条件下的机械振动和冲击而不造成失效和损坏。机械振动强度要求:
——频率范围:10Hz~150Hz;
——位移幅值:0.075mm(频率≤60Hz);
——加速度幅值:10m/s2(频率>60Hz)。
2.3 工作电源
2.3.1 工作电源
2.3.2 额定值及允许偏差
工作电源额定电压:220V/380V,允许偏差-20%~+20%;频率:50Hz,允许偏差-6%~+2%。
2.3.3 功率消耗
在非通信状态下,通讯模块消耗的视在功率应不大于15VA、有功功率应不大于10W。
2.3.4 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
通讯模块供电电源中断后,应有措施至少保持数据和时钟一个月。电源恢复时,保存数据不丢失,内部时钟正常运行。
2.3.5 抗接地故障能力
通讯模块的电源由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三相四线配电网供电时,在接地故障及相对地产生10%过电压的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相对地电压将会达到2.9倍的标称电压;在此情况下,终端不应出现损坏。供电恢复正常后,终端应正常工作,保存数据应无改变。
2.4 结构
通讯模块的结构应符合Q/GDW 375.2-2009的结构要求。
2.5 绝缘性能要求
2.5.1 绝缘电阻
通讯模块各电气回路对地和各电气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绝 缘 电 阻
额定绝缘电压 V |
绝缘电阻 MΩ |
测试电压 V |
|
正常条件 |
湿热条件 |
||
U≤60 |
≥10 |
≥2 |
250 |
60<U≤250 |
≥10 |
≥2 |
500 |
U>250 |
≥10 |
≥2 |
1000 |
注:与二次设备及外部回路直接连接的接口回路采用U>250V的要求。 |
2.5.2 绝缘强度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电气隔离的各回路之间以及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3中规定的50Hz的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绝缘强度试验。试验时不得出现击穿、闪络现象,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mA。
表3 试 验 电 压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
试验电压有效值 |
额定绝缘电压 |
试验电压有效值 |
U≤60 |
500 |
125<U≤250 |
2000 |
60<U≤125 |
1500 |
250<U≤400 |
2500 |
注: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1500V;对于交直流双电源供电的终端,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间的试验电压不低于2500V。 |
2.5.3 冲击电压
电源回路、交流电量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自对地和无电气联系的各回路之间,应耐受如表4中规定的冲击电压峰值,正负极性各5次。试验时应无破坏性放电(击穿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
表4 冲击电压峰值 单位:V
额定绝缘电压 |
试验电压有效值 |
额定绝缘电压 |
试验电压有效值 |
U≤60 |
2000 |
125<U≤250 |
5000 |
60<U≤125 |
5000 |
250<U≤400 |
6000 |
注:RS-485接口与电源回路间试验电压不低于4000V |
2.6 温升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电路和绝缘体不应达到可能影响终端正常工作的温度。
具有交流采样的终端每一电流线路通以额定最大电流,每一电压线路(以及那些通电周期比其热时间常数长的辅助电压线路)加载2.15倍参比电压,外表面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应不超过25K。
2.7 数据传输信道
2.7.1 通用介质
通信介质可采用无线、有线、电力线载波等。
2.7.2 数据传输误码率
专用无线、电力线载波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5,光纤信道数据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10-9。
2.7.3 通信协议
通讯模块与主站的通信协议应符合Q/GDW 376.1—2009,通讯模块间应支持Q/GDW 376.2—2009。
2.7.4 通信单元性能
通信单元性能应符合Q/GDW 376—2009相关要求。
2.8 功能要求
2.8.1 功能配置
- 集中抄表终端的功能配置见表5。
表5 集中抄表终端的功能配置
序号 |
项 目 |
通讯模块 |
||
必备 |
选配 |
|||
1 |
数据采集 |
电能表数据采集 |
√ |
|
状态量采集 |
√ |
|
||
交流模拟量采集 |
√ |
|
||
直流模拟量采集 |
|
√ |
||
2 |
数据管理 和存储 |
实时和当前数据 |
√ |
|
历史日数据 |
√ |
|
||
历史月数据 |
√ |
|
||
重点用户采集 |
√ |
|
||
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 |
√ |
|
||
公变电能计量 |
|
√ |
||
3 |
参数设置 和查询 |
时钟召测和对时 |
√ |
|
终端参数 |
√ |
|
||
抄表参数 |
√ |
|
||
其它(限值、预付费等)参数 |
√ |
|
||
4 |
事件记录 |
重要事件记录 |
√ |
|
一般事件记录 |
√ |
|
||
5 |
数据传输 |
与主站(或通讯模块)通信 |
√ |
|
中继(路由) |
√ |
|
||
级联 |
√ |
|
||
数据转发(通信转换) |
√ |
|
||
6 |
本地功能 |
运行状态指示 |
√ |
|
本地维护接口 |
√ |
|
||
本地扩展接口 |
|
√ |
||
7 |
终端维护 |
自检自恢复 |
√ |
|
终端初始化 |
√ |
|
||
软件远程下载 |
√ |
|
||
断点续传 |
√ |
|
2.8.2 通讯模块功能要求
2.8.2.1 数据采集
2.8.2.2.1 采集数据类型
通讯模块采集各电能表的实时电能示值、日零点冻结电能示值、抄表日零点冻结电能示值。电能数据保存时应带有时标。
通讯模块采集的实时或当前数据内容见 表6。
表6 实时和当前数据
序号 |
数 据 项 |
数 据 源 |
1 |
当前总加有功功率 |
脉冲/交采 |
2 |
当前总加无功功率 |
脉冲/交采 |
3 |
实时三相电压、电流 |
交采 |
4 |
实时三相总及分相有功功率 |
交采 |
5 |
实时三相总及分相无功功率 |
交采 |
6 |
实时功率因数 |
交采 |
7 |
当月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
电能表 |
8 |
当前电压、电流相位角 |
交采 |
9 |
当前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10 |
当前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11 |
当前反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12 |
当前反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13 |
当前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14 |
当前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15 |
三相断相统计数据及最近一次断相记录 |
电能表 |
16 |
终端日历时钟 |
终端 |
17 |
终端参数状态 |
终端 |
18 |
终端上行通信状态 |
终端 |
19 |
终端事件计数器当前值 |
终端 |
20 |
终端事件标志状态 |
终端 |
21 |
终端状态量及变位标志 |
终端 |
22 |
终端与主站当日/月通信流量 |
终端 |
23 |
终端集中抄表状态信息 |
终端 |
24 |
电能表日历时钟 |
电能表 |
25 |
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及其变位标志 |
电能表 |
26 |
电能表远程控制状态及记录 |
电能表 |
27 |
电能表远程控制操作次数及时间 |
电能表 |
28 |
电能表参数修改次数及时间 |
电能表 |
29 |
电能表预付费信息 |
电能表 |
2.8.2.2.2 采集方式
通讯模块可用下列方式采集电能表的数据:
- a) 实时采集:通讯模块直接采集指定电能表的相应数据项,或采集采集器存储的各类电能数据、参数和事件数据。
- b) 定时自动采集:通讯模块根据主站设置的抄表方案自动采集采集器或电能表的数据。
- c) 自动补抄:通讯模块对在规定时间内未抄读到数据的电能表应有自动补抄功能。补抄失败时,生成事件记录,并向主站报告。
2.8.2.6 状态量采集
终端实时采集开关位置状态和其它状态信息,发生变位时应记入内存并在最近一次主站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或终端主动上报。
2.8.2.2 数据管理和存储
2.8.2.2.1 存储数据类型
通讯模块应能按要求对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存储,如日冻结数据、抄表日冻结数据、曲线数据、历史月数据等。曲线冻结数据密度由主站设置,最小冻结时间间隔为1h,采集数据内容见 表7和表8。
表7 历 史 日 数 据
序号 |
数 据 项 |
数 据 源 |
|
1 |
日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
电能表 |
|
2 |
日总最大有功功率及发生时间 |
终端 |
|
3 |
日正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
终端 |
|
4 |
日正向无功总电能量 |
终端 |
|
5 |
日反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
终端 |
|
6 |
日反向无功总电能量 |
终端 |
|
7 |
日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
8 |
日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9 |
日反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
10 |
日反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11 |
日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12 |
日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13 |
电容器投入累计时间和次数 |
终端 |
|
14 |
日、月电容器累计补偿的无功电能量 |
终端 |
|
15 |
日功率因数区段累计时间 |
终端 |
|
16 |
终端日供电时间、日复位累计次数 |
终端 |
|
17 |
终端日控制统计数据 |
终端 |
|
18 |
终端与主站日通信流量 |
终端 |
|
19 |
抄表日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
电能表 |
|
20 |
抄表日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
21 |
抄表日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22 |
总加组有功功率曲线 |
终端 |
|
23 |
总加组无功功率曲线 |
终端 |
|
24 |
总加组有功电能量曲线 |
终端 |
|
25 |
总加组无功电能量曲线 |
终端 |
|
26 |
有功功率曲线 |
终端 |
|
27 |
无功功率曲线 |
终端 |
|
28 |
总功率因数曲线 |
终端 |
|
29 |
电压曲线 |
终端 |
|
30 |
电流曲线 |
终端 |
|
31 |
正向有功总电能量曲线 |
终端 |
|
32 |
正向无功总电能量曲线 |
终端 |
|
33 |
反向有功总电能量曲线 |
终端 |
|
34 |
反向无功总电能量曲线 |
终端 |
|
35 |
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
电能表 |
|
36 |
正向无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
电能表 |
|
37 |
反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
电能表 |
|
38 |
反向无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
电能表 |
|
1 |
月有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
电能表 |
|
2 |
月总最大有功功率及发生时间 |
终端 |
|
3 |
月正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
终端 |
|
4 |
月正向无功总电能量 |
终端 |
|
5 |
月反向有功电能量(总、各费率) |
终端 |
|
6 |
月反向无功总电能量 |
终端 |
|
7 |
月正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
8 |
月正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9 |
月反向有功电能示值(总、各费率) |
电能表 |
|
10 |
月反向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11 |
月一/四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12 |
月二/三象限无功电能示值 |
电能表 |
|
13 |
月电压越限统计数据 |
终端/电能表 |
|
14 |
月不平衡度越限累计时间 |
终端 |
|
15 |
月电流越限统计数据 |
终端 |
|
16 |
月功率因数区段累计时间 |
终端 |
|
17 |
终端月供电时间、月复位累计次数 |
终端 |
|
18 |
终端与主站月通信流量 |
终端 |
2.8.2.2.2 存储要求
通讯模块数据存储容量不得低于32M。
2.8.2.6 重点用户采集
通讯模块应能按要求选定某些用户为重点用户,按照采集间隔1h生成曲线数据,采集数据内容见表7和表8。
2.8.2.2.4 电能表运行状况监测
终端监视电能表运行状况,电能表发生参数变更、时钟超差或电能表故障等状况时,按事件记录要求记录发生时间和异常数据。
2.8.6 参数设置和查询功能
2.8.6.1 时钟召测和对时功能
通讯模块应有计时单元,计时单元的日计时误差≤±1s/d。通讯模块可接收主站或本地手持设备的时钟召测和对时命令。通讯模块应能通过本地信道对系统内采集器进行广播对时或对电能表进行广播校时。
2.8.6.2 终端参数设置和查询
可主站远程查询或手持设备本地设置和查询下列参数:
——通讯模块档案,如采集点编号等;
——通讯模块通信参数,如主站通讯地址(包括主通道和备用通道)、通信协议、IP地址、振铃次数、通信路由等。
2.8.6.3 抄表参数
可远程或本地设置和查询抄表方案,如通讯模块采集周期、抄表时间、采集数据项等。
2.8.2.4 事件记录
通讯模块应能根据设置的事件属性,将事件按重要事件和一般事件分类记录。事件包括终端参数变更、抄表失败、终端停/上电,电能表时钟超差等,记录的主要事件见 表。
当通讯模块采用双工传输信道时,通讯模块应主动向主站发送告警信息;当采用不具有主动上报的远程信道时,通讯模块在应答主站抄读电能量数据时将请求访问位(ACD)置1,请求主站访问。通讯模块应能保存最近500条事件记录。
表9 事 件 记 录
序号 |
数 据 项 |
数 据 源 |
1 |
数据初始化和版本变更记录 |
终端 |
2 |
参数丢失记录 |
终端 |
3 |
参数变更记录 |
终端 |
4 |
状态量变位记录 |
终端 |
5 |
电能表参数变更 |
终端 |
6 |
电流回路异常 |
终端 |
7 |
电压回路异常 |
终端 |
8 |
相序异常 |
终端 |
9 |
电能表时间超差 |
终端 |
10 |
电能表故障信息 |
终端 |
11 |
终端停/上电事件 |
终端 |
12 |
电压/电流不平衡越限 |
终端 |
13 |
电容器投切自锁 |
终端 |
14 |
消息认证错误记录 |
终端 |
15 |
终端故障记录 |
终端 |
16 |
有功总电能量差动越限事件记录 |
终端 |
17 |
电压越限记录 |
终端 |
18 |
电流越限记录 |
终端 |
19 |
视在功率越限记录 |
终端 |
20 |
电能表示度下降 |
终端 |
21 |
电能量超差 |
终端 |
22 |
电能表飞走 |
终端 |
23 |
电能表停走 |
终端 |
24 |
485抄表失败 |
终端 |
25 |
终端与主站通信流量超门限 |
终端 |
26 |
电能表运行状态字变位 |
终端 |
2.8.2.5 本地功能
2.8.2.5.1 本地状态指示
应有电源、工作状态、通信状态等指示。
2.8.2.5.2 本地维护接口
提供本地维护接口,支持手持设备设置参数和现场抄读电能量数据,并有权限和密码管理等安全措施,防止非授权人员操作。
2.8.2.5.3 本地扩展接口
提供本地通信接口,可抄读台区考核表数据,并可支持用于配变监测的交采装置和无功补偿装置进行通信。
2.8.2.6 终端维护
2.8.2.6.1 自检和异常记录
通讯模块可自动进行自检,发现设备(包括通信)异常应有事件记录和告警功能。
2.8.2.6.2 初始化
终端接收到主站下发的初始化命令后,分别对硬件、参数区、数据区进行初始化,参数区置为缺省值,数据区清零,控制解除。
2.8.2.6.3 远程软件升级
通讯模块支持主站对通讯模块进行远程在线软件下载升级,并支持断点续传方式,但不支持短信通信升级。
2.8.3 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2.8.3.1 机械强度
通讯模块的机箱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2.8.3.2 阻燃性能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
2.8.3.3 外壳防护性能
通讯模块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T 4208规定的IP51级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
2.8.4 接线端子
2.8.2.1 一般要求
通讯模块对外的连接线应经过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及其绝缘部件可以组成端子排。强电端子和弱电端子分开排列,具备有效的绝缘隔离。电流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4~6mm2的引出线配合。其它出线端子的结构应与截面为2.5~2.5mm2的引出线配合。
2.8.2.2 绝缘强度
端子排的绝缘强度应符合本部分2.5.2的要求。
2.8.6 阻燃性能
端子排的阻燃性能应符合GB/T 5169.11的阻燃要求。
2.8.5 天线
采用无线信道时,应保证在不打开通讯模块封印的情况下无法使天线由通讯模块上拔出或拆下。
2.8.6 接线端子
金属的外壳和端子盖板以及终端正常工作中可能被接触的金属部分,应连接到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应有清楚的接地符号。接地端子的截面积应不小于20mm2。
2.8.7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裸露的带电部分对地和对其它带电部分之间,以及出线端子螺钉对金属盖板之间应具有表10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对于工作在海拔高度2000m以上的终端的电气间隙应按GB/T 16935.1 的规定进行修正。
表10 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额定电压 V |
电气间隙 mm |
爬电距离 mm |
U≤25 |
1 |
2.5 |
25<U≤60 |
2 |
2 |
60<U≤250 |
3 |
4 |
250<U≤380 |
4 |
5 |
2.8.8 加封印
通讯模块应能加封印:
——门应能加封印;
——机架式终端无门且小机箱为可抽出结构的,小机箱应能加封印,不拆除所加封印,小机箱应无法抽出。
2.8.9 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应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2.9 采集数据可靠性
6.9.1 采集数据准确度
通讯模块直接或通过采集器采集电能表的数据时,通讯模块采集的电能表累计电能量读数E应与电能表示值E0一致。
2.9.2 数据采集成功率
通讯模块和一定数量的电能表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网络。在试验条件下以0.5h的采集周期自动定时采集各电能表数据,运行时间7d,统计通讯模块采集电能表数据的成功率应满足表11的规定。
表11 试验条件下数据采集成功率指标
通讯模块下行信道类型 |
采集成功率 % |
有线 |
>99 |
无线 |
>95 |
电力线载波 |
>92 |
2.10 电磁兼容性要求
通讯模块应能承受传导的和辐射的电磁骚扰以及静电放电的影响,设备无损坏,并能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包括: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工频磁场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阻尼振荡波抗扰度、浪涌抗扰度。试验具体要求见Q/GDW 379.3—2009相关条款规定。
试验等级和要求见表12。
表12 电磁兼容试验的主要参数
试验项目 |
等级 |
试 验 值 |
试 验 回 路 |
工频磁场抗扰度 |
|
400A/ m |
整机 |
射频辐射电磁场抗扰度 |
3/4 |
10V/m(80MHz~1000MHz) 30V/ m(2.4GHz~2GHz) |
整机 |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
3 |
10V(非调制) |
电源端和保护接地端 |
静电放电抗扰度 |
4 |
8kV,直接和间接 |
外壳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
|
2.0kV(耦合) |
通信线脉冲信号输入线 |
3 |
2.0kV |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
|
4 |
2.0kV |
电源回路 |
|
阻尼振荡波抗扰度 |
2 |
2.0kV(共模) |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RS 485接口 |
4 |
2.5kV(共模) 2.25kV(差模) |
电源回路 |
|
浪涌抗扰度 |
2 |
2.0kV(共模) |
状态信号输入回路 |
4 |
2.0kV(共模) 2.0kV(差模) |
电源回路 |
2.11 连续通电稳定性
通讯模块在正常工作状态连续通电72h,在72h期间每8h进行抽测,其功能和性能以及交流电压、电流的测量准确度应满足相关要求。
2.12 可靠性指标
通讯模块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不低于7.6×104h。
2.13 包装要求
应符合GB/T 15464—1995可靠包装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