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鱼类增殖放流站及鱼道运行管理技术服务项目采购需求公开
鱼类增殖放流站鱼道运行管理技术服务灯泡惯流式机组亲鱼培育池催产繁育车间室内鱼种培育车间室外鱼种培育池生态净化池进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孵化催产用具取水泵房蓄水池综合楼催产车间亲鱼培育车间室外亲鱼池人工催产和亲本产卵圆形开口苗培养缸草鱼长薄鳅胭脂鱼中华倒刺鲃赤眼鳟四大家鱼白甲鱼中华倒刺钯薄花鳅红沙鳅钻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珍稀鱼类的繁育增殖研究珍稀鱼苗人工繁殖室内苗种培育效果评价科学研究鱼类鱼种鱼类增殖站汇合池补水管鱼道科普基地鱼道监测系统鱼道观测光学诱鱼系统鱼道展厅日常管理青鱼鱼道进口与出口鱼道池室电站尾水的辅助集鱼系统补水槽输鱼槽鱼道监测设备鱼道过鱼效果监测系统过鱼监测系统鱼道计数和观测系统扫描单元控制单元补偿光源高清数码相机计算机操作软件中华鲟鲥鱼鳗鲡江豚湘华鲮斑鳜暗鳜珍稀易危鱼类保护动物人工驯养珍稀鱼类增殖放流鱼类放流增殖站鱼卵人工增殖放流鱼类春片室外亲本培育池培育引进亲本人工繁育水泥池室外苗种培育鱼苗孵化鱼苗培育夏花鱼种放流鱼种进行过渡培育野化训练鱼种网箱活鱼鱼种运输技术的研究淡水鱼回捕分析横隔板式鱼道鱼道主进口鱼道出口过鱼观察室鱼道运行方式鱼道过鱼情况监测鱼道维护低水头径流式电站开敞式闸坝槽蓄型水库鱼道相关简介鱼道总平面布置图鱼类标本与基础设施相关基础设施设备鱼道日常维护鱼道清淤和系统维护珍稀鱼类苗种珍稀鱼类亲本收集与驯化增殖站相关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水产养殖特种珍稀鱼类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珍稀特有鱼类资源增殖鱼类驯养繁殖人工放流业务工作范围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日常生产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亲鱼采集鱼病防治手段标记放流鱼类繁育鱼类繁养技术技术工人岗前培训生物基础工厂化养鱼实时指导驯养技术生态习性研究技术总结报告水质监控运输工具苗种生产水质管理定期维护技术培训人工孵化仔稚鱼培育大规格鱼种培育生产材料常规鱼类亲鱼饲料消毒杀菌药剂药剂及材料养殖材料饵料及饲料设备维护费鳊鱼鱼道运行管理费检测技术员材料工具费检测系统及后台数据维护监测分析坝上坝下鱼类资源调查鱼道内渔获物调查鱼道清淤维护计日工运行总结报告编制费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专家评审费办公费保险质量检测费
金额
315.62万元
项目地址
湖南省
发布时间
2022/08/29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315.62万元
招标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一、功能及要求:
详见第四章技术规格、参数与要求
二、相关标准:
按国家相关标准及行业标准。
三、技术规格:
一、项目概况
1.1枢纽工程概况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境内的湘江干流蔡家洲,距长沙市城区下游约20km,距上游株洲枢纽工程135km,库区内主要支流有渌水、涓水、涟水、浏阳河和捞刀河,工程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面积90520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雨量1472.9mm,多年平均入库流量227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715.9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35.83米,校核洪水位36.92米,正常蓄水位29.7米,防洪限制水位29.7米,死水位29.7米,正常蓄水位库容6.75亿立方米,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船闸、泄水闸、电站厂房和副坝,其他建筑物包括两岸进场公路、坝顶公路桥、护岸、河道整治、枢纽管理区、鱼道及鱼类增值放流站等,主要泄洪设施有46孔泄水闸,枢纽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规模为大(Ⅰ)型。工程以保证长株潭城市群生产生活用水、适应滨水景观带建设和进一步改善湘江航运条件为主,兼顾发电、旅游等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主厂房内共装6台单机容量为9.5MW,转轮直径6.7m的灯泡惯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57MW,多年平均发电量2.315亿kWh,年利用小时4061h。,全厂机组最大过水能力1806.0立方米/秒,经威灵变110kV线路与电网相连。
 
图1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卫星图
 
图2 湘江航运开发建设示意图
1.2 增殖放流站概况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占地120亩,位于湘江长沙枢纽建设区域内(东岸坝址上方),场平设计高程为34.65m-39.55m。根据“鱼类增殖站设计规范”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为三等工程,对应的水利工程等别为五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总体上分为生产区、办公实验区和辅助设施区三个部分组成。生产区包括室外蓄水池(含过滤消毒设施设备)、亲鱼培育池、催产繁育车间、室内鱼种培育车间、室外鱼种培育池、生态净化池等部分。设计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车间内部设置有配套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办公实验区主要为综合楼,楼内设标本室、鱼文化展示大厅、参观接待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鱼类种质资源分析室、鱼病分析室等(该建设项目被作它用需重新建设)。辅助设施:主要包括有进排水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孵化催产用具、亲鱼和苗种的捕捞工具以及配套的饲料工具保管仓库、鱼的运输工具 (船或车) 等。
1.2.1、增殖放流站的主要建筑
目前,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建筑物有:取水泵房、蓄水池、综合楼、催产车间、亲鱼培育车间、鱼种培育车间、室外鱼种培育池和室外亲鱼池。
(1)取水泵房:位于场地西侧湘江边,设二台潜水泵,一用一备。流量为450立方每小时,扬程为12米,功率为22KW,主要用于增殖放流站池塘与车间用水取水
(2)蓄水池:位地场地中部,尺寸为52*12m,池深2.3m。有效容积为1248立方,存储取水泵房的取水,并对水源水进行沉淀与梯级过滤。
(3)综合楼:位于场地北部,设二层,尺寸为36*14.1m,为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039.36平米,为办公试验区,楼内设标本室、鱼文化展示大厅、参观接待中心、水质分析实验室、鱼类种质资源分析室、鱼病分析室等(该建设项目被作它用需重新建设)。
(4)催产车间:位地场地中部,尺寸为36*18m,为钢结构,总建筑面积为674.15平米,主要用于成熟亲本暂养、人工催产和亲本产卵,配备有相应的圆形产卵池、孵化器(玻璃钢孵化槽、尤先科孵化器、圆锥形孵化桶)与圆形开口苗培养缸
(5)亲鱼培育车间:位地场地中部,尺寸为48*20m,为钢结构,总建筑面积为992.87平米。
(6)鱼种培育车间:位地场地中部,尺寸为42*26m,为钢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124.87平米,主要用于鱼苗夏花培育,内设方形水泥池20个。
(7)室外鱼种培育池:共20.67亩,池深1.5米,鱼池四周采用砼护坡,池壁及池底应保证至少有0.5m厚粘土,主要用于鱼苗及鱼种培育与增殖放流前过渡培育。
(8)室外亲鱼池:共11.9亩,池深2.5~3.5米,鱼池四周采用仿生态自然鱼池护坡,池壁及池底应保证至少有0.5m厚粘土。主要用于收集亲本及后备亲本的培育以及产后培育,同时也用于增殖放流前过渡培育。
1.2.2、增殖放流站设计培育鱼类
根据资源现状调查结果及各种鱼类受工程影响的程度,枢纽工程影响范围涉及的鱼类主要有草鱼、青鱼、鲢、鳙、鳊、赤眼鳟、中华倒刺鲃、长薄鳅、胭脂鱼等种类,这些种类拟作为近期放流对象。根据资源现状和人工繁殖技术进展情况,强化鯮、鳤、湘华鲮、白甲鱼、斑鳜、暗鳜等易危鱼类和保护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增殖放流等技术研究,并将其作为中长期增加的放流种类。结合增殖放流站实际规模,近期主要培育的鱼类种类为珍稀鱼类胭脂鱼、长薄鳅和中华倒刺鲃,常规鱼类为鳊和赤眼鳟,四大家鱼主要采用外购形式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同时增殖放流站开展鯮、鳤、湘华鲮、白甲鱼、斑鳜、暗鳜等易危鱼类人工繁育技术攻关,为后期开展珍稀易危鱼类放流做准备。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胭脂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及其支流和福建闽江。葛洲坝截流后,长江中下游亲鱼不能上溯至上游的沱江、岷江等大支流中产卵,宜昌江段的某些产卵场的环境也遭到破坏。虽然坝下江段仍发现有繁殖群体,但因捕捞过度,自然存在的野生群体数量下降趋势仍在继续。胭脂鱼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是鲤科、倒刺鲃属鱼类。体延长而侧扁。背腹缘均为浅弧形。吻圆钝而突出。口亚下位,腹视呈马蹄形。鼻孔近眼前缘。眼侧上位,眼间隔较宽。须2对,较发达。鳞较大。侧线完全。背鳍外缘微凹,起点之前有一平卧的倒刺,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刺,后缘有细锯齿。尾鳍叉形。鳃耙短小,呈锥形,排列稀疏。下咽齿稍侧扁,末端尖而稍弯曲。鲜活鱼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体侧泛银色光泽,绝大多数鳞片边缘为黑色,近尾鳍基部有一黑斑,幼鱼更明显。中华倒刺钯是一种河道型底层生活鱼类,栖息于底质为砾石的山地河流当中,白天多生活于湾沱和深潭之中,夜间到生长水草及水生藻类的岸边浅水地带觅食为杂食性鱼类,其食性较广,以水生植物,水生昆虫及淡水壳菜为食。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为鲤形目鳅科薄鳅属的鱼类,俗名薄花鳅、红沙鳅钻等,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属水域,一般栖息于江河底层。体长,侧扁,尾柄高而粗壮。头侧扁而尖,头长大于体高。吻圆钝而短,口较大,亚下位,口裂呈马蹄形。较小个体有6-7条很宽的深褐色横纹,大个体则呈不规则的斑纹。腹部为淡黄褐色。背鳍基部及靠边缘的地方,有两列深褐色的斑纹,背鳍带有黄褐色泽。胸鳍及腹鳍呈橙黄色,并有褐色斑点。臀鳍有2列褐色的斑纹;尾鳍浅黄褐色,有3-4条褐色条纹。
 
1.2.3、增殖放流站运行意义
随着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建成与运行,原有的湘江长沙段被截断,大坝上游水位升高,形成一个库区,由于枢纽对水流及水量的控制,下游原来固有的水生生态系统被破坏,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鱼类的洄游通道、生长、繁殖都受了到很大的改变和影响。部分经济鱼类及珍稀土著鱼类栖息地减小,导致其种群数量骤减。因此,为了降低枢纽的建设和运行对湘江流域水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积极响应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投入巨资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实施人工增殖项目,采取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措施,开展对珍稀鱼类的繁育增殖研究。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定期向湘江增殖放流“四大家鱼”鱼种与亲本,有利于增加湘江中鱼类的资源量,恢复湘江水域生态坏境,通过定期增殖放流珍稀鱼苗,有利于增加珍稀易危鱼类野生资源量,恢复湘江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提高湘江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通过开展鱼类增殖放流,配合其他鱼类保护措施,将大大有利于鱼类种群的维系和发展。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的建设在提高航运、发电和维持湘江长沙段水位的同时,也补偿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保护湘江水域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满足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这对于改善和恢复湘江水域生态平衡,增加自然水域中的经济鱼类的种群和数量,有效的改善水域自然环境,造福子福后代,具有十分深远而又重要的意义。
1.2.4、增殖放流站运行目标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负责开展主要放流鱼类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效果评价、鱼道的运行与管理和相关科学研究等工作。鱼类增殖放流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宗旨与思路,运行管理以合理、有效地保护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为目的,以人工增殖放流为手段,充分利用增殖站现有的自然资源及先进的养殖生产设施设备,采用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生产大批量合规格的增殖放流鱼类鱼种,以满足人工增殖放流的需要。鱼类增殖站在不断增强业务技能及服务效能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库区及周边流域的水生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长期有效的自然资源及境保护机制,以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
1.3鱼道概况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鱼道修建的目的是保持湘江鱼类的生态平衡,为鱼类洄游提供一个通道。其特点是全线大部分开敞式池室设计贴近自然条件、两个不同高程主进口适应下游水位变幅、在电站尾水布置辅助集鱼系统,大大提高了过鱼几率。为使鱼道的光线、水温等过鱼条件接近自然,增大过鱼几率,在鱼道布置时结合其他厂区建筑物,尽可能采用开敞式。鱼道全长570m,上下游坡面上开敞式为411m,涵洞式为159m。鱼道主要包括横隔板式鱼道、电站尾水的辅助集鱼系统、汇合池、补水管、两个鱼道主进口、鱼道出口和过鱼观察室和鱼道池室。鱼道在电站厂房建成后投运,为打造鱼道科普基地,提高鱼道监测效果,实现信息化手段管理,枢纽工程还专门新增了鱼道监测系统(鱼道观测、光学诱鱼系统)、鱼道展厅项目。
1.3.1、鱼道设计过鱼主要对象
空间迁徙受工程影响的所有鱼类都应是鱼道的过鱼对象。本工程重点考虑工程河段受影响的江湖洄游及具有短距离迁移特征的的鱼类,同时兼顾咸淡水洄游鱼类。根据鱼类资源调查,本工程选择青鱼、草鱼、鲢、鳙四大家鱼为主要过鱼对象,并兼顾鳊、银鲴、团头鲂、黄尾鲴、翘嘴鲌、南方鲇等鱼类,以及胭脂鱼、鱤、鯮、鳤、白甲鱼等珍稀鱼类。主要过鱼种类“四大家鱼”生态习性如下: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鲤科、青鱼属鱼类,我国的传统的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青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生性不活泼。其主要的食物来源为螺蛳、蚌、蚬、蛤等,偶尔也捕食虾和昆虫幼虫。青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江河附属水体生长发育,到冬季进入江河越冬,开春后越冬青鱼上溯,并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发育至成熟,在江河干流产卵场繁殖,产卵后青鱼又进入附属水体肥育。湘江分布的青鱼每年5-6月洄游至流速较高的场所产卵繁殖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每年4-6月进入湘江草鱼繁殖季节,草鱼亲本的产卵地点一般选择在河干流的河流汇合处、河曲一侧的深槽水域、两岸突然紧缩的江段。亲本一般会沿湘江洄游至特定产卵场进行交配繁殖。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是鲤科、鲢属鱼类,主要栖息于江河干流及附属水体的上层。性活泼,善跳跃。刚孵出的仔鱼随水漂流;幼鱼能主动游入河湾或湖泊中索饵。冬季,湖水降落,成体多数到河床深处越冬,幼体大多留在湖泊等附属水体深水处越冬。冬季处于不太活动的状态。以浮游植物为主食,但是鱼苗阶段仍以浮游动物为食,是一种典型的滤食性的鱼类。湘江流域鲢繁殖季节为4月下旬至7月上旬,主要集中为5-6月,繁殖季节亲本洄游至特定产卵场进行产卵繁殖。
 
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是鲤科、鲢属鱼类,生活于江河干流、平缓的河湾、湖泊和水库的中上层,幼鱼及未成熟个体一般到沿江湖泊和附属水体中生长,为温水性鱼类,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环境。性情温驯,行动迟缓。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是典型的滤食性的鱼类。湘江分布鳙生殖季节较鲢稍晚,产卵较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繁殖季节亲本洄游至特点产卵场进行人工繁殖,受精卵随水流漂浮孵化。
 
1.3.2、鱼道主要参数设计
本工程鱼道位于坝址东岸,鱼道采用单侧垂直竖缝式。鱼道主要包括横隔板式鱼道、电站尾水的辅助集鱼系统、汇合池、补水管、两个鱼道主进口、鱼道出口和过鱼观察室和鱼道池室。
(1)流速设计
鱼道流速的设计原则是:鱼道内流速应小于鱼类的巡航速度,这样鱼类可以 保持在鱼道中前进;竖缝流速应小于鱼类的突进速度,这样鱼类才能够通过鱼道 中的孔或缝。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四大家鱼性成熟时的体长一般>30cm,其极限速度约为1.0m/s,按照经验公式,V=1.98×(0.3)1/2=1.08 m/s,所以对于性成熟的四大家鱼来说,竖缝流速取 1.0m/s 应可以满足其要求。但因鱼道也要兼顾其它游泳能力较弱的鱼类和其它体型相对较小的鱼类,同时为防止鱼在鱼道中产生过度疲劳,鱼道竖缝流速取(0.8-1.0)m/s,鱼道内平均流速(0.3-0.5)m/s。
(2)鱼道进口与出口
鱼道主进口位于1#机尾水渠岸坡上,设有两个高程,分别为▽21.35m和▽22.85m,以满足下游水位变幅,设有三道控制闸门;鱼道出口布置在上游距主厂房进水口约245m处,出口高程▽27.2m,设有检修闸门。
(3)鱼道池室
鱼道池室设计长度4.0m、池室宽度3.0m、设计水深2.5m、设计水头5.85m和鱼道底坡1:69,每级水池承受的水位差约为0.058m,池室采用单侧导竖式竖缝隔板,竖缝宽度0.53m,池室底部铺设0.2m厚卵石;每隔10个池室设置一个休息池室,同时结合鱼道的整体布置设置了15个平底的休息池以供鱼类在上溯过程中休息。
(4)辅助集鱼系统
为了增大过鱼能力,沿厂房下游尾水墩布置一线辅助集鱼系统,包括补水槽和输鱼槽;补水槽壁上布置有补水孔,输鱼槽壁上有2个高程交错布置的进鱼孔,以满足下游不同水位变幅的进鱼要求。集鱼槽的总长为69.8m。补水管为辅助集鱼系统提供供水渠道采用Φ1.5m钢管埋置于主厂房1#机边墩内对辅助集鱼系统补水。补水管从电站进口取水,补水管前设拦污设施,补水管上设有检修闸门及控制闸门,以控制流量的大小,使其满足辅助集鱼系统的集鱼要求。经过消能以后,水流由补水槽进入输鱼槽。
(5)汇合池
汇合池布置在鱼道的2个主要进口和输鱼槽的汇合处。这是所有洄游鱼类必须经过的重要通道。只有水位和水流条件合适时,鱼类才会往鱼道里洄游。为了保持汇合池内的良好水流条件,在汇合池底部设置了消能格栅,以减轻补水时的水流紊动对鱼类的影响。
 
图3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鱼道总平面布置
1.3.3鱼道监测设备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道配备有Riverwatcher鱼道过鱼效果监测系统,利用过鱼检测系统对鱼道横断面过鱼情况进行观测。过鱼监测系统布置于鱼道分缝20#处,系统自带红外线识别设备,鱼类通过红外线扫描框时可自动触发红外线感应装置,软件系统根据红外线扫描框反馈数据可进行视频录像,并且对鱼类外部轮廓进行成像描绘,通过描绘图像可分析鱼类种类和规格。红外线水下视频系统数据处理主要是通过系统自带处理软件,后期人工抽样复核的方式进行。
Riverwatcher 用于在河流和湖泊对鱼类迁移洄游等行为习性进行监测,系统安装固定在鱼道上,利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和高分辨率数码相机,可以对通过鱼道的鱼进行计数、物种识别和轮廓图像记录。Riverwatcher 鱼道计数和观测系统组件包括:扫描单元;控制单元;补偿光源;高清数码相机;电缆;计算机;操作 软件等。
(1)扫描单元
扫描单元可视为放置在鱼道上的一个“门”。扫描单元的二级管发射高频的红外波束,当鱼游过扫描单元时中断红外线波束,系统获取过鱼的轮廓、测量其尺寸、鱼游过时的速度(米/秒)、水温、数量,扫描单元通过电缆连接将观测数据传给控制单元。
(2)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主要功能:接收扫描单元数据、触发摄像通道工作、处理和分析数据并传输数据至 PC 端存储。所有组件通过控制单元连接至 PC,扫描单元、光源、数码相机均连接至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单元连接至 PC,并由 PC 进行供电。
(3)、摄像单元
摄像单元链接数码相机通道的扫描单元开口标准距离为40cm,拍摄通过扫描单元的鱼类视频,结合人工观察,分析通过鱼类的种类和大小。
 
图4 监测设备和扫描单元示意图
二、项目运行背景
2.1 背景介绍
湘江为我国四大家鱼的三大产卵场之一,工程营运将对其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故将长沙综合枢纽的库区水生态和鱼类资源列为生态环境敏感对象,本工程库区河段涉及湘江湘潭段野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程所在河段有27种地方保护鱼类,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种类1种、二级保护种类1种,列入IUCN红色目录(1996)1种,列入CITES附录二(II)1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6种。主要是中华鲟、胭脂鱼、江豚、鲥鱼、长薄鳅等品种。在七十年代以前,湘江长沙段洄游性珍稀名贵鱼类—中华鲟、鲥鱼、鳗鲡等在渔业中均占有一定的比例;由海洋游入湘江生殖洄游的鲥鱼,近几年则未见其踪迹;近年来湘江下游长沙至湘阴江段每年都有渔民发现中华鲟的报道,可见湘江下游是中华鲟的重要活动区之一;三峡截流后湘江株洲长沙江段发现有江豚出没;胭脂鱼虽然在湘江水系有分布,但是其繁殖地群体主要栖息于长江上游,是长江上游的一种大型经济鱼类,因此近年来胭脂鱼在湘江水系中已不多见。运行期水环境变化较大,枢纽大坝阻隔、不稳定流下泄等对工程及下游河段的鱼类等水生生物均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将可能影响到的珍稀保护鱼类列为生态环境敏感对象。
根据长沙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长府阅﹝2019﹞36号关于湘江枢纽运行管理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要求尽快完成长沙枢纽环保验收和完成鱼类增殖放流站、鱼道验收移交工作。
2.2 工作依据
根据《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称“环境报告书”)、《关于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417号)(以下称“环保批复”)和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枢纽工程影响范围涉及的鱼类主要有草鱼、青鱼、鲢、鳙、鳊、赤眼鳟、中华倒刺鲃、长薄鳅、胭脂鱼等种类,这些种类拟作为近期放流对象。根据资源现状和人工繁殖技术进展情况,强化鯮、鳤、湘华鲮、白甲鱼、斑鳜、暗鳜等易危鱼类和保护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增殖放流等技术研究,并将其作为中长期增加的放流种类。根据鱼类资源监测情况决定增殖放流时间长短,暂定20年(2010年-2029年),初期增殖放流5年(2010年-2014年),这一时期的人工增殖放流任务已按计划完成。
中长期鱼类放流方案,暂为15年(2015年-2029年):库区运行一段时间以后,通常四大家鱼中鲢、鳙等适应敞水环境的滤食性鱼类的种群数量会逐步增加,因此在中长期,四大家鱼的投放比例逐步降低至2000万尾,增加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比例。到目前已完成2015年-2021年增殖放流任务。
初期鱼类放流规格和数量
类别
种类
规格
全长(cm)
数量
(万尾/年)
放流时间(月)
放流地点
放流起止年份
(年)
“四大家鱼”共:
1.夏花4000万尾;
2.春片290万尾;
3.亲鱼100组。
青鱼
3~4
200
5~6
洞庭湖
2010~2014
10cm以上
10
3~4
库区
2010~2014
草鱼
3~4
800
5~6
洞庭湖
2010~2014
10cm以上
80
3~4
库区
2010~2014

3~4
1500
5~6
洞庭湖
2010~2014
10cm以上
100
3~4
库区
2010~2014

3~4
1500
5~6
洞庭湖
2010~2014
10cm以上
100
3~4
库区
2010~2014
亲鱼
性成熟
原种亲鱼
100组
3~4
产卵场江段(大渔湾)
2010~2014
珍稀鱼类,
10万尾
胭脂鱼
3~5
2
3~4
库区
2010~2014
中华倒刺鲃
3~5
4
3~4
库区
2010~2014
长薄鳅
3~5
4
3~4
库区
2010~2014

                 
中长期鱼类放流规格和数量
类别
种类
规格
全长(cm)
数量
(万尾/年)
放流时间(月)
放流地点
放流起止年份
(年)
“四大家鱼”共:
1.夏花1800万尾;
2.春片170万尾;
3.亲鱼50组。
青鱼
3~4
20
5~6
洞庭湖
2015-2029
10cm以上
5
3~4
库区
2015-2029
草鱼
3~4
380
5~6
洞庭湖
2015-2029
10cm以上
25
3~4
库区
2015-2029

3~4
700
5~6
洞庭湖
2015-2029
10cm以上
70
3~4
库区
2015-2029

3~4
700
5~6
洞庭湖
2015-2029
10cm以上
70
3~4
库区
2015-2029
亲鱼
性成熟
原种亲鱼
50组
3~4
产卵场江段(大渔湾)
2015-2029
珍稀鱼类28万尾
胭脂鱼
3~5
2
5~6
库区
2015-2029
中华倒刺鲃
3~5
4
5~6
库区
2015-2029
长薄鳅
3~5
4
5~6
库区
2015-2029
白甲鱼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湘华鲮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斑鳜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暗鳜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三、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内容
鱼类增殖站生产工艺流程包括苗种生产和放流。苗种生产包括亲鱼收集及检疫、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工艺流程见苗种生产工艺流程图。放流包括苗种过渡培育、检验检疫、标记、放流和放流效果监测。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类放流增殖站为“循环水养殖+室外池塘养殖”模式;鱼种培育和亲鱼驯养培育采用室外池塘混养养殖模式;催产孵化、开口苗和鱼苗培育采用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鱼类人工催产、孵化和鱼苗的培育均在车间内进行,繁殖季节人工筛选发育较好的驯化亲本,在人工催产车间内人工注射催产激素进行人工催产,催产后放入产卵池中暂养,使用流水刺激亲本发情,发情后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人工授精,将受精卵放置于人工孵化设备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出来的幼苗转至室内鱼苗培育池培育至夏花规格后,部分夏花可直接进行人工增殖放流,部分夏花转至室外鱼种进行鱼种培育,鱼种培育至放流规格后可进行人工增殖放流。
图5 增殖放流工艺流程
图5 苗种生产工艺流程图
3.1 亲本收集、驯养和培育
3.1.1 亲本收集
根据资源现状调查结果及各种鱼类受工程影响的程度,枢纽工程影响范围涉及的鱼类主要有草鱼、青鱼、鲢、鳙、鳊、赤眼鳟、中华倒刺鲃、长薄鳅、胭脂鱼等种类。因此,以上品种作为近期增殖放流主要对象,增殖放流站应主要收集鳊、赤眼鳟、中华倒刺鲃、长薄鳅、胭脂鱼等品种原种亲本,亲本必须来源于有资质的良种场或原种场,利用增殖放流站现有基础设施与养殖设备完成人工驯养。具体收集亲本数量如下表:
品种

赤眼鳟
中华倒刺鲃
长薄鳅
胭脂鱼
规格(kg/尾)
1
1
1.5
0.5
10
数量(组)
100
100
65
50
10

根据资源现状和人工繁殖技术进展情况,强化鯮、鳤、湘华鲮、白甲鱼、斑鳜、暗鳜等易危鱼类和保护动物的人工驯养、繁殖、增殖放流等技术研究,并将其作为中长期增加的放流种类。后期适当收集以上鱼类原种亲本,在增殖站内开展人工繁育科学研究。
3.1.2 亲本培育
增殖站所用亲鱼为野生亲鱼经驯养、培育所得,在增殖站接管前,增殖站运行单位应做好亲鱼的捕捞和收购计划,包括亲鱼的捕捞和收购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前期准备工作。野生亲鱼收集后,应先进行过渡培育和驯化,确保收集的亲鱼健康后再放入亲鱼培育池进行培育,在亲鱼培育过程中应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因站内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对亲鱼及苗种进行养殖培育,所以在亲鱼收集工作开始的至少一个月之前应对循环水系统进行调试,保证亲鱼放入亲鱼培育池后循环水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增殖站对亲鱼采用人工繁殖方式进行催产和受精卵孵化。在催产前应做好亲鱼产前培育,包括加强亲鱼营养、加强流水刺激等;在催产后应对亲鱼进行产后精心护理,包括保持其生活水质良好、加强营养、做好鱼病防治和按时巡视。在催产过程中,应避免对亲鱼造成较大损伤。孵化时,应在专用的孵化器中对相应的鱼卵进行孵化,孵化过程中控制好水温、溶解氧、盐度、光照等因子,以提高孵化率。
3.2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综合考虑增殖放流鱼类的存活率和经济投入,增殖放流站主要生产夏花与春片作为增殖放流鱼类。增殖放流站可利用现有的室外亲本培育池培育引进亲本,利用催产繁育车间开展增殖放流鱼类人工繁育、 室内苗种培育水泥池、室外苗种培育池塘开展主要放流鱼类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人工繁殖技术路线:
 
 
 
 
 
 
 
 
 
 
苗种培育技术路线:
 
 
 
 
 
 
 
 
 
 
 
鱼苗、鱼种培育过程中,应加强日常管理,要时刻观察苗种的活动、摄食情况,有问题及时调整;每天要查看水质变化情况,如DO、pH、氨氮、亚硝态氮等水化指标;要做好残饵、鱼粪便的清理工作,使鱼在清洁的水体中生长。在鱼生长过程中,根据鱼体大小要做好稀释培养,达到合适的养殖密度。
鱼苗孵化与培育的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鱼苗培育期间的重要管理工作是巡查。通过巡查来观察水色变化和鱼苗的动态(浮头情况等),决定投饵的数量以及是否要加水及采取相关防治措施等。此外还应经常检查有无鱼病,及时进行病害防治。
3.3 人工增殖放流
3.3.1 人工增殖放流品种与数量
根据“环境报告书”和“环保批复”,湘江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每年组织2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主要放流品种为青鱼、草鱼、鲢、鳙、鳊、赤眼鳟、中华倒刺鲃、胭脂鱼等,鯮、鳤、白甲鱼、湘华鲮、斑鳜、暗鳜、长薄鳅等珍稀鱼类品种增殖放流根据人工繁育情况而定。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已完成2015年至2019年增殖放流任务,本方案设计为2020年-2029年增殖放流任务:“四大家鱼”夏花1800万尾,春片170万尾,亲鱼50组,珍稀鱼类28万尾。具体放流品种、规格、数量及年份见下表:
 
 
类别
种类
规格全长(cm)
数量
(万尾/年)
放流时间(月)
放流地点
放流起止年份
(年)
“四大家鱼”共:
1.夏花1800万尾;
2.春片170万尾;
3.亲鱼50组。
青鱼
3~4
20
6~7
洞庭湖
2020~2029
10cm以上
5
3~4
库区
2020~2029
草鱼
3~4
380
6~7
洞庭湖
2020~2029
10cm以上
25
3~4
库区
2020~2029

3~4
700
6~7
洞庭湖
2020~2029
10cm以上
70
3~4
库区
2020~2029

3~4
700
6~7
洞庭湖
2020~2029
10cm以上
70
3~4
库区
2020~2029
亲鱼
性成熟
原种亲鱼
50组
3~4
产卵场江段(大渔湾)
2020~2029
珍稀鱼类28万尾
胭脂鱼
3~5
2
5~6
库区
2020~2029
中华倒刺鲃
3~5
2
5~6
库区
2020~2029
长薄鳅
3~5
2
5~6
库区
2020~2029
赤眼鳟
3~5
2
5~6
库区
2020~2029

3~5
2
5~6
库区
2020~ 2029
白甲鱼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湘华鲮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斑鳜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暗鳜
3~5
3
8~9
库区
人工繁殖成功~2029

注:具体放流时间按天气气候的具体情况及其他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长薄鳅、鯮、鳤、白甲鱼、湘华鲮、斑鳜、暗鳜等珍稀鱼类品种,由于天然资源稀少,人工繁育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增殖放流站须开展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力争3-5年取得主要珍稀鱼类人工繁育的成功。以上所有珍稀鱼类品种人工繁殖尚未完全成功之前,在保证珍稀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总数量28万尾的前提下,可对每年度具体放流的品种数量适当调剂。
3.3.2 人工增殖放流要求
放流“四大家鱼”亲本必须为原种,放流苗种为原种子一代,无伤残、无病害、体格健壮。鱼类增殖放流站鱼类苗种生产和管理符合农业部颁发的《水产苗种管理办法》 (2005年1月5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2009年5月1日)。放流季节应与放流对象的自然繁殖时间和鱼种生产计划相协调,夏花增殖放流时间一般选择6-7月,春片增殖放流时间选择3-4月,可根据气候、水文、放流鱼种生产等情况调整放流时间;放流时间一般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以9:00~11:00时为宜,避免气温偏低或偏高等天气,放流地点为库区江段、“四大家鱼”产卵场江段及洞庭湖。人工增殖放流鱼类必须经过检疫检验合格,增殖放流活动须在渔政主管部门及公证处的监督下实施。
★在鱼种放流之前应先对鱼种进行过渡培育(野化训练),外购鱼苗需运送到工程增殖站计量和驯化后再开展放流工作。
可在室外鱼种培育池或亲本培育池设置鱼种网箱或围网进行过渡培育,过渡培育也可以降低苗种的应激反应,提高增殖放流苗种的成活率。过渡培育后的鱼种在放流之前应进行放流标记,可采用编码金属标和荧光标记两种方法对放流鱼种进行标记,并根据后期的放流效果监测结果对放流标记方法进行调整。鱼种标记后,由活鱼运输车运输到放流地点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放流。增殖站运行单位应做好鱼种运输技术的研究,保证鱼种运输的成活率。
3.3.3 相关科研工作
科研是增殖站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增殖站完成增殖放流任务的重要保证。增殖站运行单位应配合远期放流需要,开展中华倒刺鲃、胭脂鱼、湘华鲮、白甲鱼、斑鳜、暗鳜、长薄鳅、鯮、鳤等珍稀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力争在3-5种取得成功。根据资源状况与增殖站科学研究状况,后期可适当增加湘华鲮、白甲鱼、斑鳜和暗鳜等珍稀易危鱼类的增殖放流数量,适度降低草鱼、青鱼、鲢、鳙、鳊等大宗淡水鱼增殖放流数量。
3.4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是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的重要环节,能够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鱼类增殖放流站每年在增殖放流前选择一定比例的放流鱼类进行标记,在增殖放流后对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坝上及坝下开展鱼类资源调查与回捕分析,通过渔获物调查获得鱼类种群数量变动情况,监测内容包括:监测种类、监测方式、监测频次、鉴别方法、监测结果(回捕种数、回捕数量、标记数量、回捕率),形成年度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报告,并通过长期的动态监测,得出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3.5鱼道运行管理
长沙综合枢纽工程鱼道修建的目的是保持湘江鱼类的生态平衡,为鱼类洄游提供一个通道。鱼道全长570m,上下游坡面上开敞式为411m,涵洞式为159m。鱼道主要包括横隔板式鱼道、电站尾水的辅助集鱼系统、汇合池、补水管、两个鱼道主进口、鱼道出口和过鱼观察室和鱼道池室,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道还配备有鱼道监测系统。鱼道运行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鱼道运行方式、鱼道展厅日常管理、鱼道过鱼情况监测以及鱼道维护工作。
3.5.1 鱼道运行方式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为低水头径流式电站、开敞式闸坝、槽蓄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29.7m时的总库容为6.75亿m3,因受下游洞庭湖顶托,水文情况复杂,因此,鱼道运行方式和生态调度也因情况而异。
(1)枯水期
当入库流量小于电站引用流量1824m3/s时为枯水期,电站闸门关闭,维持坝上水位为正常蓄水位,此时鱼类通行受阻。
(2)中水期
当入库流量处于1824m3/s和4000m3/s之间时,为中水期,超过枢纽引用流量的水体通过泄水闸下泄,维持坝上水位为正常蓄水水位,此时鱼类通行受到一定的阻隔。
(3)洪水期
当入库流量大于4000m3/s时,或虽小于4000m3/s,但预报16h后将大于4000m3/s时,进入洪水期,此时左汊泄水闸全部打开,右汊泄水闸视情况而定,此时鱼类通行无阻。
(4)洞庭湖水位顶托
当入库流量小,而洞庭湖水位高于29.7m时,右汊副泄水闸关闭,左汊主泄水闸闸门全开,维持坝上水位29.7m,此时鱼类通行无阻;当顶托水位处于29.7m~28.2m时,水位差小于水轮机最小工作水头1.5m时,右汊泄水闸关闭,左汊主泄水闸部分闸门适当开启,维持坝上水位29.7m,鱼类通行收到一定阻隔;当顶托水位低于28.2m时,泄水闸关闭,鱼类通行受阻。
鱼道的启闭,主要根据鱼类通过枢纽是否受阻,受阻便需开启鱼道,确保湘江鱼类能顺利通过枢纽。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认为,洪水期和洞庭湖顶托水位高于29.7m时,左汊主泄水闸保持全开,河流基本恢复自然状态,鱼类可以顺利通行,则无需打开鱼道,当枢纽处于中水期和枯水期,顶托水位低于29.7m时,鱼类通行受阻,则需要打开鱼道确保鱼类能顺利通过鱼道。
3.5.2鱼道展厅的日常管理
鱼道展厅主要包括鱼道相关简介、鱼道总平面布置图、鱼类标本及相关基础设施设备,鱼道展厅的日常管理需安排专人对展厅进行日常维护,特别是鱼类标本与基础设施,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展厅鱼类标本,并对相关标本进行更新。
3.5.3鱼道过鱼情况监测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鱼道配备有专业鱼道监测系统。在鱼道启动运行期间,应开启鱼道监测系统,监测通过鱼道鱼类数量、种类、大小、水层分布和过鱼高峰季节等基本情况,由于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位于湘江下游,水体泥沙含量相对较多,同时,鱼道观测摄像头易生长附着藻类,因此,鱼道监测期间应安排2-3名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鱼道监测设备进行清洗与维护,确保监测数据科学、准确、全面。每年须对鱼道监测数据和视频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年度鱼道过鱼效果评价报告。
3.5.4鱼道日常维护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位于湘江下游,泥沙含量较大,为保证鱼道过鱼效果,鱼道设计水流速度较缓,容易造成鱼道底部泥沙淤泥堆积,也容易造成鱼道垃圾堆积。而鱼道的运行水位、流速、进出口水位高程等条件对鱼道过鱼效果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鱼道运行期间应加强日常维护与保养,定期清除鱼道中的垃圾,定期对鱼道底部泥沙和淤泥进行清除疏浚,对鱼道监测系统进行检修维护,鱼道清淤和系统维护需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完成
四、增殖站运行模式及承担机构
4.1运行模式
由于鱼类增殖放流站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增殖放流站采取“外购四大家鱼亲本及苗种+自行繁殖培育珍稀鱼类苗种”的运行模式。
★放流“四大家鱼”亲本必须为湘江原种亲本,放流苗种必须为原种子一代,符合国家《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SC/T 9401-2010)的相关技术标准。(提供格式自拟的承诺函,承诺内容为上述内容)
鱼类增殖放流站主要工作内容为珍稀鱼类亲本收集与驯化、人工繁殖、鱼苗及鱼种培育,增殖站相关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因此,增殖站运行需要水产养殖及苗种繁育相关技术。
★由于增殖站运行管理内容中胭脂鱼、长薄鳅等特种珍稀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胭脂鱼规模化繁育难度大,而且胭脂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增殖站运行管理机构需具备相关的增殖站运行管理经验或办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胭脂鱼、湘华鲮等)(提供证书复印件或其他证明材料)
4.2承担单位
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承担单位,要求承担单位技术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驯养和资源增殖方面,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特别是鱼类驯养繁殖、苗种培育和人工放流方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实行合同制管理,合同期为3年。首先,建立鱼类增殖放流站运行管理体系,再根据增殖放流站具体目标任务,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运行管理规程,包括人员岗位职责、业务工作范围、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日常生产管理、仓库管理和档案管理等,依据制度科学管理鱼类增殖放流站;同时,根据不同的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制定出相应的生产作业指导书,包括亲鱼采集、驯养、人工催产、孵化、苗种培育、鱼病防治手段、标记放流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制定放流鱼类繁育技术操作规程。此外,根据增殖放流站的不同的生产区域(如亲鱼培育区、繁育车间、苗种区)制定相关运行管理规程;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安排生产、科研与技术培训工作;结合增殖放流站具体目标任务、亲鱼驯养成活率和收集的难易,制定亲鱼收购和采捕的详细方案。
4.3.1 技术管理
鱼类增殖站工作效果取决于技术操作工人掌握各技术环节的熟练程度,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引进、熟化增殖放流鱼类的繁养技术,结合本地自然资源和条件在站内开展相应的技术试验。
鉴于鱼类繁养技术属于农业技术,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其繁养技术需要引进、熟化,技术工人也需进行岗前培训。为此,增殖站技术管理工作开展需注意如下内容:
①技术工人岗前培训,主要内容有: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与控制,鱼类人工繁殖的生物基础,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鱼类的苗种培育,工厂化养鱼,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活鱼运输,电器设备维护;
②可聘请具有增殖站开展人工繁殖需要的珍稀鱼类繁养技术经验的专家作为顾问,进行实时指导和开展培训工作;
③先期收集野生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和苗种培育;
④在收集野生亲鱼的同时开展驯养技术试验工作,了解和掌握各种鱼类的生态习性和驯养技术要点;
⑤各项工作(亲鱼收集、驯养、人工催产、孵化和苗种培育工作)的规模由小到大逐步开展;
⑥完成各种鱼类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总结,形成研究技术总结报告。
4.3.2 主要技术要求
增殖站的生产管理内容包括亲鱼的培育和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水质监控、日常管理和鱼种放流等内容。
(1)亲本培育与人工繁殖
制定亲鱼收购、驯养、培育和人工繁殖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好亲鱼的日常管理工作,对生产过程做到勤做日常工作记录。
应做好亲鱼的捕捞和收购计划:①时间:亲鱼捕捞时间应避开禁渔期,在鱼类增殖站运行期内完成亲鱼和后备亲鱼的捕捞、收购工作;②地点:在鱼类产卵场和栖息地进行后备亲鱼收集;③前期准备工作:亲鱼和后备亲鱼养殖池、运输工具等。
(2)苗种培育
制定苗种生产的规章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鱼苗生产工作规定,做到勤做日常管理记录。
(3)水质管理
针对亲鱼、鱼苗和鱼种分别制定水质指标和水质监控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常规水质分析和定期维护制度。
4.3.3 管理要求
在室外鱼池周边设置警示牌,标示鱼池水深,警示外来人员注意安全。另外,在增殖站生产规程中,需设置安全生产要求,特别是雨天时的室外鱼池生产操作。
在鱼类增殖站生产期间,增殖站工作人员需订阅鱼类增殖研究、水产养殖等相关专业的科技期刊与学报等,站长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跟踪国内鱼类增殖研究动态,及时组织人力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与学习,站内定期开展工作技术交流与总结,达到总体提高全站工作人员技术管理水平的目的。
4.3.4 技术培训
业主单位有权派驻多名专业技术代表和员工对鱼类增殖站的养殖、维护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并参与运行工作。增殖站有义务对其进行技术培训。
①理论培训
从理论学习开始,让参加培训人员掌握增殖放流鱼类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今后需开展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②站内现场见习
鱼类增殖站运行开始,由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传授主要培育鱼类的亲鱼培育以及人工催产、人工孵化、仔稚鱼培育和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
③外出技术交流
增殖站联系并安排业主单位到相关鱼类繁育单位参观学习。
4.3.5 日常管理
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内容和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饵料投喂和鱼类摄食情况、鱼类生长活动情况、养殖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水质情况等,并对以上内容做好记录,及时汇总并进行综合分析。
五、经费预算
增殖站运行每年预算为3156200元,主要包括:放流“四大家鱼”亲本及苗种购置费、增殖站运行管理费、珍稀鱼类亲本采集费以及鱼道运行管理费。增殖站运行管理经费预算主要包含运行人员经费、生产物资费用、设备维护费、日常办公费用、项目运行水电费、珍稀鱼类人工繁育研究费、增殖放流及效果评估费用等;放流“四大家鱼”亲本及苗种、珍稀鱼类亲本主要是鱼类购置费用;鱼道运行管理主要是鱼道、鱼道展厅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过鱼监测分析、鱼道清淤维护等费用。
表1  长沙综合枢纽鱼类增殖放流站年度经费预算汇总表
序号
项目名称
经费(元)
备注

“四大家鱼”亲本及苗种购置费
1017200
 

增殖站运行管理费
931000
 

珍稀鱼类亲本采集费
396000
 

鱼道运行管理经费
812000
 
合计
 
3156200
 

 
表2  放流“四大家鱼”亲本及苗种购置费用明细
序号
品种
规格
价格(元/万尾)
数量(万尾)
合计(元)
1
青鱼
亲本
1600元/组
10组
16000
 
 
10cm以上
6000元/万
5
30000
 
 
3-5cm
1000元/万
20
20000
2
草鱼
亲本
1200元/组
10组
12000
 
 
10cm以上
3200元/万
25
80000
 
 
3-5cm
400元/万
380
152000
3

亲本
400元/组
15组
6000
 
 
10cm以上
1800元/万
70
126000
 
 
3-5cm
200元/万
700
140000
4

亲本
1200元/组
15组
18000
 
 
10cm以上
2500元/万
70
175000
 
 
3-5cm
346元/万
700
242200
合计(元)
1017200

表3 增殖站运行管理费明细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元)
备注

人员费用
 
 
 
 
 
1
项目经理
人月
12
7000
84000
 
2
技术员
人月
12
5000
60000
 
3
养殖员
人月
12
4000
48000
 
4
养殖员
人月
12
4000
48000
 
5
养殖员
人月
4
4000
16000
人工繁殖期间需增加人员
6
养殖员
人月
4
4000
16000

生产材料
 
 
 
 
 
(一)
常规鱼类亲本采集
 
 
 
 
 
1
鳊鱼
Kg
200
40
8000
 
2
赤眼鳟
Kg
200
160
32000
 
(二)
药剂及材料
 
 
 
 
 
1
催产药剂

1
2000
2000
 
2
消毒杀菌药剂

1
15000
15000
 
3
养殖材料

1
20000
20000
 
(三)
饵料及饲料
 
 
 
 
 
1
亲鱼饲料
Kg
4000
8
32000
 
2
鱼苗饲料
Kg
20000
6
120000
 

设备维护费

1
50000
50000
 

日常办公生活费
 
1
30000
30000
 

运行水电费
 
1
30000
30000
 

珍稀鱼类人工繁育研究费

1
100000
100000
人工繁殖技术攻关

放流费用

1
200000
200000
回捕分析与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等

检疫检验、公证费

1
20000
20000
检疫检验、公证费

小计
 
 
 
931000
 

 
表4  珍稀鱼类亲本采集费明细
序号
鱼类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元)
备注
1
中华倒刺鲃
Kg
200
260
52000
 
2
胭脂鱼
Kg
200
800
160000
 
3
长薄鳅
Kg
50
1800
90000
 
4
赤眼鳟
Kg
200
260
52000
 
5
鳊鱼
Kg
200
210
42000
 
 
小计
 
 
 
396000
 

 
表5  鱼道运行管理费明细
序号
费用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合计(元)
备注

运行管理
 
 
 
414000
 
1.1
项目负责人
1人月
12
12000
144000
负责项目整体技术方案的制定、实施和项目进度管控,水产、环境相关专业1名,高级职称。
1.2
检测技术员
3人月
12
18000
216000
负责鱼道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水产、环境相关专业3人中级职称。
1.3
差旅费
人次
8
3000
24000
项目人员往返差旅费
1.4
生活费及房租

1
30000
30000
现场房屋租赁、生活费支出。

设备维护
 
1
140000
140000
该项包括:设备正常维护检修、系统升级、零件更换加固,日常维护检修安全措施费
2.1
材料工具费

1
10000
10000
 
2.2
设备硬件升级维护费

1
70000
70000
 
2.3
检测系统及后台数据维护

1
60000
60000
 

监测分析
 
 
 
92000
 
3.1
坝上坝下鱼类资源调查

1
15000
15000
调查复核坝上坝下鱼类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3.2
鱼道内渔获物调查

1
15000
15000
定期调查分析鱼道内过鱼的种类、数量
3.3
鱼道通过性试验

1
62000
62000
开展主要过鱼种类通过性试验,评估鱼道过鱼效果:分别在鱼道入口、中部、出口安装PIT线圈,通过在鱼道下游放流经PIT标记后的鱼类,监测标记鱼通过线圈的情况,结合流速、流量等工况,评估鱼道主要过鱼物种的通过性。每年丰水期、平水期各试验一次,每次放流试验鱼100尾。

鱼道清淤维护
 
 
 
120000
目前鱼道内部淤泥较多,工作量大,需要设备配合
4.1
计日工
人日
200
300
60000
 
4.2
设备、工具费

1
60000
60000
 

运行总结报告编制费
 
 
 
46000
 
5.1
数据分析及报告编制

1
30000
30000
数据统计分析、报告表格印制等费用
5.2
专家评审费

1
10000
10000
 
5.3
办公费

1
6000
6000
 
 
合  计
 
 
 
812000


四、交付时间和地点:
1、结算方法:
1.1付款人:长沙市湘江综合枢纽工程办公室
1.2付款方式:完成第一次放流工作后30日内付至合同金额的30%,甲方付款前乙方需开具合法、有效、等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完成第二次放流工作后30日内付至合同金额的30%,甲方付款前乙方需开具合法、有效、等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整体项目经验收合格后30日内支付合同金额的40%,甲方付款前乙方需开具合法、有效、等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服务标准:
详见第四章技术规格、参数与要求
六、验收标准:
1、根据长财采购[2016]6号文,按政府采购一般程序验收,该项目的验收资料需满足枢纽工程环保验收的相关要求。
2、项目验收国家有强制性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验收费用由中标人承担,验收报告作为申请付款的凭证之一。
3、验收过程中产生纠纷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检测,如为中标人原因造成的,由中标人承担检测费用;否则,由采购人承担。
4、项目验收不合格,由中标人返工直至合格,有关返工、再行验收,以及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等费用由中标人承担。连续两次项目验收不合格的,采购人可终止合同,另行按规定选择其他供应商采购,由此带来的一切损失由中标人承担。
七、其他要求:
1、本项目采用费用包干方式,投标人应根据项目要求,详细列明项目所需的鱼苗购置,以及鱼苗运输、保险等所有费用(包含原种亲本子一代鱼苗及鱼种检疫费、质量检测费、公证费、运输包装保险费、媒体宣传费、有关税费等所有综合费用),如一旦中标,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任何遗漏,均由中标人免费提供,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2、投标人须踏勘现场,有关费用自理,踏勘期间发生的意外自负。
3、对上述项目要求,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中进行回应,作出承诺及说明。
采购需求仅供参考,相关内容以采购文件为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