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基于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技术的智能机器人操控方法
金额
-
项目地址
-
发布时间
2023/03/13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
招标公司-
招标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统一信息编码:HLJDXQ20230313009
采购阶段:预研
需求分类:研究技术类
专业领域:制导与控制技术,计算机与软件,体系建模仿真与评估,其他
主要内容 功能目标:突破类人双臂、双手及视力觉的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高临场感操控,提高航天员与智能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成功率与效能,实现辅助航天员空间站在轨作业及星球探测。
研究内容:1.具有力反馈的类人双臂和双手交互控制装置设计;2.基于沉浸视力觉流畅交互高临场感智能机器人操控方法;3.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系统样机研制与典型演示验证。
技术指标:1.自主研制可进行力反馈交互的类人机械臂,7自由度、力反馈≥20N、力反馈精度≤±0.5N、定位精度≤±0.02mm,无故障运行时间≥1万小时;2.自主研制可进行力反馈交互的仿人五指灵巧手,拥有类人手灵巧和稳定抓取能力,反馈力≥2N、质量≤1.0kg,寿命≥5万次;3.沉浸式视觉的视场角≥110°、分辨率≥2560×1440、移动时延≤50ms,实现高沉浸感手眼协调及高品质力觉感受的智能机器人流畅交互控制。
成果要求:1.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系统样机1套;2.发表SCI等研究论文不少于3篇;3.申报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研究周期:2年
线下对接联系人:赵老师,18610030813;展老师,13381198096。
申请书模板见附件。
功能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模拟失重环境下水下大型机械臂人机交互控制的精准度、安全可靠性和智能性,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水下机械臂路径规划及动态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融合在线环境状态,智能快速实现水下机械臂路径规划,提升机械臂人机交互路径规划的精度和效率;基于数字孪生环境,建立安全边界预警机制,解决水下航天员动态安全防护问题。
研究内容:1.机械臂人机交互场景测量传感在孪生环境下的快速映射技术;2.孪生环境下机械臂运行轨迹的高校、高精度自适应智能规划技术;3。基于人机协同孪生系统的水下航天员高响应动态安全防护技术。
技术指标:1.获得场景传感采集数据后,2分钟内完成孪生环境的映射;2.轨迹规划效率提升40以上,10米运动范围内自适应轨迹规划位置精度在1cm内;3.动态安全防护预测报警响应时间不大于0.2s,碰撞预测范围在5cm以内。
成果要求:1.技术报告1套;2.水下机械臂训练数字孪生平台软件1套;3.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项;4.申报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研究周期:2年
线下对接联系人:佘老师,15901366777。
申请书模板见附件。 资格条件 有保密资质、军队单位合作经历者优先。
采购阶段:预研
需求分类:研究技术类
专业领域:制导与控制技术,计算机与软件,体系建模仿真与评估,其他
主要内容 功能目标:突破类人双臂、双手及视力觉的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关键技术,实现智能机器人高临场感操控,提高航天员与智能机器人执行任务的成功率与效能,实现辅助航天员空间站在轨作业及星球探测。
研究内容:1.具有力反馈的类人双臂和双手交互控制装置设计;2.基于沉浸视力觉流畅交互高临场感智能机器人操控方法;3.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系统样机研制与典型演示验证。
技术指标:1.自主研制可进行力反馈交互的类人机械臂,7自由度、力反馈≥20N、力反馈精度≤±0.5N、定位精度≤±0.02mm,无故障运行时间≥1万小时;2.自主研制可进行力反馈交互的仿人五指灵巧手,拥有类人手灵巧和稳定抓取能力,反馈力≥2N、质量≤1.0kg,寿命≥5万次;3.沉浸式视觉的视场角≥110°、分辨率≥2560×1440、移动时延≤50ms,实现高沉浸感手眼协调及高品质力觉感受的智能机器人流畅交互控制。
成果要求:1.多模态新型人机交互系统样机1套;2.发表SCI等研究论文不少于3篇;3.申报发明专利不少于3项。
研究周期:2年
线下对接联系人:赵老师,18610030813;展老师,13381198096。
申请书模板见附件。
功能目标:为进一步提高模拟失重环境下水下大型机械臂人机交互控制的精准度、安全可靠性和智能性,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水下机械臂路径规划及动态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融合在线环境状态,智能快速实现水下机械臂路径规划,提升机械臂人机交互路径规划的精度和效率;基于数字孪生环境,建立安全边界预警机制,解决水下航天员动态安全防护问题。
研究内容:1.机械臂人机交互场景测量传感在孪生环境下的快速映射技术;2.孪生环境下机械臂运行轨迹的高校、高精度自适应智能规划技术;3。基于人机协同孪生系统的水下航天员高响应动态安全防护技术。
技术指标:1.获得场景传感采集数据后,2分钟内完成孪生环境的映射;2.轨迹规划效率提升40以上,10米运动范围内自适应轨迹规划位置精度在1cm内;3.动态安全防护预测报警响应时间不大于0.2s,碰撞预测范围在5cm以内。
成果要求:1.技术报告1套;2.水下机械臂训练数字孪生平台软件1套;3.申请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项;4.申报发明专利不少于1项。
研究周期:2年
线下对接联系人:佘老师,15901366777。
申请书模板见附件。 资格条件 有保密资质、军队单位合作经历者优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