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与中国之理”全国高校青年学者理论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金额
-
项目地址
北京市
发布时间
2024/12/24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2024年12月14日,由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办,北京邮电大学、《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承办的“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与中国之理”全国高校青年学者理论研讨会在北京邮电大学召开。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辑罗方述,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续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副总编辑杨海英,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曲昭伟,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包心鉴,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戴建兵,《红旗文稿》杂志社社长祝念峰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学习时报社、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民网、光明网等全国58家高校科研单位和媒体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罗方述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理论研讨会以“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与中国之理”为主题,有着以下几点考虑。其一是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非凡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在21世纪的强大生机和活力;其二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要扶持青年学者成长,使其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与大时代同频共振中贡献青春力量;三是“新文科”建设迈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道路,要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与融合。解答“中国之问”还要回到中国自身的发展实际,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是对“中国之问”的集中解答。他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广泛汇集高校战线各方力量,以昂扬的姿态讲好“中国故事”,自信自强地解答好“中国之问”。
罗方述还介绍了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以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的基本情况。


续梅在致辞中指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高等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大学治理。此次研讨会对于高校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认识,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中国政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包心鉴,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戴建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江平,《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周维东,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孙景宇,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李光伟,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存良等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与中国之理”的学理阐释、价值立场、历史经验、实践进路等议题先后作主旨发言。
大会分组讨论于当日下午在北京邮电大学沙河校区召开。与会青年学者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观念及实践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与中国叙事”“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等五个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交流分享。
此次研讨会展现出广大高校青年学者锐意进取的学术风貌和科研热情。与会青年学者纷纷表示这次会议这对学习和深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脉搏、明确研究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一个展示研究成果、获得反馈和建议的宝贵机会,对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学术发展至关重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