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
招标公司-
招标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成果一:深刻把握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任何民族、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一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品质以及独特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不断巩固我们的文化主体性,努力完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任务。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回看历史,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被动卷入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华文明受到巨大冲击,一些人一度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怀疑甚至否定,中华文化主体性日渐迷失。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有了前进的主心骨。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不仅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且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新的基础上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重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持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在此时代条件下,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为此,必须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加强党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关于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决策部署,沿着党为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指明的正确方向、开辟的正确道路不断前行。同时,要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具体实践中坚持、运用和发展党的科学理论。

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力量源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世世代代中华儿女在中华大地上生产生活,不仅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而且还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并赋予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全体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锻造出的文化主体意识的表现,充分彰显了人民群众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力量和主体地位。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一方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将积极响应人民的呼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使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要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创造,中华文化主体性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需要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拜人民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

坚守“魂脉”“根脉”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历史和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而且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价值。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也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自成立以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源自彼此高度契合而相互成就、相互支撑、相互贯通,从而发生深刻“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让“魂脉”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让“根脉”成为现代的,中华文明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新征程上,只有继续坚持和深化“两个结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走出各偏一隅、各执一端的狭隘和僵化的文化主体性生成理路,才能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科学的理论才有愈加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华文化主体性才能始终稳固。

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化主体性也吸收借鉴了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文明交流互鉴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有利于文明交流互鉴,文明交流互鉴也有利于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不同文明可以相互交流发展,不同文化可以取长补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绝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加自信地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汲取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本民族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也是我们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同时,我们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积极主动地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原文载于江西日报)

成果二:“两个结合”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两个结合”发挥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之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坚持了“两个结合”。

这一重要表述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两个结合”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清醒、自觉和坚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两个结合”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

“两个结合”是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点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不是教条而是实践指南,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方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涉滩之险、爬坡之艰、前进之阻,终于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我们的梦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社会观、道德观相融通,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成就。

“两个结合”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承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强大生命力,又立足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正是这种文化的自信开放和突出包容性特质,才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两个结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经由这种“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从古老文明中获得了充沛的思想文化资源,古老的中华文明也因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而获得新生。

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怀揣梦想,探索救国救民道路,都未能成功,直至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有了主心骨和领路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文化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回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开辟、拓展和推进,之所以走得通、走得对、走得稳,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现代化实践中始终坚持“两个结合”。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继续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文明、彰显中国特色,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洞察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做好“两个结合”文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也是我们党在100多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当今时代,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作出回答。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理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充分利用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全面、客观、深入把握新时代的中国具体实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新的理论创新指导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实践之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给予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底气和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只有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实践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行稳致远。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坚持做好“两个结合”文章,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原文载于中国网)

成果三: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入分析现代化进程中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判断,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发展是解决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内生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路径,是在理论上不断加深、实践中不断总结的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与客观规律性。

从历史看,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不断迈向高级形态的必经阶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取得了诸多现代化发展成就,但此时的现代化仍处于“量”的积累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已有现代化建设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作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对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论述,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理论看,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推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了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从新时代顶层设计的高度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作出了整体布局,指明了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再次为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从实践看,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生产要素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稳步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外部风险挑战有所增多,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等局面。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要把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质”的有效提升上来,从而进一步释放社会发展活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方面的中国特色,这五方面的鲜明特色与高质量发展在内涵上相互贯通,逻辑上一脉相承,蕴含着对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的客观国情。规模巨大的人口不仅提升了教育事业积累人力资本的速度,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规模效应,同时也使现代化面临着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难题。只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加快提升人口素质,才能充分利用人口规模效应的红利,推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推动共同富裕既等不得,也急不得;既要尽力而为,也须量力而行。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现代化成色更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既要有物质财富极大富足的硬实力,也要有精神财富极大富有的软实力;既要发挥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基础保障作用,也要发挥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强大智力支持作用。只有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意味着我们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是造福中国、利好世界的人间正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通过高质量发展推动“一带一路”有序发展,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动,同世界各国一起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高质量发展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时一事一域的要求,而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只有把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站在了更高历史起点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以“硬道理”的清醒认识自觉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深刻认识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并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而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人口大国发展动力问题,持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要科学认识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需求,能够为抵御外部风险提供强大韧劲和回旋空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总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信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原文载于人民网)

成果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 ” 这一重要理论成果,谱写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崭新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人民主体的价值 指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品格即人民性,体现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政治 立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对全面理解和把 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体系和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成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形成基础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恪守以人民为中心 的价值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 。这一价值理念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生成性逻辑,只有准确把 握这个逻辑,才能够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文化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逻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追求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 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注重考察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人民观的形成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 。马克思恩 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 扩大 ”。列宁进一步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资产者忘记了微不足道的人物,忘记了人民,忘记了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可这些工人和农民却用自己的劳动为资产阶级创造了全部财富 ”。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注到了人民群众的现 实需求,阐明实现社会解放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阐 述“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他们认为“‘思想 ’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因此必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解放全人类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 斯的群众史观,提出“工农政权办事首先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不仅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力量,也切实关注到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和现实需求。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哲学意蕴,在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解决人民“急难愁盼”文化问题的同时,又强调人民是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成效的“ 阅卷人”,展现了文化建设的新作为新气象,深化和创新了人民观的理论内涵。

文化逻辑:发展了中华传统民本思想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积累和沉淀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中华传统民本思想发端于先秦时期,在政权更迭的历史进程中为历代君主所推崇,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体系。首先,传统的民本思想关注到了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开始倡导民众本位的治国理念。《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训诫统治者应当认识到民众是国家的根基,只有顺应民心才能稳固国家政权。《管子?霸言》中指出“夫霸王之所使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强调必须将民众作为国家的根本,民心涣散有可能会招致国祸。其次,利民、富民思想也逐渐成为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将 “民”作为治理国家应当首要关注的对象,《论语?尧曰》中记载“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主张国家治理者应当关注并满足民众的利益。《淮南子?氾论训》中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则指出满足民众的利益是国家治理的法则。这些传统的民本思想反复强调民众的地位和利益,对统治者承担社会责任起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但仍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彼时的“民惟邦本 ”只是空洞的政治宣传口号,未能运用到治国实践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吸收了传统民本思想的人民性精华,遵循“为民立命”“顺从民意”等亲民、爱民、恤民的治国理政智慧,把人民幸福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又强调必须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文化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和超越。

实践逻辑:坚守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执政为民 ”理念, 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早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要求党的干部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论断并将其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贯彻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江泽民同志全面阐 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提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阐明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丰富和发展了“执政为民 ”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跨越时空,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众观点始终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强调把人民作为守江山 、打江山的胜利之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规律和方法,传承和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赋予了“执政为民 ”理念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民 ”理念,是诠释“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 ”真切情怀的崭新政治表达, 其鲜明特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二、问题导向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方法论遵循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始终坚持把问题导 向作为方法论遵循,将解决好“为了谁 、依靠谁 、属于谁 ”的关键性问题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着力推动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在工作导向、发展路径和成果享有中的全面落实。

为了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是“为了谁 ”这一根本问题。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对此作出设问阐释,他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也作出了深入思考和科学判断,强调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科学回答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为了谁”的时代课题。在新时代文化建设全局中,文化文艺事业和哲学社会 科学事业居于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社科事业并对文艺社科工作“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的根本问题作出了新的要求和部署,他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 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鲜明主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同样贯穿在意识形态工作、新闻舆论工作以及网络宣传等其他重要领域中,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提供了根本保障。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拓展和延伸了“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时代内涵,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富裕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坐标,以满足人民需求和提高人民素养作为目标旨归,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依靠谁: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努力。文化创造的源泉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文化创新的动力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汲取丰厚原料,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的首创精神,通过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逐步迈上新的台阶。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性表达对精神文化的诉求,在需求驱动下不断激发自身创造文化的生机活力。同时,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有生力量,推动文化创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从人民群众中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利用人才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创新,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成为文化创新的先行者。此外,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张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文化创新成效的根本评价标准。具体而言,强调“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即通过反思人民群众的批评或讨论不断调整和创新文艺创作的呈现形式和具体内容,促使文化产品与人民的心声同频共振,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把人民放在文化建设的最高位置,不仅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而且倡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进一步彰显了人民性的 鲜明特质 。

属于谁:保证文化成果人民共享

人民群众既是文化创新创造的主体,也是文化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实现文化全民共享,就是要让文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迫切需要完善和改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着力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政策,不断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力图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实现文化的全面共享,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共享理念要求根据不同的群体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促使人民享有多元的文化成果。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倡导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实现文化的全面共享。实现文化共建共享,就是要形成人民群众的强大合力,为文化共享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鼓励人民群众共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人民在文化共建的同时实现文化共享。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着力推进新时代文 化建设成果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大文化帮扶力度,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共享水平从低级到高级均衡发展。总之,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是文化成果的享有主体,着力丰富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生动诠释了人民性所具备的内在驱动力。

三、践行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实践理路

新征程上,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践行必须从坚持党性原则 、推进文化自信、站稳舆论阵地三个实践向度入手,保证新时代的文化建设站稳人民至上,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幸福感、安全感,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福祉。

坚持党性原则,站稳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站稳人民至上政治立场的根本保证,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意蕴的生动体现。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多次阐述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指出,“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的价值目标具有内在统一性,只有把 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的手中,才能保证新时代文化建设符合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 工作责任制,要求各级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巩固党关于宣传 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权,为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提供了坚实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 ”。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文化 工作者要遵循和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把正确导向摆在首位,才能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心声的统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文化领域要把握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的内在统一,明确提出要找准宣传思想工作的“定盘星 ”,才能让宣传思想工作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 民的文化权益。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现实。坚持党性原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文化经验和认识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决断,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具有辩证统一关系。只有深入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原则,才能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进文化自信,铸就人民的文化幸福感

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幸福感就是要增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不断维护我国精神文化的独立性,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着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文化自信对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性,阐明“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体系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的文化意蕴,是始终支撑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根基的必要条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能够激发人民群众最深沉的民族情怀,筑牢人民群众最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且能够促进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激励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自觉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此外,文化自信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因素,能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总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铸就人民群众文化幸福感的根本体现,充分彰显了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充足底气。

站稳舆论阵地,提升人民的文化安全感

塑造新时代国家安全格局,必须重视文化领域的安全发展。维护文化安全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人民的文化安全感的核心要义。维护文化安全,必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才能抵御不良思潮对人民群众思想观念的侵蚀,提升人民的文化安全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想舆论工作的重要 性,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把思想舆论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守好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是构建主流舆论新格局、进一步彰显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依托。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站稳脚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为塑造良好的文化安全环境、夯实人民的文化安全感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构建话语体系是引导国际舆论导向的必然选择,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折射人民群众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 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许多新的历史性成就,在国际社会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构建中国 特色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话语体系建设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他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加强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不仅能够振奋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而且还有助于增进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构筑文化安全的人民防线。

总之,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底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目标指引。文化立心铸魂,思想定向领航。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和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意蕴,把人民 至上的价值理念融入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中,勇毅笃行 、继往开来,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华章。(原文载于《老区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