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YJY-竞争性谈判-总体性能组合态发动机模块转化和变维度接口开发竞争性谈判
金额
-
项目地址
-
发布时间
2022/07/15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
招标公司-
招标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专业领域:其他
外委内容:
(1)“可拖拽式”航空发动机0D热力循环性能软件开发与集成:
1)以现有软件代码为基础,深入解读现有程序和模型,理清其底层架构及逻辑关系,明确各部件模型程序输入、输出变量要求;
2)在QT开发环境下,基于工作流工作原理和规则,进行适应性修改,实现如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喷管等若干典型部件的通用化封装;
3)研究并实现基于牛顿-拉夫逊等方法的设计点/非设计点各部件匹配迭代计算方法,实现涡轮基发动机典型架构下的稳态设计点/非设计点性能计算;
4)研究并实现典型架构下发动机过渡态计算方法,修正相应程序,进行封装,进一步实现发动机典型架构下的过渡态性能分析;
5)研究并实现基于QT平台的涡轮基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灵活建模方法,测试、改进多部件、多状态的性能耦合模拟方法。
(2)0D/1D/3D变维度模拟方法综述及代码开发、集成:
1) 综述NPSS、Proosis等发动机0D/1D/3D Zooming方法和技术,并分析对比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形成综述报告;
2)实现压气机1D设计/特性分析程序,改进其输入、输出及内部执行策略,并进行封装,实现其模块通用性开发;
3)研究0D与1D压气机模型的耦合调用、参数传递、一体化模拟流程及方法,实现0D/1D的维度混合模拟;
4)选定CFD数值模拟程序或软件,研究0D\1D和3D的数据传递方法,理清交界面特殊需求,确定连接方式,实现0D/3D或0D/1D/3D的一体化耦合模拟。
(3)不同应用场景下航空发动机典型因素对性能影响模型构建及规律研究(代码实现并进行规律提取):
1)不同设计几何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利用CFD模拟方法及1D特性分析方法,研究压气机不同展现比、根尖比、中弧角及厚度分布、弯掠造型等设计几何尺寸对其性能影响规律,制作各几何相关的MAP图,并将其与0D性能模拟相结合,总结不同设计几何尺寸对整机性能影响规律;
2)不同叶尖间隙尺寸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利用CFD模拟方法及1D特性分析方法,研究压气机不同展现比、根尖比、中弧角及厚度分布、弯掠造型等设计几何尺寸对其性能影响规律,制作各几何相关的MAP图,并将其与0D性能模拟相结合,总结不同设计几何尺寸对整机性能影响规律;
3)导叶开度与引气对性能的影响:利用CFD模拟方法及1D特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导叶开度及级间引气量对性能影响规律,将其与0D性能模拟相结合,总结导叶开度与引气对整机性能影响规律。基于飞行工况对性能要求,提出导叶开度与引气随工况的变化规律。
4)变循环发动机构型的影响等。
(4)利用典型发动机进行测试验证,并形成算例:
1)整理并提供E3或CFM56发动机详细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形成0D/1D/3D混合维度算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及改进;
2)整理并提供F100或F119或F135发动机详细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形成作0D/1D/3D混合维度算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及改进;
3)整理并提供T700发动机详细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涡轴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形成作0D/1D/3D混合维度算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及改进;
4)整理某型燃机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涡轴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进行 80%、100%工况点性能数据验证。
(5)其他内容:
确定某一构型变循环发动机结构、模拟思路及仿真场景,对上述程序、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和封装,实现其对对变循环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模拟;进一步探索变循环发动机中风扇/压气机部件变几何对其性能影响和整机热力循环性能影响,并进行算例测试。
主要指标:
(1)提供总体性能及Zooming技术的综述报告、不同的技术实现方法、及不同方法的对比;
(2)提供涡扇(大涵道比、小涵道比)、涡喷、涡轴、变循环等不同构型的组合态发动机模型程序和源代码;
(3)0D/1D/3D变维方法的实现方案、代码开发、集成;
(4)提供不少于4个场景的航空发动机典型因素对性能影响模型构建及规律研究,代码开发、集成;
(5)提供四种典型发动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E3、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数据、验证算例等;
(6)开发环境为QT,交付所有源代码。
联系人:刘琰 联系电话:010-56680567
外委内容:
(1)“可拖拽式”航空发动机0D热力循环性能软件开发与集成:
1)以现有软件代码为基础,深入解读现有程序和模型,理清其底层架构及逻辑关系,明确各部件模型程序输入、输出变量要求;
2)在QT开发环境下,基于工作流工作原理和规则,进行适应性修改,实现如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喷管等若干典型部件的通用化封装;
3)研究并实现基于牛顿-拉夫逊等方法的设计点/非设计点各部件匹配迭代计算方法,实现涡轮基发动机典型架构下的稳态设计点/非设计点性能计算;
4)研究并实现典型架构下发动机过渡态计算方法,修正相应程序,进行封装,进一步实现发动机典型架构下的过渡态性能分析;
5)研究并实现基于QT平台的涡轮基发动机总体性能仿真灵活建模方法,测试、改进多部件、多状态的性能耦合模拟方法。
(2)0D/1D/3D变维度模拟方法综述及代码开发、集成:
1) 综述NPSS、Proosis等发动机0D/1D/3D Zooming方法和技术,并分析对比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形成综述报告;
2)实现压气机1D设计/特性分析程序,改进其输入、输出及内部执行策略,并进行封装,实现其模块通用性开发;
3)研究0D与1D压气机模型的耦合调用、参数传递、一体化模拟流程及方法,实现0D/1D的维度混合模拟;
4)选定CFD数值模拟程序或软件,研究0D\1D和3D的数据传递方法,理清交界面特殊需求,确定连接方式,实现0D/3D或0D/1D/3D的一体化耦合模拟。
(3)不同应用场景下航空发动机典型因素对性能影响模型构建及规律研究(代码实现并进行规律提取):
1)不同设计几何尺寸对性能的影响:利用CFD模拟方法及1D特性分析方法,研究压气机不同展现比、根尖比、中弧角及厚度分布、弯掠造型等设计几何尺寸对其性能影响规律,制作各几何相关的MAP图,并将其与0D性能模拟相结合,总结不同设计几何尺寸对整机性能影响规律;
2)不同叶尖间隙尺寸对整机性能的影响:利用CFD模拟方法及1D特性分析方法,研究压气机不同展现比、根尖比、中弧角及厚度分布、弯掠造型等设计几何尺寸对其性能影响规律,制作各几何相关的MAP图,并将其与0D性能模拟相结合,总结不同设计几何尺寸对整机性能影响规律;
3)导叶开度与引气对性能的影响:利用CFD模拟方法及1D特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导叶开度及级间引气量对性能影响规律,将其与0D性能模拟相结合,总结导叶开度与引气对整机性能影响规律。基于飞行工况对性能要求,提出导叶开度与引气随工况的变化规律。
4)变循环发动机构型的影响等。
(4)利用典型发动机进行测试验证,并形成算例:
1)整理并提供E3或CFM56发动机详细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形成0D/1D/3D混合维度算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及改进;
2)整理并提供F100或F119或F135发动机详细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形成作0D/1D/3D混合维度算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及改进;
3)整理并提供T700发动机详细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涡轴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形成作0D/1D/3D混合维度算例报告,并进行分析及改进;
4)整理某型燃机的整机/部件性能数据、实验数据,验证上述程序、模型、流程对涡轴发动机的模拟能力及精度,进行 80%、100%工况点性能数据验证。
(5)其他内容:
确定某一构型变循环发动机结构、模拟思路及仿真场景,对上述程序、模型进行适应性改进和封装,实现其对对变循环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模拟;进一步探索变循环发动机中风扇/压气机部件变几何对其性能影响和整机热力循环性能影响,并进行算例测试。
主要指标:
(1)提供总体性能及Zooming技术的综述报告、不同的技术实现方法、及不同方法的对比;
(2)提供涡扇(大涵道比、小涵道比)、涡喷、涡轴、变循环等不同构型的组合态发动机模型程序和源代码;
(3)0D/1D/3D变维方法的实现方案、代码开发、集成;
(4)提供不少于4个场景的航空发动机典型因素对性能影响模型构建及规律研究,代码开发、集成;
(5)提供四种典型发动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E3、军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涡轴发动机、变循环发动机的总体性能数据、验证算例等;
(6)开发环境为QT,交付所有源代码。
联系人:刘琰 联系电话:010-5668056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