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关于开展2023年度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储能电池组长耐久性空气弹簧超低温射流装置PBAT薄膜多层PCB板全流程控制技术全水溶性环保涂料子透镜阵列电极片自动驻车脑机接口设备微透镜阵列数据精准安全映射技术产业化应用研究多重硬密封零泄漏结构优化心力衰竭智慧医疗设备低维半导体材料交流接触器触头数据价值评估体系电子驻车制动快速成苗技术检测装备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数据传输新型轮作栽培多通道高频性能分析调控复合敏感器件拉链专用检测软件热熔钻检验仪器农业数字化育苗栽培关键技术超高压微射流交互容腔圆管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动力学模型研究硬件电路设计高速高可靠转接机构凝胶材料NPWT功能敷料监测及治理快检芯片换能器光纤光栅传感器刀具涂层工艺测试激光切割头指纹构建鳞片状锌粉智能育苗系统力学强韧化研究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棒材低碳新技术聚焦微滴数字化LAMP锌溴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配方及生产技术快速组培成苗技术双碳及环保技术高端医疗装备产品应用智慧化管理遗传代谢病早期筛查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技术体外诊断仪器基于智能化机器人视觉引导技术在线色谱分析仪3D高精度打印漂浮稳性传感器阵列单元高分子混合材料整机高端集成方管温州道地药材疾病预测装备关键功能因子车辆悬架系统铸造工艺开发模块化程序编译高流通量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N型浆料纤维浸渍热塑性连续纤维复合板材反散射系统耐磨材料粉末智能终端智能型药物载体反散射调制技术磁核视觉伺服引导高端医疗器械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多源数据信息深度融合椎间融合器碳排放测量玻纤铺缠程序与成型位置-工艺自动生成视神经功能检测生物与新医药技术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基带算法生物菌肥紫外交联成型技术机器人智能抓取共模电感用介质材料运营硅碳材料智能控制系统计量检测电子信息技术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全水性环保涂料数字孪生技术模块的超高精度制造Ag/W合金原料复合强化耐磨材料实时监测平台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早期筛查诊断基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成像多自由度智能动态补偿机器人攻克光纤同轴对准氮化硅薄膜特色农产品的新用途产品LTCC介质材料高端低压电器量产装配专用产线层析伽马扫描测量系统实时微滴LAMP扩增图像和红外识别技术耐磨涂层神经病理性疼痛位置动态补偿技术荧光材料仪器设备自动化校准误差算法断茎繁殖独蒜兰智能分析系统BCMU控制电路高精密加工工艺智能状态监测关键执行混合器PECVD快速诊断系统空气悬架动力学建模梯次分离半固态/固态电池HiPIMS不同岩性岩层分界面深度数据测量轻质柔性光伏背板高速智能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诊断算法四卡盘快速准确成像O型密封圈充电车位绿肥技术研发及应用鲁棒控制算法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可调阻尼减振器3维空间6轴联动技术层析扫描在线无损放射性检测密封球阀给袋转盘装备感知网络铺缠一体化成型设备控制系统软件协同处置数字化应用系统资源循环利用多模态数据分析导电银粉花卉蜗轮工艺特性研究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银基合金储能系统计算算法生物医用材料功能性因子冰粒无阻碍射流清洗天基系统定深度冲击硬化聚合物智能控制技术闪烁体探测器高频RFID天线计量技术生育力保护水肥药控制治理与管控纺织品智能装备硅基流体芯片钙钛矿显示设计系统前端丝束宽度自适应模块多模态信息的联合表征与融合组织工程产品共烧医用原料超低温阀门金属导电粉实时监测评估钙钛矿发光材料食用菌智慧低碳管控技术柔性线缆关键技术研发激光光源归档保存特色农产品植物原料基于微滴微流控多轴智能变位控制技术应用示范研究电源开关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储氢容器巡检机器人式多种信息采集装备激光长期锁定技术无机纳米级防粘改性材料制备连续复合设备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铁皮石斛玉米细菌和病毒感染鉴定玻璃配方设计储氢压力容器水肥药重要参数检测传感器流量计多功能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高分子导电母粒保护管理研究表面涂层结合力微米级视觉定位量测功能材料多能耦合优化光储充一体化电站酸洗磷化废水沉淀污泥的金属离子智能多电机协同驱动控制系统研发试验检测设备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钻机状态监控仪器新工艺与新装备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异常性疾病精准诊断多功能智能传感系统新能源开发与利用陶瓷材料电机高效运行ZigbeeBCMU控制器RFID反散射技术驾驶员辅助减速激光三维坡口切割农产品加工保鲜变异筛查多元处理系统钻机钻孔全过程的状态监测天基混合通信马蹄笋水质检测系统纸袋包装靶向制备机制微晶面板视觉识别诊断技术生态模型智能感知技术预测对位配套涂料LQR控制特色农产品新用途研究重管型材单原子催化剂专用树脂疾病诊断与治疗关键技术消防安全铜屑智能管理系统人工晶状体感知器件寿命退化模拟仿真试验平台围生育期保健纤维丝束复合敏感功能芯片集成结构设计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电池簇管理系统甲壳素双回路电路备份驻车安全冗余功能高效铺缠数据安全流通系统数字诊疗设备液压控制执行系统窗口铍片焊接封装主动均衡电路拓扑储能模块关键部件多相流动特征精确计算方法专家诊断系统减速器纸张张力自动控制系统下坡控制精准计量高端植介入材料机电一体化结构设计视神经监测交联剂运输远程监控平台双向充放电模块植入材料多糖水凝胶连续制造数据安全流通管理平台软件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微射流均质腔背板材料污水处理系统自动清分机配套成型机构电池模型ESC总成植物苗情智能诊断模型电弧行为调控方案多轴联动加工系统高聚物核壳双向拉伸工艺Mini/Micro-LED流式质谱细胞分析系统接收数据伪币鉴定撑袋机构的数学模型辅助触点液压振动锤分布式充电桩高效柔性制造成套装备LED光源智能化装备开发及示范应用低分辨率核探测器数据快速解析技术锌溴液流电池模块储-充-换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刀具表面改性侧翻缓解秸秆基改良剂抗细菌生物膜高安全储能核废物检测微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及缺陷识别算法大数据统计分析雷达吸波材料LTCC流延智能跟随技术温栀子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及临床治疗引发剂数字化制造传感单元PEX管材视神经微弱动作电位可靠性测试重型汽车多组元复合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反散射RFID技术加工工艺研究电池簇管理软件系统重大科技攻关基于自组装调试铣刀涨流材料复合材料界面浸润聚氨酯护套料电力电子技术可信流通技术框架电池状态诊断检测包装一体设备机器人自适应稳定抓取修复材料机器人多模态自适应稳定抓取特色农产品原料种植生产和加工示范基地预警管理系统
金额
-
项目地址
-
发布时间
2023/08/15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
招标公司-
招标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2023年度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3- 08- 15 09: 16: 50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科学技术局
字体:[ 大 中 小 ]

各县(市、区)、功能区科技局,高校、科研院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根据《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温政发〔2023〕8号)、《温州市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温委发〔2021〕37号)、《温州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揭榜挂帅实施方案(试行)》(温科发〔2022〕25号)和《温州市科研项目及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温科发〔2020〕53号)等文件精神,现就2023年度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23年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计划分为“揭榜挂帅”专项和自主申报专项两类。

(一)“揭榜挂帅”专项

1.申报对象

申报单位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运行管理规范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等。

2.重点支持方向

围绕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方向,重点在前沿技术探索、关键共性技术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研发,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研制一批自主创新产品。根据前期技术攻关需求征集,经专家评估,形成相关领域榜单,要求揭榜项目绩效目标全覆盖且不低于榜单指标。(具体见附件1)。

3.补助额度及方式

财政经费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根据温政发〔2023〕8 号文件和相关实施细则以及年度科技专项经费预算给予补助,由企业牵头揭榜立项的项目,按不超过项目经费总投入的25%给予补助。项目承担单位在市区的,项目资助的财政经费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予以补助;项目承担单位在县(市)的,除山区五县共同富裕专项由市财政负责外,其他由县(市)财政自行负责。

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 3 年。

4.申报方式

采用按榜单申报的方式,择优立项。

(二)自主申报专项

1.申报对象

申报单位为在我市行政区域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运行管理规范的企业,重点支持2022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不高于5000万元的企业。

2.支持方向

支持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组学与精准医学、绿色与智慧农业等高新技术领域项目研发。

3.补助额度及方式

财政经费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根据温政发〔2023〕8 号文件和相关实施细则以及年度科技专项经费预算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项目经费总预算的25%。项目承担单位在市区的,项目资助的财政经费按照现行财政体制予以补助。项目承担单位在县(市)的,除山区五县共同富裕专项由市财政负责外,其他由县(市)财政自行负责。

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 2年。

4.申报方式

采用自主申报的方式,择优立项。

二.申报条件及限项要求

(一)申报条件

1.揭榜挂帅专项:申报人必须依托单位进行申请,项目负责人须是本单位在职人员。

自主申报专项:项目负责人可以是本单位在职人员或具有合作关系的在温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委派人员(合作关系需覆盖项目周期,派出单位需提供书面证明)。

2.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的以往科研项目实施执行情况以及验收结题、资金筹措、经费管理、科研诚信、知识产权保护和接受监督检查方面情况良好。

3.申报时有在研项目逾期未验收,或仍处于根据《温州市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办法》和《温州市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惩戒期内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二)申报限项要求

1.同一项目负责人,承担在研市级科研项目原则上为 1 项、最多不超过 2 项。有在研项目受限的须在申报截止日前取得项目验收证书或通过验收结题,否则不予受理或推荐。

2.同一企业承担市级在研项目一般为1项,已有市级在研科技专项项目的,不得再申报项目。

3.已有在研基础性公益项目的,可再申报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

4.同一项目负责人及同一企业,不能同时申报不同类别的科研项目。项目申报单位应承诺本次申报项目的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国家和省市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5.同一项目负责人及同一企业,同年度立项各类市级科研项目不超过 1 项。

三、申报流程

(一)申报方式。实行网上申报。申报单位通过“科企通”(网址:https://kjdn.wenzhou.gov.cn/)实名申报,搜索“温州市级科技计划的评审”或点击“进入办事大厅”,选择“温州市级科技计划的评审”,点击“在线办理”。在线填写《浙江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上传相关附件(可行性报告〈含财务报表〉;存在产学研合作的自主申报项目须上传产学研相关的合作协议;涉及人体、实验动物科技活动的项目须提供伦理审查证明材料)。项目可行性报告应严格回避项目申报单位、合作单位及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的相关信息。

(二)申报时间。申报系统于 2023年8月22日开放填报。

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 2023年8月31日下午17:30。

(三)审核推荐。县(市、区)、功能区科技局和归口管理部门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 2023年9月3日下午18:00。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项目的组织申报、初审与择优推荐工作,严格审查包括科研项目申报材料、伦理审查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其他事项

(一)各申报单位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项目一经立项,将根据申报书内容转化生成合同书,研发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及研发投入(不含财政投入部分)原则上不允许修改调整。

(二)项目申报单位应建立科研诚信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关规章制度,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对项目所提交材料及成果的科研诚信负责。

(三)项目立项签订合同后,项目资助经费通过“温州市产业政策奖励兑现系统”进行兑付。

咨询电话:

项目统一受理咨询:

项目受理中心                        吴青青   88925631

李  杰   88285266

相关处室:

研发投入与综合服务处       郑淳之   88962039

高新产业与自创区建设处      柯  敏   88962090

农业农村与社会发展处           戴忠诚   88962098

技术支持

“科企通”                        蔡  坤   88962019

附件:2023年度温州市工业领域“揭榜挂帅”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申报指南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3年8月12日

附件

2023年度市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榜单

序号

专项

专题

榜单名称

攻关时限

建议财政补助

(万元以内)

1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智能电能表全域设计与多模态潜应力防护关键技术集成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年内

500

2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海洋工程用大型十二台联动液压振动锤研发

2年内

300

3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基于数据动态反馈技术的智能钻机系统的设计开发

3年内

90

4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基于管道式多桨叶的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

3年内

90

5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具备强鲁棒性的 SUV 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研发

3年内

500

6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基于混动发动机的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低缺陷铸造成型技术及产业化

2年内

100

7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针对高精密多层PCB板生产的多重均分预测对位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3年内

70

8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面向大型海上装备的超低温无阻碍冰粒射流清洗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2年内

80

9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千亿立方气田井口用高压大口径硬密封球阀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

2年内

100

10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面向超冷工程领域的超低温阀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年内

300

11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HiPIMS溅射阴极关键技术研发及在刀具表面改性中的产业化应用研究

2年内

60

12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低噪音节能型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年内

350

13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

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封装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2年内

50

14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2年内

500

15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新一代通用型核废物包装体层析伽马智能检测装备

2年内

100

16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智能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3年内

100

17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基于数字化LAMP和数字化CRISPR技术研发细菌和病毒感染鉴定及变异筛查的快检平台

2年内

100

18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基于视触觉融合感知的机器人智能分拣实训平台关键技术研发

3年内

50

19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重型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年内

70

20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的拉链在线智能质检包装系统开发

2年内

100

21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高速智能化给袋式真空包装机核心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3年内

200

22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数字化高速柔性环保纸袋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2年内

100

23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

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交流接触器触头电弧磁流体仿真、灭弧性能优化研究

2年内

100

24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激光先进技术

大型钢结构锁口激光精密切割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2年内

500

25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激光先进技术

基于自组装与激光诱导的微透镜阵列大面积快速制备研发

2年内

90

26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激光先进技术

一种新型多用途激光丝粉协同制造系统研发及产业应用

3年内

70

27

互联网+

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激光先进技术

面向重大型钢管材领域的三维智能激光复合加工中心研发及应用

2年内

300

28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用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智能稳频激光器

3年内

300

29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型电子元器件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

2年内

50

30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复合多参数传感器(压力+流量+温度)芯片关键技术

2年内

50

31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通用型电子鼻芯片技术及其智能应用

2年内

60

32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光子芯片自动测试系统

2年内

50

33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支持112G PAM4 差分信号传输的NGSFP-DD 400G高速IO端口连接器及组件开发关键技术

3年内

300

34

互联网+

微电子与光电子

基于视觉的光子集成神经接口关键技术

3年内

60

35

互联网+

大数据与信息安全

数据要素与可信流通关键技术研究

3年内

100

36

互联网+

大数据与信息安全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典型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智能状态监测及健康管理平台

2年内

500

37

互联网+

大数据与信息安全

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安防军警装备柔性精准感知与智能管理系统

2年内

200

38

互联网+

大数据与信息安全

基于机密计算的数据安全流通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3年内

50

39

互联网+

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适用于非结构地形的新一代主动控制型EPB研发及应用

2年内

500

40

互联网+

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图像和红外识别技术

3年内

80

41

互联网+

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智能开关设备在线监测及专家诊断系统在电气开关行业的应用示范研究

3年内

300

42

互联网+

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基于RFID反散射技术的无电池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

3年内

50

43

互联网+

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低碳转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3年内

300

44

新材料

功能材料-金属材料

5G应用中高电压服役条件下环保型触点材料的研发

3年内

500

45

新材料

功能材料-金属材料

面向汽车用高强度、轻量化高端紧固件成型工艺研发及产业应用

2年内

80

46

新材料

功能材料-金属材料

阀门密封面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及工艺

2年内

200

47

新材料

功能材料-金属材料

直流负载用长寿命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

3年内

500

48

新材料

功能材料-金属材料

超纳米晶粒硬质合金棒材

2年内

100

49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聚合物荧光-磁性微球的开发与制备

3年内

50

50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光转换模组

2年内

200

51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叠层片式共模电感用陶瓷材料的产业化

2年内

100

52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面向动车组领域的高通流容量氧化锌电阻片关键制造工艺研发

3年内

400

53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智能交互用环境友好型高强度黑色微晶玻璃面板开发及产业化

2年内

100

54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子浆料

2年内

100

55

新材料

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低成本高性能新型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年内

50

56

新材料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可降解PBAT双拉薄膜开发

3年内

200

57

新材料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硅基抗冲击防护材料

3年内

100

58

新材料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耐低温抗爆高氟橡胶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2年内

100

59

新材料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导(静)电材料

2年内

70

60

新材料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食品级生物基长碳链尼龙612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2年内

500

61

新材料

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紫外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制造技术及产品应用研究

2年内

150

62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件制造用离型膜聚酯基膜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3年内

300

63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紧固件用高性能涂层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3年内

100

64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柔性光伏背板用热塑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年内

100

65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商业化6G通信用太赫兹光纤

3年内

200

66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高可靠护套料和制品研发及应用

2年内

300

67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舰船航行信号灯雷达隐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2年内

60

68

新材料

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柔版胶印冷烫膜和环保涂料研究及产业化

3年内

300

69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双碳与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储能电池组高效柔性制造、检测、研发及产业化

2年内

200

70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双碳与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电力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2年内

500

71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双碳与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高安全低成本锌溴液流电池模块及储能示范应用

2年内

200

72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双碳与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深远海海上双机组浮式风电及智能感知通信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性应用

2年内

500

73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双碳与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低温升、高耐久型多组桥式触点继电器研发与应用

2年内

200

74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控制器研发及全国产电子水泵总成的产业化应用

2年内

500

75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新能源汽车多功能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年内

200

76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究突破

3年内

500

77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大容量光储充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2年内

300

78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以高容量、长寿命锂电硅碳负极应用为导向的高性能纳米管/石墨烯浆料制备及改性关键技术开发

2年内

200

79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车载复合材料储氢容器铺缠一体化成型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年内

150

80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双碳及环保技术-生态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

高效、环保、智能化工业酸洗磷化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年内

100

81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药创制

新型蛋白类药物临床前研究

3年以内

150

82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药创制

药物的高效制备与提取工艺优化

3年以内

100

83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药创制

中药配方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3年以内

100

84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高端植介入器械和组织工程产品研发

3年以内

150

85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医用急重症救治及监测设备研发

3年以内

150

86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重大高发疾病诊疗系统及产品研发

3年以内

150

87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高端体外诊断检验仪器及试剂研发

3年以内

150

88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智慧医疗设备和系统研发

3年以内

100

89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诊疗设备及系统研发

3年以内

100

90

生命健康

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高端医疗装备前沿技术与产品研发

3年以内

150

91

生命健康

生物医学材料

新型医用材料及产品研发

3年以内

150

92

生命健康

生物医学材料

重大疾病诊治材料研发

3年以内

150

93

生命健康

生物医学材料

创面修复材料研发

3年以内

150

94

生命健康

生物医学材料

高端植介入材料研发

3年以内

150

95

生命健康

组学与精准医学

重大致盲性眼病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3年以内

50

96

生命健康

组学与精准医学

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3年以内

50

97

生命健康

组学与精准医学

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研究

3年以内

50

98

生命健康

组学与精准医学

神经精神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3年以内

50

99

生命健康

组学与精准医学

代谢性与免疫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3年以内

50

100

生命健康

组学与精准医学

生育健康与妇女儿童常见多发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3年以内

50

101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殖

温产名特道地药材研究与示范

3年以内

100

102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殖

优异特色种质资源的创制及开发利用

3年以内

100

103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殖

药用植物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产品开发

3年以内

100

104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殖

一种水稻新型轮作栽培模式研究和示范

3年以内

100

105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非粮化”整治土壤治理

新垦土壤耕作层快速熟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3年以内

100

106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温州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年以内

100

107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温州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3年以内

100

108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植物资源利用与高效繁育管理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3年以内

100

109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林特产品高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3年以内

100

110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功能性食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3年以内

100

111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3年以内

100

112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装备

山地果园水肥药一体智能化装备开发及示范应用

3年以内

100

113

科技强农

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装备

农业数字化智能育苗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3年以内

100

114

社会发展

双碳及环保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治理与管控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3年以内

100

115

社会发展

双碳及环保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先进低碳技术和智慧管控平台研发

3年以内

100

116

社会发展

双碳及环保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年以内

100

117

社会发展

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数字化改革

企业数智化模型赋能产业发展研究

2年以内

50

118

社会发展

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公共安全

城市运行安全与智慧化管理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3年以内

100

一、 专项名称:互联网+

(一)专题名称: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智能装备1.榜单名称:智能电能表全域设计与多模态潜应力防护关键技术集成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智能电能表全域设计与潜应力防护的多模式、多参数融合的焊装检集成智造体系关键技术,研究电网电压不平衡波动超限与新能源间隙性波动情况下的可靠焊接固定技术,研制智能电能表接线端自动焊装检集成装备,研究智能电能表劣化状态预测方法和可靠性测试方法,提高焊接质量、生产效率和检测效率,为提升电子产品品质提供智造体系与智能装备及检测平台示范样本。绩效目标:聚焦于智能电能表低成本高性能焊装检集成智造关键技术,攻关供电、气压、热量、电阻等不平衡情况下的智能电表焊接和潜在缺陷检测技术,解决虚焊、脱焊、开裂、应力损伤、污染、漏电等问题,制定基于全域设计的智能电能表智造体系。开发出电网/新能源不平衡环境的智能电能表焊装检集成智造体系,适用于上限10%~20%、下限-10%~-30%、绿电波动(电网±10%,储能0波动,光伏±10%)的电压超限与波动,单机生产效率≧240台/小时,流水线≧400台/小时,检测效率≧240台/小时,焊缝质量合格率≧99.5%(综合指标,牢固度100%),并实现电子产品智造与检测的示范应用。实现智能电能表的高质量高效率生产和检测设备的国产化替代,使智能电能表产品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对进口检测设备和自动焊接装配设备依赖问题,提升我国相关信息电子领域产品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促进国内电子产业发展。在项目时间内产出智能电能表自动焊接装配和检测设备样机并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并由下游用户出具使用报告和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2.榜单名称:海洋工程用大型十二台联动液压振动锤研发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海洋资源开发所需的大型多台联动液压振动锤的制造、装配与调试关键技术,研究多台液压振动锤联动技术、超大流量快速供给与排放的集成式液压器件设计技术、集成式回路与元件高加速度动态控制技术,大幅度提高液压元件流量和高速控制性能,形成整体集成式大型联动液压振动锤技术,实现大型多台联动液压振动锤的开发和生产自主化,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和安全建设。绩效目标:聚焦于海洋工程建设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大型十二台联动液压振动锤全套设备制备技术,突破多台联动技术、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高振力高效率高稳定和大直径打桩的联动液压振动锤关键技术,实现多台联动液压振动锤的国产替代,引领国际多台联动液压振动锤技术发展。突破世界上最大 “八台联动液压振动锤” 技术(APE公司),开发“十二台联动液压振动锤”,实现10000至30000L/min超大流量快速供给与排放,偏心力矩2400 kgm,最大激振力51600 kN,最高转速1400 rpm,最大静拔桩力30000 kN,最大油流量14640 L/min,最大打桩直径23 m,助力我国海洋工程安全建设。实现面向大型海洋工程建设的十二台液压振动锤全套设备制备技术的国产化,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对进口海洋装备的依赖问题,提升我国的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降低相关产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国内海洋装备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在项目时间内开发出十二台液压振动锤全套设备并开展工程化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并由下游用户出具使用报告和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基于数据动态反馈技术的智能钻机系统的设计开发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钻机钻柱的弹性波等状态信号的获取与可视化分析,实时获取地质数据,提高钻机工作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性能。建立健全钻机钻孔全过程的状态监测与记录软件平台,实现钻孔数据可溯源;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建立钻头穿过岩层时完整的地层测井信息;建立共享勘查孔数资源库;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提升城市地下资源的安全利用。绩效目标:聚焦于解决地质钻探过程中随着钻孔深度,钻柱的实时状态信号反馈的问题,实现钻机的的智能化状态监控,及地层参数的实时反馈,建立城市地质数据库;授权发明专利3项。开发出可安装在钻柱顶端的仪器,该仪器可完成工况判断、定位、定深度、地层强度测定、数据自动发送,接收数据、整理分析、归档保存等功能。不同岩性岩层分界面深度数据测量精度达到1cm;可分辨至少4个等级的土层。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3项。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钻机状态监控仪器、状态显示软件,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实现深度探测、空间定位等功能的监测。提升现有钻机研发配套的设备改装工艺水平。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9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榜单名称:基于管道式多桨叶的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管道式多桨叶的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技术,研究管道式多桨叶连续物质流动时颗粒运动的基础规律;建立多工况管道式多桨叶连续物质流动模型,探求颗粒流动路径、混合质量与多桨叶诸参数的关系;基于不同物料的表征参数,研究探索混合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实现连续生产混合均匀性的在线检测;优化设计关键执行混合器,解决模式对不同物质流的适应性,实现柔性化。绩效目标:建立管道式多桨叶连续物质流动模型,研究各操作参数间互相影响规律,为多桨叶设计参数(形状、片数、螺旋角、转速等)提供设计依据;提出混合均匀度测定方法,实现连续生产混合均匀性在线检测;基于研究结果设计制备柔性可调的关键执行部件,实现多物料种类适应的柔性关键管道式多桨叶混合器。桨叶配比(轴向桨叶/螺旋桨叶):0.8~1.2;桨叶数量(片):60~120;单个桨叶表面积(cm²):9~36;桨叶转速(rpm):30~250;桨叶螺旋角(度):0~90;混合比例适应性(%):50:50~99:1;停留时间的概率分布RTD(min):0.4~4;达到的混合均匀度指标符合《国家药典》第四部0941项“含量均匀度检测法”要求。达到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产品,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建立该形式下的物质流基础理论和计算机模型,达到方便设计和试验,能提供试验中参数趋势的正确方向;结合在线检测手段(如近红外(NIR)探测),实现连续生产中的实时监测,满足国家药管局指导原则提出的PAT(过程分析技术)要求;实现柔性生产,能适应不同产能、不同配比情况下的要求;混合均匀度符合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要求。在制药工业中使用该技术,适时将基础理论和模型推广到化工、食品加工、粉末冶金等领域。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9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具备强鲁棒性的 SUV 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SUV智能空气悬架系统是集合先进制造技术、智能传感技术和鲁棒控制理论的机电一体化智能体,知识覆盖面广,技术集成度高。目前温州市汽车悬架产业仍主要聚焦于制造悬架系统的机械部件,需要突破作为利润核心业的智能控制系统;开展长耐久性空气弹簧与可调阻尼减振器的性能研究与结构设计;研究强非线性性及未知扰动的空气悬架动力学建模、控制算法和系统集成;研发SUV智能空气悬架系统的实车试验道路模拟系统。

绩效目标: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SUV智能空气悬架系统,包括机械结构、多传感器融合的车辆状态估计方法、鲁棒控制算法、嵌入式电路板和实车测试道路模拟系统;授权发明专利3项。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寿命测试,控制电流1.6A,稳定测试大于400万次;连续阻尼可调减振器响应时间测试,控制电流2A,响应时间小于14ms;空气弹簧寿命测试,稳定测试大于1200万次;空气弹簧爆破压力测试,压力大于4.0MPa;实现车辆状态识别,获得对速度、加速度、俯仰角和侧倾角的估计,悬架调节的响应时间小于1s;基于加速度传感器主动识别道路等级,时间步长0.005s,采样频率不低于10KHz;可以主动防止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抖动、颠簸和侧倾,相较于传统PID控制算法,垂向加速度和侧倾角降低20%以上。实现SUV智能空气悬架系统软硬件系统的产品化和商业化,智能空气悬架产品的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人民币以上。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6.榜单名称:基于混动发动机的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低缺陷铸造成型技术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1)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材料研发:a.铝合金缸盖材料多组元复合微合金化成分设计;b. 汽车铝合金缸盖材料力学强韧化研究;c.铝合金缸盖材料铸造流动性能研究。2)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模具设计与铸造工艺开发:a.铝合金缸盖铸造模具设计;b.铝合金缸盖铸造工艺数值模拟;c. 铝合金缸盖铸造工艺试验及本体性能检测。3)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智能制造:a. 缸盖加工质量分析;b. 融入智能化机械加工单元。绩效目标:本项目完成后将掌握混动发动机用高性能集成式铝合金缸盖低缺陷铸造成型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相关产品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发动机核心部件配套行业形成应用示范,助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缸盖铸造铝合金材料成分设计、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揭示缸盖铸造缺陷与组织形成规律,明晰机加工刀具方案与机加质量的匹配性,实现缸盖技术指标:屈服强度≥230 MPa,延伸率≥4%,抗拉强度≥290 MPa,燃烧室二次枝晶间距≤25 μm,燃烧室孔隙率≤0.8%,硬度≥90 HBW。实施应用后,在发动机核心部件配套行业形成应用示范,成果直接应用到企业汽车发动机核心部件产品设计与制造中,支持汽车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核心部件生产企业推广应用,对带动浙江省乃至我国发动机核心部件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国内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在新兴市场的突破和开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7.榜单名称:针对高精密多层PCB板生产的多重均分预测对位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发创新对位算法,并产业化一款双面对位精准、解析度高、产能高的阻焊曝光机。研发基于机器学习的多重均分纠偏算法,实现生产过程高效率、高精准提前对位。基于 8-CCD 的双面对位技术。采用高解析度的光源系统。绩效目标:开发基于多重均分预测算法的8-CCD双面成像预测对位技术并应用于实际产品,项目成果包含试制一款曝光均匀,双面对位精准、解析能力高、产能高的阻焊曝光机。高效高均匀性光源系统,光源排布实现发光光波长高效聚合,减少曝光系统的光强度损失,提高光能量利用率。同时创新研发面阵+扫描式排列结构的曝光系统,将多个光源设计成斜面状分布,配合曝光平台进行相对纵向移动和光源解析控制系统驱动面阵,提高曝光均匀性和持久性的同时,增强解析能力和阻焊桥的精度。 1. PCB 线路板尺寸:21.5*24.5 英寸/24.5*28.7 英寸; 2. 曝光方式:面阵+扫描; 3. 对位精度:±10μm;4. UV-LED 光源曝光均匀度:90%;5. 设备功率:5.5 KW;6. 产能:150 片/小时;研究基于多重均分和预测算法的8-CCD双面对位技术,应用于阻焊曝光机,并试制验证机并实现产业化推广。该技术研发成功可以提高 PCB 生产工艺,满足电子行业和数字经济所带增长的高精密多层 PCB 生产需求,助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7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8.榜单名称:面向大型海上装备的超低温无阻碍冰粒射流清洗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面向大型海上装备的超低温无阻碍冰粒射流清洗关键技术,研发超低温无阻碍冰粒射流技术及设备,在喷枪位置处实现制冰与射流的同步进行,实现冰粒的快速、稳定和连续制取,成功构成冰粒射流技术;研发新型多自由度动态补偿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及设备,开发一种多自由度动态补偿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及设备,涉及3维空间6轴联动技术、位置动态补偿技术与图像智能识别处理技术;研发超低温射流装置与机器人系统,开发超低温射流装置与机器人系统的有线/无线控制模式,通过MCU模块将两系统装置集成一体。绩效目标:开发一种面向大型海上装备表面处理超低温无阻碍冰粒射流清洗及其智能控制技术设备,代替传统表面清洗技术与设备,用于现场除锈除漆,实现快速制超低温冰粒、无阻碍射流、多自由度机器人等技术的集成化应用,达成绿色环保、智能化与去人工化的清洗目标。建立一套超低温冰粒无阻碍射流清洗技术与多自由度智能动态补偿机器人集成系统与设备,替代原有喷砂工艺,除锈等级达到 Sa 2.0标准及以上;作业机器人整机重量(含控制柜)≤230公斤,机械手承载≥15公斤,臂展≥1.5米,各驱动关节同步时间间隔≤0.05秒;建立一套超低温冰粒无阻碍射流清洗技术与多自由度智能动态补偿机器人的控制软件,实现集成化、简约化及低人工化操作;建立整套系统的使用指南及射流参数工艺;流量方面,中性水使用量为36m³/h;超低温干冷空气(-30-50℃)与微小冰粒(-40-50℃)的混合物流量为50L/min;功率≤30kW;效率≥14㎡/h;喷嘴口径达到Φ12mm,速度达到200-240m/s,冲击力为12kg/㎠m;冰粒尺寸达到0.1-0.5m。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一种面向海上风电工程装备表面处理的超低温无阻碍冰粒射流清洗及其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环保、智能与去人工化的装备清洗。应用于海上风电等高端装备制造与涂装维护,大型海上装备如海洋平台、船舶等涂装工序,为海上装备的长期维修维护作业提供技术支持。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建议财政补助经费:8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9.榜单名称:千亿立方气田井口用高压大口径硬密封球阀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主要研究内容:高压大口径球阀复杂多相流流动特征和流场控制方法研究;面向全寿命周期的高压大口径球阀整体构造创新强度设计技术研究;千亿立方高流通量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关键零部件损伤机理及长寿命制造技术研究;密封泄漏定量计算及多重硬密封零泄漏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研究;超声速振动噪声发生机理及减振降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工程应用。绩效目标:研究高压大口径球阀复杂流体多相耦合流动特征、多相流动特征精确计算方法和流场控制技术,突破高压大口径球阀整体构造强度创新设计、千亿立方高流通量结构优化、关键零部件损伤机理及长寿命制造、密封泄漏定量计算及多重硬密封零泄漏结构优化和超声速振动噪声发生机理与抑制五大关键技术瓶颈;开发产品并在千亿立方气田井口进行工程应用,实现国产化和完全自主可控。达到国际高压大口径球阀领先/先进水平。(1)口径:NPS 11”;(2)公称压力:10000Psi(69MPa);(3)材料级别FFU、温度级别U、规范等级PSL3G、性能级别PR2;(4)密封副材料:TCC;(5)适用温度:-46℃-121℃;(6)介质:天然气、石油气、高压氮气等;(7)驱动:蜗轮;(8)连接:RTJ,-API 6A BX。开发成功适用于海洋平台千亿方大气田井口用高压大口径球阀并实现国产化和完全自主可控,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处国际领先,实现以国代进。在项目时间内产出高压大口径球阀并由下游用户出具试用报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10.榜单名称:面向超冷工程领域的超低温阀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超低温工况下阀门密封结构存在的形变问题,调整阀门的密封结构设计和密封材料深冷处理工艺以改进超低温阀门综合性能;实现超低温阀门的批量化生产;实现超低温阀门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示范应用;进而实现在超冷工程领域超低温阀门的国产化替代,提升我国超冷工程领域关键基础元件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

绩效目标:聚焦于高性能超低温阀门研发,攻关适用于液化天然气、海洋工程、氢能等领域配套使用的超低温阀门;制定适用于超冷工程领域的阀门密封材料深冷处理工艺规程,以突破超低温阀门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卡脖子”问题。开发出可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海洋工程、氢能等领域,公称尺寸为NPS2~NPS48,工作温度为-162℃~80℃,压力等级为Class150~Class1500,正向泄漏等级符合ISO 5208规定的AA级(零泄漏),反向泄漏等级符合ISO 5208规定的B级,符合API6FA或API607防火认证,符合API6D防静电标准,符合BS 6364和GB/T 24925低温阀门标准,具备手动、蜗轮、气动等执行机构的高稳定性超低温阀门,并实现超低温阀门量化生产和其在液化天然气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高质量超低温阀门的国产化替代,解决我国超冷工程领域对进口超低温阀门依赖的问题,提升我国超冷工程领域关键基础元件生产自主可控权。降低相关产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国内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项目时间内产出超低温阀门样品,并由下游用户出具试用报告和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11.榜单名称:HiPIMS溅射阴极关键技术研发及在刀具表面改性中的产业化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HiPIMS阴极结构设计与实现,对CR588溅射阴极逆向研发,设计接口及外观尺寸可替换CR588的溅射阴极,满足HiPIMS工艺对磁场、水冷、绝缘以及维护性等要求。加工组装溅射阴极;研究HiPIMS镀膜工艺测试与阴极性能评估方法,在 CemeCon CC800 HiPIMS涂层机上采用自制阴极替换CR588阴极进行放电测试,观测等离子状态参数;采用自制阴极替换CR588阴极进行刀具涂层工艺测试,比较涂层性能;分析自制阴极与进口阴极之差异,优化阴极结构;研究HiPIMS脉宽调制对自溅射影响机理,研究HiPIMS脉宽调制对阴极鞘层粒子输运的影响规律,获得其机理,探索“高速溅射”可行性。

绩效目标:研发可替代CR588的溅射阴极,通过磁路、冷却和绝缘设计满足HiPIMS工艺对溅射阴极的靶材利用率、功率密度、ARC频率等工艺性能要求;利用自主生产的HiPIMS阴极测试涂层工艺,刀具涂层性能达到进口涂层水平;对阴极结构优化设计,制定规范并实现其功能;靶材利用率≥50%;峰值电流密度:180A.cm-2;沉积速度达3μm/h;最低沉积温度:100℃;AlTiN涂层硬度达32GPa,杨氏模量达350GPa。成果可应用于刀具涂层等,刀具品质严重依赖于涂层,而当下高端HiPIMS溅射涂层技术为欧美发达国家控制,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样品并实现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12.榜单名称:低噪音节能型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变压器噪声产生机理研究、变压器绝缘材料特性研究及改进、变压器高热导材料特性研究及改进、基于温度磁场耦合的变压器节能减噪综合研究;突破基于节能降噪的变压器结构设计、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变压器数字孪生系统创建、基于电网运行的变压器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

绩效目标:开发变压器数字孪生系统,有效提高变压器智能运维,有效降低并网运行能耗。空载损耗:848W;负载损耗:6077W;声功率级:57Db;局部放电量:5PC;数字孪生技术:感知层采集数据:温升、电流、电压。实现变压器高质量国产化,提升我国相关信息电子领域产品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降低相关产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技术水平实现国际领先,并实现产业化。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13.榜单名称: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封装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难度大和稳定性差的问超,调整X射线管窗口铍片的焊接和封装工艺,以提升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质量;实现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封装关键技术的示范应用;实现X射线管全制造过程的国产化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我国X射线管相关产品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

绩效目标:聚焦于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封装关键技术研发;制定适用于非真空环境下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和封装的工艺规程,以突破X射线管铍片焊接封装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卡脖子”问题。开发可应用于非真空环境下,铍片厚度≤0.13mm时焊接过程无熔融,封装后管内真空度达到10-7Pa量级且窗口部位在600℃内部环境下30分钟无漏气,X射线管经1000次曝光后窗口铍片对X射线透过率>95%,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铍片焊接封装关键技术,并实现在X射线管制造中的示范应用。实现X射线管窗口铍片焊接封装关键技术的国产化替代,从源头上解决我国X射线管铍片焊接封装长期依赖国外技术的问题,提升我国X射线管相关产品生产自主可控权。降低相关产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国内X射线管产业发展,同步促进相关领域进步。在项目时间内采用所研发的窗口铍片焊接封装技术制造X射线管,并由下游用户出具试用报告和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二)专题名称: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电力电子技术1.榜单名称: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关键技术,研究平滑直流及高频剩余电流的检测与处理技术,研究电参量和温度在线检测和智能断路器远程控制技术,降低主回路功耗,提高抗浪涌电流冲击能力,研究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模块化与集成化设计以适应自动化生产,为电子产品性能和品质提升提供智造体系与智能装备及检测平台的关键技术。绩效目标:聚焦于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关键技术,攻关平滑直流及高频剩余电流的信号检测与处理技术,解决基于电参量和端子温度实时检测的故障诊断和远程控制技术,突破多极B型RCD任意两相接线可靠供电技术,实现全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完成自动化装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开发并实现产业化。开发出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主回路一次穿心结构设计,额定电流达到80A,抗浪涌电流冲击3000A(8/20μs)、10kA短路电流冲击3次后漏电特性符合标准,多极B型RCD多极产品任意两相可靠供电,完成基于蓝牙SoC的智慧物联小型断路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实现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国产化替代,使“泛在电力物联网”所需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对高端低压电器的进口依赖,提升我国相关电子产品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提高小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生产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产业成本,提升企业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在项目时间内产出智能化小型全电流敏感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得到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并由下游用户出具使用报告和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2.榜单名称:新一代通用型核废物包装体层析伽马智能检测装备

主要研究内容:为提高核废物包装体无损检测的层析伽马扫描测量系统的检测效率和成像质量,开展核废物包装体在线快速无损检测自主可控技术研究;研究低分辨率核探测器数据快速解析技术、核废物包装体放射性定量虚拟刻度技术、核废物包装体放射性分布快速反演技术等。研发出适用于常规和非常规核废物包装体的在线无损检测装置及软件系统,解决非均匀核废物包装体的无损检测和快速准确成像等关键技术问题。

绩效目标:研制新一代通用型核废物包装体层析伽马智能检测装备,提高层析扫描在线无损放射性检测智能化程度、速度和精度。确定闪烁体探测器各物理参数对中子伽马甄别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探测器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完成探测器结构设计,制作探测器样机;确定基于波形数字化技术的中子-伽马甄别分析仪设计方案,完成软硬件开发工作,将开发的中子伽马甄别方法集成在仪器中;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 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运动精度≤0.1mm,对准精度≤0.1°,放射性定量误差≤10%,密度范围:0.1 g/cm3 - 2 g/cm3,体积范围:20-400 L,核素识别速度≤1 s (核素:137Cs,活度:1 uCi,探源距:10 cm),识别准确率≥95%,MDA:0.1g @235U,软件能实时三维动态跟踪检测过程和进度。摆脱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实现新一代通用型核废物包装体层析伽马智能检测装备的安全自主可控、抢占核废物检测领域技术制高点。达到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样品并实现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智能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高压射流均质机的关键部件射流阀内部结构,结合Griffith 的强度理论和计算流体力学(CF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均质过程中多种微射流参数对均质性能的影响,为生产超高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提供理论依据。设计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微射流交互容腔核心部件,生产具有超高压力的新一代微射流均质机,设计具有强大抗压性能的微射流均质腔和调控高速射流的智能控制系统。

绩效目标:研发超高压力均质机,设计超高压微射流交互容腔和全自动智能化的高压均质机控制系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满足卫生和安全要求,实现智能化动态超高压微射流均质机产业化应用;获批发明专利3项。工作压力最高可达310MPa;物料粒径可分散至10-100纳米,粒径分布窄而均匀,分散系数低于0.3;设备具备在线清洁CIP和消毒SIP功能,符合GMP卫生标准;全自动智能化的高压均质机控制系统可通过人机界面调节控制压力、流量、温度、超声波效应、剪切影响和持续时间等参数,具备多种连接口(如TCP/IP、USB、RS232等),可独立串联生产线,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在动态条件下自动调整技术参数、检查各部分运转状态、判别故障,并能在特殊情况下自动停机;实现自动控制和恒温(可设定温度范围为-10°C-90°C)。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 榜单名称:基于数字化LAMP和数字化CRISPR技术研发细菌和病毒感染鉴定及变异筛查的快检平台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病毒和细菌变异研究的测序手段难以在广泛人群中开展的问题,基于微滴微流控、实时微滴LAMP扩增、CRISPR/Cas12a

绩效目标:聚焦微滴数字化LAMP和微滴数字化多通道CRIPSR/cas12系统在一张微流控芯片上的构建,成功开发快检芯片,实现现场快速、高效、便捷的病毒和细菌鉴定和分型。成功开发快检芯片,最低检测浓度 10拷贝/mL,检测时间 20分钟以内,能进行细菌或病毒突变株分型。为新冠疫情精准防控提供合适的检测产品,填补新冠病毒分型快检产品的空白。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5.榜单名称:基于视触觉融合感知的机器人智能分拣实训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多指机械手,融合视、触觉感知,实现类人化的自主稳定抓取,实现对未知物体进行自适应稳定抓取的能力,以智能装备为引领,推动机器人智能抓取技术向物流、制造、商业服务等多领域应用。开展面向未知多物体的机器人视觉定位及自主抓取规划与泛化,及机器人多模态自适应稳定抓取方法,实现非结构环境下散乱未知多物体的自主完备抓取参数预测。开展多指机械手的柔弹性触觉指尖研究,实现兼具抓取力和姿态实时检测功能的低成本多任务型机械手触觉指尖。开展多模态信息的联合表征与融合,以将跨模态先验知识学习模型融入视觉抓取框架,实现机器人自适应稳定抓取。绩效目标:突破机器人智能抓取研究中未知物体多模态识别、自主抓取规划、多指机械手自适应稳定抓取等关键技术,开发视触觉融合感知的机器人智能分拣实训平台,工作节拍5s以内,可识别工件种类:不限。抓取工件最大宽度:150 mm。抓取工件最大重量:2 kg。识别抓取准确率:100%。研制出国内首套具备视触觉融合感知的机器人智能分拣实训平台,推动机器人智能化应用推广。融汇人工智能、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等高新技术,为传统工业机器人智能化赋能,对壮大我市机器人智能化产业人才供给,推动机器人智能化应用推广,促进电气、鞋服、汽车零部件等千亿级核心制造业产业的智能化发展。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6.榜单名称:重型汽车空气悬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主要研究内容:空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算法研究,空气悬架整车性能控制研究,空气悬架系统的空气弹簧减振器特性研究,车载通讯机制及远程监控研究,悬架系统、ABS系统及发动机控制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机制,车辆悬架系统技术状况远程监控。绩效目标:解决重型汽车空气弹簧在复杂动态载荷情况下的动力特性问题;解决重型汽车在复杂行驶环境下控制策略问题。1.气源为10bar,气簧内压7~7.5bar;2.气簧刚度:120N/mm;3.行程:拉伸行程为140mm,压缩行程为100mm;4.侧向加速度系数:0.4;5.车身侧倾角:6°。攻克重型汽车空气弹簧减振特性;攻克重型汽车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策略,运用LQR控制和模糊控制联合策略,抑制车身振动和转弯时的车身姿态,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攻克车载通讯协调及车辆运行状况远程监控技术,解决悬架控制系统与ABS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协调工作机制难题,远程监控车辆悬架系统技术状况。对当前温州汽摩配在技术上的提升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稳步推进空气悬架系统替代传统板簧悬架,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的落实。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建议财政补助经费:7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7.榜单名称:基于深度学习的拉链在线智能质检包装系统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机器视觉的拉链产品外观及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一次性完成正反面多角度图像获取技术,实现高频运动节奏下的快速稳定识别;针对拉链缺陷特征的识别与缺陷分类,建立拉链缺陷数据库,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拉链专用检测软件与相关技术专利;开展拉链齿牙在铸造过程中的铝合金多组元复合微合金化强韧化机理研究,提高拉链生产的成品率;开展拉链自动化生产设备的研发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降本增效研究。绩效目标:视觉识别与智能控制在柔质易变形产品快速在线检测与自动分类、包装的机理与系统化关键技术。获批发明专利2项。开发完整的检测包装一体设备:识别速率≥80条/min(单条拉链长度≤18cm);容错率≤1‰;AI算法图像识别时间≤500ms;设备总能耗≤3kW/h。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产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8.榜单名称:高速智能化给袋式真空包装机核心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开发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技术的包装袋封口外观检测系统;研究开发基于智能化机器人视觉引导技术的包装袋无人柔性动态分拣系统;研究开发基于数字化远程设备物联技术的装备故障智能诊断与生产数据分析平台;研究开发高强度机架高精密加工工艺;研究开发高速同步撑袋机构;研究开发高速高可靠转接机构。

绩效目标:设计出可自主学习包装袋封口污染物图像特征的机器视觉检测程序及其检测装置,实现智能化地检测透明包装袋封口的污染物;设计出可动态识别并追随抓取包装袋的机器视觉检测程序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程序及整套装置,实现柔性地追踪抓取输送机上任意姿态的包装袋;构建面向食品、药品、日用品等行业的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大规模物联设备的智能生产管控、远程诊断;建立撑袋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撑袋机构末端执行件的运动特性,研究撑袋机构的运动学曲线,设计撑袋工位双凸轮执行机构,确保袋式真空包装机更加精准、平稳地撑袋与落料;开发高强度机架高精密加工工艺,实现高强度机架的高精密加工;开发高速高可靠转接机构,使转接机构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实现高速、平稳运行;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运行速度≤120袋/分钟;真空部分工位数量≥16工位;给袋转盘部分工位数量≥10工位;取袋率≥99.9%;开袋率≥99.9%;袋宽尺寸宽55~100㎜、袋宽尺寸长60~190㎜。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无人柔性动态分拣技术、包装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等方向实现突破,开发出高速智能给袋式真空包装机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进口替代。项目成果可应用于食品、药品、日用品等领域的生产制造过程。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9.榜单名称:数字化高速柔性环保纸袋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1)分析纸张、底板和手挽在制袋过程中的输送规律,开展纸张、底板和手挽输送装置设计及基于自适应模糊逻辑的配套伺服控制系统开发研究,实现省材、高速、高品质制袋;(2)揭示输送带进给速度、输送带与纸张间摩擦力、纸张材料性能对纸张运输送偏移影响机理,开展各类纸张快速识别与定位技术研究以及智能PID多轴伺服控制系统开发及配套成型机构的研究,实现一机多能多用、高效生产;(3)揭示温度、湿度、纸张张力对纸袋剥离强度影响机理,构建纸袋剥离强度测定方法,建立不同温度、湿度下纸张张紧力数据库,开发纸张张力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运行参数自动调整,降低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4)成套设备开发并推广应用。

绩效目标:突破设备高速化、柔性化和数字化各方面技术,实现一机多能多用高效制袋。最大制袋速度:100bage/min;一机多用:实现集单、卷一体送纸,嵌入式折上口、黏贴式折上口、不折上口等多方式折口;一键调整:根据不同规格纸袋,一键快速调整适配;生产环境无恒温恒湿要求:监测获取设备工作环境大数据,智能控制运行参数;实时监测设备生产状态,智能优化运行参数。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产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将生产速度提升到每分钟100只以上,可适用于不同进料方式、手挽类型、上折口类型、有无底板等要求,即实现一机多用。研究生产设备工况识别、工作模式自学习技术、智能多电机协同驱动控制系统,根据各类手提纸袋的设计要求,实现运行参数自动调整来快速选择最优生产方案,实现高效生产;攻关成果产品应广泛应用于纸袋包装产业领域,具有生产精度高、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等特点,填补国内空白,技术超越国外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经费投入: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10.榜单名称: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交流接触器触头电弧磁流体仿真、灭弧性能优化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大容量交流接触器,开展交流接触器电弧行为及灭弧性能评价研究,开发交流接触器电弧仿真技术,制定电弧行为调控方案,重点解决其开断过程中,电弧对触头的烧蚀带来的电寿命下降的技术难点,形成大容量接触器触头系统,并开展灭弧系统优化技术研究,从而提高交流接触器关键性指标,实现高性能、长寿命交流接触器产业化。

绩效目标:通过研究115A-800A大容量交流接触器改进优化技术,提高产品的电寿命,达到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施耐德TeSys Giga系列产品技术指标;获批发明专利2项。额定电压:1140V;额定绝缘电压:1250V;冲击耐受:12KV;额定电流:500A;电寿命(AC-4):2.0万次;机械寿命:500万次研发新一代大容量、高性能交流接触器新产品,打破国外品牌的交流接触器产品垄断地位。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三)专题名称: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激光先进技术

1.榜单名称:大型钢结构锁口激光精密切割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满足多种形状型钢相贯线坡口加工需求的聚焦点智能跟随和多轴智能变位控制系统,研发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具有智能化特色的基于多源传感自适应光学的高功率激光切割头,围绕铁塔、桥梁等行业开发激光切割工艺参数数据库,形成产业化应用推广,提升激光加工装备的智能化和运行稳定性,为提升设备品质提供智造体系与检测平台的关键技术示范样本。绩效目标:聚焦大型钢结构锁口激光精密切割关键技术,攻关型钢相贯线激光切割轨迹的动态摆头焦点智能跟随技术、多轴智能变位控制技术、面向型钢相贯线坡口的自适应变厚度激光切割技术,实现高功率激光切割头的国产化,并研发激光切割工艺参数数据库,提升激光装备的加工质量、运行效率和智能化程度。达到或优于国内等离子加工设备的加工性能,关键零部件(高功率激光切割头)国产化、研发出激光切割工艺参数数据库,采用国产激光切割头的激光精密切割设备达到以下性能指标:激光装机功率12kW,可切割任何截面内凹角度大于90度的型管型钢、单根型钢最大切割长度12m、最大切割壁厚25mm、机械重复定位精度≤0.03mm、坡口钝边尺寸精度小于0.6mm、型钢锁口留根高度≤0.5mm,无需二次打磨、具备自动上下料及分拣,并实现激光加工设备智造与检测的示范应用。实现大型钢结构锁口激光精密切割设备的国产化替代,使激光精密切割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在项目时间内产出实现大型钢结构锁口激光精密切割设备并开展工程化开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推广,并由下游用户出具试用报告和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2.榜单名称:基于自组装与激光诱导的微透镜阵列大面积快速制备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厘清自组装过程中玻璃基底表面润湿性及微纳米颗粒材料、尺寸对MLA填充因子、透过率及均匀性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机理,基于激光诱导通过构建准周期或微纳复合结构,增加角分布均匀性并建立阵列微单元形状与折射率的可控制备机理;探索高精度低成本MLA的可定制快速大面积制备方法与优化工艺流程,设计宽范围焦距、圆形或柱形阵列子单元尺度的高精度调控技术,测试微透镜阵列的性能表征,实现工程应用。绩效目标:研发自主可控的高精度、低成本的微透镜阵列制备技术和全流程控制技术,实现微透镜阵列在高端重大装备中的光束整形、匀化光斑、波前诊断、波分复用等功能,满足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无污染和大规模制备的要求;获批发明专利3项。子透镜阵列单元形状包含圆形和柱形、子透镜尺寸选择范围100nm-1mm可控、列阵不均匀性<3%;填充因子>90%,焦距可定制,300nm-1100nm子透镜反射率﹤10%。实现示范性应用,实现批量化生产与销售。圆形或柱形平面微透镜阵列核心技术参数全部达到国外对标产品的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9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一种新型多用途激光丝粉协同制造系统研发及产业应用主要研究内容:为了解决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的重大基础原理、核心制备技术与工程化应用等关键问题,开展新型多用途激光丝粉协同制造系统研发工作,建立有效的硬件软件耦合机制,实现自动化和功能化控制;研究丝粉协同下的熔池流动行为,掌握熔池凝固行为,为工艺数据库建立理论基础;建立丝材-粉末工艺参数库,填补工艺数据库空白,集成激光丝粉协同制造设备,进行商业化推广应用。绩效目标: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用激光丝粉协同设备,授权发明专利2项。激光器最大功率可达300KW;激光加工头可实现同轴送丝和粉,可实现单独送丝或送粉或同时送丝和粉,送粉误差≤±1%,能够实现高精度成分控制;无需更换激光加工头,可以用于熔覆(送粉模式),焊接(送丝模式),增材制造(丝+粉),热处理(无丝+粉输送)等4种工作模式;支持离线编程;拥有完善的工艺数据库,可以与其他设备兼容使用。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建议财政补助经费:7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榜单名称:面向重大型钢管材领域的三维智能激光复合加工中心研发及应用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激光切割、钻孔、攻丝、热熔钻及轻微铣削等功能在加工中心的机电一体化结构设计;2、设计超重载四卡盘,实现重管型材的全自动夹紧定心切割,采用四个侧挂同轴卡盘无限回转结构,配以全自动上下料系统,一次性完成对型材的全自动复合化高质量加工;3、设计机床多段拼装和整机高端集成,拼装位置采用定位销和定位面双重定位,将整机核心机构集中放置在中间段,只需一次性调整精度,可以快速实现多次拼装且不影响整机精度和性能;4、研究多轴联动加工系统,实现整机数控五轴联动加工;5、研制出面向重大型钢管材领域的三维智能激光复合加工中心设备样品,并推广应用,突破国外龙头企业技术限制和市场垄断,实现国产装备替代进口。绩效目标:1)整机一体化集成技术;2)四卡盘超重载技术;3)激光三维坡口切割技术。本项目研发并试制出面向重大型钢管材领域的三维智能激光复合加工中心设备,在关键技术指标方面将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其详细技术指标如下:1激光器功率≧12000W;2机械定位精度≦0.05mm/m;3圆管最大加工直径 520mm;4方管最大加工尺寸350*350mm;5最大加工长度15000 mm;6最大切割壁厚25mm;7最大切割速度 20m/min(1mm壁厚);8最大联动加工轴数6;9最大承重1800KG。项目实施期内,本项目产品实现2家以上相关行业面向重大型钢管材领域的三维智能激光复合加工中心设备示范性应用客户单位,实现进口替代,新增产值预计达1000万元以上,新增利税200万元以上,项目产品研发成功后预计年增产值将会逐渐增长到1-2亿元以上,新增利税可达5000万元以上。本项目在研发过程中申请发明专利3项以上,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上,获软件著作权1项以上。提升温州高端装备制造业在行业领域科技上的领先地位,增强中国高端激光智能机床成套装备的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通过激光复合加工技术突破和在国家战略性制造行业的示范应用推广,有效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成果。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四)专题名称:微电子与光电子

1.榜单名称:用于量子精密测量领域的智能稳频激光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面向量子精密测量应用的激光器稳频问题,研究窄线宽激光光源、激光原子稳频技术、稳频激光系统宽范围温度适应性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激光长期锁定技术。

绩效目标:聚焦激光器频率稳定问题。攻关窄线宽激光光源;攻克激光原子稳频技术、激光系统宽范围温度适应性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激光长期锁定技术。成功生产部分性能优于对标进口产品的稳频激光器,激光线宽≤50kHz,工作温度范围-10-40℃;实现光电系统集成化,具备一键自动找谱锁定功能。成功开发高性能稳频激光器产品,实现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从源头上解决我国量子测量系统对进口稳频激光器依赖的问题,提升我国量子精密测量领域产品生产的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型电子元器件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面向微型电子工业超大规模的视觉实时结构化分析技术,形成微电子工业生产场景全要素视觉感知能力库,构建云边端多形态部署模式,实现多应用场景快速部署,实现视觉感知推理动态调度,感知资源按需调配,提升资源利用率。

绩效目标:聚焦于微型电子工业超大规模的视觉实时结构化分析技术,攻关适用于微型电子元器件缺陷检测的通用型先进平台研制。速度:1000帧/min;检测精度:+/-0.01mm;误判率:1%;灵敏度:0.1LUX;研发自主可控的云边端多形态部署的微型电子工业强实时物联感知融合平台;构建可迁移学习的微型电子工业生产场景全要素多维物联感知能力库,实现生产工序流程中的上料及操作识别分析告警算法,实现微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及缺陷识别算法,一分钟内识别效率达1000次以上,识别准确率达99%以上;支持云边协同自动化部署,实现数据的无感流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复合多参数传感器(压力+流量+温度)芯片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硅基流体芯片及其MEMS器件柔韧性较低和易断裂的缺点,以及泵送系统感知器件灵敏度和稳定性不高、非线性和加工成品率低的难题,对标国际一线品牌(霍尼韦尔和森萨塔等)MEMS传感器,研发集成压力、温度、流量和电感信号探测于一体的多参数感知芯片,实现泵送系统压力自主学习、小流量观测、电机高效运行和故障诊断等功能。研究基于单硅片的复合敏感功能芯片集成结构设计技术、复合敏感器件技术指标优化技术、传感器芯片加工关键技术以及复合敏感结构单片集成传感器芯片圆片级封盖预封装技术。

绩效目标:聚焦面向新型泵送系统智能检测系统应用的复合(压力+流量+温度)传感器集成芯片产品化技术,完成具有高性价比市场竞争优势的双敏感结构单片集成结构设计和工艺研发;成功开发复合传感器芯片的封测技术,实现适用于用户多种功能模块的可设置接口,满足不同泵送系统的产品化应用。开发出复合多参数传感器(压力+流量+温度)芯片关键技术,成功生产出对标国际一线品牌(丹麦格兰富,美国霍尼韦尔)的泵用复合多参数传感器,压力测量范围:0~16 Bar,测量精度±0.25 %FS;总误差带±2.0%FS,过载压力:1.5倍,破坏压力3倍及以上。实现泵用复合传感器的进口替代,以及新型泵送智能检测系统产业链关键芯片和器件的自主可控。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通用型电子鼻芯片技术及其智能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应用场景典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气体为检测问题,围绕通用型电子鼻芯片设计理论、制造方法及其信号调理与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开展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低维半导体材料及其跨尺度复合体系的宏量制备技术;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芯片设计与晶圆级制造工艺;电子鼻信号调理电路设计与封测标校技术;通用型电子鼻可靠性技术与示范应用等研究内容。

绩效目标: 聚焦于发展可溶液加工的胶体量子点/单原子催化剂等气敏材料的宏量制备技术,采用电流体微区喷印成膜技术将其沉积在芯片上的传感单元。攻关适用于实际器件中充分发挥低维半导体表面活性高的优势,同时能在晶圆级改善各传感单元敏感膜的平整度与一致性。传感器阵列单元10-30个,工作温度为室温-130℃,功耗<100 mW;目标气体(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下限<50 ppb,识别准确率≥95%。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和特点,实现高灵敏度、高可靠性、低功耗电子鼻芯片的理性设计与可控制备,关键指标对标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自主可控的电子鼻芯片及其智能终端并实现应用,推动并引领智能气体传感技术的机理模型化、器件芯片化和应用规模化发展。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5.榜单名称:光子芯片自动测试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国产测量系统不能兼容水平放置与垂直放置光纤,高性能设备依赖进口的问题,研制兼容水平放置与垂直放置光纤的多功能夹具装置;开发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纤同轴对准,以及光纤-波导-光纤两端自动对接技术;开发基于数控光源、功率计、和光谱仪的光子芯片自动耦合及与测试系统。

绩效目标:聚焦光子芯片高效率测量,成功研制兼容水平放置与垂直放置光纤的多功能夹具、攻克光纤同轴对准,以及光纤-波导-光纤两端自动对接技术。成功研制光子芯片自动耦合及测试设备,可应用于与光子芯片和单模/多模光纤的自动耦合及自动测试,单模耦合效率 < 3 db;自动耦合时间 < 8秒;定位精度优于5 nm。实现高性能光子芯片自动测试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解决对进口产品的依赖问题,降低研究单位和生产企业的成本。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6.榜单名称:支持112G PAM4差分信号传输的NGSFP-DD 400G高速IO端口连接器及组件开发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针对NGSFP-DD 400G高速IO端口连接器创新结构尚未突破以及高速光模块功率提升带来的散热问题,在满足112G高速信号完整性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攻关多通道高频性能分析调控、创新结构设计和模块的超高精度制造等技术,突破国外厂家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NGSFP-DD 400G系列高速连接器国产化,应用于国家信息安全和信息化产业的建设,保障我国5G+/6G网通设备此类关键器件的供应安全。绩效目标:聚焦于满足112G高速信号完整性要求的前提,突破国外日本三一、美国安费诺等公司此类产品关键卡脖子技术,完整掌握基于112G per lane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的多通道高速连接器结构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实现NGSFP-DD 400G系列高速连接器国产化,技术指标可满足OIF CIE-VSR-112G 规范及NGSFP MSA国际性行业联盟规范要求,研发国产化的NGSFP-DD 400G系列高速IO端口连接器。对标日本三一产品,型号NGSFP-DD 400G;美国安费诺产品,型号_NGSFP-DD 400G;研发国产化的NGSFP-DD 400G系列高速IO端口连接器。满足OIF CIE-VSR-112G规范要求,支持400G/800G端口速率传输达到国际高速IO端口领先/先进水平。实现高质量NGSFP-DD 400G 系列高速IO端口连接器的国产化替代,从源头上解决我国5G+/6G网通设备关键器件领域对进口高速基础元器件依赖的问题,提升我国相关高速通信领域产品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降低相关产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促进国内网络通信产业发展,同步促进相关领域进步。在项目时间内产出NGSFP-DD 400G系列高速IO端口连接器并由下游用户出具试用报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7.榜单名称:基于视觉的光子集成神经接口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视交叉下方蝶骨体植入脑机接口为基础,开发出高效率捕捉视神经微弱动作电位的视交叉前电位(OCP)设备,以实现对视神经功能的客观、可重复、精准评估。研究匹配视神经的无创植入方式,在体内的双向神经接口具有高信噪比、敏感性、可重复性、无线等特点。通过离体探索微电场对视神经轴突再生的刺激与靶向诱导作用和机制,探索脑机接口电刺激对再生微环境及轴突再生关键细胞的影响,从而为视神经损伤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与干预提供新的策略与手段。联合数据采集软件,利用深度学习建立视神经精准诊断方法及预测模型。

绩效目标:研究出可行的视神经功能检测方法并进行临床转化:视神经功能早期诊断;颅底手术术中视神经监测;基于OCP的疾病诊断和视力预后模型。开发能够植入与蝶骨的脑机接口设备,植入芯片的尺寸需满足视交叉空间,且芯片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并调控视神经信号,具有可重复性(操作的重复性)、稳定性、响应时间短等优点。整个设备植入体内后,其供电模块应支持设备正常运行30天,其结构和外型应符合无创或超微创植入方式。该设备具备μV级的神经生物电信号记录功能,μV级的无线电信号传输功能,该设备还配有信号收发装置及相应软件以实现记录和电刺激功能。设备的控制模块由硅胶等生物相融材料密封,采集的数据由控制模块量化、编码并无线传输至上位机,控制模块与芯片相连,并置于植入位置远端合适位置,如颈部或腹腔,上位机接收信号并做解码,科利用配套软件导出数据和可视化展示。监测+I34:O34生理电压范围10-100uV;尺寸宽13mm*高10mm;输出调控范围mV/mA;功耗≤1.2mW;阻抗200-300Ω。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五)专题名称:大数据与信息安全

1.榜单名称:数据要素与可信流通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工业数据按需服务背景下,多源异构数据治理需求高与安全可信验证难的问题,研究业务关联数据的智能挖掘技术、数据价值评估体系、隐私计算理论等;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多源异构数据的安全可信、可控、可交互的工业互联网和业务模式,实现工业复杂数据的高效利用,提升数据要素的利用价值,进一步服务国家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

绩效目标:设计完整、协调、安全、高效的总体数据要素利用和可信流通技术框架,实现数据生成、汇聚、共享、开放、交易、应用全周期覆盖;突破区块链、联邦学习、隐私计算、机器学习等新型数据治理与利用技术,实现数据要素安全治理方法、确权规则、流通交易框架的国产化替代;推动数据挖掘与治理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中转化,实现产业业务贯通、企业数智决策、数据流通赋能。协助企业实现产品优化与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安全治理方法、确权规则、流通交易框架的国产化替代。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典型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智能状态监测及健康管理平台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智能装备中典型机电类基础件(电机、减速器、轴承等)的全寿命周期状态监测及健康管理问题,研究面向机电类基础件的低成本、高性能智能感知技术;研究机电类基础件状态监测信息实时传输技术;开发机电类基础件高精度健康评估、性能预测、故障诊断智能算法;搭建高并发智能状态监测及健康管理平台。

绩效目标:建设智能服务-智能制造远程服务系统及平台,完成对设备的一体化远程智能运维,实现机电产品全寿命周期智能状态监测及健康管理。平台终端接入能力不低于10万台,不少于1000台/年的接入规模;智能状态监测误差<5%,预测准确度>80%,诊断准确度>85%;边缘端快速诊断时间小于5s;对以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时,数据在5000条,分析时间不大于10秒;在非业务高峰期间, 系统界面的一般性查询等功能响应时间应小于3秒,大量数据查询等存在较大压力的功能响应时间应小于6秒;在业务高峰期间,应用系统平均响应时间要求不超过非业务高峰期间平均响应时间的1.5倍。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安防军警装备柔性精准感知与智能管理系统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安防军警装备物资管理系统效率低、自适应性能差的问题,研究高频RFID天线、放大器电路模块、精确感知技术,开发增益柔性调控的RFID方向感知模块;研究适用于移动终端的4G/5G MIMO天线,设计去耦合结构,提高天线增益;构建基于物联网的装备感知网络,研究数据精准安全映射技术,提出装备有效定位及信息多功能传输方法;建设智能管理与监测平台,研究多源数据可靠存储与管理技术,开发网页及移动端应用程序,支持远程管理及多权限操作。

绩效目标:开发出一套基于5G物联网技术的军警装备管理系统,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及数据存储保护机制,实现对装备的智能化管理和实时动态监测。RFID读写器及天线工作频谱范围,860~960 MHz;物资柔性抗金属RFID标签及天线工作频率:840~960 MHz;货架抗金属标签及天线工作频率:840-960 MHz。系统能适配PC端和4G/5G移动终端,能在不同平台方便、快捷的访问,实现稳定的安防军警装备管理,并能在复杂环境下实现安防军警装备的高效、精准识别与定位,适用于多种类安防军警装备,提高公安、消防、军队等部门的作业质量。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基于机密计算的数据安全流通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数据安全风险识别与监测等问题,研究基于国产硬件的软硬件协同数据流通机密计算环境,构建基于国产架构的可信计算环境的数据安全流通管理平台软件;提出可应用的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和数据安全风险监测与防范机制;实现安全、高效的分布式机密计算技术架构,实现机密计算网络,具备异构机密计算架构的支持能力;具备对机密计算系统安全性的衡量与检测能力;具备对机密计算系统内数据的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对标《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流通技术标准》中的相关技术规范。

绩效目标:开发出一套软硬一体数据安全流通体系结构及产品,实施国产化替代;构建可信机密计算体系,支持异构机密计算;具备对机密计算系统安全性的衡量与检测能力;提供机密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风险自动识别与评估方法;提供机密计算体系下数据安全防范技术;提供全流通过程的数据可信可追溯安全保障;数据安全系统应用推广市场规模达1000万元。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六)专题名称: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

1.榜单名称:适用于非结构地形的新一代主动控制型EPB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非结构地形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在多源数据融合下全工况极值载荷度量不准确以及车辆稳定性动态控制与能量优化建模难等问题,研究冗余驻车并联控制软硬件系统、多源数据融合驱动的车辆态势协同感知方法、全地形坡道上驱动力与制动力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集成双回路电路备份驻车安全冗余功能,研发适用于非结构地形的主动控制型EPB,实现EPB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提高汽车产业国产技术替代水平,进一步实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自主可控。

绩效目标:攻克新能源汽车冗余驻车并联控制、非结构地形条件下车辆EPB动态匹配等关键技术,实现活塞启动压力≤0.06Mp先进性技术参数;攻关多源数据融合下新能源汽车全工况极值载荷度量方法,非结构地形下新能源汽车冗余驻车并联控制等技术,实现最大驻车电流17A、驻车动作时间≤1.2S、最大驻车坡度≥30%、拖滞力矩(第十圈)≤1.5N·m等先进性技术参数;为保障极端驾驶条件下车辆安全性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从源头上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水平,最终达到提升我国电子驻车制动产品供给水平、抢占新能源车辆前沿技术制高点的目的。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2.榜单名称:图像和红外识别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硬币与纸币自动清分机的图像与红外识别关键技术,实现伪币鉴定,钞票质量检测等功能,满足识别精度高,清分性能稳定可靠的使用要求,并且操作方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的标准。

绩效目标:攻克自动清分机图像与红外识别技术,对标国际先进的日本光荣牌多口货币清分机,具备伪钞鉴定功能、钞票质量检测功能,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同等水平,产品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8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3.榜单名称: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智能开关设备在线监测及专家诊断系统在电气开关行业的应用示范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中配电开关控制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的问题,聚焦突破配电开关在复杂量纲和多时空尺度下理论建模、退化寿命评估、智能检测等技术瓶颈,构建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寿命退化模拟仿真试验平台;开发基于智能驱动的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算法;研究基于异构多源数据的数字孪生高精度模型与平台构建,实现配电开关控制设备数字孪生硬件开发与应用。

绩效目标:实现基于智能驱动的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状态监测与专家诊断系统的应用示范。实现完整记录分、合闸电流-时间曲线:采样频率5kHz以上,录波长度大于200ms,电流峰值测量误差不大于±1%;完整记录储能电机电流-时间曲线:采样频率5kHz以上,录波长度大于200ms,电流峰值测量误差不大于±1%;完整记录行程-时间曲线:采样频率5kHz以上,录波长度大于200ms,行程测量误差不大于±0.1mm。申报专利3项,包含1项发明专利,发表期刊论文1篇。塑造民族创新品牌,实现国产化替代,培育出1-3项自主可控、国际领先的产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成功后,配电开关控制设备产品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年增利润350万元,年增税金300万元。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榜单名称:基于RFID反散射技术的无电池物联网网络通信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物联网传感器网络中设备电池寿命受限问题,研究反散射调制架构的射频系统架构以及基带算法;建模与无线通信协议兼容的反散射系统;设计能量源和无源反散射设备的原型机;研发与低功耗蓝牙(BLE)和LoRa基带协议兼容的基于反散射原理的原型机,完善反散射设备的基带算法协议,优化硬件架构的功耗。

绩效目标:以低功耗蓝牙协议为突破点,实现反散射调制技术和现有无线通信协议的兼容,研发一套基于反散射RFID技术的原型机设备。实现技术突破之后,与潜在应用单位合作自研芯片。实现设备通信覆盖范围大于3米,功耗低于200pj/bit(自研芯片前),功耗低于100pj/bit(自研芯片后),数据速率大于1Mbps。后续将对LoRa和Zigbee技术实现批量生产,进一步推动无电池反散射RFID技术在我国物联网领域的推广,产生显著的经效应。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科技论文5篇,并且计划将此成果产业化并孵化专门的物联网无线通信设备和芯片公司。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低碳转型计量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计量技术直接用于碳排放测量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重点是针对管径大、温度高、计量范围宽的燃烧排放计量关键技术,通过碳排放大数据分析,研究制定指导减排的方法。开展防氢脆、氢腐蚀等氢损伤的高寿命流量计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天然气在掺氢工况下的精准计量。开展不同比例掺氢天然气的压缩因子研究,实现体积量溯源、气体组分温度压力的精准控制等。开展至少7种以上组分的气体色谱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绩效目标:聚焦于突破碳排放计量,针对管径大、温度高、计量范围宽的流量计关键技术研发与突破。实现天然气在掺氢工况下的精准计量。获批发明专利2项。开发出在线色谱分析仪实现国产化替代,研发相同口径下最高3倍最大流量的容积式流量计。工作温度范围-18℃-55℃;定性测量重复性:RSD7≤1.0%,定量测量重复性:RSD7≤2.0%,稳定性:≤4.0%(4h),分析周期:≤6min(天然气型仪器)。突破化学、石化、加工等领域过程排放计量检测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目标;满足掺氢条件计量的换能器及流量计开发。达到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样品并实现应用。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二、专项名称 新材料

(一)专题名称:功能材料-金属材料1.榜单名称:5G应用中高电压服役条件下环保型触点材料的研发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5G基站建设中所用触点材料以及当前微基站用继电器等部件往往采用国外进口,不利于微基站的国产化和环保要求限制万能触点银氧化镉的应用,亟需开发替代材料的难题;同时面临5G电源储能电压不断提高(预计2025年将高达1000V),对触点性能的要求更加苛刻的需求。开展中高电压条件下银基合金的触点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5G微基站用触点产品,提升触点各项性能尤其是接触电阻及其稳定性。绩效目标:本项目提出的耐1000V电压触点材料可以为5G技术发展提供原材料方面的技术储备,具有前瞻性,与当前进口日本产品相比拟,在5G基站建设原材料中实现进口替代。不仅可以保证周边元器件正常运行,能耗降低,同事满足继电器以及电源开关系统的可靠、能耗低、高效工作的要求,而且将实现5G基站多类型电力供入,给储能带来切实好处,实现风能和太阳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保证偏远位置5G基站的供电。a.镉的有效替代b.触点材料内氧化过程中氧化物形核与长大机制。a.材料指标:体电阻≤2.3μΩ.cm;硬度HV0.3≥75;延伸率≥20%;b.铆钉型电触头指标:结合强度:双复合铆钉型电触头复层与基体的复合强度,钉头压扁后结合面裂口深度与压扁变形最大长度之比应不超过1/5;表面异物:≥0.05mm;异物颗粒数量:≤20;≥0.05mm铜屑数量:≤3;≥0.2 mm异物颗粒及纤维丝数量:≤3;环保性:Cd%≤10ppm,Pb%≤50ppm;c.继电器上满足电气寿命要求1000V、50A左右:2万次以上;1000V、200A左右:200次以上。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面向汽车用高强度、轻量化高端紧固件成型工艺研发及产业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为推进国产紧固件向高端化升级,解决重大装备的“卡脖子”产品现象,开展高强度紧固件用合金钢的组织均匀性优化研究,研制出尺寸小和高强度的高端紧固件产品。研究微观组织和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实现对性能进行主动控制;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工艺中晶粒细化和析出相对强韧性影响机理,提升合金强韧性;高强度紧固件晶界强化对降低延迟断裂敏感的技术,实现耐延迟性能的提高;高强度紧固件热处理中杂质元素产生的夹杂物对疲劳破坏性能的影响,有效减少疲劳裂纹产生。建立优化的高强度紧固件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批量化制备及工业应用。

绩效目标:通过探索组织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找出组织调控性能规律,通过合金化及优化热处理工艺获得同时兼备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合金;通过晶界强化和析出相强化,研究晶界元素偏聚对氢的扩散影响,从而提高合金耐延时断裂性能。获得具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紧固件标准生产流程,并且紧固件满足抗拉强度达到1400MPa级,屈服强度达到1260MPa级。硬度42-48HRC(420-480Hv);延伸率10%;疲劳寿命(依据GJB 3376-1998及GJB715.30A-2002,载荷比=0.1)不低于45000次;耐延迟断裂性能(根据GJB 715.12-1990)大气环境下恒定水平拉应力保持70小时未发生断裂。有助于改善国内紧固件产业结构,缩短与国际行业技术水平,加快国产替代,克服高端紧固件成为我国重大装备的“卡脖子”产品现象,提升温州制造业水平,促进温州地区经济发展。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8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阀门密封面耐磨损、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及工艺

主要研究内容:为提高苛刻工况下耐磨阀门的寿命与可靠性,确保我国重大装置运行的长周期、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研发特种复合耐磨材料,如镍基合金+DLC类金刚石膜复合强化耐磨涂层,耐磨蚀镍基金刚石复合强化涂层,镍基合金+PVD复合强化涂层的研究,镍基合金+碳化钨复合强化涂层,奥氏体不锈钢耐蚀强化处理技术,球面及曲面零部件表面耐磨合金粉末的3D高精度打印的研究及其应用等,提高我国在国际高端阀门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绩效目标:聚焦于硬固体介质苛刻工况的阀门及设备冲刷磨损;耐磨材料粉末在复杂曲面零部件表面的3D均匀喷涂打印;多种耐磨材料复合强化的技术与工艺等技术问题,攻关多种苛刻工况的特种复合耐磨材料的技术与工艺,并在工业装置的苛刻工况用阀门及管道中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采用复合强化耐磨材料的苛刻工况耐磨阀门全面替代进口产品。公称压力:最高Class2500;公称尺寸:最大NPS36;密封性能:低压、高压气密封均零泄漏,高压液体密封零泄漏;外泄漏试验:达到ISO15848-2的A级;型式试验符合ISO 15848-1的规定(循环次数≥12000);耐磨材料与基体结合强度:≥220Mpa;耐磨材料硬度:HRC60~63。研发多种复合耐磨材料,提高苛刻工况耐磨阀门的寿命与可靠性,使耐磨阀门在苛刻工况下的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煤制油、多晶硅、大型火力发电等行业苛刻工况耐磨阀门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基地。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直流负载用长寿命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以Ag/W等传统银基触点材料为切入点,开展银基触点材料配方体系、微观组织与导电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实现对银基合金配方体系的设计、开发与导电性能优化;研究银基触点材料的显微组织与表面形貌调控技术,有效提升银基触点材料的耐湿热通断能力。项目的实施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专用银基触点材料产品。

绩效目标:针对Ag/W合金原料W粉易氧化、与Ag基体相界面润湿性差,W骨架在熔渗过程中孔隙率难以量化控制,易发生表面渗银、熔渗坯成分不均匀等难题,开发高致密度、低而稳定的温升效应和耐盐雾腐蚀性能优异的改性Ag/W触点材料和高导电率、高耐盐雾腐蚀、抗熔焊和抗电弧侵蚀能力佳的改性Ag/W合金触点材料。建立新能源专用银基触点材料产业化生产线,形成新能源专用触点材料新产品。开发出高导电率、高耐盐雾腐蚀、抗熔焊和抗电弧侵蚀能力佳的改性Ag/W合金触点材料应用于双电源开关,耐湿热或盐雾试验≥96h且接触电阻≤10MΩ, 电寿命满足IEC60974标准。密度≥15.1g/cm3;硬度≥105HV;电阻率≤3.3μΩ•cm;接触电阻≤10mΩ;电寿命满足双电源IEC测试要求。形成新能源专用触点材料新产品,实现产品在罗克韦尔、伊顿、西门子、施耐德等品牌客户的应用。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超纳米晶粒硬质合金棒材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以WC-Co硬质合金为原料,重点解决纳米尺度金属粉末生产过程中氧化难点,并探究纳米尺度粉末制备过程相区内的元素分布及其行为走向,构建综合调控工艺;研究超细晶WC-Co烧结过程中的晶粒形核过程及长大规律,形成高性能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棒材制备的关键技术,提升我国精密加工、精密刀具产业装备材料的竞争力。

绩效目标:聚焦于开发一款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棒材的制备技术,以满足我国超硬材料加工、精密加工等产业对较高使用寿命的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的要求;突破纳米尺度粉末生产工艺、合金两相区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超细晶WC-Co烧结过程晶粒度的控制问题,开发完善的超细晶WC-Co产品成型、烧结工艺。开发出一款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棒材,其主要性能达到以下指标,HRA:94.0±0.5,HV:2000±50,TRS≥4300Mpa,密度: 14.45±0.1 g/cm3,HC:≥38.5KA/m,Com:6.75-7.92%,并实现稳定量产,月产能达2t以上。制备的超细晶WC-Co硬质合金棒材在高硬材料、高温材料、碳纤维增强材料的加工上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其作为原料生产的整体铣刀具有较普通硬质合金刀2-3倍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加工厂商加工成本,减小因为刀具磨损而造成的产品加工精度不足的问题;解决国外垄断企业对我国的精密加工的“卡脖子”问题,促进我国硬质合金工业向深加工方向转移,提升我国硬质合金深加工产品的竞争力,推动相关行业的全面发展。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二)专题名称:功能材料-电子化学材料

1.榜单名称:聚合物荧光-磁性微球的开发与制备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Fe3O4磁核的表面改性来改善荧光淬灭;有机荧光染料/量子点发光材料的研究、制备与改性;聚合物壳层分子结构(PS、PMMA、PGMA、PLA等)的设计和制备;磁核、荧光材料、高聚物核壳结构的设计及制备方法研究;微流控技术在聚合物荧光-磁性微球合成中的应用;多重聚合物荧光-磁性微球开发与制备;荧光-磁性微球的表征与性能验证。

绩效目标:聚焦多重聚合物荧光-磁性微球开发与制备,研发荧光强度强且持久恒定、可偶联足够的抗体和其他配体、粒径均一的多重荧光-磁性微球,满足自动化检测要求,可同时对样本中多种检测物进行高通量检测。材质:Fe3O4/PS、二氧化硅;荧光通道:APC、FITC、PE、QDs;粒径:3μm、5μm、7μm;多重检测:6-14重单色荧光;表面基团:羧基(-COOH)、氨基(-NH2)通过上下游合作研发的模式,建立市场信息、产品设计、研发制备、表征及性能验证的全产业链模式,构建核心技术平台,实现研发产品产业化,针对现有荧光微球产品逐步实现国产替代,对外销售盈利,同时为更多样的客户需求提供更丰富的自主选择,部分研发产品将达到国内领先。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光转换模组

主要研究内容:瞄准我国显示行业对技术迭代的迫切需求,针对钙钛矿量子点的光热稳定性差导致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研究全固态量子点的光热衰减机理及长期光热稳定性能的提升技术;研究零荧光热猝灭全固态量子点的产业化制备技术;研究全固态量子点与Mini/Micro-LED的集成封装技术。

绩效目标:基于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技术路线,解决光致发光稳定性背后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并抢占钙钛矿发光材料在光转换模组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推进钙钛矿显示的产业化。与Mini-LED集成光转换模组的性能如下:1)模组色域达到130%NTSC;2)集成标准Mini-LED背板工况条件下最大亮度达到2000nits;3)厚度50-150μm±3μm;4)红绿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光热稳定性T90超过1500小时;5)工作温区-30℃-120℃。突破钙钛矿材料应用的技术壁垒,掌握钙钛矿材料与Mini-Micro-LED集成的光转换模组产业化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实现现有光转换模组的更新换代。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叠层片式共模电感用陶瓷材料的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高频电路的电磁干扰问题,开发易与铁氧体磁性材料和银电极匹配共烧的LTCC共模电感用介质材料,具体包括:低介微波介质陶瓷低温烧结致密化技术研究;瓷粉的LTCC流延与集成工艺特性研究;微波介质陶瓷/铁氧体/内电极匹配共烧技术研究;烧结收缩致密化过程中的传质与离子扩散机制研究;LTCC瓷粉产业化过程中的批次稳定性控制技术探索与LTCC共模电感应用验证。

绩效目标:聚焦于叠层片式共模电感用陶瓷材料的开发与制备,研究烧结收缩致密化过程中的传质与离子扩散机制,攻关微波介质陶瓷/铁氧体/内电极匹配共烧技术,制定吨级批量化生产工艺,实现LTCC介质材料的产业化。研制的低介LTCC材料烧结温度为850-900℃、D50为1.0±0.1μm、介电常数小于7、介电损耗为10E-4量级、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小于±30ppm/℃。利用LTCC集成工艺制作出共模电感样件,其性能参数对标台湾佳邦MCM2012W900GBE产品。具体性能参数:共模阻抗90±25%Ω(测试频率100MHz)、差模阻抗≤10Ω(测试频率100MHz)、直流电阻≤0.4Ω、额定电流400mA、额定电压25V。实现微型化LTCC共模电感用介质材料的国产化替代和吨级批量化生产。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面向动车组领域的高通流容量氧化锌电阻片关键制造工艺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动车组应用的高通流容量电阻片具有结构致密、抗老化性能强、高电压梯度和低残压比等特点,研制高电压梯度、低残压比的动车组用高品质电阻片,通过高密度、高均匀度的烧结体和高质量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加工,并从晶界现象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造粒料、烧结温度场和电弧喷涂等多种工艺对电阻片性能的影响。

绩效目标: 从材料科学的晶界理论及半导体材料导电机理出发,涵盖成型、烧结和电弧喷涂三大核心工艺的创新和优化,具体包括成型和烧结工艺研究,超音速电弧喷涂专家控制技术和无人化生产装备的研制。研制高通流容量的电阻片,并基于实验验证并完善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1)a、残压试验:陡波 1/10 μs U 1okA≤10.8 kV;b、电冲击电流残压试验:雷电 8/20 μs1okA =8.5-9.4 kVp,8/20 μs U 5kA ,8/20 μs U 20kA;c、操作冲击电流残压试验:30/60 μs U 500 A≤8.0 kV。(2)长持续时间电流中击耐受试验: 2 ms方波冲击耐受电流试验,2 ms方波,600A,18次;试验前后标称放电电流(In)下残压变化率±5%。(3)重复转移电荷耐受试验:注入1.1倍重复转移电荷Qrs=0.6C,8/20冲击电流s,20次:试验前后标称放电电流(In)下残压变化率≤±5%:交流1mA参考电压变化率≤±5%。(4)0.75UImA 下电流试验:I 0.75DCUImA ≤20μA。(5)直流参考电压试验:直流参考电压U ImA =5.0-5.4 kVDC。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4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智能交互用环境友好型高强度黑色微晶玻璃面板开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高端微晶玻璃面板对环境友好和高冲击强度的要求,开展环境友好型高强度黑色微晶玻璃面板开发及产业化研究,研究无砷、无锑环境友好型玻璃配方设计、低排放玻璃全氧燃烧熔制及低厚薄差玻璃成形、玻璃核化晶化一体化及纳米晶粒生长控制、微晶玻璃面板表面二次强化、环境友好型高强度黑色微晶玻璃面板集成制造等。

绩效目标:突破无砷、无锑环境友好型配方设计、全氧燃烧玻璃熔制、精确成型、核化晶化及纳米晶粒生长控制、表面二次强化等关键技术,集成制造出智能交互用环境友好型高强度黑色微晶玻璃面板,产品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一流水平,实现高端黑色微晶玻璃面板的全面国产替代。开发出智能交互用环境友好型高强度微晶玻璃材料,其性能达到:弯曲强度≥180MPa;高温体积电阻率logρ(250℃)>7.5;高温体积电阻率logρ(350℃)>6;线膨胀系数a(40℃;300℃)-0.1-0.2×10-6 K-1;线膨胀系数a(300℃;700℃)0.2-1.2×10-6 K-1。项目产品核心性能指标完全达到IEC60335-1-2、美国UL197、美国UL858、以及欧盟REACH等标准或法规要求,耐冷热急变预期达到850℃、抗535g钢球冲击高度预期达到700mm。整体提升国内微晶玻璃面板生产制造水平,并接近国际一流水平,补齐中国制造微晶面板短板,为中国微晶玻璃行业发展取得下一步发展先机推动国内微晶玻璃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6.榜单名称: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子浆料

主要研究内容:聚焦高转换效率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电子浆料的开发,结合金属-半导体接触理论分析研究N型电池金属化电极的电流传输机制和导流模型;结合N型硅太阳电池欧姆接触相关机理,设计不同体系的玻璃材料,研究玻璃形成体及玻璃改性剂对玻璃腐蚀和熔化特性的影响,优化出满足电池烧结工艺要求的玻璃粉配方,通过添加剂提升电池转换效率,并提高银电极的附着力;研究N型电池浆料金属导电粉制备方法和性能,制备球形度好、烧结活性高的导电银粉;研究N型浆料有机载体的配方设计及浆料制备工艺,实现浆料的批量生产。

绩效目标:高温烧结下实现正银电极和P型硅发射区的良好的欧姆接触和高附着力;通过降低银-硅接触电阻和提升电池开压(Voc)实现高转换效率;实现小于15um的精细栅线丝网印刷。研发出高转换效率的N型TOPCon电池电子浆料产品,满足以下性能要求:转换效率(Eta)≥25.3%;开压(Voc)≥705mV;固含量为90-92%;浆料细度≤10 mm; 粘度(20转)为150-300Pa.s。实现高转换效率的N型TOPCon电池电子浆料的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实现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产生较大的经济效应,促进国内光伏技术的发展。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7.榜单名称:低成本高性能新型半导体透明导电薄膜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氮化硅薄膜作为一种重要的多功能材料,具有绝缘性良好、致密性高等特点。在微电子材料及其器件生产,硅基材料,新兴微机械加工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PECVD 沉积法是制备高质量氮化硅薄膜最具有潜力的方法。针对PECVD 法沉积薄膜工艺复杂,沉积过程控制因素较多,沉积条件对介质薄膜的结构和性能有直接影响等问题,开展高质量薄膜生长过程研究,探索并优化制备薄膜的工艺参数条件,如温度、射频功率、退火时间、气体流量等;实现对薄膜组成、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的研究,进而对薄膜的生长过程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建立完善的高质量氮化硅薄膜制备的工艺机制,实现高质量氮化硅薄膜的规模化制备,抢占新型电子薄膜材料领域的制高点。

绩效目标:聚焦高质量氮化硅薄膜的性能调控方法及物理机制,攻关氮化硅薄膜的制备工艺参数;探索PECVD制备高质量氮化硅薄膜的工艺过程,实现高质量氮化硅薄膜的规模化制备,国际上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a. 薄膜直径最高达150 mm;b. 薄膜厚度在100-10000 Å之间;c. 击穿场强大于100 V/cm,电阻率~1000 Ω·cm-1;d. 折射率1.8-2.5;e. 薄膜透过率可在600-800 nm超过90%。建立一个适合高质量氮化硅薄膜制备的工艺过程;获得高性能氮化硅薄膜性能调控方法及其内在物理机制;形成一支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建成一个先进材料研究平台,培养相关领域硕士研究生3名以上;在国外有重要影响力的SCI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项;申报或取得国内专利1项。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国产替代品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三)专题名称: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

1.榜单名称:高性能可降解PBAT双拉薄膜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全球对塑料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吹膜法制备的PBAT薄膜力学强度低、透光性差等问题,开展双向拉伸PBAT薄膜的研发。从双向拉伸工艺对树脂的要求出发,对PBAT树脂进行改性研究,提升熔体强度、调控流变性能,研发专用树脂;研究加工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机制,对挤出、双向拉伸工艺进行优化,开发膜产业化制备技术;研究双向拉伸膜在包装、地膜等领域应用关键技术,实现应用示范。

绩效目标:获得适用于双向拉伸工艺的PBAT树脂及其制备改性技术,研发适用于可降解树脂的双向拉伸薄膜制备工艺和专用设备,实现PBAT双向拉伸膜的产业化制备和应用示范。开发纵向拉伸比不低于4倍,横向拉伸比不低于8倍的高强度、高透明PBAT双向拉伸膜,膜性能:纵向拉伸强度≥50 MPa,横向拉伸强度≥100 MPa;薄膜透光率≥88%,雾度≤10%。获得能够在包装、地膜等领域应用的PBAT双向拉伸膜材料的产业化生产,实现应用示范,抢占全球在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硅基抗冲击防护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在综合“液体盔甲”技术和涨流材料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基抗冲击防护材料,研究冲击硬化聚合物(IHP)的合成与结构性能,构建杂化IHP复合体系,探讨提高材料在冲击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效率和材料自身对外力的敏感性,开展抗冲击材料在运动、警用防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绩效目标:揭示抗冲击防护材料冲击硬化特性的微观结构调控机制,构建智能防护材料,实现外力敏感性和能量吸收效率的共同提升,解决材料耐疲劳性、能量吸收效率与形状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冲击测试传递力值≤35 kN(冲击能量为50 J);复合材料在低温-23±2 ℃、高温﹢50±5 ℃的环境下保持4小时,冲击力值3J,传感冲击力应≤6KN;复合材料在常温23±2 ℃、低温-50±2 ℃环境下保持4小时,取出后上下循环折10000次,外观不应有脱层、变形或鼓包、断裂和破损现象;纺织品与共聚物材料复合后撕裂力≥15N。达到对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出国产化替代的样品并进行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3.榜单名称:耐低温抗爆高氟橡胶技术的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天然气输送、石油化工等领域中高压、高含气等特殊工况,开发耐低温抗爆特种橡胶密封新材料。研究高氟橡胶分子设计、硫化体系协同组合、填充剂及增塑剂体系优选、硫化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高氟橡胶配方组成、硫化工艺对耐低温、机械强度以及抗压缩变形性能的作用机制,阐明橡胶性能、密封结构对抗爆性能的影响,通过材料和结构优化实现耐低温抗爆高氟橡胶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及在O型密封圈领域中的应用示范。

绩效目标:突破高氟橡胶分子设计、硫化体系协同组合、填充剂及增塑剂体系优选、硫化工艺优化等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低温抗爆高氟橡胶制备关键技术,突破该领域的国外产品垄断和技术封锁。实现国产化生性能指标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对标产品水平,拉伸强度≥12 MPa,断裂伸长率≥300%,邵氏硬度≥90±5,50%定伸应力≥8 MPa,100%定伸应力≥12 MPa,压缩永久变形(150℃,20h)≤24.6%,脆性温度≤-40℃,抗气体快速减压性能为≤4级。开发一系列适用于高压、高含气工况的极佳耐低温抗爆特种橡胶密封圈,建立年产百万个耐低温抗爆高氟橡胶O型密封圈的产业化生产线,实现产品天然气输送、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高分子导(静)电材料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导(静)电高分子混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导电物质的微颗粒析出,污染洁净环境等弊端;同时满足芯片制造,医药、生物、新能源电池、航天航空等制造领域超高洁净环境的使用要求。迫切需要实现析出倾向极弱的导(静)电高分子材料的研发,解决防静电产业的高成本、不洁净的痛点,并进行批量化生产。

绩效目标:试制成功高分子导电基础母料,超过国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被水溶出离子型高分子导电母粒,高湿条件下(湿度90%-95%)不析出,低湿环境(湿度12%-15%)保持。低析出,长效,低添加,不依赖空气湿度,不对金属造成腐蚀。具体指标:体积电阻率﹤1.0×106 Ω-cm,相对湿度﹤15 RH(按照IEC61340-5-1标准测试);表面电阻率﹤1.0×106 Ω,相对湿度﹤15 RH(按照IEC61340-5-1标准测试);摩擦起电电压﹤100 V(按照GB/T42719-2023标准测试);静电电压衰减时间 ≤ 2s(按照T/ESD 3003-2018标准测试)。从源头上解决我国高新技术设备对进口高分子导(静)电材料依赖的问题,提升我国防静电产业生产自主可控权,提高国家技术安全保障能力。在项目时间内试制成功高分子导电基础母料,超过国内先进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实现进口替代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7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5.榜单名称:食品级生物基长碳链尼龙612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生物基长碳链尼龙612的制备技术,研究生物基十二烷基二元酸与己二胺的成盐、浓缩和聚合调控技术;研究聚合产物中可萃取物含量的控制和纯化技术;研究聚合物产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建立工程化制备工艺参数,形成食品级生物基长碳链尼龙612产业化示范线。

绩效目标:聚焦生物基单体的特点,突破单体成盐、浓缩和聚合技术,攻关工程化制备工艺和聚合、分离和纯化设备,制定生产工艺规程和产品标准,打破国外对生物基长碳链尼龙612制备和应用关键技术的垄断。开发高性能尼龙612树脂:熔点:(218±3)℃;粘数:(135±15)L/g;黄色指数≤-2;断裂伸长率≥200%;可萃取物含量≤1500mg/kg,达到国内领先、对标国外同类产品相当的技术水平。实现高性能生物基长碳链尼龙612的进口替代,解决我国对高端尼龙树脂原料的进口依赖问题,提升我国高端尼龙树脂合成技术,实现在食品、医药等包装领域的应用示范。

申报主体:创新联合体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6.榜单名称:紫外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制造技术及产品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PEX管材生产能耗高、设备投入大等问题,研发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紫外交联技术,研究树脂、引发剂和交联剂等原料筛选和配方设计技术;设计并制造高效紫外后交联关键设备,研发挤出-紫外交联一体化成型技术和设备,建立示范生产线,实现紫外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规模化生产和示范应用,并形成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

绩效目标:突破紫外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管材配方设计、连续挤出-紫外交联成型技术,研制成功一体化高效成型设备,制定相关工艺规程和产品标准。研制出紫外交联高密度聚乙烯管材产品,技术指标:交联度≥75%;可以通过20℃、1h、12MPa;95℃、1h、4.8MPa;95℃、22h、4.7MPa;95℃、165h、4.6MPa;95℃、1000h、4.4MPa;可以通过8760h、110℃、2.5MPa的热稳定状态下的静液压试验,在70℃下理论推导使用寿命50年。全部采用国产化原辅料,建立示范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示范,形成相关标准,引领行业,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以节约能源、低成本的优势助力双碳经济发展。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四)专题名称:精细化工材料-复合新材料

1.榜单名称: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件制造用离型膜聚酯基膜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片式多层陶瓷电容(MLCC)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电子元器件,近年来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5G通信、智能制造等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针对MLCC器件制造用离型膜聚酯基膜材料的特殊使用要求及发展局势,以及当前我国离型膜BOPET基膜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无机纳米级防粘改性材料制备、流延母粒制备、薄膜均质化制备等方面的研究,重点突破双向拉伸工艺、薄膜的厚薄均匀度控制等关键技术,解决材料平整度低、粗糙度高、强度低、市场价格昂贵等问题。

绩效目标:开展MLCC器件制造用离型膜聚酯基膜关键技术开发,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型膜BOPET基膜材料制造技术体系,实现具有低粗糙度、高平整度、高强度的BOPET基膜材料的中试生产,并实现在MLCC器件制造用离型膜中的应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离型膜聚酯基膜关键指标达到:厚度30±1μm;雾度≤15%;粗糙度Ra≤0.040μm;强度≥160MPa;厚薄极差≤2 um,指标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实施期间累计研发投入2000万元,形成离型膜聚酯基膜产品产能2500吨/年,销售额5000万元,新增利润1000万元,新增税收350万元。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型膜BOPET基膜材料制造技术体系,实现适用于MLCC器件制造的离型膜聚酯基膜材料中试生产,满足MLCC器件制造对聚酯基膜材料的特殊要求。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紧固件用高性能涂层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紧固件制备技术领域对涂覆层耐腐蚀、耐热性、及良好附着性等特性的要求,通过研究鳞片状锌粉、铬酸盐替代粘结剂与涂层性能之间的关系,开发无铬锌铝涂层制备的关键技术;在成功突破无铬锌铝涂层制备技术的基础上,对该涂层在紧固件及汽车行业进行实际应用验证,深度改进涂层制备技术,提升其综合性能,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无铬锌铝涂层的产业化推广。

绩效目标:聚焦于涂层薄、无氢脆、耐腐蚀、耐热性、导电性及良好附着性的无铬锌铝涂层的制备技术,研发应用于紧固件乃至汽车行业的绿色环保、耐蚀性强的无铬锌铝涂层,打破目前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开发出涂层厚度8-15μm,耐320 ℃高温,摩擦系数为0.15±0.02,中性盐雾1000 h无红锈,润滑性精度为±0.02,且不存在有害物质的绿色环保耐蚀性强的无铬锌铝涂层,达到GB/T5267.2-2021标准及CQI-12特殊工序评估要求。实现低成本高质量无铬锌铝涂层的国产化替代,进行产业化推广,填补国内无铬锌铝涂层领域对国外产品的依赖;降低相关产业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竞争力,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3.榜单名称:柔性光伏背板用热塑复合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柔性光伏背板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玻纤与结晶树脂的界面浸润技术,提高复合材料界面强度和力学、耐候等性能;通过表面处理工艺提高表面涂层结合力,开发连续复合设备及工艺,实现复合、在线裁切一体化成型技术,实现高耐候、低成本光伏背板的批量化生产和在光伏组件领域中的应用示范,实现进口替代,提升我国光伏组件轻量化技术水平。

绩效目标:攻关复合材料界面浸润、表面改性和连续复合等技术和专用装备,形成纤维浸渍、树脂复合和成型一体化连续成型技术,抢占轻量化、低成本柔性光伏背板复合材料制备前沿技术制高点。开发出柔性光伏用低成本背板材料,机械强度0°拉伸强度≥400MPa,90°拉伸强度≥200MPa;层间剥离强度≥4N/cm水蒸气透过率≤2.5g·(m2·d)-1;线性膨胀系数≤50×10-6/m.K,耐候性双85试验1000h,拉伸强度保留率≥80%;化学性能乙酸溶剂实验,拉伸强度保持留率≥7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部采用国产化原材料,实现全面国产化替代;实现1500mm宽幅以内的热塑性连续纤维复合板材的生产,满足市场上绝大多数轻质柔性光伏背板应用要求,为中国轻质光伏产业提供高性价比的背板材料解决方案,实现示范应用并形成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体系。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商业化6G通信用太赫兹光纤

主要研究内容:随着5G大规模商用,全球业界已开启对下一代6G通信技术的研究探索。太赫兹通信能够在0.1-10 THz范围内提供超大的带宽,能满足6G太比特每秒(Tbps)传输容量的通信需求。项目探索6G通信用光纤的结构和性能设计原理,优化光纤结构和性能参数;研究光纤制备原理和方法,设计、搭建光纤制备生产线,实现光纤量产;研究光纤样品传输性能及其与6G通信系统的集成效果评价机制,优化产品性能,确立产品型号。

绩效目标:建立6G太赫兹有线通信用光纤的结构和性能设计原理,获得光纤的关键结构和性能参数;获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6G太赫兹有线通信用光纤的制备技术和工艺规范; 获得能够应用于商业6G太赫兹通信的光纤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太赫兹光纤有线通信装备支持非视距传输的太赫兹光纤有线通信和支持视距传输的太赫兹无线通信,二者互补融通,其系统的搭建依赖于柔性低损耗6G太赫兹光纤。光纤长度达到2-6米或更长,传输损耗<0.8dB/m,能够以15cm半径反复弯曲100次以上,耐温性:零下50℃-80℃;可以与6G太赫兹通信系统集成并稳定工作1年以上。获得能够应用于商业6G太赫兹通信的光纤产品及其研制原理与关键技术,获得相关研制原理和关键技术及产品,抢占全球在该方向上的技术制高点,实现完全国产化且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太赫兹波导技术的突破,为国家商业化6G太赫兹光纤的研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高可靠护套料和制品研发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柔性电缆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就如机器人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为机器人运动部件提供动力及信号传输,针对工业自动化装备用柔性电缆需耐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次的曲挠性以及耐高温、耐油、耐磨等特殊要求,通过高可靠聚氨酯护套料研发及其纳米材料改性和掺杂改性研制新型柔性电缆专用护套材料,提高电缆的柔顺性,并改善电缆的传输稳定性和信号输送精确性;建立高柔性抗扭应力测试方法和技术体系,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柔性电缆制品。

绩效目标:掺杂改性对护套料空间电荷聚集及线缆半导电屏蔽性能的影响及机制;聚氨酯护套料纳米材料改性技术;可弯折、可扭转多芯柔性线缆设计及制备技术。力学性能:拉伸强度≥10MPa,断裂伸长率≥350%;耐高温性能:200℃,热延伸≤35%;耐老化性能:135℃ 7d,老化后强度变化率≤±20%、断裂伸长率变化率≤±20%;耐刮性能:≥5000次;耐弯折性能:3万次,铜丝折断率20%;热变形:135℃高温压力试验≤15%。智能装备用柔性电缆制品制备及应用示范。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线缆用高可靠护套材料及电缆制品对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6.榜单名称:舰船航行信号灯雷达隐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舰船雷达信号灯作为航行安全的重要装备,会破坏舰船雷达隐身外形,影响综合隐身性能。拟开发项目需根据舰船航行信号灯的功能特点和使用环境要求,通过研究不同材料的电磁理论及其工作机制,对比分析材料对雷达波的吸收、反射和散射效果,研发适用于规定频率或角度的雷达隐身材料,开展性能评估验证和加工工艺研究,助力舰船雷达隐身性能进一步提升。

绩效目标:通过对舰船航行信号灯的功能特点和使用环境要求,研究不同材料的电磁理论及其工作机制,密度高、导电性能好、介电常数小的多孔材料,添加导电和磁性粒子等方式,对比分析材料对雷达波的吸收、反射和散射效果,实现较好的雷达波吸收性能。研发的雷达隐身材料具备适应频率范围:8~18GHz,平均吸收率≥10dB,耐温:-40℃~120℃,耐盐雾时间≥1000小时等技术指标。并通过加工工艺研究和优化,能够量产应用于舰船航行信号灯产品,结合产品外形融合技术的设计,来满足雷达反射截面积≤0.01m2的技术要求。结合灯具结构设计对LED光源进行多次配光透镜设计,满足《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要求的能见距离要求,以及水平、垂直光弧角度和均匀度要求。通过对雷达吸波材料和透波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根据海洋使用环境要求耐盐雾腐蚀、抗紫外老化性能,结合外形融合技术,应用于舰船航行信号灯产品,来显著降低舰船航行信号灯产品的雷达反射信号。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6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7.榜单名称:柔版胶印冷烫膜和环保涂料研究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全球烫印膜类印刷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打破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地位,保障国内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冷烫膜技术及其配套涂料亟需国产化替代。冷烫膜开发的核心在于涂布生产线以及相应的涂料配方研发。传统上,溶剂型涂料是烫印膜行业挥发有机性气体(VOCs)、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因此,全水溶性环保涂料的开发是解决印包行业内环保问题的关键,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实现对国外企业的超越。冷烫膜和环保涂料的开发涵盖设备研发改进、工艺开发、涂料配方研发,同时兼顾大规模量产的质量、精度、一致性和稳定性,具有很高的技术开发难度。

绩效目标:开发出全系列冷烫膜产品和水溶性涂料配方,掌握配套的工艺流程,并构建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的生产线。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库尔兹(KURZ)冷烫膜(型号:KPW-338)产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冷烫膜生产工艺以及配套自动化生产线;开发全水性环保涂料,超越国外对标企业,实现冷烫膜涂布环节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重金属污染零排放,确保冷烫膜及全水性环保涂料的全产业链国产化。性能指标:a.冷烫膜铝层厚度均匀性:± 10%;铝层附着力:≤5%;热收缩率:纵向≤2%,横向≤1%;水蒸气透过量:≤1.2 g/(m2·24h);氧气透过量:≤3 cm3/(m2·24h·0.1MPa)。b.转移后冷烫膜表面张力:≥42 dyn/cm,能适应多种油墨印刷。可高速烫印,最高烫印速度达到180m/min。c.离型层涂料固含量:20.0%;粘度:<200 cps;pH值:6.0-7.0,透明性:光线透过率超过90%;1μm涂层350 nm紫外线透过率:超过90%。d.色层涂料固含量:32%;粘度:<300 cps;pH值:8.5-9.0,性能指标:透明性:光线透过率超过90%;铅笔硬度:3H;3μm涂层的成膜性:1μm涂层350nm紫外线透过率:超过90%;涂层和水性离型的附着力:3M胶带测试无脱落。开发的冷烫膜工艺及相关产品将引领烫印行业的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同时水溶性环保涂料的开发将大幅度缓解印包行业中的VOC、重金属等问题,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减碳”目标,完成柔版胶印冷烫膜的全产业链国产化。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三 专项名称: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一)专题名称:双碳与环保-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榜单名称:储能电池组高效柔性制造、检测、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性保障技术,基于数据指纹挖掘与多源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对车辆充电全过程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控、预警与主动防护。研究分布式充电桩可用性保障技术,和基于机器人轨迹优化控制、视觉伺服引导的方法,开发兼容多规格电芯、多规格机箱的全自动柔性化组装装备;研究OCV模型和高效精准测试方法、微米级视觉定位量测方法,形成数字化高效精准检测装备;研究多模式一体化充电站建设与运营机制,及工业物联网组网方法、和数字孪生系统快速构建和实施驱动构建方法,打造储能电池组数字化制造车间;形成储能电池组先进制成套装备及其智能管控系统的工程应用示范,完成产业化推广。

绩效目标:针对充电信息数据指纹构建、挖掘与利用,以及多源数据信息深度融合等关键性科学问题进行攻关突破;针对储能电池组生产效率不高、柔性化程度较低、工艺水平欠佳、检测精度不足、数字化管理水平落后等突出问题;突破柔性化组装、高精度OCV测试、视觉伺服导引和检测、数字孪生车间运维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提出储能电池组高效柔性制造成套装备及其智能管控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充电桩稳态可用度不低于0.95; 储-充-换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示范工程涵盖充电车位30个,单桩充电功率200KW;研发兼容多规格电芯、多规格机箱的全自动柔性化组装装备,生产节拍≤3秒/电芯,设备稼动率≥90%;提出基于高效精准OCV测试、微米级视觉定位量测的储能电池组在线检测技术,检测效率≥20台/分钟;投建多模式一体化充电站示范工程,形成储-充-换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与验收标准;形成以充电桩为中心的互联网经济生态圈,打造电动汽车充电站商业化盈利新模式。构建基于工业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制造过程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打造储能电池组数字化制造车间,实现车间全环节全要素的孪生化映射展示、生命周期追溯和智能化运维管理;形成完整的储能电池组智能制造技术专利和软著集群;形成储能电池组先进制造成套装备及其智能管控系统的工程应用示范1项,其储能电池组年产值2亿元以上;储能电池组先进制造成套装备及其智能管控系统的应用推广案例2项或以上;实现成套装备整体及关键器件的进口替代,成套装备造价成本降低20%。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2.榜单名称:电力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构建电池非线性系统模型,利用各种算法来估算出电池荷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研究高可靠性电路设计技术,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能精确采集电芯的电压和温度等参数;构建均衡电路拓扑和控制策略,使电池簇中每个单体都保持均衡;电池的故障诊断和保护管理研究,包含电池热管理以及电池过压、欠压、短路、失效等一系列故障的诊断分析,对电池的安全保护策略进行研究。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如单个电芯内部短路),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其温升速率,温度范围等指标判断电池状态,非常快速的切除故障。

绩效目标:构建动态电池模型,进行模型参数辨识分析;攻克电池状态诊断先进技术,构建实现强鲁棒性的自动化校准误差算法;主动均衡电路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研制电池簇管理系统BCMU控制电路。支持24节单节电池(单体)电压监测,单体电压检测误差应不大于±0.1%FS;支持24路温度监测,在-20℃~+125℃范围内温度检测误差应不大于±1℃;采用主动均衡电路将电荷从“高单体”转移到“低单体”,以提高电池包的能量利用。效率均衡后,可放电容量差异应不大于 5%可用容量;状态估算指标要求(锂离子电池),SOC的估算误差应不大于±5%,电能量计算误差应不大于±3%;SOH 的估算误差应不大于±8%,SOE的估算误差应不大于±8%。研制一套电池簇管理软件系统和BCMU控制器样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著。建立典型示范工程,并进行成果产业化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高安全低成本锌溴液流电池模块及储能示范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攻克锌溴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电堆集成与组装等关键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性能;研发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电解液,提升反应动力学,增强充放电过程电解液稳定性;提升锌溴液流电池储能模块的储能时长、储能容量及转换效率;研发100kWh锌溴液流电池储能模块,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储能系统,非常有利于扩展成大规模储能系统。解决锌枝晶和死锌科学难题和密封防腐等技术难题。

绩效目标:通过研究高导电、高溴催化的锌溴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配方及生产技术,研发出独特的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的电解液配方,研制出集成化的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模块功率40kW;模块容量100kWh;电解液能量密度240Wh/L;单堆能量效率75%;系统成本2000元/kWh。获得高导电、高溴催化的锌溴液流电池双极板材料配方及生产技术,相关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以上,其中5项获得授权;研发出独特的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的电解液配方,申请5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制出集成化的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相关技术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关键技术填补国际空白,申请浙江省新产品、新技术3项,首台套1项。建设成国内首个200kWh锌溴液流储能示范电站。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4.榜单名称:深远海海上双机组浮式风电及智能感知通信技术的研发与示范性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深远海海上风电应用场景下双机组浮式风机基础设计及实时性能监测和通讯、远程安全管理需求,对浮式基础漂浮稳性、载荷控制和专用单点系泊系统进行全面优化;研究适应天基混合5G通信环境和深远海海洋环境的海上漂浮式风电设备智能传感预警管理系统;开发适用于多环境变量感知系统并识别关键影响参数的集成设备侧边缘计算算法,建立漂浮式风机运行环境及安全识别实时监测平台;研究深远海海上漂浮式风机吊装、运输、调试、运营期通信协同优化技术,建立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形成示范应用。

绩效目标:聚焦12MW级双机组大兆瓦浮式风机紧凑型浮体及配套系统技术难点;攻关深远海漂浮式机组及风场级的系统传感技术、多环境变量感知系统及边缘计算技术、空天卫星通信及地面数据传输技术,技术性能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风机功率≥12MW,适用水深≥60m,最大有义波高≥12m,极限倾角≤10°,极限加速度≤0.6g,单位功率用钢量≤350t/MW;基于低轨宽带通信的天基系统,实现近海50公里以外的可持续通信覆盖,通信时长不少于30分钟,通信带宽不低于100Mbps;漂浮式风力发电机组多功能智能传感系统,传感要素不低于5类,其中光纤光栅传感器测量误差不大于0.5%F.S.、激光探测技术测量范围大于200米、支持国产芯片开发与应用不少于2种;边缘计算系统至少可以同时对5个以上监测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计算分析,通信接口速率不低于100Mbps,时延不超过50ms。形成具有显著市场竞争优势的深远海海上双机组大型漂浮式风电技术及智能感知与天基混合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海上清洁风能平价、高效、安全和规模化应用。项目要求完成缩尺模型性能指标验证试验,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须满足项目性能指标要求;制定企业标准1项,展示示范应用,探索深远海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带动海上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5.榜单名称:低温升、高耐久型多组桥式触点继电器研发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传统磁保持继电器的缺点,开发多组桥式触点继电器,实现低温升高耐久型功能。深入研究新能源继电器端子结构,探索端子应用材料以及触点材质,实现低温升效果,提高继电器使用的安全性;设计新能源继电器辅助动簧结构,提升继电器机械耐久性,达到延长继电器使用寿命的目的;研究该继电器的多组桥式触点技术,解决工业生产过程的同步保障问题。开发进口替代化产品,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实现应用。

绩效目标:聚焦于具有低温升高耐久型功能的多组桥式触点继电器研发与生产。通过继电器端子结构、端子应用材料以及触点材质、继电器辅助动簧结构等技术突破,实现继电器低温升效果、提高使用安全性、耐久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形成批量化生产能力。温升:65K(121℉)at nom.coil voltage,35℃ 40A,65K(121℉)at nom.coil voltage,80℃ 35A;电气耐久性:主触点(35A 277V AC Resistive 1s On,9s Off,+85;40A 277V AC Resistive 1s On,9s Off,+20),辅助触点(1A 277V AC Resistive 1s On,9s Off,+85℃;1A 30V DC Resistive 1s On,9s Off,+85℃;DC-13 24VDC 1A  L/R=48ms 1s On,9s Off);机械耐久度:600万次(无负载,动作频率110次/分);吸合电压:≤75%Un,释放电压:5%Un~35%Un;触点接触电阻:≤100mΩ(at 6VDC 1A),≤3mΩ(at 6VDC 20A),触电开距:≥3.2mm(a contacts),≥0.7mm(b contacts);批量化生产能力:年产大于400万只。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组桥式触点继电器的出口产品替代和应用。项目要求产出样机,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须满足项目性能指标要求。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二)专题名称:新能源开发-先进制造技术

1.榜单名称: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控制器研发及全国产电子水泵总成的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新能源汽车中搭载国外芯片实现电子水泵控制,研究电子水泵国产化控制器产业化替代,开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轻量化、低功耗、通用性强、集成整车交互控制、诊断与反馈等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在功能一体化、控制智能化、结构模块化等方面,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国产零部件开发的产品方案及其软硬件底层框架设计、应用层级开发、验证、实现进口替代;在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上形成示范应用。

绩效目标:通过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多物理域仿真分析、软件底层框架搭建及模块化程序编译、集成式电子水泵结构设计、多工况试验验证系统开发、整车交互及动态诊断报送系统等研究,研发出搭载自主国产化控制器的新能源汽车用电子水泵,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工作电压范围:18~32V;额定功率:260W±10%;工作环境:-40℃~+85℃;防护等级:IP68;额定流量:≥6000L/h;额定扬程:≥6m;启停次数:不小于30万次。开发搭载国产化电子元器件与芯片的控制器方案,实现新能源电子水泵国产化控制器产业化替代,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用电子水泵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要求产出样机,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须满足项目性能指标要求。制定企业标准1项以上,且样机在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上形成示范应用。

申报主体:创新联合体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2.榜单名称:新能源汽车多功能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国产化技术成熟度低, 研究新能源汽车多功能ESC执行器优化方案和产业化生产工艺。研究高速电磁阀的响应特性、锁压特性和流通特性,实现ESC电磁阀的高响应、高锁压;研究柱塞泵的建压特性,实现ESC柱塞泵的高效率工作;研究大流量先导式补液电磁阀,实现ESC快速过油建压;研究高承压铆压密封结构,实现ESC一、二级回路高强度承压;研发出体积小、重量轻且具有液压制动辅助、自动紧急制动、驻坡控制、自动驻车、下坡控制、侧翻缓解、驾驶员辅助减速、电子驻车等辅助功能的ESC总成,形成在国内主流液压制动新能源商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上的示范应用。

绩效目标:设计ESC系统液压压力源方案,可实现15MPa以上的液压主动建压;构建“机-电-液”耦合模型,优化电磁控制阀设计参数,完成多通道液压控制执行系统设计; ESC控制策略研究及控制器研发,基于PID、模糊和滑模控制策略等建立多种控制器模型;ESC研发试验检测设备及量产装配专用产线的研发完成ESC硬件寿命耐久测试、密封性能检测及工作特性检测,以及电磁阀和ESC执行器的自动化生产、装配产线。工作温度:-40℃~+120℃;工作电压范围:10V~16V;额定油压范围:≤16MPa;主动建压压力:主动建压能力不低于15MPa;泵流量:负载压力5MPa时,泵流量≥3.2ml/s,负载压力15MPa时,泵流量≥2ml/s;一级回路制动液泄漏压力≥35MPa,二级回路制动液泄漏压力≥25MPa;电磁阀响应时间:1.4ms~2.0ms。针对新能源汽车多功能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并形成在国内主流液压制动新能源商用车和新能源乘用车上的示范应用。项目要求产出样机,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须满足项目性能指标要求;制定企业标准1项,展示示范应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3.榜单名称: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关键技术研究突破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半固态/固态电解质制备技术及相关机理、半固态/固态电池制造和生产技术相关工艺、半固态/固态电池的电化学体系优化及失效机理、以及高能量密度半固态/固态电池安全性提升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解决微观固-液、固-固界面机理,提升安全机理,寿命提升机理等科学问题,以及半固态电池及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等技术问题。

绩效目标:在实现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产品并理解其完全机理的情况下,进行全固态电池的机理研究与生产、制造工艺开发,全面转向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应用,开发出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为未来的产品技术迭代打下基础。所开发的的半固态电池体系,具备常温循环8000次以上的长期寿命性能,且具有高安全性,热稳定性大幅度提升40℃以上,模组、包体应用层级无热蔓延,并通过针刺实验,具有无热失控,不起火,不爆炸的安全优异性。为车企动力电池提供技术支持,实现生产和应用验证,使电池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所开发的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及全固态电池具有车用动力电池所需求的高安全性和长寿命。提交电池样品、试用报告、检测报告或投入商用的市场反馈等内容。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榜单名称:大容量光储充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及示范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光储充放一体化电站的发展趋势,研究和开发光储充大功率充放电产品设备,实现整体转换效率提高;搭建以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为核心的多能化智能管理云平台,改善电动汽车充换储一体化充电桩的关键技术,实现电动车电车的最优调控;突破兆瓦时级的技术,形成大容量光储充集成产品;搭建大容量“光储充”能源示范站。

绩效目标:研发双向充放电模块(V2G),开发创新算法,优化多分桩充电控制;升级额定最大输出功率指标,压缩充电时间;优化大功率充电架构、主电路拓扑、主回路参数、高频磁性元器件等方面技术,实现柔性智能充电控制;优化自动补偿功能的充电机控制系统,对充电电压和电池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光伏额定功率1MW;最大储能容量1MWh;可容纳电动汽车40辆;整站能源效率90%(满负荷运营);V2G 充放电模块稳压精度<0.5%。针对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应用,开发的大容量光储充系统集成技术并能展示出示范应用。项目要求产出样机或样品,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须满足项目性能指标要求;搭建大容量“光储充”能源示范站1个,可填补该项技术在国内领域的空缺;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3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5.榜单名称:以高容量、长寿命锂电硅碳负极应用为导向的高性能纳米管/石墨烯浆料制备及改性关键技术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纳米管/石墨烯浆料的制备:用机械剪切力法对纳米管/石墨烯进行分散。具体实验方案为将纳米管、石墨烯或二者混合的粉体加入选定的溶剂中,采用简易的温和的球磨法对混合液进行球磨。利用球磨过程产生的剪切力克服碳纳米材料间的范德华力,使单根的碳纳米管及单片的石墨烯从集聚体上剥落形成均匀分散的浆料。准备不同型号碳纳米管、石墨烯进行表征,确定用于硅碳负极的最佳的碳纳米管、石墨烯型号。优化优化分散液、分散条件以确立最佳的分散技术方案。从嵌锂体积膨胀和与电解液副反应的角度探索硅碳负极材料的失效机制等科学问题;解决硅在碳纳米材料中的分散均匀性、碳纳米材料包覆的完整性、硅碳材料包覆的导电性、电极片的机械性能等技术问题。

绩效目标:制备具有合适长径比及较小比表面积的高性能纳米管/石墨烯浆料应用于硅碳负极;掌握三维交联导电粘结剂及纳米管/石墨烯包覆的硅碳活性材料的制备工艺; 探索纳米管/石墨烯对于改善硅基负极电化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固含量4.0%;粘度为500-2000 ppm;D50小于0.5µm;碳纳米管直径1.2-3nm,浆料碳纳米管长径比大于10000;浆料涂膜电阻小于40 Ω•cm;黏结强度提升,活性物质剥离强度达到18 N/m以上;电池首圈容量可达1000 mAh g-1;极片的体积膨胀小于20%,500圈后容量保持率高于80%;实现产品中硅含量达20%;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固含量4.0%;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浆料粘度500-2000ppm。产品的推广将有利于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温州市新能源产业链具有“强链、补链、延链”的作用。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2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6.榜单名称:车载复合材料储氢容器铺缠一体化成型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大容量高压车载储氢压力容器装备开发,研究复合材料储氢容器铺缠参数随形控制技术,建立多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的铺缠参数随形控制模型,实现纤维丝束的高效精准铺缠;基于储氢容器结构差异化,研究多丝束自适应模块化送料方法,构建前端丝束宽度自适应模块;研究储氢容器铺缠过程位置和工艺参数精准匹配技术,建立工艺参数对铺缠关联性能作用的耦合机制;研究铺缠程序与成型位置-工艺自动生成技术,开发铺缠一体化成型设备控制系统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储氢容器铺放缠绕工艺及其装备,实现进口产品替代。

绩效目标:通过开发复合材料储氢容器成型随形控制及形位-参数精准匹配技术,实现储氢容器成型过程中的精准控制和高效铺缠,开发出面向车载氢能源汽车的高安全、高密度、低成本氢气储存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形成在国内主流氢能新能源汽车上的示范应用。成型储氢容器尺寸≥1800 mm,直径≥350 mm;张力范围为3-70 N,精度为±2%;压实力范围为2-600 N,精度为±6%;温度范围为室温-150℃,控制精度为±3℃;运动方向定位精度为±0.02 mm,重复定位精度为±0.01 mm,脉冲当量均≤0.001 mm;最大缠绕线速度5 m/min,并可以无级调速;丝束数量≥16丝束。开发车载复合材料储氢容器铺缠一体化成型工艺及其装备,提高储氢容器成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实现国产化替代,填补国内空白,加速我国氢能汽车的推广的产业发展。项目要求产出样机,有第三方检测报告,须满足项目性能指标要求,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三)专题名称:双碳及环保技术-生态环境与资源循环利用

1.榜单名称:高效、环保、智能化工业酸洗磷化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工业酸洗废水自动化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效率、环保、智能化程度的现存问题,深入研究酸洗溶液中和碱难控制、酸洗废水过滤后沉淀的污泥含有金属离子机理,建立酸洗磷化等废水与中和剂的反应模型;通过中和剂综合精确控制、解决酸洗磷化废水沉淀污泥的金属离子;设计合理的系统方案和处理工艺流程,实现全智能化酸洗磷化污水检测系统;实现高效、环保、智能化工业酸洗磷化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改善区域及国内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

绩效目标:聚焦于高效、环保、智能化酸洗废水自动处理系统研发与生产。攻关酸洗磷化等废水与中和剂的反应,克服酸洗磷化废水沉淀污泥的金属离子,开发高度智能化酸洗磷化污水检测系统;通过水处理技术手段把废水变成清水直接回收利用,大幅减少系统自来水使用,到达工厂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的要求。净化后的水质可达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实现电导率小于3μs/cm水质PH值的高精密检测、废酸回收效率达90%以上、100%去除金属离子、酸用量减少70%以上、提高酸洗效率40%以上、处理每吨废酸能耗:一吨纯水和一度电工作面积20平方米,实现沉积污泥无金属离子、净化废水可循环利用、酸洗污泥烘干气体无污染、可推广的示范应用。项目研发的智能化工业酸洗磷化废水收集和处理系统,须有试用报告,其性能指标通过第三方检测达到要求。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四、专项名称:生命健康

(一)专题名称: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药创制

1.榜单名称:新型蛋白类药物临床前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精准治疗”为导向,研发新型的蛋白类药物,要求产品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以及新配方、新技术、新剂型或新用途等。完成规模化制备工艺、制剂处方、质量控制、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申请新药临床试验研究。

绩效目标: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完成临床前研究,并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研究;申请/获得国内发明专利2项以上。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药物的高效制备与提取工艺优化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药物研发和制造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的研究,突破智能制药、过程强化、高效催化、绿色生物制造等前沿关键技术,优化药物生产工艺,对药物的质控及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升级与改进。推进药物产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升级,建立全流程的工艺数据收集和智能分析系统。

绩效目标:产品纯度达到国际同期标准,建立2-3种药物高效制备与提取工艺体系,制定不少于1项质量标准,申请/获得不少于3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3.榜单名称:中药配方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以温州道地药材温郁金、铁皮石斛、温栀子、金银花、羊栖菜等为研究对象,针对温州道地药材配方产品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重点研究提取浓缩、醇沉、造粒成型等关键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发符合临床用药需求的新型配方产品,为温州道地中药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绩效目标:开发中药配方系列产品3-5个;建立温州道地药材配方产品质量标准1-2项;中药配方产品至少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或开展不少于50例真实世界研究;申请/获得不少于2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二)专题名称: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医疗器械

1.榜单名称:高端植介入器械和组织工程产品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高端植介入器械、组织工程产品临床需求,研发新一代人工角膜、人工晶状体、椎间融合器等高端植介入医疗器械,实现核心部件或原材料国产化。

绩效目标:完成临床前研究,获得型式检测报告,完成产品注册,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或不低于对标的进口产品。申请/获得不少于3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医用急重症救治及监测设备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创伤急救、重症救治临床重大需求,开展急救治疗类仪器设备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产品研发,包括心肺复苏机器人、快速止血设备、失血量评估设备、低温保护设备、重症康复训练器等,实现急重症患者紧急救治及实时监测评估。

绩效目标:研制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标产品申报/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申请/获得不少于3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3年内

3.榜单名称:重大高发疾病诊疗系统及产品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传染性疾病、眼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耳鼻喉疾病等临床精准诊治需求,研究疾病诊断与治疗关键技术;研发一体化智能化筛查、检测、诊断、治疗设备及系统,实现核心部件和软件的国产化。

绩效目标:申报/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获得不少于3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榜单名称:高端体外诊断检验仪器及试剂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癌症早期诊断或伴随诊断、遗传代谢病早期筛查、感染性疾病快速诊断、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异常性疾病精准诊断等,研发高灵敏、高特异性新一代智能化或可视化体外诊断仪器及配套试剂。研发病毒全自动监测系统、全自动便携式分子或免疫高灵敏快速诊断系统、流式质谱细胞分析系统、高精度高通量测序系统。实现核心部件和软件国产化。

绩效目标:研发产品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精密度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或不低于对标的进口产品。开展临床试验,申报/获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获得不少于3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智慧医疗设备和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医疗设备智能化、信息化和物联化的软硬件结合关键技术研究。基于互联网+等技术研发个体化、精准化、无(微)创化的疾病预测装备和智能诊疗决策支持系统。

绩效目标:研制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核心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发装备和系统各1套,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6.榜单名称: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诊疗设备及系统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临床重大高发疾病,开展临床多模态数据分析,研发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辅助筛查、检测、诊断、治疗设备及系统。

绩效目标:研制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核心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研发装备和系统各1套,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3年内

7.榜单名称:高端医疗装备前沿技术与产品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基于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成像等技术的关键部件研发及高端医疗设备研制。

绩效目标:形成目标产品样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交该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的证明性文件,包括设计报告、分析报告、技术测试报告、第三方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等;申请/获得不少于3项核心技术发明专利。具备量产能力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三)专题名称:生物医学材料

1.榜单名称:新型医用材料及产品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天然高分子、微球、水凝胶、医用材料制备和制造技术的研究。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抗细菌生物膜、高强度活性聚乳酸医用原料、血液接触性高分子材料、智能型药物载体等产品。

绩效目标:研制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新型抗细菌生物膜、高强度活性聚乳酸医用原料、血液接触性高分子材料、智能型药物载体等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并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重大疾病诊治材料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骨科、眼脑、肿瘤等重大疾病,开展基于生物标志物、免疫调节、纳米等技术的诊治材料研究,解决临床需求难点问题的诊治前沿技术,重点研究有效促进组织再生水凝胶,可搭载小分子物质的纳米凝胶,开发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纳米材料等。

绩效目标:研制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重大疾病诊治相关的生物医用材料核心技术,实现在重大疾病诊治中的初步应用,具备产业化能力并推广运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3.榜单名称:创面修复材料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皮肤、肌肉、肌腱、角膜等软组织,开展创面软组织材料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实现创面精准修复和功能重建。研究和发展具有主动免疫调控性能的创面软组织材料,促进慢性难愈合皮肤创面、感染性创面、损伤心肌组织、肌腱等再生修复。

绩效目标:开发出动态适配伤口微环境特征的智能杂化载体、修复凝胶材料和新型NPWT功能敷料1种以上。构建兼具止血、抗菌、抗炎和修复等功能的逐级有序动态敷料,止血时间5-10秒以内、广谱抗菌99%以上、抗耐药菌99%以上、抗炎7-10天、慢性伤口有效修复15天以内;建立稳定高效的凝胶产业化生产工艺技术1项以及质量评价体系1套,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开发新型NPWT功能敷料,结构功能敷料平均孔径为250-350微米,厚度为1.0-1.1厘米,渗液流率≥20mL·min-1,两层复合敷料渗液流率≥5mL·min-1,功能敷料的抗压强度为≥0.2MPa,功能敷料的吸水率≥500%。具备产业化能力并推广运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绩效目标不要求全覆盖)

4.榜单名称:高端植介入材料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骨科、口腔科等植介入材料和器械的临床需要,研究新型金属、陶瓷、可降解聚合物等植入材料、表面/界面改性,阐明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对组织再生及与硬组织结合的机制,实现生物矿化、抗菌、促成骨、促血管化、免疫调节等生物功能。

绩效目标:研制材料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出基于新型金属、陶瓷、(可降解)聚合物等植入材料以及表面生物活化改性工程化技术,获得权威机构检测报告。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上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具备产业化能力并推广运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3年内

(四)专题名称:组学与精准医学

1.榜单名称:重大致盲性眼病诊治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白内障、角膜病、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等疾病的发病机理,筛选并验证能早期识别和预测疾病发生发展及相关预后的眼部生物标志物;构建疾病的早期识别、进展及预后的预警模型和风险评估体系,并开展验证;探究疾病治疗新策略,并建立基于多中心的临床创新性诊疗方案。

绩效目标:围绕一种重大致盲性眼病,建立不少于500例的符合国际规范的致盲性眼病高危人群队列及生物样本库和相应组学信息数据库;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开发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患者的多维度、规范化、精准化风险评估体系,并纳入高级别临床指南或形成专家共识。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心血管疾病诊治临床需求,针对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力衰竭、主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开展疾病预警预测、早期诊断和干预以及临床治疗、预后评估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和推广应用。

绩效目标:开展多中心有效例数的临床试验,取得高质量临床循证证据;开发1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心血管病筛查和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建立诊疗方案,较现有优势方案临床疗效水平有显著提升,或安全性提升、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并纳入高级别临床指南或形成专家共识。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3.榜单名称: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我市高发恶性肿瘤临床需求,构建基于多组学、多模态、跨模态融合的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模型,进行恶性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新技术研究,筛选恶性肿瘤早诊标志物并建立相应检测方法,并将其推广应用;研究能明显提高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新技术、新方案,建立个体化精准治疗新模式,并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

绩效目标:围绕1种恶性肿瘤,建立1套肿瘤筛查、早期诊断或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案,开展多中心研究1项;较现有优势方案临床疗效水平有显著提升,或安全性提升、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并纳入高级别临床指南或形成专家共识。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4.榜单名称:神经精神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神经精神疾病诊治临床需求,针对难治性癫痫、运动神经元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血管性认知障碍、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胶质瘤、神经病理性疼痛等重大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重大精神疾病,开展快速高效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绩效目标:开发1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神经精神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中心研究1项,建立诊疗新方案较现有优势方案临床疗效水平有显著提升,或安全性提升、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取得高质量临床循证证据,并纳入高级别临床指南或形成专家共识。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5.榜单名称:代谢性与免疫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代谢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诊治临床需求,针对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脂肪性肝病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现新的疾病诊断标志物和风险评估指标,建立疾病患病风险及转归精准预测模型;发现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干预靶点并建立有效干预技术,进行临床验证;开展临床诊治和人群干预新技术、新方法的多中心研究。

绩效目标:开发1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中心研究1项,建立诊疗新方案较现有优势方案临床疗效水平有显著提升,或安全性提升、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取得高质量临床循证证据,并纳入高级别临床指南或形成专家共识。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6.榜单名称:生育健康与妇女儿童常见多发病诊治新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生育健康与妇女儿童常见多发病诊治临床需求,针对生殖内分泌功能异常、子宫性不孕、复发性流产、男性不育等生育健康相关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感染等妊娠期母体并发症,妇科良恶性肿瘤等妇科重大疾病,针对儿童重症感染、心肺衰竭、脑损伤等急危重症,代谢综合征、免疫相关性疾病、生长发育障碍等儿童常见多发病,开展早期筛查诊断、精准防控、临床治疗与生育力保护、围生育期保健、及舒适化分娩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多中心研究。

绩效目标:开发1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的生育健康与妇女儿童常见多发病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中心研究1项,建立诊疗新方案较现有优势方案在提高治愈率、生活质量和降低出生缺陷率、致残率、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具有明显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取得高质量临床循证证据,并纳入高级别临床指南或形成专家共识。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医疗机构,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五、专项名称:科技强农

(一)专题名称: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高效生态种养殖

1.榜单名称:温产名特道地药材研究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温产名特道地药材种植不够规范、良种缺乏、道地评价指标不清等问题,开展以下研究:种质新资源创制及优良新品种选育;解决温产名特道地药材GAP种植的关键技术,建立相应的高质量试验示范基地;研究揭示温产名特道地药材独特性的物质基础,并建立相应的指纹图谱及鉴别方法;研究建立温产名特道地药材全过程品质与安全追溯及原产地保护体系。

绩效目标:至少选取2味温产名特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每味药材各完成如下绩效目标:建立温产名特道地药材种质创新技术体系1套,创建新种质至少5份,育成具有优良新品种至少1个;突破温产名特道地药材GAP关键技术,制订相应的技术规程或标准1套,建立GAP规范种植基地至少200亩;提出温州道地药材评价指数;建立温产名特道地药材生产、销售和品牌一体化等成功融合的案例1例;申报/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至少1项。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2.榜单名称:优异特色种质资源的创制及开发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以浙南特色优势作物包括水稻、玉米、水果、蔬菜、花卉、水产等为对象,建立种质资源圃(库),研究并明确其遗传效应和育种利用价值,为种质资源鉴定和种质创新提供基因和技术支撑;创新单倍体诱导、分子标记、基因编辑等多手段融合的新方法、新技术,选育适宜当地栽培推广的新品种;研究制繁种(育苗)新技术及配套高效种养新技术。

绩效目标:收集引进种质资源100份以上并进行评价,挖掘重要性状的关键基因或位点;建立新种质创制新技术,创建品种选育新方法,创制新种质20-30份,自主选育新品种(新品系)1-2个,筛选适宜当地推广品种3个以上;建立制繁种(育苗)新技术3套,高效种养新技术3项以上;建立示范基地3个以上,面积达500亩以上。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3.榜单名称:药用植物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区域特色优势药用植物存在的品种混乱、种质退化、机械化程度低、产品单一等产业问题,开展以下研究:研究药用植物新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药用植物优良品系配套栽培技术及示范推广;研究推广适宜山区丘陵生产机械化省力化设施;研究提纯功能性成分,开发新产品;建立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

绩效目标:集成药用植物高效栽培配套关键技术规程1套。开发新产品2个以上,实现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建立良种栽培示范基地300亩,应用推广机械化省力化设施;完成示范推广培训会5场,推广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4.榜单名称:一种水稻新型轮作栽培模式研究和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为提高种植经济效益,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避免季节性抛荒,充分利用稻草秸秆资源栽培食用菌。研究内容包括:筛选适合山区种植的菇品种;建立菇—水稻轮作栽培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示范基地,形成一个具有良好效益、标志性影响的产业模型,为温州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模式。

绩效目标:筛选出适合山区种植的菇品种2-4个;建立菇—水稻轮作栽培模式和技术体系1套;申请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建立菇—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200亩,亩均效益5000元以上,示范推广培训会5场。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二)专题名称: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非粮化”整治土壤治理

1.榜单名称:新垦土壤耕作层快速熟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渣土填造耕地耕作层的障碍因子,明确耕作层的土壤肥力与养分利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关键指标;研究土壤-水稻-微生物互作对耕作层障碍因子的响应、适应和反馈机制,建立针对填造耕地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低、板结严重、养分缺乏、生物活性低等物理、化学、生物多方面的障碍与风险因子消除技术体系;综合开发操作便利、安全稳定的多种秸秆处理技术,研制绿肥、生物炭、秸秆基改良剂、生物菌肥等产品;构建填造耕层土壤消障固碳培肥利用技术新模式,完成技术集成与作物种植示范。

绩效指标:明确影响填造耕地水稻产量的主要障碍因子;研发适宜于填造耕层土壤快速熟化的关键技术2-3个,开发土壤健康评价标准1-2项;研发填造耕地土壤快速熟化的专用产品2-3个及其配套技术;示范推广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示范区域平均水平;申请/授权发明专利2件及以上。。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时限要求:3年

(三)专题名称: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保鲜

1.榜单名称:温州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温州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缺乏、附加值低、资源综合利用低,产品加工产业的产品品种单一、同质化严重的现状,开展以下研究:研究温温州特色农产品基础加工物性和加工过程中风味形成特征和品质变化规律;突破绿色提取、梯次分离、超微粉碎等关键技术,拓展温州特色农产品功能成分的高效制备工艺和高值化利用途径;开发具有温州特色的功能食品及建立标准化生产工艺及标准化生产规范。

绩效目标:开发温州特色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3-5项;开发温州特色功能食品3-5种;建立温州特色功能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或标准2-4项,申请专利2件及以上;搭建温州特色功能食品生产线1条,并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2.榜单名称:温州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羊栖菜、鱼、虾等温州海洋资源中精深加工制备技术落后,多糖、甲壳素等功能性产品缺乏,严重制约了温州海洋产业发展,开展以下研究:研究阐明羊栖菜、鱼、虾等温州深远海资源中多糖、多酚、甲壳素等功能成分的靶向制备机制;开发多糖、多酚、甲壳素等功能性成分绿色高效提取技术;研发多糖、多酚、甲壳素等系列精准靶向功能性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绩效目标:形成羊栖菜、鱼、虾等深远海资源中多糖、多酚、甲壳素等活性成分高效提取技术1~2项;开发羊栖菜、鱼、虾等深远海资源中多糖、多酚、甲壳素等功能性产品2~3个,产品质量和纯度达到国家食品标准要求;建立功能性产品生产线1条,实现新增产值1000万元以上;申请发明专利2件。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3.榜单名称:植物资源利用与高效繁育管理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植物资源利用及其“微景观”市场前景广,对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种苗快繁、病虫害防治技术缺乏,本项目开展以下研究:1、破除植物资源技术瓶颈,开展包括断茎繁殖、片状繁殖等多种植物高效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植物高效繁育技术体系;2、调查和防治研究繁育中产生的病虫害,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3、开展高效的植物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并进行示范应用推广,建立规模化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绩效目标:建立科学高效的植物高效繁育技术体系、科学高效的规模化生产技术、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各1套;申请专利5项及以上;建立植物优质高产栽培示范基地200亩,实现新增产值5000万元;推广培训会3场,辐射带动100余户农民增收。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4.榜单名称:林特产品高值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温州地区金线莲、马蹄笋等区域特色林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缺乏的问题,开展以下研究。1.挖掘与评价金线莲功能因子,开展功能因子的绿色梯级制备和稳态化技术研究,研发系列高附加值产品;2、挖掘马蹄笋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基因,解析产量和品质性状之间的协同调控机制,研究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因子、分子调控关键基因、变化规律,提出采后保鲜技术;3、建立金线莲、马蹄笋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

绩效目标:建立金线莲功能因子的绿色梯级制备和稳态化技术2套;研制金线莲安全可靠的日化品、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2个以上;建立金线莲种植加工中试基地1个;建立马蹄笋优质高产种植技术1套,建立马蹄笋示范基地1000亩以上,亩产值1万元以上;形成保持鲜笋固有风味和有效延长贮藏时间为目标的马蹄笋贮藏保鲜技术2套;完成示范推广培训会3场,申请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5.榜单名称:功能性食品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市重点扶持健康产品产业,以及国人提升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能力,研发和生产功能性食品成为重要行业任务。功能因子制备关键技术开发,进行关键功能因子的筛选与制备;功能性因子在烘焙食品、饮料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探明不同的功能因子对产品整体风味质构的影响;进行产业化示范,推动温州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绩效目标:开发功能因子制备关键技术2-3项,制备关键功能因子3-5种;研究其在烘焙食品、饮料等食品领域的应用,形成技术成果3-5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及以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及以上;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新增产值3000万元以上。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6.榜单名称: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温州山区特色农产品存在的优质品种缺乏、种植技术不规范、原材料质量不稳定、深加工产品竞争力不足。开展以下研究:定向选育优质特色农产品植物原料的新品种(品系);开展种苗繁育、种植与加工标准技术研究;明确特色农产品植物的药效功能成分,评价有效性和肝肾毒性,开展特色农产品新用途研究,开发中药茶包等养生产品;建立特色农产品原料种植生产和加工示范基地。

绩效目标:定向选育特色农产品原料优质新品种(品系)1个;制定种苗繁育、种植和加工标准各1个;开发特色农产品的新用途产品2个,申报专利2项及以上;建立特色农产品植物种植、加工示范基地1个,计划带动农户山地种植3000亩,带动400余户农民增收,完成示范推广培训会5场,年均新增产值1000万元。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四)专题名称: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装备

1.榜单名称:山地果园水肥药一体智能化装备开发及示范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围绕山地果园水肥药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需求,针对温州山地特色水果和果园特点,研究特色水果对水、肥和药的需求规律,构建水果需水、需肥和需药等生态模型;研制水肥药重要参数检测传感器,研究视觉识别诊断技术,开发水肥药控制的智能专家系统,集成研发由灌溉、施肥、喷药和控制等组成的山地果园水肥药一体智能化装备;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山地果园土壤、果树生长状态、气象等条件的实时远程监测,实现山地果园水果的需水、需肥和需药的动态分析以及施肥、灌溉、喷药等作业参数的远程实时监控。

绩效目标:研发由灌溉、施肥、喷药和控制等组成山地果园水肥药一体智能化装备1套;开发水肥药重要参数检测传感器1套,精度大于90%;构建温州山地特色水果需水、需肥和需药的生态模型1套,开发智能专家系统与远程监控平台1套,提出基于温州丘陵山地环境、气候条件及水果生长状态的水肥药施用技术方案1套。建立示范应用基地2个以上,示范面积300亩;申请发明专利3件及以上,制定标准1项。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2.榜单方式:农业数字化智能育苗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温州市特色兰科药用植物(金线莲、铁皮石斛、独蒜兰等)农业数字化智能育苗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薄弱的现状,开展以下研究:研发快速组培成苗技术,构建数字化育苗体系;研发兰科植物苗期表型监测传感器技术,研发在线、巡检式多种信息采集装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研发兰科植物养分精准管理、品质精准调控技术体系;构建高效农业数字化育苗技术体系并应用示范。

绩效目标:筛选适宜数字化育苗兰科植物 3-5 种;建立兰科植物数字化身份证数据库;研发适宜兰科植物快速成苗技术 3 套;开发植物苗情智能诊断模型5套以上;研制出5 种专用幼苗表型传感器;研制兰科植物在线式、巡检机器人式多种信息采集装备2 套,自动化生产作业关键技术和装备1套;探明兰科植物生长-环境互作机制;集成示范应用农业数字化育苗栽培关键技术1套,建立核心示范基地 2 个,2000平方米,示范推广种苗50万株,新增产值2000万元。完成示范推广培训会2场。

申报主体: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合作(仅限山区五县)。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六、专项名称:社会发展

(一)专题名称:双碳及环保技术-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榜单名称: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治理与管控的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大气、水环境等监测及治理的难点,研发相关技术及装备。包括国产化高精度温室气体检测装备或探测技术、高光谱水质检测系统、智能分析预警系统、湖库蓝藻水华多元处理系统等。

绩效目标:突破2项以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开发1套环境质量监测、治理管控的装备或系统并示范应用,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PCT专利2项。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内

2.榜单名称:先进低碳技术和智慧管控平台研发

主要研究内容:面向碳达峰技术需求,引入先进海上风电、高效能光伏发电、多能耦合优化、高安全储能等技术,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低碳新技术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开发基于动态预测和影响溯源的智慧低碳管控技术,研发碳足迹智慧管控平台,推进区域碳排放管控的智慧化升级转型。

绩效目标:突破2项以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开发1套低碳成果应用系统并示范应用,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PCT专利2项。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3.榜单名称: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开发针对污泥、有机危废、城市建筑垃圾等废弃物的处理调控技术,开发多路径多场景利用、协同处置、数字化技术赋能等创新性解决路径与高附加值策略,提出高附加值与低碳化的资源化低碳技术路径。

绩效目标:突破2项以上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关键技术,开发1套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系统/装备并示范应用,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PCT专利2项。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二)专题名称: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数字化改革

1.榜单名称:企业数智化模型赋能产业发展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建立多维度企业数字化模型,从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创新融合等方面出发,对企业科创能力及运营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统计分析、分布式计算等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科创资源要素服务、政府决策支撑等场景中。

绩效目标:建立1套数据采集的应用系统,研发1套有助于推动科创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的数字化应用系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推广应用。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5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2年内

(三)专题名称:公共安全与社会事业-公共安全

1.榜单名称:城市运行安全与智慧化管理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主要研究内容:研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节约型公路设计、台风预警、消防安全、交通运行等城市运行安全防控与智慧化管控技术装备。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安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台风气候下灾害预警机制及应对关键技术、城市交通运行智慧化运维关键技术等。

绩效目标:突破关键技术2项以上,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1套城市安全运行智慧化管控系统/装备并示范应用,开发1套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节约型公路的设计系统,申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PCT专利2项

申报主体: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企业或其他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联合申报

建议财政补助经费:100万元以内

攻关时限要求:3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