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环建〔2019〕21号
吴川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你单位报送的由四川锦绣中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吴川市积美拦河闸坝重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我局按照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规定对该项目进行了审查和公示,经研究,审批意见如下:
??一、项目位于工程位于梅录镇以北5km处的鉴江干流上,左岸为葵根村,右岸为积美村(中心坐标为110.744483°E,21.468056°N); 积美拦河闸是以防洪、排涝为主,兼有灌溉和航运的综合性工程,积美灌区主要为积美、振文、樟铺、五和、大桥、北香、大岭脚等镇村,干渠总长度约25km,总灌溉面积9.544万亩。项目的工程通航按照Ⅶ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50吨位船只。公路交通方面,梅(录)樟(铺)公路(X700)从闸坝上通过,为连通鉴江东西两岸的主要交通桥之一。
??项目由主体工程和施工辅助工程两部分组成,主体工程为旧水闸拆除重建、配电房和配套管理用房等设施的建设,施工辅助工程包括临时道路、施工工区、临时堆场等。项目的主要工程如下:(一)主体工程,主要对旧水闸拆除重建,具体工程为1.改建溢流坝及深水闸,对溢流坝和深水闸进行拆除,改建成18孔泄洪深水闸,并对上下游连接段进行重建;2.改建水电站为水轮泵站,拆除现状水电站,拟改建成为水轮泵站,通过水轮泵抽水满足灌溉要求;3.重建船闸,在旧船闸闸址位置重建,在旧船闸闸址位置优化船闸闸址向河道侧靠,紧邻管理区布置船闸,重建上游引航段、上闸首、船室、下闸首以及下游引航段。(二)附属工程,1、配电房,本工程380V低压系统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放射式给各用电设备供电;选用1台400V 1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做备用电源,备用电源采用自动电源转换系统,在正常电源消失时自动投入使用。2、配套管理用房,管理用房重建于靠右岸现状管理区,占地11.15亩,办公用房建筑面积400m2,主要布置办公室、会议室等;生活、生产用房建筑面积1000m2,主要布置仓库、资料档案室、中控室、值班室等。(三)施工辅助工程,1、 施工工区,根据分期施工安排,设置2个施工区,分别为:①利用现状管理区设置一期施工区;②利用已建好的左岸上下游空地设置二期施工区。2、临时堆场,设于水闸下游左岸。3、弃渣场,项目不设置弃渣场。
??项目的主要工程规模如下:(1)水闸规模:水闸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年一遇洪水校核,设计最大过闸流量5333m3/s,布置水闸18孔,闸孔净宽12m,闸顶高程1.00m,正常蓄水位4.40m,相应调节库容2124.9万m3;(2)水轮泵站规模:灌溉面积2.004万亩,灌溉设计流量3.6m3/s。(3)船闸规模:按Ⅶ(2)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50吨位船只。单线船闸,船闸闸首及闸室有效宽度为8m。(4)工程等级规模为大(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
??根据报告书评价结论,项目按照报告书中所列的性质、规模、地点进行建设,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范等环境保护措施,并确保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经审查,我局同意报告书的评价结论与建议。
??二、你单位应全面落实报告书和本审批意见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施工期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河道水文情势
??项目的围堰施工在枯水期进行,分二期施工,其中:一期采用右岸7孔闸导流,闸底板面高程1m,过流总净宽84m;二期采用新建的9孔闸导流,闸底板面高程1m,过流总净宽108m。
??2、施工生活污水
??施工人员的饮食和休息全部采用租赁民房的形式,其生活污水由租住房屋的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收集处理或公共污水处理设施解决。
??3、基坑排水
??基坑初期排水水质与河流水质基本相当,符合《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施工场地设置水泵抽出基坑初期排水排入鉴江。经常性基坑排水须导流至施工场地设置的集水井,向集水井投加絮凝剂沉淀,其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建筑施工用水标准后,用水泵抽至两岸的蓄水池回用于建筑施工用水。
??4、废气
??施工场地的扬尘采用施工道路硬底化、在场区出入口设置洗车池、沉砂池等,对堆场的运输车辆物料覆盖、控制施工场地车辆行驶的车速,洒水抑尘、边界设置围挡;旧闸坝拆除时施工区域进行预喷淋,工作面保持湿润,风炮作业过程中随时进行喷水作业,最大程度降尘。施工机械使用清洁能源作燃料,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施工机械的尾气排放。
??5、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优化施工场地布置,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和先进施工技术,设置隔声屏障,禁止夜间施工,控制施工运输车辆车速,施工期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中的噪声限值,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6、固体废物
??项目不设弃渣场,施工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弃渣场。沉淀池沉渣定期清理,回用于建筑施工或与生活垃圾一同运往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生活垃圾收集至临时垃圾站,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
??7、生态与水土保持
??加强施工期环境监控和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行为和临时占地在工程线范围内,优化施工场地和临时占地,尽量减少占用农田和植被。做好工程施工的规划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减少雨季施工时间;开挖土方应及时清运,集中堆放,回填土方应及时平整、碾压,做好施工作业面上的边坡排水和施工场地的排水,修临时排水沟、沉沙池、施工围堰和导流渠等,以减少水土流失;施工弃土弃渣综合利用,废弃建筑材料及时清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弃渣场,严禁将土方开挖的渣土、施工废弃物随意堆放,排入鉴江,施工废水按环保要求严禁直接排放,防止污染鉴江水质和影响水生生物生境;做好施工结束后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
??8、环境管理
??设置环境保护机构,设立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制定项目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制度,落实项目环境监理要求,做好水质、大气和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工作。
??9、环境风险
??建设单位须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作业操作规程,施工期不设燃油和化学品储存仓库,所用的燃油和化学品即买即用,运输油料的车辆须采用密闭性能优越的储油罐,确保施工运输车辆安全通行。做好相关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采取临时拦挡、完善排水设施等减轻水土流失给河道带来的环境影响。施工期间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达标处理后尽量回用,严禁排入河道污染水体水质。项目的水中工程须在围堰内施工,防止污水超标排放。针对项目环境风险因素,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防范环境风险事件发生。
??(二)运营期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1、生活污水
??项目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的旱作标准后回用于项目周边的农田或山林灌溉。
??2、废气
??发电机尾气收集后经水喷淋处理设施处理,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二级标准后,经专用烟管引至高空排放。
??3、噪声
??合理布局,选用高效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置于室内,并采取减震、隔声、吸声、消声和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降噪措施,确保项目厂界噪声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4、固废
??项目的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在场内暂存应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单、《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等要求。合理设计水闸回收润滑剂装置,废润滑油经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员工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工人清运处理。
??5、环境风险
??项目的桥梁两侧增加防撞栏,增设交通标志牌,严格限制载石油等危险化学品(农药、化肥除外)的车辆进入该区域道路及积美交通桥,并注意路面维护,使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石油类或危险品泄漏进入河道污染水体的可能性降低。桥面须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桥面雨水禁止直排,需汇入桥梁两端的雨水缓冲池。建设单位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举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减少环境风险事故,将环境风险影响降到最低。
??三、项目应按国家、省和市的有关规定设置排污口,实施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在项目竣工验收时作为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一并验收。
??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如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的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
??大变动的,应当重新报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自批准之日起5年内有效,超过5年后项目方开工的,应当在开工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我局重新审核。
2019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