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技术交流需求对接公告
为了解专业领域发展和行业动态,有效推动相关项目顺利开展,某部队研究所拟组织专业技术交流的需求对接。
一、任务来源
上级批复。
二、项目概要
本次需求对接无具体项目经费支撑,主要目的是通过专业技术交流了解技术发展现状和方向,为后期项目深化论证和联合科研提供技术支撑。
(一)主要对象
科研院所、军工企业、民营企业等。
(二)专业领域
重点对接以下内容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项目实践。
1.虚拟实验室
(1)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军事运用;
(2)LVC仿真;
(3)装备论证数字化、装备数字样机、面向武器装备的数字孪生;
(4)人机交互、人体行为识别。
2.作战仿真
(1)作战仿真、推演;
(2)FPS、RTS等军事游戏设计、开发;
(3)基于仿真的战例复盘、作战概念展演示、装备运用和战术战法实验、模拟训练;
(4)基于模型的装备论证、仿真推演、效能评估;
(5)概念建模、战场环境建模与仿真、武器装备建模与仿真、作战行动建模与仿真、指挥控制建模与仿真、作战保障建模与仿真、作战效果的建模与仿真;
(6)仿真平台设计、仿真实验设计、仿真想定生成、战场态势生成、计算机兵力生成。
3.效能评估
(1)体系评估;
(2)效能评估;
(3)外军装备评估;
(4)智能化、无人化等新质装备评估;
(5)虚实一体化评估;
(6)模拟训练评估;
(7)人机工效与评价;
(8)人员行为、心理、生理等建模与效能评价;
(9)评估工具设计(UI设计、数据库、知识图谱等)。
4.计量测试
(1)轻武器威力与效应理论与试验方法研究;
(2)人员防护装备防护效能测试理论与测试技术研究;
(3)人机工效试验评估方法研究;
(4)便携式光电装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5)便携式通信装备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6)环境监测(电磁、自然);
(7)物联网、无源定位技术。
5.综合保障实验室
(1)外军单兵保障类装备发展研究;
(2)单兵手套(通用作战手套、防寒手套、索降手套等)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研究;
(3)单兵护具(护膝、护肘等)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研究;
(4)便捷式电池能源转化效率评估系统研究;
(5)电池性能状态快速检测方法及系统研究。
6.隐蔽伪装能力评估实验室
(1)多种环境下的可见光伪装检验技术;
(2)数字近红外伪装检验技术;
(3)中长波短红外伪装检验技术;
(4)各波段图像拍摄及处理系统研究;
(5)伪装材料分析系统研究。
7.人体防护能力评估实验室
(1)防护材料检测试验靶道技术;
(2)外弹道光幕测速靶技术;
(3)防护材料射击试验靶架技术;
(4)防弹金属板材(防弹玻璃)安装靶台技术;
(5)钝击、穿刺防护能力检验平台技术。
(三)交流内容
1.专业方向与关键技术
2.典型案例与应用
3.行业发展动态(含竞品分析)
4.技术产品与参数
5.公司资质与支撑条件
三、报名材料
(一)必须提供
1.营业执照或企事业法人代表证书副本复印件;
2.非中外合资企业或非外资独资或外资控股的企(事)业单位/无外资参股背景证明文件;
3.法定代表人(含实际控制人)不得为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具有境外永久居留权(含港澳台)声明;
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明材料;
5.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原件;
6.单位简介。
(二)可提供
1.军队保密资质证书复印件;
2.装备承制资格证书复印件。
以上报名资料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
四、报名方式
请有合作意向单位于2023年7月31日17:00(北京时间)前,将有关材料送至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后桃洼村甲1号。联系人:
常先生(专业领域1、2),电话:15311182012/01066753186;
马先生(专业领域3),电话:15902960813/01066753189;
柳女士(专业领域4),电话:13522952079/01066753290;
王先生(专业领域5、6、7),电话:18510152607/01066753289。
报名方式:指定专人现场递交资料或邮寄等其他方式。
五、对接时间、地点、方式
1.对接时间:自行联系;
2.地点:北京市昌平区,如有改动另行通知。
六、注意事项
1.本公告最终解释权归本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