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
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防治指南暖通设计抗震支架消防设计审查验收施工通风和空调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灭火救援设施给排水消防给水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电气消防供配电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通风空调风管耐火风管防火板消声器外侧轻钢龙骨板缝问自攻螺钉防火胶不燃材料封堵填实检修口吊顶检查口柔性非燃材料密封防火阀吊杆防火阀风管穿墙管厚钢板矩形金属风管大风管风管加固无锌丝杆加固折角加固角钢加固楞筋加固螺杆内支撑楞线加固框的方法加固排烟风管C型插条连接薄钢板法兰风管角钢法兰螺栓固定螺栓连兰连接矩形风管法兰垫片钢制垫片角钢法兰连接薄钢板法兰螺栓连接风管法兰及螺栓防排烟风机柔性短管连接风用柔性短管送风风机排烟与排风系统钢制套管防火封堵防烟排烟系统防晃支架补偿软连接墙体设支吊架楼板柔性防水填充材料变形缝通风与空调普通保温钉柔性隔热材料快速焊接金属隔热钉金属隔热钉固定耐火纤维卷材固定夹水平拼接镀锌钢板风管排风兼排烟风机吊装风机合用前室外墙上的自然通风窗前室的可开启外窗前室外窗专业楼梯间可开启自然通风窗楼梯间高窗手动开启装置自然排烟窗上半部下悬窗加压送风机进风口机械加压送风口机械排烟口加压风机室外风机排烟机房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电动风阀固定采光窗出风口FM补风机自动喷水系统常闭式风口常开式送风口楼梯间加压送风口内衬风管土建竖井机械排烟系统排烟管道加压送风管道耐火处理防火措施离心玻璃棉消防通风管道补风管道消防风管成品风管防火卷材防烟系统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口电机活动挡烟垂壁结构梁储烟仓立活动式挡烟垂壁防烟分区挡烟垂壁汇饮水处档烟蚕壁活动挡烟重型活动挡烟垂墅挡烟垂帘手动执行机构钢筋混凝土通透式吊顶自然推烟室中悬窗电动开窗机自动开启设施自动排烟窗排烟支管常闭送风口常闭排烟阀常闭多叶排烟口常闭排烟口手动驱动装置钢丝绳与阀体连接简易调节阀底距本层探测器小道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排烟管路水井风机房消防前室消防救援口系统调试补风系统
金额
-
项目地址
江苏省
发布时间
2023/01/31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
来源:暖通设计
暖通部分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入抗震支架行业交流群
抗震支架产业链交流群
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加入
END
免责声明:
邮箱:321243989@qq.com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
及防治指南》的通知
各设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条例》以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
法规规定,全面提升全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及消防验
收质量,我厅面向全省广泛征集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
题,并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监理、技术服务单位以及设备产品
企业相关专家开展研究,编制了《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
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或建议,请反馈至我厅消防管理处,以
便今后修订时完善。
联系人: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处周伟
联系方式:jszjtxfc@126.com
附件: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
暖通设计
(此页无正文)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1月19日
暖通设计
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
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0二三年一月
暖通设计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
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全面提升我省民用建
筑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验收质量,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向全省广泛
征集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的基础上,组织有关设计、施工、监理、
技术服务单位以及设备产品企业的相关专家开展了广泛、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编写完成了《江苏省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常见问题解析及防治指南》(以
下简称“本指南”)。本指南对民用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明确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
措施及防治指南。
本指南的主要内容有:1.建筑专业;2.给排水专业;3.通风和空调专
业;4.电气专业。
本指南可供全省消防审验主管部门以及民用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
工、监理、消防审验技术服务机构等单位消防从业人员使用。建设工程的建
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消防审验技术服务机构等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在
工作过程中,还应当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和国家工程建设
消防技术标准。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GB55031-202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
55036-2023)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本指南针对现行规范与即将施
行新规范中涉及的部分条款不一致之处,进行了注解。
本指南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课题组负责具体技术内
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对本指南有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向江苏省住房和城
乡建设厅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处反映,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暖通设计
参编单位:南京市建设工程消防审验服务中心
江苏省安装行业协会
江苏南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市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城镇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友联工程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和本机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国恒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德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平安消防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中通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蓝盾消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威盾消防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环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河马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众诚消防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盖洛普建筑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主编:戴登军
副主编沈伟
主要起草人:蔡志军周伟邹金林鲍忠诚孔文惊李凯
暖通设计
王莉陈晓王以丹万里远陈华许伟成
潘健肖鲁江张奕徐澄宋慧邓锦良宋宋慧
陈俊桦赵正江夏鸣席天阳周霞李德山
陈越彦耿来伟郑建春王江舟马曾海闵子建
彭广才郭声彪王殿伟谷峰高仕峰
主要审查人:李新忠任新伟诸德志袁玮郭郭飞余斌
李凯
暖通设计
目录
1.建筑专业..
1.1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1
1.2防火分隔和建筑构造,10
1.3安全疏散和避难,56
1.4灭火救援设施.73
1.5建筑保温和装饰装修86
2.给排水专业..97
2.1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97
2.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38
2.3细水雾灭火系统,165
2.4泡沫灭火系统,178
2.5消防炮灭火系统188
2.6气体灭火系统,197
2.7建筑灭火器,217
3.通风和空调专业..226
3.1通风和空调系统:226
3.2防烟和排烟系统,239
277
4.电气专业,
4.1消防供配电设施.277
4.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90
4.3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328
暖通设计
3.通风和空调专业
3.1通风和空调系统
问题 | 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满足规范要求。 | 专业 |
3.1-1 | 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耐火极限不满足规范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未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未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不能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图示1】【图示2】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未安装防火板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管未安装防火板内的防火保护措施不满足要求3.1-1图示1(×)3.1-1图示2(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对规范要求不够熟悉;2)设计图纸仅有文字说明,未提供具体做法。 | 1.问题描述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未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未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不能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图示1】【图示2】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未安装防火板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管未安装防火板内的防火保护措施不满足要求3.1-1图示1(×)3.1-1图示2(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对规范要求不够熟悉;2)设计图纸仅有文字说明,未提供具体做法。 | 1.问题描述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未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未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不能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图示1】【图示2】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未安装防火板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管未安装防火板内的防火保护措施不满足要求3.1-1图示1(×)3.1-1图示2(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对规范要求不够熟悉;2)设计图纸仅有文字说明,未提供具体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6.3.5条。【图示3】【图示4】【图示5】2.正确做法防火保护措施不妨碍防火阀执行机构的动作,消声器已设置防火保护措施外侧轻钢龙骨规格视风管截面而定保全防火胶涂抹于板缝问自攻螺钉ST4.2内侧轻钢龙骨规格风管穿越处排烟防火阀两侧2.0m范围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内防火板视风管截面而定内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满足规范要求的防火保护措施满足规范要求3.1-1图示33()3.1-1图示4() | 1.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6.3.5条。【图示3】【图示4】【图示5】2.正确做法防火保护措施不妨碍防火阀执行机构的动作,消声器已设置防火保护措施外侧轻钢龙骨规格视风管截面而定保全防火胶涂抹于板缝问自攻螺钉ST4.2内侧轻钢龙骨规格风管穿越处排烟防火阀两侧2.0m范围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内防火板视风管截面而定内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满足规范要求的防火保护措施满足规范要求3.1-1图示33()3.1-1图示4() | 1.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6.3.5条。【图示3】【图示4】【图示5】2.正确做法防火保护措施不妨碍防火阀执行机构的动作,消声器已设置防火保护措施外侧轻钢龙骨规格视风管截面而定保全防火胶涂抹于板缝问自攻螺钉ST4.2内侧轻钢龙骨规格风管穿越处排烟防火阀两侧2.0m范围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内防火板视风管截面而定内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满足规范要求的防火保护措施满足规范要求3.1-1图示33()3.1-1图示4() |
226
暖通设计
风管穿挡烟垂壁处的缝除用不燃材料封堵填实 | 风管穿挡烟垂壁处的缝除用不燃材料封堵填实 | 2000 | 2000 | :2000排烟防火阀或防火阀(PYH,FH) | :2000排烟防火阀或防火阀(PYH,FH) | ||
风营 | 风管 | ||||||
此段风管的耐火极限 | 此段风管的耐火极限 | 此段风管的耐火极限 | 此段风管的耐火极限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1.设计图纸需提供穿越处的具体做法或提供标准图集;2.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 |
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
挡烟垂壁
此段风管采用防火保护
风管时火极限不低于隔墙的耐火极限
<200mm
穿越处防火阀两侧2.0m范围内的防火保护措施做法
3.1-1图示5()
问题 | 防火阀暗装时,未在安装部位设置检修口。 | 专业 |
3.1-2 | 防火阀暗装时,未在安装部位设置检修口。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防火阀暗装时,未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修的检修口。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重视检修口的设置;2)因其它管线、梁柱等遮挡防火阀,即使设置检修口也无法检修防火阀。 | 1.问题描述防火阀暗装时,未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修的检修口。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重视检修口的设置;2)因其它管线、梁柱等遮挡防火阀,即使设置检修口也无法检修防火阀。 | 1.问题描述防火阀暗装时,未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修的检修口。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重视检修口的设置;2)因其它管线、梁柱等遮挡防火阀,即使设置检修口也无法检修防火阀。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9.3.13条第2款。【图示1】2.正确做法吊顶检查口500x5003.1-2图示1() | 1.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9.3.13条第2款。【图示1】2.正确做法吊顶检查口500x5003.1-2图示1() | 1.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9.3.13条第2款。【图示1】2.正确做法吊顶检查口500x5003.1-2图示1()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设计图纸应明确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2.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对施工人员强调设置检修口的必要性; | 1.设计图纸应明确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2.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对施工人员强调设置检修口的必要性; | 1.设计图纸应明确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2.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开工前,对施工人员强调设置检修口的必要性; |
柔性非燃材料密封 | 柔性非燃材料密封 | 200 | 吊杆8防火阀 | 吊杆8防火阀 | ||||||||
吊杆8防火阀 | 吊杆8防火阀 | |||||||||||
风管 | 风管 | |||||||||||
穿墙管壁2.0mm固定图60x4 | 穿墙管壁2.0mm固定图60x4 | 穿墙管壁2.0mm固定图60x4 | ||||||||||
≥1.6mm厚钢板套管 |
227
暖通设计
3.在安装部位设置检修口如遇障碍物时,施工单位应调整管线走向,使防火阀能够方便维护
检修。
问题 | 金属风管的加固措施等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1-3 | 金属风管的加固措施等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金属风管的加固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2)大规格金属风管加固不到位,造成风管变形,或者运行时有异响。【图示2】应加固的大风管未采取加固措施风管加固不到位,造成风管变形3.1-3图示1(X)3.1-3图示2(X)2.原因分析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金属风管加固的重要性,未按规范要求施工,造成风管变形。 | 1.问题描述1)金属风管的加固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2)大规格金属风管加固不到位,造成风管变形,或者运行时有异响。【图示2】应加固的大风管未采取加固措施风管加固不到位,造成风管变形3.1-3图示1(X)3.1-3图示2(X)2.原因分析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金属风管加固的重要性,未按规范要求施工,造成风管变形。 | 1.问题描述1)金属风管的加固措施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2)大规格金属风管加固不到位,造成风管变形,或者运行时有异响。【图示2】应加固的大风管未采取加固措施风管加固不到位,造成风管变形3.1-3图示1(X)3.1-3图示2(X)2.原因分析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金属风管加固的重要性,未按规范要求施工,造成风管变形。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4.2.3条第3款。【图示3】【图示4】【图示5】.正确做法风管按规风管内部用镀未加无锌丝杆加固1-3图示3()3.1-3图示4()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4.2.3条第3款。【图示3】【图示4】【图示5】.正确做法风管按规风管内部用镀未加无锌丝杆加固1-3图示3()3.1-3图示4()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4.2.3条第3款。【图示3】【图示4】【图示5】.正确做法风管按规风管内部用镀未加无锌丝杆加固1-3图示3()3.1-3图示4() |
228
暖通设计
风管加固采用内支撑加风管加固采用内支撑加折角加固,美观且牢固折角加固,美观且牢固3.1-3图示5()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金属风管加固是风管制作工序中的一项重要施工内容,因此,施工人员必须重视;2.金属风管加固可采用多种加固形式,如角钢加固、楞筋加固、螺杆内支撑等;3.直咬缝圆形风管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且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总表面积大于4m时,均应采取加固措施。用于高压系统的螺旋风管,直径大于2000mm时应采取加固措施;4.矩形风管边长大于630mm,或矩形保温风管的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或低压风管单边平面面积大于1.2m,中、高压风管大于1.0m,均应有加固措施;5.对边长小于或等于800mm的风管,宜采用楞筋、楞线的方法加固;6.当中压和高压风管的管段长度大于1250mm时,为了四角咬缝的安全应采用加固框的方法加固;7.风管转弯处需增设支架进行支撑。 |
问题 | 排烟风管连接方式错误。 | 专业 |
3.1-4 | 排烟风管连接方式错误。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排烟系统中,风管管道连接采用C型插条(弹簧夹)连接,未采用螺栓连接。【图示1】排烟风管采用排烟风管采用C型插条连接C型插条连接3.1-4图示1(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排烟风管与其它类型风管的区别;2)薄钢板法兰风管施工便捷,责任主体只考虑安装进度; | 1.问题描述排烟系统中,风管管道连接采用C型插条(弹簧夹)连接,未采用螺栓连接。【图示1】排烟风管采用排烟风管采用C型插条连接C型插条连接3.1-4图示1(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排烟风管与其它类型风管的区别;2)薄钢板法兰风管施工便捷,责任主体只考虑安装进度; | 1.问题描述排烟系统中,风管管道连接采用C型插条(弹簧夹)连接,未采用螺栓连接。【图示1】排烟风管采用排烟风管采用C型插条连接C型插条连接3.1-4图示1(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排烟风管与其它类型风管的区别;2)薄钢板法兰风管施工便捷,责任主体只考虑安装进度; |
229
暖通设计
3)排烟风管的法兰垫料采用与其它风管相同的阻燃类材料。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4.3.1条。【图示2】【图示3】☆《关于咨询《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的复函》烟标[2019]21号(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图示4】【图示5】.正确做法排烟风管采用角钢法角钢法兰螺栓固定钢板法兰风管应采用螺栓连兰连接,螺栓固定接,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m,矩形风管法兰四角应设有螺孔。3.1-4图示2()3.1-4图示3()3.1-4图示4()不燃材料制作的法兰垫片钢制垫片螺栓规格依风管长边尺寸定薄钢板法兰排烟风管排烟风管采用薄钢板法兰风管,螺栓固定示意图3.1-4图示5()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排烟风管优先考虑采用角钢法兰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薄钢板法兰螺栓连接的方式。采用薄钢板法兰螺栓连接时,应严格按照以下要求施工:1)薄钢板法兰风管应采用螺栓连接2)风管接口的连接应严密、牢固,法兰垫片应为A级不燃材料,厚度不小于3mm,不应凸入管内和法兰外;3)薄钢板法兰高度及连接应按图示5表格执行,其螺栓孔的间距不得大于150mm,矩形风管法兰四角处应设有螺孔。 |
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 | 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 | 风管法兰及螺栓规格 |
风管直径D或风管长边尺寸Bmm | 法兰高度(mm) | 螺栓规格 |
D(B)≤630 | 25 | M6 |
630 | 30 | M8 |
1500 | 40 | M8 |
2500 | 50 | M10 |
问题 | 防排烟系统风机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1-5 | 防排烟系统风机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防排烟系统独立设置时,风机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2)防排烟风机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柔性短管连接。【图示2】 | 1.问题描述1)防排烟系统独立设置时,风机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2)防排烟风机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柔性短管连接。【图示2】 | 1.问题描述1)防排烟系统独立设置时,风机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1】2)防排烟风机采用不燃材料制作的柔性短管连接。【图示2】 |
230
暖通设计
风机与风管采防排烟系统独立设置时,风用柔性短管连机与风管采用柔性短管连接接,容易破损3.1-5图示1(X)3.1-5图示2(X)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有误;2)设计图纸虽然没有软接头,但施工人员按以往经验操作,加上了软接头。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5.2.7条。【图示3】【图示4】2.正确做法排烟系统独立设置时风风机与风管采用不机与风管采用直接连接燃材料的硬连接3.1-5图示3()3.1-5图示4()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防烟、排烟系统作为独立系统时,风机与风管采用直接连接,不宜加设柔性短管。只有在送风与补风、排烟与排风共用风管系统,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应加设柔性短管。排烟与排风系统的柔性短管应满足排烟系统运行的要求,即在当高温280℃下持续安全运行30min及以上的不燃材料。 |
问题 | 通风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的套管与封堵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1-6 | 通风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的套管与封堵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通风空调风管穿越有防火要求的区域未设置套管及防火封堵。【图示1】 | 1.问题描述通风空调风管穿越有防火要求的区域未设置套管及防火封堵。【图示1】 | 1.问题描述通风空调风管穿越有防火要求的区域未设置套管及防火封堵。【图示1】 |
231
暖通设计
通风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封堵处未设置套管3.1-6图示12.原因分析2)设计说明有关套管、封堵的部分不够完善。 | 1)通风空调风管现场施工时未设套管,而使用水泥砂浆和砖块填塞,其防火等级不足;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2.2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6.3.4条第6款。【图示2】2.正确做法通风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封堵处已设置套管,并采用不燃材料进行封堵3.1-6图示2()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2.2条。☆《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6.3.4条第6款。【图示2】2.正确做法通风空调风管穿越防火封堵处已设置套管,并采用不燃材料进行封堵3.1-6图示2()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通风空调风管安装后有防火要求的孔洞,应采用1.6mm钢制套管及不燃材料防火封堵;2.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时,应设置钢制套管,风管与套管之间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塞密实;3.防烟排烟系统风管,可使用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来严密封堵风管与隔墙之间的空隙。 | 1.通风空调风管安装后有防火要求的孔洞,应采用1.6mm钢制套管及不燃材料防火封堵;2.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时,应设置钢制套管,风管与套管之间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塞密实;3.防烟排烟系统风管,可使用水泥砂浆等不燃材料来严密封堵风管与隔墙之间的空隙。 |
问题 | 风管支吊架安装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1-7 | 风管支吊架安装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风管支架设置不符合要求;【图示1】2)风管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晃支架。【图示2】 | 1.问题描述1)风管支架设置不符合要求;【图示1】2)风管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晃支架。【图示2】 | 1.问题描述1)风管支架设置不符合要求;【图示1】2)风管未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晃支架。【图示2】 |
232
暖通设计
风管士吊第议置在风口口2.原因分析 | 3.1-7图示1(X)3.1-7图示2(X)1)风管安装时,施工单位未按图纸进行支架定位;2)因没有充分理解防晃支架设置的重要性,施工单位未按图纸施工、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职。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1条。【图示3】【图示4】正确做法风管已按规范要风管已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晃支架求设置防晃支架3.1-7图示3()3.1-7()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1条。【图示3】【图示4】正确做法风管已按规范要风管已按规范要求设置防晃支架求设置防晃支架3.1-7图示3()3.1-7()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支架应避开风口,离风口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矩形金属风管吊杆距风管末端不应大于1000mm;2.水平悬吊的主、于风管长度超过20m时,每个系统始端、末端应设置防晃支架或防止摆动的固定点。设置抗震支架的风管,可将抗震支架作为固定点。 | 1.支架应避开风口,离风口的距离不宜小于200mm,矩形金属风管吊杆距风管末端不应大于1000mm;2.水平悬吊的主、于风管长度超过20m时,每个系统始端、末端应设置防晃支架或防止摆动的固定点。设置抗震支架的风管,可将抗震支架作为固定点。 |
问题 | 通风空调风管穿越变形缝和沉降缝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1-8 | 通风空调风管穿越变形缝和沉降缝的设置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通风空调风管穿越有变形、沉降要求的区域未设置补偿软连接。【图示1】 | 1.问题描述通风空调风管穿越有变形、沉降要求的区域未设置补偿软连接。【图示1】 | 1.问题描述通风空调风管穿越有变形、沉降要求的区域未设置补偿软连接。【图示1】 |
233
暖通设计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PYH.1DB800800815000 |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PYH.1DB800800815000 |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阳800xB0015000 | PYH.1DB800800815000 | ||
1250140 | PYH.1DB800800815000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1.规范要求☆《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5条、第12.0.6条。☆《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第8.4.3条【图示2】【图示3】2.正确做法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风管穿越变形缝设置软连接3.1-8图示2()1-墙体:2-变形缝3-吊架:4-钢制套管.5-风管1-变形缝2-楼板.3-吊架:4-柔性短管:5-风管6-柔性短管:7-柔性防水填充材料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的安装示意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安装示意3.1-8图示3(√)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风管穿越有变形、沉降要求
商业
的区域未设置补偿软连接
3.1-8图示1(X)
2.原因分析
1)设计图纸没有标明软接头;
2)施工人员对规范要求不熟悉,采用硬管穿越变形缝。
234
暖通设计
1.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空间时,应设置长度为200mm~300mm的柔性短管(图示3);
2.风管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时,应设置钢制套管,风管与套管之间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填
塞密实。穿越建筑物变形缝墙体的风管两端外侧应设置长度为150mm~300mm的柔性短管,柔性短管
距变形缝墙体的距离宜为150mm~200mm(图示3),柔性短管的保温性能应符合风管系统功能要求。
防火阀未设置独立的支、吊架。 | 专业 |
通风空调 |
问题
3.1-9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1.问题描述
1)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或等于630mm的防火阀未设置独立的支、吊架;【图示1】
2)排烟防火阀未设独立的支、吊架。【图示2】
防火阀未防火阀未
设支吊架设支吊架
3.1-9图示13.1-9图示2(X)
2.原因分析
1)责任主体对规范要求不熟悉;
2)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现场交底不到位,施工人员往往忽略。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1.规范要求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6.3.8条第2款。【图示3】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6.4.1条第4款。【图示4】
.正确做法
防火阀设置防火阀设置
独立支吊架独立支吊架
3.1-9图示3()3.1-9图示4()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235
暖通设计
1.直径或长边尺寸大于或等于630mm的防火阀,应设独立支、吊架;
2.排烟防火阀的安装应设独立的支、吊架,当风管采用不燃材料防火隔热时,阀门安装处应
有明显标识;
3.防火阀的动作机构不与支吊架发生冲突。
排烟风管使用普通的保温钉来粘贴玻璃棉类柔性隔热材料。 | 专业 |
排烟风管使用普通的保温钉来粘贴玻璃棉类柔性隔热材料。 | 通风空调 |
问题
3.1-10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1.问题描述
排烟风管采用普通保温钉直接粘接在风管上,这样,因排烟风管运行温度高,会导致粘接剂失
效。【图示1】
排烟风管采用普通保
温钉来粘接隔热材料
3.1-10图示1(×)
2.原因分析
1)排烟风管采用普通保温钉粘接,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方便;
2)设计图纸没有说明排烟风管粘贴隔热材料的具体做法。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1.规范要求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16)第10.3.5条。【图示2】
2.正确做法
风管宽度在600至
1200mm之间时,风管底
部采用金属隔热钉固定
风管四周用扎带固定快速焊接金属隔热钉
3.1-10图示2()
236
暖通设计
风管宽度大于1200mm时,风管四面均用金属隔热钉固定1270W图例:耐火纤维卷材金属扎带及固定夹水平拼接垂直拼接≥1200M5镀锌钢板风管S6|快速焊接金属隔热钉3.1-10图示3()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设计图纸需要给出具体做法,分别说明不同类型的风管保温/隔热采用不同的粘接方式,空调风管可采用粘接剂来粘贴保温钉,排烟风管应根据风管宽度的不同分别采用快速焊接金属隔热钉来粘贴隔热材料,横向最大间距300mm,纵向270mm,或用金属扎带予以固定。 |
问题 | 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采用抗震支架。 | 专业 |
3.1-11 | 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采用抗震支架。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抗震支架。【图示1】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设抗震支架3.1-11图示1(X)2.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机电设备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在遭到地震破坏时容易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 | 1.问题描述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抗震支架。【图示1】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设抗震支架3.1-11图示1(X)2.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机电设备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在遭到地震破坏时容易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 | 1.问题描述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按照规范要求采用抗震支架。【图示1】排风兼排烟风机安装未设抗震支架3.1-11图示1(X)2.原因分析1)施工人员未按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进行施工;2)机电设备影响建筑的使用功能,在遭到地震破坏时容易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第5.1.12条。【图示2】2.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第5.1.12条。【图示2】2.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第5.1.12条。【图示2】2.正确做法 |
237
暖通设计
吊装风机设置抗震支架3.1-11图示2()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在设计文件中明确建筑的附属机电设备,其自身及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防,并提供安装方式和大样图。 |
238
暖通设计
3.2防烟和排烟系统
问题 | 采用自然通风的合用前室设置的可开启外窗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3.2-1 | 采用自然通风的合用前室设置的可开启外窗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合用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设计文件要求合用前室外墙上的自然通风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3.0m,现场采用固定加开启的形式设置外窗,其中可开启窗扇面积为1.96m,不满足规范要求。【图示】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小于3.0m3.2-1图示12.原因分析1)设计人员对规范掌握不够;2)依据DB32/3920-2020设计的住宅,前室的可开启外窗可包括固定扇,但可开启面积应超过外窗面积的一半,并配备消防锤。 | 1.问题描述合用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设计文件要求合用前室外墙上的自然通风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3.0m,现场采用固定加开启的形式设置外窗,其中可开启窗扇面积为1.96m,不满足规范要求。【图示】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小于3.0m3.2-1图示12.原因分析1)设计人员对规范掌握不够;2)依据DB32/3920-2020设计的住宅,前室的可开启外窗可包括固定扇,但可开启面积应超过外窗面积的一半,并配备消防锤。 | 1.问题描述合用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设计文件要求合用前室外墙上的自然通风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3.0m,现场采用固定加开启的形式设置外窗,其中可开启窗扇面积为1.96m,不满足规范要求。【图示】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小于3.0m3.2-1图示12.原因分析1)设计人员对规范掌握不够;2)依据DB32/3920-2020设计的住宅,前室的可开启外窗可包括固定扇,但可开启面积应超过外窗面积的一半,并配备消防锤。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2条。【图示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第11.2.3条(2023年3月1日起实施)。☆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第8.7.12条条文说明2.正确做法前室外窗均为可开启其面积满足要求3.2-1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2条。【图示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第11.2.3条(2023年3月1日起实施)。☆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第8.7.12条条文说明2.正确做法前室外窗均为可开启其面积满足要求3.2-1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2条。【图示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第11.2.3条(2023年3月1日起实施)。☆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第8.7.12条条文说明2.正确做法前室外窗均为可开启其面积满足要求3.2-1图示2()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239
暖通设计
1.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独立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或开口的面积不应小于2.0
m,共用前室、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依据DB32/3920-2020设计的住宅,可开启外窗包括固定
扇的面积,但必须设置一半以上的可开启窗扇,并配备消防锤,消防锤应固定在固定扇附近的墙体上;
2.设计图纸中的门窗表应清晰明了,并加强内部复核,各专业间保持一致,确保设计到位。
楼梯间可开启自然通风窗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楼梯间可开启自然通风窗设置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
3.2-2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1.问题描述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楼梯间,其可开启外窗未在距地1.3m~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图示1】
楼梯间高窗不便于开启楼梯间高窗不便于开启楼梯间高窗不便于开启
3.2-2图示1(X)
2.原因分析
1)建筑图纸门窗表不够细致,处于半平台处的可开启外窗的实际离地距离不满足规范要求;
2)施工单位未按图纸和设计说明要求的手动开启装置做法施工。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1.规范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2.4条。【图示2】
2.正确做法
增加手动增加手动增加手动
开启装置开启装置开启装置
3.2-2图示2()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1.可开启外窗应方便直接开启,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可开启外窗应在距地面高度为
240
暖通设计
1.3m~1.5m的位置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2.施工单位应严格按图施工,详细掌握相关专业的设计图纸要求。
问题 | 自然排烟窗采用上(下)悬窗开启角度或自然排烟窗(口)有效面积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 专业 | |
3.2-3 | 自然排烟窗采用上(下)悬窗开启角度或自然排烟窗(口)有效面积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 通风空调 |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
1.问题描述走道、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时,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上悬窗或下悬窗开启角度小于70°,导致有效排烟面积不能按全窗玻璃面积计算,从而使该部位有效排烟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只有部分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图示1】【图示2】【图示3】悬窗开启扇位于储烟仓下方上悬窗或下悬窗未按设计要求将高处开启角度小于70仅部分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3.2-3图示13.2-3图示23.2-3图示3(X)2.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未意识到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开启角度的重要性,未按图施工;2)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未按图纸检查、核对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及排烟窗的设置高度。 | 1.问题描述走道、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时,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上悬窗或下悬窗开启角度小于70°,导致有效排烟面积不能按全窗玻璃面积计算,从而使该部位有效排烟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只有部分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图示1】【图示2】【图示3】悬窗开启扇位于储烟仓下方上悬窗或下悬窗未按设计要求将高处开启角度小于70仅部分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3.2-3图示13.2-3图示23.2-3图示3(X)2.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未意识到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开启角度的重要性,未按图施工;2)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未按图纸检查、核对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及排烟窗的设置高度。 | 1.问题描述走道、房间采用自然排烟时,施工单位未按图施工,上悬窗或下悬窗开启角度小于70°,导致有效排烟面积不能按全窗玻璃面积计算,从而使该部位有效排烟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或者不满足设计文件要求,只有部分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图示1】【图示2】【图示3】悬窗开启扇位于储烟仓下方上悬窗或下悬窗未按设计要求将高处开启角度小于70仅部分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3.2-3图示13.2-3图示23.2-3图示3(X)2.原因分析1)施工单位未意识到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开启角度的重要性,未按图施工;2)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未按图纸检查、核对可开启外窗的面积及排烟窗的设置高度。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5条。【图示4】【图示5】【图示6】.正确做法上半部下悬窗的开启角度大于70高处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上悬窗或下悬窗开启角度大于70全部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3.2-3图示4()3.2-3图示5()3.2-3图示6()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5条。【图示4】【图示5】【图示6】.正确做法上半部下悬窗的开启角度大于70高处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上悬窗或下悬窗开启角度大于70全部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3.2-3图示4()3.2-3图示5()3.2-3图示6()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5条。【图示4】【图示5】【图示6】.正确做法上半部下悬窗的开启角度大于70高处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上悬窗或下悬窗开启角度大于70全部外窗做成可开启外窗3.2-3图示4()3.2-3图示5()3.2-3图示6()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
1.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 | 1.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 | 1.当采用开窗角大于70°的悬窗时,其面积应按窗的面积计算;当开窗角小于或等于70°时, |
241
暖通设计
其面积应按窗最大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进场的外窗,应按设计图纸要求验收,施工时做好施工自检和监理
平行检查。
问题 | 送风机的进风口与排烟风机的出风口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
3.2-4 | 通风空调 |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
1.问题描述送风口与排烟口布置在同一面上的,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未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小于6.0m【图示1】;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小于20.0m【图示2】。排烟风机加压风机入口排烟风机出口出风口正压送风风机进风口加压风机入口和排烟风机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20m,且室外风机未采取保护措施3.2-4图示1(X)3.2-4图示2(X)2.原因分析设计图纸仅用文字说明排烟口高于进风口6.0m,并非指排烟口中心高于进风口中心6.0m,而是指排烟口下缘高于进风口上缘6.0m。 | 1.问题描述送风口与排烟口布置在同一面上的,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未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小于6.0m【图示1】;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小于20.0m【图示2】。排烟风机加压风机入口排烟风机出口出风口正压送风风机进风口加压风机入口和排烟风机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20m,且室外风机未采取保护措施3.2-4图示1(X)3.2-4图示2(X)2.原因分析设计图纸仅用文字说明排烟口高于进风口6.0m,并非指排烟口中心高于进风口中心6.0m,而是指排烟口下缘高于进风口上缘6.0m。 | 1.问题描述送风口与排烟口布置在同一面上的,竖向布置时,送风机的进风口未设置在排烟出口的下方,两者边缘最小垂直距离小于6.0m【图示1】;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最小水平距离小于20.0m【图示2】。排烟风机加压风机入口排烟风机出口出风口正压送风风机进风口加压风机入口和排烟风机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20m,且室外风机未采取保护措施3.2-4图示1(X)3.2-4图示2(X)2.原因分析设计图纸仅用文字说明排烟口高于进风口6.0m,并非指排烟口中心高于进风口中心6.0m,而是指排烟口下缘高于进风口上缘6.0m。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5条第3款。【图示3】【图示4】☆《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2.0》[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第4.1.15条。.正确做法F+2层70℃F+1层排烟风机280℃防火阀出风口排烟防火阀FM走道设备层F排烟机房加压送M风机房电动风阀加压风机F-1层进风口1≥20.0m室外疏散楼梯间固定采光窗加压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加压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在同一侧面上竖向布置的要求在同一侧面上水平布置的要求3.2-4图示3(√)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5条第3款。【图示3】【图示4】☆《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2.0》[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第4.1.15条。.正确做法F+2层70℃F+1层排烟风机280℃防火阀出风口排烟防火阀FM走道设备层F排烟机房加压送M风机房电动风阀加压风机F-1层进风口1≥20.0m室外疏散楼梯间固定采光窗加压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加压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在同一侧面上竖向布置的要求在同一侧面上水平布置的要求3.2-4图示3(√)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5条第3款。【图示3】【图示4】☆《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2.0》[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第4.1.15条。.正确做法F+2层70℃F+1层排烟风机280℃防火阀出风口排烟防火阀FM走道设备层F排烟机房加压送M风机房电动风阀加压风机F-1层进风口1≥20.0m室外疏散楼梯间固定采光窗加压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加压风机进风口与排烟风机出风口在同一侧面上竖向布置的要求在同一侧面上水平布置的要求3.2-4图示3(√) |
机械加压送 | ||
风的风道 | ||
FMz | ||
FM乙 | ||
242
暖通设计
加压风机入口 | 排烟风机出口 | 加压风机入口排烟风机出口加压风机入口和排烟风机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20m符合要求,但室外风机需要采取保护措施3.2-4图示4()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设计图纸应注明排烟风机出风口标高、加压风机进风口标高;2.服务于同一防火分区的排烟风机出口与加压送风机进风口、补风机进风口应满足相应的距离要求:1)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垂直线上时: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2)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3)进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相反的建筑立面(如南向或北向)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或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且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4)进风口与排烟口其他朝向情况的设置距离详见苏建函[2022]506号文第4.1.15条。 | 1.设计图纸应注明排烟风机出风口标高、加压风机进风口标高;2.服务于同一防火分区的排烟风机出口与加压送风机进风口、补风机进风口应满足相应的距离要求:1)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垂直线上时: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2)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3)进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相反的建筑立面(如南向或北向)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或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且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4)进风口与排烟口其他朝向情况的设置距离详见苏建函[2022]506号文第4.1.15条。 | 1.设计图纸应注明排烟风机出风口标高、加压风机进风口标高;2.服务于同一防火分区的排烟风机出口与加压送风机进风口、补风机进风口应满足相应的距离要求:1)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垂直线上时: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2)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3)进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相反的建筑立面(如南向或北向)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或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且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4)进风口与排烟口其他朝向情况的设置距离详见苏建函[2022]506号文第4.1.15条。 | 1.设计图纸应注明排烟风机出风口标高、加压风机进风口标高;2.服务于同一防火分区的排烟风机出口与加压送风机进风口、补风机进风口应满足相应的距离要求:1)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垂直线上时: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2)进风口与排烟口同一朝向且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3)进风口与排烟口设置在相反的建筑立面(如南向或北向)时:两者边缘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或两者边缘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且排烟口设于进风口上方;4)进风口与排烟口其他朝向情况的设置距离详见苏建函[2022]506号文第4.1.15条。 |
问题 | 排烟风机未设置在专用机房内或合用机房未设自动喷水系统等。 | 专业 |
3.2-5 | 排烟风机未设置在专用机房内或合用机房未设自动喷水系统等。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除屋顶型排烟风机外,其他排烟风机未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图示1】2)排烟机房内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图示2】排烟风机未设排烟风机与其它设备合用机房时未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置在专用机房3.2-5图示1(×)3.2-5图示2(X)2.原因分析1)既有建筑改造时难以找到排烟机房;2)设计人员未意识到排烟风机与其它通风空调设施合用时,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导 | 1.问题描述1)除屋顶型排烟风机外,其他排烟风机未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图示1】2)排烟机房内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图示2】排烟风机未设排烟风机与其它设备合用机房时未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置在专用机房3.2-5图示1(×)3.2-5图示2(X)2.原因分析1)既有建筑改造时难以找到排烟机房;2)设计人员未意识到排烟风机与其它通风空调设施合用时,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导 | 1.问题描述1)除屋顶型排烟风机外,其他排烟风机未设置在专用机房内;【图示1】2)排烟机房内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图示2】排烟风机未设排烟风机与其它设备合用机房时未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置在专用机房3.2-5图示1(×)3.2-5图示2(X)2.原因分析1)既有建筑改造时难以找到排烟机房;2)设计人员未意识到排烟风机与其它通风空调设施合用时,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导 |
243
暖通设计
致设计图纸漏项。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5条第5款、第4.4.5条第1款【图示3】【图示4】☆《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2.0》[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第4.2.9条。2.正确做法排烟风机设置防火隔墙在专用机房内室外排烟风机排烟机房600>E00280℃排烟防火阀防火隔墙3.2-5图示3()3.2-5图示4()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除了屋顶型排烟风机无需设在机房内以外,其它排烟风机应设在专用机房内,风机两侧间距不应小于600mm;2.排风兼排烟的风机也属于合用机房,机房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3.依据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文第4.2.9条,加压送风机在置于耐火极限不小于1.0h、通风及耐候性能的保护箱体内下,可设置于室外。 |
楼梯间内的机械加压送风口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楼梯间内的机械加压送风口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
3.2-6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1.问题描述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内设置常闭式加压送风口。【图示1】
地下楼梯间加压送风
口采用常闭式风口
3.2-6图示1(×)
244
暖通设计
2.原因分析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设计为常开式送风口。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6条第1款。【图示2】2.正确做法楼梯间加压送风口采用自垂百叶风口3.2-6图示2()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除直灌式加压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层~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注意:加压送风机运行时能自行吹开百叶送风的自垂百叶风口并不是常闭式风口。 |
问题 | 竖井内未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内衬风管。 | 专业 |
3.2-7 | 竖井内未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内衬风管。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土建竖井尺寸较小,保持内表面光滑的难度较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内衬风管是出于减小风阻和减少漏风的考虑。而部分土建竖井施工过程中会遗留较多施工孔洞,且未按图纸要求内衬风管。【图示1】采用土建风道未按要求设置风管3.2-7图示1(X)2.原因分析施工单位未认真审图,没有考虑到设计图纸要求。 | 1.问题描述土建竖井尺寸较小,保持内表面光滑的难度较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内衬风管是出于减小风阻和减少漏风的考虑。而部分土建竖井施工过程中会遗留较多施工孔洞,且未按图纸要求内衬风管。【图示1】采用土建风道未按要求设置风管3.2-7图示1(X)2.原因分析施工单位未认真审图,没有考虑到设计图纸要求。 | 1.问题描述土建竖井尺寸较小,保持内表面光滑的难度较大,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内衬风管是出于减小风阻和减少漏风的考虑。而部分土建竖井施工过程中会遗留较多施工孔洞,且未按图纸要求内衬风管。【图示1】采用土建风道未按要求设置风管3.2-7图示1(X)2.原因分析施工单位未认真审图,没有考虑到设计图纸要求。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245
暖通设计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7条、第4.4.7条。【图示2】☆《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第11.1.3条(2023年3月1日起实施)。2.正确做法280℃排烟防火阀常闭排烟口口竖向设置的排烟风管,其耐火极限≥0.50h房间人采用土建风道已竖向设置的排烟风管按要求设置风管在独立管道井内平面示意图3.2-7图示2()3.2-7图示3()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采用管道送风(机械排烟系统应采用管道排烟),且不应采用土建风道。送风(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具内壁应光滑[编者注:将于2023年3月1日起实施的《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取消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对内衬风管的强制性要求。因此,通用规范实施以后是否内衬风管由设计图纸确定]。2.设计图纸应注明竖井内衬风管的材质、耐火极限、做法和尺寸,内衬风管时还应考虑施工的便利,施工人员要主动与土建施工单位协调内衬风管的施工顺序。 |
问题 | 防烟和排烟管道不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 专业 | |
3.2-8 | 防烟和排烟管道不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 通风空调 |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
1.问题描述1)防烟、排烟管道未进行防火处理和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其耐火极限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图示1】【图示2】【图示3】2)走道吊顶内的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不满足1.0h的规范要求;【图示4】3)采用涂刷防火涂料来实现风管耐火极限时,未能提供相应的型式检验报告。加压送风管未排烟风管无进行耐火处理防火措施3.2-8图示1(X)3.2-8图示2(×) | 1.问题描述1)防烟、排烟管道未进行防火处理和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其耐火极限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图示1】【图示2】【图示3】2)走道吊顶内的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不满足1.0h的规范要求;【图示4】3)采用涂刷防火涂料来实现风管耐火极限时,未能提供相应的型式检验报告。加压送风管未排烟风管无进行耐火处理防火措施3.2-8图示1(X)3.2-8图示2(×) | 1.问题描述1)防烟、排烟管道未进行防火处理和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其耐火极限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图示1】【图示2】【图示3】2)走道吊顶内的排烟风管的耐火极限不满足1.0h的规范要求;【图示4】3)采用涂刷防火涂料来实现风管耐火极限时,未能提供相应的型式检验报告。加压送风管未排烟风管无进行耐火处理防火措施3.2-8图示1(X)3.2-8图示2(×) |
246
暖通设计
吊顶内的排烟风管走道吊顶内的排烟风管采用耐火极限0.5h未进行耐火处理的离心玻璃棉,不满足1.0h的规范要求3.2-8图示3(X)3.2-8图示4(X)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仅在设计说明中用文字注明防烟、排烟管道的耐火极限,未规定耐火做法,平面图未分别注明各消防通风管道的耐火极限;2)施工人员仅按平面图施工,对图纸设计说明未予关注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8条第2款、第4.4.8条第4款、第4.4.9条。【图示5】【图示6】【图示7】【图示8】2.正确做法排烟管道已进行耐火处理并有检测报告3.2-8图示5()走道吊顶内的排烟风管耐火NHO.5极限满足1.0h的规范要求1100X400NHO.5表示该段风管的耐火极限为0.5hNHO.51100X400吊顶内的加压送风管道已进行耐火处理并有检测报告3.2-8图示6()3.2-8图示7()3.2-8图示8()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3.8条第2款、第4.4.8条第4款、第4.4.9条。【图示5】【图示6】【图示7】【图示8】2.正确做法排烟管道已进行耐火处理并有检测报告3.2-8图示5()走道吊顶内的排烟风管耐火NHO.5极限满足1.0h的规范要求1100X400NHO.5表示该段风管的耐火极限为0.5hNHO.51100X400吊顶内的加压送风管道已进行耐火处理并有检测报告3.2-8图示6()3.2-8图示7()3.2-8图示8() |
247
暖通设计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设计说明注明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补风管道满足耐火极限的具体做法,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的测试方法,当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同时符合规范要求时方为合格;平面图注明加压送风管道、排烟管道、补风管道的耐火极限;2.水平设置的加压送风管道,当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未设置在吊顶内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3.水平设置的排烟管道应设置在吊顶内,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当确有困难时,可直接设置在室内,但管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00h;4.当吊顶内有可燃物时,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进行隔热,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排烟风管应采取隔热措施,如在排烟风管外,包敷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材料;或者直接采用满足耐火极限的成品消防风管作为排烟风管,其耐火隔热性、耐火完整性需有相应的检测报告;5.防烟、排烟风管可采用有型式检验报告的成品风管(高层建筑及9度地区的建筑应采用热镀锌钢板或钢板制作),或用外包防火板、外包防火卷材、外包离心玻璃棉等措施,保证防烟、排烟风管满足规范要求的耐火极限。其中防火板、防火卷材的耐火极限应提供国家防火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离心玻璃棉应提供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用玻璃棉及其制品》GB/T13350测试要求的产品检测报告。选择相应耐火极限的做法时,还要按照检测报告注明的做法进行施工。 |
问题 | 防烟系统风量偏小。 | 专业 |
3.2-9 | 防烟系统风量偏小。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的正压送风口风量形成不了规定压力。【图示1】正压送风口风量小3.2-9图示1(×)2.原因分析1)风机压头选择不当;2)风机选型与设计不符合;电机功率不足;3)加压送风管路上的防火阀未完全开启:常闭阀门漏风量超标。 | 1.问题描述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的正压送风口风量形成不了规定压力。【图示1】正压送风口风量小3.2-9图示1(×)2.原因分析1)风机压头选择不当;2)风机选型与设计不符合;电机功率不足;3)加压送风管路上的防火阀未完全开启:常闭阀门漏风量超标。 | 1.问题描述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间)的正压送风口风量形成不了规定压力。【图示1】正压送风口风量小3.2-9图示1(×)2.原因分析1)风机压头选择不当;2)风机选型与设计不符合;电机功率不足;3)加压送风管路上的防火阀未完全开启:常闭阀门漏风量超标。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4.4条。【图示2】【图示3】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4.4条。【图示2】【图示3】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3.4.4条。【图示2】【图示3】 |
248
暖通设计
2.正确做法消防检测时通过数据发现问消防检测时通过数据发现问题,并相应调整阀门开度等题,并检查阀门漏风情况0°0O正压送风口风量符合设计要求3.2-9图示2()3.2-9图示3()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以19m/s的1000*400镀锌钢板风管为例,其摩阻为8.062Pa/m,垂直高度100米的立管仅摩阻就达到806Pa,故应计算系统阻力并合理选择加压风机的压头;2.进场验收时应核准电机和风机品牌、规格、型号;3.检查风管封闭性、调试风阀开启角度,风机不满足使用要求时进行更换4.对最不利处正压送风和排烟口进行风量检测,是消防设施检测是否合格的依据。 |
问题 | 防烟分区未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 | 专业 |
3.2-10 | 防烟分区未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防烟分区内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挡烟垂壁。【图示1】【图示2】2)挡烟垂壁被桥架等穿越处未封堵密实。【图示3】挡烟垂壁被桥架穿越处未封堵密实防烟分区未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挡烟垂壁设置的高低不一3.2-10图示1(X)3.2-10图示2(X)3.2-10图示3(X)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仅用虚线表示挡烟垂壁,承建方未意识到这是一个消防设施;2)设计图纸注明的标高有误;3)挡烟垂壁距地(楼)面距离与所在位置的吊顶高度有关,当吊顶高度调整时挡烟垂壁的高度应做相应调整,而施工单位仍按原图施工,忽视了与设计人员沟通,变更挡烟垂壁的相应高度。 | 1.问题描述1)防烟分区内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挡烟垂壁。【图示1】【图示2】2)挡烟垂壁被桥架等穿越处未封堵密实。【图示3】挡烟垂壁被桥架穿越处未封堵密实防烟分区未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挡烟垂壁设置的高低不一3.2-10图示1(X)3.2-10图示2(X)3.2-10图示3(X)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仅用虚线表示挡烟垂壁,承建方未意识到这是一个消防设施;2)设计图纸注明的标高有误;3)挡烟垂壁距地(楼)面距离与所在位置的吊顶高度有关,当吊顶高度调整时挡烟垂壁的高度应做相应调整,而施工单位仍按原图施工,忽视了与设计人员沟通,变更挡烟垂壁的相应高度。 | 1.问题描述1)防烟分区内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挡烟垂壁。【图示1】【图示2】2)挡烟垂壁被桥架等穿越处未封堵密实。【图示3】挡烟垂壁被桥架穿越处未封堵密实防烟分区未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挡烟垂壁设置的高低不一3.2-10图示1(X)3.2-10图示2(X)3.2-10图示3(X)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仅用虚线表示挡烟垂壁,承建方未意识到这是一个消防设施;2)设计图纸注明的标高有误;3)挡烟垂壁距地(楼)面距离与所在位置的吊顶高度有关,当吊顶高度调整时挡烟垂壁的高度应做相应调整,而施工单位仍按原图施工,忽视了与设计人员沟通,变更挡烟垂壁的相应高度。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249
暖通设计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2.1条。【图示4】【图示5】2.正确做法防烟分区已按要防烟分区已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求设置挡烟垂壁3.2-10图示4()防烟分区已按要求设置挡烟垂壁,管线穿越处没有漏洞挡烟垂壁被桥架穿越处已封堵密实3.2-10图示5()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设计图纸除了用虚线表示外,应注明挡烟垂壁离地距离等必要信息;挡烟垂壁高度与所在位置吊顶高度密切相关的,图纸需注明相应调整措施;设计说明应注明挡烟垂壁的材质。 |
问题 | 娱乐等场所未设置挡烟垂壁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2-11 | 娱乐等场所未设置挡烟垂壁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有些娱乐场所,建设单位因美观需要而不设固定式挡烟垂壁;【图示1】2)供货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选择挡烟垂壁的材质;3)民用建筑中的挡烟垂壁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2】4)散开楼梯间开口部位未设挡烟垂壁。 | 1.问题描述1)有些娱乐场所,建设单位因美观需要而不设固定式挡烟垂壁;【图示1】2)供货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选择挡烟垂壁的材质;3)民用建筑中的挡烟垂壁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2】4)散开楼梯间开口部位未设挡烟垂壁。 | 1.问题描述1)有些娱乐场所,建设单位因美观需要而不设固定式挡烟垂壁;【图示1】2)供货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要求选择挡烟垂壁的材质;3)民用建筑中的挡烟垂壁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2】4)散开楼梯间开口部位未设挡烟垂壁。 |
250
暖通设计
娱乐场所未按图施工,漏设挡烟垂壁挡烟垂壁高度不符合规范要求3.2-11图示13.2-11图示22.原因分析1)建设单位未按设计图纸施工;2)挡烟垂壁的高度与吊顶高度具有相关性,后期因装修吊顶高度发生变化而未告知设计人员,导致暖通图纸未进行相应变更。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2.1条【图示3】、第4.2.3条【图示4】、第4.6.2条【图示5】。☆《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2.0》[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第4.2.13条。【图示6】2.正确做法已按规范要求散开楼梯间口部已按规设置挡烟垂壁范要求设置挡烟垂壁3.2-11图示3()3.2-11图示44(√)挡烟垂壁高度大于已按规范要求设500mm,满足规范要求置活动挡烟垂壁L3.2-11图示5()3.2-11图示6() |
251
暖通设计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及隔墙等划分防烟分区;2.设置排烟设施的建筑内,散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应设置挡烟垂壁等设施;3.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储烟仓的厚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20%,且不应小于500mm;当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时,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4.若有美观要求,建设单位可要求设计采用活动式挡烟垂壁,活动式挡烟垂壁作为消防设施应接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供货单位需提供产品说明书、质量保证书等资料来证明挡烟垂壁的不燃性。 |
问题 | 挡烟垂壁安装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2-12 | 挡烟垂壁安装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活动(电动)挡烟垂壁未设置现场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图示2】2)防烟分区挡烟垂壁与吊顶凹凸造型交界处,未将凹凸造型处封闭;3)挡烟垂壁与墙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隙而未加以填补,造成挡烟垂壁不能完全封闭,挡烟功能失效。【图示3】【图示4】汇饮水处活动挡烟垂壁底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m活动挡烟垂壁底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m活动挡烟垂壁未设现场手动开启装置司3.2-12图示13.2-12图示2(X)吊顶侧面顶部有上凹造挡烟垂壁侧面与墙型,而挡烟垂壁顶部与吊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顶交接处未形成完全封闭隙,未形成完全封闭3.2-12图示3(X)3.2-12图示4(X)2.原因分析1)主体建设和装修建设不同步且未协调;2)活动挡烟垂壁是新生事物,施工单位不太了解规范做法,设计图纸也没有明确现场安装位 | 1.问题描述1)活动(电动)挡烟垂壁未设置现场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图示2】2)防烟分区挡烟垂壁与吊顶凹凸造型交界处,未将凹凸造型处封闭;3)挡烟垂壁与墙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隙而未加以填补,造成挡烟垂壁不能完全封闭,挡烟功能失效。【图示3】【图示4】汇饮水处活动挡烟垂壁底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m活动挡烟垂壁底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m活动挡烟垂壁未设现场手动开启装置司3.2-12图示13.2-12图示2(X)吊顶侧面顶部有上凹造挡烟垂壁侧面与墙型,而挡烟垂壁顶部与吊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顶交接处未形成完全封闭隙,未形成完全封闭3.2-12图示3(X)3.2-12图示4(X)2.原因分析1)主体建设和装修建设不同步且未协调;2)活动挡烟垂壁是新生事物,施工单位不太了解规范做法,设计图纸也没有明确现场安装位 | 1.问题描述1)活动(电动)挡烟垂壁未设置现场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图示2】2)防烟分区挡烟垂壁与吊顶凹凸造型交界处,未将凹凸造型处封闭;3)挡烟垂壁与墙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隙而未加以填补,造成挡烟垂壁不能完全封闭,挡烟功能失效。【图示3】【图示4】汇饮水处活动挡烟垂壁底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m活动挡烟垂壁底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m活动挡烟垂壁未设现场手动开启装置司3.2-12图示13.2-12图示2(X)吊顶侧面顶部有上凹造挡烟垂壁侧面与墙型,而挡烟垂壁顶部与吊柱之间留有较大缝顶交接处未形成完全封闭隙,未形成完全封闭3.2-12图示3(X)3.2-12图示4(X)2.原因分析1)主体建设和装修建设不同步且未协调;2)活动挡烟垂壁是新生事物,施工单位不太了解规范做法,设计图纸也没有明确现场安装位 |
252
暖通设计
置;3)施工人员未能理解挡烟垂壁设置的目的和工作原理,擅自更改挡烟垂壁的安装高度,并未与主体结构或实体吊顶相交接。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5.2.5条【图示5】【图示6】、第6.4.4条第2款【图示7】。.正确做法(3.档烟蚕壁设计图纸标明活动挡烟垂壁的手活动挡烟重型的手动操作按扫动开启装置位置+饮水处活动挡烟垂墅底边距英晚完成面2309m活动挡烟垂壁定安装在便于提作,鞋显房边距建筑完成面2200m可风处手楼大面13--157之吊顶侧面顶部有上凹造型时挡烟垂壁顶部与吊顶交接处已做处理1212图示5()3.2-12图示6()3.2-12图示7()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活动挡烟垂壁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60s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2.活动挡烟垂壁与建筑结构(柱或墙)面的缝隙不应大于60mm,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挡烟垂帘组成的连续性挡烟垂壁,各块之间不应有缝隙,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3.设计图纸应注明活动式挡烟垂壁现场手动执行机构的安装位置和高度,手动执行机构的数量要与活动式挡烟垂壁相匹配。4.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楼地面1.3m~1.5m之间便于操作、明显可见处。 |
开孔的吊顶场所储烟仓设置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开孔的吊顶场所储烟仓设置设置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
3.2-13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1.问题描述
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小于或等于25%时,吊顶内高度计入储烟仓厚度。
2.原因分析
1)施工图设计时,室内设计与暖通专业未进行有效沟通;
2)装饰图纸设计时未考虑排烟要求。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1.规范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2.2条。【图示1】【图示2】
2.正确做法
253
暖通设计
楼板 | |
楼板钢筋混凝土梁挡烟垂壁(垂帘)不燃性材料吊顶开孔不均匀挡烟垂璧(垂帘)或开孔率≤25%烟不燃性材料储1设置挡烟垂壁(垂帘)是划分防烟分区的主要措施。挡烟垂壁(垂帘)所需高度应根据室内空间所需的清晰高度以及排烟口位置面积和排烟量等因素确定2储烟仓的厚度应根据GB51251-2017第4.6.2条的规定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500mm无吊顶或有通透式吊顶时,吊顶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25%时,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防烟分区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防烟分区3.2-13图示1()3.2-13图示2() | 楼板钢筋混凝土梁挡烟垂壁(垂帘)不燃性材料吊顶开孔不均匀挡烟垂璧(垂帘)或开孔率≤25%烟不燃性材料储1设置挡烟垂壁(垂帘)是划分防烟分区的主要措施。挡烟垂壁(垂帘)所需高度应根据室内空间所需的清晰高度以及排烟口位置面积和排烟量等因素确定2储烟仓的厚度应根据GB51251-2017第4.6.2条的规定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500mm无吊顶或有通透式吊顶时,吊顶开孔不均匀或开孔率≤25%时,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防烟分区采用挡烟垂壁分隔防烟分区3.2-13图示1()3.2-13图示2() |
钢筋混凝土
通透式吊顶
或无吊顶
[注释]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1.暖通、装饰两个专业的设计图纸要进行核对,分别在图纸上注明相应信息,暖通图纸提供排
烟示意图或者用文字注明排烟口信息,装饰图纸提供吊顶开孔率数据:
2.装饰图纸在设计时要与暖通专业进行沟通,应考虑排烟要求;
3.采用格栅吊顶时,挡烟垂壁自板底或梁底向下延伸至设计高度;
4.活动式挡烟垂壁上方有管线穿越时,其上部应做成固定挡烟垂壁,管线穿越处形成的缝隙
应予以封闭。
问题 | 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3.2-14 | 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未设置在储烟仓内,无法满足排烟要求。【图示1】【图示2】自然排烟窗在储烟仓下方排烟口在储烟仓下方3.2-14图示13.2-14图示22.原因分析设计错误或施工人员未按图施工。 | 1.问题描述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未设置在储烟仓内,无法满足排烟要求。【图示1】【图示2】自然排烟窗在储烟仓下方排烟口在储烟仓下方3.2-14图示13.2-14图示22.原因分析设计错误或施工人员未按图施工。 | 1.问题描述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未设置在储烟仓内,无法满足排烟要求。【图示1】【图示2】自然排烟窗在储烟仓下方排烟口在储烟仓下方3.2-14图示13.2-14图示22.原因分析设计错误或施工人员未按图施工。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3条、第4.4.12条。【图示3】【图示4】【图示5】【图示6】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3条、第4.4.12条。【图示3】【图示4】【图示5】【图示6】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3条、第4.4.12条。【图示3】【图示4】【图示5】【图示6】 |
254
暖通设计
☆《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2.0》(苏建函消防[2022]506号)第4.2.13条。2.正确做法高处排烟窗设在项部或机械排烟系统管道在储烟仓内侧面的排烟口烟垂墅低处排烟窗在储烟仓内3.2-14图示3()3.2-14图示4()排烟窗在储烟仓内挡烟垂壁底边离地距离大于2.0m摇把距地面1.3~1.5m3.2-14图示5()3.2-14图示66(√)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图纸设计时应考虑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的位置,排烟表格的数据应与实际情况相符自然排烟窗、机械排烟口的手动执行机构应在平面图上表达清楚:2.施工单位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施工;3.疏散通道上的挡烟垂壁底边离地距离不得低于2.0米以满足疏散要求,但净高不大于3m的区域其自然排烟窗、排烟口可设置在其净空高度的1/2以上。 |
储烟仓立 | 储烟仓立 | 储烟仓立 | ||
通透式吊顶烟层底部开孔均匀或开孔率>25%防分区 |
问题 | 自然排烟窗(口)在距地1.3~1.5米处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 专业 |
3.2-15 | 自然排烟窗(口)在距地1.3~1.5米处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 | 1.问题描述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 | 1.问题描述设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 |
255
暖通设计
自然排烟窗执手太高,不便开启 | 自然排烟窗执手太高,不便开启自然排烟窗执手太高,不便开启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6条。【图示2】【图示3】【图示4】【图示5】正确做法已设手动开启装置已设手动开启装置便于开启自然排烟窗便于开启自然排烟窗3.2-15图示2()3.2-15图示3()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推烟室(n)动开启装置动开启装1.30-1.50810.0已设手动开启装置便于开启自然排烟中悬窗电动开窗机立面示意图3.2-15图示4()3.2-15图示5()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3.6条。【图示2】【图示3】【图示4】【图示5】正确做法已设手动开启装置已设手动开启装置便于开启自然排烟窗便于开启自然排烟窗3.2-15图示2()3.2-15图示3()置在高处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推烟室(n)动开启装置动开启装1.30-1.50810.0已设手动开启装置便于开启自然排烟中悬窗电动开窗机立面示意图3.2-15图示4()3.2-15图示5()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设置在高位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 | 1.自然排烟窗(口)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设置在高位不便于直接开启的自然排烟窗(口), |
3.2-15图示1(×)
2.原因分析
施工图设计时建筑、电气、暖通专业之间没有沟通一致。
256
暖通设计
应设置距地面高度1.3m~1.5m的手动开启装置。净空高度大于9m的中庭、建筑面积大于2000m
的营业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尚应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自动开启设施;
2.自然排烟窗涉及三个专业,暖通专业计算所需排烟窗的面积,建筑专业具体到排烟窗的位
置、个数以及手动开启装置,若是自动排烟窗,则由电气专业设计将控制线接入火灾自动报警器。
排烟防火阀设置不符合要求。 | 专业 |
排烟防火阀设置不符合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排烟支管管道上未设置排烟防火阀;【图示1】2)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未设置排烟防火阀,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2】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排烟支管未设排烟防火阀区处未设排烟防火阀3.2-16图示1(×)3.2-16图示2(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排烟防火阀的重要性;2)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施工;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不到位。 | 1.问题描述1)排烟支管管道上未设置排烟防火阀;【图示1】2)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未设置排烟防火阀,不符合规范要求。【图示2】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排烟支管未设排烟防火阀区处未设排烟防火阀3.2-16图示1(×)3.2-16图示2(X)2.原因分析1)责任主体没有认识到排烟防火阀的重要性;2)施工单位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或规范要求施工;施工过程中工序衔接不到位。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0条。【图示3】【图示4】☆《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第11.3.5条(2023年3月1日起实施)。.正确做法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支管按设计要求设置排烟防火阀3.2-16图示3()3.2-16图示4()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0条。【图示3】【图示4】☆《消防设施通用规范》(GB55036-2022)第11.3.5条(2023年3月1日起实施)。.正确做法排烟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支管按设计要求设置排烟防火阀3.2-16图示3()3.2-16图示4() |
问题
3.2-16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257
暖通设计
排烟管道下列部位应设置排烟防火阀:
1)垂直主排烟管道与每层水平排烟管道连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2)一个排烟系统负担多个防烟分区的排烟支管上;
3)排烟风机入口处和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问题 | 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未设置手动驱动装置或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
3.2-17 | 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未设置手动驱动装置或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 通风空调 |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
1.问题描述1)设置在顶部的常闭多叶排烟口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未在现场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2】3)常闭送风口未设置手动驱动装置:【图示3】4)排烟阀远程执行机构手动开启装置未通过钢丝绳与阀体连接,导致不能手动操作。【图示4】 | 1.问题描述1)设置在顶部的常闭多叶排烟口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未在现场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2】3)常闭送风口未设置手动驱动装置:【图示3】4)排烟阀远程执行机构手动开启装置未通过钢丝绳与阀体连接,导致不能手动操作。【图示4】 | 1.问题描述1)设置在顶部的常闭多叶排烟口未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开启排烟区域的排烟阀或排烟口,未在现场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图示2】3)常闭送风口未设置手动驱动装置:【图示3】4)排烟阀远程执行机构手动开启装置未通过钢丝绳与阀体连接,导致不能手动操作。【图示4】 | |
常闭排烟口未设排烟口未设置排烟口未设置置手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3.2-17图示1(×)3.2-17图示2(X) | |||
常闭送风口未设置手动驱动装置3.2-17图示3(X)12-17图2.原因分析1)设计图纸未注明手动执行机构的位置;2)责任主体对手动执行机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尤其是施工人员容易疏忽遗漏。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4款、第6.4.3条。【图示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4款、第6.4.3条。【图示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4款、第6.4.3条。【图示 |
258
暖通设计
5】【图示6】.正确做法e3手动驱动装置安手动驱动装置安手动开启装置已通过装位置符合要求装位置符合要求钢丝绳与阀体连接3.2-17图示5()3.2-17图示66()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责任主体要对排烟阀、常闭送风口保持关注,发现图纸未标注的应及时与设计方确认;2.设计图纸在平面图上需标出常闭送风口、排烟阀或排烟口等手动执行机构的位置,每个常闭送风口、排烟阀(口)应设置相应的手动开启装置,其安装高度距地为1.3~1.5m。 |
问题 | 排烟系统各排烟口风速分配不均,且风速、风量偏差值不符合规范要求。 | 专业 |
3.2-18 | 排烟系统各排烟口风速分配不均,且风速、风量偏差值不符合规范要求。 | 通风空调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
1.问题描述1)排烟系统各排烟口风速分配不均,未达到设计要求;2)排烟系统排烟口的风速、风量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偏差值远大于规范规定的10%范围;3)在排烟系统测试中,测得系统总风量符合设计要求,而末端排烟口达不到设计排烟量。【图示1】 | 1.问题描述1)排烟系统各排烟口风速分配不均,未达到设计要求;2)排烟系统排烟口的风速、风量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偏差值远大于规范规定的10%范围;3)在排烟系统测试中,测得系统总风量符合设计要求,而末端排烟口达不到设计排烟量。【图示1】 | 1.问题描述1)排烟系统各排烟口风速分配不均,未达到设计要求;2)排烟系统排烟口的风速、风量不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偏差值远大于规范规定的10%范围;3)在排烟系统测试中,测得系统总风量符合设计要求,而末端排烟口达不到设计排烟量。【图示1】 |
259
暖通设计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排烟管路风口附带的简易调节阀调节性能不佳,风量不均匀115001600%1600*4002690K4002.5B3-5- | ||
30 | -02 | 500x806098550x(850+250)铜底距本层地面金压探测器 | 1500m3.4m小道1.94m1.2m:村)1.5M31500c0.55m8加大2959c | ||||||
30 | -02 | 前室 | 4501750100P |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规范要求及正确做法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1.规范要求☆《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GB51251-2017)第4.4.12条第7款、第4.6.1条、第6.3.3条第5款、第6.3.5条、第7.2.7条、第8.2.6条第1款。【图示2】【图示3】正确做法排烟管路设置手动调节阀3.2-18图示2() |
水井风机房
FH
DFK500X630
消防前室
国彩部分风营7500
耐火技限>1h风口底距地0.3m
10.005
DN32PYH
02000x400开_2.8m
800X200
2550
量2550
3.2-18图示1(X)
2.原因分析
1)排烟管路上的简易风口调节措施不满足风量均匀分配的要求;
2)排烟管路施工时增加了弯头等配件导致风管阻力大幅增加:
3)排烟系统服务范围偏大,常闭阀门的漏风量偏大,导致远端排烟口风量偏小。
260
暖通设计
防烟分区-1(内走道)建筑面积机械排烟量净高长度设计清晰高度储烟仓高度风口距储烟仓底部距离单个排烟口最大排烟量单个排烟口计算排烟量排烟口实际风速最远点离排烟口距离 | 64m13000m2.8m27.0m2.15m0.65m0.65m4544m/h4533m/h6.02m/s15.8m | 图纸明确各防烟分区的相关排烟要素和排烟量数值33002850消防救援口消防救援口2年楼梯合用前室防烟分区-2 | 8600手动开启装置距地1.3~1.5m | 8600手动开启装置距地1.3~1.5m | |
280℃防烟分区-2(内走道)排烟防火阀建筑面积59m²(余同)30机械排烟量13000m防烟分区-1常闭排烟阀净高2.8m(余同)长度27.0m档烟垂壁单层百叶风口设计清晰高度2.15m400x500(余同)储烟仓高度0.65m吊顶底垂下650mm三风口距储烟仓底部距离0.65m单个排烟口最大排烟量4544m/h单个排烟口计算排烟量4533m/h排烟口实际风速6.02m/s最远点高排烟口距离17.1m3.2-18图示3() |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应对措施及防治指南 |
1.对于连接多个排烟口的排烟风管,设计文件应明确各排烟口的排烟量及调节措施,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以便后期检测排烟效果并验证排烟量数值:2.系统调试时,施工单位应逐个调校排烟口。风速存在明显异常的,需及时找出原因并消除缺陷,使系统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排烟系统可靠运行。 | 1.对于连接多个排烟口的排烟风管,设计文件应明确各排烟口的排烟量及调节措施,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以便后期检测排烟效果并验证排烟量数值:2.系统调试时,施工单位应逐个调校排烟口。风速存在明显异常的,需及时找出原因并消除缺陷,使系统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排烟系统可靠运行。 | 1.对于连接多个排烟口的排烟风管,设计文件应明确各排烟口的排烟量及调节措施,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以便后期检测排烟效果并验证排烟量数值:2.系统调试时,施工单位应逐个调校排烟口。风速存在明显异常的,需及时找出原因并消除缺陷,使系统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排烟系统可靠运行。 | 1.对于连接多个排烟口的排烟风管,设计文件应明确各排烟口的排烟量及调节措施,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以便后期检测排烟效果并验证排烟量数值:2.系统调试时,施工单位应逐个调校排烟口。风速存在明显异常的,需及时找出原因并消除缺陷,使系统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排烟系统可靠运行。 | 1.对于连接多个排烟口的排烟风管,设计文件应明确各排烟口的排烟量及调节措施,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以便后期检测排烟效果并验证排烟量数值:2.系统调试时,施工单位应逐个调校排烟口。风速存在明显异常的,需及时找出原因并消除缺陷,使系统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排烟系统可靠运行。 | 1.对于连接多个排烟口的排烟风管,设计文件应明确各排烟口的排烟量及调节措施,地下汽车库的排烟口设置手动调节阀,以便后期检测排烟效果并验证排烟量数值:2.系统调试时,施工单位应逐个调校排烟口。风速存在明显异常的,需及时找出原因并消除缺陷,使系统各项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排烟系统可靠运行。 |
280℃排烟防火阀关闭后,不能联锁停止补风机。 | 专业 |
280℃排烟防火阀关闭后,不能联锁停止补风机。 | 通风空调 |
问题
3.2-19
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1.问题描述
280℃排烟防火阀关闭后,不能联锁停止补风机。当火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280℃排烟
防火阀关闭时,只能联锁停止排烟风机,不能联锁停止对应的补风机,因此,会造成建筑进入全面
燃烧阶段时,补入新鲜的空气,加剧燃烧的激烈程度。【图示1】
补风系统不能与排烟系统联动开启或关闭
3.2-19图示1
2.原因分析
261
暖通设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