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关于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受理情况公开
供热区域改造燃煤锅炉房换热站供热管线天然气锅炉大气环境质量底线职工生活废水低噪声设备减震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底线市政供热NOx减排新能源车充电桩加氢站路检路查入户抽查遥感监测供热锅炉低氮燃烧器有色烟羽治理超低排放改造生物质锅炉燃煤锅低锅炉散煤燃气锅炉落后燃煤小热电茶炉大灶经营性小煤炉废离子交换树脂气体软水固态桶装制备换树脂锅炉房软化水装置天然气报警装置应急预案应急环境监测防火灾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消防器材防静电服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安全防护眼镜通信联络队通讯方式通知应急通讯交通保障管制专业队伍参数评估后果进行评估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事故现场控制事故连锁反应应急防护措施清除邻近区域防火区域污染措施方法应急剂量控制制定撤离组现场邻近装置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应急剂量控制规定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善后处理善后恢复措施事故警戒人员培训演练应急救援培训发布有关信息公众教育交通方式设备漏措施器材配备应急状态终止程序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专门报告多种附件材料环境监测计划应程序类响应程序公事故排气筒固废生活垃圾
金额
7500万元
项目地址
河北省
发布时间
2022/05/27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2110-130109-89-01-839229
预算金额7500万元
招标公司-
招标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关于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受理情况公开
附件: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附件: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进行审批。为保证此次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受理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67096761 电子邮件:xzspjhb@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东路49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单位 |
建设地点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受理日期 |
公示日期 |
1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河北时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2年5月26日 |
2022年5月27日 |
附件: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文件进行审批。为保证此次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受理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67096761 电子邮件:xzspjhb@163.com
地址: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东路49号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单位 |
建设地点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受理日期 |
公示日期 |
1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河北时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2022年5月26日 |
2022年5月27日 |
附件: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五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项目代码 | 2110-130109-89-01-839229 | 2110-130109-89-01-839229 | 2110-130109-89-01-839229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陈涛 | 联系方式 | 17395262787 |
建设地点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地理坐标 | 锅炉房:38°2′11.400″,114°52′34.320″ 换热站:东城换热站 38°2′25.476″,114°50′47.004″;老干部局换热站 38°2′9.384″,114°51′18.972″;美的换热站 38°2′4.272″,114°51′38.520″; 东城国际换热站 38°1′57.468″,114°51′26.676″; 供 热 管 线 : 起 点 38°2′13.632″ , 114°51′24.228″ ; 终 点 38°1′50.376″ , 114°51′17.712″ | 锅炉房:38°2′11.400″,114°52′34.320″ 换热站:东城换热站 38°2′25.476″,114°50′47.004″;老干部局换热站 38°2′9.384″,114°51′18.972″;美的换热站 38°2′4.272″,114°51′38.520″; 东城国际换热站 38°1′57.468″,114°51′26.676″; 供 热 管 线 : 起 点 38°2′13.632″ , 114°51′24.228″ ; 终 点 38°1′50.376″ , 114°51′17.712″ | 锅炉房:38°2′11.400″,114°52′34.320″ 换热站:东城换热站 38°2′25.476″,114°50′47.004″;老干部局换热站 38°2′9.384″,114°51′18.972″;美的换热站 38°2′4.272″,114°51′38.520″; 东城国际换热站 38°1′57.468″,114°51′26.676″; 供 热 管 线 : 起 点 38°2′13.632″ , 114°51′24.228″ ; 终 点 38°1′50.376″ , 114°51′17.712″ |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 D4430 热力生产和供应 D4852 管道工程建筑 |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 四 十一 、电 力、 热力 生 产和 91 热 力 生 产 和 供 应 供 应 业 工 程( 包括 建设 单位 自 建自 用的供热工程) 天然气锅炉 总容量 1 吨/小时(0.7 兆瓦) 以上的 五 十二 、交 通运 输业 、 管道 146 城市(镇)管网 运输业 及管廊建设(不含给水管道; 1.6 兆 帕 及 不 含 光 纤 ; 不 含 以下的天然气管道)其他 |
建设性质 |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项目审批(核准/备 案)部门(选填) | 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 审批局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藁行审批复〔2021〕 01-1490040 号 |
总投资(万元) | 7500 | 环保投资(万元) | 82 |
环保投资占比(%) | 1.1 | 施工工期 | 9 个月 |
—1—
是否开工建设 | 是否开工建设 | ■否 □是: | 用地(用海) 面积(m2) |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无需设置专题 | ||
规划情况 | 规划情况 | 项目属于热力生产及供应,位于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名称: 《 河 北 藁 城 经 济 开 发 区 总 体 规 划 ( 2016-2030 ) 》 ; 审 批 机 关 : 河 北 省人民政府 |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情况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情况 | 规 划 环 评 文 件 名 称 : 《 河 北 藁 城 经 济 开 发 区 总 体 规 划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审查机关: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审查文件名称:河北省环境保 护厅《关于转送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 见的函》;文号:冀环评函〔2017〕1209 号 |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本项目为热力生产和供应,属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园区规划, 近期采用吉藁化纤现有 2 台 75t/h 燃煤锅炉、天信热力 4 台 65t/h 燃气 锅 炉 , 远 期 新建 规 划 2 × 390MW 热 电 厂 , 并 保留 吉 藁 化 纤 和 天 信 热 力供热锅炉。审查意见中,要求加快除园区西区以外其他片区的供水、 污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属于对园区基础设施中供 热设施进行改造,符合园区规划及审查意见相关要求。 | ||
其他 符合 性分 析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2—
根据园区规划,近期采用吉藁化纤现有2台75t/h燃煤锅炉、天信热力4台65t/h 燃气锅炉,远期新建规划2 ×390MW热电厂,并保留吉藁化纤和天信热力供热锅 炉。 现阶段,规划的2×390MW热电厂尚未建设。藁城区北部的廉东大街(原昌 盛街)以东、 吉藁街以西、石津渠以北、 黄石高速以南120万m2供热区域由河 北 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进行供热。电厂1997年开始集中供暖,目前站房设 备陈旧,供热管线老化,尤其蒸汽管网,大部分使用20年以上,保温损坏管道热 损失达25-30%,安全隐患逐年上升。目前现有的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于2017 年4 月份建成并投用,近年随着京津冀环保形势日益趋紧,作为藁城区仅有的燃煤自 备电厂面临的环保压力巨大,按照发改、工信、环保多部门要求,燃煤锅炉替代 工作势在必行。 为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同时确保供热范围内居民冬季供热,石家庄市藁 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拟投资7500万元,建设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 项目 ,在现有热电厂 区建设2台50t/h 燃气锅炉,用于 代替现有一台75t/h燃煤锅炉 进行冬季集中供暖。本项目属于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属于利民工程,一次性投资 较大,因此本项目采用政府投资方式,由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 资金申请。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出具了关于《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 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藁行审批复〔2021〕01-1490040号),同意 该项目建设方案。 综上分析,本项目与《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现阶段供热方 案一致,均采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符合现行环保政策,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 批局出具了关于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项目建设方案。 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 评〔2016〕150号)中“三线一单”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 表1 与环环评〔2016〕150号文符合性分析 | ||||
序号 | 政策 要求 | 本项 目实 际 | 符合 性 | |
1 | 生 态 保 护 红 线是 生 态 空 间 范 围内 具 有 特 殊 重 要 生 态 功 能必 须 实 行 强 制 性 严 格 保 护 的 区 域 。 相 关 规划 环 评 应 将 生 态 空 间 管 控 作 为 重 要 内 容 ,规 划 区 域 涉 及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的 , 在 规 划 环评 结 论 和 审 查 意 见 中 应 落 实 生 态 保 护 红 线的 管 理 要 求 , 提 出 相 应 对 策 | 项目 不占 用生 态保 护红 线 ,距离 生态 保 护 红 线 最 近 距 离 为 东 城 国 际 换 热 站 距 离 石 津 干 渠 240m 。 满 足 生 态 保 护红 线管 理要 求。 | 符合 |
—3—
措 施 。 除 受 自然 条 件 限 制 、 确 实 无 法 避 让 的铁 路、公路 、航道 、防洪 、管道 、干渠 、 通 讯 、 输 变 电等 重 要 基 础 设 施 项 目 外 , 在 生 态 保 护 红 线范 围 内 , 严 控 各 类 开 发 建 设 活 动 , 依 法 不予 审 批 新 建 工 业 项 目 和 矿 产 开发 项目 的环 评文 件。 | ||||
2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是 国 家 和 地 方 设 置 的 大 气 、 水 和 土 壤 环 境质 量 目 标 , 也 是 改 善 环 境 质 量 的 基 准 线 。有 关 规 划 环 评 应 落 实 区 域 环 境 质 量 目 标 管理 要 求 , 提 出 区 域 或 者 行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总量 管 控 建 议 以 及 优 化 区 域 或 行 业 发 展 布 局、 结 构 和 规 模 的 对 策 措 施 。 项 目 环 评 应 对照 区 域 环 境 质 量 目 标 , 深 入 分 析 预 测 项 目建 设 对 环 境 质 量 的 影 响 , 强 化污 染防 治措 施和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要 求。 | ① 大气 环境 质量 底线 项目 对现 有燃 煤锅 炉房 进行 改造 ,改 造 后 主 要 污 染 物 颗 粒 物 、 SO2 、 NOx 均 得 到 了 大 幅 削 减 , 减 少 了 环 境 影 响, 不会 突破 环境 空气 质量 底线 。 ② 水环 境质 量底 线 项 目 职 工 生 活 废 水 经 化 粪 池 进 行 预 处 理 与 其 他 废 水 一 并 由 市 政 管 网 排 入 河 北 国 津 天 创 污 水 处 理 有 限 责 任 公司 ,不直 接进 入地 表水 体 ,不会 造 成地 下水 污染 ,不会 突破 水环 境质 量 底线 。 ③ 声环 境质 量底 线 经选 用低 噪声 设备 ,设 置减 震基 础 , 经厂 房隔 声后 ,锅炉 房厂 界噪 声满 足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 准 ,换热 站厂 界噪 声满 足《声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2 类 标 准。 不会 突破 声环 境质 量底 线。 ④ 土壤 环境 质量 底线 本项 目土 壤为 Ⅳ 类项 目,对土 壤环 境 影响 小 ,在采 取防 渗措 施后 可有 效避 免对 土壤 的影 响 ,不会 突破 土壤 环境 质量 底线 。 | 符合 | |
3 | 资 源 是 环 境 的载 体 ,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是 各 地 区 能 源 、 水 、土 地 等 资 源 消 耗 不 得 突 破 的 “天 花 板 ”。 相 关 规 划 环 评 应 依 据 有 关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对规 划 实 施 以 及 规 划 内 项 目 的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区 分 不 同 行 业 , 从 能 源 资 源 开 发 等 量 或减 量 替 代 、 开 采 方 式 和 规 模 控 制 、 利 用 效率 和 保 护 措 施 等 方 面 提 出 建 议,为规 划编 制和 审批 决策 提供 重要 依据 。 | 根据 工程 特点 ,本工 程利 用的 资源 主 要为 土地 、水资 源 、电资 源 。本工 程 供水 由市 政给 水管 网就 近接 入 ,可满 足项 目需 求 ,符合 区域 水资 源利 用要 求 。 本 工 程 由 供 电 公 司 提 供 , 供 热 站 附 近 设 置 箱 式 变 电 站 ; 根 据 石 家 庄 市 藁 城 区 自 然 资 源 和 规 划 局 出 具 的 说 明(见附 件),项目 不新 增建 设用 地, 项目 符合《 石家 庄市 藁城 区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划(2010-2020 年) 》。 因此 , 本工 程符 合区 域土 地资 源利 用要 求 。 | 符合 |
—4—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5—
管 控 要 求 | 管 控 要 求 |
管 控 维 度 | 管 控 要 求 |
空间 布局 约束 | / |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 1.新 (改、 扩)建向 环境 水体 直接 排放 污水 的排 污单 位执 行 《子牙 河 流域 水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DB13/2796—2018)排 放限 值。 |
环境 风险 防控 | / |
资源 利用 效率 | 1.提 高污 水处 理厂 中水 回用 率。 |
范围内,项目距离生态保护红线最近距离为东城国际换热站距离石津干渠 240m, 项目与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位置关系见附图 6。 ③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管控要求 根据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要求,结合环境管控单元特征,针对性制 定生态环境管控要求。 A 优先保护单元。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除有限人为活动外,依 法依规禁止其他城镇和建设活动。一般生态空间突出生态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 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南水北调工程、石津总干渠等重 大引水工程两侧范围严格执行引调水工程相关法律规定。 B 重点管控单元。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污染减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为重点,加快解决资源环境负荷大、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差、生态环境风险高 等问题。 a 城镇重点管控单元。优化工业布局,有序实施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整 改或搬迁退出;强化交通污染源管控;完善污水治理设施;加快城镇河流水系环 境整洽﹔加强工业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和开发再利用监管。 b 工业园区重点管控单元。严格产业准入,完善园区设施建设,推动设施提 标改造;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资源利用效率和地下 水开采管控。 c 农业农村重点管控单元。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布局,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综 合整治,逐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 动秸秤综合利用﹔控制地下水超采区农业地下水开采。 C 一般管控单元。严格执行国家、河北省、石家庄市关子产业准入、总量控 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管控要求。 表 2 藁城区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管 控 要 求 管 控 维 度 管 控 要 求 / 空间 布局 约束 1.新 (改、 扩)建向 环境 水体 直接 排放 污水 的排 污单 位执 行 《子牙 河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流域 水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DB13/2796—2018)排 放限 值。 / 环境 风险 防控 1.提 高污 水处 理厂 中水 回用 率。 资源 利用 效率 本项目不占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自 |
—6—
然保护地管控要求。本工程属于热力生产和供应,管道运输业项目,满足全市水 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满足资源利用总体管控要求,与全市 产业准入及布局总体管控要求相一致。符合藁城区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综上 分析,项目符合区域“三线一单”相关要求。 4、与相关污染防治政策符合性分析 项目与相关污染防治政策的符合性见表 3。 表 3 本项目与相关污染防治政策的符合性 | ||||
环保 政策 | 政策 要求 | 本项 目情 况 | 是否 符合 | |
石家 庄 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 臭氧 污染 防治 攻坚 方案 》 | ⑤ 加快 实施 NOx 减排 工程 A、全面 推进 钢铁 行业 超低 排放 改造 ,在完 成有 组织 排放 超低 改造 基础 上 ,2021 年底 前完 成无 组织 超低 排放 改造 , 大力 提升 清洁 运输 水平 。B 、全面 推进 燃煤 电厂 超净 排放 改 造 , 强 化 电 力 行 业 有 组 织 、 无 组 织 、 清 洁 运 输 等 全 面 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铁 路 运 输 比 例 达 到 95% 以 上 , 铁 路 运 输 比 例 达 不 到 要 求 或 不 具 备 铁 路 运 输 的 企 业 , 运 输 车 辆 全 部 采 用 新 能 源 汽 车 或 达 到 国 六 排 放 标 准 的 汽 车 (2021 年 底前 可采 用国 五排 放标 准的 汽车 )。C 、深化 重点 行业 深 度 治 理 , 加 强 水 泥 、 平 板 玻 璃 、 陶 瓷 等 重 点 行 业 有 组 织 超 低 排 放 监 督 管 理 、 无 组 织 排 放 实 施 深 度 治 理 、 清 洁 运 输改 造 。D、深入 开展 工业 窑炉 和锅 炉综 合治 理,全面 提 升 砖 瓦 、 石 灰 、 耐 火 材 料 等 行 业 工 业 窑 炉 的 治 污 设 施 处 理 能 力 , 其 他 行 业 工 业 窑 炉 参 照 重 污 染 天 气 应 急 减 排 绩 效评 价 B 级及 以上 企业 标准 。 ⑥ 强化 移动 源 NOx 和 VOCs 管控 A、加 快车 辆优 化升 级, 全面 实施 机动 车国 六排 放标 准 , 加 快 淘 汰 采 用 稀 薄 燃 烧 技 术 或 “ 油 改 气 ” 的 老 旧 燃 气 车 辆 ; 鼓 励 淘 汰 国 四 排 放 标 准 营 运 柴 油 货 车 。 推 进 老 旧 非 道路 移动 机械 淘汰 更新 ,鼓励 新增 和更 新为 新能 源机 械 。 B 、加快 新能 源车 推广 应用 ,加快 充电 桩 、加氢 站等 基础 配 套 设 施 建 设 , 机 场 、 铁 路 货 场 等 新 增 或 更 换 作 业 车 辆 新 能 源 比 例 达 到 100%。 C 、 加 强 柴 油 货 车 排 放 管 控 , 常 态 化 开 展 重 型 柴 油 货 车 尾 气 排 放 达 标 整 治 、 路 检 路 查 、 入 户 抽 查 、 遥 感 监 测 等 ; 强 化 重 点 用 车 单 位 进 出 场 车 辆 电子 台账 动态 管理 。 |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全 部 采用 低氮 燃烧 器, 严 格控 制 NOx 排放 ,锅 炉烟 气满 足河 北省 地 方标 准《 锅炉 大气 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DB13/5161-2020) | 符合 | |
石家 庄市 人民 政 府 | ⑤ 加快 能源 结构 调整 ,深 化清 洁能 源替 代攻 坚。 A、严格 控制 煤炭 消费 总量 ,严格 控制 新增 煤电 机组 装机 |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全 部 采用 天然 气锅 炉 | 符合 |
—7—
2021 年 4 月 29 日 发布 《石 家庄 市 2021 年 大气 污染 综合 治理 工作 方 案》 (石 政函 〔2021〕 27 号) | 规模 ,审慎 发展 石油 化工 等项 目;严格 控制 钢铁 、电力 、 建材 等主 要行 业耗 煤量 。B、推进 农村 清洁 安全 取暖 ,坚 持 宜 电 则 电 、 宜 气 则 气 、 宜 煤 则 煤 、 宜 热 则 热 、 应 改 尽 改 的 原 则 , 对 有 条 件 的 山 区 县 , 因 地 制 宜 推 进 风 电 、 光 伏太 阳能 等取 暖方 式, 全力 做好 清洁 取暖 工程 扫尾 。 | |||
《国 务院 关于 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 年行 动计 划的 通 知》 (国 发〔2018〕 22 号) | 加 大 燃 煤 小 锅 炉 淘 汰 力 度 。 县 级 及 以 上 城 市 建 成 区 基 本 淘汰 每小 时 10 蒸吨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及 茶水 炉 、经营 性炉 灶 、 储 粮 烘 干 设 备 等 燃 煤 设 施 , 原 则 上 不 再 新 建 每 小 时 35 蒸 吨 以 下 的 燃 煤 锅 炉 , 其 他 地 区 原 则 上 不 再 新 建 每 小 时 10 蒸吨 以下 的燃 煤锅 炉 。环境 空气 质量 未达 标城 市应 进一 步加 大淘 汰力 度 。重点 区域 基本 淘汰 每小 时 35 蒸吨 以下 燃煤 锅炉 ,每小 时 65 蒸吨 及以 上燃 煤锅 炉全 部完 成 节 能 和 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燃 气 锅 炉 基 本 完 成 低 氮 改 造 ; 城 市建 成区 生物 质锅 炉实 施超 低排 放改 造。 |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全 部 采用 天然 气锅 炉, 全 部采 用低 氮燃 烧器 。 | 符合 | |
《国 务院 关于 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 年行 动计 划的 通 知》 (国 发〔2018〕 22 号) | 严 格 施 工 扬 尘 监 管 。2018 年 底 前 , 各 地 建 立 施 工 工 地 管 理 清 单 。 因 地 制 宜 稳 步 发 展 装 配 式 建 筑 。 将 施 工 工 地 扬 尘 污 染 防 治 纳 入 文 明 施 工 管 理 范 畴 , 建 立 扬 尘 控 制 责 任 制 度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重 点 区 域 建 筑 施 工 工 地 要 做 到 工 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土 方 开 挖 湿 法作 业 、路面 硬化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土 车辆 密闭 运输“六 个 百分 之百”, 安装 在线 监 测和 视频 监控 设 备, 并与 当 地 有 关 主 管 部 门 联 网 。 将 扬 尘 管 理 工 作 不 到 位 的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主 体“黑名 单”。加强 道路 扬尘 综合 整治 。大力 推进 道路 清 扫 保 洁 机 械 化 作 业 , 提 高 道 路 机 械 化 清 扫 率 ,2020 年 底 前 , 地 级 及 以 上 城 市 建 成 区 达 到 70% 以 上 , 县 城 达 到 60%以上 ,重点 区域 要显 著提 高 。严格 渣土 运输 车辆 规范 化管 理, 渣土 运输 车要 密闭 。 | 本项 目施 工工 地做 到 工地 周边 围挡 、物 料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百分 之百 ” ,渣 土运 输车 全部 密闭 。 | 符合 |
—8—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9—
预测 值 时段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北区 |
预测 值 时段 | 东厂 界 | 南厂 界 | 西场 界 | 北厂 界 | 东城 国际 北区 |
贡献 值 | 49.7 | 52.0 | 49.6 | 51.6 | 24.2 |
监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5.2 |
监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6.0 |
评价 标准 (昼 间 ) | 60 | 60 | 60 | 60 | 60 |
评价 标准 (夜 间 ) | 50 | 50 | 50 | 50 | 50 |
预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5.2 |
预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6.0 |
达标 情况 (昼 间 )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情况 (夜 间 )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预测 值 时段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云熙 府 |
预测 值 时段 | 东厂 界 | 南厂 界 | 西场 界 | 北厂 界 | 美的 云熙 府 |
贡献 值 | 48.6 | 49.9 | 48.6 | 49.9 | 39.2 |
监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5.9 |
监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6.2 |
评价 标准 (昼 间) | 60 | 60 | 60 | 60 | 60 |
评价 标准 (夜 间) | 50 | 50 | 50 | 50 | 50 |
预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6.0 |
预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7.0 |
达标 情况 (昼 间)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情况 (夜 间)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续表 31 单位:dB(A) 换热站噪声预测结果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预测 值 东城 国际 北区 时段 东厂 界 南厂 界 西场 界 北厂 界 49.7 52.0 49.6 51.6 24.2 贡献 值 / 55.2 监测 值( 昼间 ) / 46.0 监测 值( 夜间 ) 60 评价 标准 (昼 间 ) 50 评价 标准 (夜 间 ) / / / / 55.2 预测 值( 昼间 ) / / / / 46.0 预测 值( 夜间 ) 达标 情况 (昼 间 )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情况 (夜 间 )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续表 31 单位:dB(A) 换热站噪声预测结果 美的 换热 站 预测 值 美的 云熙 府 时段 东厂 界 南厂 界 西场 界 北厂 界 48.6 49.9 48.6 49.9 39.2 贡献 值 / 55.9 监测 值( 昼间 ) / 46.2 监测 值( 夜间 ) 60 评价 标准 (昼 间) 50 评价 标准 (夜 间) / / / / 56.0 预测 值( 昼间 ) / / / / 47.0 预测 值( 夜间 ) 达标 情况 (昼 间)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情况 (夜 间)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预测结果表明,项目锅炉房改建完成后,本项目与热电厂现有工程叠加后各 场界的贡献 值 满足 《工业企 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2008) 表 1 中 3 类 标 准 要 求 , 各 换 热 站 厂 界 贡 献 值 满 足 《 工 业 企 业 厂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 (GB12348-2008)表 1 中 2 类标准要求,换热站周边敏感点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项目运营期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依托现有锅炉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不新增劳动定员,运营期无生活 垃圾产生。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房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项目固废 产生、处置情况见下表。 |
—42—
产污 环节 | 名称 | 属性 | 代码 | 物理 性状 | 产生 量 (t/a) | 贮存 方式 | 利用 处 置方 式 | 利用 处置 量 |
软水 制备 | 废离 子交 换树 脂 | 一般 固废 | 443-999-99 | 固态 | 0.36 | 桶装 | 厂家 统 一回 收 | 0.36 |
序号 | 物质 分类 | 化学 名 称 | 形态 | 熔点 (℃) | 沸点 (℃) | 闪点 (℃) | 爆炸 极 限% | 危险 特性 | 危险 度 H | 分布 场所 |
1 | 燃料 | 天然 气 | 气体 | -182.5 | -161.5 | -218 | 5-15 | 易燃 易爆 | 2 | 锅炉 房 |
表 32 项目固废产生、处置情况一览表 产污 物理 产生 量 贮存 利用 处 利用 处置 名称 属性 代码 (t/a) 环节 性状 方式 置方 式 量 软水 废离 子交 一般 厂家 统 443-999-99 0.36 0.36 固态 桶装 制备 换树 脂 固废 一回 收 锅炉房软化水装置废离子交换树脂产生量为 0.36t (每 2 年更换 1 次),为一 般固废,废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后厂家统一回收,不外排。 综上分析,项目固废得到妥善处置,不外排,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厂 区 固 体 废 物 应 按 《 一 般 工 业 固 体 废 物 贮 存 和 填 埋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GB 18599-2020)中的要求设置。具体如下: ①必须与将要堆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 ②应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场内。 ③应加强监督管理,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不存在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径,项目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 行防渗后不会对地下水及土壤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厂区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6、风险评价 (1)风险调查 ①项目涉及物质危险性识别和评价 项目涉及到的危险性物质主要为天然气,在管线输送、锅炉房使用过程中均 存在一定危险有害性,其物化性质及毒性见表 33。 表 33 项目涉及主要物料理化特性一览表 物质 化学 名 熔点 沸点 闪点 爆炸 极 危险 危险 度 分布 序号 形态 (℃) (℃) (℃) 限% H 分类 称 特性 场所 1 -182.5 -161.5 -218 5-15 2 燃料 天然 气 气体 易燃 易爆 锅炉 房 本项目天然气在运输时,存在由于发生管道老化破裂事故而引发的物料泄漏 事故。 ②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本项目毒害物质扩散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大气扩散:产品、物料泄露,人体及动物吸入及接触均会对健康产生一定危 害,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伴生污染物进行大气环境,通过大气扩散对项目周围环 |
—43—
环境 风险 潜势 | Ⅳ、Ⅳ+ | Ⅲ | Ⅱ | Ⅰ |
评价 工作 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 分析 a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境造成危害。 水环境扩散:拟建项目发生火灾事故时产生的消防废水或者泄漏的液态产品 未能得到有效收集而进入雨排系统,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 境造成影响。 地下水环境扩散:本项目产生的事故废水,通过厂区地面下渗至地下含水层 并向下游运移,对下游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造成风险事故。 (2)风险潜势初判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物质为锅炉房用户内部天然气管道中的天然气,其中最长 管道按 200m,管径为 200mm,设计压力 0.4MPa,则天然气最大在线量为 0.018t。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表 B.1 突发环境 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甲烷(CAS 号 74-82-8 )的临界量为 10t。项目危险物质 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1,项目风险潜势Ⅰ级。 (3)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 34。 表 34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 Ⅳ、Ⅳ+ Ⅲ Ⅱ Ⅰ 环境 风险 潜势 简单 分析 a 评价 工作 等级 一 二 三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天然气管线环境风险潜势均为 I,仅需简单分析。 (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主要危险物质是天然气。根据已有的天然气事故调查案例分析及危 险因素识别,本项目天然气事故一般为输送介质从管道内泄露,管道的阀门损坏 或管道意外破裂后,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吸入过多会导 致头晕、恶心、脑缺氧,甚至死亡。 管道的设计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设计、施工、建设,最大程度保证 管道、阀门不会发生破损。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发生天然气泄漏的常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工人违章操作以及管道破 裂,阀门损漏等导致生产性事故或意外事故所造成。 ①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设置专门的安全员,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 |
—44—
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正常与非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岗位工 作要求与职责;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纳入全厂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当中,并定 期进行应急演练。 ③泄漏事故发生时,有关负责人员应有秩序、有计划的进行处理,制定现场 应急处置措施方案,防止事态蔓延扩大引起环境污染。 ④严禁在管线两侧各 5m 范围内修筑工程,在管线上方及近旁严禁动土开挖 和修建超过管道负荷的建筑物。 ⑤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计划和各种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 作规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 ⑥配备天然气报警装置等必要的应急设施,定期进行操作规范的讲解和应急 演练,事发及时报告、处理及时有效、过程及时反馈。 (4)应急预案 项目运营单位必须制定应急计划、方案和程序,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生 产、安全、环保等部门组成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小组 便及时例行其相应的职责,处理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的位置,若自动截断阀未打开用最快的办法手动 打开截断阀,同时组织人力对天然气扩散危险区进行警戒,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 可能发生的火源,避免发生着火爆炸和蔓延扩大; 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公安、消防部 门加强防范措施; 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制定 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见表 35。 表 35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 |||
序号 | 项目 | 内容 及要 求 | |
1 | 危险 源概 况 | 管线 破裂 ,天 然气 不完 全燃 烧产 生 CO | |
2 | 应急 计划 区 | 锅炉 房 | |
3 | 应急 组织 | 单位 成立 事故 应急 救援 指挥 领导 小组 ,下设 应急 救援 办公 室 。 专业 救援 队伍 :成 立专 业救 援队 伍, 负责 事故 控制 、救 援、 善后 处理 。 | |
4 | 应急 状态 分类 及应 急响 | 按照 事故 发生 的严 重程 度, 规定 事故 的级 别及 相应 的应 急分 |
—45—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46—
时段 | 监测 点位 | 监测 指标 | 监测 频次 | 执行 标准 |
施工 期 | 施工 场地 | PM10 | 在线 | 河北省地方标准《施工场地 扬尘排放标准》 (DB13/2934-2019) |
施工 期 | 施工 场界 | 等效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建 筑施 工场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GB12523-2011)中 的相 关规 定 |
营运 期 | 锅炉 房排 气筒 (DA001、DA002) | 颗粒 物、SO 2、烟 气黑 度、 NOx | 在线 监测 , 并与 环保 部门 联网 | 河北 省地 方标 准《 锅炉 大 气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
营运 期 | 热电 厂废 水排 口 (DW001) | pH 值 、COD 、NH 4-N、SS 、 总磷 、溶解 性总 固体 、流量 | 1 次/季度 | 《污 水综 合排 放标 准 》 (GB8918-1996)三级 标准 |
营运 期 | 锅炉 房厂 界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3 类标 准 |
营运 期 | 换热 站厂 界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2 类标 准 |
营运 期 | 东街 村 、平安 家园 、 东城 国际 北区 、美 的云 熙府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2 类标 准 |
本项目为供热改造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无组织源,施工废水及生 活污水均不外排,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施工设备,具有流动性;运营期大气污染物 主要为锅炉烟气,废水主要为软水制备废水及锅炉排污水。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 ),本项目施工期需对施工场地扬尘 进行监测。运营期检测计划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火力发电及锅炉》 (HJ820-2017)。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见表 36。 表 36 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时段 监测 点位 监测 指标 监测 频次 执行 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施工场地 PM10 施工 场地 在线 扬尘排放标准》 (DB13/2934-2019) 施工 期 《建 筑施 工场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等效 A 声级 1 次/季度 施工 场界 (GB12523-2011)中 的相 关规 定 在线 监测 , 颗粒 物、SO 2、烟 气黑 度、 锅炉 房排 气筒 河北 省地 方标 准《 锅炉 大 并与 环保 (DA001、DA002) NOx 气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部门 联网 pH 值 、COD 、NH 4-N、SS 、 热电 厂废 水排 口 《污 水综 合排 放标 准 》 1 次/季度 (DW001) (GB8918-1996)三级 标准 总磷 、溶解 性总 固体 、流量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锅炉 房厂 界 排放 标准 》 营运 期 (GB12348-2008)3 类标 准 等效 连续 A 声级 1 次/季度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换热 站厂 界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2 类标 准 东街 村 、平安 家园 、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1 次/季度 东城 国际 北区 、美 (GB3096-2008)2 类标 准 的云 熙府 |
—47—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 污染物项 目 | 环境保护措施 | 执行标准 |
大气环境 | DA001 DA002 | 颗粒物、 SO2、NOx、 烟气黑度 | 锅炉经低氮燃烧器处 理后由 1 根 8m 高排气 筒排放(共 2 套低氮燃 烧器+2 根排气筒) | 河北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3/5161-2020 ) |
地表水环境 | 软水制备废 水、锅炉排污 水 | SS | 排入化纤厂区污水处 理站,与化纤厂区综合 废水一并处理后,经污 水管网排入河北国津 天创污水处理有限责 任公司进一步处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18-1996)三级标准 |
声环境 | 水泵、风机等 设备 | 等效连续 A 声级 | 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 基础减振、隔声、风机 消声等措施 | 锅炉房执行《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 各换热站均执行《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
电磁辐射 | 无 | -- | -- | -- |
固体废物 | -- | -- | -- | -- |
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防治措施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生态保护措施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其他环境管理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48—
要求 | (2)排放口规范化 严格按照《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建立规范化排放口, 设监测孔及监测平台,设排污口标识牌,建立规范化排污口档案。 废气: ①排气筒应设置编号名牌,并注明排放的污染物。 ②排气筒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有净化设 施的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口。 ③采样孔、点位数目和位置应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 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的规定设置。 ④当采样位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其位置应由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确 认。 噪声: 应 按照 《工 企业 厂 界噪 声测 量 方法 》( GB12349-90 ) 的规 定, 设置 环 境噪声监测点,并在该处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废水: 本项目废水排入化纤厂区污水处理站,与化纤厂区综合废水一并处理 后,经污水管网排入河北国津天创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处理 。应 按照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 和 GB15562.2-1995 ) 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固废: 固体废物贮存必须规范化,固废暂存场地应按照国家标准《环境保护 图形标志》(GB15562.1-1995 和 GB15562.2-1995 )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 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3)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技术机构应当依照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表和审批决定等要求,如实查验、监测、记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 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同时还应如实记载其他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三同时” 落实情况,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 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排污申报。 |
—49—
六、结论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红
线管理要求,满足“三线一单”要求;项目采取了完善的污染治理措施并制定了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可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
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及植被破坏,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在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
下,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可行。
—50—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项目 分类 | 污染物名称 | 现有工程排放量(固 体废物产生量)① | 现有工程许可 排放量② | 在建工程排放量(固 体废物产生量)③ | 本项目排放量(固 体废物产生量)④ | 以新带老削减量(新建 项目不填)⑤ |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排放量 (固体废物产生量)⑥ | 变化量⑦ |
废气 | 颗粒 物 | 8.670 | 8.670 | -- | 1.092 | 1.425 | 8.337 | -0.333 |
废气 | SO2 | 36.710 | 36.710 | -- | 0.918 | 6.035 | 31.593 | -5.117 |
废气 | NOx | 52.020 | 52.020 | -- | 6.976 | 8.551 | 50.445 | -1.575 |
废水 | COD | 8.468 | / | -- | 1.392 | 1.392 | 8.468 | 0 |
废水 | 氨氮 | 1.588 | / | -- | 0.261 | 0.261 | 1.588 | 0 |
一般 工业 固体 废物 | 废离 子交换 树脂 | 2.190 | 2.190 | -- | 0.360 | 0.360 | 2.190 | 0 |
生活 垃圾 | -- | -- | -- | -- | -- | -- | -- | 0 |
注:⑥=①+③+④-⑤;⑦=⑥-①;单位:吨/年
—5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编制日期:,二〇二二年五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项目 |
项目代码 | 2110-130109-89-01-839229 | 2110-130109-89-01-839229 | 2110-130109-89-01-839229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陈涛 | 联系方式 | 17395262787 |
建设地点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城区 |
地理坐标 | 锅炉房:38°2′11.400″,114°52′34.320″ 换热站:东城换热站 38°2′25.476″,114°50′47.004″;老干部局换热站 38°2′9.384″,114°51′18.972″;美的换热站 38°2′4.272″,114°51′38.520″; 东城国际换热站 38°1′57.468″,114°51′26.676″; 供 热 管 线 : 起 点 38°2′13.632″ , 114°51′24.228″ ; 终 点 38°1′50.376″ , 114°51′17.712″ | 锅炉房:38°2′11.400″,114°52′34.320″ 换热站:东城换热站 38°2′25.476″,114°50′47.004″;老干部局换热站 38°2′9.384″,114°51′18.972″;美的换热站 38°2′4.272″,114°51′38.520″; 东城国际换热站 38°1′57.468″,114°51′26.676″; 供 热 管 线 : 起 点 38°2′13.632″ , 114°51′24.228″ ; 终 点 38°1′50.376″ , 114°51′17.712″ | 锅炉房:38°2′11.400″,114°52′34.320″ 换热站:东城换热站 38°2′25.476″,114°50′47.004″;老干部局换热站 38°2′9.384″,114°51′18.972″;美的换热站 38°2′4.272″,114°51′38.520″; 东城国际换热站 38°1′57.468″,114°51′26.676″; 供 热 管 线 : 起 点 38°2′13.632″ , 114°51′24.228″ ; 终 点 38°1′50.376″ , 114°51′17.712″ |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 D4430 热力生产和供应 D4852 管道工程建筑 |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 四 十一 、电 力、 热力 生 产和 91 热 力 生 产 和 供 应 供 应 业 工 程( 包括 建设 单位 自 建自 用的供热工程) 天然气锅炉 总容量 1 吨/小时(0.7 兆瓦) 以上的 五 十二 、交 通运 输业 、 管道 146 城市(镇)管网 运输业 及管廊建设(不含给水管道; 1.6 兆 帕 及 不 含 光 纤 ; 不 含 以下的天然气管道)其他 |
建设性质 |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项目审批(核准/备 案)部门(选填) | 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 审批局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藁行审批复〔2021〕 01-1490040 号 |
总投资(万元) | 7500 | 环保投资(万元) | 82 |
环保投资占比(%) | 1.1 | 施工工期 | 9 个月 |
—1—
是否开工建设 | 是否开工建设 | ■否 □是: | 用地(用海) 面积(m2) | --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无需设置专题 | ||
规划情况 | 规划情况 | 项目属于热力生产及供应,位于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名称: 《 河 北 藁 城 经 济 开 发 区 总 体 规 划 ( 2016-2030 ) 》 ; 审 批 机 关 : 河 北 省人民政府 |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情况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情况 | 规 划 环 评 文 件 名 称 : 《 河 北 藁 城 经 济 开 发 区 总 体 规 划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审查机关: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审查文件名称:河北省环境保 护厅《关于转送河北藁城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 见的函》;文号:冀环评函〔2017〕1209 号 |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 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本项目为热力生产和供应,属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园区规划, 近期采用吉藁化纤现有 2 台 75t/h 燃煤锅炉、天信热力 4 台 65t/h 燃气 锅 炉 , 远 期 新建 规 划 2 × 390MW 热 电 厂 , 并 保留 吉 藁 化 纤 和 天 信 热 力供热锅炉。审查意见中,要求加快除园区西区以外其他片区的供水、 污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本项目属于对园区基础设施中供 热设施进行改造,符合园区规划及审查意见相关要求。 | ||
其他 符合 性分 析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1、产业政策符合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的有关规定,遵循有关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21年版),本项目锅炉建设属于其 中的 “四十 一、电 力、热 力生产 和供 应91热力 生产和 供应工 程 天然 气锅炉 总容 量1吨/小时(0.7MW)以上的” 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供热管网建设 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46城市(镇)管网及管廊建设 属于其中的“五十二 其他 ”, 应填报 登记 表; 根据 《建 设项目 环境影 响评 价分类 管理 名录 》(2021 年 修正)第四条,建设内容涉及本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 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因此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十二、 11、城 镇集 中供 热建 设和 改造工 程, 且不 属于 《河 北省 新增 限制 城镇 基础 设施 和淘 汰类 产业目 录(2015 年版 )》中 限制 类和淘 汰类项 目, 项目建 设符 合国家 及 地方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 |
—2—
根据园区规划,近期采用吉藁化纤现有2台75t/h燃煤锅炉、天信热力4台65t/h 燃气锅炉,远期新建规划2 ×390MW热电厂,并保留吉藁化纤和天信热力供热锅 炉。 现阶段,规划的2×390MW热电厂尚未建设。藁城区北部的廉东大街(原昌 盛街)以东、 吉藁街以西、石津渠以北、 黄石高速以南120万m2供热区域由河 北 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热电厂进行供热。电厂1997年开始集中供暖,目前站房设 备陈旧,供热管线老化,尤其蒸汽管网,大部分使用20年以上,保温损坏管道热 损失达25-30%,安全隐患逐年上升。目前现有的两台循环流化床锅炉于2017 年4 月份建成并投用,近年随着京津冀环保形势日益趋紧,作为藁城区仅有的燃煤自 备电厂面临的环保压力巨大,按照发改、工信、环保多部门要求,燃煤锅炉替代 工作势在必行。 为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同时确保供热范围内居民冬季供热,石家庄市藁 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拟投资7500万元,建设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域改造 项目 ,在现有热电厂 区建设2台50t/h 燃气锅炉,用于 代替现有一台75t/h燃煤锅炉 进行冬季集中供暖。本项目属于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属于利民工程,一次性投资 较大,因此本项目采用政府投资方式,由石家庄市藁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进行 资金申请。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批局出具了关于《藁城区吉藁化纤公司供热区 域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藁行审批复〔2021〕01-1490040号),同意 该项目建设方案。 综上分析,本项目与《藁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3-2030 年)现阶段供热方 案一致,均采用清洁能源进行供暖,符合现行环保政策,石家庄市藁城区行政审 批局出具了关于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同意项目建设方案。 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环 评〔2016〕150号)中“三线一单”相关要求符合性分析。 表1 与环环评〔2016〕150号文符合性分析 | ||||
序号 | 政策 要求 | 本项 目实 际 | 符合 性 | |
1 | 生 态 保 护 红 线是 生 态 空 间 范 围内 具 有 特 殊 重 要 生 态 功 能必 须 实 行 强 制 性 严 格 保 护 的 区 域 。 相 关 规划 环 评 应 将 生 态 空 间 管 控 作 为 重 要 内 容 ,规 划 区 域 涉 及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的 , 在 规 划 环评 结 论 和 审 查 意 见 中 应 落 实 生 态 保 护 红 线的 管 理 要 求 , 提 出 相 应 对 策 | 项目 不占 用生 态保 护红 线 ,距离 生态 保 护 红 线 最 近 距 离 为 东 城 国 际 换 热 站 距 离 石 津 干 渠 240m 。 满 足 生 态 保 护红 线管 理要 求。 | 符合 |
—3—
措 施 。 除 受 自然 条 件 限 制 、 确 实 无 法 避 让 的铁 路、公路 、航道 、防洪 、管道 、干渠 、 通 讯 、 输 变 电等 重 要 基 础 设 施 项 目 外 , 在 生 态 保 护 红 线范 围 内 , 严 控 各 类 开 发 建 设 活 动 , 依 法 不予 审 批 新 建 工 业 项 目 和 矿 产 开发 项目 的环 评文 件。 | ||||
2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是 国 家 和 地 方 设 置 的 大 气 、 水 和 土 壤 环 境质 量 目 标 , 也 是 改 善 环 境 质 量 的 基 准 线 。有 关 规 划 环 评 应 落 实 区 域 环 境 质 量 目 标 管理 要 求 , 提 出 区 域 或 者 行 业 污 染 物 排 放 总量 管 控 建 议 以 及 优 化 区 域 或 行 业 发 展 布 局、 结 构 和 规 模 的 对 策 措 施 。 项 目 环 评 应 对照 区 域 环 境 质 量 目 标 , 深 入 分 析 预 测 项 目建 设 对 环 境 质 量 的 影 响 , 强 化污 染防 治措 施和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要 求。 | ① 大气 环境 质量 底线 项目 对现 有燃 煤锅 炉房 进行 改造 ,改 造 后 主 要 污 染 物 颗 粒 物 、 SO2 、 NOx 均 得 到 了 大 幅 削 减 , 减 少 了 环 境 影 响, 不会 突破 环境 空气 质量 底线 。 ② 水环 境质 量底 线 项 目 职 工 生 活 废 水 经 化 粪 池 进 行 预 处 理 与 其 他 废 水 一 并 由 市 政 管 网 排 入 河 北 国 津 天 创 污 水 处 理 有 限 责 任 公司 ,不直 接进 入地 表水 体 ,不会 造 成地 下水 污染 ,不会 突破 水环 境质 量 底线 。 ③ 声环 境质 量底 线 经选 用低 噪声 设备 ,设 置减 震基 础 , 经厂 房隔 声后 ,锅炉 房厂 界噪 声满 足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GB3096-2008)3 类标 准 ,换热 站厂 界噪 声满 足《声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GB3096-2008)2 类 标 准。 不会 突破 声环 境质 量底 线。 ④ 土壤 环境 质量 底线 本项 目土 壤为 Ⅳ 类项 目,对土 壤环 境 影响 小 ,在采 取防 渗措 施后 可有 效避 免对 土壤 的影 响 ,不会 突破 土壤 环境 质量 底线 。 | 符合 | |
3 | 资 源 是 环 境 的载 体 ,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是 各 地 区 能 源 、 水 、土 地 等 资 源 消 耗 不 得 突 破 的 “天 花 板 ”。 相 关 规 划 环 评 应 依 据 有 关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对规 划 实 施 以 及 规 划 内 项 目 的 资 源 开 发 利 用, 区 分 不 同 行 业 , 从 能 源 资 源 开 发 等 量 或减 量 替 代 、 开 采 方 式 和 规 模 控 制 、 利 用 效率 和 保 护 措 施 等 方 面 提 出 建 议,为规 划编 制和 审批 决策 提供 重要 依据 。 | 根据 工程 特点 ,本工 程利 用的 资源 主 要为 土地 、水资 源 、电资 源 。本工 程 供水 由市 政给 水管 网就 近接 入 ,可满 足项 目需 求 ,符合 区域 水资 源利 用要 求 。 本 工 程 由 供 电 公 司 提 供 , 供 热 站 附 近 设 置 箱 式 变 电 站 ; 根 据 石 家 庄 市 藁 城 区 自 然 资 源 和 规 划 局 出 具 的 说 明(见附 件),项目 不新 增建 设用 地, 项目 符合《 石家 庄市 藁城 区土 地利 用 总体 规划(2010-2020 年) 》。 因此 , 本工 程符 合区 域土 地资 源利 用要 求 。 | 符合 |
—4—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因此 ,区域 内水 资源 、电资 源和 土地 资源 均能 够支 撑本 项目 的建 设。 环 境 准 入 负 面清 单 是 基 于 生 态 保 护 红 线 、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和 资 源 利 用 上 线 , 以 清 单 方 式 列 出 的 禁 止、 限 制 等 差 别 化 环 境 准 入 条 本项 目为 市政 供热 项目 ,属于 园区 基 件 和 要 求 。 要在 规 划 环 评 清 单 式 管 理 试 点 4 础设 施建 设 ,项目 不在 园区 负面 清单 符合 的 基 础 上 , 从布 局 选 址 、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之列 。 资 源 配 置 方 式等 方 面 入 手 , 制 定 环 境 准 入 负 面 清 单 , 充分 发 挥 负 面 清 单 对 产 业 发 展 和项 目准 入的 指导 和约 束作 用。 综上分析,项目与《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相符。 (2)与《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石政函〔2021〕 40号)符合性分析。 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 攻坚战的意见,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 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 》(冀 政字 〔2020 〕71 号) 要求 , 石家 庄市 人民政 府于 2021年 6月24 日通 过了 《关于 加快实 施 “三线 一单 ”生态 环境 分区管 控的意 见》(石政函〔2021〕40号)。结合区域发展格局、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环境目标 要求,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制定石家庄市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环境管控 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 ①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建立健全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重要生态功能区域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空气质量明显好 转,PM2.5年均浓度下降为49μg/m 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5%,地表水Ⅲ类水质以上 断面比例达到22.4%以上,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 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巩固完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 善,广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加快实现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生态环境优美、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省会城市。 ②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划分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城区内,属于重点管控单元,不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 |
—5—
管 控 要 求 | 管 控 要 求 |
管 控 维 度 | 管 控 要 求 |
空间 布局 约束 | / |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 1.新 (改、 扩)建向 环境 水体 直接 排放 污水 的排 污单 位执 行 《子牙 河 流域 水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DB13/2796—2018)排 放限 值。 |
环境 风险 防控 | / |
资源 利用 效率 | 1.提 高污 水处 理厂 中水 回用 率。 |
范围内,项目距离生态保护红线最近距离为东城国际换热站距离石津干渠 240m, 项目与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位置关系见附图 6。 ③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管控要求 根据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要求,结合环境管控单元特征,针对性制 定生态环境管控要求。 A 优先保护单元。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要求,除有限人为活动外,依 法依规禁止其他城镇和建设活动。一般生态空间突出生态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 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南水北调工程、石津总干渠等重 大引水工程两侧范围严格执行引调水工程相关法律规定。 B 重点管控单元。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污染减排、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为重点,加快解决资源环境负荷大、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差、生态环境风险高 等问题。 a 城镇重点管控单元。优化工业布局,有序实施高污染、高排放工业企业整 改或搬迁退出;强化交通污染源管控;完善污水治理设施;加快城镇河流水系环 境整洽﹔加强工业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和开发再利用监管。 b 工业园区重点管控单元。严格产业准入,完善园区设施建设,推动设施提 标改造;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强化资源利用效率和地下 水开采管控。 c 农业农村重点管控单元。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布局,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综 合整治,逐步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 动秸秤综合利用﹔控制地下水超采区农业地下水开采。 C 一般管控单元。严格执行国家、河北省、石家庄市关子产业准入、总量控 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管控要求。 表 2 藁城区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管 控 要 求 管 控 维 度 管 控 要 求 / 空间 布局 约束 1.新 (改、 扩)建向 环境 水体 直接 排放 污水 的排 污单 位执 行 《子牙 河 污染 物排 放管 控 流域 水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DB13/2796—2018)排 放限 值。 / 环境 风险 防控 1.提 高污 水处 理厂 中水 回用 率。 资源 利用 效率 本项目不占用石家庄市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满足生态保护红线、自 |
—6—
然保护地管控要求。本工程属于热力生产和供应,管道运输业项目,满足全市水 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满足资源利用总体管控要求,与全市 产业准入及布局总体管控要求相一致。符合藁城区重点管控单元管控要求。综上 分析,项目符合区域“三线一单”相关要求。 4、与相关污染防治政策符合性分析 项目与相关污染防治政策的符合性见表 3。 表 3 本项目与相关污染防治政策的符合性 | ||||
环保 政策 | 政策 要求 | 本项 目情 况 | 是否 符合 | |
石家 庄 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 臭氧 污染 防治 攻坚 方案 》 | ⑤ 加快 实施 NOx 减排 工程 A、全面 推进 钢铁 行业 超低 排放 改造 ,在完 成有 组织 排放 超低 改造 基础 上 ,2021 年底 前完 成无 组织 超低 排放 改造 , 大力 提升 清洁 运输 水平 。B 、全面 推进 燃煤 电厂 超净 排放 改 造 , 强 化 电 力 行 业 有 组 织 、 无 组 织 、 清 洁 运 输 等 全 面 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铁 路 运 输 比 例 达 到 95% 以 上 , 铁 路 运 输 比 例 达 不 到 要 求 或 不 具 备 铁 路 运 输 的 企 业 , 运 输 车 辆 全 部 采 用 新 能 源 汽 车 或 达 到 国 六 排 放 标 准 的 汽 车 (2021 年 底前 可采 用国 五排 放标 准的 汽车 )。C 、深化 重点 行业 深 度 治 理 , 加 强 水 泥 、 平 板 玻 璃 、 陶 瓷 等 重 点 行 业 有 组 织 超 低 排 放 监 督 管 理 、 无 组 织 排 放 实 施 深 度 治 理 、 清 洁 运 输改 造 。D、深入 开展 工业 窑炉 和锅 炉综 合治 理,全面 提 升 砖 瓦 、 石 灰 、 耐 火 材 料 等 行 业 工 业 窑 炉 的 治 污 设 施 处 理 能 力 , 其 他 行 业 工 业 窑 炉 参 照 重 污 染 天 气 应 急 减 排 绩 效评 价 B 级及 以上 企业 标准 。 ⑥ 强化 移动 源 NOx 和 VOCs 管控 A、加 快车 辆优 化升 级, 全面 实施 机动 车国 六排 放标 准 , 加 快 淘 汰 采 用 稀 薄 燃 烧 技 术 或 “ 油 改 气 ” 的 老 旧 燃 气 车 辆 ; 鼓 励 淘 汰 国 四 排 放 标 准 营 运 柴 油 货 车 。 推 进 老 旧 非 道路 移动 机械 淘汰 更新 ,鼓励 新增 和更 新为 新能 源机 械 。 B 、加快 新能 源车 推广 应用 ,加快 充电 桩 、加氢 站等 基础 配 套 设 施 建 设 , 机 场 、 铁 路 货 场 等 新 增 或 更 换 作 业 车 辆 新 能 源 比 例 达 到 100%。 C 、 加 强 柴 油 货 车 排 放 管 控 , 常 态 化 开 展 重 型 柴 油 货 车 尾 气 排 放 达 标 整 治 、 路 检 路 查 、 入 户 抽 查 、 遥 感 监 测 等 ; 强 化 重 点 用 车 单 位 进 出 场 车 辆 电子 台账 动态 管理 。 |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全 部 采用 低氮 燃烧 器, 严 格控 制 NOx 排放 ,锅 炉烟 气满 足河 北省 地 方标 准《 锅炉 大气 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DB13/5161-2020) | 符合 | |
石家 庄市 人民 政 府 | ⑤ 加快 能源 结构 调整 ,深 化清 洁能 源替 代攻 坚。 A、严格 控制 煤炭 消费 总量 ,严格 控制 新增 煤电 机组 装机 |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全 部 采用 天然 气锅 炉 | 符合 |
—7—
2021 年 4 月 29 日 发布 《石 家庄 市 2021 年 大气 污染 综合 治理 工作 方 案》 (石 政函 〔2021〕 27 号) | 规模 ,审慎 发展 石油 化工 等项 目;严格 控制 钢铁 、电力 、 建材 等主 要行 业耗 煤量 。B、推进 农村 清洁 安全 取暖 ,坚 持 宜 电 则 电 、 宜 气 则 气 、 宜 煤 则 煤 、 宜 热 则 热 、 应 改 尽 改 的 原 则 , 对 有 条 件 的 山 区 县 , 因 地 制 宜 推 进 风 电 、 光 伏太 阳能 等取 暖方 式, 全力 做好 清洁 取暖 工程 扫尾 。 | |||
《国 务院 关于 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 年行 动计 划的 通 知》 (国 发〔2018〕 22 号) | 加 大 燃 煤 小 锅 炉 淘 汰 力 度 。 县 级 及 以 上 城 市 建 成 区 基 本 淘汰 每小 时 10 蒸吨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及 茶水 炉 、经营 性炉 灶 、 储 粮 烘 干 设 备 等 燃 煤 设 施 , 原 则 上 不 再 新 建 每 小 时 35 蒸 吨 以 下 的 燃 煤 锅 炉 , 其 他 地 区 原 则 上 不 再 新 建 每 小 时 10 蒸吨 以下 的燃 煤锅 炉 。环境 空气 质量 未达 标城 市应 进一 步加 大淘 汰力 度 。重点 区域 基本 淘汰 每小 时 35 蒸吨 以下 燃煤 锅炉 ,每小 时 65 蒸吨 及以 上燃 煤锅 炉全 部完 成 节 能 和 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燃 气 锅 炉 基 本 完 成 低 氮 改 造 ; 城 市建 成区 生物 质锅 炉实 施超 低排 放改 造。 |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全 部 采用 天然 气锅 炉, 全 部采 用低 氮燃 烧器 。 | 符合 | |
《国 务院 关于 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 年行 动计 划的 通 知》 (国 发〔2018〕 22 号) | 严 格 施 工 扬 尘 监 管 。2018 年 底 前 , 各 地 建 立 施 工 工 地 管 理 清 单 。 因 地 制 宜 稳 步 发 展 装 配 式 建 筑 。 将 施 工 工 地 扬 尘 污 染 防 治 纳 入 文 明 施 工 管 理 范 畴 , 建 立 扬 尘 控 制 责 任 制 度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重 点 区 域 建 筑 施 工 工 地 要 做 到 工 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土 方 开 挖 湿 法作 业 、路面 硬化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土 车辆 密闭 运输“六 个 百分 之百”, 安装 在线 监 测和 视频 监控 设 备, 并与 当 地 有 关 主 管 部 门 联 网 。 将 扬 尘 管 理 工 作 不 到 位 的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主 体“黑名 单”。加强 道路 扬尘 综合 整治 。大力 推进 道路 清 扫 保 洁 机 械 化 作 业 , 提 高 道 路 机 械 化 清 扫 率 ,2020 年 底 前 , 地 级 及 以 上 城 市 建 成 区 达 到 70% 以 上 , 县 城 达 到 60%以上 ,重点 区域 要显 著提 高 。严格 渣土 运输 车辆 规范 化管 理, 渣土 运输 车要 密闭 。 | 本项 目施 工工 地做 到 工地 周边 围挡 、物 料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百分 之百 ” ,渣 土运 输车 全部 密闭 。 | 符合 |
—8—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深入 实施 燃煤 锅炉 治理 ,全省 基本 淘汰 35 蒸吨/小时 及以 下燃 煤锅 炉 、茶炉 大灶 以及 经营 性小 煤炉 。2019 年底 前 ,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燃煤 锅炉 基本 完成 有色 烟羽 治理 和超 低 排 放 改 造 , 保 留 的 燃 煤 锅 炉 全 面 达 到 排 放 限 值 和 能 效 标 准 。推广 清洁 高效 燃煤 锅炉 。禁止 新建 35 蒸吨/小时 及以 本项 目供 热锅 炉采 用 下燃 煤锅 炉 。城市 和县 城建 成区 禁止 新建 35 蒸吨/ 小时 及 天然 气锅 炉, 锅炉 设 以下 生物 质锅 炉 ,35 蒸吨/ 小时 以上 的生 物质 锅炉 要达 到 置 低氮 燃烧 器,可 降 符合 超 低 排 放 标 准 。 淘 汰 集 中 供 热 管 网 覆 盖 范 围 内 的 燃 煤 锅 低锅 炉烟 气 中 NOx 排 炉 和 散 煤 , 在 不 具 备 热 电 联 产 集 中 供 热 条 件 的 地 区 , 可 放。 按 等 容 量 替 代 的 原 则 , 建 设 大 容 量 燃 煤 锅 炉 进 行 集 中 供 《河 北省 热替 代 。2020 年 10 月底 前,燃气 锅炉 完成 低氮 燃烧 改造 , 人民 政府 城市 建成 区生 物质 锅炉 实施 超低 排放 改造 。2020 年底 前 , 关于 印发 全部 关停 整 合 30 万千 瓦及 以上 热电 联产 电厂 供热 半 径 15 河北 省打 公里 范围 内的 燃煤 锅炉 和落 后燃 煤小 热电 。 赢蓝 天保 严 格 房 屋 建 筑 和 市 政 基 础 设 施 工 程 ( 统 称 建 筑 ) 施 工 扬 卫战 三年 尘监 管 ,继续 深化 建筑 施工 扬尘 专项 整治 ,严格 执行《 河 行动 方案 北 省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防 治 标 准 》 , 县 城 及 城 市 规 划 建 设 用 的通 知》 地 范 围 内 建 筑 工 地 全 面 做 到 周 边 围 挡 、 物 料 堆 放 覆 盖 、 本项 目施 工场 地全 面 (冀 政发 土 方 开 挖 湿 法 作 业 、 路 面 硬 化 、 出 入 车 辆 清 洗 、 渣 土 车 做到 周边 围挡 、物 料 〔2018〕 辆 密 闭 运 输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 建 筑 工 地 实 现 视 频 监 控 堆放 覆盖 、土 方开 挖 18 号) 和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全覆 盖。 建立 扬尘 控制 责任 制度 , 湿法 作业 、路面 硬化 、 扬 尘 治 理 费 用 列 入 工 程 造 价 。 对 未 落 实 扬 尘 防 治 措 施 的 出入 车辆 清洗 、渣 土 符合 建 筑 工 地 进 行 处 罚 , 并 将 不 良 信 息 纳 入 建 筑 市 场 信 用 管 车辆 密闭 运输 “ 六个 理 体 系 , 情 节 严 重 的 , 列 入 建 筑 市 场 主 体 “ 黑 名 单 ” 。 百分 之百 ” ,建 筑工 2018 年 8 月 底 前 , 完 成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登 记 造 册 并 实 行 动 地实 现视 频监 控 和 态 更 新 , 建 立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管 理 清 单 ;2018 年 底 前 , 实 PM10 在线 监测 联网 现 全 省 建 筑 工 地 “ 六 个 百 分 之 百 ” 和 视 频 监 控 、PM 10 在 全覆 盖。 线 监 测 联 网 全 覆 盖 ;2019 年 进 一 步 提 档 升 级 , 构 建 起 过 程 全 覆 盖 、 管 理 全 方 位 、 责 任 全 链 条 的 建 筑 施 工 扬 尘 治 理体 系。 综上 分析 ,项 目与《 国务 院关 于印发 打赢 蓝天 保卫 战三年 行动 计划 的通知 》 (国发〔2018〕22 号)、《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 动方案的通知》(冀政发〔2018〕18 号)政策项目、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2021 年 4 月 29 日发 布《 石家 庄市 2021 年大 气污 染综 合治 理工 作方 案 》(石 政函 〔2021 〕 27 号)、石家庄市 2021 年 6 月 7 日发布《石家庄市 2021 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方 案》相符。 |
—9—
预测 值 时段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 东城 国际 北区 |
预测 值 时段 | 东厂 界 | 南厂 界 | 西场 界 | 北厂 界 | 东城 国际 北区 |
贡献 值 | 49.7 | 52.0 | 49.6 | 51.6 | 24.2 |
监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5.2 |
监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6.0 |
评价 标准 (昼 间 ) | 60 | 60 | 60 | 60 | 60 |
评价 标准 (夜 间 ) | 50 | 50 | 50 | 50 | 50 |
预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5.2 |
预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6.0 |
达标 情况 (昼 间 )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情况 (夜 间 )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预测 值 时段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换热 站 | 美的 云熙 府 |
预测 值 时段 | 东厂 界 | 南厂 界 | 西场 界 | 北厂 界 | 美的 云熙 府 |
贡献 值 | 48.6 | 49.9 | 48.6 | 49.9 | 39.2 |
监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5.9 |
监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6.2 |
评价 标准 (昼 间) | 60 | 60 | 60 | 60 | 60 |
评价 标准 (夜 间) | 50 | 50 | 50 | 50 | 50 |
预测 值( 昼间 ) | / | / | / | / | 56.0 |
预测 值( 夜间 ) | / | / | / | / | 47.0 |
达标 情况 (昼 间)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情况 (夜 间)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达标 |
续表 31 单位:dB(A) 换热站噪声预测结果 东城 国际 换热 站 预测 值 东城 国际 北区 时段 东厂 界 南厂 界 西场 界 北厂 界 49.7 52.0 49.6 51.6 24.2 贡献 值 / 55.2 监测 值( 昼间 ) / 46.0 监测 值( 夜间 ) 60 评价 标准 (昼 间 ) 50 评价 标准 (夜 间 ) / / / / 55.2 预测 值( 昼间 ) / / / / 46.0 预测 值( 夜间 ) 达标 情况 (昼 间 )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情况 (夜 间 )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续表 31 单位:dB(A) 换热站噪声预测结果 美的 换热 站 预测 值 美的 云熙 府 时段 东厂 界 南厂 界 西场 界 北厂 界 48.6 49.9 48.6 49.9 39.2 贡献 值 / 55.9 监测 值( 昼间 ) / 46.2 监测 值( 夜间 ) 60 评价 标准 (昼 间) 50 评价 标准 (夜 间) / / / / 56.0 预测 值( 昼间 ) / / / / 47.0 预测 值( 夜间 ) 达标 情况 (昼 间)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情况 (夜 间)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预测结果表明,项目锅炉房改建完成后,本项目与热电厂现有工程叠加后各 场界的贡献 值 满足 《工业企 业厂界环境噪声排 放标准》(GB12348-2008) 表 1 中 3 类 标 准 要 求 , 各 换 热 站 厂 界 贡 献 值 满 足 《 工 业 企 业 厂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 (GB12348-2008)表 1 中 2 类标准要求,换热站周边敏感点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 量标准》(GB3096-2008)中 2 类标准要求。项目运营期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依托现有锅炉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不新增劳动定员,运营期无生活 垃圾产生。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房产生的废离子交换树脂。项目固废 产生、处置情况见下表。 |
—42—
产污 环节 | 名称 | 属性 | 代码 | 物理 性状 | 产生 量 (t/a) | 贮存 方式 | 利用 处 置方 式 | 利用 处置 量 |
软水 制备 | 废离 子交 换树 脂 | 一般 固废 | 443-999-99 | 固态 | 0.36 | 桶装 | 厂家 统 一回 收 | 0.36 |
序号 | 物质 分类 | 化学 名 称 | 形态 | 熔点 (℃) | 沸点 (℃) | 闪点 (℃) | 爆炸 极 限% | 危险 特性 | 危险 度 H | 分布 场所 |
1 | 燃料 | 天然 气 | 气体 | -182.5 | -161.5 | -218 | 5-15 | 易燃 易爆 | 2 | 锅炉 房 |
表 32 项目固废产生、处置情况一览表 产污 物理 产生 量 贮存 利用 处 利用 处置 名称 属性 代码 (t/a) 环节 性状 方式 置方 式 量 软水 废离 子交 一般 厂家 统 443-999-99 0.36 0.36 固态 桶装 制备 换树 脂 固废 一回 收 锅炉房软化水装置废离子交换树脂产生量为 0.36t (每 2 年更换 1 次),为一 般固废,废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后厂家统一回收,不外排。 综上分析,项目固废得到妥善处置,不外排,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厂 区 固 体 废 物 应 按 《 一 般 工 业 固 体 废 物 贮 存 和 填 埋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 GB 18599-2020)中的要求设置。具体如下: ①必须与将要堆放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别相一致。 ②应防止雨水径流进入贮存场内。 ③应加强监督管理,禁止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5、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不存在地下水、土壤污染途径,项目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 行防渗后不会对地下水及土壤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采取上述措施后,不会对厂区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影响。 6、风险评价 (1)风险调查 ①项目涉及物质危险性识别和评价 项目涉及到的危险性物质主要为天然气,在管线输送、锅炉房使用过程中均 存在一定危险有害性,其物化性质及毒性见表 33。 表 33 项目涉及主要物料理化特性一览表 物质 化学 名 熔点 沸点 闪点 爆炸 极 危险 危险 度 分布 序号 形态 (℃) (℃) (℃) 限% H 分类 称 特性 场所 1 -182.5 -161.5 -218 5-15 2 燃料 天然 气 气体 易燃 易爆 锅炉 房 本项目天然气在运输时,存在由于发生管道老化破裂事故而引发的物料泄漏 事故。 ②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本项目毒害物质扩散途径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大气扩散:产品、物料泄露,人体及动物吸入及接触均会对健康产生一定危 害,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伴生污染物进行大气环境,通过大气扩散对项目周围环 |
—43—
环境 风险 潜势 | Ⅳ、Ⅳ+ | Ⅲ | Ⅱ | Ⅰ |
评价 工作 等级 | 一 | 二 | 三 | 简单 分析 a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
境造成危害。 水环境扩散:拟建项目发生火灾事故时产生的消防废水或者泄漏的液态产品 未能得到有效收集而进入雨排系统,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入地表水体,对地表水环 境造成影响。 地下水环境扩散:本项目产生的事故废水,通过厂区地面下渗至地下含水层 并向下游运移,对下游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造成风险事故。 (2)风险潜势初判 本项目涉及的主要物质为锅炉房用户内部天然气管道中的天然气,其中最长 管道按 200m,管径为 200mm,设计压力 0.4MPa,则天然气最大在线量为 0.018t。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表 B.1 突发环境 事件风险物质及临界量,甲烷(CAS 号 74-82-8 )的临界量为 10t。项目危险物质 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1,项目风险潜势Ⅰ级。 (3)风险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等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见表 34。 表 34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表 Ⅳ、Ⅳ+ Ⅲ Ⅱ Ⅰ 环境 风险 潜势 简单 分析 a 评价 工作 等级 一 二 三 a 是相 对于 详细 评价 工作 内容 而言 ,在描 述危 险物 质 、环境 影响 途径 、环境 危害 后果 、风险 A。 防范 措施 等方 面给 出定 性的 说明 。见 导则 附录 天然气管线环境风险潜势均为 I,仅需简单分析。 (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工程的主要危险物质是天然气。根据已有的天然气事故调查案例分析及危 险因素识别,本项目天然气事故一般为输送介质从管道内泄露,管道的阀门损坏 或管道意外破裂后,天然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吸入过多会导 致头晕、恶心、脑缺氧,甚至死亡。 管道的设计严格按照技术规范中相关要求设计、施工、建设,最大程度保证 管道、阀门不会发生破损。 (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项目发生天然气泄漏的常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工人违章操作以及管道破 裂,阀门损漏等导致生产性事故或意外事故所造成。 ①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设置专门的安全员,并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 |
—44—
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设备和管道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②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正常与非正常生产情况下的岗位工 作要求与职责;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纳入全厂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当中,并定 期进行应急演练。 ③泄漏事故发生时,有关负责人员应有秩序、有计划的进行处理,制定现场 应急处置措施方案,防止事态蔓延扩大引起环境污染。 ④严禁在管线两侧各 5m 范围内修筑工程,在管线上方及近旁严禁动土开挖 和修建超过管道负荷的建筑物。 ⑤制定安全生产方针、政策、计划和各种规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 作规程,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和监测体系,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标准。 ⑥配备天然气报警装置等必要的应急设施,定期进行操作规范的讲解和应急 演练,事发及时报告、处理及时有效、过程及时反馈。 (4)应急预案 项目运营单位必须制定应急计划、方案和程序,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生 产、安全、环保等部门组成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小组,一旦发生事故,救援小组 便及时例行其相应的职责,处理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的位置,若自动截断阀未打开用最快的办法手动 打开截断阀,同时组织人力对天然气扩散危险区进行警戒,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 可能发生的火源,避免发生着火爆炸和蔓延扩大; 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公安、消防部 门加强防范措施; 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制定 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见表 35。 表 35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 |||
序号 | 项目 | 内容 及要 求 | |
1 | 危险 源概 况 | 管线 破裂 ,天 然气 不完 全燃 烧产 生 CO | |
2 | 应急 计划 区 | 锅炉 房 | |
3 | 应急 组织 | 单位 成立 事故 应急 救援 指挥 领导 小组 ,下设 应急 救援 办公 室 。 专业 救援 队伍 :成 立专 业救 援队 伍, 负责 事故 控制 、救 援、 善后 处理 。 | |
4 | 应急 状态 分类 及应 急响 | 按照 事故 发生 的严 重程 度, 规定 事故 的级 别及 相应 的应 急分 |
—45—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应程 序 类响 应程 序。 防火 灾 、爆炸 事故 应急 设施 、设备 与材 料 ,主要 为消 防器 材 、 5 应急 设施 、设 备与 材料 防静 电服 、自 给正 压式 呼吸 器、 安全 防护 眼镜 、天 然气 报警 装置 等。 单位 成立 通信 联络 队, 并规 定应 急状 态下 的通 讯方 式、 通知 6 应急 通讯 、通 知和 交通 方式 和交 通保 障、 管制 。 应急 环境 监测 及事 故后 由专 业队 伍负 责对 事故 现场 进行 监测 ,对 事故 性质 、参 数与 7 评估 后果 进行 评估 ,为 指挥 部门 提供 决策 依据 。 事故 现场 :控 制事 故, 防止 扩大 、蔓 延及 连锁 反应 。 应急 防护 措施 、清 除泄 8 邻近 区域 :控 制防 火区 域, 控制 和清 除污 染措 施及 相应 设备 漏措 施方 法和 器材 配备 。 事故 现场 :事 故处 理人 员对 有害 物质 的应 急剂 量控 制制 定, 应急 剂量 控制 、撤 离组 现场 及邻 近装 置人 员撤 离组 织计 划及 救护 。 9 织计 划、 医疗 救护 与公 事故 邻近 区域 :受 事故 影响 的邻 近区 域人 员及 公众 对有 害物 众健 康 质应 急剂 量控 制规 定, 撤离 组织 计划 及救 护。 应急 状态 终止 与恢 复措 规定 应急 状态 终止 程序 ;事 故现 场善 后处 理, 恢复 措施 ; 10 施 邻近 区域 解除 事故 警戒 及善 后恢 复措 施。 11 人员 培训 与演 练 平时 安排 人员 应急 救援 培训 与演 练。 12 公众 教育 和信 息 对管 道沿 线邻 近地 区开 展公 众教 育、 培训 和发 布有 关信 息。 设置 应急 事故 专门 记录 、建 档和 专门 报告 制度 ,设 专门 部门 13 记录 和报 告 负责 管理 。 14 附件 准备 和形 成与 应急 事故 有关 的多 种附 件材 料。 综上分析,本项目通过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范,通过加强员 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掌握本职工作 所需安全知识和技能,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 作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以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因此,项目通过落实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其发生概率可进 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可防控。 7、环境监测计划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便于及时了解项目对环境保护目标所产生的影响范围、程 度,以使产生环境影响的工程行为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同时也是对所采取的环 保措施所起的防治效果的一种验证。 环境监测工作由建设方委托有监测资质单位进行,环境监测部门应根据环境 监测计划进行监测。实行监测报告制度,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监测单位应提交 监测报告,上报环境管理部门。 |
—46—
时段 | 监测 点位 | 监测 指标 | 监测 频次 | 执行 标准 |
施工 期 | 施工 场地 | PM10 | 在线 | 河北省地方标准《施工场地 扬尘排放标准》 (DB13/2934-2019) |
施工 期 | 施工 场界 | 等效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建 筑施 工场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GB12523-2011)中 的相 关规 定 |
营运 期 | 锅炉 房排 气筒 (DA001、DA002) | 颗粒 物、SO 2、烟 气黑 度、 NOx | 在线 监测 , 并与 环保 部门 联网 | 河北 省地 方标 准《 锅炉 大 气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
营运 期 | 热电 厂废 水排 口 (DW001) | pH 值 、COD 、NH 4-N、SS 、 总磷 、溶解 性总 固体 、流量 | 1 次/季度 | 《污 水综 合排 放标 准 》 (GB8918-1996)三级 标准 |
营运 期 | 锅炉 房厂 界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3 类标 准 |
营运 期 | 换热 站厂 界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2 类标 准 |
营运 期 | 东街 村 、平安 家园 、 东城 国际 北区 、美 的云 熙府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 1 次/季度 |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 (GB3096-2008)2 类标 准 |
本项目为供热改造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无组织源,施工废水及生 活污水均不外排,噪声污染源主要为施工设备,具有流动性;运营期大气污染物 主要为锅炉烟气,废水主要为软水制备废水及锅炉排污水。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 ),本项目施工期需对施工场地扬尘 进行监测。运营期检测计划依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火力发电及锅炉》 (HJ820-2017)。本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监测计划见表 36。 表 36 环境管理监测计划 时段 监测 点位 监测 指标 监测 频次 执行 标准 河北省地方标准《施工场地 PM10 施工 场地 在线 扬尘排放标准》 (DB13/2934-2019) 施工 期 《建 筑施 工场 界环 境噪 声 排放 标准 》 等效 A 声级 1 次/季度 施工 场界 (GB12523-2011)中 的相 关规 定 在线 监测 , 颗粒 物、SO 2、烟 气黑 度、 锅炉 房排 气筒 河北 省地 方标 准《 锅炉 大 并与 环保 (DA001、DA002) NOx 气污 染物 排放 标准 》 部门 联网 pH 值 、COD 、NH 4-N、SS 、 热电 厂废 水排 口 《污 水综 合排 放标 准 》 1 次/季度 (DW001) (GB8918-1996)三级 标准 总磷 、溶解 性总 固体 、流量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锅炉 房厂 界 排放 标准 》 营运 期 (GB12348-2008)3 类标 准 等效 连续 A 声级 1 次/季度 《工 业企 业厂 界环 境噪 声 换热 站厂 界 排放 标准 》 (GB12348-2008)2 类标 准 东街 村 、平安 家园 、 《声 环境 质量 标准 》 等效 连续 A 声级 1 次/季度 东城 国际 北区 、美 (GB3096-2008)2 类标 准 的云 熙府 |
—47—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 污染物项 目 | 环境保护措施 | 执行标准 |
大气环境 | DA001 DA002 | 颗粒物、 SO2、NOx、 烟气黑度 | 锅炉经低氮燃烧器处 理后由 1 根 8m 高排气 筒排放(共 2 套低氮燃 烧器+2 根排气筒) | 河北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3/5161-2020 ) |
地表水环境 | 软水制备废 水、锅炉排污 水 | SS | 排入化纤厂区污水处 理站,与化纤厂区综合 废水一并处理后,经污 水管网排入河北国津 天创污水处理有限责 任公司进一步处理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18-1996)三级标准 |
声环境 | 水泵、风机等 设备 | 等效连续 A 声级 | 采用低噪声设备,采取 基础减振、隔声、风机 消声等措施 | 锅炉房执行《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 各换热站均执行《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 类标准 |
电磁辐射 | 无 | -- | -- | -- |
固体废物 | -- | -- | -- | -- |
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防治措施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锅炉房、换热站采用混凝土 C30 进行防渗。 |
生态保护措施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本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主要是建设期的影响。施工期生态环境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管道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临时占用土地、破坏土壤环境、破坏 地表植被等,随着施工结束,项目开挖土方全部回填并恢复施工场地和地 表植被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加强风险防范管理,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
其他环境管理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1)环保管理机构设置,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 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48—
要求 | (2)排放口规范化 严格按照《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建立规范化排放口, 设监测孔及监测平台,设排污口标识牌,建立规范化排污口档案。 废气: ①排气筒应设置编号名牌,并注明排放的污染物。 ②排气筒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有净化设 施的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置采样口。 ③采样孔、点位数目和位置应按《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 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的规定设置。 ④当采样位置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其位置应由当地环境监测部门确 认。 噪声: 应 按照 《工 企业 厂 界噪 声测 量 方法 》( GB12349-90 ) 的规 定, 设置 环 境噪声监测点,并在该处附近醒目处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废水: 本项目废水排入化纤厂区污水处理站,与化纤厂区综合废水一并处理 后,经污水管网排入河北国津天创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处理 。应 按照国家标准《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15562.1-1995 和 GB15562.2-1995 ) 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固废: 固体废物贮存必须规范化,固废暂存场地应按照国家标准《环境保护 图形标志》(GB15562.1-1995 和 GB15562.2-1995 )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 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3)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技术机构应当依照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报告表和审批决定等要求,如实查验、监测、记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 施的建设和调试情况,同时还应如实记载其他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三同时” 落实情况,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 (4)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 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排污申报。 |
—49—
六、结论
本项目位于藁城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符合生态红
线管理要求,满足“三线一单”要求;项目采取了完善的污染治理措施并制定了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可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
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及植被破坏,对沿线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环境风险可控,在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
下,从环保角度分析工程建设可行。
—50—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项目 分类 | 污染物名称 | 现有工程排放量(固 体废物产生量)① | 现有工程许可 排放量② | 在建工程排放量(固 体废物产生量)③ | 本项目排放量(固 体废物产生量)④ | 以新带老削减量(新建 项目不填)⑤ | 本项目建成后全厂排放量 (固体废物产生量)⑥ | 变化量⑦ |
废气 | 颗粒 物 | 8.670 | 8.670 | -- | 1.092 | 1.425 | 8.337 | -0.333 |
废气 | SO2 | 36.710 | 36.710 | -- | 0.918 | 6.035 | 31.593 | -5.117 |
废气 | NOx | 52.020 | 52.020 | -- | 6.976 | 8.551 | 50.445 | -1.575 |
废水 | COD | 8.468 | / | -- | 1.392 | 1.392 | 8.468 | 0 |
废水 | 氨氮 | 1.588 | / | -- | 0.261 | 0.261 | 1.588 | 0 |
一般 工业 固体 废物 | 废离 子交换 树脂 | 2.190 | 2.190 | -- | 0.360 | 0.360 | 2.190 | 0 |
生活 垃圾 | -- | -- | -- | -- | -- | -- | -- | 0 |
注:⑥=①+③+④-⑤;⑦=⑥-①;单位:吨/年
—51—
联系我们
上海总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科路1750号1幢张江科学之门模力社区606-607室
无锡分公司: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路77号北航投资(无锡)科创中心303室
邮 箱:bd@datauseful.com

给力助理小程序

给力讯息APP

给力商讯公众号
服务协议
版权所有©上海优司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09382号 沪ICP备202200938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