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1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YS35井T接YS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
集气管线集气支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专业及辅助活动浅层页岩气陆上石油天然气勘查石油化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常规页岩气YS135井T接YS117井天然气管网集气管道气田水输送管道页岩气管线环境影响报告表输气及输水管道光缆通讯线桫椤达氏鲟胭脂鱼水稻小麦豆类红薯烟叶气田水管道管材探伤柴油发电机线路标志桩线路警示牌LNG站供配电防雷防静电接地消防设施防腐防渗管线泄漏时主要的危险物质为甲烷乙烷丙烷焊接材料水泥单斗挖操作坑8t吊车卸管吊管套管就位卡车搬运机具运管挖土机工程土石方挖焊接机超声波探伤机输气管线钢筋混凝土套管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岩溶水地下管道系统溶蚀裂隙地下水无烟煤观音坐莲凤尾蕨竹笋猕猴桃红籽蕨苔蕨根野生食用菌薇菜烤烟中草药中药材动物药材麝香牛黄熊胆豹骨天麻黄柏黄莲银花厚朴天冬白术杜仲吴萸桃仁绿茶两栖动物中华蟾蜍华西雨蛙爬行动物蛇类玉锦蛇竹叶青黑眉锦蛇乌梢蛇鸟类小鸊鷉鹰鹃夜鹰兽类竹鼠红白鼯鼠复齿鼯鼠藏酋猴毛冠鹿云豹黑熊金猫林麝水獭大小灵猫鬣羚斑羚黄喉貂豹猫赤狐小麂野猪豪猪花面狸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红龙湖森林公园宝佤风情溶洞探秘海棠湖韵大寨农庄明镜新村大寨宝佤山踩山NO2PM10多功能级计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新建管道施工作业带内的便道连接施工作业带跟现有运输道路之间的通道管道敷设弹性敷设预制热煨弯管管道变向安装管道锚固管沟回填混凝土稳管泄洪开挖加套管河沟管道清管试压置换管道清扫洁净水管道焊接及验收管道探伤天然气管道工程管道收发球管沟开挖布管管线焊接产生的焊烟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施工扬尘填方焊接烟尘焊条施工机械废气施工作业场地喷淋保湿施工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切割机挖掘机电焊机堆管场管线敷设施工中设施的临时堆土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挖方人工抬管临时堆方堆置地点排水沟运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有效性分析输气量与压缩气处理能力匹配性分析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清管废水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输气管道泄漏清洁化生产清洁能源管道运输施工作业点粉尘污染治理防护工程环保措施线路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环保管理环保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环境保护工程监理培训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环境保护工作经费的审核环境监测环保设施运行状况环境监理现场监理隐蔽工程环境保护管理钻探压裂管线清管固体废物影响分析管线工程桔树开挖管沟水土流失防火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恢复稳定性分析阻抗稳定性分析管道检修集气支干线检修废渣清管废渣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硫化氢15min移动灭火器施工人员丢弃的烟头树叶管线组焊隔阻材料钢板输水管道内含气田水管线采用L360Q无缝钢管管道的管理维护管材检验管子管件管道外壁防腐聚乙烯补伤片管道防腐管理管道安装半自动焊接工艺焊缝检验焊缝内部质量检查油气长输管道管道焊缝超声波探伤检验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管线下沟回填管道电火花检测仪防腐绝缘层探伤检测管道外壁腐蚀穿孔清洁生产工艺管道设施的检查通过清管管道穿越处等重点地段加强巡管巡线安全管理管段设置警告牌劳动防护用品H2S气体监测报警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采气管道设备的管理维护施工现场的指挥调度管道强度结构设计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施工废料水土保持工程坡改梯防护植被防护管道保护管道作业带管道维修联动系统管线埋地敷设线路堡坎护坡HSE
金额
758.9万元
项目地址
四川省
发布时间
2019/01/18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758.9万元
招标代理机构四川炯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索引号: 117/2019-00020 发布机构: 县环保局
发文日期: 2019-01-18 00:00 主题分类: 其他
文 号: 关键词: 公示
内容概述:
1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YS35井T接YS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公示本))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公示本)
  项目名称: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建设单位(盖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采气厂
  编制日期:2019年1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 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
  
项目名称 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建设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采气厂
法人代表 王希有 联系人 宋英发
通讯地址 宜宾市筠连县筠连镇海瀛工业园区
联系电话 18780610464 传真 / 邮政编码 645250
建设地点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
立项审批部门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批准文号 浙油〔2018〕75号
建设性质 新建t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专业及辅助活动(B11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临时占地337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万元) 758.9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8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7.64%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产日期 2019年7月
一、项目由来
  一、项目由来及概况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成分以甲烷为主。页岩气属清洁、低碳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加快页岩气开发对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调整能源结构、推进减排、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中石油所属的长宁、威远和昭通区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的建立,在页岩气开发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示范区内的四川台坳川南低陡褶带(按行政区分为筠连~威信探区)大部分地区为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平缓、倾角较小,下覆页岩气储层龙马溪组底界构造平缓,地层分布稳定,为页岩气有利保存区。
  浙江油田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地区分公司,目前共拥有探矿权项目10个,分布在苏、皖、滇、黔、桂、川、鄂等7省,勘查面积近4.5万平方公里。依据第三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及近几年南方勘探评价研究的新认识,10个矿权勘查区块的天然气总资源量在3万亿方以上,石油总资源量近10亿吨。其中在川拥有勘查权的地区包括泸州市的古蔺县、叙永县,宜宾市的珙县、筠连县,勘查证号020000123027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采气厂成立于2012年11月23日,主要从事陆上石油、天然气勘查,联系石油化工、化工产品的生产业务,天然气开采,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等。
  叙永区块位于叙永县、古蔺县境内,距黄金坝、长宁工区约70km,区块面积510km2。叙永区块包含太阳区块及大寨区块。浅层页岩气阳102H1井、阳102H2井位于太阳区块内,阳105井位于大寨区块内,常规页岩气YS117井及YS118井位于大寨区块内,如图3.1-1所示。目前太阳区块已完成阳1井、阳102井、阳103井、阳105井、阳102H1-1井的钻井,大寨区块完成YS117、YS109、YS118、YS117H1-4、YS118H1-1的钻井。
  图1-1叙永区块试采井井位图
  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YS35井属于大寨区块,目前已完钻。由于其周边除了拟规划建设的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外,暂无可利用的天然气管网,因此试采期间,有必要在YS135井与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之间建设集气管道,从而将浅层及常规页岩气井来气输送至就近新建的古蔺大寨LNG站处理后,销售至当地下游用户;同时沿线建设一条气田水输送管道,为后期气井气田水外输集中处理预留。
  图1-2项目新建集气管线示意图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以浙油〔2018〕75号文《关于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集气管线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中包含了本项目(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本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采气厂负责具体实施及投产后的相关管理。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本项目属于“第四十九条,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中第176款中的200公里以下且不涉及敏感区的页岩气管线项目”,本项目不涉及环境敏感区,不占用基本农田,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采气厂委托我单位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业主的配合协助下立即开展了现场勘探、资料收集等工作。我评价单位在掌握了充分的资料数据基础上,对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以后,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表1-1 工程特性表
  
项目名称 叙永区块浅层及常规页岩气试采地面工程集气管线建设项目(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建设地点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
设计压力 8.5MPa 路径长度 3km
设计规模 60×104m3/d 沿线地貌 中低
管道材料 D168.3×5 L360Q无缝钢管
同步建设输水管道 设计压力 6.0MPa 路径长度 3km
设计规模 25m3/h 管道材料 DN100,无缝钢管
同步建设光缆通讯线 长度 3km 材质 24芯OPGW光缆
穿越工程 穿越水体 穿越小河沟5次
穿越道路 开挖加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乡村道路共计3次

  二、产业政策及规划符合性分析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工程符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二章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的要求,且属于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第一类“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三款“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之列,因此,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2、规划符合性分析
  ①与当地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经现场勘察,本项目管线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所经地区不涉及国家及地方的生态保护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敏感区域。本项目管线经过地均属于二级地区,且沿线所有占地均不占用基本农田(见附件)。古蔺县大寨苗族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及大寨苗族乡政府出具了“项目符合区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证明”,(见附件)。故本项目与当地规划及土地利用政策相容。
  ②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符合性分析
  根据《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泸县长江神仙桥和古蔺县黄荆镇炭溪河等15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泸市环发[2018]190号),距离项目管线最近的水源地为凉水井水源地,管线距离凉水井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边界最近距离为650m(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位置关系见图1-6),因此本项目新建管线均不在古蔺县大寨苗族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3、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1)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红线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8]24号),本项目位于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该区生态功能主要为:“该区岩溶地貌发育,局部石漠化严重。区内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有桫椤、川南金花茶等珍稀植物,达氏鲟、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以及豹、林麝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项目评价区域主要为农林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呈不规则斑块分布于评价区域平坦、缓坡处,面积小,农作物种类单一。主要为水稻、小麦、豆类、红薯、烟叶等。评价区域没有特别生态系统或生境等生态敏感保护目标。生态系统较稳定,承受干扰的能力较强,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生态系统单一,结构简单,环境异质性差。区域以人工生境为主,易于恢复,评价区域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区域内未见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现有的野生动物多为一些常见的鸟类、啮齿类等,区域内未见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分布。本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的位置关系详见附图。
  (2)环境质量底线
  项目环境质量底线即需符合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满足相应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区域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根据监测结果来看,各项监测因子均满足二级标准要求,符合环境功能区划;根据预测结果,区域环境空气满足相应标准限值,本项目实施不会改变区域大气环境功能;本项目不排放污废水,故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区域地表水体造成不利影响,不会改变区域地表水环境功能和水环境质量;根据监测结果,本项目评价区内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项目施工期及运行期产生的噪声较小,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
  (3)资源消耗上线
  本项目为天然气及气田水管道项目,项目的建设除了消耗管材、柴油等,其他资源的使用量较小,不会对区域资源产生影响。此外,项目消耗的管材及柴油均通过市场购买,资源消耗不会突破当地的资源消耗上限。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工程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二章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的要求相符合,且与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第一类“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三款“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相符合,本项目选址不涉及环境敏感区和生态保护红线。因此,本项目不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中的项目。
  三、工程地理位置及区域情况
  本项目新建集气支线起始于YS135井,均止于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T接点处,管线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线路总长3km。经现场调查,本项目集气支线沿线位于二级地区,沿线为中低山地貌,所经区域以旱地为主,管道周边敏感点主要为拟建管线两侧的居民等,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国家珍稀保护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古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
  四、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据本项目可研资料及立项文件,项目建设内容如下。
  (1)新建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1条,长度3km,设计规模60×104m3/d,设计压力8.5MPa,采用D168.3×5 L360Q无缝钢管;
  (2)沿新建输气管道同步建设1条气田水输送管道和1根光缆,光缆及输水管道总长度均为3km。输水管道设计规模为25m3/h,设计压力6.0MPa,采用DN100无缝钢管,光缆主要为管到压力检测做信息通讯使用,其施工建设对环境影响较小,后文不再评价。此外,由于输水管道与输气管道路由相同,在管道路径、外环境关系等介绍时为输气管道为叙述主体。
  主要工程量详见下表1-2
  表1-2 本项目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工程
  类型
序号 工程内容 单位 数量 备 注
管线
  工程
1 新建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1条,长度3km,设计规模60×104m3/d,设计压力8.5MPa,采用D168.3×5 L360Q无缝钢管。 km 3 /
2 同步沿输气管道建设1根总长度长3km的气田水输送管道,设计规模为25m3/h,设计压力6.0MPa,采用DN100无缝钢管。 km 3 沿着各输气管道并行同步建设
3 同步沿着输气管道建设1根总长度为3km的24芯光缆OPGW光缆 km 3 沿着各输气管道并行同步建设
4 穿越工程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乡村道路穿越 5 大开挖加DRCPIII 1200×2000钢筋混凝土套管进行保护,套管顶距路面埋深不小于1.2m
沟渠穿越 3 开挖沟埋,现浇混凝土稳管保护
5 线路附属设施建设 三层PE普通级防腐 km 3 /
管道氮气置换 km 3 /
管道强度试验 1 试验介质为洁净水
管道严密性试验 1 试验介质为洁净水
线路标志桩 12 /
线路警示牌 8 /
埋地警示带 km 3 /
施工便道 km 0.4 宽4m
堆管场 1 单个600m2

  五、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详见表1-3。
  表1-3 项目组成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单位 数量 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主体工程 输气管道工程 新建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1条,长度3km,设计规模60×104m3/d,设计压力8.5MPa,采用D168.3×5 L360Q无缝钢管 km 3 废水、废气、扬尘、噪声等。农业损失、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 植被恢复,农田生产力逐步恢复,水土流失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输水管道工程 同步沿输气管道建设1根总长度为3km的气田水输送管道,设计规模为25m3/h,设计压力6.0MPa,采用DN100无缝钢管。 km 3
光缆工程 同步沿着输气管道建设1根总长度为3km的24芯光缆OPGW光缆 km 3
穿越工程 水域穿越 小河沟 5
道路穿越 乡村道路 3
环保工程 事故及检修状态下依托管线下游站场(古蔺大寨LNG站)的火炬系统对管道内天然气进行放空 依托管线下游站场火炬系统 废气的影响
辅助工程 管道标识(管道标志桩、警示牌、警示带) 仅有清管、试压时产生少量废水,管道防腐为外购预制防管道
管道氮气置换,吹扫、试压,管道焊缝检测
管道防腐
其他 道路工程 新建施工便道0.4km 水土流失、农业损失 改善附近交通条件
其他 管道沿线护坡堡坎、土地复垦、生态恢 区域生环境逐步改善

  六、辅助工程
  (1)给水
  本项目工程量主要为敷设集气支线,项目管线在清管作业的时候会使用少量洁净水,清管用水来自管线相关的平台井站(YS135井),本项目不涉及给水系统建设。
  (2)排水
  本项目工程量主要为敷设集气支线及输水管道,不涉及站场建设,因此不涉及站场排水。项目运营期间正常工况下无废水产生,仅在输气管道再清管作业的时候会产生少量清管废水(输水管道不进行清管作业),清管废水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LNG站的依托可行性分析:
  (3)供配电
  本项目工程量主要为敷设集气支线及输水管道,不涉及站场建设,原有站场供配电情况不变。
  (4)防雷防静电接地
  本工程为集气支线及输水管道建设,不涉及站场建设,原有站场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不变,本工程不新增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5)消防设施
  本工程为集气支线及输水管道建设建设,不涉及站场建设,站场依托原有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本工程不新增消防系统。
  (6)防腐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所有新建管道采用三层PE普通级防腐,并辅以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防腐层按《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GB/T23257-2009)标准执行。
  七、气质、水质资料
  YS135井为龙马溪组所产页岩气,类比该区块阳103井所产天然气的气质检测结果,其硫化氢含硫小于0.01%(约0.38mg/m3),其硫化氢含硫属于低于低含硫天然气标准(低含硫天然气:硫化氢含硫0.01-1%),同时所产天然气中硫化氢含硫小于我国一类天然气标准中的硫化氢含量的标准值(我国一类天然气硫化氢含量为6mg/m3,二类天然气为20mg/m3)。本项目气质组分数据详见表1-4。气质监测报告见附件。
  表1-4浅层页岩气井气质组分表
  
相对密度 摩尔分数,% 临界温度K 临界压力Mpa
甲烷 重烃 硫化氢
乙烷 丙烷
0.562 98.44 0.67 0.00 <0.01 0.75 0.03 0.00 191.1 4.64

  此外,项目输水管道运营期还将输送气田水,根据浙江油气田委托监测单位就叙永区块所产气田水的监测报告单(BGLH环监018年第(1101)号)的监测结果来看,项目所输送的气田水质结果如下:
  表1-5浅层页岩气井气田水水质组分表单位mg/L
监测因子 COD 氨氮 石油类 硫化物 总氮 总磷 挥发酚
水质结果 318 0.650 174 0.361 1.56 0.291 0.0011
监测因子 悬浮物 /
水质结果 70 ND ND ND ND ND /

  八、原辅材料及能耗
  项目消耗的原材料主要有管材、焊接材料、水泥等。项目的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下表1-5。
  表1-6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
  
项目 名称 单位 数量
原辅材料 管材 t 9.65
水泥 t 1.24
焊接材料(0.1t/km) t 0.3
能源消耗 m3/a /
柴油 t 3
KW·h 自控

  九、主要生产设备
  表1-7项目主要设备表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单斗 1 挖操作坑
2 8t吊车 2 卸管、吊管、套管就位等
3 卡车 2 搬运机具、运管
4 挖土机 2 工程土石方挖
5 焊接机 2 管材焊接
6 超声波探伤机 2 管材探伤

  十、占地面积
  本工程拟建管线均在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管线经过耕地、经济林地等地区。管道施工作业带、施工便道、堆管场用地属临时用地。
  根据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临时用地33700m2,所占用的土地均不涉及基本农田。
  表1-8项目占地类型一览表 单位:m2
  
项目 名称 永久占地 临时占地 备注
管道
  工程
管道敷设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0 31500 施工作业带宽度:为8~12m,平均宽度10.5m
新建施工便道 0 1600 新建便道0.4km,道路宽4m
堆管场 0 600 共1处堆管场,600m2/处
合计 0 33700 /

  十一、新建管线外环境关系
  本项目新建管道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该管线起于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大寨村5组的YS135井站,出站后管线向西北方向敷设,在经过钦哉塘桥、石栗湾后与在大寨村附近菜地内附近T接进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
  线路全长3km,管道大致呈为自东南往西北走向。管道全线位于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沿线穿越乡村道路3次、沟渠5次。管线穿越的沟渠水体主要功能为灌溉,无饮用水功能。
  根据《泸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泸州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泸市环发[2014]83号),古蔺县箭竹苗族乡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山羊岔河(批准文号为泸市府函[2006]140号文),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为凉水井水源地(批准文号为泸市府函[2006]140号文)。山羊岔河集中式饮用水源距离本项目管线中的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最近,管线距离保护区边界约10km,且本项目不位于该河流的补给范围内。因此本项目集气支线不在古蔺县箭竹苗族乡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根据《大寨苗族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方案》,大寨苗族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为地下水,其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从凉水井取水点为中心,半径30米范围内。二级保护区:从凉水井取水点为中心,半径30米范围至2倍影响半径内。凉水井集中式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边界距离本项目管线中的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最近,最近距离约650m。因此本项目集气支线均不在大寨苗族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项目与凉水井水源地位置关系图
  经现场踏勘得知,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所通过的区域均为农村环境,项目不涉及在已建或规划建设的区域内进行施工作业,亦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经现场踏勘得知,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周边200m范围内主要为散居农户,共约18户90人,分布于管道左右两侧,距离管道最近居民房屋位于管道右侧约6m处,共居住有1户4人。管线走向满足《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管线5m范围内无构筑物的要求。
  表1-9项目周边200m范围内居民分布一览表
  
方位 居民 距管线最近距离
管线左侧 约8户40人 9m
管线右侧 约10户50人 6m

  十二、项目规划、选址、选线
  1、管线路由方案及合理性分析
  (1)管线路径方案
  通过对本项目管线的现场实地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环保合理性、交通及井站的地理位置等因素,本项目新建的管线较短,其设计总长度为3km,在避开了古蔺县大寨苗族乡规划区、地质灾害区、农户聚集点等敏感点后,拟定的线路管线走向方案较为明显,线路走向唯一,无比选方案。其主要路径方案为:该管线起于古蔺县箭竹苗族乡大寨村5组的YS135井站,出站后管线向西北方向敷设,在经过钦哉塘桥、石栗湾后与在大寨村附近菜地内附近T接进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
  (2)管线路径合理性分析
  根据《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并结合本工程管道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城市(镇)总体规划、交通、经济的发展状况等具体情况,本项目管线有以下特点:
  本项目输气管线所经地域整体地貌单元属中、低山地貌,沿线以农业经济为主,不经过成片天然林区。管线路由尽量靠近和利用现有公路,方便运输、施工和生产维护管理,最大化减轻对施工区域植被的破坏。项目选择了有利地形,避开了施工难度较大和不良工程地质段,方便施工、减小线路保护工程量,确保了管道长期可靠安全运行,减少对当地土地利用的破坏。穿跨越点位置的选择服从了当地规划和线路沿线环境现状,避开了环境敏感区,在符合线路总走向的前提下,局部走向服从了穿跨越点的需要。线路走向避开了城镇核心区、各乡镇规划区和新村聚居点。线路走向尽量少占经济作物,少占良田好地,减少赔偿。线路走向避免了通过人口稠密区、人类活动频繁地区、饮用水源、水库等,确保了管道运行的安全。
  本项目管线经过地属于二级地区,经现场勘察,本项目管线所经地区不涉及国家及地方的生态保护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敏感区域,本项目管线所经过地区无矿产资源覆压。本项目管线与农户最近的距离为6m,大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要求的5m范围内无构筑物。管线穿越的小河沟及沟渠均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穿越的小河沟水体功能主要为灌溉、泄洪,穿越的沟渠水体功能主要为灌溉,均采用开挖沟埋的穿越方式。施工期间加强环境管理,不会对穿越段及下游水质造成影响。管线穿越乡村道路采用开挖沟埋加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的方式,由于施工时间短,且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当地交通的疏导,不会对当地交通造成严重影响。本项目管线在线路的走向上已在最大程度上避开了人口密集的敏感点,管线两侧200m范围内无学校、医院等社会敏感点,仅少量散居分布的农户。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政府分别出具了“项目符合区域规划的证明”。故本项目与当地规划相容。
  综上所述,本项目管线走向符合当地规划,不涉及国家及地方的生态保护区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点。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管线的走向是合理的。
  2、管线线路概况统计
  项目拟建管道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管道所经地区地貌以中山、低山为主。管道沿线行政区划统计见下表。
  表1-11沿线行政区划及地区等级统计表
  
序号 管线 行政区划 长度(km)
镇(乡)
2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泸州市 古蔺县 大寨苗族乡 3

  本项目管道沿线地区类别统计见下表。
  表1-12管线沿线地区类别统计表
  
序号 地区类别 长度 备注
1 二级地区 km 3 /

  本项目管道沿线占地类型统计见下表。
  表1-13管线沿线占地类型一览表 单位:m2
  
项目 占地类型
水田 一般林地(柏树、杉树林)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8987 17973 6740

  管线穿越的水田主要种植有水稻,旱地种植有玉米和烟叶等农作物,穿越的林地主要为柏树、杉树林和人工种植的桑树林,不涉及国家及地方的保护林带。本项目管线敷设占用地均为临时占地,待管道敷设完成后即进行植被恢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号)文件中第三十条中的规定,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不可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鉴于这些作物在施工结束后不能恢复,将对林木、经济作物所有方和当地植被现状会造成永久影响,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根据输气管线沿线农作物、林木和经济作物的具体毁坏棵树同作物所有方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赔偿,妥善与所有方进行协商解决,避免因管道施工发生扰民现象。
  3、穿越情况统计
  (1)沟渠穿越
  本项目共穿越小河沟5次,穿越沟渠时采用开挖沟埋方式穿越,并采用现浇混淋土稳管。
  表1-14 管道穿越沟渠一览表
  
序号 河流名称 沟渠特征 穿越长度(m) 穿越次数(次) 穿越方 水文情况
沟渠宽度(m) 沟渠深度(m)
1 小河沟 6~8 0.6~1.0 18 5 开挖沟埋 平均水流量0.08m3/s,最深水位0.5m,流域长度为50km

  (2)道路穿越
  本项目共计穿越乡村道路3次。
  项目管道在穿越乡村道路时,采用开挖沟埋加DRCPIII 1200×2000钢筋混凝土套管进行保护。项目管道穿越公路位置选在稳定的路基下,管道穿越公路应垂直交叉通过,必须斜交时,斜交角度应大于60°,路基下面的管段不允许出现转角或进行平、竖面曲线敷设,套管顶距路面埋深≥1.2m。施工完毕后,做好各种道路的路面恢复,各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和警示牌。
  表1-15 管道穿越道路一览表
  
序号 穿越道路 路面宽度(m) 路面材料 穿越方式 穿越次数(次) 穿越总长度(m)
1 乡村道路 2~6 水泥 开沟埋,加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 3 18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项目可研资料,本项目为集气支线新建项目,不涉及站场的建设。项目新建管线的起止站场包括YS135井,止于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T接点。
  其中,YS35井位于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大寨村5组,古蔺县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5月30日以古环建审[2018]23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目前该井已完钻,建设单位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将钻井作业废水外运处理,废水基泥浆、岩屑已固化填埋处理,现场无环境问题遗留,建议尽快完成环保竣工验收。
  古蔺大寨LNG站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向阳村1组,古蔺县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6月8日以古环建审[2018]29号文对该项目进行了批复,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期间。为避免工程造成环境遗留问题,待完工后,建设单位须按照环评批复的要求,尽快将污染物进行处理,尽快对场地进行清理,对迹地进行恢复,并完成环保竣工验收。
YS135井现状 大寨LNG站现状
图1-7项目各相关井站现状图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表二)
  
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侯、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41′~28°20′,东经105°34′~106°20′之间。古蔺县,隶属四川省泸州市,古为“蔺州”,别称“郎酒之乡”。位于四川省南部边缘,赤水河沿边界由南往东向北流入长江,全县地域成半岛形伸入黔北,西面与叙永县毗邻,东南北三面与贵州省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交界。
  大寨苗族乡位于古蔺西北部,距古蔺县城45公里,距古叙公路19公里。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处于农村区域,项目管线距离西北面的大寨苗族乡乡镇最近距离约120m。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二、地形、地貌、地质
  古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接壤处,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陡峭,沟谷深切发育,整体地势南部高,北部低,属四川盆地南缘盆周低、中山地貌类型。山体呈东西走向,属中切割构造中山地貌区。受构造影响,砂岩地层形成纵向糟地,部分地段开阔。区域海拔标高最高在1150m以上,沟谷呈“V”字形,山上植被覆盖较好,山坡较陡,局部南、北高,中部低(古蔺河峡谷)。
  据古蔺县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在构造上处于古蔺复式背斜北翼中段与龙爪坝向斜结合部位,地表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中统遂宁组底部岩石,倾角10~12°,区域岩层主要为紫红色泥夹页岩,表层土厚度为1~2m,页岩层倾角较缓,地表未发现断层。古蔺县及邻区属相对稳定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三、水文
  1、地表水
  本工程位于古蔺县境内,古蔺县属长江水系,共有小河22条,小溪255条,除赤水河外,流域面积500km2以上河流一条,即古蔺河;100~500km2以上河流五条,即盐井河、白沙河、菜板河、马蹄河、桂花河;50~100km2以上河流五条,即新马河、段江河、水口河、龙爪河、火炭溪;10~50 km2河流八条。
  赤水河:赤水河为长江上游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上游称鱼洞,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称毕数河,经贵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赤水河古蔺县境内段全长120km,河宽50-150m,最深水位20m左右。流域面积296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2.3亿m3,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09 m3/s。
  古蔺河:属长江水系,是赤水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古蔺县箭竹乡磨槽口,干流由西向东横穿县境中北部,流经箭竹、德跃、古蔺、永乐、太平等乡镇后在太平渡处注入赤水河。流程70km,流域面积966 km2,河道平均比降约18.4‰,其主要支流有飞龙河,椒坪河、小水河、水落河等。区域内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深445.6mm,年径流总量4.05亿m3,河口平均流量12.85m3/s。
  本项目管线穿越小河沟5次(均为同一河沟的多次穿越),管线所穿越的小河沟水体功能为灌溉、泄洪,穿越的沟渠水体功能为灌溉,均无饮用水功能。根据调查了解得知,本项目评价区域内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2、地下水
  1)地下水类型及赋存条件
  评价区内主要出露碳酸盐岩,可溶岩地层厚度大,这些地层中,岩溶发育,岩溶水广泛分布,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根据碳酸盐岩岩性、岩相的变化,其中碎屑岩所占比例,又可划分为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两个亚类。前者指赋存于三叠系下统茅口组、栖霞组(包含梁山组)等碳酸盐岩厚度大而稳定,占90%以上的这类含水岩组中的岩溶水。后者指赋存于三叠系飞仙关组,二叠系长兴组、龙潭组,志留系石牛栏组等以碎屑岩为主,有碳酸盐岩夹层,其厚度占全层厚度10~30%的含水岩组中的岩溶水。现分述如下:
  (1)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主要赋存形式为地下管道系统,多发育在茅口组、栖霞组中。其规模在不同的地貌区存在一些差异。大部分岩溶山地和岩溶峡谷中,岩溶管道规模大,支叉多。在岩溶谷地中,管道显得相对小而少。
  茅口组、栖霞组石灰岩厚而质纯,除底部梁山组为断续分布的厚度不超过21m的砂、页岩外,无成层的非可溶岩夹层。此层岩溶强烈发育,岩溶水十分丰富。大泉暗河流量多为50-700L/s。
  (2)碎屑岩夹碳酸盐裂隙溶洞水
  赋存形式主要为溶蚀裂隙。以白云岩为主的志留系、二叠系龙潭组、长兴组中的夹层为代表,以复杂而密集的溶蚀裂隙为赋水通道,并多以泉的形式出现。
  ①飞仙关组、长兴组、龙潭组
  主要分布于叙永古宋至大坝一线以东、古蔺县箭竹乡至二郎镇一带。岩性主要为砂,泥岩夹泥质石灰岩、石灰岩。可溶岩总厚60-126m,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并相变为泥岩。中部多形成长垣状低山及槽地,南部则为深切的低中山.岩溶东部较发育,偶有较大型的溶洞。岩溶泉流量多为1-10L/s。
  ②志留系下统
  岩性主要为各种碎屑岩、页岩夹碳酸盐岩。可溶岩夹层厚度一般不超过50m,故岩溶发育受到限制,多为溶隙或小型溶洞。多数泉流量在1-10L/s间,大者可达150L/s。
  2)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评价区整体东高西低、南北高而中部低,呈现出不同的地貌轮廓和水文网的分布。而地貌形态和水文网的分布则控制着各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特征。
  (1)补给
  岩溶水的补给主要靠露头区的大气降水,其次是地表水体,上覆与下伏非岩溶层中的裂隙水。不同的岩溶地貌区,其补给来源及特征又有所不同。
  岩溶谷地区,岩溶层为负地形,两侧垄脊多为非岩溶层,其中的裂隙水均以分散状流入或渗入岩溶层,成为岩溶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并使泉的补给面积扩展到非岩溶层。
  岩溶山地和岩溶峡谷中,由于地下溶蚀速度大大领先于地表侵蚀,故许多横向河流、小溪在岩溶层顶、底部以伏流进口形式直接注入地下,尤其是在枯季成为岩溶水主要的补给来源,这种常年性的地表溪流在岩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径流
  评价区地下水径流主要受构造、地形地貌及局部侵蚀基准面控制,地下水在接受补给后,多平行于构造轴线向侵蚀基准面径流,即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这也表现在区内暗河的发育特征上。
  评价区地形整体东高西低、南北高而中部低。南、北两侧即柏杨林背斜两翼地表分水岭区域,出露龙潭组、长兴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程度相对较弱;评价区东侧发育的黄草坪断层为一相对阻水的压性断层;评价区西侧自南向北流动的东门河为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这些自然边界控制着区内地下水的总体径流方向。而伏于二叠系茅口组、栖霞组(含梁山组)之下的志留系韩家店组,为一套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岩层,控制了评价区浅层地下水的径流深度。
  评价区地下水的局部径流主要受褶皱影响,以岩溶管道或溶蚀裂隙等为通道,顺岩层走向向东门河径流。评价区南部地下水受梯子岩背斜影响,自南向北径流;至柏杨林背斜核部逐渐转为自东向西。
  (3)排泄
  评价区岩溶水的排泄主要受水文网的控制,岩溶水的排泄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溪沟中或旁侧。另外在低洼地区、地形从陡变缓处亦易成为排泄区。
  集中排泄和分散排泄是区内岩溶水的主要排泄形式。前者是指以地下河出口及岩溶大泉或泉群的形式排泄;后者是指从分水岭至河各地带尚未形成大而长的地下河系统,以致沿途被大小冲沟、溪沟切割后,泉点分散出露。区内浅层地下水以东门河为排泄基准进行排泄,沿途见泉出露。
  根据现场调查及相关资料,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溶洞、暗河等裂隙溶洞分布。
  四、气候、气象
  项目建设地属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向贵州高原过渡地带,兼具四川盆地和贵州高原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寒冷;气温差异大,无霜期长,年降雨为750.4~1185mm,多集中在6~9月,降雨达全年的80%左右;湿度适中,日照较充足,常年多夏伏旱。多年平均气温为17.6℃,最高为40.8℃,最低为-3.0℃,7月最热。年蒸发量1230 mm,相对湿度为76%,年平均无霜期在260 d以上。风向以西北为主,最大风速17 m/s。主要气象参数见表4.1-1:
  2-1 主要气象参数表
  
统计参数 统值 统计参数 统计值
多年平气温 17.6℃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76%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40.8℃ 多年平均降水量 157m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3.0℃ 全年主导风向 NW
全年无霜期 260天 多年平风速 1.6m/s
日照 1313.7小时

  五、土壤及矿产资源
  全县土壤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土、黄棕壤5个土类(9个亚类)22个土属,64个土种,43个变种。水稻土占耕地面积的10%,旱地土占90%。
  古蔺矿产资源丰富,有无烟煤、硫铁矿、铁矿、铜、大理石、高岭土等,尤以无烟煤储藏量大。古(蔺)叙(永)煤矿开发的重点在古蔺矿段。该矿区是四川唯一尚未规模开发的低硫、特低磷、中高热量的大型优质无烟煤矿区,已探明的无烟煤储量达34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储量的29;煤层气1001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8;硫铁矿储量32亿吨,占全省的41%。另外,优质石灰石分布面占幅员面积60%,石膏储藏量估计为4.89万吨,大理石等分布较广。
  六、动植物资源
  1、植物资源
  古蔺花奔种类繁多,野生乔木类树种有250多种,其中珍贵者有水杉、银杏、红豆杉、三尖杉、福建柏、珙桐、连香树、红豆、香果、鹅掌楸、二月花、香樟、桢楠、丝栗、桦木等,一般的如杉、松、柏、青杠、泡桐等数量很多,灌木类有乌泡、山茶、火棘、碎米柴等数十种。
  蕨类有23个科、30多个属、100余种。其中珍贵者有观音坐莲、凤尾蕨以及号称“活化石”的桫椤,野生食品类有竹笋、猕猴桃、红籽(火棘)、蕨苔、蕨根、野生食用菌、薇菜等。
  古蔺县是省内重要的烤烟生产基地,亦是四川中草药主产县之一,据古蔺县中草药资源普查资料,列有药名、植物名称,药用部位及药用功能的植物中草药有133科、547属、843种,其中中药材247种,草药587种,动物药材68种,总计902种,珍贵的有麝香、牛黄、熊胆、豹骨等,希缺的有天麻、黄柏、黄莲、银花、厚朴、天冬、白术、杜仲、吴萸、桃仁等,且有相当面积的绿茶和中药材基地。
  2、动物资源
  古蔺县两栖动物共计8种,其中中华蟾蜍、华西雨蛙为中国特产品种;爬行动物共计23种,具有较大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蛇类,如玉锦蛇、竹叶青、黑眉锦蛇、乌梢蛇等;全县有鸟类134种,其中6种为中国特产鸟;属于国家二类保护的鸟类有13种,属于省重点保护的有小鸊鷉、鹰鹃及夜鹰3种;全县的兽类共计47种,其中竹鼠、红白鼯鼠、复齿鼯鼠、藏酋猴及毛冠鹿等5种为中国特产兽,属于国家1类保护兽类有豹和云豹两种,属于国家2类保护兽类有猕猴、藏酋猴等12种,黑熊、豺、金猫、林麝、水獭、大小灵猫的数量均在100只以下,鬣羚,斑羚的数量在200只以下,而猕猴、藏酋猴、黄喉貂的数量均在50只以下,除猕猴、藏酋猴分布较广外,其余种类大多仅分布于少数林区,属于省重点保护的兽类有豹猫、赤狐和毛冠鹿3种,三有保护名录动物主要有小麂、野猪、豪猪、花面狸等。
  经调查,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国家保护名录内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分布。无野生保护动物栖息地、繁殖地、觅食地,也无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分布;无古大、珍稀树木分布。
  七、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
  黄荆老林景区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西北部黄荆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9′-105°52′北纬28°05′-28°20',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带的赤水河流域,面积4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以上,平均海拔1300多米,是典型的白垩系红色砂岩中山峡谷丹霞地貌区,也是地球同纬度(北纬28°C)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区。
  红龙湖森林公园位于古蔺县城北部,距县城区19.5公里,与黄荆景区紧密相连,面积达30平方公里。整个湖区由红龙湖、月儿湖、琴蛙湖等大小7个湖泊组成,象七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海拨1600多米的崇山峻岭之中,最高峰新街坪达845米。
  太平古镇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西北部,古蔺河与赤水河在此处交汇,距县城古蔺35公里;与贵州省习水市醒民乡隔河相望,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古镇有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1935年“四渡赤水”,中国工农红军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景区是川南独有的山地古镇。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房屋,采用古代干阑式和吊脚楼等建筑构架,呈现“台、吊、错、挑、梭、靠”特色。景区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其文化特征体现了地区与民族特色的大融合。太平古镇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大寨苗族乡位于古蔺县西部,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四周山峦叠嶂、雄奇险峻,中心开阔平坦,土地肥沃。大寨旅游的最好季节是每年4月-11月,气候凉爽宜人,日均气温在22℃左右,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森林氧吧、花卉天堂。大寨苗族乡以生态、民俗旅游为主,特色农业观光、绿色休闲、有机食品为要素的现代旅游形态,建设了大寨乡旅游五大节点,即宝佤风情、溶洞探秘、海棠湖韵、大寨农庄、明镜新村,全乡形成旅游一村一品,将民族风情、生态环境、特色农业、餐饮文化有机结合,其中大寨宝佤山踩山已成功申报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项目所在区域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敏感目标。

  环境质量现状 (表三)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四川炯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3月21日~29日对《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YS315钻井工程》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目前,上述各井已施工完毕,但未进行采气生产,各井场不存在既有污染源强,引用的监测数据能够反应区域环境质量的背景监测浓度情况,监测报告见附件5,监测情况及结果现分别描述如下:
  一、环境空气质量
  引用四川炯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于2018年3月21日~3月27日对《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YS135井钻井工程》进行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由于YS135井为本项目集气管线的起始站场,已施工完毕,但未进行采气生产,各井场不存在既有污染源强,且期间无其他工矿企业入驻,因此本次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引用是可行的。引用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置图见附图。
  (1)监测点设置:共设置1个大气监测点位
  1#:YS135井所在地(下风向);
  (2)监测项目:
  YS135井:SO2、NO2、PM10
  (3)监测频率:SO2、NO2、PM10连续采样7天,测24小时均值。
  (4)采样及分析法
  采样及分析方法:本次现状监测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的规定进行。
  (5)评价标准
  本次评价SO2、NO2、PM10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6)评价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现状监测结果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变化范围,并给出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并评价达标情况。
  (7)监测及评价结果
  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单位:mg/m3
  
监测因子 监测值
  类型
标准值
  (mg/m3
监测结果(mg/m3 超标率(%) 最大质量浓度占标准质量浓度限值的百分比(%)
PM2.5 24小时均值 0.075 0.037-0.049 0 65.3
SO2 24小时均值 0.15 0.012-0.018 0 12.0
NO2 24小时均值 0.08 0.013-0.017 0 21.3
TSP 24小时均值 0.3 0.088-0.117 0 39.0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各监测点监测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二、声环境质量
  本次评价引用2018年3月24日~3月25日四川炯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对YS135井东南边界处和引用四川清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8月13~14日对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在本工程T接点西南侧居民处的声环境质量现监测结果。
  (1)监测布点
  1#噪声监测点:YS135井东南边界处居民点;
  2#噪声监测点: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在本工程T接点西南侧居民处。
  (2)监测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要求执行,具体方法见表3-2。
  表3-2 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使用仪器及编号 检出限(dB)
环境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QL-001-028AWA6228多功能级计 /

  (3)监测周期和频率
  监测周期和频次:2天,昼间1次,夜间1次。
  (4)监测结果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3。
  表3-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dB(A)
  
日期 3月24日 3月25日 2类区标准值 超标率
1# 昼间 50.9 51.2 60 0
夜间 43.0 43.3 0 0
2 昼间 53.0 53.0 60 0
夜间 46.0 46.0 50 0

  由表3-3可以看出:噪声监测期间项目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值Leq为50.9~53.0dB(A),夜间等效声级值Leq为43.0~46.0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次评价引用2018年3月21日~3月23日四川炯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对YS135井口西侧的小河沟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1)监测因子
  pH、COD、BOD5、氨氮、硫化物、石油类、硫酸盐、氯化物。
  (2)监测周期及频次
  连续监测3天,每天采样1次
  (3)监测断面设置
  1#:在YS135井西侧的小河沟设置一个监测断面(本工程多次穿越的河沟)。
  (4)评价结果
  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现状评价结果详见表3-4。
  表3-4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单位:mg/L
  
监测因子 pH BOD5 COD 氨氮
水质标准 6~9 4 20 1.0
监测结果 7.61~7.76 1.5~1.7 5~9 0.253~0.332
评价指数 0.31~0.38 0.38~0.43 0.25045 0.253~0.332
监测因子 石油类 硫化物 硫酸盐 氯化物
水质标准 0.0 0.2 250 250
监测结果 ND ND 28.0~29.1 4.07~.18
评价指数 / / 0.11~0.12 0.016~0.017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项目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
  四、生态环境现状
  本项目工程区域属中、低山地带,现场踏勘时,管线沿线主要为乡村道路、旱地、水田、林地、经济林地等。耕地内主要种植水稻、烟叶、玉米及各种蔬菜,树木多系果树。区域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水土保持性能较好,水土流失量小。项目区域为农业生态环境,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项目所在地动物较少,主要有少量人工饲养的猪、牛、羊、兔、鸡、鹅等家禽和少量鸟类动物。
  评价区域内无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一、保护目标
  根据实地踏勘和调查情况,本工程管线两侧200米范围内分布有大寨苗族乡的部分居民,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16。
  表3-5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大气环境 名称 坐标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方位/距离
X Y
1#居民 / / 农村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二类环境功能区,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东/6m
2#居民 / / 西/8m
3#居民 / / 东/24m
4#居民 / / 西/31m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 影响规模、功能 控制污染的目标
地表水环境 小河沟 管线穿越处(管道5次穿越) 灌溉、泄洪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
声环境 散居居民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两侧200m,管道最近居民位于管道右侧6m处 约18户90人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
生态环境 耕地 工程占地 / 补偿、保护和恢复临时占用的耕地
植被 管线两侧200m / 不因工程的实施而影响区域现有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加剧
社会关注点 管线两侧200m范围内散居住户约18户90人   保证居民生活、生产安全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
大寨苗族乡乡镇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120m处 常驻人口约3212人,乡镇设有乡政府、大寨司法所等单位
大寨苗族乡综合化站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140m处 常驻约2人
大寨苗族乡出所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260m处 约8人
大寨乡卫生院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258m处 常驻12人,住院楼床位约25个
大寨小学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342m处 共有师生约300人
大寨烟草经营站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275m处 常驻3人,临时4人
大寨中学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503m处 共有师生约240人
小河沟 管线穿越处 灌溉、泄洪 保证水体功能不影响

  二、保护级别
  1、大气环境质量
  本项目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空气质量敏感点—管线周围农户,确保评价区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2、地下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判定,本项目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Ⅳ类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3、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项目,需确保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
  4、声学环境质量
  本项目区域内的声学环境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确保声学环境质量不因本项目的实施改变声学环境质量等级。
  5、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
  不因本工程的实施而使区域生态环境受到明显影响和水土流失加剧。
  

  评价适用标准 (表四)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ug/m3
  
取值时段 PM10 SO2 NO2
二级 二级 二级
24小时平均 150 150 80
小时平均 / 500 200

  2、地表水
  地表水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域标准。
  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项 目 Ⅲ类水域标准
pH 6~9
CODcr ≤20
BOD5 ≤4
氨氮 ≤1.0
石油类 ≤0.05
氯化物 ≤250
硫化物 ≤0.2
备注 上述标准中,p无量纲其余因子单为mg/L。

  3、声环境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
  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标准类别 等效声级LAeq(dB)
昼 间 夜 间
2类 60 50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
  表4-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m3
  
SO2 NOx 颗粒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 550 240 120
15m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h 2.6 0.77 1.0

  2、废水
  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表4-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
  
项目 PH COD 硫化物 石油类 SS
标准值 6~9 ≤10 ≤1.0 ≤10 ≤70

  3、噪声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营运期执行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表4-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等效声级Leq:dB
  
项目 昼间 夜间
2类标准值 60 50

  表4-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昼间 夜间
70 55

  4、固体废弃物
  一般固废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执行。
  
  总量控制指标   工程建成投产后,正常生产时天然气在密闭管道中输送,仅在事故或检修状态下对管道内的天然气进行放空,因此对大气环境无不良影响。本项目正常运营期间产生的清管废水由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正常生产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气体流动产生的气流噪声,对外界声环境无影响。清管废渣、检修废渣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故不设国家规定的需进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表五)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一、工艺流程
  施工期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见图5-1所示
  图5-1 项目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1、施工期工艺流程简介
  本项目新建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管道总长度为3km。管线经过地区主要为旱地、水田、林地、经济林地,沿线地势为中、低山地貌,管道全线位于二级地区。
  管道施工先进行穿越点的施工作业,之后再进行一般地段的施工作业。最后清管试压、覆土回填恢复迹地后完成工程,施工时间约2个月,施工期间不设施工营地,建设施工便道0.4km。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资料,项目管道采用机械化为主,人力施工为辅的作业方式。根据实际地形地貌情况,以及考虑到项目集气支线要同沟敷设1根光缆和1条水管道,项目每一条集气支线单独敷设时,施工作业带宽度为8~12m。本项目管道施工作业带宽度具体见表5-1。
  普通地段先采用挖掘机进行管沟开挖,由于本工程线路大部分区域高差较小,纵向坡度不大,故采用吊管机、挖掘机沿施工作业带便道进行机械布管。坡口加工应采用坡口机,在施工现场进行。使用内对口器进行管口组对,焊接合格后再采用机械施工的方式进行覆土回填作业,工程各穿越地段则采用机械化加人工施工。
  项目不涉及在已建城区内施工。
  表5-1 管道施工作业带统计表
  
序号 管道名称 管径 作业带宽度() 备注
水田 旱地 林地
1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DN168.3 12 10 8 单独敷设
注:每一条集气支线将同沟敷设1根光缆和1条水管道,水管道输送气田水。光缆及水管道敷设与集气管道同时进行建设。

  2、施工作业带清理和施工便道修筑
  (1)施工作业带清理
  根据本工程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建议经过丘陵、山间台地等地势较为平坦地段采用机械化施工,经过低山、高陡坡等局部地段采用机械化加人工施工。本工程管线施工作业带范围为8~12m。管道施工作业带内只进行临时性使用土地,施工完毕后应立即还耕复种,并恢复原地貌。
  施工前,应组织对施工作业带内地上、地下各种建(构)筑物和植(作)物、林木等进行清点造册。施工作业带清理、平整应遵循保护耕地、植被及配套设施,减少或防止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则。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应注意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应立即补桩恢复。
  施工作业带范围内,对于影响施工作业的石块、杂草、树木、构筑物等应适当清理,沟、坎应予平整,有积水的地势低洼地段应排水填平。
  山区地段对施工作业带内及附近有可能危及施工作业安全的落石、崩岩、滑塌等应进行清除或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尽量减少农田、林地的占地,适当减少作业带宽度,应对农田、树木地段注意保护。
  (2)施工便道的修筑
  为了方便施工和今后的运行管理与维护,新建管道尽量沿现有公路的走向进行敷设,只是在现有公路不能达到的地段才需要进行施工便道的建设。本工程管道沿线道路依托条件较好,乡村道路较为通畅,因此本项目新建施工便道约0.4km。
  ①修筑施工便道的技术要求
  施工便道包括施工作业带内的便道和连接施工作业带跟现有运输道路之间的通道,施工作业带内的便道宽度一般地段为4m,平行于管沟修筑在靠近公路或运输便道一侧。
  连接作业带和现有道路的施工便道,原则上尽量利用原有的机耕道,在其基础上用推土机拓宽、垫平、压实,纵向坡度不大于25°,横向水平,转弯半径不小于18m。
  为降低施工便道的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评价要求建设方在选择整修路线时应避免和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影响,尽量利用管道施工作业带,在整修施工便道时应尽量缩短其长度,减缓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便于施工结束后施工便道的恢复工作;施工便道保持平坦且有足够的承压强度,保证施工机械和设备的行驶安全;施工便道和现有公路连接处采用袋装土堆垫,高于现有路面,并保证平缓过渡,以防损坏路基和路肩。施工便道若涉及经过埋设较浅的地下障碍物时,及时与管理单位取得联系,共同商定保护措施。若涉及使用干线道路,则应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办理有关占地手续。
  ②施工便道的恢复
  施工结束后,施工便道即不再有利用价值,建设方通常根据建设前施工便道的占地类型、参照施工作业带的恢复方式进行迹地恢复。仅在当地政府要求保留某段施工便道作为乡村道路使用的情况下,方可保留当地政府所要求保留的施工便道。
  3、一般地段管道开挖及敷设
  (1)一般地段开挖及敷设
  在已清理的施工作业带上开挖管沟,本项目管沟开挖主要为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局部地形受限制地段,可采用人工开挖。施工管沟断面一般呈梯形,管沟沟底宽度一般为管道结构外径加上0.7m,根据沿线土壤类别,边坡坡度取1:0.1~1:1.5。管沟开挖土石方堆放于管沟一侧,另一侧为施工场地。为有效保护耕作层,一般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原则。管沟开挖剖面示意图见下图所示。
  
图5-2 管沟开挖剖面示意图

  一般地段开挖时,为有效保护耕作层,一般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原则。管沟开挖过程中,地表扰动剧烈,流失强度可能达到剧烈侵蚀以上,特别是如果遇到雨季,水土流失将十分严重。在斜坡和沟槽地段应采用石料或编织袋装土砌筑挡土墙(护坡),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同时加固作业便道。
  (2)管道敷设形式
  ①管道敷设的设计必须满足《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69-2014)及《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GB 50470-2008)的要求。本工程管道采用沟埋敷设,根据地形条件的不同,采用弹性敷设(R≥1000D)及预制热煨弯管(R=5D)两种型式来满足管道变向安装要求。在满足最小埋深要求的前提下,管道纵向曲线尽可能少设弯头、弯管。
  ②管道敷设时在水平和纵向转角处,优先采用弹性敷设来实现管道方向改变,以减小沿途摩阻损失和增强管道的整体柔韧性;当在弹性敷设受地形条件限制时,采用曲率半径5D的热煨弯管。管道敷设中对管道通过陡坎、陡坡、冲沟等复杂地段时,应分别采用放坡、护坡、堡坎、排水、分段设置挡土墙及锚固等措施,保证管道的安全。
  在管道上、下山段,通过高陡斜坡时,首先应采取局部降坡和斜坡管道锚固措施,做好护坡堡坎、排水等设施,以保证管道安全。管道通过林区时应尽量减小施工作业带宽度,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管道施工结束后,除管沟顶部以外,其余被破坏的植被应立即恢复。
  (3)管道埋深及管沟回填
  管道以沟埋方式敷设为主,为确保管道安全,减少人为和外力因素造成破坏的可能性,本工程管线管道应有足够的埋设深度,管道最小埋设深度(管顶至路面)要求如下:
  ①管道埋深:一般地段管道敷设以沟埋敷设为主,敷设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弹性敷设、弯头以适应管道在平面和竖面上的变化的要求。同时,为确保管道安全,减少人为和外力因素造成破坏的可能性,本工程管道应有足够的埋设深度,本项目管道最小埋设深度(管顶至地面)要求见表5-2。
  表5-2管道埋深最小深度(m)
  
管道埋深
  地区等级
土壤类 岩石类 公路、机耕道
  (套管顶距路面)
河流/沟渠
  (稳定层以下)
旱地 水田(且应大于最大淤泥深度)
二级地区 0.8 0.8 0.5 1.2 1.0

  ②管沟回填:管道在沟下焊接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环焊缝的补口,补口检验合格后应及时进行管沟回填。管沟回填前宜将阴极保护测试线焊好并引出,待管沟回填后安装测试桩。管道穿越地下电缆、管道、构筑物处的保护处理,应在管沟回填前按设计的要求配合管沟回填施工。回填前,如管沟内有积水,应排除,并立即回填。地下水位较高时,如沟内积水无法完全排除,应制定保证管道埋深的稳管措施。
  根据施工方法及土壤性质不同,石方或碎石段管沟挖深应比土壤地区超过0.2m,并用细软土作垫层,回填应先用细土回填至管顶以上0.3m,石方区管沟才允许用粒径小于 0.1m的碎石回填并压实,以保护管道外防腐层。覆土要与管沟中心线一致,其宽度为管沟上开口宽度,并应做成弧形。沿线施工时破坏的挡水墙、田埂、排水沟、便道等地面设施回填后应按原貌恢复。对于回填后可能遭受洪水冲刷或浸泡的管沟,应按设计要求采取分层压实回填、引流或压砂袋等防冲刷和防管道漂浮的措施。
  4、特殊地段管道敷设
  (1)水域穿越施工方式
  本工程管道穿越小河沟5次(为同一河沟的多次穿越),主要河沟、沟渠穿越情况统计参见下表。
  表5-3管道穿越水域统计表
  
序号 穿越名称 主河道宽度(m) 穿越长度(m) 工程等级 穿越方式
1 小河沟 3~4 4~6 小型 开挖沟埋加现浇混凝土稳管

  根据水域穿越段工程条件,小河沟穿越段均采用开挖沟埋加现浇混凝土稳管的方式。
  小河沟开挖穿越将产生一定量的弃渣,弃渣体成分简单,可重复利用。弃渣、土堆放场如拦挡不当,将造成水土流失,施工完毕后,做好各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和警示牌。在开挖穿越河沟、沟渠时,为保护河沟、沟渠能够正常过水,环评对施工有以下要求:
  ①施工时间应安排在非汛期施工,避开雨水季节,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河沟、沟渠正常过水能力;
  ②在施工过程中严禁向河沟、沟渠内弃置渣土、排放废水;
  ③做好管线的稳管措施及河沟、沟渠两岸恢复;
  ④施工完毕后,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和警示牌等。
  管沟穿越处的岸坡采用浆砌块石护坡、护岸措施;管道埋设在穿越河流河床设计冲刷线以下稳定层内,并及时做好水工保护,确保管道安全。
  (2)道路穿越施工方式
  本工程管道穿越乡村道路3次。
  表5-4管道穿越道路统计表
  
穿越名称 穿越长度(m/次) 路面属性 穿越方式
1 乡村道路 18/3 混凝土 开挖加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穿越

  本项目管线穿越乡村道路时采用开挖加套管保护穿越的方式,套管选用DRCPⅢ1200×2000钢筋混凝土套管。套管顶距离地面的埋深≥1.2m。套管两端伸出公路坡脚或排水沟的长度不小于2m。套管内的天然气管道宜设置绝缘支撑,并不得损坏管道外防腐涂层。套管两端宜采用柔性材料进行端部密封,套管接口应采用密封处理。施工期间工程采取打围措施,实行湿法作业,防止扬尘污染环境,并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灯具。
  (3)特殊地段的处理
  ①本工程新建管道走向沿线主要为中、低山地貌,线路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A、管道走向应尽量沿靠现有公路,避免翻越高点以减少施工难度,减少大起伏地段工程量。
  B、线路应尽量选择较宽的沟谷敷设,以减少对防护林带的破坏,减小石方工程量。
  C、上、下山段管道应尽量选择相对平缓的地形,对局部陡坡段,应尽量利用小平台减小管道上、下坡度,以减小施工难度。
  D、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发育的地段。
  ②滑坡、泥石流
  滑坡和泥石流是管道通过陡峭地所遇到的主要灾害,对滑坡和泥石流的工程处理,难度高而又耗资大,在线路选择中以绕避为上策。
  ③穿越林区地段的施工要求及防火预案
  A、对于林区内的管道施工,应预先编制施工安全预案,确保林区内的施工安全。
  B、管沟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方式进行。
  C、管沟成型组焊前,应清除管沟附近的树枝、树叶,组焊建议采用沟下焊方式。
  D、焊接过程中,应对焊接区一定范围设置临时的隔阻材料(如钢板),防止电弧和火花进入林区。
  E、严禁在树林边或树林内吸烟、引弧。
  F、对于材料中的易燃物质,应设置于空旷的场地且远离焊接区。
  G、施工中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灭火器。
  5、各穿越方式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大部分处于中、低山地区,项目管线部分可依托周边乡村道路,需新建施工便道0.3km,便于机械化施工作业。同时,在开挖阶段使用机械化施工既能提高功效,又能提高工程质量,为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创造条件,并且可大大缩短施工工期,使施工地段的耕作层能尽快得到恢复,较少项目施工时间,降低项目施工期间对农作物的损失和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本项目施工作业带严格按照要求,也有效的降低了临时占地的面积,因此,本项目采用机械化与人力施工相结合的作业方式可行。
  本工程在小河沟、沟渠的穿越段断面处河面宽度小,加之项目选在枯水季节施工,水流流速较慢,流量较小,因此采用开挖并现浇混凝土稳管的穿越方式可行。本工程管线沿线穿越的河沟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泄洪,穿越的沟渠主要水体功能均为灌溉,小河沟穿越段上游500m至下游8.5km范围内无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均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
  由于本项目穿越的乡村道路均采用开挖加套管保护的穿越方式,开挖乡村道路将短时间阻断交通,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管线穿越乡村道路段地处农村环境,交通流量小,加之施工时间短,施工期间组织人员临时指挥交通,因此在穿越施工时不会对所穿越道路的交通带来较大影响。施工完毕后,尽快恢复其路面和通车能力,各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和警示牌,其穿越方式可行。
  本项目在穿越林地、公路、河沟、沟渠时,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管理,尽量减少施工范围,减轻对当地生态的破坏,避免人为因素破坏周边植被,做到快速施工,减少扬尘及水土流失量。敷设完毕后设置管道标识桩,以免引起第三方对管道造成破坏。
  6、管道清管、试压、置换
  为保证管道在建设中不进入杂物,保持整个管道系统的清洁,宜在整个管道建设的下述环节进行管道清扫。单根管道在组焊前,应先进行人工清扫;输气管道施工完成后应采用清管器对全线管道进行清管。
  试压前,应采用清管球进行清管,清管次数不少于2次,以开口端不再排除杂物为合格。
  本工程集气管线可一次性整体清管。清管排放口不得设在人口居住稠密区、公共设施集中区。清管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清管排放口,必须设安全的排水通道,避免淹没排水口周围场地,排水口要高于周围地面,避免积水倒灌。
  管道吹扫完毕后,应先进行强度试验,强度试验合格后进行严密性试验。本工程线路在二级地区,强度试压介质采用洁净水,严密性介质也采用洁净水。管道在河沟、沟渠穿越、公路穿越等应采用洁净水单独进行强度试压。管道穿越二级以下公路的管段,其试压可与所在管段一并进行。
  表5-5 本项目管道试压参数表
  
强度试压 严密性试压
试压介质 试验压力 试压时间 试压介质 试验压力 试压时间
洁净水 7.875Pa ≥4h 洁净水 6.3MPa 24
管道无断裂、无泄漏为合格 压降率不大于1%,且不大于0.1MPa为合格

  压力试验合格后,应将管道内积水清扫干净。再采用氮气进行置换空气工作,以保证在未投产前管内的防锈蚀和天然气进气时的安全。
  新旧管线碰口前,要对原管道进行切割,为防止因动火发生事故,应先关闭原管道上下游的截断阀(应确保该阀无内漏),再通过放空管线对该段管道内的天然气进行放空(压力为零)之后,对原管道进行氮气置换。
  7、管道焊接
  本次工程管道采用国内外应用技术较成熟的焊接工艺进行焊接,焊接后采用抗SSCHIC焊接质量测试,为了确保运行安全,在焊接完成后进行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此过程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焊接烟气,通过自然扩散,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8、管道探伤
  (1)管线组焊完毕,应先进行100%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质量标准应符合《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14)中的要求。
  (2)管道焊缝质量在外观检查合格后需进行无损探伤检查,无损探伤检查应在管线组焊完毕24h后进行,除设计图中有具体规定外,其余按下列要求执行:对二级地区等级所有对口焊接的焊缝,均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验。
  (3)超声波探伤检验焊缝,按《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标准执行,达到Ⅱ级为合格。
  运营期:
  图5-5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示意图
  本项目建设内容仅为管道工程,新建管道将天然气最终输至古蔺大寨LNG站。本项目管线在事故或检修状况下依托下游的古蔺大寨LNG站的火炬系统进行点燃放空,会有放空废气及噪声产生;运营期间会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管作业,因此会有清管废渣及清管废水产生,管道检修时会产生检修废渣。清管废渣、检修废渣经下游的古蔺大寨LNG站的过滤分离器分离后暂存于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50m2)内,与站内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一并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管道收发球装置位于大寨LNG站,清管废水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二、主要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1、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从施工工艺特征分析可知,本项目施工期主要为管线的敷设,管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运输、施工作业带的清理、管沟开挖、布管等施工活动将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一种影响是对土壤的扰动和自然植被等的破坏,这种影响在管道施工完毕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另一种影响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短暂的,待施工结束后将随之消失。施工期主要产污及治理情况如下:
  (1)废气
  本工程施工期废气主要来自运输车辆尾气,开挖、运输、土石方堆放产生的扬尘和管线焊接产生的焊烟及施工机械排放的废气等。
  1)扬尘
  施工过程中扬尘对环境产生的一些不良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尤以施工扬尘影响最大。施工现场扬尘在风力较大和干燥气候条件下较为严重。项目施工扬尘主要产生在以下环节:
  ①管沟开挖时产生的扬尘;
  ②开挖产生的临时土石方堆放时产生的扬尘;
  本项目输气管线管沟开挖主要为机械开挖,所挖出的土石方作为管沟回填土就地回填,无弃方。管沟开挖过程中,仅在土石方临时堆放期间产生扬尘,由于本项目采用机械化作业,分段施工,每个施工段的时间均较短,在采用洒水降尘措施及加强施工管理后,临时堆放土石方产生的扬尘甚微。
  虽然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量很小,但其仍客观存在。故本次评价建议施工单位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a、管沟等开挖土石方时采取一定的防尘措施(如采用洒水方式保持不低于5%的含水量),抑制扬尘量;
  b、施工场地干燥时适当喷水加湿,在施工场地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防止扬尘产生;
  c、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施工进度安排,使项目挖、填方作业尽快完成。
  施工扬尘量随管理手段的提高而降低,如果管理措施得当,扬尘量将降低50~70%,大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在落实以上措施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如建立施工规章制度,由通过IS014000认证的单位施工等。
  为减少项目建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应认真落实《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严格遵守“六必须、六不准”,具体如下:
  必须围档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及时洒水作业、必须落实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筑垃圾、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2)焊接烟尘
  本工程管道采用在预制场作防腐处理,在现场仅补口,补口作业会有少量的焊接废气排放。每公里消耗约100kg的焊条,本工程共使用焊条0.3t,根据类比资料分析,每公斤焊条产生的焊烟约8g,则本工程估算焊接烟尘产生量约为2.4kg,焊接烟尘的排放具有分散、间断排放和排放量小的特点,故焊接烟尘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3)施工机械废气
  本项目管线大部分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管沟开挖和穿越施工,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气为开挖和运输机械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有SO2、NO2、CmHn等。由于废气量较小,且施工现场均在野外,有利于空气的扩散。同时废气污染源具有间断和流动性,因此对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较小。
  虽然施工机械废气产生量较小、排放源具有间歇性和流动性、并且施工场地周边环境有利于空气扩散,但其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本次评价针对本项目施工内容,提出以下要求:
  a、大风天气禁止施工作业,同时散体材料装卸必须采取防风遮挡等降尘措施。
  b、对施工作业场地,未铺装的施工便道在干燥天气及大风条件下极易起尘,因此要求及时洒水降尘,缩短扬尘污染的时段和污染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起尘量;同时对施工便道进行定期养护、清扫,确保路况良好。
  c、对施工临时堆放的土方,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加盖保护网、喷淋保湿等,防止扬尘污染。
  d、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卫生防护标准的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e、车辆及施工器械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扰动原始地面、碾压周围地区的植被,不得随意开辟便道,严禁车辆下道行驶,并对施工集中区进行喷洒作业,以减少大气中浮尘及扬尘来源,减轻对动植物的干扰。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
  (2)噪声
  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较大的噪声源主要是河沟、道路穿越施工和管沟开挖作业产生的设备噪声以及少量进出施工场地的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等。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开挖穿越施工中的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翻斗机、切割机和柴油发电机,施工作业机械,如挖掘机、电焊机等,其强度在85~100dB(A)。
  表5-7施工机械噪声强度测试值 单位:dB(A)
  
序号 噪声源 噪声强度 序号 噪声源 噪声强度
1 挖掘机 92 2 柴油发电机 100
3 电焊机 85 / /

  为减小施工期噪声对管线两侧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如下:
  ①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敏感点附近尽量避免午间12:00~14:00和夜间22:00~7:00施工;
  ②施工现场的运输车辆应安排专人指挥,场内禁止运输车辆鸣笛,采取限速行驶;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进出路线;
  ③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减少不必要的金属敲击声和人为噪声。
  ④对施工作业带进行打围施工,在居民区附近管道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合理布置高噪机具的分布,降低对居民区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废水
  项目施工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管道安装完毕清管试压时排放的废水。
  1)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本项目管沟敷设施工作业采取分段施工方式,施工工地不设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食宿均依托周边农户和旅店,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均依托周边农户已有设施进行收集后作为农肥使用。
  2)管道清管试压废水
  项目管道组焊并完成稳管后,将采用洁净水对管道进行清管、试压,试压后排出的废水较清洁,只含少量在施工过程中进入管道的机械杂质、泥沙等悬浮物,废水经收集沉淀后回用于施工降尘作业。
  (4)固体废物
  本工程管线敷设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工程临时弃土、弃渣和施工废料等。
  1)生活垃圾
  由于施工工地不设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施工人员食宿均依托周边农户和旅店,所聘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经周边农户、旅店已有设施收集后,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
  2)工程临时弃土、弃渣
  施工过程土石方主要来自管沟开挖和穿越工程等。根据本项目初步设计的估算,本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4750m3,填方24750m3。项目新建管道铺设在挖土、回填碾压后,无多余土石方产生。本工程土石方平衡情况见表5-8。
  表5-8本工程土石方平衡分析表 单位:m3
  
管线 挖方 填方 /
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 24750 24750 (余方回填至管沟处,碾压摊平)

  3)施工废料
  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废混凝土等。本工程管道防腐均在厂家预制完成,管道施工现场无防腐废料产生。根据类比调查,一般管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废料的产生量约为0.2t/km,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料量约为0.6t,施工废料部分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剩余部分由施工单位严格按照HSE管理模式进行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5)生态环境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为管道敷设施工建设过程中对植被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管道敷设施工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开挖管沟、运输施工设备和材料、临时堆渣等作业队生态(水土流失、农业、林业、绿化植被等)环境产生的破坏,属非污染生态影响。这种破坏通常是短暂的,而且大部分可以得到恢复。
  工程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在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线路方案的选择、施工场地的贮备,施工便道的修建,对土地利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②施工期间土石方工程的开挖、施工便道的建设等引起自然地貌的改变和地表自然及人工植被的破坏,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由此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
  ③施工便道、堆管场占用耕地、管线敷设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发生较大变化。
  ④施工中设施的临时堆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增强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量,加剧了环境的破坏。
  ⑤本工程新建施工便道将增加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将暂时性或永久性改变部分土地的利用性质。
  管沟开挖对土壤实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回填时,为恢复土壤的结构,严格按原有土壤进行回填,回填后多余的土应平铺在周边绿化带或附近农田等,不得随意丢弃。回填完成后,管道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施工迹地,立即恢复管道沿线的植被和地貌,对作业区外缘被破坏的植被进行复种,并对各穿越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防止垮塌。
  本项目管道铺设将对被临时占用土地及相关区域的植被生态系统和地表的栽种植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施工过程中场地临时堆放和开挖地面因结构松散,易被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为减少管沟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环评建议:
  ①挖方和填方作业尽量避开雨季,避免雨水冲刷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采用人工抬管,减少对绿化带的损坏;尽量避免跨季作业,以免影响两季农作物的收成。
  ②管沟开挖时对土壤实行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回填时,为恢复土壤的生产能力,严格按原有土壤层次进行回填,回填后多余的土应平铺在作业带,不得随意丢弃。回填完成后,管道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施工迹地,立即恢复管道沿线的植被和地貌,对作业区外缘被破坏的植被进行复种。
  ③严格选取临时堆方堆置地点,不得随意堆置;
  ④严格按设计控制管沟开挖宽度,禁止超宽作业,施工作业带以外不得破坏树木植被,减少弃土量及水土流失量;
  ⑤管沟开挖产生的土石方不乱堆乱放和渣土下河,并采取相应的拦挡措施,并及时进行回填,防止水土流失和对地表水水体水质的影响,穿越河流时,没有护岸的需新修护岸进行恢复。
  ⑥管线施工作业区开挖量较大,对地表扰动剧烈,主体工程设计对穿越处采取护岸护坡和排水沟等具备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措施。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组成,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按照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规划,确定各区的防治重点和措施配置,从而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和总体布局。
  ⑦施工中严格执行HSE管理,控制人员、车辆行动,减少占地和对环境的破坏,施工完毕尽快恢复原地貌。
  ⑧妥善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防止其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对河流和土壤的影响。施工便道的选线应避免和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影响。
  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负责及时清理现场,使之尽快恢复原状,将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临时占地应按国务院颁布的《土地复垦条例》进行复垦,恢复原貌。
  (6)管道清管、试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本项目管线全长3km,清管试压时采用的介质为洁净水,试压用水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即使试压时泄漏也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而试压后排出的废水较清洁,只含少量在施工过程中进入管道的机械杂质、泥沙等悬浮物,因此管道清管试压对周围环境无影响。
  2、运营期主要污染源及排放情况
  (1)废气
  本工程仅新建输气管线,不涉及站场建设。项目建成后正常运行时,天然气处于完全密闭系统内,无废气产生和排放。
  项目管道检修时为保证检修过程的安全,需排空管道内的残留天然气,残留天然气通过管线下游的古蔺大寨LNG站的火炬系统进行放空。由于本项目输送的天然气硫化氢含量极低(低于一类天然气标准限值),天然气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NOx和PM10。加上管道检修次数少,放空量少,当地地势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良好,因此放空废气通过扩散后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废水
  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运营期间正常工况下无废水产生,仅在清管作业的时候会产生少量清管废水,产生量约为1m3/a。清管废水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3)噪声
  本项目输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管道气流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
  本项目在运营期间会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管作业,因此会有清管废渣产生,而管道检修时会有检修废渣产生。清管废渣产生量与管道内腐蚀状况有关,类比浙江油田分公司天然气管道清管废渣产生情况,预计本项目管道清管废渣产生量约为1.0kg/a。项目管道每年检修约1~2次,产生的检修废渣量约为1kg/a。清管废渣和检修废渣成分主要为铁屑,属一般固体废物,暂存于古蔺大寨LNG站的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内,与站内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一并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三、运营期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措施有效性分析
  1、废气
  本项目正常生产时,天然气处于完全密闭系统内,无废气产生和排放,仅在事故或检修情况下有放空废气产生。由于本项目管道较短,放空量少、放空频次低,且本项目所产天然气硫化氢含量极低(低于一类天然气标准限值),天然气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NOx和PM10,加之当地地势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良好,故放空废气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管废水,清管废水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输气量与压缩气处理能力匹配性分析
  根据业主方提供得信息,YS117井产气量为6万m3/d。本项目输气管设计输气量为60万m3/d,主要为后期其他气井集输气预留输气通道,故远大于实际气井产气量。此外,大寨LNG站处理规模为21万m3/d,本项目实际输气6万m3/d,加上YS135井等的三口天然气井生产规模为14万m3/d,总共输气规模20万方,小于大寨LNG站的生产规模,因此,本项目输气量与大寨LNG站相匹配。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产废水的可行性:
  本项目依托大寨LNG站内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对项目所产清管废水进行处理,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将一沉池、I、II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体的设备,并在I、II级接触氧化池中进行鼓风曝气,使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使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该站内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涉及处理规模为20m3/d,站内实际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12m3/d,目前处理能力尚有富余。此外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清管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SS,清管废水水质与古蔺大寨LNG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水质类似,因此本项目清管废水由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排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同生活污水一并处理是可行的。
  3、噪声
  本项目输气管道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管道气流噪声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
  本项目营运期间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清管废渣和检修废渣。清管废渣和检修废渣成分主要为铁屑,属一般固体废物,经古蔺大寨LNG站的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收集后,与站内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一并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四、清洁化生产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1)生产工艺先进性
  该项目在满足生产的条件下,整个生产过程是密闭式生产,降低了运行和维护成本,实现了清洁的工艺流程。
  (2)清洁的原料
  天然气比空气轻,一旦泄漏,立即会向上扩散,不易积聚形成爆炸性气体,安全性较高。采用天然气作为能源,可减少煤和石油的用量,因而大大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近100%,减少二氧化碳60%的排放量和氮氧化合物50%的排放量,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
  (3)选用管材的清洁性和先进性
  本项目选用优质、新型钢材,其密封性能好、体流动阻力小,并可最大程度的防止输送介质的跑、冒、滴、漏。
  (4)运输方式的清洁性
  本项目天然气采用管道运输,与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具有运输能耗低、运输周转损耗小、运输成本低、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等方面的优势。
  (5)节能措施
  ①采用密闭集气工艺,减少天然气放空损耗;
  ②选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材料;
  ③充分利用天然气的压力能输送天然气。
  (5)产品的清洁性
  本项目产品主要为天然气,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具有燃烧后污染物排放量少等特点。本项目有利于天然气的正常使用,可实现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6)环境管理
  本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保护人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尽量减少直至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五、环境监理、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
  (一)环境管理内容
  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保护经费,实施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协调政府环境管理与工程环境管理间的管理。
  用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所影响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系统监测。通过定量化的分析比较,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和程度,为具体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和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依据和基本资料。
  (二)环境管理控制目标
  施工期间,施工废水不外排;施工现场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控制施工区空气环境质量,特别是做好施工作业点粉尘污染治理防护工作。控制施工区的植被破坏活动,禁止挖取植物;认真落实水土流失防止措施,避免因水土流失造成施工区堆渣体塌滑。
  (三)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设置
  环境管理工作由工程建设单位(业主)负责;工程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实施环保措施;工程设计单位提供技术咨询。
  (1)工程建设单位
  具体负责从施工至投产运行后的一系列有关环保管理工作,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经费,对施工期和运行期环保工作进行管理和监督,并负责与政府环境主管部门联系和协调落实环境管理事宜,接受环保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委托工程设计单位编制《工程施工环保手册》,对工程监理单位有关监理工程师进行环境保护工程监理培训;制定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环境保护工作经费的审核和安排;监督承包商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执行情况;安排环境监测工作;其它事务。
  (2)工程施工单位
  设置环保兼职机构,负责实施环保对策和措施,接受工程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制定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实施工程环保措施,处理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核算环保费用使用情况;检查环保设施的建设进度、质量、运行状况。
  (3)工程环境监理单位
  受建设单位委托,对工程环保设施施工情况进行现场监理,其中重点对对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实施情况、防腐防渗等与环保相关的隐蔽工程进行现场环境监理,配合建设单位做好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①监理范围
  环境监理范围:工程所在区域与工程影响区域。
  工作范围:施工现场、建设办公区和营地、附属设施等以及上述范围内生产施工对周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区域。
  工作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环境监理;钻探压裂施工作业阶段环境监理;完井阶段环境监理。
  ②环境监理主要任务
  工程环境监理应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施工期对所有实施环境保护项目的专业部门及项目承包人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到落实,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a)编制环境监理计划,拟定环境监理项目和内容。
  (b)对工程环境保护实施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采取检查、指令性文件等监理方式。
  (c)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环境保护项目合同,对实施环境保护项目的专业部门和项目承包人的工作进行抽查、监督,提出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时限。
  (d)对施工期各项环保措施进行监理,监督和检查各施工单位环保措施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
  (e)对工程项目承包人的环境月报进行审查,提出审查、修改意见。
  (f)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项目合同,协助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和有关主管部门处理工程各种环境事故与环境纠纷。
  (g)编制环境监理工作月报和季报送项目环境管理机构,对环境监理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工程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环境监测计划
  本项目为输气及输水管道项目,产生的污染因子主要为地下水和大气,结合正常运营时基本无废弃物产生的工程特点,故本次监测计划主要针对地下水及大气环境影响进行应急监测设置,其应急监测计划如下:
  表5-9 项目应急监测计划表
  
监测因子 对应现状监测编号 监测点位置 监测频率 监测因子
地下水 JC1 管道沿线周边居民水井 应急监测 pH、氨氮、Fe、Mn、亚硝酸盐、石油类、氯化物、硫酸盐、COD
JC2 管道沿线周边居民水井
大气 1# 管道沿线1/3段处 非甲烷总烃、H2S
2# 管道沿线2/3段处

  此外,若本项目出现环境污染投诉时需进行污染投诉性环境监测。
  六、项目环保设施及投资估算详见下表
  本项目总投资成为758.9万元,环保投资58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7.64%,其环保投资及建设内容合理、可行。环保设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见表5-10,竣工验收一览表见表5-11。
  表5-10环保设施(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内容 投资 备注
废气治理 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洒水降尘 2 /
管道内天然气放空依托下游古蔺大寨LNG站的火炬系统 / 依托
废水治理 施工期施工废水沉淀回用于施工降尘、生活污水依托当地农户家已有设施处理 / /
运营期清管废水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 依托
噪声治理 优化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分段施工 1 /
固废治理 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2 /
施工废料部分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部分进行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1 /
营运期清管废渣、检修废渣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 /
环境风险 风险管理措施 加强周边农户宣传工作 12 /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工作
编制应急预案
管道防范工作 采用符合要求的管材,防腐等 / 计入主体工程中,不重新计算投资
进行探伤作业,设置标示桩 /
生态补偿 施工期生态保护措施和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修建护坡、堡坎、排水沟、分层开挖等水保措施 30 /
管线建设完成后复植措施 10 /
合计 58 /

  表5-11竣工验收一览表
  
项目 验收项目及设施 验收指标
环境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 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
环境管理制度 环保机构健全,环保资料和档案齐全,建立健全风险应急预案
污染治理 废水 施工期清管试压废水沉淀后回用 清管试压废水沉淀后回用施工降尘
运营期清管废水 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布局 按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敏感点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
废气 事故或检修状态下对管道内天然气进行点燃放空 按要求在非正常情况下能及时放空。
固废 清管废渣、检修废渣 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生态影响 管线沿线护坡、堡坎的建设,工程完工后的覆土、复耕、复植措施 护坡、堡坎等水保措施完整,项目管沟及其施工作业带全线做到复耕,穿越林地处不能复植的区域应采用种植草皮等方式恢复
风险防范 编制应急预案、管道沿线设置警示牌、管道标识桩 按要求编制有应急预案、管道沿线设置有警示牌、管道标识桩等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表六)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 称
处理前 处理后
浓度 产生量 浓度 排放量
大气
  污染
  物
施工期 扬尘、焊接及机械施工废气 少量 少量
营运期 NOx、CO2、CH4 事故、检修情况下放空,点燃后高空排放
水污染物 施工期 生活污水 COD、N-NH3 利用周边农户已有设施收集作农肥用,不外排
清管、试压废水 SS 少量,沉淀后回用施工降尘作业
营运期 清管废水 石油类、COD、SS 1m3/a,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固废 施工期 土石方 土方、石方 土石方平衡
生活垃圾 餐厨垃圾 定点收集,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施工废料 废焊条等 部分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部分进行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营运期 清管废渣、检修废渣 SS、机械类杂质 分别为1kg/a,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声 施工期 车辆运输、施工设备噪声非连续,对沿线村民正常生活影响较小
营运期 管道埋地敷设,周边敏感点处噪声可达标
其他
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拟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产生于管道敷设的施工阶段,主要表现为:
  ——在工程施工前期准备阶段,路线方案的选择、施工场地的准备,施工便道的修建,对土地利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施工期间土石方工程的开挖、施工便道的建设等引起自然地貌的改变和地表自然及人工植被的破坏,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变化,由此引发的区域生态环境破坏。
  ——施工便道、堆管场占用耕地、管线敷设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发生较大变化。
  ——施工中设置的临时堆土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增强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量,加剧了环境的破坏。
  ——施工便道的改建和整修将增加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将暂时性或永久性改变部分土地的利用性质。
  从工程所在地植被分布现状来看,地表植被以灌丛、次生林为主,新建管道沿线的作物以玉米、烟叶等为主。本项目实施不破坏乔木,但会破坏涉及地表上的次生灌丛、农作物等。在施工期结束后,进行及时回填,并覆土,然后撒布草籽,种植当地常见的,根系不发达的植物。最终使项目施工阶段破坏植被的植被得到完全恢复。详细分析见下节“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影响分析 (表七)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扬尘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为管沟开挖时产生的扬尘和开挖土方堆放时产生的扬尘。由于本项目工程量相对较小,工期短,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量也很小。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少量扬尘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2)施工机械尾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运输车辆、穿越施工和管沟挖掘等机械化施工作业中,由于使用柴油机等设备,将产生燃烧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2、PM10等。但由于废气量较小,且施工现场均在野外,有利于空气的扩散,同时废气污染源具有间断和流动性,本项目运输车辆较公路上其它车辆的车流量要低得多,故其产生的废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此外,施工机械排放燃烧烟气具有排放量小、间断性、短期性和流动性的特点,该类污染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3)施工焊接烟尘影响分析
  由之前的工程分析可知,本工程产生的焊接烟尘废气量较小,且施工场地分散,废气污染源具有排放量小、间断分散的特点,该类污染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由于本项目工程量相对较小,工期短,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量也很小。在采取了相应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少量废气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施工期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1)噪声声源
  本工程主要经过中、低山地区,经工程分析施工对噪声环境的影响中主要是由机械施工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造成。
  本项目采用人工施工和机械化作业相结合的方式,在挖沟时采用小型挖掘机挖掘,布管时采用机械布管,焊接时使用电焊机及发电机,管线入沟、回填均采用人力施工作业,这些施工均为白天作业,并随施工位置变化移动,穿越施工完成后随之消失。
  根据类比调查以及项目初步设计资料提供的主要设备选型等有关资料分析,设备高达85dB(A)以上的噪声源施工机械有:挖掘机、柴油发电机、电焊机等,具体见表7-1。
  表7-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值 单位:dB(A)
  
序号 噪声源 噪声强度 序号 噪声源 噪声强度
1 挖掘机 90 2 柴油发电机 95
3 电焊机 85

  (2)施工期噪声影响评价
  a、噪声预测公式的选用
  当声源的大小与预测距离相比小得多时,可以将此声源看作点源,声源噪声值随距离衰减的计算公式如下:
  L2=L1-20lg(r2/r1
  式中: r1、r2——为距离声源的距离(m)
  L1、L2——为声源相距r1、r2处的噪声声级dB(A)
  b、预测结果及评价
  通过施工场地上有多台不同种类的施工机械同时作业,它们的辐射声级将叠加,其强度增量视噪声源种类、数量、相对分布的距离等因素而不同,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后的预测值见表7-2。
  表7-2 施工噪声随距离衰减情况 单位:dB(A)
  
距离(m) 10 20 40 80 100 150 200 300 400
挖掘机 70 64 58 52 50 46.5 44 40.5 38
柴油发电机 75 69 63 57 55 51.5 49 45.5 43
电焊机 65 59 53 47 45 41.5 39 35.5 33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施工期间主要机械昼间在20m以外均不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70 dB(A)要求,而在夜间若不超过55 dB(A)的标准,其达标距离要远到100m以上。由于本工程施工期较短,施工机械使用较少,施工时段为白天,夜间一般不进行施工,且项目施工噪声影响是暂时的,将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在采取上述噪声防治措施后,项目施工不会对评价范围内声学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根据外环境关系,本项目管道沿线200m范围内有有大寨苗族乡的部分居民,其中最近居民位于管道7m处,根据噪声预测结果,项目机械设备施工期噪声主要影响在100m范围内,因此,环评要求在项目施工至管道两侧100m范围内有居民分布得区域,应设置临时隔声屏障,以进一步减轻项目施工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废水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来自管线敷设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和管道安装完毕进行清管试压作业产生的废水。
  ①生活废水
  根据类比调查,项目管线施工过程中所聘人员主要为当地民众,且施工是分段分期进行,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局部排放量很小。施工期所产生的生活废水依托周边农户已有设施收集后用作农肥。
  ②管道清管、试压废水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管线清管、试压时采用的介质为洁净水,清管试压废水主要含有泥沙、机械等杂质,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即使试压时泄漏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清管、试压废水沉淀后回用施工降尘作业,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因此,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不会对当地地表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管线穿越施工对河流沟渠的影响
  本工程管线水域穿越采用开挖沟埋方式。穿越小河沟5次。小河沟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泄洪,沟渠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均无饮用水功能。在穿越施工时,应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沟渠的正常过水能力;加强现状渠道及附属设施的保护,同时加强施工管理,禁止向沟渠内弃置渣土等。虽然本项目施工对沟渠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能将对沟渠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属于可接受范围。
  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不会对当地地表水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4、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本工程管线施工敷设开挖地表深度一般为1.0m,最大开挖深度不超过1.2m,主要以砂土、粘土和碎块石等为主。本工程管道敷设期间,在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外,施工产生的少量施工废水循环利用,不外排。因此,本工程施工期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5、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产生的施工废料(废焊条、废包装材料、废混凝土等)。
  生活垃圾经周边农户、旅店已有设施收集后,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处置。施工废料部分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部分进行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因此,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6、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1)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本工程占地均为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作业带、堆管场以及施工便道。
  工程临时性占地将在短期内改变土地利用性质,减小了耕地或林地的面积。工程结束后,临时占地(含施工作业带和施工便道迹地,管道中心线两侧5m范围除外)恢复其原有土地利用方式,工程建设基本不改变工程的土地利用现状。临时占用土地采取以下恢复措施:农田和耕地可立即恢复生产,只影响一季的生产和土地利用方式;荒地可完全恢复;在管道两侧5m范围内不能种植深根植物,但可做耕地使用或种植低灌及草本植物进行恢复;管道两侧5m范围内的经济林地可种植浅根系的经济作物或恢复为耕地。通过已有经验表明,该恢复措施能有效的回复原有土地使用状况,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施工期间对土地利用造成的影响会逐渐消失。
  总之,本工程的建设对沿线的土地利用现状产生的影响很小。
  (2)对土壤结构的影响
  在管沟开挖区内,土体结构几乎完全被破坏,即使覆土回填后,土壤的容量、土体结构、土壤抗蚀指数等也会发生较大变化。管沟两侧1~2m的施工区域内,也会因施工人员践踏和土石方堆放等因素,改变土壤结构;在开挖地段、施工便道区域,施工机械的碾压以及施工人员的频繁践踏,土壤的紧实度增大,在施工结束,土石方回填和地表土壤恢复的过程中,回填进入管沟的土壤又过于松散,土壤的紧实度减小。土壤的紧实度不适,都会影响对土壤的利用,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另外在开挖过程中,还会使土壤内的养分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
  本项目管线工程挖填方量相对较小,对管道、施工便道沿线的土壤影响范围较小。且工程管沟采用分段施工,施工人员对管道沿线土壤的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在施工时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将所挖土壤分层堆放,在回填时分层回填,可尽量将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随着施工期的结束,本项目施工期间对土壤的影响会逐渐消失。
  (3)对植被和耕地的影响
  在管线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带内植被和耕地作物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具体情况见表7-3。
  表 7-3 管线施工对植被和耕地的影响
  
影响区域 影响程度 持续时间 可否恢复 影响原因
开挖区
  (管沟中心两侧1m)
植被 完全破坏 1~3年 部分可 管沟开挖、土壤结构改变、土石方堆放
耕地 完全破坏 1季
施工区
  (管沟两侧1~4m)
植被 严重破坏 1~3年 部分可 管材堆放,施工人员践踏
耕地 严重破坏 1季

  由上表可以看出,管线施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管沟中心两侧各1m的开挖区范围内,植被和耕地由于管沟的开挖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和耕地土体结构的严重破坏,影响的时间主要是在施工期,直接影响持续时间大多在1~3年以内;在管线两侧1~4m的范围内,植被和耕地由于施工人员的活动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项目施工完毕后植被的复植,这些影响会逐步减弱消失,只要合理的选择施工时间,不在植被种植和生长季节进行管道施工,采取对作业带内的林木进行移栽等措施,对植被和耕地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相关规定,项目管道中心线两侧各5m范围内不得种植深根植物,只能种植根系不发达的植物。对项目管线两侧的植物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建设方需就该问题与林地所有方进行协调,避免在项目管线两侧5m范围内恢复种植深根植物。
  本项目管道敷设完成后,耕地可立即进行恢复,管道涉及穿越的经济林地为桃树、桔树等。其中桔树根系主要分布在0~0.4m的土层中,最深不超过0.6m。本项目管道在非穿越段最小埋深为1.2m,因此在管道敷设带上根据原土地利用性质复植农作物、桔树不会对管道造成影响,因此项目管线敷设完成后,可按照原土地利用性质进行植被恢复。
  本项目管道敷设仅在项目施工阶段和作物恢复期会对周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土壤肥力和桔树生产能力的恢复,本项目对植被造成的影响将逐渐消失。本项目的植被损失主要为作物产量和烟叶产量。
  总体而言,本项目在施工期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开挖管沟占地区域的植被受到一定的破坏,随着施工完毕后植被的复植,这些影响会逐步减弱消失。
  (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本项目所穿越的河沟及沟渠中无保护名录内的野生鱼类,不涉及珍稀保护种群、鱼类洄游场、产卵场和越冬场。在施工过程中,各水域穿越施工处不会造成水流改道,不会阻断河道,施工期间水生生物仍可自由通过施工段。同时,由于项目各穿越段施工期均较短,施工完成后会对河床及两岸进行恢复。故本项目各水域穿越工程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
  (5)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本项目为线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植被和表土清除时,会对沿线动物产生一定的惊扰,致使其远离其栖息环境。由于本工程工程量较小,施工作业带宽度较窄,且项目选线尽可能避开了环境敏感区,主要利用沿线乡镇居民的农田走线,将可能对周边野生动物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建设方在施工结束后会积极进行临时占地的植被恢复工作,周边野生动物的生境在一定时间后将可恢复,因此项目建设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影响较小。
  (6)水土流失
  1)管道建设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分析
  由于管道工程的建设对水土保持可能的影响为一等长的带状范围,其影响宽度因各地的地形地貌、土质岩性、地表植被情况不同而不同。
  ①开挖管沟时,开挖区内土体结构遭到破坏,地表植被基本消失,开挖出的土石方为水蚀创造了条件。在雨季施工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较大。
  ②在施工作业区内,由于施工人员的践踏,地表植被及土壤结构将受到破坏,造成地表裸露,会降低土壤的水土保持功能,加剧水土流失。
  ③施工作业带内在新植被未形成前有一定影响。
  ④管道走向纵向通过山坡时的影响范围小于平行或斜穿通过山坡的影响,且与管沟在雨季暴露的时间有关。
  ⑤工程中新建、整修施工便道,占用土地,使植被受到破坏,土壤裸露,易被雨水冲刷,发生水土流失。
  ⑥由于管道敷设完毕后的回填土土质疏松,土壤抗蚀能力低,易被暴雨冲走,形成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①设计和施工措施
  a、在可能条件下,管道尽量多走水田、缓坡,少平行切割陡坡脚和破坏天然植被,必要时局部走向位置服从垂直上下高、长陡坡。
  b、调节施工安排,水土流失量大的高陡坡区段宜安排在当地少雨季节施工。
  c、雨季施工尽量减少已开挖管沟暴露时间,及时开挖、及时组装焊接和回填,回填土应夯实。
  d、管道沿等高线垂直铺设时,经过坡耕地时,坡度小于25°采用坡改梯防护,坡度大于25°时,采用退耕还林进行植被防护。管道平行等高线开挖,应在堆土一侧修建挡土墙。
  e、施工道路的开挖面、基面和路面两侧,采用干砌块石和排水沟进行防护。
  ②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a、根据管线和地形关系设计不同形式的护坡、平行堡坎或垂直堡坎,平行堡坎顶面应高于原始坡面。
  b、在汇水面较大或较陡的区段,修筑截水沟或分水沟,以减小暴雨的冲刷力和水量。尽量恢复原始地形地貌,疏通原有水沟渠道。
  c、管道的直接影响区应恢复原地貌,以满足管道保护和防火的要求。
  (7)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
  ①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运行连续性的影响分析
  由于拟建管道沿线区域林地和农田植被为区域内的主要植被类型,区域内林地分布的面积最大,是主导地类。林地植被类型较为单一,该区域群落结构较简单,管道两侧5m范围内虽不能种植深根植物,但仍可种植其他植被,加之其占地数量极少,不会造成沿线植被类型分布状况和植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并且本工程建设不会造成植物散布的阻隔,植物仍能通过花粉流、风媒、虫媒等方式进行基因交流,种子生产和种子库更新等过程也不会被打断,因此,现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因此发生改变,加之群落结构较为简单,由不同植物群落组成的生态系统结构也不会发生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其中的生态关系仍能延续。因此,项目建设征占的林地面积较小,虽然会减小森林资源的数量,但对其生态效能影响不大。
  对于农田生态系统来说,由于项目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少,同时均为临时占用,管道敷设完成后可继续耕作,因此不会引起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的巨大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不会破坏。待土壤肥力恢复后,农田生态系统的持续生产能力不会下降,系统的运行连续性不会破坏。
  综上所述,本区域内绝大部分的植被面积和植被类型没有发生变化,亦即对本区域生态环境起控制作用的组分未变动,生境的异质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因此,只要在施工时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及植被恢复措施,项目建设不会改变现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的连续性。
  ②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a、恢复稳定性分析
  恢复稳定性与高亚稳定元素(如植被)的数量和生产能力较为密切。工程建成后,各种土地类型发生变化,深根植物的分布面积减少,浅根植被的面积增加,这将造成评价区生态系统生物量减少,但减少量极小。因此,工程引起的干扰是可以承受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b、阻抗稳定性分析
  自然系统的阻抗稳定性是由系统中生物组分异质性的高低决定的。异质性是指一个区域里(景观或生态系统)对一个种或更高级的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或某种性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由于异质性的组分具有不同的生态位,给动物物种和植物物种的栖息、移动以及抵御内外干扰提供了复杂和微妙的相应利用关系。另一方面,异质化程度高的自然系统,当某一斑块形成干扰源时,相邻的异质性组分就成为了干扰的阻断,从而达到增强生态体系抗御内外干扰的作用,有利于体系生态稳定性的提高。
  评价区内的是植被主要是农作物,其面积在工程建设前后不会明显减少,工程实施后耕地仍是评价区主要土地类型,各类农作物仍是评价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因此,工程实施后对区域自然体系的景观异质化程度和阻抗能力影响不大。
  7、管线敷设对交通的影响
  本工程管道穿越乡村道路5次。其乡村道路道路穿越均采用开挖加钢筋混凝土套管保护的方式。穿越的乡村道路交通流量小,施工完毕后,尽快恢复其路面和通车能力,对当地居民的出行影响较小。在穿越施工期间加强安全、环境管理措施,施工完毕后做好各道路的路面恢复,各穿越位置设警示牌,不会对当地交通造成严重影响。
  8、管线敷设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和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点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施工单位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大大减小了施工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施工期间,要求施工单位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规划施工车辆路线、禁止施工车辆通过敏感点鸣笛等措施。
  在居民点附近施工时,要求施工单位采取洒水降尘、有风天气下对堆土进行遮盖、加快施工进度等措施。
  以上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施工噪声和扬尘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因此本项目针对施工噪声和扬尘采取的措施可行。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正常工况下
  本项目正常生产时,天然气处于完全密闭系统内,管道在正常工况下时无废气产生和排放。
  (2)非正常工况下
  本项目仅在事故或检修情况下会对管道内的天然气进行放空。放空燃烧后排放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Ox、CO2和H2O。管道检修预计每年1~2次。由于项目事故及检修频率较低,且放空区位于地势开阔的空旷地带,大气扩散条件良好,故放空废气不会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因此,本项目运营期间,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运营期间产生的清管废水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不会对当地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3、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工程,管线采用无缝钢管进行防腐处理、焊缝检测和严密性试压合格后,能够有效防止管道内所含的微量气田水泄漏,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声学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集气支干线采用埋地敷设,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噪声污染。此外,在检修或事故放空时会产生放空噪声,该噪声值约为85dB(A),属于偶发噪声,不属于正常工况下的噪声。通过加强运营期间的安全管理,加强设备的维护,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从而减少因检修放空产生噪声的次数,并在事故放空时设立警戒带并及时通知附近居民,以降低放空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营运期间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检修废渣和清管废渣。检修废渣和清管废渣成分主要为铁屑,属一般固体废物,经古蔺大寨LNG站的一般固体废物暂存间收集后,与站内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一并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本项目营运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处置妥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6、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是施工期影响的一种延续,主要表现为植被恢复期的影响。从管道施工完毕复耕到农作物的长成其时间长短不一,植被恢复的速度从一季到数年不等,直至土壤结构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这是一个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的过程,生态环境将从脆弱走向稳定。因此,恢复初期脆弱的生态环境就是营运期的重要任务,该工作一般采用经济补偿的方式付给受损失方,按照施工前是其何种植物尽快恢复。
  工程建成后,随着地表植被、土壤结构逐渐恢复,水土流失将得到控制。三个月以后,耕地的生产能力得到恢复,山区、陡坡的保护措施建成使用,使水土流失的范围和程度相应减小。三年以后,非农业区地表植被恢复,将使水土流失降至小于工程建设前的水平。因此营运期除偶尔的管道维修外,基本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环境风险分析 (表八)
一、评价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为天然气管道输送工程,输送的天然气H2S含量极低(低于一类天然气标准限值),主要物质为CH4。营运期间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CH4的突发性逸漏,并引起火灾、爆炸事故,一旦出现此类事故,将在较短时间内造成一定面积的破坏,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确定本项目的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管线中心两侧200m范围。
  二、环境风险敏感目标
  本工程在选线过程中就避开了古蔺县大寨苗族乡、箭竹苗族乡的居民集中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等风险敏感点,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敏感点主要是管线两侧的敏感点,具体见表8-1。
  表8-1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一览表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 影响规模、功能 控制污染的目标
社会关注点 管线两侧200m范围内散居住户约18户90人 保证居民生活、生产安全
古蔺县大寨苗族乡
大寨苗族乡乡镇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120m处 常驻人口约3212人,乡镇设有乡政府、大寨司法所等单位
大寨苗族乡综合文化站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140m处 常驻约2人
大寨苗族乡派出所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260m处 约8人
大寨乡卫生院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258m处 常驻12人,住院楼床位约25个
大寨小学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342m处 共有师生约300人
大寨烟草经营站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275m处 常驻3人,临时4人
大寨中学 YS117井~古蔺大寨LNG站集气支线左侧约503m处 共有师生约240人
小河沟 管线穿越处 灌溉、泄洪 保证水体功能不受影响

  三、环境风险识别
  1、物质危险性识别
  天然气
  YS135井为龙马溪组所产页岩气,类比该区块阳103井所产天然气的气质检测结果,其硫化氢含硫小于0.01%(约0.38mg/m3),其硫化氢含硫属于低于低含硫天然气标准(低含硫天然气:硫化氢含硫0.01-1%;中含硫天然气1-2%;高含硫天然气2-7%),同时所产天然气中硫化氢含硫小于我国一类天然气标准中的硫化氢含量的标准值(我国一类天然气硫化氢含量为6mg/m3,二类天然气为20mg/m3)。本项目气质组分数据详见表8-2。气质监测报告见附件。
  表8-2浅层页岩气井气质组分表
  
相对密度 摩尔分数,% 临界温度K 临界压力Mpa
甲烷 重烃 硫化氢
乙烷 丙烷
0.562 98.44 0.67 0.00 <0.01 0.75 0.03 0.00 191.1 4.64

  本工程天然气气质中硫化氢含量极低,因此本工程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是天然气中的甲烷。
  甲烷的危险性和毒性见表8-3。
  表8-3甲烷危险特性表
  
临界温度℃ -79.48 燃烧热kJ/mol 884768.6
临界压力bar 46.7 LFL(%V/V) 4.56
标准沸点℃ -162.81 UFL(%V/V) 19.13
熔点℃ -178.9 分子量kg/kmol 16.98
最大表明辐射能KW/m2 200.28 最大燃烧率kg/m2.s 0.13
爆炸极限%(V) 上限 5 燃烧爆炸危险度 1.8
下限 15 危险性类别 第2.1类 易燃气体
密度kg/m3 0.07073(压力1atm,温度20℃状态下)
毒性
  及健
  康危
  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 300mg/m3
美国TWA ACGIH窒息性气体
健康危害 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等;当甲烷浓度更高时,可能使人出现窒息、昏迷等。
燃烧
  爆炸
  危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等级
闪点(℃) -188 爆炸下限(V%) 5
自燃温度(℃) 538 爆炸上限(V%) 15
危险特性 ·甲烷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高热能时引起燃烧爆炸;
  ·甲烷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甲烷与氟、氯等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天然气主要危险、危害为:
  a、易燃性:天然气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天然气常常在作业场所或储存区弥散、扩散或在低洼处聚集,在空气中只需较小的点燃能量就会燃烧,因此具有较大的火灾危险性。
  b、易爆性:天然气与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其浓度处于一定范围时,连火即发生爆炸。天然气(甲烷)的爆炸极限范围为5~15%,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愈宽,爆炸下限浓度值越低,物质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c、毒性:天然气为烃类混合物,属低毒性物质,但长期接触可导致神经衰弱综合症。甲烷属“单纯窒息性”气体,高浓度时因缺氧窒息而引起中毒,空气中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出现头晕,呼吸加速、运动失调。
  硫化氢的危险性和毒性见表8-4。
  表 8-4硫化氢对人的生理影响及危害表
  
在空气中的浓度 暴露于硫化氢的典型特性
体积% ppm mg/m3
0.000013 0.13 0.18 通常,在大气中含量为0.195mg/m3(0.13ppm)时,有明显和令人讨厌的气味,在大气中含量为6.9mg/m3(4.6ppm)时就相当显而易见。随着浓度的增加,嗅觉就会疲劳,气体不再能通过气味来辨别
0.001 10 14.41 有令人讨厌的气味。眼睛可能受刺激。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公会推荐的阈限值(8h加权平均值)
0.0015 15 21.61 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专家公会推荐的15min短期暴露范围平均值
0.002 20 28.83 在暴露1h或更长时间后,眼睛有烧灼感,呼吸道受到刺激,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局的可接受上限值
0.005 50 72.07 暴露15min或15min以上的时间后嗅觉就会丧失,如果时间超过1h,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和/或摇晃。超过75mg/m3(50ppm)将会出现肺浮肿,也会对人员的眼睛产生严重刺激或伤害
0.01 100 144.14 3min~15min就会出现咳嗽、眼睛受刺激和失去嗅觉。在5min~20min过后,呼吸就会变样、眼睛就会疼痛并昏昏欲睡,在1h后就会刺激喉道。延长暴露时间将逐渐加重这些症状
0.03 300 432.40 明显的结膜炎和呼吸道刺激。
  注:考虑此浓度为立即危害生命或健康,参见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学会《NOISH化学危险品手册》(DHHS No85-114)
0.05 500 720.49 短期暴露后就会不省人事,如不迅速处理就会停止呼吸。头晕、失去理智和平衡感。患者需要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或心肺复苏技术
0.07 700 1008.55 意识快速丧失,如果不迅速营救,呼吸就会停止并导致死亡。必须立即采取人工呼吸和/或心肺复苏技术
0.10+ 1000+ 1440.98+ 立即丧失知觉,结果将会产生永久性的脑伤害或脑死亡。必须迅速进行营救,应用人工呼吸和/或心肺复苏

  硫化氢的主要危险、危害为:
  硫化氢是一种高毒无色、有强烈臭鸡蛋味的气体,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水肿、肺水肿。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通常通过呼吸吸收进入人体。虽然硫化氢有味,但不可做为嗅觉浓度报警因为在硫化氢浓度为30~40mg/m3时,人的嗅阈减弱。
  2、环境风险因素
  ①施工材料不合格或施工质量差导致输气管道破裂引起天然气的泄漏;
  ②管段涉及的多处穿越的施工不符合规范导致管道的破裂引起天然气的泄漏;
  ③ 由于地震、雷击等自然因素影响,造成站场或输气管道中的天然气发生泄漏 ;
  ④管道标志桩标志不明确引起第三方因素破坏造成管道的破裂等;
  四、环境风险分析
  1、事故原因分析
  管道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管道局部腐蚀:在天然气管道中,因局部腐蚀引起的管道事故居各类管道事故之首,由此引起的管道事故约占52.6%,但该类事故以微漏、沙漏为主,事故产生的不利影响也相对较低,通过定期的试压、加强巡检维修等方式可有效避免该类事故;
  (2)管材及施工缺陷:主要是由于制管质量和施工焊接质量引起;在管道事故中占的比例较大,由此引起的事故约占26.9%,可通过加强施工期的监管等方式降低该类事故的发生率;
  (3)第三方破坏:主要指建筑活动造成的管道破坏,主要存在于构造物基础开挖、相邻路由的其他管线开挖的过程中,多因使用机械进行野蛮施工造成,约占5.1%。随着道路建设、房屋修建等施工作业的大量进行,由此因素引起的管道破裂事故有上升趋势。
  (4)自然灾害:指管道工程的局部管段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影响引起的管道事故,主要为滑坡、崩塌、不均匀地面沉降等原因造成,个别工程地段可能直接遭受地质灾害危害。同时,洪水、泥石流有可能冲毁管道等设施,造成天然气泄漏,约占14.4%。
  2、管道事故影响类型
  管道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危险因素较为简单,加之本项目输送的天然气为较洁净的天然气(硫化氢含量低于一类天然气的标准限值),泄漏后不遭遇明火、静电的情况下将会向空中快速扩散,不会形成高含硫化氢毒性云团,因此本项目管道事故影响类型仅分为以下2类:
  (1)管道发生事故后不立即燃烧,气团移动后遇明火、静电等情况,泄漏的天然气被点燃,形成闪烁火焰,产生热辐射、爆炸冲击波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管道发生事故后遭遇明火、静电等情况立刻在泄漏口处开始燃烧,泄漏的天然气形成喷射火焰,对周边环境造成热辐射和燃烧产生的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等影响。
  五、源项和事故后果分析
  1、最大可信事故分析
  最大可信事故即是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根据天然气开采行业的事故危害经验和该项目的自身特点,该项目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危害最严重的事故主要是由于管道材质、焊缝、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天然气泄漏,进而引发人员窒息、火灾或爆炸事故,故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输气管道泄漏事故。管道泄漏失控事故分析见图8-1。
  图8-1 天然气泄漏事件后果树形图
  从图8-1可以看出,最大可信事故下,发生泄漏事故后,产生的危害主要为火灾和爆炸。
  2、事故后果分析
  天然气泄漏后,发生事故的情况共分为3种类型,即:①泄漏后,在泄漏口立即燃烧,形成喷射火焰;②泄漏后不立即燃烧,而是推迟燃烧,形成闪烁火焰或爆炸;③泄漏后不立即燃烧,也不推迟燃烧,形成环境污染。
  鉴于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故项目管道事故泄漏的天然气引发的火灾爆炸的预测纳入安全预评价,为此以下主要对管道事故状态下泄漏的天然气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进行分析。
  六、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事故对人群健康危害影响
  事故泄漏天然气中主要成份为甲烷,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一半还小。如果天然气管道因各种原因腐蚀穿孔后,天然气将释放出来,透过管道的覆土层到达大气中,天然气因比空气的密度轻而很快在空气中浮升,稀释扩散很快。随着距泄漏点距离的增加,甲烷测试浓度下降非常快,一个泄漏点泄漏的甲烷对环境、人和动物的影响是局部影响。此外,根据甲烷危害特性,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374.2857g/m3,经分析,事故状态下,不会造成人员窒息现象。
  本项目管线均采用埋地敷设,管线破裂后,水平喷射冲击波将受到管沟壁的阻挡,对外界的危害将大大削弱;同时,管输天然气为较洁净的天然气(硫化氢含量低于一类天然气的标准限值),发生事故时泄漏出的硫化氢含量极低,对区域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较小;若泄漏气体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主要为CO2和H2O,这些废气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出现事故时,可通过上下游站场及时切断气源,大大减少泄漏和放空量。另外,随着相关管理的规范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类活动造成的管道破裂事故大大减少,也降低了事故的危害后果。
  2、事故对生态环境影响
  若天然气发生燃烧可能引发林木燃烧、对林地造成影响,产生热辐射会对周围农作物和植物造成影响,若管道内所含的气田水泄漏,会对周围土壤、农作物及植被造成损伤。根据类比调查可知,本项目若发生天然气泄漏燃烧事故,喷射火长度可达40m左右。因此本项目在发生事故时可及时关闭管道并依托下游的古蔺大寨LNG站的火炬系统进行放空作业。上游YS135井所产天然气在井站内已进行了气液分离,因此项目新建管道内所含气田水会相对较少。因此,发生事故时管道泄漏出的天然气及气田水量较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小,并且是暂时的、可逆的。但若发生事故对周边植被造成了明显影响的情况,建设单位应根据周边植被和农作物的损伤程度,对受损失一方进行相应的赔偿和沟通,避免发生因事故引起扰民现象。
  3、事故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如果天然气管道因各种原因腐蚀穿孔后,天然气将释放出来,透过管道的覆土层到达大气中,天然气因比空气的密度轻而很快在空气中浮升,而天然气中的甲烷密度比空气略大,极易在漏点附近的空气中稀释扩散。在事故状态下,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天然气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为CO2和H2O,仅在事故刚发生时有微量甲烷、硫化氢、乙烷和丙烷等释放,且很快就能扩散,不会长期影响空气质量,对项目拟建地环境空气质量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4、次生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事故时天然气燃烧主要用灭火器等进行灭火,若引发周边林地地或农作物火灾时,会产生一定的消防水,但该类消防水不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对项目拟建地周围地表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在林地施工时,项目施工所涉及的焊接等工序产生的火星、施工人员丢弃的烟头等火种可能会造成林区火灾,针对这些风险问题,建设方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管沟开挖严禁采用爆破方式进行;
  ②管沟成型组焊前,应清除管沟附近的树枝、树叶,组焊建议采用沟下焊方式;
  ③焊接过程中,应对焊接区一定范围设置临时的隔阻材料(如钢板),防止电弧和火花进入林区;
  ④严禁在树林边或树林内吸烟、引弧;对于材料中的易燃物质,应设置于空旷的场地且远离焊接区,施工中需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灭火器。
  5、管道内气田水泄漏对地下水的影响
  项目新建集气支线均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同步建设的输水管道内含气田水,经对管线采用的无缝钢管进行防腐处理、焊缝检测和严密性试压合格后,能够有效防止管道泄漏,确保本项目管线不会对管线穿越的河沟、沟渠及附近的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在管道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管道的管理维护和施工现场的指挥调度,防止在河沟、沟渠穿越段发生可能对下游水质造成污染的事故。在运行期,应对管道腐蚀情况实施监测以及沿线泄漏和管道设施进行检查,加强巡管巡线的管理,特别注意穿越段管线的巡线和安全管理,对管道穿越处等重点地段加强巡管巡线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解决。通过加强各项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和管理,能有效防止运营期管道内所含的微量气田水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管道破裂和腐蚀穿孔产生的天然气泄漏可能诱发火灾或爆炸,不仅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同时还会威胁管线附近居住的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削弱工程的环境风险,使环境风险降到最低,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工程措施
  (1)管材检验
  本工程安装的管子、管件必须使用符合国家设计、制造规范的产品。本工程管线设计压力为6.3MPa/8.5MPa,管线采用L360Q无缝钢管。
  (2)管道外壁防腐
  本工程输气管道外防腐层一般地段采用三层PE普通级外防腐层,特殊地段采用三层PE 加强级外防腐层,外防腐层的补口材料将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补伤采用聚乙烯补伤片,热煨弯管防腐涂层采用无溶剂液体涂料+聚乙烯热收缩带。防腐质量应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 0407-97)中规定的相应要求,防腐完毕应进行防腐层质量检测。
  防腐管拉运及布管、吊管时应用外套胶管的钢丝绳,绳子与绝缘管之间应加软垫作吊具,拉运及堆放时,防腐管之间应有软垫(草垫、麻袋)防腐管堆放高度和层数应以不压薄或损坏防腐层为原则。布管时不得采用拖、滚管的方式。
  (3)管道安装
  管道直管段两相邻环焊缝间距不得小于管子外径的1.5倍且不小于150mm;钢管上的开口不得在焊缝上,开孔位置距离焊缝不小于100mm;钢管对接焊缝距管支架不得小于50mm。所有管件端部应加工焊接坡口,其坡口尺寸应与本设计选用管材完全匹配。
  (4)管道焊接
  本工程线路管道焊接采用半自动焊接工艺,该焊接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且质量能有效保证。管道焊接及验收执行《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GB/T31032-2014)。
  (5)焊缝检验
  1)管线组焊完毕,应先进行100%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焊缝内部质量检查。质量标准应符合《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14)中的要求。
  2)管道焊缝质量在外观检查合格后需进行无损探伤检查,无损探伤检查应在管线组焊完毕24h后进行,除设计图中有具体规定外,其余按下列要求执行:
  对二级地区等级所有对口焊接的焊缝,均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验。
  3)超声波探伤检验焊缝,按《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13标准执行,达到Ⅱ级为合格。
  4)经检验不合格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根部焊缝不允许返修,返修后进行热处理;返修后的焊缝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检验。
  (6)管线下沟及回填
  管道下沟前,应使用电火花检测仪对防腐绝缘层进行100%检查,检漏电压符合《钢质管道聚乙烯胶粘带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4-98)中5.0.1第4条的规定。若有破损、针孔应及时补修,检查合格后,管道方可埋设。
  2、管理措施
  (1)加强HSE管理手册的学习,严格操作程序;加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2)线路最终选线必须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区;定期为管道进行探伤检测等作业,防止管道出现微漏等情况。
  (3)优选施工单位,在管材选用、焊接工艺、焊后质量检验方面提出严格的技术要求,并实施工程施工监理制度。
  (4)在管道外壁作防腐绝缘层,防止管道外壁腐蚀穿孔;加强管道防腐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对管道腐蚀情况实施监测以及沿线泄漏和管道设施的检查。
  (5)在天然气管道投产前,通过清管充分消除管道内可能局部存在的积水。
  (6)加强穿越段管线的施工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在运行期应加强巡管巡线的管理,特别注意穿越段管线的巡线和安全管理,对管道穿越处等重点地段加强巡管巡线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解决。
  (7)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的宣传、教育。
  (8)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章动火、吸烟等现象,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和健康防护方面的教育。
  (9)事故放空时应及时通知附近群众,防止产生恐慌。
  (10)为了防止天然气泄漏爆炸及燃烧而危害附近群众的安全,在线路工程设计中应采取严格的防爆措施。
  (11)加强施工现场的指挥调度,防止在河流穿越段发生可能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的事故。
  (12)建议在相关的装置和设施范围内设有H2S 气体监测报警器,可及时预警,有效地防止有毒气体外泄造成人员伤亡。
  3、管线的相关措施
  (1)管道强度结构设计按规范执行,根据管道所经的不同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度设计系数,提供不同的强度储备来保证管道不发生强度爆炸和减小爆炸的危害性。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探伤,保证焊接质量。
  (3)加强穿越段管线的施工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在运行期应加强巡管巡线的管理,特别注意穿越段管线的巡线和安全管理,对管道穿越处等重点地段加强巡管巡线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解决。
  (4)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的宣传、教育。
  (5)为避免采气管道与今后的规划冲突,建设单位应在管道投入运营前,及时将带地埋坐标的管线线路走向图交当地规划等有关政府部门备案,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6)为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下沟回填时,应在管道上方0.5m处设置地下警示带。警示带宽度不小于管道直径,并标注管道的名称、介质、压力、警示词语、联系电话等信息。
  (7)设置管道标志桩,在管道标志桩上设置建设单位联系人、电话号码,便于当地居民及时报知情况。
  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工程监理
  为了保障以上各种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合理有效的实施,可在输气工程中引入工程监理制度,由监理单位负责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监理工作,确保风险防范措施得到全面具体、合理有效的落实。
  本工程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见表8-5,风险措施投资一览表见表8-6。
  表8-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1)加强HSE管理手册的学习,严格操作程序;加强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
(2)线路尽量避开不良工程地质地区;定期为管道进行探伤检测等作业,防止管道出现微漏等情况。
(3)优选施工单位,在管材选用、焊接工艺、焊后质量检验以及站场安装方面提出严格的技术要求,并实施工程施工监理制度。
(4)在管道外壁作防腐绝缘层,防止管道外壁腐蚀穿孔;加强管道防腐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对管道腐蚀情况实施监测以及沿线泄漏和管道设施的检查。
(5)在天然气管道投产前,通过清管充分消除管道内可能局部存在的积水。
(6)加强穿越段管线的施工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在运行期应加强巡管巡线的管理,特别注意穿越段管线的巡线和安全管理,对管道穿越处等重点地段加强巡管巡线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解决。
(7)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的宣传、教育。
(8)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杜绝违章动火、吸烟等现象,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和健康防护方面的教育。
(9)事故放空时应及时通知附近群众,防止产生恐慌。
(10)为了防止天然气泄漏爆炸及燃烧而危害站场职工和附近群众的安全,在站场和线路工程设计中应采取严格的防爆措施。
(11)加强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施工现场的指挥调度,防止在河流穿越段发生可能对河流水质造成污染的事故。
2 管线风险防范措施 (1)管道强度结构设计按规范执行,根据管道所经的不同地区分别采取不同的强度设计系数,提供不同的强度储备来保证管道不发生强度爆炸和减小爆炸的危害性。
(2)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4109-2005)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对管道焊缝进行无损探伤,保证焊接质量。
(3)加强穿越段管线的施工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在运行期应加强巡管巡线的管理,特别注意穿越段管线的巡线和安全管理,对管道穿越处等重点地段加强巡管巡线频率,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迅速解决。
(4)在管道穿越位置设置标志桩,对易遭到破坏的管段设置警告牌,并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对沿线住户的宣传、教育。
(5)为避免采气管道与今后的规划冲突,建设单位应在管道投入运营前,及时将带地埋坐标的管线线路走向图交当地规划等有关政府部门备案,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6)为防止第三方施工破坏,管道下沟回填时,应在管道上方0.5m处设置地下警示带。警示带宽度不小于管道直径,并标注管道的名称、介质、压力、警示词语、联系电话等信息。
(7)设置管道标志桩,在管道标志桩上设置建设单位联系人、电话号码,便于当地居民及时报知情况。
(8)建议在相关的装置和设施范围内设有H2S 气体监测报警器,可及时预警处置

  表8-6风险措施投资一览表
  
序号 风险措施 内容 投资(万元)
1 风险管理措施 加强周边农户宣传工作 12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工作
编制应急预案
2 管道防范工作 采用复合要求的管材 纳入主体工程
进行探伤作业,设置标示桩
合计 / / 12

  八、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项目的建设必然伴随潜在风险危害,如果安全措施水平高,则事故的发生概率必然会降低,但不会为零。一旦发生事故,需要采取工程应急措施,控制和减少事故危害。针对本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的突发性事故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1、风险事故处理程序
  风险事故处理程序见图8-2所示:
  图8-2 风险事故处理程序示意图
  2、风险事故应急措施
  (1)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时:应关闭其进出口阀,截断气源。
  (2)天然气管线的焊缝因腐蚀而引起的泄漏:应将手动打开装置前天然气压力调节阀、联锁阀,将天然气排放至火炬系统;同时向调度室汇报,通知停止供气。
  (3)发生窒息的情况:立即报告调度室派救护车进入生产区,同时抢救人员戴好呼吸工具,把窒息者救出现场,移至通风良好处,对呼吸及心跳停止者,立刻做人工呼吸,直至恢复正常或救护车到来。
  (4)根据事故可能危害的范围设置警戒,人员疏散路线朝泄漏处上风向。
  (5)通知消防队,监护泄漏区域,防止引起火灾、爆炸。
  (6)采取相应措施以尽量控制、减少天然气的泄漏量。
  3、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的设置
  为了切实预防环境风险,项目应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具体内容见表8-7:
  表8-7应急预案内容
  
序号 项目 内容及要求
1 应急计划区 管线和站场以及各环境保护目标
2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实施三级应急组织机构,各级别主要负责人为应急计划、协调第一人,应急人员必须为培训上岗熟练工;区域应急组织结构由当地政府、相关行业专家、卫生安全相关单位组成,并由当地政府进行统一调度
3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以及适合相应情况的处理措施
4 应急救援保障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发生应急事件,应立即通知当地环保、消防等部门,并立即通知周围群众,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6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发生应急事件后,成立应急指挥部,并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依据
7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的数量、使用方法、使用人员
8 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 事故现场、管线沿线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
9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制定有关的环境恢复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后的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对事故应急措施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后影响评价
10 应急培训计划 应急培训应纳入日常培训内容中,并定时进行考核,将其纳入应急人员每年的综合考核中
11 公众教育和信息 对管线沿线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九、环境风险分析结论
  本项目为管道工程,通常情况下,输送的物质处于密闭状态,无泄漏的情况;但事故状态时输送的天然气(或气田水)由于管道局部腐蚀或第三方破坏造成管道破坏导致天然气泄漏引起燃烧、爆炸或者气田水泄漏的事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为危害群众健康、破坏植被、破坏生态、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危害环境)。本工程在选线上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和不良地质区,在管线两端设置截断阀系统,并配备相应的自控和通信系统;一旦发生事故可以马上采取措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不会对沿线居民和当地环境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环境风险管理措施可行。在采取上述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控制措施以及落实环评和安评提出的相关控制措施后,其发生事故的概率将大幅降低,产生的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表九)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
  名 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
  污染物
  
施工期 扬尘、焊接及机械施工废气 洒水降尘、自由扩散等 对环境空气影响很小
营运期 天然气放空废气 高空放空、自由扩散等
水污染防
  治措施
施工期 生活污水,COD、NH3-N 利用周边农户已有设施收集作农肥 用,不外排 对环境无影响
清管、试压废水,SS 沉淀后回用于施工降尘作业
营运期 清管废水 1m3/a,依托古蔺大寨LNG站的隔油池收集,经预处理后由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深度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入无名小溪
固体废弃
  物
施工期 土石方 挖填方平衡 对环境无影响
生活垃圾 经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施工废料 部分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部分进行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营运期 清管废渣、检修废渣 分别为1kg/a,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噪声 施工期 施工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距离衰减等 避免环保纠纷
其它 施工水土保持、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一、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 施工期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
  (1)合理进行施工布置,精心组织施工管理,严格将工程施工区控制在直接受影响的范围内。
  (2)控制施工期作业时间,避开暴雨季节施工。
  (3)严格控制开挖宽度和施工作业带宽度,特别是在林地、陡坡地段等水土流失敏感区域。在管道施工中执行“分层开挖”原则,尽可能按表层土和底层土分别堆放在管沟两侧,以便回填时各复其位,保持植物原来的生长条件。
  (4)管沟回填工作完成后,立即开展复耕复植工作,完善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在陡坡地段和河流、沟渠穿越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及时砌筑阶梯式堡坎、护坡堡坎和排水沟,临时挖土应合理堆放,不允许倾倒入河中。
  (5)河流、沟渠穿越施工完毕,对两岸岸坡施工开挖松动部分进行护坡、护岸。水下部分采取现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护岸,高出水面后再采用浆砌块石对水面以上部分进行护坡。
  (6)对现场施工人员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严禁随意砍伐破坏施工区外的植被、作物,严禁捕杀野生动物。
  (7)施工队伍必须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要求和国务院颁发的《土地复垦规定》施工。
  (8)在对管道敷设组焊时,注意加强火源管理,防止因施工焊接产生的火星引发火灾。
  (9)施工期间的生活废物,不得任意丢弃或排放,应集中堆放,按规定处理。
  (10)水土保持措施
  ①管道作业
  管道沿等高线垂直铺设时,经过坡耕地(坡度小于25°)时,采用坡改梯防护,经过坡耕地(坡度大于25°)时,采用退耕还林,进行植被防护。
  ②直接影响区
  管道的直接影响区应恢复原地貌,如果是耕地恢复为耕地,如果是林地恢复为林地,用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恢复,在管道两侧5米范围内不能栽种深根植物,以满足管道保护和防火的要求。
  ③植被恢复
  对于管道作业带开挖土质边坡面,采用灌草混交;而石质边坡,种植藤本类进行防护。对于管道作业带,采用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护。
  2 营运期生态及水土保持措施
  (1)在管道维修过程中,尽量减小开挖量,回填应按原有的土层顺序进行,减轻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2)在完善水土保持工程的同时,应加强对已采取的水土保持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二、预期效果
  采取上述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可使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大降低至可接受程度。
  

  结论与建议 (表十)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当地的区域规划相符。项目的建设可增大清洁能源天然气的供应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可通过改变能源结构,增大区域清洁能源的使用,对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有积极意义。
  本项目为管道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
  ①新建YS135井T接YS117井至古蔺大寨LNG站3km集气支线1条,长度3km,设计规模30×104m3/d,设计压力6.3MPa,采用D168.3×5 L360Q无缝钢管;
  ②沿新建输气管道同步建设1条气田水输送管道和1根光缆,光缆及输水管道总长度均为3km。输水管道设计规模为25m3/h,设计压力6.0MPa,采用DN100无缝钢管。
  本项目总投758.9万元,环保投资58万元,占总投资的7.64%。
  2、项目产业政策和选址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第二章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的要求,且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鼓励类中第七条“石油、天然气”第3款“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之列。因此,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
  经现场勘察,本项目管线位于泸州市古蔺县大寨苗族乡境内,所经地区不涉及国家及地方的生态保护林、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敏感区域。本项目管线经过地均属于二级地区。古蔺县大寨苗族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及大寨苗族乡政府出具了“项目符合区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证明”,(见附件)。故本项目与当地规划相容。
  3、环境质量现状
  通过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得知,评价区域内的昼、夜间噪声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中各监测点监测指标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各项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
  4、清洁生产、达标排放
  项目采用的输气生产工艺和设备选用上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在正常生产中不产生废气,本工程采用先进、可靠的输气工艺,设备选型及材质满足生产需要,防腐措施得当,生产安全可靠,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项目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后,“三废”能达标排放。
  5、总量控制
  工程建成投产后,正常生产时天然气在密闭管道中输送,仅在事故或检修状态下对管道内的天然气进行放空,因此对大气环境无不良影响。本项目正常运营期间无废水产生,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正常生产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气体流动产生的气流噪声,管道埋设于地下,对外界声环境无影响。清管废渣、检修废渣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因此无需下达总量控制指标。
  6、环境影响
  ①施工期
  本工程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管沟开挖对生态的影响,做好相关措施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管道沿线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多属轻度侵蚀区。施工时,特别是穿越陡坡、陡坎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在采取各项水保措施,及时复耕、复植后,水土流失问题可得到控制和恢复。
  ②营运期
  正常生产时天然气是在密闭管道中输送,对大气环境无不良影响,事故和检修情况下放空废气经放空管高空排放。正常运营期间无废水产生,对地表水环境无影响。正常生产时产生的噪声主要是气体流动产生的气流噪声,能够达到对外界声环境无影响。清管废渣、检修废渣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7、环境风险
  本项目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硫化氢含量极低(低于我国一类天然气标准限值),管线泄漏时主要的危险物质为甲烷,该气体比空气轻,加之当地扩散条件良好,发生泄漏时甲烷、硫化氢等不会在泄漏点富集,也就不会在泄漏点附近造成严重影响。而甲烷燃烧产污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样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因此,本项目输气管线一旦发生天然气泄漏未燃烧时的甲烷和天然气立即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均不会对本项目敏感点造成影响。
  管道出现泄漏、破损等事故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经类比调查,其事故率很低。本项目设有联动系统,若本项目管线发生泄漏事故,系统的自动检测和截断阀会及时将泄漏段的上、下游截断,同时依托下游的古蔺大寨LNG站的火炬系统点火放空,可减轻其影响,降低危害程度。
  因此,环境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8、污染物处理措施合理性
  本项目运营期间正常情况下无废气产生,仅在事故或设备检修的情况下进行放空。由于本项目天然气均硫化氢含量极低(低于我国一类天然气标准限值),放空时间短、频率低,且项目位于农村环境,周边居民较少,扩散条件良好、有利于废气扩散,因此该处理方式可行。
  正常运行过程中,本项目管线埋地敷设,周边敏感点处的噪声值均能达标。
  本项目营运期间主要产生的固体废物为检修废渣和清管废渣。检修废渣和清管废渣成分主要为铁屑,属一般固体废物,经收集后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通过已有项目的经验表明,项目固废处理方式效果良好,处理处置措施经济可行。
  综上,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去向明确,处理措施有效可行。
  9、总结论
  项目属清洁能源输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实施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措施的情况下,项目外排污染物基本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危害。项目工艺和设备选用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工程选线避开了环境敏感区域,经规划及相关主管部门同意,选线合理。工程环保设施安排较完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实现达标排放,生态恢复、水土保持措施可行,环境风险较低。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可行。
  二、建议
  (1)加强日常工作中对管道的泄漏检测,防止大量泄漏气体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发生。
  (2)鉴于管道风险事故的危害性,应加强对沿线居民的宣传、教育,与地方政府密切联系,共同营造管道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制定完善的管道事故应急预案。
  (3)线路堡坎、护坡工程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后须恢复自然地貌和沿线植被;其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Y4038-93。
  (4)建议加强对周边居民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宣传,提高周边居民的安全意识。
  (5)在日常的巡线工作中,巡线人员要及时将水土流失情况,水保工程正常与否向水保管理人员汇报。
  (6)管线巡检人员每年应进行两次事故应急计划的抢险训练、天然气泄漏的措施演练。
  (7)加强HSE管理体系的宣传和员工的技术培训,使员工从“要我防范风险、要我保护环境”变为“我要防范风险、我要保护环境”的质的转变。重点落实对HSE作业的“监督检查和不断完善”。
注 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 项目委托书
  附件2 项目立项文件
  附件3 项目规划选址意见
  附件4 不占用基本农田的说明
  附件5 项目环境质量现状执行标准
  附件6-1本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6-2项目引用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7-1 气质分析报告
  附件7-2 气田水监测报告
  附件8 YS135井环评批复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管线走向及监测布点示意图
  附图3项目区域水系图
  附图4项目区域土壤侵蚀分布图
  附图5 项目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图
  附图6 项目所在地生态红线图
  附图7 现场照片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