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关于2023年10月16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金额
-
项目地址
-
发布时间
2023/10/16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雅安市生态环境局拟对2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意见。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0月20日(共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35-2227474
传 真:0835-2242025
通讯地址: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邮 编:625000
一、《石棉县公路养护S217线石棉隧道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影响类)
(一)建设项目名称:石棉县公路养护S217线石棉隧道新建工程
(二)建设地点:雅安市石棉县
(三)建设单位:石棉县公路养护段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四川天和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五)建设内容和规模:拟建项目路线全长3.54km,起点位于拟建石棉县老鹰岩电站大坝上游约1公里处,接既有S217康定至石棉段,并与既有S217平交,向南跨越大渡河后折向东傍山布线,并设置隧道穿越耳子山,出隧道后继续布线与现状电力路平交,路线止于该平交口。其中隧道长2265米里,设置大桥219.16m/1座,中桥37.06m/1座,涵洞5道。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大桥宽 20.5米,中桥宽12米,隧道建筑限界采用10.0米×5.0米。项目总投资28000万元,环保投资655.5万元。
(六)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石棉县新棉街道广元堡社区(南桠河四桥至G108连接线)道路新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影响类)
(一)建设项目名称:石棉县新棉街道广元堡社区(南桠河四桥至G108连接线)道路新改建工程
(二)建设地点:雅安市石棉县新棉街道
(三)建设单位:石棉县公路养护段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四川天和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五)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起点位于电力路南桠河四桥交叉口上游约175m处,与现状电力路交叉,向东南沿现状电力路改扩建至南桠河五桥交叉口,过南桠河五桥交叉口后,新建中桥跨越南桠河与G108线相交,终点位于G108线顺河村公交站台附近;路线全长约1.28km(其中新建75.08m,改扩建1205.047m),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局部40km/h),路基宽度14.75/12.0m(下穿雅西高速段采用10m),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建中桥一座约75.08m,改移水电站沟渠约323m。项目总投资4096.83万元,环保投资372.5万元。
(六)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835-2227474
传 真:0835-2242025
通讯地址:雅安市雨城区羌江南路377号
邮 编:625000
一、《石棉县公路养护S217线石棉隧道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影响类)
(一)建设项目名称:石棉县公路养护S217线石棉隧道新建工程
(二)建设地点:雅安市石棉县
(三)建设单位:石棉县公路养护段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四川天和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五)建设内容和规模:拟建项目路线全长3.54km,起点位于拟建石棉县老鹰岩电站大坝上游约1公里处,接既有S217康定至石棉段,并与既有S217平交,向南跨越大渡河后折向东傍山布线,并设置隧道穿越耳子山,出隧道后继续布线与现状电力路平交,路线止于该平交口。其中隧道长2265米里,设置大桥219.16m/1座,中桥37.06m/1座,涵洞5道。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2米,大桥宽 20.5米,中桥宽12米,隧道建筑限界采用10.0米×5.0米。项目总投资28000万元,环保投资655.5万元。
(六)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 | 治理内容 | 治理措施 | |
施 工 期 | 废气 | 施工扬尘 | 物料加盖篷布运输,严禁超速超载,主要运输道路尽量采用硬化路面,进行洒水抑尘并定期进行清扫,在场地出口放置防尘垫设置洗车场;建材集中堆放,临时堆场及土石方以毡布覆盖及时清运。 |
混凝土拌合站、预制场扬尘 | 设置密闭的储料仓、原料堆棚、骨料堆棚及碎石车间,运输车辆加以篷布覆盖;拌合站门口设车辆清洗区,拌合粉尘集中收集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有组织排放,密闭拌合;各施工场地需配备洗轮机系统(含沉淀池)、雾炮、洒水车、喷洒车、工地扬尘治理围挡喷雾系统,对临时用地区域进行经常洒水,硬化、铺装的地面应每日清扫路面尘土。 | ||
废水 | 涉水桥梁 水环境 | 选择枯水季节施工,设置施工围堰,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式,产生的多余泥浆需经沉淀池沉淀后与钻渣一并清运到政府指定地点堆放。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发生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 | |
施工场地冲洗 废水 | 拟在各处施工场地设置一套或多套沉淀设备及出水回用系统,废水经设置于沉淀池附近的导流沟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在池内沉淀后排入清水池后回用。 | ||
隧道施工排水 | 对洞内排水实施“清污分流”,渗水通过排水管收集后引入隧道中心沟排出洞内,扰动区污水通过仰拱端头两侧的集水坑和电缆沟引至洞外。 | ||
生活污水 | 生活污水利用农户现有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肥。 | ||
施工废水 | 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沙池,混凝土拌和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 | ||
噪声 | 施工噪声 |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设计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靠近本项目声环境保护目标时采取临时性的封闭、围挡等降噪措施,并合理选择高噪声机械施工场所位置。 | |
固废 | 一般固废 | 废弃建筑材料中钢筋、钢板等下脚料应分类回收,交废品收购站处理,其他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及含砖、石、砂的杂土应集中堆放,其余不可回收部分如混凝土块、废弃土石方等应及时运至二台子弃渣场,并做好挡防和绿化措施,不得随意堆放,严禁弃入河道。在施工场地周围建立小型的垃圾临时堆放点,收集的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并集中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 |
危险废物 |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经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有资质单位清运处理。 | ||
运 营 期 | 废气 | 道路扬尘 | 加强交通管理,禁止尾气超标车辆上路行驶;定期对路面进行清洁养护,加强公路两侧特别是敏感点附近绿化。 |
废水 | 跨河桥梁工程的水环境 | 在大渡河大桥应配套建设桥面径流收集设施,桥面径流经收集引至路基边沟,路基边沟排水口配套建设小型沉淀池,径流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在排水沟、沉淀池出口应设置沙袋、挡板等封堵设施,并设置应急事故操作说明标志牌、风险事故报警电话,在风险事故发生时,指导现场人员及时封堵沉淀池和排水沟出水口,将事故废水截流于桥面径流管道、路基排水沟和沉淀池内,以此争得更为充足的事故处理时间,将事故废水抽吸至吸污车外运处理,降低大渡河大桥风险事故对大渡河鱼类“三场”的影响。 | |
噪声 | 车辆噪声 | 交通管理部门宜利用交通管理手段,在居民集中区路段采取禁止超载、超速的管理措施,减少突发噪声的干扰;加强项目路面保养,保持路面平整,定期进行清洗,保障路面吸声效果,并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 | |
固体 废物 | 一般固废 | 隧道管理站营运期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进行分类收集,日产日清,集中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应做好垃圾收集点及暂存区域的消毒工作;公路管理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营运期公路全线公路范围内的固废收集工作,定期对公路全线的垃圾进行收集和清理,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进行无害化处置。 | |
生态 环境 | 陆生 | 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公路绿化林带不受破坏;建立森林防火、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加强植被恢复区的植被抚育和管理。在野生动物频繁活动路段设置提示牌,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影响,定期清理桥涵,减小公路隔离影响。 | |
水生 | 加强公路排水设施的管理,维持经常性的巡查和养护,对跨河桥梁路段进行重点管理,防止桥面径流等直接排入沿线河流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 ||
相关 部门 意见 | 石棉县发展和改革局: 石发改投资﹝2022﹞71 号 |
二、《石棉县新棉街道广元堡社区(南桠河四桥至G108连接线)道路新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生态影响类)
(一)建设项目名称:石棉县新棉街道广元堡社区(南桠河四桥至G108连接线)道路新改建工程
(二)建设地点:雅安市石棉县新棉街道
(三)建设单位:石棉县公路养护段
(四)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四川天和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五)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起点位于电力路南桠河四桥交叉口上游约175m处,与现状电力路交叉,向东南沿现状电力路改扩建至南桠河五桥交叉口,过南桠河五桥交叉口后,新建中桥跨越南桠河与G108线相交,终点位于G108线顺河村公交站台附近;路线全长约1.28km(其中新建75.08m,改扩建1205.047m),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局部40km/h),路基宽度14.75/12.0m(下穿雅西高速段采用10m),沥青混凝土路面。新建中桥一座约75.08m,改移水电站沟渠约323m。项目总投资4096.83万元,环保投资372.5万元。
(六)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 | 治理内容 | 治理措施 | |
施 工 期 | 废气 | 路基路面 施工扬尘 | 配备洒水车,对尚未铺筑的路面洒水降尘,路基填料密闭运输至施工现场,减少二次扬尘;对开挖、填筑后尚未防护施工的边坡应采用无纺布、塑料薄膜加以覆盖。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时,拌合料密闭运输运,车辆按规定冲洗降尘;严格按照路面施工技术规程,与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紧密配合,连贯进行,减少机械无效停滞时间,减少沥青烟气和施工机械尾气的排放。 |
施工区粉尘 | 配备洒水车或工地扬尘治理围挡喷雾系统、除尘雾炮等,对粉状物料应采取防风遮盖等措施。 | ||
弃渣粉尘 | 弃渣装车过程中,注意周边拦挡及洒水降尘,在弃渣运输过程中,必须篷布遮盖,避免沿途洒落,并定时洒水降尘。 | ||
桥梁施工粉尘 |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筑时,应按照路面施工的环境空气保护措施执行,架桥机、大件车辆等施工机械应保养良好,降低故障率,减少施工尾气的排放。 | ||
交通粉尘 | 在施工区出口设置冲洗设施,对出场车辆进行冲洗、所运土方进行湿润;土砂石、水泥等加盖篷布运输,严禁超速超载超高。 | ||
废水 | 涉水桥梁水环境 | 选择枯水季节施工,设置施工围堰,采用循环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式,桥梁基础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围堰并清运到临时堆场堆放。加强施工管理和工程监理,严格检查施工机械,防止油料发生泄漏污染水体;施工材料不宜堆放在地表水体附近,并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严禁乱撒乱抛废弃物,桥面铺装垃圾要集中堆放并运送至指定地点。 | |
车辆冲洗废水 | 在施工区设置1个隔油沉淀池处理车辆冲洗废水,废水经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不外排。 | ||
生活污水 | 依托租住民房现有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农肥。 | ||
雨水 | 用塑料薄膜对开挖和填筑的未采取防护措施的边坡、临时堆料场等进行覆盖,在表土堆积地周围用编织土袋拦挡、并设置截洪沟等,在堆料场周围设置沉淀池。 | ||
噪声 | 施工噪声 | 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更好的运转;合理设计运输路线和运输方案,协调好施工车辆通行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尽量不进行施工或安排低噪声施工作业;对于经过敏感点的路段,要求设置警示牌和减速、禁鸣标志。 | |
固废 | 一般固废 | 设1个临时堆场用于暂存弃渣,清掏出的改渠清淤淤泥运至临时堆场晒干,与晒干后的沉淀池底泥和弃渣及废弃的砖块、混凝土、灰渣及边角料等一并运至二台子弃渣场堆放;可回收废料如废板材、模具、支架等由施工单位回收利用。 | |
运 营 期 | 废气 | 道路扬尘 | 加强对货运车辆管理,要求货运车辆必须进行遮盖,减少道路扬尘;多在公路两侧植树、种草。 |
废水 | 路面径流 | 对跨越南桠河的桥梁设置径流收集及处理系统对初期雨水和事故废水进行应急收集和处理。 | |
噪声 | 车辆噪声 | 交通管理部门宜利用交通管理手段,在居民集中区路段采取禁止超载、超速的管理措施,减少突发噪声的干扰;加强项目路面保养,保持路面平整,定期进行清洗,保障路面吸声效果,并避免路况不佳造成车辆颠簸增大噪声;对超标敏感点安装通风隔声窗。 | |
固体 废物 | 路面垃圾 | 定期清理,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理。 | |
生态 环境 | 陆生 | 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确保公路绿化林带不受破坏;建立森林防火、火警警报系统和管理制度;加强植被恢复区的植被抚育和管理。在野生动物频繁活动路段设置提示牌,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干扰影响,定期清理桥涵,减小公路隔离影响。 | |
水生 | 加强公路排水设施的管理,维持经常性的巡查和养护,对跨河桥梁路段进行重点管理,防止桥面径流等直接排入沿线河流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 | ||
相关 部门 意见 | 石棉县发展和改革局: 石发改投资﹝2022﹞118 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