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G228国道(电白段)及茂名大道(南海片区)升级改造工程)EPC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
低矮地被CFRP型碳素纤维螺旋管细叶龙船花海绵城市雨水收集通信井孔绿美公路菩提树绿地凤凰木5G微基站停车让行线灯杆广告位灌溉用水处理间路基工程大腹木棉配套用房沟槽开挖黄花朱槿智慧停车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水泥停车位沉香标识系统黄金榕绿篱亮叶朱蕉工程总承包秋枫人面子招标代理服樱花风铃木公路驿站观珠出入口监理乔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渗滤树池刨啡乳导向箭头菩捉树黄金叶洋紫荆花叶鹅掌藤肝坼雨水再生利用电白出入口马踏出入口田骓品林头出入口客运站标识5G基站美花红千层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无碱玻璃钢电缆保护管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分析红花紫荆黄花风铃木升级改造电瓶车充电桩沉淀过滤+杀菌清水池汽车充电桩安装工程琴叶珊瑚蓄水池水红勒杜鹃照明接地系统标线账旱示范带沿线基础设施建筑电力通信管道工程铁冬青黄槐人行横道线桂花植物修复榉树黄金香柳通信管材人行道砖普通公路日常养护交通管理信息平台香樟筑路材料大型广告牌生态停车场G325线配套设施绿色通道路面排水广州樱停止线大叶相思黄花夹竹桃沙垌出入口双荚槐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行车道边缘线节点改造提升三角支持绿美工程甲衫祖瓤生态修复工程交通工程路基排水绿化组团施工粉尘乙毒哩长翩电力管材荔枝黄金叶红花继木花岗岩砖双翼豆三角梅龙船花小叶紫薇小叶榄仁海绵城市建设大红花给排水工程山茶金凤花绿化灌溉沙琅江勘察设计国庆花水质处理设备市政给水
金额
200万元
项目地址
广东省
发布时间
2025/01/22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200万元
招标联系人-
招标代理机构广东省粤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 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粤建 YUE JIAN 编制单位:广东省粤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日 期:2024 年 10 月 项目名称: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电白区交通运输局 编制单位:广东省粤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91440101MA9UPYWJ9B-21 项目负责人:吕荣贵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注册监理工程师 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 审 定:陈恒锐 高级工程师 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 注册监理工程师 审 核:黄华 高级工程师 注册监理工程师 一级注册建造师 专业负责人:常雪虹 一级注册造价工程师 冉 倩 高级会计师 项目组成员:梁伟明 李鹰杰 询工程师 吕荣贵 啉 斗 丑 县 市政公用工程 博 建筑 气 32023125 编号: S0612020078754G(5-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扫描二维码登录 ‘国家企业信用 91440101MA9UPYWJ9B 信息公示系统’ 了解更多登记、 备案、许可、监 (副本) 管信息。 名 称 广东省粤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壹仟万元(人民币) 类 型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成立日期 2020年07月30日 法定代表人 陈梁树 住 所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亚运大道1211号4号楼10楼1006 经营范围 专业技术服务业(具体经营项目请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 系统查询,网址:http://www.gsxt.gov.cn/。依法须经批准 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登记机关 2023 年11月 27E 3 市场主体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址: http://www.gsxt.gov.cn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公示年度报告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监制 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1.1 项目概况......................................................................................1 1.2 项目单位概况..............................................................................4 1.3 编制依据......................................................................................4 1.4 主要结论和建议..........................................................................5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7 2.1 项目建设背景..............................................................................7 2.2 规划政策符合性..........................................................................9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20 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 22 3.1 需求分析....................................................................................22 3.2 建设内容和规模........................................................................25 3.3 项目产出方案............................................................................26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28 4.1 项目选址或选线........................................................................28 4.2 项目建设条件............................................................................28 4.3 要素保障分析............................................................................34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37 5.1 技术方案....................................................................................37 5.2 设备方案....................................................................................38 5.3 工程方案....................................................................................39 5.4 用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70 5.5 建设管理方案............................................................................70 第六章 项目运营方案.............................................................................79 6.1 运营模式选择............................................................................79 6.2 运营组织方案............................................................................80 6.3 安全保障方案............................................................................81 6.4 绩效管理方案............................................................................87 第七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90 7.1 投资估算....................................................................................90 7.2 项目投资估算表........................................................................91 7.3 收益与融资资金平衡测算....................................................... 95 7.4 项目成本及相关税费................................................................99 7.5 融资收益平衡情况..................................................................102 第八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103 8.1 经济影响分析..........................................................................103 8.1 社会影响分析..........................................................................104 8.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0 8.3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113 8.4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116 第九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117 9.1 风险识别与评价......................................................................117 9.2 风险管控方案..........................................................................119 9.3 风险防范措施..........................................................................119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123 10.1 主要研究结论........................................................................123 10.2 问题与建议............................................................................126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全称及简称 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 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实施交通 基础设施“12 大工程”、综合服务“3 大行动”,构建“4 个支撑体 系”,巩固粤西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全力打造“12312 交通时空圈”。到 2025 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外通内畅、绿色智能、服务优良的 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 交通广东样板”为目标,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确保行车 安全的前提下,对公路用地红线内的植被带、隔离带、出入口、互通 立交、站场等地段进行生态品质提升,全面提升广东干线公路沿线绿 美水平,打造一批绿美公路,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出行时间和成本。加强 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商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打造美 观、舒适的道路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采用环保材料和 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1.3 建设地点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 1 1.1.4 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划分为三个子项目实施建设,项目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 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通信工程、土建工程及生态 修复工程等。 子项目一:G228 国道(电白段)及茂名大道(南海片区)升级 改造工程。 G228 国道(电白段),道路全长 64.743km,其中滨海新区段(约 10km)及关屋环岛至鲤鱼岭段(约 15km)不在实施范围内,一级公 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 40~80km/h;2、茂名大道(南海片区),道路全长 6.11km,其中有 1.485km 与 G228 国道(电白段)共线,一 级公路,双向六车道,与 G228 国道(电白段)共线段双向四车道,设 计车速 40~80km/h;沿线建设配套用房、植物修复、标识系统、智慧 停车场、充电桩等。 子项目二: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提升改造工程。 提升改造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 9 处。对入口进行植物生态修复,建设标识系统,完善配套设施。 子项目三:国道 G325 线升级改造工程。 国道 G325 线道路升级改造,沿线建设配套用房、植物修复、标 识系统、智慧停车场、充电桩等。 1.1.5 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期两年。时间从 2025 年 6 月至 2027 年 5 月,2027 年 5 月竣工验收,全部投入使用。为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进度安排力求 2 紧凑,互相衔接,互相交叉,以利尽早完工。 1.准备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建设方案的确定,建设 资金来源的落实等,计划在 2025 年 6 月至 2025 年 9 月完成。2.勘察设计:计划在 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 1 月完成。 3.施工准备: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准备,包括项目招标,计划在 2026 年 2 月完成。 4.施工阶段:2026 年 3 月各项目进入建设施工阶段,计划在 2026 年 3 月至 2027 年 4 月完成项目整体建设。 5.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2027 年 5 月完成验收交付工作。 时间 2025 2026 2027 阶段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准备阶段 勘察设计 施工准备 施工阶段 竣工验收 1.1.6 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74138.7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60092.7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 6859.99 万元,预备费 3347.63 万元,建设期利息 3838.40 万元。 资金来源: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 投资金额 74138.72 万元,融资金额 54834.25 万元,除申报地方专项 债券资金外,不足部分由本级财政统筹解决。 1.1.7 绩效目标 本项目的建设目标和任务是建成茂名市电白区交通基础设施改 造,项目验收后将减少交通拥堵时长和区域,缩短出行时间,增强道 路通行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3 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吸引投资,提高土地价值。 1.2 项目单位概况 建设单位:茂名市电白区交通运输局 茂名市电白区交通运输局是电白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负责推 进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 策,组织编制全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 划、建设和管理。 1.3 编制依据 1.3.1 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 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9 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 年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 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纲要》; 4 《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 目标纲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 及说明的通知》(发改投资规〔2023〕304 号);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 号>; 《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1.3.2 编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 要性、项目建设内容和目标、工程设计方案、选址及所在地概况、环 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招标方案、劳动安全与卫生、投资 估算和资金筹措、财务分析、社会效益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等。 1.4 主要结论和建议 1.4.1 主要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是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充分考虑各种相关 制约因素,配套措施完善,项目建设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 应,项目建设与资源、技术、环境、经济条件相适应,同时也具备了 项目建设的前期条件。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工程是可行的,运营 是有效的,财务是合理的,影响是可持续的,风险是可控的。 5 1.4.2 建议 (1)本项目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建设必 要性强,其建设改善当地交通出行环境,能够进一步促进影响区现有 科学技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改善影响区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建 议有关部门批准该工程立项建设。 (2)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提前做好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工作,保持建设中相关政策、规定执行的总体一致,尽量减少社 会不和谐因素,保证项目顺利实施。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 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来从事本公路项目的测设、施工和监理,确 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2.1.1 项目立项背景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 程、电力通信工程及生态修复工程等,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 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市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十三五”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 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支撑“十三五”时期城 镇化健康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树立城市系统思维,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加快补齐短板,优化空间布局,提高运行效率,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的增量、提质、增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将呈现五大阶段性特征:一 是从需求规模和结构看,在运输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随着运输结构的 调整,公路中长途营业性客运和大运量长距离货运占比将逐步下降,机动、灵活、便利的个性化出行需求和高附加值、轻型化货物运输需 求将持续增加;二是从需求质量看,将由“十三五”时期以“保基本、兜底线”为主向“悦其行、畅其流”转变,即更加关注出行体验和运 7 输效率;三是从需求类型看,将在全国不同区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公路主通道和城市群交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农 村地区对外经济交通联系的规模和频率也将明显增长;四是从发展重 点看,基础设施仍需完善,建设任务仍然较重,同时提质增效升级和 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迫切;五是从发展动力看,公路交通发展中资金、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投入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减弱,将向更加注 重创新驱动转变。 2.1.2 项目规划选址 本项目位于茂名市电白区。 (崭 账旱 y【 IPUY 渝7 甲衫|祖瓤\z 汉坝© 包≌q T qlcS 8ZZ9 o Ull σ?训 屯/舌 歪殃 VQ m 诬圳° A日 ov9S 9 以 丽昱 Ov9S qol 鸭弱 澎冲 ifz 甲衫|1祖8Z79 Ov9s i 34 丹倒灿 习日审O° 浙 听 L 绅丬 甲蝉4祺瓤丫零犁 o4习 刨罂o 号褂 目近平 冲狼 霸 罩饵l48ZZ0 λ\ u ¥回o 969 纂叫 czg 冈掣箪 氧 z田j GOI 屮毖智 ¥^o 肘 次 4 地予 丫μ 田骓 品 2 哆 刨 啡乳。 晁尘 s &llo ZBZ 44 讹 乙毒 哩长翩 lh lv9 o 勒 ISZES 嘉辜旦 屮羼 δ 垧 48zs 鸣 宴旦 斟¥ a Qc @田\ X日 鼎 h\v gzcD 氧智 gv9S 渐9 旦 ge XM 6 刷訇霸 卫io 郭引© 酊驳 卸撷 M罗 {ψ重 亏函 u° (斗 田4 霸 项目区位图 2.1.3 项目前期工作进展 本项目前期已经完成项目实地调研、收集了区域基础资料、可行 性研究报告编制、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等工作。 8 2.2 规划政策符合性 2.2.1 项目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衔接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 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出疆入藏、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沿边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 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 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建设世界级港 口群和机场群。完善干线网,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 造,优化铁路客货布局,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推动内 河高等级航道扩能升级,稳步建设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强邮政设施建设,实施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 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高 交通通达深度,推动区域性铁路建设,加快沿边抵边公路建设,继续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构建多层级、一体化 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枢纽场站布局、促进集约综合开发,完善集 疏运系统,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和货物多式联运,推广全程“一站式”、“一单制”服务。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深入推进铁路企业改 革,全面深化空管体制改革,推动公路收费制度和养护体制改革。 2.《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9 景目标纲要》 完善便捷高效的区域交通网。提升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 纽竞争力,统筹珠江口西岸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布局,加快粤港澳大湾 区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推进深中通道、狮子洋 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莲花山通道建设,构建以广佛—港深、广佛—澳珠以及珠江口跨江通道为主轴,覆盖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主要城镇的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强化汕头、湛江全国性综合交 通枢纽功能,提升韶关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快建设粤东城际铁路网,建设汕头澄海至潮州潮安、湛徐高速乌石支线、信丰(省界)至南雄 高速公路,提升汕头、湛江、韶关等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水平。完善 覆盖广泛、通畅便捷的普通干线网,提升普通国省道、普速铁路运输 服务水平,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加快危桥改造,建成互联 互通、功能完善的城乡基础交通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 个五年,也是我市奋力实现振兴发展,加快创建全国百强县、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健康促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 市、省文明城市的重要时期。我市必须深刻认识我国发展阶段变化带 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坚持创新驱动和质 量引领,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 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电白高质量发展新 10 局面,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规划。结合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产业网 建设,研究编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推进计划,将规划编制落实在具体项目上。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围绕 5G 基站、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城际交通网络、数字乡村等重点 领域,抓紧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落实。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于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 能定位,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以“三区三线”为 基础,构建“两核两轴四区”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化以 中心城区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核,锚固以电白区为中心的生态涵养核,发挥以综合发展主、次轴为主通道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发展区、生 态涵养区、特色发展区、融合发展区差异化开发与保护。引导城镇体 系逐步优化,促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优化县域产业布局,为电白产业转移工业 园等产业平台提供空间支撑,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产业 有序转移。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需要,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 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 提级扩能,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乡村能力。推进社区生 活圈建设,强化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对空间和风貌引导,推动县城 能级和品质双提升,更好满足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和县城居民生 产生活需要。 11 3.《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 茂名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和省的重大战略进一步落实,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 步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经济整体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 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产业导向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传统产业和重点企业完成技术改造 和转型升级,新动能新业态茁壮成长,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 产业加快培育。持续聚焦绿色化工与氢能、港口物 流、文化旅游、大健康、建筑业和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打造更多千亿级产业集 群,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基本建立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以做大产业规模为导向,依 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培育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一批重点企业和 传统产业完成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各区(县级市)省级园区初步建 成 1-2 个大型主导产业。 粤西重要交通枢纽体系不断完善。加快推进在建和规划的重大铁 路、公路、空港项目,力争到 2025 年在海陆空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进一步凸显茂名区位优势,以交通融合带动城市融合、经济融合。南 海能源新通道、国际重要锚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功能区、都市圈、经济带为主要形 12 态的增长动力源加快形成,实现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城市中组团初 步成形,中心城区首位度进一步提升。 深化改革创新工作不断发展。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牵引,营商环 境、现代产权、要素配置、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改革 措施协调配套,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高水平开 放进一步扩大,外贸进出口发展稳中提质。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生态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国土空间格局清晰合理,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持续 提高。成功创建粤西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滨 海绿城。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基 本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巩固国家卫生 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深化。现代化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政府治 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机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法治茂 名、好心平安茂名建设成效显著。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 成,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新突破。 4.《电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总体要求、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13 ①总体要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 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②发展定位。根据上述原则,进一步细化完善“十四五”时期电白 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 湛茂都市圈的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茂名市经济圈主要核心区、打 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海好心之城。 ③发展目标。包括对 2035 年目标进行展望和“十四五”时期目标。 展望到 2035 年,我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 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与全省同步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市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 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 形成创新服务生态体系;形成高水平全面开放合作格局,参与区域经 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 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电白区“十四五”时期目标既有定性目标,也有定量目标。在定性 目标方面,在经济 发展、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环境、社会文明、民生福祉、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方面确定了新目标。在定量目标方面,围绕“经济 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个方面,确定 26 项指标。其中,GDP 年均增长 6.0%左右。 14 2.2.2 相关支持政策 1.《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围绕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增强旅游交通有效供给,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激发转型发展新动能。强化部门联动,优化整合交通运输与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 机构的优势和作用,探索建立旅游交通规划、建设、运营新机制,形 成融合联动发展新模式。发挥政府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进一步 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不断创新旅游交通产品和服务,构筑创新 发展新环境。因地制宜确定旅游交通发展目标、路径和措施,打造具 有地方特色、平安绿色的旅游交通精品,培育科学发展新优势。 以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试点建设为契机,鼓励在路侧空间富裕路 段设置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台、厕所等设施。根据需要 在农村公路沿线增设简易驿站、港湾式停车带和观景台。具备条件的 道班可探索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等设施。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场建设力度,鼓励在干线到旅游景区之间 增设停车场并实现景区接驳服务。 2.《广东省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 年)》《广东省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 年)》(以 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各县(市、区)要建设高速公路、国省 道、铁路等“快行系统”和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步道等“慢行系 统”的绿色通道示范段各 1 条以上、景观节点 1—2 个,有机串联自 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山地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 15 风景名胜区、植物园等生态节点和邻近的古村落、历史遗迹等,建成 互连互通的绿美生态网络,让森林融入城乡,让人们融入自然,不断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行动方案》指出开展绿色通道品质提升行动要遵循生态联通、构筑网络;生态为主、空间辅之;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系统谋划、群策群力的基本原则,充分挖掘各地林脉、地脉、水脉、人脉、文脉 魅力,科学提升通道两侧植物品质,持续提升带状生态空间绿化美化 水平,将我省独特多样、丰富多彩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串珠成链,把绿色通道打造成为生态线、风景线、发展线、幸福线。 3.《电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1、区域协同重要通道、推动湛茂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 向海而兴,从来是茂名的发展引擎。2023 年茂名市《政府工作 报告》对“向海而兴”作了新的延伸解读。报告提出,要聚焦“拥江向 海”发展,加快建设精明紧凑城市。围绕“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打造山海并茂、蓝绿交织、城乡融合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今天,当我们从全局出发,可以发现电白地位特殊、责任重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区 连接的中心位置,处在“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重要节点和多个组 团间的衔接地带,是茂名市唯一沿海行政区,茂名市三大发展平台均 在行政区域内,分布项目多、要素供给多。无论是拥江向海、打造滨 海绿城,还是聚焦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强市,电白都重任在肩。 16 行政区边界 主要联系通道 湛茂都市圈 次要联系通道 区域中心城市 山地屏障联动带 县(市) 沿海经济联动带 茂名市外城市 城市联系 港区重点平台 10 产业重点平台 区域协同发展图 位于城市发展轴,串联电白主城区、水东湾新城、滨海新区 电白区统筹开发总体格局:一主电白主城区、共青河新城;两轴 东西向的滨海产业发展轴和南北想的城镇发展轴;三副水东湾新城、博贺新城、沙琅副中心三个发展次核;三环环水东湾城区、环博贺新 港片区和环高新区、共青河新城片区。 本项目 G228 国道电白区段,沿途经过沙院镇、电白城区段、陈村镇、旦场镇、麻岗镇、树仔镇、电城镇、岭门镇,由东向西贯穿 17 整个电白区,是连接阳江与湛江的重要通道;茂名大道(南海片区)路线总体呈北往南走向,沿途经过中共镇西村、高地、东村,终点位 于歌美海公园附近。 沙串 茂南区 城 滨海新区 搜 诎 拇 媛划范围 产业发踽坏 义诫主中心 山体屏捧 区馕鼎中心 三耳一中心” 重点镇 般赁 市麦栗纽圃 海产业发展轴 聂镇综合发展轴 电白区发展格局布置图 南临沿海生态带,构建山水海交融的滨海绿廊 筑牢“一核一屏,一带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高质量统筹发展三 大空间格局。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空间结构,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立生态空间统筹利用新机制,提高规 18 划设计管理水平。统筹生态空间,建设和修复生态屏障及廊道,加强 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资源保护,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高城镇生态涵养 容量。 高州市 东北部自然山地生态屏障 茂南区 观珠河 化 江 谐 龙 河 水库 马踏地方级森林公园 雨公山森林公蒲 原 热水水厍 岗 侪 水东湾生态核心 伤 河 马店河 东湾漫地自然公园 浪地方级森林公园 沿 海 南,部 方 电白区陆海生态安全格局图 19 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推动电白产业融合发展迫切需求 电白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荔枝、丝苗米、沉香等,但目前 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链较短。通过该项目建设,能够将 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完善 的交通网络可使农产品迅速运输至加工企业,加工后的产品又能借助 便捷交通推向市场,同时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农业观光旅游,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2.项目建设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项目建设涉及交通、建筑、水电等多个领域,在建设过程中会直 接带动建筑材料、工程机械、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 业机会和经济收入。项目建成后,改善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产业配套 设施,会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促进工业企业的入驻和发展,进一步 拉动餐饮、住宿、零售等服务业的繁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 电白区整体经济持续增长。 3.项目建设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力举措 电白区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 发展。项目中的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内 容,将直接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用水用电条件和生活环境,使农村 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近的基础设施服务,提高农村居民的生 活质量和幸福感。 4.项目建设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途径 20 随着电白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已逐 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G228 国道(电白段)、茂名大道(南海片区)等道路的建设和升级改造,以及高速公路入口的提升,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保障居民 出行安全便捷,促进区域内人员、物资的顺畅流通。 项目中的植物修复、生态修复工程等内容,有助于改善电白区的 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绿化面积,提升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同时,智慧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符合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交通和生态文明 建设。 5.项目建设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有效体现 一个城市的形象及总体建设风格和品位决定其未来的发展。随着 近年本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结合城市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要求,进行本项目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完善本地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 设,提高城市品味,树立城市良好的形象,为本地区经济及产业发展 起到推动性作用。该项目建成后,将对完善项目区域路网,促进城市 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1 第三章 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 3.1 需求分析 3.1.1 茂名市社会经济概括 2023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茂名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 委“1+4+6”工作布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 推动高质量发展,顺利完成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 局 经广东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23 年茂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 步核算数)3987.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 2023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725.28 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增 加值 1346.00 亿元,增长 3.8%;第三产业增加值 1915.94 亿元,增长 3.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18.2:33.8:4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3844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9060 美元),增长 3.4%。三次产业结构比 重为 17.9:36.4:45.7。 茂名市历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表
指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三产总产值(亿元)(当年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年份(万人)(当年价亿元)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017 620.412904.07470.231131.241302.6047116
2018 631.323092.18495.321178.631418.2249406
22
2019 641.153252.34581.601124.891545.8651119
2020 617.413279.31648.681032.431598.2053311
2021 621.973698.10648.851319.241730.0159648
2022 623.823904.63699.011421.121784.5162685
2023 625.233987.22725.281346.001915.9463844
资料来源:《茂名市统计年鉴》、《茂名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0.0 90.0 80.0 47.9 49.1 48.9 48.0 47.9 47.5 48.1 70.0 60.0 50.0 40.0 35.7 35.0 33.2 32.3 34.6 34,4 33.8 30.0 20.0 10.0 16.3 15.8 17.9 19.7 17.6 18.1 18.2 0.0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17-2023 年三产业结构 2023 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5.3%。分产业看,第一 产业投资下降 11.3%; 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26.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0.1%。民间投资下降 5.6%,占固定资产投 资的比重为 47.4%。工业 投资增长 26.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13.9%,其中道路运输业投 资增 长 1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 71.8%。 2023 年,全年全市接待游客 1663.2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64.5%,其中过夜游客 775.26 万人次,增长 67.0%。旅游总收入 172.86 亿元,增长 110.4%,旅游外汇收入 2219.6 万美元,增长 534.28%。 3.1.2 电白区社会经济概况 2023 年电白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40.26 亿元,同比增长 23 4.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170.01 亿元,同比增长 3.8%; 第二产业增加值 301.61 亿元,同比增长 5.3%;第三产业增加值 368.65 亿元,同比增长 3.4%。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25.5:25.4:49.1。 电白区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项目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常住人口(万人) 年份 2018 651.44-156.10 2019 633.76-2.7 158.84 2020 673.68 6.3 150.37 2021 766.83 8.9 151.37 2022 812.50 3.0 151.67 2023 840.26 4.1 151.96 注:数据来源于《茂名统计年鉴》; 2023 年,全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 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扎实做好 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完成,经 济发展总体呈稳步恢复态势。 根据茂名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截止 2023 年底,电白 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840.26 亿元,同比增长 4.1%。分产业看:第 一产业增加值 170.01 亿元,同比增长 3.8%;第二产业增加值 301.61 亿元,同比增长 5.3%;第三产业增加值 368.65 亿元,同比增长 3.4% 3.1.3 项目需求分析 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大力推动我市“两个圈层”规划、 我区交通“十四五”规划项目和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增强人民群众 24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由于区域现有主要道路兼有区内交通、对外交通、以及生活性、交通性多重功能,虽在目前区域交通量并非十分巨大,但作为茂名市 茂名市电白区的规划范围,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规划道路应按城市道 路“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原则规划设计。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对道路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路网的不完善,将制约了经 济的发展,现状道路的服务水平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对电白区交通基础设施进行 提升改造,加快国道 G228 线(电白段)升级改造及茂名大道(南海 片区)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任务,特制定本方 案。 本项目的建成将会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交通样板,项目 完成后形成一条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风景廊道,成为茂名电白区的 生态典范。塑造充满地域特性的人文风景廊道,美化沿线城镇环境,促进辖区健康发展,为现代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创造典范 3.2 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划分为三个子项目实施建设,项目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通信工程、土建工程及生态 修复工程等。 子项目一:G228 国道(电白段)及茂名大道(南海片区)升级 改造工程。 G228 国道(电白段),道路全长 64.743km,其中滨海新区段(约 25 10km)及关屋环岛至鲤鱼岭段(约 15km)不在实施范围内,一级公 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 40~80km/h;2、茂名大道(南海片区),道路全长 6.11km,其中有 1.485km 与 G228 国道(电白段)共线,一 级公路,双向六车道,与 G228 国道(电白段)共线段双向四车道,设 计车速 40~80km/h;沿线建设配套用房、植物修复、标识系统、智慧 停车场、充电桩等。 子项目二: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提升改造工程。 提升改造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 9 处。对入口进行植物生态修复,建设标识系统,完善配套设施。 子项目三:国道 G325 线升级改造工程。 国道 G325 线道路升级改造,沿线建设配套用房、植物修复、标 识系统、智慧停车场、充电桩等。 3.3 项目产出方案 从区域层面充分协调和衔接周边交通网络,重点处理好规划区与 外部的货运联系,通过优化主次干道线型、统一道路红线宽度、完善 交通配套设施,形成以主次干道交通为骨架,以支路为重要补充的完 善的路网系统。尽量避免对现状地形的大填大挖,降低道路网络的建 设成本。优先公共交通供给,倡导公共交通,降低城市的运营成本,综合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项目建成后将产出如下内容: 完成 G228 国道(电白段)约 39.743km(64.743km-滨海新区段 约 10km-关屋环岛至鲤鱼岭段约 15km)的一级公路建设,双向四车 26 道,设计车速 40-80km/h,形成连接茂名与阳江、湛江交界处的重要 交通干道,极大改善区域东西向交通状况,提高货物运输和人员出行 效率,促进沿线经济交流与发展。 建成茂名大道(南海片区)全长 6.11km(含 1.485km 与 G228 国 道共线)的一级公路,非共线段双向六车道,共线段双向四车道,设 计车速 40-80km/h,加强南海片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带动沿线土地 开发与产业布局优化,提升区域整体交通可达性。 成功对国道 G325 线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其道路等级与通行能力,适应区域交通流量增长需求,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与顺畅,加强电白 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层面的互联互通。 完成 9 处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的提升改造,包括拓宽匝道、更新 交通标识、优化周边景观等,提高高速公路出入口的通行效率与服务 质量,增强电白区对外交通的便捷性与形象展示。 27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4.1 项目选址或选线 本项目为国道 G228 线(电白段)升级改造、茂名大道(南海片 区)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 9 处提升改造、国道 G325 线升级改造工程,无新增道路建设,不涉及项目选址及选 线分析。 4.2 项目建设条件 4.2.1 自然环境概况 1、地形地貌 电白区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北、东北部高,南、西南部低,南部南海环绕,港湾迂回。山区、平原、沿海台地各占三分之一,即 北部属中低山地,中部属沿江平原和低丘陵地,西南部为黄土丘陵,南部属沿海台地。山地、丘陵地貌主要分布在望夫、罗坑、那霍、黄 岭等镇境内和沙琅、观珠两镇的东北部,以及霞洞镇西北部浮山岭地 区;台地地貌主要分布在岭门、电城、麻岗、树仔、博贺、旦场、水 东(陈村)、南海、高地、沙院、小良、七迳(高新区)等镇(街道、区)的部分地域。平原地貌主要是沿江两岸和沿海的冲积层。沿江平 原分布在沙琅江两岸的林头、霞洞、观珠、坡心、小良等镇的部分地 区,以及儒洞河两岸的马踏镇和望夫、岭门等镇的部分区域。沿海平 原主要分布于岭门、电城、博贺、麻岗、树仔、旦场、水东(陈村)、 28 南海、高地、沙院等沿海镇(街道)。 2、气候、气象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 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少霜无雪,四季如春。全县 年均日照时数 2161 小时,日照率 40—49%。7 月、10 月是一年中日 照时间最长的月份、2 月、3 月最短。全县多年平均气温是 23℃,年 际变动一般在 22.4℃—23.7℃之间,平常年最热的是 7 月,月平均气 温 28.5℃,最冷的是 1 月,月平均气温 15.68℃。日最高气温 37.2℃,发生在 1968 年 7 月 27 日;日最低气温 3℃,发生在 1975 年 12 月 17 日。全县年平均降水量 1990.9 毫米,年际变化较大,降水最多的 1985 年,达 315918 毫米;降水最少的 1961 年,仅有 1438.78 毫米。年内每月的降水量分配不均,4—9 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85%;最少的是 11 月至第二年 1 月,仅占 5%。因而常常出现春冬多旱灾、夏秋多涝灾。年降水量的多少也因地域的差异而不同。北部、中部雨 量较多,罗坑、那霍等镇是暴雨中心地带;南部沿海雨量较少,岭门、 旦场等镇是降水量最少的镇。电白县境内盛吹东风和东南偏东风。一 年中风向多变,一般随季节转换。4 月至 8 月以东、东南风为主;9 月至第二年 3 月以北风和东北风为多。县内历年平均风速为 3.15 米/秒,1、3、4 月风速最大,平均 3 米/秒,其余月份在 2.1-2.8 米/秒之间。 3、水文 电白区境内主要河流有沙琅江、儒洞河、龙珠河、马店河、大桥 29 河、麻岗河、旦场河、寨头河等。其中沙琅江位于境内北部,是电白 区最大河流,也是电白的母亲河,发源于那霍镇青鹅顶岭南谷,流经 那霍、罗坑、沙琅、霞洞、林头、坡心、七迳、小良等镇,汇入鉴江 后入海,干流长 112 千米(电白境内长约 86 千米)。沙琅江支流多,流域面积广,主要支流有黄岭河、石坦河、里联河(庙背水)、里平 河(华垌河)、龙记河(观珠河)、郁头鹅河(白芒水)等。沙琅江 流域总面积 2516 平方千米,流域耕地面积 3 万多公顷,约占全区总 耕地面积六成和总人口的一半,沙琅江沿岸多是冲积平原。儒洞河在 境内东部,发源于鹅凰嶂岭东南面,流经望夫、马踏、岭门等镇,汇 入沙扒港,是电白与阳江市阳西县界河。干流长 54 千米。主要支流 有望夫河、龙湾河等。 4、区域地质构造 项目区地处茂名市电白区。奥陶纪和志留纪时,茂名市绝大部分 为隆起区,以风化剥蚀为主,仅信宜西北部局部地区(贵子弧)有海水 进入,海水较深,笔石生物发育,沉积形成一套厚达 1280 米的绢云 母炭质页岩和砂岩。志留纪末期,贵子弧地区海水退出,形成陆地。晚古生代末期,受印支构造运动影响,海水完全退出。合江拗陷的泥 盆、石炭系地层褶皱隆起,形成一系列线型复式褶曲,并有强烈的断 裂作用和轻微的区域变质作用,使古老的构造形迹进一步加剧,并受 差异风化作用,地势高差更加明显。侏罗纪茂名全境都是隆起剥蚀区,没有接受沉积。白垩纪,燕山运动对茂名地区有显著影响,断裂活动 频繁,形成大大小小的断陷盆地,并伴随有强烈的岩浆喷发和侵入活 30 动。第三纪末期,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茂名盆地整体隆起,但上升 不均匀。因断裂作用,地层作单面倾斜,盆地北部地层露头缺失,南 部则上翘,形成一不对称近似箕状的向斜。第四纪时, 境内基本上 处于风化剥蚀环境,仅沿江沿海地带有沙泥或砂砾堆积。在鉴江中下 游及其支流梅江、袂花江等流域,范围包括化州南盛、长岐、同庆、东山、丽岗,茂南公馆、新坡、高山、鳌头、袂花,电白坡心、林头 等镇,有较大面积的成片冲积平原分布,为河流横向侵蚀和堆积作用 形成的砂和粘土层。在江河的其它地段,则河漫滩和河流阶地发育,由砾石、砂、粘土组成粗,细二元结构。电白沿海平原则由砂或粘土 堆积成,并有各种形状的沙坝、沙嘴、沙洲等海积地貌发育。全新世,由于地壳持续隆起和差异风化作用,信宜、高州东北部和电白东北部 形成高耸的山地地貌,其他隆起区则被渐夷为丘陵或台地。 茂名市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加里东褶皱系粤西隆起带(复背斜 带)。区内地质构造在后加里东时期受新华夏构造体系改造,多成北 东或近北东走向。北东向主要构造形迹有:四会—吴川大断裂(或称 袂花江断裂),信宜—廉江断裂(或称官 桥断裂),金垌—河唇断裂(或 称那务断裂),丽岗—笪桥断裂,大潮—曹江断裂,清湾—平定断裂,合江向斜(廉江向斜的一部分)。区内新华夏系派生的构造主要为北西 向构造。最著名的是茂名第三纪盆地(拗陷)。断裂则主要有高州—羊 角断裂,金塘—新圩断裂,合江—镇江断裂,平地—石印断裂,贵子—分界断裂。北西走向的贵子向斜实际上是贵子—(罗定)金鸡弧形构 造的一部分。此外,区内还有一些东西向和南北向的构造形迹。如东 31 西向的平地—朱砂断裂、宝圩—镇隆断裂、连界—沙田断裂,南北向 的高州罗村白垩纪盆地、满坑—储良断裂,这些断裂一般规模较小。 离项目区较近的断裂主要为四会—吴川大断裂(或称袂花江断裂)。 袂花江断裂:四会—吴川大断裂在茂名境内长约 70 公里,由阳 春插入电白区,经那霍、林头、小良,往吴川、湛江方向延伸。断层 线基本上与袂花江(沙琅江) 重合。在那霍以北,断层面清晰可见,其 余地方受河流冲积物或风化残积物掩盖。断层走向 30°~45°, 倾角可 达 70°~80°, 断裂属压扭性,普遍出现糜棱岩化。形成于燕山期,后 期仍有活动。 5、地层岩性特征 沿线出露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 系、三叠系和白垩系、第四系等,岩衆岩以侵入岩为主,次为潜火山 岩。岩裝活动时间为印支〜燕山两个岩浆活动旋回,而印支期的岩浆 活动方式则以注入交代为主,形成以混合岩、混合花岗岩为主要代表 岩石类型。 6、地震 项目沿线新构造运动不甚强烈,主要表现为垂直沉降运动,总体 表现为微弱沉降,沉降速率为-1~0mm.a-1 之间,属稳定地块,适宜 拟建项目的建设。 据记载,项目区及附近历史上遭受地震最大烈度在 5~6 级之间,区域地震强度不大,其分布特征是频率高,强度小,小震多而大震少,震级多在 2~4 级,多属微震~弱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32 GB18306-2015,项目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度值为 0.10g)。 005 连南瑶族自治县 叫 阳朔 00 平乐° 鹿寨 钟山 杜族 阳山 荔浦 州市 贺州市 瑶族自治纂 蒙山 昭平 平远 本耋门 翁源°连平 和平 大埔\ 南绢 梅州市· 龙海市 孚和 英德市 ii 梅县 s∩金∩& 0.10 漳浦 05 盆秀瑶族自治县 自 新丰 兴宁市 云霄 治 区 怀集 佛冈 河源市东源 五华 清新 它芈顺 潮州市饶平 广宇 龙门 揭东° 梧州市 江 清远币 桂平祁 靡苍梧 紫金 东山 从化市 鲥肝 坼 揭西揭阳市°剃安 东山岛 例会市 花揣区 汕头市°俞沌岛 峡 郁南德庆 木广州市 增城市 陆河°普宁市 肇庆市 博罗 汕头港 惠州市 西云安 佛山市南淘市 润阳市 东莞市 海本 陆丰市 惠来 容县 岑溪卤 云浮市°高委市高明市ul 0番禺区 兴业 惠东 龙岗区惠阳市 玉林市° 罗定巾 新兴 沛 江∩hteuph 如油创 深圳市 u 纤淘湾 信宜市 0 新金市妹海市loa 北溘市 陡川 开平市 博白孓 阳春市 台山市 澳阄 恩平市 高州市 遭门特剧行政伛 香港杆列岛 阳江市 阳东 万山群岛 茂名市 廉江 化州市 电白 川山群岛 憝溪 昊卅市 海陵岛 湛江市 馅韩倦 北卫滩 东 东海岛 雷州市 州硇洲岛 沙 群 岛 东舄 项目工作区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4.2.2 交通概况 2022 年年底,电白城区海堤路全线完成提升改造具备正式通车 条件。通过对现状道路拓宽改造,优化路面行驶通行环境,海堤路将 有效解决周边群众出行难、交通拥堵等问题。 2023 年 1 月中旬,电白区水霞路马踏段已进入交工验收阶段,水霞段则仍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作为连接电白境内主要连接马踏、观珠两个高铁站的一级公路,水霞路是完善交通路网、增强城区承载 力、改善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2023 年春节前,电白城区南北向“动脉”——绿城大道工程总形象 进度已进入尾声,目前正在为通车做最后的准备。绿城大道正式通车 后,将有望大幅缓解周边路网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广东滨海旅游公路水东湾大桥至博贺湾大桥段、沈海高速公路八 33 车道扩建已完成,疏港铁路完美收官,广湛高铁和茂名高铁新城项目 进展顺利,水东湾至吴川机场高速路规划建设加快推进。G325 国道 改扩建、树沙线一级公路、水林路扩建、立德路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环湾北路、生物医药产业园道路、海丝大道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蹄疾 步稳推进。 电白在打通城区“15+N”条“半截路”基础上,加快建设一批城区 道路,海堤路、向洋大道、绿城路、安寨路、水东大道彭村段、凤凰 大道、体育路等市政道路的新建和改造,使城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城 市空间大大拓展。此外,建设“四好农村路”共 749 公里,省“四好农 村路”示范县的成色更浓。 整体而言,综合立体交通网空间大格局基本形成。其中,汕湛、沈海、包茂、博贺港疏港高速“二横二纵”高速路网架起主骨架,11 个高速出入口畅通内外,G325、G228 国道串联山海,水东港、茂名 港联动陆海。 2022 年,电白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 38 亿元,其中完成区级投 资 12 亿元,勇当全市开路先锋。其中,环市西路、环市东路、连接 高铁一级公路、疏港铁路已建成通车,建成的深茂铁路助力电白快速 融入珠三角 2 小时经济生活圈,在建 350 公里时速的广湛高铁让电白 与粤港澳大湾区“天涯若比邻”,进一步畅通内外循环。 4.3 要素保障分析 4.3.1 工程建设所需要素保障 (1)筑路材料 34 项目沿线的天然筑路材料相对匮乏,除土料外,砂料和石料均需 外购远运。块石、碎石料可在电白霞洞石等料场购运,该石场花岗岩 石料强度高、耐磨性好,是良好的碎石料,可经国道 G325 线、省道 S291 线、省道 S282 线等进行汽车运输,路况良好;砂料在取得环保、水利部门的许可下,可在沙琅石角砂场及滩地取得丰富的建筑用砂,砂料以中粗砂为主,含泥量较少,是较好的建筑用砂,可采用汽车运 输。 (2)四大材料来源及供应 本项目所需的沥青、木材、钢材和水泥主要由市场供应。由于本 项目建设所需建筑材料数量大,原则上按市场价在市场上统一购买。为保证材料的品质,业主可根据市场情况,选择信誉好、质量可靠的 生产厂家和厂商,采取订购的方式购买,亦可采用招标方式进行购买。 (3)工程及生活用水、用电 项目附近比较大的河流为沙琅江,水资源极为丰富,水质纯净,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可直接作为工程用水。项目沿线电网密布,用电 较为方便。 (4)运输条件 项目所在地主要有国道 G325 线、省道 S291 线、省道 S282 线等 现状公路,路况较好,路线经过的自然村,乡道、村道路网较发达,路面较好,对筑路材料的运输较为便 4.3.2 土地要素保障 本项目为国道 G228 线(电白段)升级改造、茂名大道(南海片 35 区)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电白区高速公路入口 9 处提升改造、国道 G325 线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是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原 则上无新增征地,与现有电白区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建设 指标符合。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全面提升公路抗灾防灾能力,推动沿 线景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既有电白区资源分布及利用相符合,未影响其资源布局 36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技术方案 5.1.1 指导思想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 理开发,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坚持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2、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茂名市电白区发展分析,积极倡导低 碳环保的发展理念,实现茂名市电白区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注重基础设施服务范围地块的功能布局,科学确定不同性质 用地规模,完善范围内的配套设施安排,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态 环境。 5.1.2 设计原则 绿美公路科学生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积极作为的原则,走 科学、生态、经济的绿美之路,力争由“绿”向“绿美”全面转变,干线 公路用地红线内植物品质提升与创建要求遵循用地红线外森林形态 提升有机结合;综合考虑用地红线范围内外生态资源融合,合理布局 生态空间,提升干线公路生态品质;结合当地实际做到应绿尽绿,适 地适美,做到路景交融,营造绿色之美,人文之美。 5.1.2 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 37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D31-02-201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 《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218-2014);《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 国家关于消防、防震、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规范、规 程。 5.1.3 总体线位 本项目为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主要涉及内容为生态修复 提升。不涉及平面线位调整、路基拓宽、征拆等内容。 5.2 设备方案 本项目所需要配置的设备、信息化系统等设备设施由建设单位另 行按需购置,本报告不作论述。 38 5.3 工程方案 5.3.1 道路工程 5.3.1.1 原有公路概况 G228 国道(电白段)设计范围为 K6359+860~K6424+603 段,全长约 64.743km,起点位于儒洞大桥,茂名与阳江交界处,路线总 体呈东往西走向,沿途经过岭门镇、电城镇、树仔镇、麻岗镇、旦场 镇、陈村镇、电白城区段、沙院镇,终点位于双元山附近,茂名与湛 江交界处。其中滨海新区段(约 10km)及关屋环岛至鲤鱼岭段(约 15km)不在实施范围内,本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长度约 40km。 茂名大道(南海片区)设计范围为 K219+555~K225+655 段,全长约 6.11km,起点位于石榴岭附近,路线总体呈北往南走向,沿 途经过中共镇西村、高地、东村,终点位于歌美海公园附近。其中有 1.485km 与 G228 国道(电白段)共线,本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长度 约 6.11km。 G228 国道(电白段)、茂名大道(南海片区)现状路面状况较 好,环岛、交通岛,道路两侧植物条件较差,主要为混凝土边沟、裸 漏边坡、硬化铺装,围栏、乡镇建筑、等,道路两侧现状情况较为复 杂。 39 交通岛植物杂乱 两侧土地裸露、行道树稀疏,效果差 交通岛植物效果单薄 行道树姿差、缺少下层植物 水泥硬化侵占绿地 建筑及前空界面杂乱 40 常绿植物为主、缺少花色 5.3.1.2 技术标准 (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 高架下植物效果杂乱 (2)设计速度:40~80km/h; (3)车道数:双向四车道(G228 国道(电白段));双向六 车道(茂名大道(南海片区)); (4)设计荷载:维持原设计荷载。 本项目为国道升级改造及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维持原公路技术等 级不变。 5.3.2 路基工程 5.3.2.1 设计依据 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结合以 下规程、规范及有 关指导性意见等进行设计: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20); (2)《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 41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5)《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5.3.2.2 路基标准横断面 本项目为沿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路基标准横断面维持现状 路面宽度不变,对城镇段道路路两侧路肩新建 1.0m 植物带+1.5m 人 行道+1.0m 行道树,建筑范围受限路段两侧路肩新建 1.0m 植物带 +1.5m 人行道或者新建 1.5m 人行道;对田园乡村段道路两侧路肩新 建 1.5~3.5m 植物带,具体见下图: 3500 lm 3500 1.5m 1m 车行道 车行道 lm 1.5m1m 绿 人 绿 绿 人 绿 化 化 行 化 行 化 带 带 带 道 带 道 城镇段路肩 3.5m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2500 2500 1.5m lm 车行道 车行道 ln 1.5m 人 绿 绿 人 行 化 化 行 道 带 带 道 城镇段路肩 2.5m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42 1500 1 5mj 车行道 1500 车行道 1.5m 人 人 行 行 道 道 设 城镇段路肩 1.5m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1.5~3.5m 车行道 车行道 1.5 3.5n 绿 绿 化 化 带 带 田园乡村段路肩 1.5~3.5m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5.3.2.3 一般路基设计 项目沿用旧路路基,不涉及改扩建,旧路基稳定,无需对旧路基 进行改造。 5.3.2.4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 (1)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系统一般由排水沟、边沟、截水沟、衬砌拱泄水槽及急 流槽、跌水、渗沟、天然河沟等组成。路基排水原则上不与农田灌溉、水塘鱼池相干扰。路界内各项排水设施断面尺寸根据实际确定。 根据本项目情况,沿线路基排水设施较完善且基本完整,本次提 升工程仅对经过城镇路段水沟进行拆旧建新,设 80*60cm 钢筋砼盖 板,其余路段以利用现状排水系统为主。 43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包括路面表面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其设计原则是 将降落在路面表面范围内的表面水和渗入路面结构内部的滞留水通 过有效、合理的措施排出路界外,以减少水对路基和路面的危害以及 对行车安全的威胁。 路面表面水采用漫流形式和集中排水方式排入排水沟中;在路面 边缘设置边缘排水系统,以排除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 5.3.2.5 路基边坡防护设计 本项目无边坡防护 5.3.3 附属设施工程 5.3.3.1 人行道 本工程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 候,年平均降雨量为 1600 毫米,雨量充沛,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本设计人行道砖采用水泥砼透水砖。 人行道结构设计方案: 6cm 花岗岩砖 3cm 粗砂干拌 15cm C25 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 15cm 级配碎石垫层 考虑到本项目环境要求较高,侧石、压条等附属结构均应采用花 岗岩材质。人行道采用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施需满足《无障碍设计 规范》(GB50763-2012)要求。所有人行道上均设置连续盲道,包 44 括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 5.3.3.2 驿站 公路驿站是指普通国省道上的服务设施,不同于高速公路封闭环 境下的服务区,其建设方式、经营理念不同,是普通国省道服务区的 别称,实际是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简化版。 公路驿站能解决普通国省道上停车难、如厕难、短暂休憩等问题,成为司乘人员休憩的“港湾”,成为满足公众出行需求的重要“补给站”,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服务社会公众、展 示交通行业形象、传递公路文化的“小窗口”,是公路基础设施的重要 组成部分。 建设公路驿站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 服务社会公众、展示交通行业形象、传递公路文化的“小窗口”,是公 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项目拟在路侧空间富裕路段设置驿站,驿站附属设施包括洗手 间、凉亭、观景台、充电桩等为“过路人”提供便利、休闲等暖心服务。同时配备农产品展示售卖、直播间、乡村物流快递柜及助农无人超市,带动沿线经济发展。驿站路面、人行道与主线路面、人行道结构一致。 45 客运站标识 生态停车场 市政人行道母化带景观提升 绿化组团 市政人行道绿化带景观提升 公路驿站效果图 5.3.4 生态修复工程 5.3.4.1 编制原则 本次设计应满足以下原则: (1)总体性原则:符合总体规划,打造区域亮点。 (2)协调性原则:与周边环境规划一致,协调统一。 (3)以人为本原则:强调行人及车行对道路生态的观赏感受,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感受不一样的大气道路景色。 (4)生态性原则:生态种植,适地适树,自然种植为主,建设 节约型园林。 (5)本土性原则:根据茂名本地的气候、水文、地质特性,按 植物的形态、习性、适应能力、养护条件的因素,恰当的选择种类与 品种。 (6)特色化原则:根据道路不同分段以及各段条件,突出特色 化空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6 (7)时效性原则:选择的植物与搭配设计应当考虑近、远期效 用,在种植期与生长期都具有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5.3.4.2 编制目的 以“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交通广东样板”为目标,在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对公路用地红线 内的植物带、隔离带、出入口、互通立交、站场等地段进行生态品质 提升,全面提升广东干线公路沿线绿美水平,打造一批绿美公路,为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5.3.4.3 设计范围 本项目考虑在两侧路肩及交叉口开展生态修复工程。 5.3.4.4 设计愿景 (1)构建宜居的城市生活、开发多元视域 建设宜居城市、打造品质名片依托城市道路,复合开发多元视域。 (2)舒适的步行体验和美好的城市生活 塑造可亲可近的生态空间,让道路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打造更 高品质的城市视域。 5.3.4.5 设计理念 以生态为原则,依托城市道路,建设可持续的生态大道。主要遵 循以下设计理念: (1)生态保护功能:这是道路植物的首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浮尘、改善小气候等。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选择适 当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保护作用。 47 (2)交通辅助功能:道路植物可以减轻视觉疲劳、防眩晕、保 护道路、维护城市交通、引导车辆行人等,从而提高道路使用的安全 性和舒适性。 (3)观赏组织功能:通过植物设计,可以优化街景、提升城市 品位,为市民提供身心同受的观赏特点。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植物设计应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效果塑造、功能实现和社会参与的原则,以提升公路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科学生态:科学选择树种草种。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建立 科学的树种草种选择与评价标准,编制树种多样性发展专项规划,防 止“乱种树”现象。积极采用火焰木、菩提榕、麻楝、大腹木棉、黄花 风铃木、桃花心木、银海枣、红花玉蕊、仁面子等优良乡土树种为骨 干树种和基调树种,以及乡土草种进行种植,审慎使用外来树种草种。道路植物应选用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吸尘降噪、生态功能 好、安全易管护的树种,并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加大乡土树种草 种采种生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力度,避免长距离调运植物种苗。选 择适度规格的苗木,除必须截干栽植的树种外,应使用全冠苗。 总之,在尊重场地现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力,突破局限,充分挖掘环境资源,结合生态设计手法,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道路风 景带。 5.3.4.6 设计策略 设计以保证区域间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畅通功能为宗旨,在保持 48 良好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所经地域及具体情况及地貌特 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结合道路配套生态措施,更好地展现道路两 旁的植物绿色效果,营造良好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绿色通道。 植物设计坚持疏林草地原则,营造微地形种植主题开花乔木和开 花地被,规则式与自然式结合,形成疏林草地的种植方式;坚持适地 适树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形成常绿落叶混交林;坚持季相变化原则,通过将具有不同季相特点的植栽巧妙的进行搭配,使区域内的植物效果四季富于变化,形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植物种植策略:整体植物效果设计风格为自然式。 植物设计:打造成干净整洁、舒朗通透的示范带。植物配置为疏 密有致,舒朗开阔的植物组团。 5.3.4.7 设计方案 (1)总体构思 ① 竖向设计:行道树种植常绿乔木,丰富生态空间,满足道路 遮阴要求。 ② 生态调节型构想:展示其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功能,通过种树、栽灌、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 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 (2)G228 国道(电白段)设计策略 项目设计范围为路侧植物带和树池。 路侧植物带、树池方案设计:种植乔木菩提树,栽植间距按 8m, 49 下层搭配火山榕黄金叶、红花继木等丰富生态空间。G228 国道(电白段)生态修复建设内容及规模简表
序 号工程费用名称单 位工程量
生态修复
1.1乔木
种植乔木8381
1.2地被
种植低矮地被(高度*冠幅 30CM*20CM,黄金叶、红花继木、三角梅、金边连翘、龙船花等,49 株/㎡)m2133866
种植花卉(苗高*冠幅 60*60CM,灰莉球、黄金叶球、红继木 球等)255973
种植灌木(苗高*冠幅 300*180CM,细叶紫薇、鸡蛋花、造型 女贞等)5564
1.4工程
三角支持(乔木采用三脚钢管支撑,喷墨绿氟碳漆)8381
驿站4
(3)茂名大道(南海片区)设计策略 项目设计范围为路侧植物带和树池。 路侧植物带、树池方案设计:种植乔木榕树,栽植间距按现场,下层搭配大红花夹竹桃等丰富植物空间。 茂名大道(南海片区)生态修复建设内容及规模简表
序号工程费用名称单位工程量
生态修复
1.1乔木
50
种植乔木15
1.2地被
种植低矮地被(高度*冠幅 30CM*20CM,大红花、夹竹 桃等,49 株/㎡)m23009.88
1.4工程
原有外墙饰面改造165
5.3.4.8 植物品种选择 道路主路区域植物应当以乡土植物为主调,尽量保留和维护现状 原有长势较好的植物。着重考虑植物能够达到满足道路植物滤尘、防 噪等要求,乔木选用常绿、开花季节长的高大树种,形成层次感丰富、郁郁葱葱的道路植被。植物设计中避免树种单调,无季节、无花色变 化的 植物,突出主树种的主调色和水乡岭南园林生态特色。 (1)树种选择策略 ①通过各方面的选择比较,选择茂名地区乡土开花树种为主景树 种,形成道路主要视觉点。 ②在整体视觉设计时,选用抗风性强、耐贫瘠,适应力强的树种。如:菩提树、凤凰木、黄槐、红花紫荆等。 ③选择树形美观,花色艳丽、视觉效果较好的树种为开花小乔木 及花灌木。如:樱花风铃木、小叶紫薇、黄花夹竹桃等。 ④选择花卉地被植物时,选用以观赏效果较好的黄金榕、亮叶朱 蕉、龙船花等。 ⑤选用茂名市市花凤凰木、勒杜鹃等,展现地方植被特色。 51 (2)树种选择范围 上层植物:菩提树、凤凰木、红花紫荆、樱花风铃木、小叶榄仁、铁冬青、国庆花、黄花风铃木、大腹木棉、人面子、秋枫、香樟、双 翼豆、榉树等。 菩捉树 菩提树 小叶榄仁 大叶相思 凤凰木 中层植物:水红勒杜鹃、黄花夹竹桃、黄槐、桂花、双荚槐、美 花红千层、黄金香柳、广州樱、山茶、小叶紫薇等。 52 小叶紫薇 洋紫荆 黄金榕 绿篱 下层植物:细叶龙船花、花叶鹅掌藤、金凤花、大红花、红花继 木、勒杜鹃、琴叶珊瑚、黄花朱槿、金凤花、亮叶朱蕉、黄金叶等。 53 黄金叶 红花继木 三角梅 龙船花 5.3.2 交通工程 5.3.2.1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 1 部分:总则》(GB5768.1-2009);《 道 路 交 通 标 志 和 标 线 第 2 部 分 : 道 路 交 通 标 志 》(GB5768.2-2009); 《 道 路 交 通 标 志 和 标 线 第 3 部 分 : 道 路 交 通 标 线 》(GB5768.3-200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以及其他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程、标准。 5.3.2.2 设计原则 交通工程作为道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各种交通设 54 施的合理布设,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服务和清晰的引导,提高道路 的交通安全条件和运营效率。 严格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的规定设计。 合理设置标志、标线、等各种交通设施分别对机动车系统和行人 系统进行引导,安全、快捷的满足各交通主体系统的通行要求。 本项目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车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分别独立自成系统。 5.3.2.3 交通组织设计 本项目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人车分离,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分别独立自成系统。 在平交口处,在人行横道斑马线前 2m 处设置停止线或减速让行 线,在有行人通过时车辆应让行人先行。人行横道斑马线设置在平交 口。 5.3.2.4 交通设施 (一)标志 (1)标志的设置 本项目设置的标志有限速、禁停、减速让行等禁令标志,以及各 平交口前设置的指路标志。其中,减速让行标志、人行横道指示标志 采用单柱式标志结构型式;各平交口前指路标志采用 F 型单悬臂标志 结构型式。各种标志按其功能分别设置于路侧人行道边缘,且不得侵 入道路建筑界限范围。标志的布设详见《交通工程平面设计图》,标 志结构详见各种标志结构设计图。 55 在设置标志板时,应与道路中心线垂直成一定的夹角,即指路标 志和警告标志为 0~10°;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为 0~45°,以减少标 志板面眩光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标志基础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应 先平整、夯实,控制好标高,基底应力不低于 100kpa。在浇注基础 混凝土时,应注意使定位法兰盘与基础对中,控制好预埋件的标高及 水平。 (2)标志材料 标志面板反光材料单柱式标志采用 IV 类反光膜,悬臂式标志采 用 IV 类反光膜,标志板面材料采用 3004 型铝合金板,板厚 3mm。 各类交通设施标志的杆件材料一般采用 Q235B 钢材制成,螺栓、螺母、垫圈均采用高强度部件。各类交通设施标志的杆件、螺栓、螺 母均应进行热镀锌处理,除螺栓、螺母、垫圈等紧固件镀锌量不低于 350g/m2 外,其余杆件镀锌量不低于 600g/m2。立柱、杆件等的钻孔、冲孔和车间焊接,应在钢材进行表面防腐处理之前完成,热镀干燥后,杆件再喷涂银灰色的环氧富锌漆 3 度,为防盗需要螺栓安装完毕应点 焊接。 (二)标线 (1)标线的设置 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 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性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 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 56 诱导有重要作用。 本项目道路标线设计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执行,均采用热熔反光标线涂料,标线涂料应满足《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要求。道路标线、导向箭头和路面标记的厚度为 1.8-2.0mm。敷设标线的路面表面应清洁干燥,在路面敷设标线时需 要预涂底油。车道的划分详见《交通标线设计图》。 全线设置的道路标线有: 1)行车道边缘线:设在车行道边缘,为白色实线,线宽 10cm。 2)对向车行道分界线:设在行车道之间,为黄色虚线,线宽 15cm,标线采用实线长 400cm,间隔 600cm 的型式。 3)停止线:设在人行道前 1—3m 处,为白色实线,线宽 30cm。 4)人行横道线:设置于准许行人横穿车行道处,线宽 40cm,长 500cm,间距 60cm 的白色实线。 5)停车让行线:设在人行道前 3m 处,为一条平行的白色实线,线宽 30cm。 6)导向箭头:设置于平交口前后的主线和连接道路上,为白色 路面标记,本工程道路采用 3.0m 导向箭头。 7)人行横道预告标示:设置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前的路面上,为 白色菱形图案,线宽 20cm、菱形对角尺寸为 300×150cm。 (2)标线材料 本工程道路均采用热熔反光型标线,标线厚度为 1.8~2.0mm,标 线涂料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 3 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57 (GB5768.3-2009)及《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的有关规 定。 5.3.3 给排水工程 5.3.3.1 编制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 50013-2018);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4-202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1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3.3.2 管线综合 (1)设计给水管线:新建于东侧人行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 8m;(2)设计雨水管线:新建于东侧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 5.0m; (3)设计污水管线:新建于西侧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 5.0m; (4)设计电力管线沟:新建于东侧人行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 9.0m; (5)设计通信管线沟:新建于西侧人行道下,距离道路中心线 9.0m。 58 5.3.4 电力通信管道工程 5.3.4.1 编制依据 《20kV 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 5.3.4.2 设计范围 根据相关规划及道路周边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沿线均设置电力、 通信管线,为后期用户需求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为电力、各通信部 门敷设电缆、光缆打下基础,避免后期再次开挖路面。 综合考虑道路周边用地性质、负荷容量及分布等因素,道路电力 管道规模为 9 回,电力主管线预埋 9 孔(3×3)电力电缆排管,管材 采用 PVC 合芯层电力套管φ150 管。 本工程通信设施服务周边地块,根据相关规划综合考虑道路周边 59 地块通信需求,结合设计范围内道路等级为支路,同时考虑满足现状 及发展的需要,本次设计通信管群规模为 9(3×3)孔的φ150 管通 信排管。人行道敷设管材采用 PVC 合芯层通讯套管。 5.3.4.3 管材选取 (1)电力管材选择 a 电力管材选择原则:安全可靠、环保、管材强度高、耐压好、密封性好、耐腐蚀、防渗漏性能和抗水锤能力好、施工方便、使用寿 命长等。 b 电力管材技术参数比较
名称CFRP 型碳素纤维螺旋管机制无碱玻璃钢电缆保护管
优点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不变形、防渗漏、抗震、抗压、施工便捷、弯曲半 径小,便于地埋工程和障 碍工程,摩擦系数低,易 于缆线导入安装,经济益 高。耐腐蚀性好,防污抗蛀,耐热性、抗冻性好,自重轻、强度高,运 输安装方便、摩擦阻力小,电、热绝缘性好、工程综合效益好。工艺成熟、具有丰富使用经验、价格较低。
缺点受紫外线照射易老化,施 工不规范容易破损。长期运行具有老化现象、刚度较 低。
经过对两种管材技术参数的比较,本设计建议电力管材采用机制 无碱玻璃钢电缆保护管,壁厚 8.0mm,管道每隔 2m 设置一处管枕。 (2)通信管材选择 根据周边环境,并综合考虑造价等因素,推荐采用单孔 PVC-U 管。孔径为 110mm。 60 5.3.4.4 管道技术参数及敷设要求 (1)管道技术参数要求:PVC-U 管、无碱玻璃钢管内壁光滑,无开裂、无折痕,管径和壁厚的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PVC-U、玻璃 钢管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承插式,承接口长度为 10cm,承插口内设 密封橡胶圈防水。 (2)管道间各衔接口应相互错开,管道进入井孔 2m 范围内:管群或排管的基础做钢筋混凝土加固,管道间用 M10 水泥砂浆包封 做防水处理。 (3)管道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便管内积水排出,管道坡度 一般不小于 0.2%。 (4)与其它地下管线平行敷设时,井孔的位置与其它管线的检 查井的位置应错开,并且其它地下管线不能在电力井、通信人(手)孔中间穿越。 5.3.4.5 电力井设置 (1)电力电缆沟的沿线两个电力检查井的间距不大于 35m,在 电缆沟与排管衔接处设置管沟衔接工作井; (2)电力井采用砖混结构,电力电缆检查井、管沟衔接工作井 以及排管井处设置 5 块活动盖板,每一块活动盖板四周用角钢(钢板 焊接)包边,井口四周埋设角钢保护(角钢埋设于台帽或电缆沟盖板 内); (3)电力井内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且工作井高度应满 足管顶距离井上腹盖板不小于 30cm,管底距离井底不小于 30cm。 61 (4)井孔及管道路面高程参照路线纵断面设计图,电缆沟及电 力井顶面的标高应与市政路面标高相一致,井孔盖板的顶面按市政道 路要求装铺。 5.3.4.6 通信井孔设置 (1)通信管群沿线纵向两井孔的间距一般不大于 100m,在转弯 路段,井孔的距离应适当加密,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调 整。 (2)通信管道人孔采用邮电部标准人孔和手孔,具体可参照标 准图集《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_5178-2009),连接最大 管群数量不大于 6 孔的采用手孔,否则采用人孔。 (3)通信井孔内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且工作井高度应 满足管顶距离井上腹盖板不小于 30cm,管底距离井底不小于 30cm。 (4)人孔及管道路面高程参照路线纵断面设计图,通信人孔顶 面的标高应与市政路面标高相一致,井孔盖板的顶面按市政道路要求 装铺。 5.3.4.7 沟槽开挖 沟槽挖掘工作开始前,应将施工地段的地下土质和地形、现状管 线等情况了解清楚。在杆塔或建筑附近挖沟时,采取防止倒塌措施。 5.3.4.8 管线交叉 (1)敷设的路径尽量避开和减少地下管道之间的交越,注意不 同类型管道、管沟之间的避让及它们之间的安全距离。电力、通信管 沟与其它工程管线、建(构)造物之间的距离详见《城市工程管线综 62 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电力与通信管线相交处,一般是电力排管在上,通信管群 做埋深处理,管线间的净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5.3.4.9 管井雨水措施 电力电缆井、通信井孔在集水坑处设一根 UPVC 管与就近雨水 集水井相连,排除井内的积水,在设置雨水管有困难的路段,改为自 然渗排的方式雨水。 5.3.4.10 地基处理 管道及其相应的电力电缆井、通信人、手孔等地基处理由道路部 分统一对地下岩土进行处理,在路基压实后,再反开挖沟槽布管,开 挖的宽度为构造物的宽度+每侧 30cm 的工作面,构造物周围回填素 土的,土壤应分层均匀回填,并按道路要求压实。 5.3.4.11 地基处理 (1)管线建设完毕后,其沟槽、井孔内的建筑垃圾等不相干的 东西必须清理干净。 (2)新建道路与周边道路交接处,现在周边道路有市政管线的 路段,局部管线位于新建的机动车道内或路基处理需要开挖段的管线,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保护,保护措施与路基路面结构整体考虑,以实现 经济合理。 (3)在现状路段埋设管线的,需破除现状路面,埋设管线后再 按道路要求恢复。 63 5.3.5 照明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的路灯采用 10 米单臂路灯:挑臂长度为 2.0 米,配置 110W LED 灯。 灯杆采用双侧交错布置的方式,布置于两侧人行道带上,灯杆中 线距道路边线 0.5 米处,纵向间距 25 米;平均照度 15(lx),功率密度 0.8(w/㎡)。 5.3.5.1 供配电、照明控制 1、供配电 (1)道路照明、设备照明、公交车站等负荷等级按三级负荷考 虑。 (2)本工程道路照明供电电源接入点由甲方提供。 (3)道路照明、交控用电配电回路设断路器的瞬时过电流脱扣 器兼做接地故障保护。每一灯具设单独熔断器,熔断器应设在相线上, 安装在灯杆拉线孔或路灯接线盒内。 (4)道路照明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采用 TN-S 系统,金属灯杆 及构件、灯具外壳、配电及控制箱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进行保护接 地,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5)供电干线采用 VV-1KV-5x16mm2 电缆,采用~380/220V 三相五线制低压供电,电源由控制箱供给。由供电干线引上至顶部灯 具的分支线采用 RVV-3X2.5mm 的绝缘导线,为平衡三相负荷,灯具 的接线顺序为:A,B,C 的三相接线顺序。 (6)道路照明供电线路的人孔井盖及手孔井盖、照明灯杆的检 64 修门,均应设置需使用专门工具开启的闭锁防盗装置。 2、照明控制 (1)照明控制方式有:手动、时控、光控和集中遥控方式。每 种控制方式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在正常情况下,道路照明由当地路 灯管理部门设置的集中遥控系统按季节变化合理遥控开关灯的时间。(2)道路照明开灯时的自然光照度水平为 14.8LX,关灯时的自 然光照度水平为 30LX。 5.3.5.2 光源、灯具、灯杆的选择 (1)光源的选择: 综合考虑安全性、使用寿命、使用环境、工程造价等因素。本工 程推荐采用 LED 路灯光源。 (2)灯具的选择: 灯具采用半截光型灯具,防护等级不能低于 IP65,电气绝缘保护 为Ⅱ级,灯具效率不低于 80%,功率因素不低于 0.92。 (3)灯杆的选择: 照明灯具灯杆采用带良好防护涂层的钢杆和铝合金杆,灯杆内外 应采用热镀锌防腐处理后,表面再进行彩色喷塑处理,防腐蚀年限不 少于 30 年,并能抵抗 35 米/秒风速。所有灯杆应垂直平正,灯杆起 立后,杆梢的允许误差应少于 3‰。 5.3.5.3 照明接地系统 (1)道路照明灯具利用金属灯杆的基础钢筋作联合接地体,要 求单根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 10Ω ,总接地电阻不大于 4Ω ,如实测 65 接地电阻大于 4Ω ,则增加人工接地体。 (2)使用五线电缆,PE 线在每个灯杆处作重复接地一次,通长 连接。 (3)箱式变电站接地装置采用等边角钢接地极∠50×5L=2.5m,上端部埋深 0.8m,接地线采用-50×5 镀锌扁钢连接,实测电阻需小 于 4Ω 。 (4)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a 变压器、控制柜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b 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位的金属遮拦等。 c 电力电缆的金属接线盒和保护管。 d 路灯的金属灯杆。 e 下穿道的金属线槽。 f 其他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导体。 (5)在线路的首末端及中间适当位置处还需重复接地。 5.3.5.4 节能措施和标准 (1)根据道路交通量分全夜、半夜照明方式,在夜深路上车流 减少、行人稀少时,关闭人行道侧路灯。 (2)全夜灯配置智能降功率运行模块,在后半夜降低一个功率 等级运行。 5.3.7 海绵城市 5.3.7.1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总体思路 海绵城市是指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以市政设施为基础,以生态廊 66 道及生态基础设施为载体,综合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理 念,构建源头、过程、末端全过程管控的分散型海绵系统。海绵城市 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 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 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 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5.3.7.2 编制依据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办法(试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 号);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6〕53 号)。 5.3.7.3 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为响应国家、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在可研阶 段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前期分析,制定总体目标并提出相应措施要求,为后续设计及实施阶段提供指导和依据。 结合项目实际,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控制 率,在相同降雨条件下,项目不增加雨水外排总量,并提高雨水积存 与蓄滞能力。本项目区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 60%。 67 5.3.7.4 海绵城市建设及措施建议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并结合本项目建设区域 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除行车道路外其余铺装 100%渗透 铺装;生态用地增加海绵措施产生的土方、填层、施工成本等;每个 地块均设置雨水滞蓄设施(雨水池/雨水罐)。 图表 4 本项目海绵城市设计策略 Control Plot控制分区 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80% 年径流总呈控制率:80% ponge city Rain water collection First flush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Bio-swale Pervious pavement Rain garden Green roof 下凹式绿地 透水铺装 雨水花园 缘色屋顶 初期弃流 Reuse as alternative Water treatment Part of the flow possibly lnfiltration vatcr SOu1CO facl|lty to retention tank 上壤下渗 雨水卣甬备用水源 部分可能汇入蓄水池 水质处理设备 Retention tank 蓄水池 From city main Water mix tank Overflow/Discharge Overflow 溢流/排放 市政给水 清水池 溢流 市政雨水管网 LOn 绿化灌溉 Ground Campus Drainage Raln water reuse for Irrigation 地面 校区雨水径流 雨水再生利用 lrrigation Plant Room O 灌溉用水处理间 From City Main (Secondary Sourcej 市政给水 entio O To lrrigation Zone 灌溉 entation 蓄水池 ltr steri\zation Water Mixing Tank 沉淀 过滤+杀菌 清水池 1、建设用地选择及优化 (1)本着节约用地、综合协调设施布局的原则,结合现状地形 地貌进行场地的选择及优化设计; (2)结合项目建设区域环境条件,合理选择低影响开发雨水技 术设施及其组合系统,包括生物滞留设施、雨水罐、渗井等小型、分 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还可结合集中绿地设计渗透塘、湿塘等设施,并衔接整体场地竖向与排水设计。 2、建筑 68 (1)建筑低影响开发设计应充分考虑雨水的控制与利用,应采 取措施将屋面雨水进行收集消纳和排放。 (2)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植物种类用以吸收雨 洪期间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根净化过滤。不宜选择根系穿刺性 强的植物种类,不宜选择生乔木和灌木植物; (3)屋面雨水宜采取雨水收集系统,屋面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 施。 3、绿地 (1)采用常规绿地布置方式。 (2)道路两侧、广场以及停车场周围的绿地宜设置植草沟。植 草沟与其他措施联合运行,完成输送功能的同时满足雨水收集及净化 处理要求。植草沟断面形式宜采用抛物线型、三角形或梯形,顶宽不 宜大于 1500mm,深度宜为 50mm~250mm,最大边坡宜为 1:3,纵 向坡度不应大于 4%。 4、给排水 (1)建筑屋面雨水管应与室外雨水管道断接,并利用高位花坛、雨水花园等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实现雨水的散排、滞留、错峰和收集回 用; (2)渗滤树池和渗滤花池可利用树池或花池,设计地面需低于 周围地面标高 0.1m 左右,每隔 3~5m 预留 20cm 左右开口,方便雨 水进去。渗滤树池和渗滤花池主要由五部分组成,自上而下依次是: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和砾石层。 69 (3)植物灌溉采用微灌、滴灌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建立智能喷灌系统; (4)雨水调蓄池可采用室外地埋式钢筋混凝土水池; (5)生态水循环系统的雨水收集策略,利用生态植草沟、下凹 绿地、雨水花园、可渗透铺地、渗滤树池或花池、透水管渠或检查井 等来收集过滤净化雨水。此设计是有湿地植物、卵石过滤层,并经由 管道将过滤过的雨水排到河涌。建筑屋面雨水管应与室外雨水管道断 接,并利用高位花坛、雨水花园等雨水收集回用设施实现雨水的散排、滞留、错峰和收集回用。 5.4 用地征收补偿(安置)方案 本项目不涉及拆迁征地 5.5 建设管理方案 5.9.1 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设置 5.9.1.1 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工程有序顺利实施,建设方将成立专门 的项目管理组织(简称“项目组”)。科学合理地确定建设项目管理 组织机构和配置人力资源是保证项目建设和正常使用的根本保证,也 是提高建设施工效率的重要基础。 项目成立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领导小 组,领导小组组长由茂名市电白区交通运输局主要分管领导担任。领 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财务部、工程部、质检部等,并配备专 70 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项目的考察论证、设计等各项准备工作和资金 筹措等具体事宜。拟组建的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见下图所示: 茂名市电白区交 通运输局 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 前 前 合 现 进 投 期 期 同 场 度 资 管 管 管 管 管 管 理 理 理 理 理 理 5.9.1.2 项目管理 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由合同界定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投资目 标,因此,项目管理的内容相应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及协调各方关系等 (1)施工招投标制度 根据国家及省、市关于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将全部采用招 标的招投标组织形式。委托招标时,建设单位将委托相应资格的招标 代理单位进行招标和有相应资格的单位编制标底。施工招标时,选择 质量好、信誉高、价格合理、工期适当、施工方案可行的单位施工,并及时将中标通知书送至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2)工程建设监理制度 7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在本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实施 建设监理制度,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理,包括设 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审核总监理工程师编制的 项目监理的指导性文件,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的可具体实施和操作的 业务文件。 (3)质量控制 首先,制定保证质量的各种措施,对承接项目任务的单位进行资 质审核,对涉及质量的材料进行验收和控制,对设备进行预检控制,对有关方案进行审核。 其次,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工序交接、隐蔽工程检查、设计 的变更审核、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和技术鉴证等进行控制,对出现 违反质量规定的事件、容易形成质量隐患的做法采取措施予以制止。最后,建立实施质量日记、质量汇报会等制度以了解和掌握质量动态,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或审核项目实施总进度计划,审核项目阶段性进度计划,制定或审核材料供应采购计划,寻求出进度控制点,确定完成日期。其次,建立反映工程进度情况的日记,进行工程进度检查对比,对有 关进度及时计算并进行签证,召开现场进度协调会等。最后,当实施 进度的计划发生差异时必须及时制定对策。制定保证不突破总工期的 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等。制定总工期突破后的 补救措施,然后调整其他计划,建立新的平衡。 72 (5)投资控制 首先,进行风险预测,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悉项目设计图纸与 设计要求,分析项目价格构成因素,事前分析费用最容易突破的环节,从而明确投资控制的重点。 其次,定期检查和对照费用支付情况,对项目费用超支和节约情 况做出分析。完善信息制度,掌握国家调价范围和幅度。 最后,审核信息制度,应在充分理解国家的有关调价范围和幅度 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 (6)安全控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广东省城市建设管理暂行条例》等国家、省有关法规,在施工过程 中,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建 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7)合同管理 本项目合同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以及建设工程相关 的其他合同。合同管理由合同的主要条款、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合同 的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违约责任等部分组成。按照本项目的规模和工 期、项目的复杂程度、项目的单项工程的明确程度等,选择合同的具 体类型、使用条款等 (8)协调 项目的建设过程需要加强与规划、土地、建设、交通、消防、环 保、市政等有关单位的协调。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积极主动 73 的和各级职能部门配合,争取各单位的支持,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 进行。 (9)竣工验收 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报告后,及时组织初验。项目建成后,由 项目建设单位以及当地投资、规划、财政、建设以及环卫等其他部门 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验收项目,签发竣工验收报 告。 5.9.2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1)项目实施原则 在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要本着“全面安排、科学设计、保证 质量”的原则,认真组织项目的实施,科学安排工程进度,保证项目 高效率、高质量地实施。 (2)建设工期 项目建设期两年。时间从 2025 年 6 月至 2027 年 5 月,2027 年 5 月竣工验收,全部投入使用。为保证项目按计划实施,进度安排力求 紧凑,互相衔接,互相交叉,以利尽早完工。 1.准备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建设方案的确定,建设 资金来源的落实等,计划在 2025 年 6 月至 2025 年 9 月完成。2.勘察设计:计划在 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 1 月完成。 3.施工准备:根据项目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准备,包括项目招标,计划在 2026 年 2 月完成。 4.施工阶段:2026 年 3 月各项目进入建设施工阶段,计划在 2026 74 年 3 月至 2027 年 4 月完成项目整体建设。 5.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2027 年 5 月完成验收交付工作。 时间 2025 2026 2027 阶段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准备阶段 勘察设计 施工准备 施工阶段 竣工验收 5.9.3 招标方案 5.9.3.1 招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017 年修正) (2)《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令第 16 号)(2018 年)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 项目范围规定》的通知(发改法规(2018)843 号) (4)《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2018 年修 订) 5.9.3.2 招标政策 一、招标的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令第 16 号)(2018 年)第三条规定,下列工程项目包括项目 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 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 (1)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包括:1)使用预算资金 200 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该资金占投资额 10%以上的项目;2)使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资金,并且该资金占控股 75 或者主导地位的项目。 (2)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包括:1)使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项 目;2)使用外国政府及其机构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3)不属于上述 两点规定情形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 安全的项目,必须招标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国务院 有关部门按照确有必要、严格限定的原则制订,报国务院批准。 二、招标项目的规模范围 根据《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规定的上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必须进行招标: (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 400 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 200 万元人 民币以上的; (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的估算价在 100 万 元人民币以上的。 三、项目招标方案 (1)招标范围 依据《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项目达到了规 定的规模标准,属于必须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的项目。 项目招标范围为:建筑安装工程,勘察,设计,监理 (2)招标组织形式 76 项目招标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 (3)招标方式 项目的招标内容拟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正式的招投标程序 为:发布招标公告一招标文件一现场踏勘一标前答疑会一开标一评标 一确定中标单位。评标由依法产生的评标委员会负责,依据评标办法 进行评标,向招标人提交评标报告,最后确定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 和中标结果通知。 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
招标 内容 名称招标范围招标组织 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 招标方 式招标估算 金额 (万元)
全部 招标部分 招标自行 招标委托 招标公开 招标邀请 招标
勘察661.02
设计1517.26
建筑 工程60092.70
安装 工程
监理992.63
主要 设备/
重要 材料/
其他10860.54
77
招标基本情况说明: 根据原国家计委 2000 年第 3 号令、2001 年第 9 号令、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16 号令、《广 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贯彻落实〈必 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有关事宜的通知》(粤发改稽察〔2018〕266 号)、粤发改稽 察〔2018〕2972 号等文件规定。
78 第六章 项目运营方案 6.1 运营模式选择 项目建成后,交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整体运营,经主管部门同意 后进行各个子项目的实施主体进行职能分配,主要工作职能是对电白 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日常维护、日常运营、商业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本项目是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后期运营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 的是基础设施的养护,通常养护作业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日常养护:对公路各组成部分(包括附属设施)每年按需要进行 频繁的日常作业,其目的是保持公路原有良好状态和服务水平。日常 养护的作业项目主要有:人行道及其他部分的清扫;轻微损坏的修补 和设施的零星更换;割草和树枝修剪;冬季除雪除冰。 定期养护:在公路使用期限内所进行的、可编制程序的、较大的 养护作业。定期养护作业主要项目有:辅助设施的改进;路面磨耗层 的更新或修复等。 特别养护:把严重恶化的路况改善到原有状态的作业。特别养护 作业项目有:防治外部因素对公路的损害,如稳定边坡、防治坍方、添建挡土墙、改善排水设施、防治水毁、预防雪崩、砍伐树木等。 改善工程:对公路在新建或改建时遗留下的缺陷进行的改善作业。改善工程项目主要有:改善行车视距;采取防噪声措施;扩建和改善 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添建路旁休息区,以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等。 79 目前,广东省公路养护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 路管理机构,经营性收费公路的主管单位、业主和项目管理机构,以 及从事养护的施工、设计、监理、检测、咨询等单位。各地市交通运 输局负责辖区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各地市县公路部门将回归国省道 和县道日常养护事务工作。收费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由项目单位及运 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省公路事务中心负责监督指导全省公路养护管 理工作。高速公路及其他经营性公路项目由项目业主采用“一路一公 司(管理处)”的养护模式。公路养护道班则是由市县两级公路管理 机构直接管辖的事业型基层公路养护单位,主要负责所在地的国省于 线公路养护工作。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业务主管由各级公路管理 机构负责,地方公路由各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管理组织结构如 下图所示。 省交通运输厅 省公路事务中心 一一 省级高速公路主管单位 市、县交通运输局 市、县公路事务中心 一 高速公路项目公司 国道、省道 市管高速公路、地方公路 广东省公路养护管理组织框架图 6.2 运营组织方案 在现行养护体制之下,项目日常养护由所在道班负责。公路养护 道班是在公路一定路段范围内,为进行公路的日常保养和维护而建立 的作业小组。每个道班的人数以及每个道班所负责的路段长度,是根 80 据交通量、路面种类和机械配备等条件确定的。目前,多数道班是由 8~10 人组成,养护路段长 10~15 公里。养护高级路面和大部分养护 作业使用机械的道班,人数为 15~30 人,养护路段长约 30~50 公里。在交通量较少的边区公路,一般采取流动式道班,其维护路段可以长 一些。通常,一个养护道班由班长、副班长以及政治宣传员、财务核 算员、计划统计员、安全质量员、料里保管员、生活管理员等组成。从单位性质上看,绝大多数公路养护道班是事业单位,它的组织与管 理体制都有着典型的计划特征,属公立机构,资产都属国有,所需要 的各种经费都是政府拨款,政府对事业单位进行直接管理和组织,并 决定事业单位的设立、注销还有编制。 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路养护市场化水平稳 步提升,广东普通公路路面改造、桥梁改造及投资规模较大的养护专 项工程等已实现了市场化,通常是通过招标投标选择具有相应建设资 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实施任务;对于投资规模较小、水毁应急等养 护专项工程,则采取邀请招标、直接委托等方式实施,各市由于招标 额度规定不同等原因,各有差异。对于普通公路日常养护任务,各市 情况差异则较大,部分地市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养护企业承担公路日常养护任务。 6.3 安全保障方案 6.3.1 保障措施 本项目建成后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来源于公路养 护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危险,为此本项目进一步明确公路养护作业安全 81 保障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 健全安全运营机制,健全公路养护单位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实施 预防性安全生产管理。加强养护安全思想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 全生产观,增强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营造浓厚的养护作业安全氛 围,加强养护维修安全教育,规范养护作业。定期对养护工人进行安全 培训,提高养护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规 范化施工作业,确保自身安全和施工安全。安全员在保障公路养护作 业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要着力提高安全员的综合素质。 2、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本项目养护单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生产安全制度,明确各岗 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同时层层签订安全养护 生产协议,做好安全检查,进行安全考核,落实安全制度的实施。制定公 路养护作业安全应急预案,做好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3、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在进行养护作业之前,必须做到“三个落实”到位:按规范规定 的道路施工标志、标灯全部落实到位,施工人员警示着装落实到位。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责任制考核机制,实行统一安排、统 一指挥、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养护作业区布设班组,负 责作业现场安全隐患的排查、负责养护作业区的布设和撤除,以及养 护安全设施的巡查、扶正、补充、更新等工作。养护作业现场安全管 82 理,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为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作 业环境,确保作业时的安全。 4、养护工程施工现场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本项目养护工程施工现场每一位工作人员均必须认真仔细佩戴 橘黄色反光工作服。工作期间不允许做工作以外的事情。休息期间, 必须在指定的地方休息。施工现场的施工车辆需要把施工标志安装在 指定位置,并且不允许任何违章操作。施工现场必须派遣一个专职的 安全负责者,其他人必须听其指令,并且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不允许随 意的走出施工封闭区。对于施工相关的机械设备等需要停放到指定位 置,不得影响交通,最大程度的保护安全。一切存放在施工现场的施 工物资必须排列整齐,不得堆放太高,或者占用了施工封闭区以外的 空间。 5、合理的交通组织和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 由于部分车道封闭施工,交通特性发生明显变化,车辆通过此处路 段时,需要经过合流、分流的变化,车速也会相应地发生较大的改变。车辆之间安全行车距离发生变化,分、合流形成交通冲突。本项目有 效的施工区交通控制方案应该包括所有施工区的参与者,而不仅局限 于为通过车辆提供安全措施。同样,施工区的养护工人、交通协调员、施工机械以及通行车辆等都应该在施工区交通安全控制方案中予以 考虑。施工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能够引导施工操作,设计中必须考虑到 安全影响因素,尽可能降低危险性。 6、合理摆放养护作业安全设施 83 本项目养护作业安全设施的摆放应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 规程》(JTGH30-2015)的规定设置安全、规范、标准的养护作业区。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 游过渡区和终止区等六个区域。依据公路等级、路段位置、设计速度, 确定警告区最小长度,在警告区内应设置施工标志、限速标志和可变 信息标志或线形诱导标志等,在上游过渡区起点至下游过渡区终点之 间应放置锥形交通标志,一般情况下布设间距为 15m;在缓冲区与作 业区交界处应布设路栏;控制区其他安全设施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标志布设位置应放置在公路的右侧,也可根据交通的复杂情况安放在 公路左右两侧,在视线良好的位置及确保合理视距的位置设置,不宜在 坡度或弯道处设置。当进行养护作业时,应提前顺着交通流方向设置 安全设施,当作业完成后,再应逆着交通流方向撤除为养护作业而设置 的有关安全设施,方可恢复正常交通。 6.3.2 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本项目养护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紧急状态, 有效地预防事故、处置事故,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管理程序,预防或 减少环境影响和可能引发的疾病和伤害,特建立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执行的原则: 服从指挥、安全第一 分级、分部门负责协调一致、紧急处置 个人服从组织,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1、现场出现以下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时,本预案启动: 84 火灾、爆炸 台风、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 中毒、疾病传染 触电事故及重大生产和防护设施安全事故 油品、化学品泄露 人员伤、亡事故 其他可能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 对以上情况,本项目养护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评估,预测事故可 能发生的途径,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对环境、人员造成的伤害。并成立专门的"应急小组",负责对养护作业工程的潜在和紧急情况进 行全面、具体的管理,做好事故的预防、报告、抢险、调查、处理、统计等工作。对应急预案应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部门潜在和重 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成员职责 组长:现场总负责,负责组织应急预案应组织实施和演练。当发 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组织现场的人员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响应,采 取措施预防或减少环境影响和可能引发的疾病和伤害。 安全员: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初步伤员抢救,撤离危险区域,协助维护现场秩序,协助医疗救助机构做好伤病人员的转移工作。 防护员:负责人员、物资的必要防护,防止发生二次伤害 联终员:负责现场相关方及公司通讯联络、接治工作 运输员:协助抢救物资的供应和运输 85 3、应急措施 事故预防:本项目养护施工进场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识别相 关潜在事故及其发生可能引发的后果,并审查消防等器材的配备、维 护、保管、检验情况,确保设备的有效使用,并将各种报警方法、联 络号码张贴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对策:事故发生后组长统一指挥,联络员负责 通知联络单位、相关救助部门,使其迅速掌握现场情况,了解灾情,展开救助。事故发生后向单位主管部门电话报告不得迟于 15 分钟,必要时,通知相关急救、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由安全员根据急救常 识对伤员进行初步救护,做好人员疏散工作,相关急救、医疗机构到 场后汇报事故原因和现场处置情况,协助伤员转移工作。 防护员负责现场人员的防护工作,注意防火、防爆、防窒息、防 中毒、防腐蚀、防垮塌、防倾轧、防淹溺、防坠落、防碰撞、防污染、防二次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运输员负责现场能够必须的急救物资,抢救物资的供应和运输组 织,确保及时供应。 4、应急演练 养护单位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并填写演练记录。 5、及时复盘 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应急小组应组织评审应急响应预 案,不断优化完善。 6、事故报告 86 应急小组在事故处理完成后,参与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界 定及补救措施的确定工作,正常情况 15 天内出具事故处理报告。 6.4 绩效管理方案 6.4.1 绩效指标 制定项目建设运营绩效管理方案的第一步是明确绩效指标。 建 议包括: 1、项目基本情况,如项目立项情况,资金投入及回报率,以及 经济社会效益等。 2、项目执行情况,如项目实施计划、管理过程、实施制度、调 整方案等。 3、项目财政管理情况,如项目总投入、实际支出、专项资金、成本控制计划等。 4、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如项目绩效总目标、阶段性目标、目标完成情况、效益实现情况等。 5、项目评价工作情况,如设定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分析、考核方 式等。 6、其他指标,如后续改进方案、解决问题方案及其他特殊事项 等。 6.4.2 绩效评估方法 绩效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 成本法、公众评判等。按照简便高效原则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 评估。 87 1、成本效益分析法。将政策和项目存续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 对比分析,以评估政策和项目的资金及管理效率。 2、比较法。将绩效目标与预期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 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政策和项目安排情况进行比较,综合分析政策和项 目的绩效情况。 3、因素分析法。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政策和项目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对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 4、最低成本法。预期效益不易计量的政策和项目,通过综合分 析测算其最低实施成本,对政策和项目进行评估。 5、公众评判法。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方式,对政策和项目提供咨询意见和结论支撑。 6、其他能为评估结论提供支撑的方法。 6.4.3 绩效结果管理机制 绩效评估完成审核后,根据项目全生命周期预算管理要求,评估 审核结果可以作为财政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未提供绩效评估报告 或事前绩效评估表的,原则上不予审核预算;对论证不充分、无法有 效支撑评估结论的,出具书面审核意见后可予以退回;对绩效评估审 核通过,结果优良且确有必要的政策和项目,在年度预算安排时予以 优先统筹考虑。 6.4.4 保障措施 为推动本项目建成后的养护工作应达相关要求,在可研阶段初步 拟定了相关保障措施,具体如下: 88 1、加快项目养护信息化建设 加强本项目信息化运行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运行管理机制,强 化信息化工具使用要求,优化信息化管理链条,切实发挥信息化系统 作用,实现本项目公路养护作业监管信息化,全面提高管养效能。 2、全面推行养护科学决策 加快完善本项目全寿命周期效益最优的养护科学决策体系,明确 项目各环节决策主体、依据、程序和方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养护管理 预算制度,加强项目技术状况检测监测。 3、多措并举提升路面技术状况 加强本项目日常养护。细化日常养护工作,定期开展养护巡查。坚持治早、治小,及时修补局部病害,减缓公路技术状况衰减速率,提高公路技术状况维持能力,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升养护资金使用 效益。 正确认识公路技术状况衰变规律和预防养护的必要性,推动本项 目养护理念和方式从被动修复向主动预防转变。以降低公路全寿命周 期养护成本、维持项目良好使用状况为原则,科学把握预防养护时机,强化预防养护效果跟踪评价。 89 第七章 项目投融资与财务方案 7.1 投资估算 本投资预算的编制主要依据国家关于可行性研究投资预算编制 办法等文件的要求和进度进行,同时参考广东省茂名市及广东省建设 工程综合定额,茂名市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茂名市建设工程材料 指导价格,以及同类工程的造价分析计算。投资预算中的有关税费根 据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进行取值。采用人民币为估算币值。投资估算编 制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方案设计及有关图纸和技术资料; (2)《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7-2013);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 三版); (4)《广东省建筑工程计价通则》; (5)《广东省市政工程综合定额》(2018); (6)《广东省通用安装工程综合定额(2018)》; (7)《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021 年版); (8)《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 的通知》(计价格<1999>1283 号); (9)《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 <2007>670 号); (10)《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 号); 90 (11)《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 <2002>125 号); (12)《关于调整我省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收费的复函》(粤 价函<2011>742 号); (1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 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 号);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 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 号)。 7.2 项目投资估算表
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
一、建安费
序 号项目名称单价(元)工程 量单位总价(万元)备注
建筑工程费 用60092.70
1G228 国道 电白区段21365.19
1.1道路工程2500.006474316185.75
1.2交通工程800.00647435179.44
2电白区高速 公路入口节 点改造提升5561.00
2.1电白出入口3600000.001360.00
2.2林头出入口9010000.001901.00
2.3观珠出入口13400000.0011340.00
2.4沙垌出入口4200000.001420.00
91
2.5马踏出入口5400000.001540.00
2.6茂名港出入 口5100000.001510.00
2.7沙琅出入口4600000.001460.00
2.8黄岭出入口5100000.001510.00
2.9那霍出入口5200000.001520.00
3茂名大道 (南海片 区)改造提 升2065.18
3.1茂名大道 (南海片区)3380000.006.11km2065.18
4国道 G325 线升级改造 工程21391.00
4.1G325 线升 级改造2710.0045000m12195.00
4.2G325 线配 套设施2420.0038000m9196.00
5示范带沿线 基础设施9710.33
5.1配套用房24600000.0012460.00
5.2标识系统7900000.001790.00
5.3绿美工程8303300.001830.33
5.5交通管理信 息平台33500000.0013350.00
5.5停车场设施22800000.0012280.00
二、建设其他费
序 号项目名称基价(万元) 费率金额(万 元)备注
工程建设其60092.706859.99
92
他费
1建设单位管 理费70300.32702.40财建【2016】504 号
2建设工程监 理费60092.70992.63计价格【2007】670 号
3建设项目前 期工作咨询 费70300.32163.77
3.1编制可行性 研究报告70300.3289.21粤价【2000】8 号
3.2评估可行性 研究报告70300.3217.03粤价【2000】8 号
3.3编制项目建 议书70300.3244.31粤价【2000】8 号
3.4评估项目建 议书70300.3213.22粤价【2000】8 号
4社会稳定风 险评估报告70300.32103.32计价格<1999>1283 号
5环境影响咨 询服务费70300.3233.09计价格<2002>125 号
5.1编制环境影 响报告书 (含大纲)70300.3227.58计价格<2002>125 号
5.2评估环境影 响报告书 (含大纲)70300.325.52计价格<2002>125 号
6工程勘察费60092.701.10%661.02建标【2000】8 号
7工程设计费60092.701517.26计价格【2002】10 号
8施工图技术 审查费2178.286.50%141.59粤价函【2004】393 号
9劳动安全卫 生审查费60092.700.50%300.46建标【2011】1 号
10工程保险费60092.700.50%300.46建标【2007】164 号
11工程全过程 造价咨询费60092.70437.25粤价函【2011】742 号
12检验监测费60092.701.00%600.93建标【2007】164 号
13水土保持费 用70300.32119.39保监【2005】22 号
14招标代理服63700.8657.40计价格【2002】1980 号
93
务费
15场地准备及 临时设施费60092.701.00%600.93计价格【1985】352 号
16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费70300.3210.00发改办价格(2006)745 号
17沿线管道检 测费用70300.3242.00暂估
18海绵城市费 用1517.265.00%75.86广东省绿色建筑计价指引
19公示牌费用70300.320.23
三、预备费
序 号项目名称基价(万元) 费率金额(万 元)备注
1预备费66952.695%3347.63(建安费+建设其他费用)*5%
合计3347.63
四、建设期利息
序 号项目名称基价(万元) 费率金额(万 元)备注
1建设期利息70300.323.50%3838.40
合计3838.40
五、投资总估算
序 号项目名称基价(万元) 费率金额(万 元)备注
1建安费60092.70
2建设其他费 用6859.99
3预备费3347.63
4建设期利息3838.40
合计74138.72
94 7.3 收益与融资资金平衡测算 7.3.1 应付本息情况 (1)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 金额 74138.72 万元,融资金额 54834.25 万元,期限为 30 年,以债券 利率按 3.5%进行测算,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第 30 年年末偿还本金,应还本付息情况如下:
项目资金还本付息表
年度期初本金金额本期偿还本金期末本金余额融资利率应付利息还本付息
已融资
建设期54,834.2554,834.253.50%3,838.403,838.40
54,834.2554,834.253.50%
第 3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4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5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6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7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8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9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0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95
第 11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2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3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4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5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6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7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8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19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0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1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2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3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4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5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6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7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28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96
第 29 年54,834.2554,834.253.50%1,919.201,919.20
第 30 年54,834.2554,834.2503.50%1,919.2056,753.45
合计54,834.2557,575.96112,410.21
7.3.2 项目收入测算 1.项目自身营运收益 一、基本假设条件及依据 随着广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水平的提高,项目建设 将给茂名电白区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它推动了商业、贸易业和服务 业等各行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项目收益通 过预测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经营收入实 现。 茂名市 2020-2023 年全市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按可比价格计 算分别为 1.5%、7.6%和 4.2%,3.7%,近三年平均增速 4.25%,则推 算 2024 年茂名市 GDP 增速为 4.25%。此次预测按照近三年平均增速 计算上述收费的增长,即增速 4.25%。 二、收入 1、项目收入测算 (1)广告收入 参考茂名市现有灯杆广告位租金价格,预测本项目灯杆广告位 以 5000.0 元/位/年作为起始年租金单价,中型广告收益按照 120000 97 元/个/年,大型广告牌按照 150000 元/个/年,年增长率均设定为 10.0%,出租率在建成投入使用第一年(计算期第 3 年)按可出租数量 的 70%考虑,后每年逐步增加,直至计算期第 5 年达到 95%后保持 不变。 (2)5G 基站收入 5G 微基站安装于路灯灯杆中部,根据中国移动 4G 网络的基站 租赁费 2400 元/月推算,5G 的微基站租赁费 3000 元/月,负荷按 80% 计算,每五年的周期租金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3)停车位收入 参考茂名市现有停车位价格,预测本项目停车位以昼间 2.0 元/ 小时,夜间 12 元/次作为起始年 (2025 年)停车费单价,年增长率均 设定为 5.0%,使用率在建成投入使用第一年(计算期第 3 年) 按设 计车位数 70%考虑,后每年逐步增加,直至计算期第 6 年达到 90% 后保持不变,每五年的周期租金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4)充电桩收入 根据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粤发改价格<2018>313 号)各 类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标准上限,最高不得超过每千瓦时 0.8 元。一般 200 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大概为 31 千瓦。汽车充电桩 一度电的价格在 1.3 元左右(0.6 元电费+服务费)。电瓶车充电桩 可同时充 8 辆,收费价格为 1 元三小时,一般 7-8 小时充满,每五 年的周期租金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本项目资金收益测算具体金额如下表所示: 98 单位(万元)
年度广告收入5G 基站收入停车位收入充电桩收入合计
建设期
第 3 年966.40864.001635.20683.284148.88
第 4 年966.40864.001635.20683.284148.88
第 5 年1195.92864.002452.80683.285196.00
第 6 年1328.80864.002759.40683.285635.48
第 7 年1328.80864.002759.40683.285635.48
第 8 年1328.80864.002759.40683.285635.48
第 9 年1395.24907.202897.37717.445917.25
第 10 年1395.24907.202897.37717.445917.25
第 11 年1395.24907.202897.37717.445917.25
第 12 年1395.24907.202897.37717.445917.25
第 13 年1395.24907.202897.37717.445917.25
第 14 年1465.00952.563042.24753.326213.12
第 15 年1465.00952.563042.24753.326213.12
第 16 年1465.00952.563042.24753.326213.12
第 17 年1465.00952.563042.24753.326213.12
第 18 年1465.00952.563042.24753.326213.12
第 19 年1538.251000.193194.35790.986523.77
第 20 年1538.251000.193194.35790.986523.77
第 21 年1538.251000.193194.35790.986523.77
第 22 年1538.251000.193194.35790.986523.77
第 23 年1538.251000.193194.35790.986523.77
第 24 年1615.161050.203354.07830.536849.96
第 25 年1615.161050.203354.07830.536849.96
第 26 年1615.161050.203354.07830.536849.96
第 27 年1615.161050.203354.07830.536849.96
第 28 年1615.161050.203354.07830.536849.96
第 29 年1695.921102.713521.77872.067192.46
第 30 年1695.921102.713521.77872.067192.46
合计40575.2626940.1483485.0821305.16172305.64
7.4 项目成本及相关税费 (1)人工费 项目预计新增定员为 25 人,工作人员的工资费用平均 8 万/年。 99 第一年至第二年属于建设期,每五年的周期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 为 5.0%。 (2)电费 电费按年收益的 2%进行估算,第一年至第二年属于建设期,每五年的周期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3)运营维护费 维护修理费按年收益的 4%进行估算,第一年至第二年属于建 设期,每五年的周期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4)管理及其他费用 管理及其他费用按年收益的 4%进行估算,第一年至第二年属 于建设期,每五年的周期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5)其他支出 管理及其他费用按年收益的 6%进行估算,第一年至第二年属 于建设期,每五年的周期保持稳定,周期增长率为 5.0%。 各项支出费用详见下表: 单位(万元)
年度员工工 资电费运营维护 费管理及其他 费其他支 出合计
建设期
第 3 年200.0082.98165.96165.96248.93863.82
第 4 年200.0082.98165.96165.96248.93863.82
第 5 年200.0082.98165.96165.96248.93863.82
第 6 年200.0082.98165.96165.96248.93863.82
第 7 年200.0082.98165.96165.96248.93863.82
第 8 年210.0087.13174.25174.25261.38907.01
100
第 9 年210.0087.13174.25174.25261.38907.01
第 10 年210.0087.13174.25174.25261.38907.01
第 11 年210.0087.13174.25174.25261.38907.01
第 12 年210.0087.13174.25174.25261.38907.01
第 13 年220.5091.48182.97182.97274.45952.36
第 14 年220.5091.48182.97182.97274.45952.36
第 15 年220.5091.48182.97182.97274.45952.36
第 16 年220.5091.48182.97182.97274.45952.36
第 17 年220.5091.48182.97182.97274.45952.36
第 18 年231.5396.06192.11192.11288.17999.98
第 19 年231.5396.06192.11192.11288.17999.98
第 20 年231.5396.06192.11192.11288.17999.98
第 21 年231.5396.06192.11192.11288.17999.98
第 22 年231.5396.06192.11192.11288.17999.98
第 23 年243.10100.86201.72201.72302.581049.98
第 24 年243.10100.86201.72201.72302.581049.98
第 25 年243.10100.86201.72201.72302.581049.98
第 26 年243.10100.86201.72201.72302.581049.98
第 27 年243.10100.86201.72201.72302.581049.98
第 28 年255.26105.90211.81211.81317.711102.48
第 29 年255.26105.90211.81211.81317.711102.48
第 30 年255.26105.90211.81211.81317.711102.48
合计6291.402610.2 35220.455220.457830.6827173.2 1
项目经收益计算如下: 单位(万元)
年度净收益年度净收益年度净收益
第 1 年第 11 年5010.24第 21 年5523.79
第 2 年第 12 年5010.24第 22 年5523.79
第 3 年3285.06第 13 年4964.89第 23 年5473.79
第 4 年3285.06第 14 年5260.75第 24 年5799.98
第 5 年4332.18第 15 年5260.75第 25 年5799.98
101
第 6 年4771.66第 16 年5260.75第 26 年5799.98
第 7 年4771.66第 17 年5260.75第 27 年5799.98
第 8 年4728.47第 18 年5213.14第 28 年5747.48
第 9 年5010.24第 19 年5523.79第 29 年6089.98
第 10 年5010.24第 20 年5523.79第 30 年6089.98
合计145132.43
7.5 融资收益平衡情况 根据项目收入稳定的现金流收益规模分析收益平衡情况,项目 30 年期本息偿还总额 112,410.21 万元,总利润 145132.43 万元,测算 项目全周期融资本息偿付保障倍数约为 145132.43/112,410.21=1.29。满足发债的需求,并且对债务的偿还不会产生风险。 在资金的使用以及债务的偿还都可以很好的进行覆盖,本项目的 资金使用是可行的。 102 第八章 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8.1 经济影响分析 1、促进产业发展与增值 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农产品运输成本降低、损耗减少,如荔枝等生 鲜产品能更快速运往市场,保障品质,提升价格竞争力,增加农业收 入。交通改善带动运输、物流、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业繁荣。吸 引更多游客与消费者,刺激消费增长,增加服务业收入,优化区域产 业结构,提高三产融合程度,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经济格局。 2、带动投资与就业增长 项目提升区域基础设施水平和投资环境吸引力,吸引外部企业投 资,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多领域。新投资带来资金、技术、人 才,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增 长。项目建设期间,道路、建筑等工程直接创造大量建筑、原材料供 应、运输等行业就业岗位。建成后,产业发展带动加工、销售、旅游 服务、物流配送等环节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消 费,形成经济增长良性循环。 3、增加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活力 产业发展与企业盈利提升,使企业纳税增加。同时,土地增值、房地产市场活跃等也为地方财政带来更多收入,增强政府财政实力,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完善的交通、产业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电白区经济竞争力,在 103 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占据优势,吸引更多资源汇聚,促进区域经济 一体化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增加经济发展机遇与活力,带动周边地 区协同发展,形成更广泛的经济辐射效应。 8.1 社会影响分析 8.1.1 社会影响分析 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为适应广东省 茂名市电白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茂名市电白区投资环境,促进茂 名市电白区振兴发展的需要。项目社会影响效果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维 护公共利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社会 影响分析,从而达到确定合适的措施来完成项目目标;保证项目收益 在不同群体间的公平分配;预测潜在风险并减少不可预见的不良社会 后果和影响;为项目实施方案提出建议;防止或尽量减少对地区社会 医疗、文化造成的损坏作用。 1、社会影响区域范围的界定 本项目为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因此本 项目的社会影响区域主要为茂名市电白区。项目建设时使用的建筑材 料,所需购置的给排水工程、照明等设备、材料等会涉及到广东省省 内及国内其他地区。 2、影响区域内受项目影响的机构和人群的识别 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项目建设施工时会对项目周边的当地 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施工噪声及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项目影 响的机构或人群包括当地居民、项目施工企业、主要原料供应商,建 104 筑材料供应商、商业企业、公共服务部门、政府部门等。 本项目对受影响区域内受影响的机构和人群的识别情况见表 8-1。 表 8-1 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
影响 区域机构或人群受影响效果影响评价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项目 周边当地居民项目实施时会对居民生活带来便 利,施工期环境污染的影响
企业项目建成后为工商企业营造了良好 的招商经营环境
茂名 市电 白区 内施工企业增加建筑施工需求,增加企业收入
材料供应商项目增加了对材料的需求,增加收 入
运输行业增加了对运输的需求,增加收入
公共服务部门完善了规划区基础设施
政府部门项目建设和运营可能增加财政支出
居民项目可直接、间接增加部分就业职 位
茂名 市电 白区 外材料供应商增加了对相关原料的需求,增加收 入
设备供应商增加设备需求,增加收入
商业企业无明显影响
3、社会影响效果分析 项目建成后,将对社会产生如下影响: (1)项目的建设,将促进茂名市电白区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 善茂名市电白区基础设施水平,保持茂名市电白区的持续发展势头,工程的兴建,可吸纳当地农民加入建设工程,为他们的就业提供了机 会。 (2)本项目的开发建设与发展为当地现有企业和拟入驻的企业 105 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并能有效推进制商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 的调整和优化。 (3)有利于完善茂名市电白区区域功能结构。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茂名市电白区城市结构和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形成规模经济 形态,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4)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会提高从事该项目建设的有关材料供应商、施工方、运输行业及建设用地周围商家等的收入。 (5)对当地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对当地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员等群体的利益不 会造成负面影响。 (6)对当地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 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科学文化水平有正面影响,对促进地区经济 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另外,该项目无大的污染源,卫生方面无大的 负面影响。因此,建设该项目,对于当地文化教育、卫生健康和人文 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7)对当地基础设施、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周边的基础设施条件,扩大城市的服务 容量,推动当地城市化进程。 (8)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严格执行民族、宗教政策,尊重民族习惯。项目 的建设将促进各民族文化、民俗交流,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促 106 进社会安定。 (9)对自然与生态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将实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周边环 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自然与生态环境发展 具有良好的影响。 (10)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综合事业发展。投 资环境的改善还将带动当地工商业的发展,吸引众多的投资商到茂名 市电白区投资。基础设施的改善将会引起城镇经济发展及相关的第三 产业发展,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本项目的建设也会带来相同的效果,并能有效增强茂名市电白区的综合竞争力。 表 8-2 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
序号社会因素影响范围、程度可能出现后果措施建议
1对居民收入影 响正面影响,可提高居民收 入水平,但程度较小提高生活水平,增 加居民收入有关部门注意引 导
2对居民生活水 平与生活质量 的影响项目建设期对周边居民 有一定负面影响,建成 后,项目将保障当地居民 生产生活安全,改善居民 生活质量建设期对施工队经 过的居民区产生负 面影响,可能出现 噪音、污染。运营 期有一定环境影响加强施工期管 理,文明施工。加强环境监督和 管理
3对居民就业的 影响正面影响,程度较小增加就业机会,提 高个人收入水平 加强培训、指导
4对不同利益群 体的影响建设期内会提高从事该 项目建设的有关材料供 应商、施工方、运输行业 及建设用地周围商家等 的收入会不同程度地影响 建设工期和施工环 境有关部门应做好 宣传,合理引导
5对弱势群体利 益的影响对于妇女、儿童、残疾人 员无明显影响改善生活环境,有 助于妇幼病残身体有关部门注意扶 持
107
序号社会因素影响范围、程度可能出现后果措施建议
健康
6对地区文化、卫生的影响改善了镇区基础条件,有 助于改善当地生活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健康 发展,利于社会安 定团结有关部门注意引 导扶持
7对地区基础设 施、服务容量 和城市化进程 的影响提高了基础设施条件,有 利于城市化进程,主要表 现为正面影响增加市政基础服务 设施有关部门注意扶 持
8对少数民族风 俗习惯和宗教 的影响促进各民族文化、民俗交 流,利于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促进社 会安定团结严格执行民族、宗教政策
综上所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会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将在社 会各方面间接体现,一般难于量化。 8.1.2 互适性分析 本项目考察与当地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分析的社会因素包 括:不同利益群体、当地组织机构、当地技术文化条件。项目的互适 性分析见表 8-3。 表 8-3 社会项目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分析表
序 号社会 因素相关者相关者的兴趣对项目态度、要 求影响 程度措施建议
1不同利 益群体职工建设效果、投 入使用时间经济、适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市民建设效果、投 入使用时间快、适用调查意见
附近居民施工期、何时 投入使用文明施工、增加 环境美化一般正确处理矛 盾与冲突
材 料 供 应 商 、 设 计 方 、 监 理 方、施工方价格、建设要 求价格有竞争力,技术要求较低尽可能通过 公开招标解 决
2当地组区发展和建设投资、效支持项目建设,重 视
108
序 号社会 因素相关者相关者的兴趣对项目态度、要 求影响 程度措施建议
织机构改革局果、时间关注项目建设 运营的经济、适 用、美观程度
区农业农 村局建设投资、效 果、时间在前期应特 别重视
区财政局建设投资、效 果、时间在前期应特 别重视
区自然资 源局环境保护重 视
3当地技 术条件设计方案效果,设 计收费支持项目建设,关注项目的设 计、施工效果加强项目建 设组织管 理,采用公 开招标选取 最佳合作伙 伴
施工技术要求,价 格
监理工程监管复杂 程度,监理收 费
根据表中的分析,此次项目作为规划区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得 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符合地区各利益群体的关系,得到各类组织 的支持,适合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地区文化条件,具有很好的社会互适 性。 8.1.3 社会效益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提供更多的就 业岗位,带动了周边商贸环境,社会效益明显。与项目直接相关的不 同利益群体及各级组织都支持本项目建设,并且项目所在地区现有技 术、文化状况能满足项目建设需求,项目社会社会适应性较强。 本项目社会风险程度较低,采用一定风险规避措施后,不会对项 目建设和运营产生大的影响。 本项目建设成后,提高了茂名市电白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居 109 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8.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2.1 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在本项目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将会对周围环境造 成破坏和产生影响。建设期间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污水、扬尘、噪音 及固体废弃物。 8.2.1.1 施工污水 施工期间施工污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是造成地面水 污染的主要原因。施工污水排放量不大,对周围地面水不会造成严重 影响。但应加强管理、减少施工期间的污水排放。针对施工期水污染 源特征分别采取相应措施,主要有: 1、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 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 2、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废水经 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 废物一起处置。 3、施工集中区应临时修建化粪池,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减轻 对纳污水体的污染;如条件许可,可将收集的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市政 污水管网,进入区域污水处理厂,避免污水无序排放对水体污染。 4、施工机械废油须收集定期送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回收处理,不 得排放环境水体。 110 5、水泥、黄砂、石灰类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 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些物 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 8.2.1.2 施工粉尘 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期间的土方开挖、装卸、运输以及水泥拆包、混凝土搅拌等施工活动而引起的各类建筑扬尘、道路扬尘和水泥 粉尘。 根据有关资料,在施工现场,近地面的粉尘浓度一般为1.5~30 毫克/立方米,随地面风速、开挖土方和淤泥弃土的湿度而发生较大 变化。在干燥和风速较大天气情况下,施工现场近地面粉尘浓度超过 GB3095-1996二级标准中日均值0.3毫克/立方米的几十倍,污染相当严 重。其防治措施主要有: 1、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设专 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 破裂。 2、土方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 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3、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 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 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同时,控制施工运 输车辆的车速小于40公里/小时,以减少道路二次扬尘。 4、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 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 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 111 5、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6、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 料采取遮盖措施。 7、使用合格的施工与运输车辆,保证车辆尾气达到国家规定的 排放标准。对排烟大的施工机械安装消烟装置,以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 染。 8.2.1.3 施工噪声 建设期噪声主要是施工作业机械和运料车辆产生的建筑噪声,噪 声源强峰值达85~110dB(A)。建筑施工噪声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是 不同的,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土方、基础和结构施工阶段。施工机 械中的高噪声设备有打桩机、振动棒、电锯、搅拌机、切割机、运输 车辆等,最高声级达100dB(A)以上。对施工噪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 加以控制和管理。 1、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 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避免在夜晚22:00时至次日凌晨6:00时施工,如果实 在需要在夜间施工,必须经过当地环保部门批准。 2、采取低噪声的施工工艺,如用液压打桩代替冲击打桩,用低 噪声施工设备代替传统的高噪声设备。 3、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布局和使用机械,妥善安排 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 械设备;提倡施工单位使用低噪声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 和新型建筑材料。 112 4、对一些固定的高噪声设备采用噪声控制措施,如搅拌机、木 工机械、线材切割机等设备应放置在远离居民住宅处,并采取一些噪 声屏蔽措施。 5、加强对施工工地的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教育。 8.2.2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建设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污水、施工扬尘、施工噪音、建 筑垃圾等,均为临时性影响,施工结束后均可恢复。上述污染采取合 理的措施治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本项目的建设使用,因沿线 道路两侧种植了大量绿植,可更有效的吸收车辆的环境噪声、废气污 染,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积极影响。对地方经济、人民生活质量的 提高具有正面效应,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从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8.3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8.3.1 节能措施 节能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减少环境污 染,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新技 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能源利用率,克服经营中耗能过多的弊病,是 每个企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仍处于不足状态,制约 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节约能源是缓和当今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的必要措施。 本项目将认真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主要采取以下节能降耗 措施: 113 8.3.1.1 施工材料使用的节能 项目施工中尽量充分利用材料,减少施工过程材料消耗总量,减少 运输。 8.3.1.2 施工工具的节能 项目施工中合理使用施工机具,避免在施工中机具、吊车、土方机 械等方面使用的不合理和浪费。 8.3.1.3 施工现场办公生活的节能 在设计和建设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时,应充分利用场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布置。包括对办公和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材料和建设方式、临时 设施的朝向和体形、临时设施的间距等进行节能设计,对设施的窗墙 比、遮阳方式、能源供应进行节能设计,以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和 采光效果,冬季利用充分日照,避开当地主要风向,夏季则充分利用 自然通风。 8.3.1.4 照明节能措施 1、采用高效率、低损耗、节能型的干式变压器。 2、采用自动无功功率补偿,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3、选用节能型高压钠灯具,合理布置,使照明灯具布置既满足 照明需要,又达到节能效果。堆场照明分组布置,采用值班和工作 分别控制的节能方式。 4、对用户实行用电计量计费,避免浪费电能,节约用电。 8.3.1.5 给排水节能措施 合理进行给水系统分区,充分利用市政给水水压供水;合理选用高 效节能的变频给水装置,以节省运行电耗;卫生间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 114 8.3.1.6 其他节能措施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节能工作,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管理 制度,制定并实施节约与浪费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 要求,从节能的要求出发,建立专门的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建立 能源计量台帐,凡需设置二级水表、气表、电表的地方进行二级表的 安装,以利用单独计算、分表核算,并对计量器具严格按规定进行检 定,保证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减少浪费。 每月进行能源消费统计,定期对能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以便及时 发现能源管理中的漏洞和能源使用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杜绝能源浪费。 8.3.1.7 节能管理 1、建立能源管理机制。建设单位设立专人负责项目的能源管理 工作,实时监督检查各建筑内部能源设施的运行情况和能源考核制度 的执行情况,及时收集掌握节能的先进技术并予以推广应用,不 断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2、项目单位建立节能管理制度,水、电计量器具要配齐,有专 人负责能源核算,强化节能意识,减少能源消耗。 8.3.2 节水措施 1、区域内的消防给水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供水设备。合理选用 水泵型号,水泵运行时的扬程和压力等指标应尽可能选择在接近定额 值的范围内,并尽可能采用变频调速装置进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节 水效果。 2、采用节水阀门,本项目全面推广非接触自动控制式、延时自 闭、停水自闭、脚踏式、陶瓷磨片密封式等节水型水龙头,禁止使用 115 铸铁螺旋升降式水龙头、铸铁螺旋升降式截止阀。 3、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本项目采用节水型便器系统,坚决淘 汰一次冲洗水量为 9~13L 左右的便器,使用 6L 的两档式便器,彻底 解决坐便器存在冲洗水量大,有滴漏等问题;浴室要求普及使用冷热 水混合淋浴装置。通过安装使用节水器具,预计可使用水量减 20% 左右 4、供水器具采用节水型,特别是卫生间要采用节水措施,并选 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如喷水珠式节水龙头、免冲洗小便斗、手按式节 水莲蓬头等,以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量。 5、灌溉用水采用地下储水池收集地面雨水,自来水作补充,应 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6、严格管理制度,加强用水管理,节约清洗用水和各种生产、生活用水,减少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现象。 7、在公共场所宣传节水重要性,培养节水意识。 8.4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 根据 2021 年 1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 境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和国家能源局第 5 部委联合发布的《高耗能 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 版)》、国家发改委发布 的《关于明确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政策落实相关事项的函》以及生态 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 的指导意见》,本项目不属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无需对建设和运 营期间的年度碳排放量和强度进行量化分析及评价。 116 第九章 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9.1 风险识别与评价 针对此次建设项目,未来可预期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资金、环境、 工程建设和社会风险等四个方面,潜在风险分为 8 项,具体见表 9-1。 表 9-1 风险因素识别
序号风险因素具体说明
1、资金风险
1.1资金筹集 压力本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资金的筹集比较困难,资金落实难度大,是本项目的主要风险
1.2资金使用 效率项目资金有限,如何在资金限额内建设技术先进、稳定 的市政工程是资金落实后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2、环境风险
2.1建设期对 周边居民 的影响建设期工程施工等产生的噪声、废气、废渣和扬尘对周 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存在一定的风险
2.2建设期对 当地自然 环境的影 响建设期场地平整、道路建设、管网铺设、电信设施、照 明设施建设等工程对茂名市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 破坏
3、工程建设风险
3.1工程建设 质量控制本项目工程质量风险主要来自于项目管理水平、设计任 务书的条件深度、设计质量和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能力,也来自于工期紧张可能造成的非正常 施工操作,以及项目所需各种材料的品质保证
3.2施工安全 风险本项目施工范围较广,具有施工地点多、人员流动性大、机械设备多等特点,施工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相关规 定安排生产,则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
4、社会风险
4.1群众认可 程度项目的建设对于当地居民的可接受程度,是否能够获得 居民和当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是项目日后长期运营的主
117
要风险
4.2征地拆迁 补偿安置部项目不涉及拆迁征地
本报告将针对上述 4 个方面的 8 个具体潜在风险进行专家打分 (定性)和 AHP(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求全面分析各项潜 在风险的影响程度。 根据专家对 8 项风险之间的权衡分析并打分,构建了出项目风险 判断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软件得到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具体数 值见表 9-2、9-3。 表 9-2 各项风险因素对项目影响的权重
序号风险因素权重
1资金筹集压力0.0551
2资金使用效率0.0276
3建设期对周边居民的影响0.2001
4建设期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0.0667
5工程建设质量控制0.1027
6施工安全风险0.0513
7群众认可程度0.1241
表 9-3 风险影响程度排序
序号风险因素影响程度(权重)
1资金风险0.0827
2环境风险0.2668
3工程建设风险0.1540
4社会风险0.4965
由上述两表可知,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制约本项目实施和顺利 运营的主要影响因素,工程建设风险和资金风险次之。因此,项目单 位应加强对社会风险和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综合降低各项风险对项 118 目的影响程度。 9.2 风险管控方案 1、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实施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合 本项目的施工方式,采用成熟工艺技术,尽量减少技术风险发生的概 率。同时,为了防范和规避工程风险,应按照基建程序做好规划、勘 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尽可能查明地质情况,降低因出现不良工程及水 文地质带来的风险,有效降低工程技术风险。 2、针对项目实施风险,应在进一步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的前提 下,一方面控制项目建设周期,均衡项目进度;另一方面,以质量标 准体系和信息系统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加强与 各政府主管部门及合作单位的沟通协作,减少建设中间环节问题的出 现概率,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项目面临的社会风险较小。在项目建设工程中,做好相关法 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及信息传递工作,特别是 拆迁赔偿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同时,严格执行环保相关要求,做好 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本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对 周边的环境影响最低,避免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风险及不稳定因素。同时,后续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施工期间环境控制,建设成后对 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改善。 9.3 风险防范措施 1、资金风险 119 项目总投资 74138.7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60092.7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 6859.99 万元,预备费 3347.63 万元,建设期利息 3838.40 万元。除申报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外,不足部分由本级财政统 筹解决,资金来源稳定,无风险。 2、环境风险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可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合理安排施 工时间和必要的屏蔽围挡施工来减少影响;粉尘可以通过合理洒水减 少;固体废弃物等可集中收集后安排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只要项目施 工单位注意区域的环境建设,注意绿地建设中的植物搭配及植被改造,区域陆地的生物多样性并不会显著降低。而随着项目的不断建设,将 改变区域的状况。同时,项目建成后对坡度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水土流 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项目水土流失较建成前减少。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环境风险可控且较小。 3、工程建设风险 (1)合理制定施工计划。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和技 术力量,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整体施工量在工期要求范围内制定 施工计划,如发生特殊情况,根据实际合理调整施工计划并作出说明。 (2)加强质量、进度、成本的监管。项目招标第三方监理方,对项目进行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的把控及监理,一旦发现工程质量 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规范。 (3)做好多方协调工作。项目单位应做好沟通协调作用,定期 召开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多方联席会议,明确近期施工进展情 120 况,发现施工难点等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避免延误工期。 (4)加强建设过程中的风险监控。施工企业必须牢固树立风险 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必须全面排查 项目在投标和施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及时确认项目存在的风险 事件,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项目管理团队必须构建以主管领导 挂帅的经营和施工阶段不同层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要涉及到所有参与 者,能够在项目的投标决策、合同签订、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和工程 结算阶段建立起全过程、主动监控机制和防范以及应急机制,对可能 发生的风险能够做出准确把握,快速反映,及时处理,提高项目抗风 险能力。在项目的投标阶段和施工管理阶段均要针对项目,依据合同 和项目的具体情况,采用经验数据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 验论证等风险分析会议的方式,按照时间维(投标阶段和施工管理阶 段)、目标维(效益、质量、工期、安全和信誉)和因素维(设计风 险、标价风险、合同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政治法律 和经济风险、组织协调和人员风险、材料设备风险以及工程验收结算 风险等)识别和确定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潜在的风险源、可能影响项目的哪些方面以及可能带来的大致后果。 (5)严格按照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开展施工,确保施工过 程中文明、安全。 4、社会风险 本项目建成后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不会对茂名市电白区的自然环 境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并且群众普遍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 121 绝大部分表示支持,故社会认可度高,同时也要做好群众的正面宣传 引导。 (1)项目前期各项工作通过电视、广播、现场公告、报纸、互 联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做好前期宣传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群众充分了解到项目的实施从长远考虑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间 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居民生活改善等正面影响作用。 (2)通过座谈会等形式邀请当地涉及的居民充分参与到项目的 协商当中,充分搜集群众反映的意见,保障居民对涉及自身切身利益 问题的知情权、话语权,实事求是的了解居民的诉求,争取多数人的 理解和支持。 (3)建立良好的便民沟通反馈、信访渠道,使得群众充分参与 到项目前期工作的监督当中去。 (4)建立安置风险事件应急预案,在预案中明确各责任主体与 协助单位、开展安置各项工作中的责任人以及工作任务。 122 第十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10.1 主要研究结论 1、建设必要性 项目符合《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 第三节第九项:以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试点建设为契机,鼓励在路侧 空间富裕路段设置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台、厕所等设施。根据需要在农村公路沿线增设简易驿站、港湾式停车带和观景台。具 备条件的道班可探索配套建设旅游停车场、驿站、简易自驾车房车营 地等设施。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场建设力度,鼓励在干线到旅 游景区之间增设停车场并实现景区接驳服务。同时项目也符合《电白 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围绕“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打造山 海并茂、蓝绿交织、城乡融合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因此,本项目的建 设是很有必要的。 2、要素保障性 本项目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对 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无新增道路建设,不涉及项目选址及选线。 项目不涉及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涉及穿越生态保护红线 及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保护地、森林、湿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等 各类环境敏感点,不存在压覆已知重要矿产资源及文物古迹,不涉及 通航河流。 项目沿线的大气环境质量、水质现状及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项 123 目的建设在采取适当的环保、安全防护措施后,不会对当地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等引起现状质量级别的改变,项目建设 不存在对水土流失绝对或严格限制的制约因素,通过落实各项防治措 施,能有效控制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减轻不利影响。 3、工程可行性 本项目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对 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无新增道路建设,不涉及项目选址及选线。技术上针对沿线基础情况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段,进一步提 升沿线基础设施。本项目工程方案均为常规建设方案,未涉及大型难 点工程,工程方案是可行。 4、运营有效性 本项目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对 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本项目采用的运营管理模式是由建设单位组 织建设完成后,转交给公路养护部门管养。即是由建设单位在设计、建设阶段完成后组织相关部门对本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后转交给公路 养护部门管养,由公路管养部门继续负责该公路项目的后续施工、养 护、维修及其他运营管理工作责。项目的运营是有效的。 5、财务合理性 (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 74138.72 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 60092.70 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 6859.99 万元,预备费 3347.63 万元,建设期利息 3838.40 万元。除申报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外,不足部分由本级财政统 124 筹解决。 (2)融资收益平衡 根据项目收入稳定的现金流收益规模分析收益平衡情况,项目 30 年期本息偿还总额 112410.21 万元,总利润 145132.43 万元,测算 项目全周期融资本息偿付保障倍数约为 145132.43/112410.21=1.29。满足发债的需求,并且对债务的偿还不会产生风险。 (3)资金来源 电白区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 74138.72 万元,融资金额 54834.25 万元,除申报国家专项资金外,不足部分由区财政统筹解决。 6、影响可持续性 本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当地交通出行环境,能够进一步促进影响区 现有科学技术、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改善影响区居民生产、生活水平。 7、风险可控性 本项目的社会风险分析主要是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社会因素 进行识别和排序,选择影响面大、持续时间长,并容易导致较大矛盾 的社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可能出现这种风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由 于本项目为水毁后恢复重建工程,未涉及征地拆,因此社会风险分析 较小,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并化解矛盾,风险具有可控性 综上所述,本项目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项目建设以基础设 施改造提升为主,本项目的建设是经过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充分 考虑各种相关制约因素,配套措施完善。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工 125 程是可行的,运营是有效的,财务是合理的,影响是可持续的,风险 是可控。 10.2 问题与建议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及结论,建议上级领导部门尽快 批准本项目实施,并且为了保证该项目顺利实施,早日发挥社会效益,现提出如下建议: 1、为了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建议本项目报告批复后,应立即 组织进行实施方案和工程设计等项目前期工作,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 施计划,尽早开展工程建设招标工作。 2、在建议项目施工前,应进一步做好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工程开发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质量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 顺利实施。 3、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项目的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协调 问题,争取相关政府部门、水电气、通讯、交通等部门的支持,使本 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按照预定计划完工。并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建设,及时办理相关手续,遵守环保等部门的规定。 4、对规划项目的建设要以质量为重,一方面是满足工程技术要 求,另一方面要符合规划等级标准,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不留下瓶 颈,不为将来带来隐患。 5、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工作与项目建设必须按“三同时”的原则进行,切实做好可 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