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关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情况公示
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0kV变电站220kV总降变拟建址接入电缆线路输变电建设110kV电缆线路220kV配电装置户外GIS变电站主变压器进出线太阳能电池220kV降压站110kV输电线路110kV天合变变事故油池事故油坑危废仓库临时工程施工营地临时化粪池等临时工程临时施工道路#2主变110kV配电装置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临时堆土区临时沉淀池#1主变站址三通一平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设备安装排水沟排水轴线复核人工修平基底夯实人工开挖基槽钢模板浇制基础钢筋混凝土钢管人字柱螺栓角钢梁构架吊车设备支架预制构件排管敷设测量放线中线测设高程测设工井放样样沟开挖开挖排管管道基础垫层土方回填电缆盘电缆线盘电磁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声级计声校准器220kV外部进线专题评价电缆敷设220kV变电站类比监测定性分析食堂北门门卫室处电磁辐射测量仪监测仪器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220kV升压站可比性分析220kV出线
金额
-
项目地址
江苏省
发布时间
2023/02/01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关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情况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现将我局受理的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2月2日—2023年2月8日(5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0527—88859399
通讯地址:宿迁市人民大道888号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
邮 编:223800
项目名称 |
建设地点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报告全本 |
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厂区内西北部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 |
江苏润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有关规定,上述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含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
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江苏润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3年01月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内容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检查督查清单
七、结论
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附件列表
附件1项目委托书
附件2声明确认单
附件3企业环保信用承诺书
附件4厂区主体项目备案证明
附件5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附件6厂区用地红线规划图
附件7外部电网接入意见
附件8主体项目环评批复与现状110kV天合变竣工环保验收意见
附件9检测报告
附件10危废处置承诺书
附件11现场踏勘记录表
附件12专家意见修改清单
附图列表
附图1本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本项目与江苏省生态空间保护区域位置关系图
附图3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及噪声检测点位示意图
附图4本项目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声环境评价范围及周围环境示意图
附图5本项目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及周围环境示意图
附图6本项目变电站平面布置图
附图7本项目线路路径图及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检测点位示意图
附图8本项目变电站拟建址四周现状照片
附图9本项目环保设施、环保措施布设图
附图10-1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措施设计示意图(临时沉淀池)
附图10-2本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措施设计示意图(事故油池)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项目代码 | — | — | — |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褚玉彬 | 联系方式 | 联系方式 | 15295788545 |
建设地点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厂区内西北部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厂区内西北部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厂区内西北部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厂区内西北部 |
地理坐标 | 变电站中心坐标:东经118°12'25.627",北纬33°54'8.315"110kV电缆线路起点:东经118°12'31.952",北纬33°54'8.475"终点:东经118°12'26.731",北纬33°54'8.924" | 变电站中心坐标:东经118°12'25.627",北纬33°54'8.315"110kV电缆线路起点:东经118°12'31.952",北纬33°54'8.475"终点:东经118°12'26.731",北纬33°54'8.924" | 变电站中心坐标:东经118°12'25.627",北纬33°54'8.315"110kV电缆线路起点:东经118°12'31.952",北纬33°54'8.475"终点:东经118°12'26.731",北纬33°54'8.924" | 变电站中心坐标:东经118°12'25.627",北纬33°54'8.315"110kV电缆线路起点:东经118°12'31.952",北纬33°54'8.475"终点:东经118°12'26.731",北纬33°54'8.924" |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 55-161变电站工程 | 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 | 新增永久用地:3198m2新增临时用地:0m2新建电缆路径:0.175km | 新增永久用地:3198m2新增临时用地:0m2新建电缆路径:0.175km |
建设性质 | 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 |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 |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 | 宿开审批备〔2020〕77号 | 宿开审批备〔2020〕77号 |
总投资(万元) | 5500 | 环保投资(万元) | 46 | 46 |
环保投资占比(%) | 0.84 | 施工工期 | 7个月 | 7个月 |
是否开工建设 | 否是 | 否是 | 否是 | 否是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报告表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报告表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报告表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报告表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
规划情况 | 无 | 无 | 无 | 无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无 | 无 | 无 | 无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无 | 无 | 无 | 无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1.1与相关规划意见相符性分析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220kV总降变及接入电缆线路均位于厂区西北部,本项目所在厂区用地已取得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意,工程实施符合相关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规划要求。详 | 1.1与相关规划意见相符性分析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220kV总降变及接入电缆线路均位于厂区西北部,本项目所在厂区用地已取得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意,工程实施符合相关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规划要求。详 | 1.1与相关规划意见相符性分析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220kV总降变及接入电缆线路均位于厂区西北部,本项目所在厂区用地已取得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意,工程实施符合相关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规划要求。详 | 1.1与相关规划意见相符性分析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220kV总降变及接入电缆线路均位于厂区西北部,本项目所在厂区用地已取得宿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同意,工程实施符合相关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地城镇发展的规划要求。详 |
,1
见附件4。1.2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相符性分析本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的重要物种、生态敏感区及其他需要保护的物种、种群、生物群落及生态空间等。1.3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三条(一)的相符性分析本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第三条(一)中的环境敏感区。1.4与《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及《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相符性分析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及《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和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1.5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本项目符合江苏省及宿迁市“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1.6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变电站站址已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及集中林区,变电站所在位置不属于0类声环境功能区,采用电缆敷设,降低了环境影响。220kV总降变及电缆线路路径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不新征用地。选址满足《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中“5.选址选线”要求,本项目选址合理。 |
,2
二、建设内容
地理位置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拟建220kV总降变与110kV电缆线路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拟建220kV总降变与110kV电缆线路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拟建220kV总降变与110kV电缆线路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拟建220kV总降变与110kV电缆线路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拟建220kV总降变与110kV电缆线路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位于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路958号。本项目拟建220kV总降变与110kV电缆线路均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内西北部,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项目组成 | 规模及主要工程参数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类别 | 工程构成 | 工程构成 | |||
配电装置 | 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布置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其中 | 主变压器 | 本期2台,容量为2×100MVA;远景规模不变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其中 | 进出线规模 | 本期220kV进线间隔2回(架空),110kV出线间隔2回(电缆),远景规模不变。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主体工程 | 220kV总降变 | 220kV总降变 | 户外布置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110kV电缆线路 | 110kV电缆线路 | 线路由现状110kV天合变敷设至拟建220kV总降变110kVGIS出线间隔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其中 | 线路路径长度 | 新建110kV电缆线路路径总长约0.175km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其中 | 电缆线路参数 | 敷设方式:双管廊敷设电缆型号:ZC-YJLW03-64/110kV-1×800mm² |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辅助 | 供水 | 供水 | 引接市政自来水供水 |
2.1项目由来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通
州路958号建设三期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因厂区用电需要,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拟在厂区内西北部拟建一座220kV降压
站(以下称220kV总降变),并建设配套110kV输电线路,由厂内现状
110kV变电站(以下称110kV天合变)敷设电缆线路至220kV总降变。
项目建成后,厂区内现状110kV天合变由外线供电改为由220kV总降变
供电,外部电网接入意见详见附件6。
2.2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1座220kV总降变,户外型,本期新建2台主变(#1、#2),容
量为2×100MVA,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远景规模不变;本期220kV
进线间隔2回(架空),110kV出线间隔2回(电缆),远景规模不变。
新建110kV电缆线路,2回,双管廊敷设,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175km,
电缆型号为ZC-YJLW03-64/110kV-1×800mm²。
2.3项目组成及规模
本项目组成及规模见表2-1。
表2-1本项目组成及规模一览表
,3
环保工程 | 事故油池 | 1座,容积为60m3,位于总降变西北部 | |||
环保工程 | 事故油坑 | 本项目主变下方设有事故油坑,单个容积约为20m3 | |||
依托工程 | 危废仓库 | 本项目依托厂区一期工程危废仓库,位于一期化学品库东南角 | |||
工程 | 排水 | 雨污分流,地面雨水收集后至雨水井,自动排出 | |||
运营期人员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 变电站值守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厂区污水管网收集,排至宿迁富春紫光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 | ||||
临时工程 | 施工营地 | 本项目拟依托厂区内施工营地,施工营地设有围挡、材料堆场、堆土场、临时沉淀池、临时化粪池等 | |||
临时工程 | 临时施工道路 | 本项目利用已有道路运输设备、材料等 | |||
总平面及现场布置 | 2.4变电站平面布置本项目220kV总降变采用户外型布置,#2主变与#1主变位于总降变中部,主变压器西侧为220kV配电装置,东北侧为110kV配电装置,东侧依次为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及站内其他结构,事故油池位于总降变西北部。本项目总降变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2.5线路路径本项目2回110kV电缆线路自现状110kV天合变西北侧出线,向西沿厂区围墙南侧敷设至220kV总降变东北侧,接入110kVGIS出线间隔。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路径见附图7。2.6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本项目变电站拟依托厂区内施工营地,施工营地设有办公区、围挡、材料堆放区、临时堆土区、临时沉淀池、临时化粪池等。临时施工道路:本项目交通利用项目周边已有的道路。 | 2.4变电站平面布置本项目220kV总降变采用户外型布置,#2主变与#1主变位于总降变中部,主变压器西侧为220kV配电装置,东北侧为110kV配电装置,东侧依次为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及站内其他结构,事故油池位于总降变西北部。本项目总降变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2.5线路路径本项目2回110kV电缆线路自现状110kV天合变西北侧出线,向西沿厂区围墙南侧敷设至220kV总降变东北侧,接入110kVGIS出线间隔。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路径见附图7。2.6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本项目变电站拟依托厂区内施工营地,施工营地设有办公区、围挡、材料堆放区、临时堆土区、临时沉淀池、临时化粪池等。临时施工道路:本项目交通利用项目周边已有的道路。 | 2.4变电站平面布置本项目220kV总降变采用户外型布置,#2主变与#1主变位于总降变中部,主变压器西侧为220kV配电装置,东北侧为110kV配电装置,东侧依次为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及站内其他结构,事故油池位于总降变西北部。本项目总降变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2.5线路路径本项目2回110kV电缆线路自现状110kV天合变西北侧出线,向西沿厂区围墙南侧敷设至220kV总降变东北侧,接入110kVGIS出线间隔。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路径见附图7。2.6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本项目变电站拟依托厂区内施工营地,施工营地设有办公区、围挡、材料堆放区、临时堆土区、临时沉淀池、临时化粪池等。临时施工道路:本项目交通利用项目周边已有的道路。 | 2.4变电站平面布置本项目220kV总降变采用户外型布置,#2主变与#1主变位于总降变中部,主变压器西侧为220kV配电装置,东北侧为110kV配电装置,东侧依次为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及站内其他结构,事故油池位于总降变西北部。本项目总降变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2.5线路路径本项目2回110kV电缆线路自现状110kV天合变西北侧出线,向西沿厂区围墙南侧敷设至220kV总降变东北侧,接入110kVGIS出线间隔。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路径见附图7。2.6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本项目变电站拟依托厂区内施工营地,施工营地设有办公区、围挡、材料堆放区、临时堆土区、临时沉淀池、临时化粪池等。临时施工道路:本项目交通利用项目周边已有的道路。 | 2.4变电站平面布置本项目220kV总降变采用户外型布置,#2主变与#1主变位于总降变中部,主变压器西侧为220kV配电装置,东北侧为110kV配电装置,东侧依次为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及站内其他结构,事故油池位于总降变西北部。本项目总降变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2.5线路路径本项目2回110kV电缆线路自现状110kV天合变西北侧出线,向西沿厂区围墙南侧敷设至220kV总降变东北侧,接入110kVGIS出线间隔。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路径见附图7。2.6施工布置施工营地:本项目变电站拟依托厂区内施工营地,施工营地设有办公区、围挡、材料堆放区、临时堆土区、临时沉淀池、临时化粪池等。临时施工道路:本项目交通利用项目周边已有的道路。 |
施工方案 | 2.7施工工艺(1)变电站施工本项目变电站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站址三通一平、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拟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三通一平:变电站地块需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通畅,供电和供水需现场开挖沟槽。地基处理:采用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等使地基牢固,使其能够承受变电站建筑物荷载。 | 2.7施工工艺(1)变电站施工本项目变电站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站址三通一平、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拟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三通一平:变电站地块需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通畅,供电和供水需现场开挖沟槽。地基处理:采用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等使地基牢固,使其能够承受变电站建筑物荷载。 | 2.7施工工艺(1)变电站施工本项目变电站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站址三通一平、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拟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三通一平:变电站地块需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通畅,供电和供水需现场开挖沟槽。地基处理:采用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等使地基牢固,使其能够承受变电站建筑物荷载。 | 2.7施工工艺(1)变电站施工本项目变电站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站址三通一平、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拟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三通一平:变电站地块需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通畅,供电和供水需现场开挖沟槽。地基处理:采用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等使地基牢固,使其能够承受变电站建筑物荷载。 | 2.7施工工艺(1)变电站施工本项目变电站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站址三通一平、地基处理、土石方开挖、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等几个阶段。变电站在施工过程中拟采用机械施工和人工施工相结合的方法。三通一平:变电站地块需进行场地平整和道路通畅,供电和供水需现场开挖沟槽。地基处理:采用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等使地基牢固,使其能够承受变电站建筑物荷载。 |
,4
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开挖基槽并修整边坡,之后排水沟排水,进行标高、轴线复核,放样后人工修平、基底夯实。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采用人工开挖基槽,钢模板浇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及浆砌砖混相结合,钢管人字柱及螺栓角钢梁构架均在现场组装,采用吊车;设备支架为浇制基础,预制构件在现场组立。(2)电缆线路施工本项目电缆线路采用排管敷设,施工方案如下:测量放线:测量内容主要分为中线测设、高程测设。工井放样、样沟开挖:确定工井位置,核实线路沿线是否有其他管道。开挖排管: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法。管道基础、垫层的铺设,排管的安装,排管铺设完工后,进行土方回填,以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分层回填,进行夯实。施放电缆:将电缆盘架于放线架上,将电缆线盘按线盘上的箭头方向由人工或机械牵引滚至预定地点。2.8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本项目拟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于2023年8月工程全部建成,总工期7个月,若未按时取得批复则相应施工时序顺延。 | |
其他 | 无 |
,5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生态环境现状 | 3.1生态功能区划对照《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原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61号),本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大类为产品提供,生态功能类型为农产品提供。3.2土地利用类型、植被类型及野生动植物类型本项目位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西北部。本项目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工业用地。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植被类型为城市行道树及自然生长的灌丛;主要野生动物为各种常见昆虫、鼠类小型动物,未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版)中收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3环境状况本项目运营期主要涉及的环境要素为电磁环境及声环境,本次环评对电磁环境和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3.3.1电磁环境为了解本项目电磁环境现状,委托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电磁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220kV总降变拟建址四周各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2.601V/m~56.9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052μT~0.9657μT;110kV电缆线路沿线各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为1.872V/m~2.291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5863μT~0.7833μT,所有测点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限值要求。所有测点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限值要求。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3.3.2声环境为了解本项目声环境现状,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声环境进行了现状监测。 |
,6
测点序号 | 测点描述 | 监测结果LeqdB(A) | 监测结果LeqdB(A) | 执行标准dB(A) |
测点序号 | 测点描述 | 昼间 | 夜间 | 执行标准dB(A) |
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东侧外1m处 | 53 | 44 | 3类(65/55) |
2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南侧外1m处 | 56 | 44 | 3类(65/55) |
3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西侧外1m处 | 53 | 40 | 3类(65/55) |
4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北侧外1m处 | 53 | 41 | 3类(65/55)由表3-1监测结果可知,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区四周昼 |
(1)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2)监测点位及布点方法:本工程声环境监测点位选择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厂界四周进行监测。(3)监测频率:昼、夜各监测一次。(4)监测时间:2022年7月12日。(5)监测仪器: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自编号:J5720)检定有效期:2021.11.21~2022.11.20(6)声校准器型号:AWA6021(自编号:J5820)检定有效期:2021.11.22~2022.11.21(7)监测方法: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有关标准执行。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1,现状监测情况详见检测报告(附件9)。表3-1本项目变电站所处厂区四周声环境现状间噪声为53dB(A)~56dB(A),夜间噪声为40dB(A)~44dB(A),所有测点处噪声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对各监测点位所在功能区的标准要求。 | |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 3.4相关工程环保手续履行情况本工程主体项目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宿迁(三期)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已于2021年2月5日取得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的环评批复(批复文号为宿开审批环审﹝2021﹞5号),目前正处于建设中。 |
,7
本项目220kV外部进线工程由当地政府负责,相关环保手续另行申报,本次环评不涉及。现状110kV天合变已于2022年4月27日在《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110kV变电站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已通过验收并正式投运。主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及110kV天合变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详见附件8。3.5本项目原有污染情况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为现状110kV天合变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噪声,现状110kV天合变变周围生态环境良好,未产生生态破坏问题,无环保投诉情况。110kV天合变已通过竣工环保验收,110kV天合变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场强度及噪声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由该项目验收监测结果可知,现状110kV天合变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限值要求,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220kV总降变及110kV电缆线路拟建址周围电磁环境、声环境各评价因子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3.6生态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本项目220kV总降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变电站站界外500m内。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未进入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电缆管廊两侧边缘各外延300m内的带状区域。对照《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8〕74号)及《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20〕1号),本项目评价范围不涉及江苏省国家级生 |
,8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二〇二三年一月
1总则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
号公布,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令第24号公布,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环办环
评[2020]33号,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20年12月24日印发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本),2017年10月1日施行
(5)《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
监管工作的通知》(苏环办[2021]187号)
1.1.2评价导则、技术规范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
(3)《交流变电站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5)《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
1.1.3建设项目资料
1.2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内容见表1-1。
表1-1本项目建设内容
工程名称 | 规模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新建1座220kV总降变,户外型,本期新建2台主变(#1、#2),容量为2×100MVA,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本期220kV进线间隔2回(架空);110kV出线间隔2回(电缆),远景规模不变。新建110kV电缆线路,2回,双管廊敷设,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175km,电缆型号为ZC-YJLW03-64/110kV-1×800mm²。 |
1.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1.3.1评价因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规定,输变电建设项
目运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见表1-2。
表1-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评价阶段 | 评价项目 | 现状评价因子 | 单位 | 预测评价因子 | 单位 |
运营期 | 电磁环境 | 工频电场 | V/m | 工频电场 | V/m |
运营期1.3.2评价标准 | 电磁环境 | 工频磁场 | μT | 工频磁场 | μT |
电磁环境中公众曝露限值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
中频率为50Hz所对应的公众曝露限值,即电场强度限值:4000V/m;磁感应强
度限值:100μT。
1.4评价工作等级
本项目为220kV总降变为户外型,110kV输电线路采用电缆敷设,根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表2,本项目变电站评价工作等
级为二级;电缆线路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1-3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分类 | 电压等级 | 工程 | 条件 |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等级 | 评价工作等级 |
交流 | 220kV | 变电站 | 户外型 | 二级 | ||
交流 | 110kV | 输电线路 | 地下电缆 | 三级 |
1.5评价方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4.10.2、4.10.3确定
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详见表1-4。
表1-4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评价对象 | 评价方法 |
220kV总降变 | 类比监测 |
110kV电缆线路 | 定性分析 |
1.6评价范围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本项目电磁环境影响
评价范围见表1-5。
表1-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评价对象 | 评价因子 | 评价范围 |
220kV总降变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 变电站站界外40m范围内的区域 |
110kV电缆线路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 电缆线路管廊两侧边缘外各外延5m(水平距离)的区域 |
1.7评价重点
电磁环境评价重点为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
响,特别是对项目附近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1.8电磁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共有两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分别为天合光能(宿迁)光
电有限公司拟建食堂1间与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拟建门卫室1间。电
磁环境敏感目标详见表1-6。
表1-6本项目电磁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环境敏感名称及规模 | 位置 | 房屋类型 | 房屋高度 | 环境质量要求 |
1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拟建食堂1间 | 拟建110kV电缆线路南侧,最近距离约3.0m | 2层平顶 | 11.80m | D |
2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注:D表示电磁环境质量要求为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2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拟建门卫室1间 | 拟建220kV总降变东北侧,最近距离约21m,同时位于拟建110kV电缆线路正上方 | 1层平顶 | 3.0m | D |
2.1监测因子、监测方法
监测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监测方法:《交流变电站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2.2监测点位布设
在220kV总降变及110kV电缆线路拟建址四周布设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
状测点。
检测点位见附图7。
2.3监测单位、监测时间、监测仪器及监测工况
监测单位: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监测时间:2022年7月12日
监测天气:晴,温度:昼间42.8℃;湿度:昼间48.7%;风速昼间:0.32m/s
监测仪器:NBM550/EHP50F宽频电磁辐射测量仪(仪器编号:J0617)
校准有效期:2021年7月20日至2022年7月19日
频率范围:1Hz~400kHz
工频电场测量范围:5mV/m~100kV/m
工频磁场测量范围:0.3nT~10mT
2.4质量控制措施
监测单位: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
监测点位置的选取具有代表性。
监测所用仪器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符合。
监测仪器已定期校准,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使用。每次监测前后均检查仪器,
确保仪器在正常工作状态。
监测人员已经业务培训,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使用。现场监测工作有两名监
测人员进行。
监测中异常数据的取舍以及监测结果的数据处理已按统计学原则处理。
监测时已应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包括人为的干扰因素和环境干扰因素。
已规范监测报告编制、审核、签发等程序。
已建立完整的监测文件档案。
2.5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2-1本项目变电站、线路拟建址及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
测点序号 | 测点描述 | 工频电场强度V/m |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
1 | 220kV总降变拟建址东侧 | 2.972 | 0.7506 |
2 | 220kV总降变拟建址南侧东端 | 7.243 | 0.2600 |
3 | 220kV总降变拟建址南侧西端 | 17.83 | 0.1052 |
4[1] | 220kV总降变拟建址西侧 | 56.96 | 0.2231 |
5 | 220kV总降变拟建址北侧西端 | 6.953 | 0.9657 |
6 | 220kV总降变拟建址北侧东端 | 2.601 | 0.3184 |
7[2]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拟建北门门卫室处 | 1.872 | 0.7833 |
8 |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拟建食堂北侧 | 2.291 | 0.5863 |
标准限值 | 4000 | 100 |
注:[1]受拟建址西侧架空线路影响,部分点位监测数据高于本底水平。
[2]7号测点为拟建110kV电缆线路与拟建220kV总降变共同敏感目标。
由表2-1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220kV总降变拟建址四周各测点处的工频电
场强度为2.601V/m~56.9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1052μT~0.9657μT;110kV
电缆线路沿线各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为1.872V/m~2.291V/m,工频磁感应强
度为0.5863μT~0.7833μT,所有测点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
露限值要求。
3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3.1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本项目220kV总降变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220kV总降变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可采用
类比监测的方式。
为预测本项目220kV总降变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站址周围
环境的影响,选取电压等级、布置方式、建设规模类似的东亚电力(无锡)有限
公司220kV升压站(户外型)作为类比监测对象。变电站类比情况见表3-1。
表3-1变电站类比情况一览表
变电站名称 | 220kV总降变 | 东亚电力220kV升压站(类比) | 可比性分析 |
环境条件 | 变电站站址附近无其他同类型电磁设施 | 类比变电站测点附近无其他同类型电磁设施 | 类比环境条件相同,具有可比性 |
电压等级 | 220kV | 220kV | 两者电压等级相同,具有可比性 |
变电站类型 | 户外 | 户外 | 两者均为户外型,具有可比性 |
主变规模 | 2×100MVA | 2×580MVA | 两者主变数量相同,本项目220kV变电站主变容量小于类比升压站,类比保守可行 |
变电站名称 | 220kV总降变 | 东亚电力220kV升压站(类比) | 可比性分析 |
变电站平面布置 | #2主变与#1主变位于总降变中部,主变压器西侧为220kV配电装置,东北侧为110kV配电装置,东侧依次为10kV开关舱,电容器组,二次设备舱及站内其他结构 | 两台主变压器并排位于升压站北侧,220kV配电装置位于升压站中部,站内220kV出线:GIS至升压站南侧厂界架构。 | 两者主要电磁设备分布近似,类比可行 |
220kV进出线方式及规模 | 架空,2回 | 架空,2回 | 本项目220kV变电站出线方式与类比升压站相同,进出线规模少于类比升压站,类比保守可行 |
220kV配电装置类型 | 户外GIS | 户外GIS | 两者220kV配电装置均为户外GIS,具有可比性 |
占地面积 | 3198m2 | 3965.5m2 | 两者占地面积相似,类比可行 |
由表3-1可知,本项目220kV总降变环境条件、电压等级、变电站类型、主变
规模、220kV进出线方式及规模、220kV配电装置类型、占地面积等因素与类比
变电站均具有可比性。因此,选取东亚电力(无锡)有限公司220kV升压站作为
类比变电站是可行的。
类比监测数据来源、监测时间及监测工况见表3-2。监测点位示意图见图3-1,
监测结果见表3-3。
表3-2类比监测数据来源、监测时间及监测工况
分类 | 描述 |
数据来源 | 引自《东亚电力(无锡)有限公司220kV升压站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2019,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监测时间 | 2019年5月21日 |
天气状况 | 晴,温度:27℃,风速:≤1.13m/s,湿度:23% |
监测工况 | 1#主变:U=(231.7~232.3)kV、I=(3.9~4.7)A、P=-1.0MW2#主变:U=(231.7~232.3)kV、I=1.0A、P=1.4MW |
测点序号 | 测点位置 | 测量结果 | 测量结果 |
测点序号 | 测点位置表3-3东亚电力(无锡)有限公司220kV升压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 | 工频电场强度(V/m) |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
1 | 升压站东侧边界外5m北端 | 22.19 | 0.051 |
2 | 升压站东侧边界外5m南端 | 404.2 | 0.071 |
3 | 升压站南侧边界外5m东端 | 1223 | 0.084 |
4 | 升压站南侧边界外5m西端 | 1011 | 0.059 |
5 | 升压站西侧边界外5m南端 | 179.1 | 0.052 |
6 | 升压站西侧边界外5m北端 | 110.8 | 0.085 |
7 | 升压站北侧边界外5m西端 | 96.09 | 0.056 |
8 | 升压站北侧边界外5m东端 | 1.583 | 0.055 |
标准限值 | 标准限值 | 4000 | 100 |
监测结果表明,东亚电力(无锡)有限公司220kV升压站周围测点工频电场
为1.583V/m~1223V/m,工频磁场为0.051μT~0.085μT,分别符合《电磁环境控制
限值》(GB8702-2014)表1中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μT公众曝露限值
要求。
图3-1东亚电力(无锡)有限公司220kV升压站(类比站)监测点位示意图
通过对已运行的220kV升压站的类比监测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220kV变
电站投运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表1中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公众曝露限值要
求。本项目变电站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亦能够满足《电磁环
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公
众曝露限值要求。
3.2电缆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本项目110kV输电线路采用电缆敷设,评价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4.10.3,采用定性分析的方式对本项目
110kV电缆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
“当一根电缆埋入地下时„„理置的电缆在地面上并不产生电场,其部分原
因是,大地本身有屏蔽作用,但主要是由于地下电缆实际上经常配有屏蔽电场的
金属护套„„各导线之间是绝缘的„„依据线路的电压,各导线能够包含在一个
外护层之内以构成单根电缆。在此情况下,不但各导线的间隔可进一步下降,而
且它们通常被绕成螺旋状,这使得所产生的磁场进一步显著降低”。
结合2022年部分对已投运的110kV电缆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监测情
况(引用江苏玖清玖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苏清环科(电磁)字第(G045)
号、(2022)苏清环科(电磁)字第(049)号、(2022)苏清环科(电磁)字
第(062)号等报告),在各项目110kV电缆线路周围无其他电磁设备影响时,
110kV电缆线路正上方监测断面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10V/m;工频磁感应强
度最大值<1μT;由此可推测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建成投运后产生的工频电场
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够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
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通过以上定性分析可知,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建成投运后线路周围产生
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能满足环保要求。
4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主变压器采用户外型布置,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
气设备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输电线路采用
电缆敷设,利用屏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项目概况
新建1座220kV总降变,户外型,本期新建2台主变(#1、#2),容量为
2×100MVA,电压等级为220/110/10kV,远景规模不变;本期220kV进线间隔2
回(架空),110kV出线间隔2回(电缆),远景规模不变。
新建110kV电缆线路,2回,双管廊敷设,新建电缆路径长约0.175km,电
缆型号为ZC-YJLW03-64/110kV-1×800mm²。
(2)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220kV总降变拟建址及110kV电缆线路拟建址各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工频电场4000V/m,工频磁场100μT公众曝露限值要求。
(3)电磁环境影响评价
通过类比监测可知,本项目220kV总降变建成投运后周围的工频电场、工
频磁场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限值。
通过定性分析可知,本项目110kV电缆线路建成投运后周围的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亦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限值。
(4)电磁环境保护措施
变电站主变压器采用户外型布置,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保证导体和电
气设备安全距离,设置防雷接地保护装置,降低静电感应的影响。输电线路采用
电缆敷设,利用屏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
天合光能(宿迁)光电有限公司新建220kV输变电工程在认真落实电磁环
境保护措施后,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投入运行后其对周
围环境及电磁敏感目标处的影响符合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联系我们
上海总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科路1750号1幢张江科学之门模力社区606-607室
无锡分公司: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路77号北航投资(无锡)科创中心303室
邮 箱:bd@datauseful.com

给力助理小程序

给力讯息APP

给力商讯公众号
服务协议
版权所有©上海优司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09382号 沪ICP备202200938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