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标
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采购文件
休闲广场工程木质凳面市政工程长廊48米凉亭景观喷泉健身器材场地硬化花坛一座中央花池及花卉设计金叶榆篱木质材料天然石材水泥混凝土铝酸三钙天然砂粗砂中砂面层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石油沥青沥青面层用细集料石料石屑矿粉黏层油灌木球挖坑定点放线松土树木进行扶正三叶草花卉种植木材水泥混合料路面混凝土防腐木碎石卵石浆砌石砌筑砂浆胶凝材料砌筑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粒料层路面面层混凝土路面基层摊铺公路沥青路面沥青层黏层沥青沥青结合料间歇式拌和机运料车车厢隔离剂受料斗找平热拌沥青混合料机械摊铺摊铺机压实成型现场摊铺振动熨平板振动夯实胶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路缘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商务服务业水利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体育和娱乐业
金额
-
项目地址
吉林省
发布时间
2022/10/09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jlzj2022049
预算金额62.51万元
招标公司临江市水库移民服务中心
招标联系人郭庆浩
招标代理机构吉林省中建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徐晓梅0431-81805500
中标公司中吉林省中建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标联系人-
公告正文
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采购文件
附件:清单及图纸.rar清单及图纸.rar 附件: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竞争性谈判文件.pdf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竞争性谈判文件.pdf
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二〇二二年七月长春吉林省荣邦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册共一册施工图设计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
勘察设计单位:吉林省荣邦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负责人:总工程师:勘察负责人:总经理:施工图设计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道(两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边境线长146公里,幅员3008.5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临江市辖6个街道、6个镇、1个乡:建国街道、新市街道、兴隆街道、大湖街道、森工街道、桦树镇、六道沟镇、苇沙河镇、花山镇、闹枝镇、大栗子街道、蚂蚁河乡。1.1概述一、工程概况、设计依据及测设经过说明书002S1-2002S1-2
3、《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6]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测设委托合同,我公司承担了本次工程的勘察设计任务。本工程遵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勘察、设计:1.2设计依据本工程涉及的六道沟镇经建村位于临江市东南方向60km处,项目建成后可使382人受益,其中聚宝电站移民人口246人。
9、《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8、《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DB11/T211-2003]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二、主要工程规模我公司接受任务后,我们即开始技术准备,对临江市六道沟镇经建村广场工程项目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勘测。1.3、测设经过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程》、《办法》。11、《吉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项目管理办法》10、《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11/T281-2005]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吉林省抗震防灾办公室与吉林省建筑设计院编制的《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该项目所经地区震动峰值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区),区域稳定性较好。3.2地震临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全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3.1气象、水文三、沿线自然地理特征新建直径8米喷泉一座,新建凉亭3座,长廊48米,新建花坛一座,种植绿篱24平方米,拆除及清运原建广场结构层736平方米,新建沥青硬化结构447.4平方米。
综上述考虑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有必要对该村进行整治、治理,本项目建设迫不及待。新建项目可以改善现有的整体环境,项目建成后可以382人受益,其中聚宝电站移民246人。004S1-2004S1-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机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按照“突出重点、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2景观喷泉综合考虑建设地点周边环境及地形,最终确定其结构形式,具体结构铺装示意见“广场硬化结构铺装示意图”。该广场彩砖铺装结构:实际铺设总面积447.40平方米,面层铺装采用5cmAC-16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95),拆除原有地面结构沥青路面及混凝土25cm。根据业主要求和工程建设可行性、结构的合理性及经济优先性等诸多因素最终确定场地硬化结构。4.1场地硬化四、设计方案
花池中央铺设平均厚度30cm腐殖土,绿化设计要求种植海石竹、荷兰菊合计12.6平方米。003S1-2003S1-2花坛采用浆砌石(石笼)砌筑,墙身高0.9米,基础埋深0.45米,地面以上部分0.45米,宽度0.5米,其上部铺设55cm宽,5cm厚防腐木座椅饰面。花池外侧地面宽度0.5米范围内,填筑30cm厚碎石饰面铺装。003S1-2003S1-24.3中央花池及花卉设计新建直径8.0米景观喷泉一座,主体建筑采用混凝土构造,中间喷泉景观部分采用汉白玉整石打造,施工前应根据厂家实际制作效果调整安装尺寸,建筑主体高度2.9米,用水量采用循环水设计,详细结构尺寸见“喷泉结构设计图”。
4.6附属设施设计长廊长度合计为48米,宽度为3.0米,长廊采用防腐木结构;凉亭长度为4.0米,宽度为4.0米,长廊采用防腐木结构,具体样式详见长廊设计图。4.5长廊及凉亭设计灌木:金叶榆篱(50cm宽,80cm高)24平方米;绿化带四周采用15cmx35cmx99cm缘石铺设,缘石底部铺设12cm厚C20素砼垫层。乔木:五角枫(胸径4-6cm,冠幅2.0米)6株。4.4绿化
园林绿化种植土壤应满足园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条件,不应混入各类侵入体。对含有以上物质的土壤应采取客土,改良等措施,不能出现肉眼可见的侵入体。园林绿化种植土壤图层下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否则其底部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排蓄水措施。污泥、淤泥等不宜直接作为园林绿化陆地种植土壤。5.1绿化工程及要求五、材料要求购买、安装健身器材8套。003S1-2003S1-2
5.3木质材料天然石材:构造物(专用嵌缝)砂浆嵌凹缝,缝宽2-3mm,凹入5mm;石材贴面一般厚20~30mm,板块尺寸≤600mm,稀水泥浆擦缝或聚合;面层高度≤1500mm,1:1水泥砂浆结合层厚5mm,稀水泥浆擦缝或1:1水泥砂浆嵌凹缝。面层高度≤2700mm、水池内贴面,聚合物(专用嵌缝)砂浆结合层厚5mm,嵌稀水泥浆擦缝或聚合物(专用嵌缝)砂浆嵌缝。面层高度≤2700mm,石膏浆封堵板面缝,板背面理石胶粘6~8根18号铜丝(每块板不少于3处),灌缝混凝土初凝后,稀水泥浆擦缝。面层高度或干挂处理;≥2700mm,则需用干挂处理。其面材之色差均不得大于百分之五。004S1-2004S1-25.2石材材料要求:树木苗木选取适应能力强且四季常青、耐修剪的灌木、乔木。
4.任何链接木材的钉子或螺钉等须预钻适合孔径,且涂以匹配木材颜色的沟缝覆盖固件。3.除另有指定,所有固定木材的固件须为不锈钢;所有隐蔽固定的固件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005S1-2005S1-22.木料采用强化防腐油涂刷2-3次,强化防腐油配合比97%混合防腐油,3%氯酚(用于地面以下);采用E-51双酚A环氧树脂刷2次(用于地面以上)。1.所有木件均采用直纹一级木料,其含水率不大于12%,须经过防腐处理后方可使用。
5.各种机加工件,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4.钢板制作的装饰件应保持边角整齐、切割部位须挫平磨光、不得留有切割痕迹和毛刺。3.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刺。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等缺陷。2.焊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不得有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T=6mm。1.除另有指定,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采用Q235-A.F,底油防锈红丹三遍,在油漆前应彻底除锈,除锈等级不低于Sa2;防腐:环氧富锌底漆二道,环氧云铁中间漆一道,丙烯酸聚氨酯面漆二道。5.4各类金属件
5.6水泥和水砌筑砂浆选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3-3.0,平均粒径为0.35-0.5mm。5.5砂8.所有螺母及螺栓固定须采用不锈钢,以满足中国国家标准。7.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置于潮湿或水中的不锈钢产品要达到航海级别,钢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6.预埋铁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批准。004S1-2004S1-2(4)砂浆(3)预制用混凝土应随拌随用。(2)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得使用。对拌和及养护的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1)基础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合施工要求,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
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28d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20Kg/m3。水泥的各项要求见下表:5.7水泥混凝土材料:(6)砂浆应随拌随用。(5)砂浆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2-3分钟,一般不允许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拌制砂浆时,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为±2%;砂±3%;水±1%。
细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宜选用Ⅱ级天然砂,其坚固性小于8%(按质量损失计),氯离子含量(按质量计)小于0.03%,含泥量小于2.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小于0.5%,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400Kg/m3,云母小于1.0%(按质量损失计),空隙率小于45%,面层水泥混凝土使用的天然砂细度模数宜在2.0~3.7之间。细集料级配应符合下面的要求。004S1-2004S1-2水泥混凝土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石料等级不小于Ⅱ级,压碎指标小于25%,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小于1.0%,含泥量不大于1.0%,空隙率小于47%;集料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
面层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应采用抗滑、耐磨、坚硬、洁净干燥的石料加工而成,宜采用一次颚式破碎后进行二次反击式或锤式破碎加工成具有良好颗粒形状,表面有良好微观构造的集料。005S1-2005S1-25.8.1粗集料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面层沥青采用A级90号道路石油沥青,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中表4.2.1-290号的规定,见下表。5.8石油沥青
5.8.2细集料具体指标见下表。集料的粒径规格及技术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小于4级时可掺加抗剥落剂,抗剥落剂类型为消石灰粉,用消石灰粉代替混合料中的矿粉,其用量为沥青混合料的2%。集料的形状应接近立方体,并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具有一个破碎面颗粒含量应达到80%,具有两个或两个破碎面含量应不小于60%。各成品料出口必须安装能回收粉尘的防尘设备,保证粉尘不飞扬,不造成集料的二次污染,保证集料的粉尘含量满足要求。
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等憎水性石料经过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杂质应除净。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中流出,其质量要求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中表4.10.1的规定见下表:5.8.3填料:石屑的规格见下表。细集料优先采用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石屑生产时应采用抽吸措施,严格控制0.075mm的通过率,其质量技术要求及规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6.1.1操作工艺6.1绿化六、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黏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的要求。在水泥与沥青层之间设置黏层,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喷洒黏层油前,应对下面层进行清扫,再浇洒乳化沥青黏层油,用量为0.3~0.6L/m2,黏层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的要求。5.8.4黏层
1、整地:将施工场地平整,保证土层厚度要求满足树木生长需求,土壤要疏松适度,无料渣,无石渣。树木栽植该项建设主要是树木栽植。流程:场地清理→点放线→挖土坑→栽植(种植前验苗)→浇水→场地清理→养护→验收。006S1-2006S1-2006S1-2006S1-2
7、栽植:栽植时应将苗木扶住,垂直,坑底要填表土或换客土适当施肥,使根系向四周散开,采用一扶两踩栽树法。栽植带土球树木时,应注意使坑深与土球高度相符,以免来回搬动土球。填土前要将包扎物去除,以利根系生长,填土时应充分踏实,但不要损坏土球。6、树木修剪:在栽植树木前,苗木必须经过修剪,修剪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发,保证树势平衡以保证树木成活。对于生长势较强的落叶乔木可进行强修剪。对于灌木及生长较慢的树木可进行疏枝,短截去全部或部分叶,去除枯病枝,过密枝。修剪时要注意分枝的高度。灌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树形,短截时应注意保持外低内高。树木栽植之前,还应对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主要是将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的根剪去,修剪时剪口应平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5、运输:装运中要轻拿轻放,合理摆放,固定牢靠,卸车时要按顺序轻拿轻放,运输要保证苗木根系潮湿,防止过热,并用毡布盖严。4、起苗:在苗圃地由园艺人员按技术规范要求起苗、包扎、打捆,系有清楚的标签确保苗木质量和完好树形并保证苗木健康无病虫害。3、挖坑:根据树木胸径大小及高度确定。树木胸径大于或等于5厘米栽植坑径1.0-1.5米,深0.6-0.8米;树木胸径小于5厘米栽植坑径0.8-1.0米,深0.5-0.6米;灌木(或灌木球)栽植坑径0.6米,深0.4-0.5米。坑径上下一致呈圆桶形,坑底土分开堆放,并根据土质情况换土,将残土清除场地。2、定点放线:定点放线是在现场测出苗木位置和株行距。
养护:栽植前后均要进行修剪,保证植树的成活率并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并注意防治病虫害。根据实际情况施肥,松土。同时要对树木进行扶正,并进行补植工作。质量标准:树干挺直,不应有明显弯曲,小弯曲也不得超出两处,无蛀干害虫和未愈合的机损伤。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均匀、无严重病虫危害,常绿树叶色正常。根系发育良好、无严重病虫危害,移植时根系或土球大小,应为苗木胸径的8-10倍。9、浇水:栽植完毕立即浇水,并随时用土封好树盘,防止表土干燥开列,浇水时要浇透确保树木浇透水。栽植后要连浇三次透水,然后封土坑。006S1-2006S1-28、支撑:胸径5厘米以上或树高3米以上载后需要进行树木支撑,支撑形式采用三点式
3、为了确保新设植物的平整,在换土或耕翻后应灌一次透水或滚压二遍,使高低不同的地方凸现出来,以利最后调整至平整。2、更换杂土与最后平整。在耕翻过程中,若发现局部地段土质欠佳或混杂的杂土过多,则应换土。虽然换土的工作量很大,但必要时必须彻底进行,否则会造成植物生长极其不一致,影响三叶草质量。003S1-2003S1-21、初步平整、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杂草、杂物的地面上应初步作一次起高填低的平整,平整后撒施基肥,然后普遍进行一次耕翻。从而使得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植物的根系发育,便于播种。花卉种植:
3、工程施工中,饮水、排水、弃土、取土坑应考虑当地集雨节水环保措施相结合。2、垃圾集中堆放,定期送指定地点,消毁或深埋。1、施工时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工程竣工后,应对施工地进行清理恢复、平整场地,保护周围生态环境,爱护本地一草一木。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与美化环境做好工作。006S1-2006S1-26.1.2注意事项
(1)材质等级:B+007S1-2007S1-21、木材6.2木材4、在工期安排上对产生大的噪声的施工工序,尽量不安排夜间施工。
(2)水泥混凝土开工前、应参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对水泥混合料进行室内配合比设计及有关试验,确定混合料的配比、路面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等,必要时应先安排铺筑试验路段,进一步确定合理施工配合比后再大规模施工,并按规范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检查验收标准严格控制施工。(1)水泥混凝土施工前必须对下承层的强度和变形进行检测,下承层必须稳定、密实和均匀,检测结果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6.3水泥混凝土施工要求(3)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布的《防腐处理木材的使用分类和要求》(征求意见稿)的分类标准,木材采用高压真空防腐处理,防腐剂采用ACQ/CX8,防腐剂载药量不低于6.5kg/m3。(2)所有规格材四面见线四面刨光。防腐木材材质等级应符合《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5-2003中Ⅱ或Ⅱ级以上的材料要求,防腐工艺有厂家制作完成。
4)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3)水泥和细集料都应有覆盖,防止雨淋过湿。2)不同粒径的碎石以及细集料应分开堆放。1)碎石最大公称粒径应大于31.5mm。集中拌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3)为保证施工质量,不得用商品混凝土替代路面混凝土,水泥混合料均采用机械集中拌和站拌和,并采用全幅/半幅施工。
(2)本次工程采用卵石砌筑。(1)石料:砌石材料坚硬新鲜,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无污垢、水锈等杂质,用于表面的石材,应色泽均匀。石料的物理力学指标应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6.4浆砌石施工要求7)如压实层末端用方木作支撑处理,在碾压后末端成一斜坡,则在第二天开始摊铺新混合料之前,应将末端斜坡挖除,并挖除成一横向(与路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挖出的混合料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拌匀后仍可使用。6)拌成混合料的堆放时间不宜超过24h,宜在当天将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铺筑现场,不应将拌成的混合料长时间堆放。5)混合料的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振捣时的含水量能接近最佳含水量。
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变胶凝材料的配合比时,应重新试验,并报送监理批准。③砂浆②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不得使用。对拌和及养护的水质有怀疑时,应进行砂浆强度验证,如果该水制成砂浆的抗压强度低于标准水制成的砂浆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90%以下时,则此水不能使用。①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种和标号应符合施工要求,到货的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存,受潮湿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4)水泥和水:(3)砂:砌筑砂浆选用中粗砂;粒径为0.35~0.5mm,细度模数为2.3~3.0。
1、基础土方施工采用机械挖土、汽车运输、机械碾压方法施工。6.5基础施工要求(6)砂浆应随拌随用。(5)砂浆拌和时间:机械拌和不少于2-3分钟,一般不允许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湿拌至色泽均匀,方可使用。水泥为±2%;砂±3%;水±1%。拌制砂浆时,严格按照试验确定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称量允许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5、在施工时应按顺序有计划地开展作业面,不宜多开作业面,保证修补路段尽快通车。4、基础施工应注意保通,在施工时应渠化交通,做好安全预告工作,做好文明施工安排,确保施工及行车安全。008S1-2008S1-23、基础处理应避开不利季节,在枯水季节进行施工。2、基础土方必须分层碾压,严格控制最佳含水量,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1)料场表中所列的料场均为推荐料场,施工前施工单位及监理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料,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施工期内应根据料场产量提前进行备料。1、一般事项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基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JGF80/1-2004)的技术规定执行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同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6.6沥青混凝土施工要求7、其他未尽事宜,按相应规范标准执行。6、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文件施工,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文件,施工图说明及设计文件中未提及的,均按交通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2、在开挖路槽内铺筑路面基层前,按规定检查旧路顶面或路基顶面的标高、宽度、路拱横坡、平整度、压实度以等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满足要求后方能铺筑路面基层或粒料层。在铺筑路面面层前,同样需要对基层顶面进行检查,经监理、有关部门及面层施工检测满足本说明及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6)必须按设计组织施工,加强管理,保证连续施工。事前做好应对不利气候的施工准备,保证混凝土路面施工能连续、保质地开展工作。施工时,应分段分幅修筑,设置安全保护设施和疏导交通的标志,保证道路畅通,尤其注意夜间道路行车安全,应保证夜间施工路段有人职守、频闪灯等安全保护设施和疏导交通的标志齐全及使用状态良好。(5)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文件,不得随意变更设计文件,施工图说明及设计文件中未包括的,均按交通部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执行。道路施工时,如发现技术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或驻地监理沟通,及时解决问题。(4)基层摊铺完成后需按规范要求进行养生,达到规范养生标准后及时加铺下面层,当下面层满足要求时才可开放交通,在基层未达到规范的养生要求及下面层摊铺前严禁一切车辆在其上行驶(不包括洒水车)。(3)面层之间应进行连续施工,避免表面被污染。(2)各种材料都必须在施工前以“批”(10t)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相关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对各种矿料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
(5)黏层油应在当天洒布,待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黏层不受污染。(4)浇洒黏层沥青后,严禁除沥青混合料运输车外的其它车辆、行人通过。(3)气温低于10℃时或路面潮湿时,不得浇洒黏层沥青。(2)黏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浇洒过量处应予刮除。(1)浇洒黏层油前,路面有脏物尘土时应清除干净;表面松动的石块应清除;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刷净,待表面干燥后浇洒。3、黏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按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的步骤进行,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中不得随意变更。②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①在面层施工前1~2d内,应清理基层顶面,在半刚性基层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时,并且其平整度及拱度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面层。(1)施工准备4、沥青面层施工要点:
②面层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根据设备情况经试拌确定。009S1-2009S1-2①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机必须配备有材料配合比和施工温度的自动检测和记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