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南票区2024年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项目采购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线上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4年08月06日 09时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1、完成安全利用图斑地块技术措施推荐建议及技术培训。根据类别划分动态调整结果,对38073.31亩安全利用Ⅱ1类和28349.75亩Ⅱ2类的1461个地块、3675.74亩严格管控 Ⅲ 类的103个地块,编制安全利用方案,以图斑地块为单位,结合土壤目标污染物和具体污染特征,编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图斑地块技术措施推荐建议,并完成技术措施告知和技术培训。
2、核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编制评估报告,建立安全利用台账。依据技术指南和相关技术规定,对优先保护类Ⅰ2类、安全利用Ⅱ1类和Ⅱ2类、严格管控Ⅲ 类污染耕地区域进行安全利用效果评估,持续跟踪后续风险管控效果,评估项目包括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等元素,完成2023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核算,编制评估报告,建立安全利用台账。
以上两项工作包括历年农业生产资料数据整理分析、安全利用技术措施筛选、措施面积拟合提取、自评估点位布设、评估样品采制留存测与评价,有效面积自评估及安全利用率核算、论证研讨、报告编制、报告及图表印刷等。
3、强化跟踪管理,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根据本地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效果评估结果和类别划分动态调整结果,参考国家相关技术导则,在已划定的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的区域,选择100 亩(自然边界)适宜区域采用治理式休耕的方式,逐步开展已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管控动态调整,继续探索适宜当地的种植结构调整产业模式和本地区污染类型及特征的安全利用技术模式。包括技术方案编制、内业工作、外业工作、实验数据及报告编制与印刷等。
4、逐步开展动态调整后新增耕地的土壤质量评估。对动态调整后的I*类别的评价单位逐步开展土壤质量评估工作,率先开展污染耕地周边的I*类别土壤质量评估,涵盖高潜在风险区域面积848.96亩,按照150亩精度布设点位,涉及评估点位6个,中潜在风险区域面积21302.27亩,按照500亩精度布设点位,涉及评估点位43个。共采集土壤样品49个,评估项目包括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等,编制2024年污染耕地周边的I*类别土壤质量评估报告。包括技术方案编制、内业工作、外业工作、实验数据及报告编制、报告及图表印刷等。
以上工作成果均需形成一图一表一报告,编制清单,确保结果和数据库能够通过省政府审核并录入到国家信息管理平台。
5、具有较强信息管理能力,及防止敏感数据外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