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cxhq2023012
预算金额-
招标联系人孙老师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2023/06/19
公告正文
本项目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体育馆电缆耐压、项间绝缘、对地绝缘“三合一”试验比价,项目比价方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后勤基建处。现将该项目以询价比选的方式进行,有关询价比选事项说明如下:
一、项目编号:CXHQ2023012
二、询价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体育馆电缆振荡波局放试验、耐压试验、超低频介损试验“三合一”试验
三、资金情况:已落实
四、项目简介:
10kV电缆“三合一”试验:振荡波局放试验、耐压试验、超低频介损试验。
具体线路:
1、牧棠路1号分接箱至1#高配室
2、邻乐路环网柜至邻乐路分接箱
3、邻乐路分接箱至1#高配室
4、1#高配室体育馆5T箱变出线间隔至体育馆5T箱
本项目1个包:控制总价 30000.00元。
五、技术要求:详见附件  
六、供应商资格要求: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专业检测人员须配备高压电工资格证。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本次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七)业绩要求:近3年内具有类似业绩。
(八)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询价比选。
七、本次报价包含:税费、人工费等其他费用。
八、询价单位需提供如下响应文件(以下资料提供复印件且均须加盖询价单位公章(鲜章)并装订成册密封包装)(包括但不限于)
(一)有效的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法人代表针对本项目的谈判授权书原件(包含企业法人代表和被授权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三)报价单加盖供应商鲜章单独密封。  
(四)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供承诺函)。
(五)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检测人员须提供高压电工资格证件复印件。
(六)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提供承诺函)。
(七)参加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提供承诺函)。
(八)提供近3年内类似业绩资料文件
(九)投标单位认为需要提供的资料文件。
九、询价文件的递交地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后勤基建处采供与资产科(信达楼A座105办公室)
十、询价地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信达楼A座105办公室)
十一、询价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3年6月19日10:00时(北京时间)
本次询价不接受以电子邮件、传真及邮寄方式递交的询价文件。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询价文件,采购人不予受理。
十二、其他要求:
(一)本次询价报价为一次报价,询价小组根据符合项目询价需求、服务水平相当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直接确定成交单位。成交单位需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三合一试验。
(二)结算方式:成交服务商在出具试验报告后15日内一次性支付款项。
(三)若递交询价文件的商家不足三家或资格审查后不足两家,本项目终止。
十三、本采购结果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后勤基建处官网上以公告形式发布
十三四、联系方式:
报名联系:孙老师     电话:028-85651727
联系通讯地址: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学府路一段24号
 
                             后勤基建处采供与资产科                                                    
                               2023年6月16日
 
 
 
 
 
 
 
 
 
 
 
 
 
 
 
 
 
 
 
 
 
 
 
附件
技术要求
一、技术指标及实施要求
1.1测试设备要求
(1)为满足电缆三合一检测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要求,应答人应具有至少2套超低频监测性耐压测试、介损检测,以及振荡波局部放电检测的专业设备,同步配备气体检测仪(具有声光报警功能)、验电设备、通风设备、个人防护器具等安全工器具。
(2)为满足项目进度需求,应答方应配备至少2套检测设备及相应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同时提供所采用设备的权威三方检测报告;配备至少2套绝缘电阻测试仪和低压脉冲反射仪;配备保证现场工作需要的交通工具;工作现场应配备标准的试验棚和试验工作台,以及相应的移动试验电源。
(3)检测设备的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或高于以下要求:
a.电缆振荡波局部放电测试系统参数、功能要求:
项  目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制造厂(商)

原产地

产品型号、规格

最高输出电压
kV
30kV(peak)
操作系统
中英文测试操作系统,能够通过笔记本电脑直连网线或无线局域网远程控制操作单元,设备应操作简单,接线方便。
操作系统连接方式
无线、USB
安全性
设备应具有外接紧急制动开关,提供手动紧急断电
高压开关
高压远程控制连接,导通时间:不大于1µs
升压方式
自动、手动。局放测试过程中实时可以显示测试结果
精度
±1%
分辨率
0.1kV
线圈电感值
H
0.75H
测试频率范围
Hz
20Hz—800Hz
DAC测试电容范围
µF
5µF/30 kV,最高10 µF,测试电缆时电缆长度可达10km
高压激励电流
mA
13mA
可测电缆范围
km
≥10km
测试电缆电压及长度范围
满足10kV电力电缆测试
对电缆的最大测试长度不低于10km
能对100m以内的电力电缆进行测试
测试时,能有效对电缆全距离范围上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距离定位
数据采集、接口:
集成 100MHz DAQ,8 位,USB 2.0,以太网(可选)
局放测量带宽
根据标准 IEC 60270
PD局放定位带宽
kHz
150kHz-50MHz,根据电缆长度能自动选择带宽
局放校准
pC
1pC-150nC,至少14档可调
局部放电测量精度
pC
≤1pC
局部放电定位精度
m
1m
TDR 接头定位校准模式
集成
工作电源:
110—240V,48—63Hz,650VA
环境温度(运行)

-25℃至+65℃,无凝结
保存温度:
-25℃至+70℃
重量(不包含运输箱)
kg
72
检验证书
国家级权威机构检验报告
使用证明
提供客户使用证明(电科院、电校等用户单位)
专业分析软件
操作界面
中文
软件功能
具备自动分析定位诊断功能,可同时显示多个局放点
自动诊断分析和结果报告功能
具备自动诊断分析和结果报告功能:测试结束后,一键自动生成分析报告,便于操作人员在现场立即制定维修和更换计划
专业加密分析盘
防止数据外泄
功能要求
1、采用单体结构设计,用户自定义国网加压规程步骤可一键加压测量,并准确定位多个局放缺陷位置,测试结束一键自动生成报告,可扩展双端测量功能, 及近端测量功能;
2、校准器1pC-150nC量程至少14档可调;
3、测试操控界面可实时显示具体局放位置;
4、根据测试局放信号幅值大小可实时调节测试量程范围,以便测得更为精准的局放值。
无局放补偿电容
最大输入电压
不低于40kV
电容量
0.38µF
自身干扰水平
<1pC
重量
<8.5kg
TDR脉冲时域反射仪
测量范围
0–50km
采样率
800 MHz
V/2
50m/us-150m/us
存储
至少存储100组数据
环境温度
-25℃~85℃
相对湿度
不低于95%
扩展ATL功能
近端测量功能
可扩展近端测量功能,重量〈16kg,方便于变电站2.3楼测试
扩展DS功能
双端测量功能
可扩展双端测量,采用被测电缆通讯,最长可达20km,提供证明文件

b.电缆超低频介损、耐压试验检测系统的参数、功能要求:
项  目
单位
招标人要求值
制造厂(商)
-
原产地
-
产品型号规格
-
测试对象:10kV电缆
-
耐压测试(完全满足GB50150-2016)
介损测试(完全满足IEEE400.2-2013)
介损测量精度
≤1×10-4
最高测试电压
kV
≥24kV(有效值),≥34kV(峰值)
最高输出电流
mA
不低于60mA
输出电压包括
超低频正弦波、超低频方波、直流电压
电缆护套测试符合标准
IEC 60502、IEC 60229标准
主机带自动报告生成功能
有(可以图形化直观显示测量结果)
数据处理分析
带测量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USB/蓝牙接口进行数据通讯,可在电脑上浏览测试数据
与电脑通讯方式
需采用无线通讯,现场移动不受有线限制
可检测电缆的表面泄漏电流

设备结构
设备需采用一体式结构,单体设计
单一测试引线
单根测试引线需与主机直连
介损测试要求
• 超低频正弦波 ≥1-24 kV有效值
• 负载范围 ≥3nF–1.5μF
• 分辨率 ≤1×10-4
• 精确度 1×10-4
• 介损测量频率 0.1Hz
输出电压要求
-
• 频率范围 0.01–0.1 Hz(默认0.1Hz)
• 超低频正弦波≥1–24 kV rms (34 kV peak)
• 灵敏度 0.1kV
• 精确度 1 %
• 负载范围(超低频测试) ≥500pF–10μF
输出电流要求
-
• 测量范围 ≥0-60 mA
• 灵敏度 1μA
• 精确度 ±1%
• 最大容性负载 0.1Hz、电压最大值时,负载:0.5μF;
最大容性负载
-
频率@0.1Hz、电压有效值 @32kV时不小于1.0μF
测试时间
可连续工作时间不低于8小时
其他参数
输入电压
V
100–240V,50/60 Hz
功率
VA
最大400 VA
设备便携性
整套设备重量不大于39kg
尺寸 (长x宽x高)
50cmx30.5cmx45.7cm
防护等级
封装部分不低于IP54
数据接口
USB2.0
运行温度
°C
-5 至+ 55
存储温度
°C
-25至 +70
设备功能及要求
安全和电磁兼容性应符合CE标准,符合低电压指令(2014/35/EC)\电磁兼容性指令(2014/30/EC)、环境影响 EN60068-2和后续版本
电缆测试应符合DIN VDE 0276-620/621CENELECHD 620/621、IEEE 400-2012、IEEE 400.2-2013、IEC 60060-3标准
电缆护套测试应符合IEC 60502、IEC 60229标准
数据处理分析应带测量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USB接口进行数据通讯,可在电脑是哪个浏览测试数据
介损测试应满足自动检测和补偿泄漏电流,且主机不需要接其他配件,即可完成介损测试
用户界面语言应为英语、中文(简体)
整体设备重量小于39kg,单主机即可完成介损和耐压测量及报告测试完成后,主机带自动报告生成功能
进行测试时能检测电流的表明泄漏电流
应具有通过外接局部放电测量配件,升级成为具备耐压、介损、局放三合一同时同步测试的配电电缆综合测试诊断系统的功能
介损测试功能应完全集成到设备内部,无需外接介损测试配件

1.2检测人员要求
配置不少于2组完整的电缆“三合一”检测团队,至少包含4名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及1名项目资料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应熟悉设备特性,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对异常数据做详细讲解),项目资料管理人员需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1.3其他要求
(1)应提供完整的电缆“三合一”检测服务方案。
(2)由于电缆“三合一”检测受停电时间影响,对乙方的临时现场响应具有很高要求,因此乙方需在川内设有长期性驻点服务机构(提供证明材料),以保障服务响应时间为甲方提出需求后10分钟内技术响应;120分钟内人员现场响应到位。
(3)针对电缆“三合一”诊断出严重缺陷需进行处理修复的情况,乙方应无条件对处理修复后的电缆在第一时间进行免费复测。
(4)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电缆三合一检测可能配合其他停电检修计划完成。因此电缆三合一检测工作需严控检测时间,保证计划停电时间前完成检测工作,乙方试验全过程应在90分钟(即1.5小时)内完成。
(5)施工现场做好安全文明施工,无投诉和安全事故事件发生。所有工作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相应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
二、技术标准、最终达到的技术参数、技术规范等技术性描述:
Q/GDW11838-2018《配电电缆线路试验规程》
Q/GDW 643-2011 《配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国家电网安质〔2014〕265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试行)》
DL/T 846.4-2004  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Q/GDW11316-2014  电力电缆试验规程《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
DL/T 846.4-2004《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局部放电测试仪》
Q/GDW11223-2014 《高压电缆状态检测技术规范》
Q/GDW11224-2014 《电力电缆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设备技术规范》
三、成果形式及数量要求
(1)每条电缆检测结束后出具综合评估分析报告,受托方对诊断过程存在异常现象的设备进行会诊定性,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2)振荡波局放检测报告应不少于包含局部放电图谱、局部放电点定位图、局部放电点放电量以及试验结果等。
(3)超低频介质损耗检测报告应不少于包含超低频介损随时间稳定性、介损变化率、介损平均值以及根据电缆超低频介损检测结果评价标准形成电缆绝缘层老化状态评价结论等。
(4)超低频耐压试验报告应包含不少于电缆耐压前、后绝缘电阻,耐压电压、耐压时间、泄漏电流等。
(5)每段电缆试验现场过程资料必须齐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