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兰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聚焦制造强国战略要求,加快促进制造业优化结构、提升能级,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相关情况和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目前,兰陵县制造业还处在低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业主要以矿业为主,行业水平处于开采,简单粗加工阶段,采矿产业链条短且单一,机械制造以订单式生产为主,产品结构简单且技术含量不高,先进制造业的基本条件和环境还未形成,产品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亟需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我县制造业产业技术低,企业核心技术少,多为代工企业,传统制造业亟待转型提升,与制造业相配套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两化融合程度较弱。全县216家规模企业,近200家企业处于人工或机械化水平,仅少数企业处在数字化企业程度,个别企业虽然处于自动化,但水平不高。为适应国家工业互联网发展要求,我县也努力采取措施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如点豆(山东)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山东普金肥料有限公司的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典型。旨在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服务新型智慧农业。平台以用户为中心,运用信息化技术,重点打造工业企业配套农资链、农副链、金融链、物流链、服务链为主体的五大链条。山东史贝美肥料有限公司的地保姆也是一家工业企业互联网,有效推进企业肥料销售、原材料采购等互联网发展。
我县制造业企业多数停留在半人工半机械化情况,条件好一点的部分达到数字化程度,目前全自动化的企业很少。与先进地区仍有不小差距。要想实现智能化(工业互联网)仍需较长时间。工业用能、环境和安全等面临更严格的限制,制造业发展受大气污染治理、工业用能指标、环保政治、土地指标定空间受限,发展面临不同程度制约。政策的不连贯性阻碍制造业发展。如2014年市政府推进工业机构转型升级(临政发【2014】14号),兰陵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兰陵政发【2014】20号),实施不彻底,后续工作跟进不强;再如市政府推进10+6产业推进,县政府推进3+2产业推进,都存在政策连续性不强问题。
二、建议
我县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找准战略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制造强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成为兰陵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必须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方针,把增强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放在首要位置,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
(1)稳定重点项目投资。科学谋划项目布局。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重点推进国铭球墨铸管等重大项目建设,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带动整个行业制造智能化水平提升。
(2)推动“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的融通发展,实现真正的区域链和物联网。从产业链看,当前我县工业企业多数是单打独斗的企业,国内情况多数是此种情况,为整合资源,提高产业效率,作为制造业,要采用制造业+互联网的方式。可以从不同程度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企业的效益。同时在制造业+互联网+金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实现企业不动产的资产化,优化企业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全行业的合理的资源配置及相关行业网状的优化升级的区域链和物联网。
(3)降低实体企业成本。一方面,有效降低企业外部成本,落实国家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政策,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及制度性交易、融资、用能用地等成本;同时,鼓励企业内部挖潜降本,支持企业引入智能制造、精益生产等,降低生产成本;鼓励支持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和技术创新,树立降本增效标杆型企业。
(4)重点加强创新型人才、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按行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注重培养规模和质量。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吸收,着力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带动我县行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优化政策落实和配套,为人才在兰陵创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2018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