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办事处关于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室)服务项目的竞争性磋商采购公告
金额
-
项目地址
江苏省
发布时间
2022/03/14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项目概况
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室)服务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3月25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SZCH2022-SP-C-001-001
项目名称: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室)服务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
人民币(大写):壹佰捌拾玖万元整
人民币(小写):¥1890000.00
釆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2021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的通知》明确通过建立社会工作站,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米。随后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关于社会工作站建设也出台相关文件。社会工作站是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探索,更是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在“五社联动”指导下,胜浦街道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发力,充分发挥红色管家促进参与式治理,持续创新迭代促进区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作为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提升区域居民生活幸福满意度、区域志愿慈善氛围创造度、区域多元协同发展活力度等重要作用。基于此,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将聚焦民生服务中心、组织培育中心、治理发展中心、资源集成中心、人才成长中心五大功能中心定位,街镇层面社会工作站层面以“服务、赋能、公益”的三大体系构建街镇社会工作站场景,形成“4+3+2”(4类民生服务、3类支持性服务、2类基层治理服务)的社会工作站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社区层面以“专业性服务、融合性文化、参与式治理”三大体系构建社区社会工作室服务场景,形成“1+1+X”(1类专业人群服务、1个治理项目、X类特色延伸服务)社会工作室服务内容,不断促进和完善社会工作服务内涵。
(二)项目目标
1、以人为本,专业引领。胜浦社会工作站作为区域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平台,针对“一老、一小、一残”及社会救助群体项目开展专业性的督导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在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2、政府引导,多元协同。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主体参与并重,强化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区联动、社工协助、组织撬动、志愿参与、社会资源链接等“五社”力量,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探索形成服务联盟支撑的可持续建设模式。
3、迭代创新,体系推进。大胆探索、迭代优化,不断实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场景创新、制度创新,系统推进专业社工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协同治理、慈善氛围营造等内容。
(三)社会工作站服务内容及指标
1、枢纽平台服务
1.1制度建设
服务内容:发挥社会工作站的“统筹性、专业性”,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站(室)的运营管理制度(场地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组织联席制度,促进社会工作站(室)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服务清单,针对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统筹下的服务项目,建立项目遴选、监管、评估机制,不断促进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化发展;定期对社会工作站空间进行氛围营造,展现组织风采风貌及街道工作成果;对胜浦街道关于社会工作站的突发性、临时性的事务进行支持协助。
服务指标:①由1名项目主管、3名项目社工,负责社会工作站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②建立一套社会工作管理制度和联席制度;③针对社会工作站统筹下的社会组织服务进行项目遴选、监管、评估和考核;④每月进行1次社会工作站的简报宣传,并形成社会工作站年报。
1.2资源整合
服务内容:第一,结合社会工作站的枢纽职能,通过链接爱心企业、整合部门公益资金,搭建社区慈善基金平台,整合慈善资源形成资源清单,下好资源一盘棋。第二,整合辖区内的各类服务阵地,形成以社会工作站为中心,以红浦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关爱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精神康复驿站、社会工作室等为二级多点辐射,以N个亲邻互助项目为末梢触点的三级服务网络,完善阵地建设,同时畅通阵地互联机制,将各类服务输送至“最后一米”。第三,通过整合社会救助群体和各个社区治理需求形成“微梦想”清单,以每年一期的形式进行“梦想”发布,依托慈善资金实现为梦想,促进资源的良性循环。第四,梳理形成街道红浦驿站服务清单,包括常态化服务内容、不定期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服务指标:①形成一份资源清单;②形成街道各阵地联动机制;③形成一份“微梦想”清单;④基于群体和社区需求,以每年一期的形式进行“梦想”发布,促进需求清单和项目清单的精准匹配联动;⑤形成红浦驿站服务清单,并组织实施。
2、持续深化组织培育
2.1社会组织赋能
服务内容:根据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需求,提供规范化指导和日常咨询辅导,对接组织所需资源,引导组织参加年检和等级评估,抽查和监督街道社会组织业务活动开展并定期汇报。同时,搭建在地社会组织经验交流平台,围绕社区社会组织专业服务、规范化运行、专业能力提升等相关内容开展常态化联席会议、组织交流和培训沙龙。
服务指标:项目周期内,①根据街道及社会组织需要,为组织提供日常咨询辅导每年不少于40次;②为组织提供年检、等级评估、注册、变更、注销等规范化咨询不少于40次,并跟进服务进度,确保各项任务完成;③每年开展线上或线下联席会议不少于6场,社会组织年检培训1场,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培训每年1场,对街道备案和注册社会组织业务开展情况抽查督导覆盖率不低于60%,对业务主管单位为本街道的注册社会组织全面走访每季度1次。
2.2志愿队伍培育
服务内容:社会工作站层面聚焦“困境老年人”、“残疾人”、“困境青少年”三类人群,打造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在队伍建设上,从基础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技巧、服务价值等方面加强志愿者能力提升和服务素养;在服务内容上,细化志愿服务内容清单,撰写志愿服务手册和服务要求,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在服务机制层面,完善志愿者积分及兑换流程,实现激励机制、保障持续参与。通过志愿队伍培育,自下而上夯实社会工作站在民生服务工作中的基础和服务路径。
服务频次:①培育三支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不少于20人;②志愿者开展每年不少于6次培训,开展不少于2次志愿者集中大型活动;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2场。
3、督导赋能机制
3.1民生服务督导
服务内容:聚焦各类民生服务项目提供精准赋能服务。依托社会工作室,不断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制定居民需求清单,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工作方法,实现一人一档、专人跟踪、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各项活动,提升服务质量效能,确保服务范围全覆盖。同时通过社会工作站督导体系,针对一老一小一残及社会救助项目进行参与式督导和赋能,促进困境群体服务的成效化、专业化。
服务指标:聚焦困境人群,开展个案督导和小组督导,每季度不少于1次,实现一案一督的专业把控,促进专业的服务化。
3.2社工能力提升
服务内容:为进一步促进社工人才建设,构建胜浦街道社工人才库,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在地社会组织人员能力提升。整个培训以“分层培训+全体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实务工作相结合”的双结合,采取“培训、游学、工作坊”等培训,从意识培养、专业知识、实务能力三个维度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服务指标:①制定社会工作站(室)的社工培养年度计划;②建立社会工作站督导机制并每月开展团体督导1次;③全年举办社工实务能力培训不少于12次。
3.3社工实务赋能
服务内容:通过开设“金牌社工训练营”,针对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社工开展整合、实践性的培训服务,在开展技术性输入的同时加入实践赋能,不断提升社工能力,促生社工成长微循环。同时,通过依托社工成长“技能PK赛”、社区协商治理论坛等内容,搭建社工展示平台。
服务指标:①开展1个金牌社工训练营概念的培训专题班,周期化、定向化的开展培训;②协助街道开展“以我为荣”技能PK赛,搭建社工展示平台,提升社工的影响力。
4、治理品牌提升
服务内容:联动社会工作室的服务内容,进行各个社区治理品牌的提升,通过聚焦性开展社区需求(问题)诊断,收集和整理社区的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并定向的结合社区社会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工作,开展服务品牌规划、治理成效梳理、案例整理等工作,提升区域基层社区治理服务品牌化。同时,在聚焦部分社区开展试点品牌服务:
①针对胜浦街道以老旧小区和拆迁安置小区的人口老龄化、环境老旧化等现象,从“社区规划设计”角度进行试点社区基础环境、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文化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积极营造老年友好社区氛围。
②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站依托锦溪北省级儿童关爱之家阵地,围绕儿童友好理念,以儿童社区成长、社区教育和社区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社区,通过儿童议事、儿童参与等教育,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参与式治理、联动式教育,有序探索引导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构建良好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③进一步整合辖区助残资源,包括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中心、“浦之翼”公益之家等,结合助残月残疾人招聘专场、社会救助、“小红花公益坊”等项目,梳理残疾人生活服务需求清单、就业帮扶清单、专业技能提升清单等。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实现残疾人与企业的对接,
最终构建胜浦街道残疾人服务之家。
④跟踪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实施,依托红色管家工作法,做实做亮书记项目、特色项目,形成具有以点带面效应的项目,并长期保持,将党组织的服务送到每个群众身边。
服务指标:①开展社区需求(问题)诊断1次,并形成各个社区的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②聚焦性的针对社区治理工作进行品牌概念、品牌挖掘、品牌提升规划的集中培训4次,社区品牌规划指导工作2次。③社会工作站聚焦3个老旧小区开展适老化社区建设推广;④聚焦2个基础较好的社区,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品牌打造。⑤每周汇总各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根据街道意见,反馈并督促各社区实施。
5、街道治理品牌深化服务
服务内容:结合胜浦街道“五社联动”工作的思路和服务推进,发掘社区共性需求、形成社区服务共识,通过平台搭建、服务下沉、品牌提炼,由社会工作站层面自上而下的推进治理工作,形成街道社区治理品牌。
①搭建红管积分平台,自上而下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制度、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胜浦街道志愿者服务内容,从线上+线下平台,促进“慈善+社工+志愿”的深度联动,将志愿者注册、参与、积分等流程形成闭环化、持续化、有效化。
②“社企益心”品牌系统深化,结合辖区企业众多的特点,采用“双轨并进,一体孵化” 的社企综合孵化模式,挖掘企业内的职工达人、能人、团体,为其进行增能。同时,依托2.5产业园“社企之家”平台打造为企服务前沿阵地,以社会工作站资源统筹和部门联动的能力,联动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部门打造多元阵地,整合多方资源,共建高质量的社企服务。
③以赛促效,“双赛”结合,推进治理服务亮点化、品牌化。第一,协助街道开展“一心一益”公益比赛,依托党建为民服务经费、微公益创投等资金,通过入围赛、晋级赛、决赛路演等遴选和资助具有创新性且有核心竞争力的公益项目,落地社会工作站(室),深化治理品牌,提升公益氛围。第二,协助街道开展“我爱我家”案例评选,对于社区开展的针对改善社区环境、社区融合、邻里互助、楼道微自治、关爱特殊人群、环保志愿等项目进行案例的招募、路演、评选和公示,选出街道“十佳案例”,使治理成果可视化,同时进行系列化宣传并在区级及以上媒体报道,提升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服务指标:①形成红管积分体系;②围绕“社企益心”品牌等治理主题思路开展服务深化,每月不少于1次活动;③协助街道开展“一心一益”公益项目大赛和“我爱我家”案例评选两个赛事。
(四)社会工作室服务内容及指标
每个社会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包括“1类专业人群服务+1个治理类服务+X项特色服务”,每个类别的服务框架如下,社区可根据实际需求,参考框架内的服务进行选择和个性化设计。
1、1类专业人群服务
聚焦社区内的至少1类基础人群开展专业服务工作,提升社区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具体参考清单内容如下:
2、1类治理类服务
结合社区治理工作和服务内容,开展至少1个社区焦点治理,并进行案例化、品牌化提升,具体参考清单内容如下:
3、X类延伸特色服务
结合社区优势,开展不少于1个特色品牌服务,具体参考清单如下:
(五)团队配置
1、执行团队配置
磋商响应单位须为本项目配置1个区域经理、1个项目主管、1个专业社工。其中区域经理须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资质,且具有5年以上社会工作项目运营和管理经验;项目主管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资质的,且具有3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项目社工要求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并具有社工证。社会工作室按照2个社区配备1个社工,共配备12名社工,其中持证社工或有社会工作教育背景的社工不少于50%(6人及以上)。执行团队共须配备15名工作人员。磋商文件中须提供相关学历或资质证书复印件、社会工作经验证明文件复印件、社工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未提供或提供不全的视为未实质响应采购需求。
2、督导团队配置
磋商响应单位须为本项目团队配备专业督导3人,其中1名个案服务督导、1名社区工作督导、1名项目管理督导。磋商文件中须提供3名专业督导员证书复印件,未提供或提供不全的视为未实质响应采购需求。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壹年。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合格磋商供应商的一般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落实釆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采购文件
1、时间:2022年3月14日至2022年3月21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3、本项目为网上招投标项目,供应商应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园区采购系统、线上获取招标(采购)文件,线上获取更正(补充)文件、对投标(响应)文件进行电子签章、线上递交投标(响应)文件;应使用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制作电子版投标(响应)文件。未按要求线上递交电子投标(响应)文件将被拒收。
4、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及使用指南:
遇到无法申领电子营业执照的情况,投标单位(供应商)应拨打电子营业执照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或者APP中技术支持人员电话咨询,当得到答复确非投标单位(供应商)自身原因导致时,请及时与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512-66605055(时工)、0512-66605630(盛工)、66605052(谢工)。经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核查确认后,投标单位(供应商)可办理CA证书并先至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相关系统设置,再进入平台完成交易。电子营业执照及CA证书办理及使用指南详见“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指引”―“采购类——苏州工业园区电子招投标平台操作手册-供应商”栏目。
考虑到熟悉电子营业执照操作(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办理使用CA证书)需要一定的时间,请提早准备以免耽误采购活动。
5、招标(采购)文件的获取:
登录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首页右侧 “政府/国企/集体企业采购系统”,根据提示,在招标公告页面右侧“文件领取”列表下载招标(采购)文件,下载文件日期即为获取招标(采购)文件的日期。
6、更正(补充)公告及附件的获取
供应商应及时关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的更正(补充)公告,同时在园区采购系统“我的项目-项目流程-答疑文件”中下载更正(补充)资料,如有遗漏(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未下载或下载不完整),所造成的投标失败或损失由供应商自行负责。
7、技术支持
1)招投标工具及电子招投标平台技术支持:新点客服
服务时间及方式:8:00-21:00×7天;
客服电话:4009980000;
电话:0512-66605609;
手机:15151408200;
2)网络中断故障技术支持: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服务时间及方式:8:00-21:00×7天;
电话:0512-66605052;
手机:17315885859。
注:未按上述方式获取磋商响应文件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本项目磋商响应活动。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2年3月25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168号市场大厦二楼)
五、开启:
时间:2022年3月25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168号市场大厦二楼)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1、本采购信息公告媒体:苏州市政府采购网、江苏政府采购网。
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采购活动。
3、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监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
4、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本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为:其他未列明行业
5、疫情防控期间必须要进行采购的理由:为了满足采购单位项目服务需求,故须加紧项目的实施。
6、针对疫情期间,供应商须知:请各供应商做好疫情防护工作请关注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最新通知,以最新通知为准!
通知情况详见: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工作动态-关于疫情期间参加交易的提示。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办事处
地 址:苏州工业园区中胜路8号
联系方式:0512-62836191(韩诚)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苏州诚和招投标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市竹辉路477号咨询大厦二楼
联系方式:0512-65161796、0512-65161672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刘琦、张宬
电话:0512-65161796、0512-65161672
苏州诚和招投标咨询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4日
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室)服务项目的潜在供应商应在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获取采购文件,并于2022年3月25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前提交响应文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编号:SZCH2022-SP-C-001-001
项目名称: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室)服务项目
采购方式:竞争性磋商
预算金额:
人民币(大写):壹佰捌拾玖万元整
人民币(小写):¥1890000.00
釆购需求:
(一)项目概况
2021年4月《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的通知》明确通过建立社会工作站,打通基层服务的最后一米。随后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关于社会工作站建设也出台相关文件。社会工作站是基层社区治理工作的重要探索,更是发挥专业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在“五社联动”指导下,胜浦街道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发力,充分发挥红色管家促进参与式治理,持续创新迭代促进区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作为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提升区域居民生活幸福满意度、区域志愿慈善氛围创造度、区域多元协同发展活力度等重要作用。基于此,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将聚焦民生服务中心、组织培育中心、治理发展中心、资源集成中心、人才成长中心五大功能中心定位,街镇层面社会工作站层面以“服务、赋能、公益”的三大体系构建街镇社会工作站场景,形成“4+3+2”(4类民生服务、3类支持性服务、2类基层治理服务)的社会工作站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社区层面以“专业性服务、融合性文化、参与式治理”三大体系构建社区社会工作室服务场景,形成“1+1+X”(1类专业人群服务、1个治理项目、X类特色延伸服务)社会工作室服务内容,不断促进和完善社会工作服务内涵。
(二)项目目标
1、以人为本,专业引领。胜浦社会工作站作为区域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平台,针对“一老、一小、一残”及社会救助群体项目开展专业性的督导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在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2、政府引导,多元协同。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主体参与并重,强化顶层设计、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区联动、社工协助、组织撬动、志愿参与、社会资源链接等“五社”力量,不断激发社会活力,探索形成服务联盟支撑的可持续建设模式。
3、迭代创新,体系推进。大胆探索、迭代优化,不断实现服务创新、模式创新、场景创新、制度创新,系统推进专业社工服务、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协同治理、慈善氛围营造等内容。
(三)社会工作站服务内容及指标
1、枢纽平台服务
1.1制度建设
服务内容:发挥社会工作站的“统筹性、专业性”,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站(室)的运营管理制度(场地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项目管理制度)、组织联席制度,促进社会工作站(室)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服务清单,针对胜浦街道社会工作站统筹下的服务项目,建立项目遴选、监管、评估机制,不断促进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化发展;定期对社会工作站空间进行氛围营造,展现组织风采风貌及街道工作成果;对胜浦街道关于社会工作站的突发性、临时性的事务进行支持协助。
服务指标:①由1名项目主管、3名项目社工,负责社会工作站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②建立一套社会工作管理制度和联席制度;③针对社会工作站统筹下的社会组织服务进行项目遴选、监管、评估和考核;④每月进行1次社会工作站的简报宣传,并形成社会工作站年报。
1.2资源整合
服务内容:第一,结合社会工作站的枢纽职能,通过链接爱心企业、整合部门公益资金,搭建社区慈善基金平台,整合慈善资源形成资源清单,下好资源一盘棋。第二,整合辖区内的各类服务阵地,形成以社会工作站为中心,以红浦驿站、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关爱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精神康复驿站、社会工作室等为二级多点辐射,以N个亲邻互助项目为末梢触点的三级服务网络,完善阵地建设,同时畅通阵地互联机制,将各类服务输送至“最后一米”。第三,通过整合社会救助群体和各个社区治理需求形成“微梦想”清单,以每年一期的形式进行“梦想”发布,依托慈善资金实现为梦想,促进资源的良性循环。第四,梳理形成街道红浦驿站服务清单,包括常态化服务内容、不定期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
服务指标:①形成一份资源清单;②形成街道各阵地联动机制;③形成一份“微梦想”清单;④基于群体和社区需求,以每年一期的形式进行“梦想”发布,促进需求清单和项目清单的精准匹配联动;⑤形成红浦驿站服务清单,并组织实施。
2、持续深化组织培育
2.1社会组织赋能
服务内容:根据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需求,提供规范化指导和日常咨询辅导,对接组织所需资源,引导组织参加年检和等级评估,抽查和监督街道社会组织业务活动开展并定期汇报。同时,搭建在地社会组织经验交流平台,围绕社区社会组织专业服务、规范化运行、专业能力提升等相关内容开展常态化联席会议、组织交流和培训沙龙。
服务指标:项目周期内,①根据街道及社会组织需要,为组织提供日常咨询辅导每年不少于40次;②为组织提供年检、等级评估、注册、变更、注销等规范化咨询不少于40次,并跟进服务进度,确保各项任务完成;③每年开展线上或线下联席会议不少于6场,社会组织年检培训1场,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培训每年1场,对街道备案和注册社会组织业务开展情况抽查督导覆盖率不低于60%,对业务主管单位为本街道的注册社会组织全面走访每季度1次。
2.2志愿队伍培育
服务内容:社会工作站层面聚焦“困境老年人”、“残疾人”、“困境青少年”三类人群,打造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在队伍建设上,从基础意识、服务理念、服务技巧、服务价值等方面加强志愿者能力提升和服务素养;在服务内容上,细化志愿服务内容清单,撰写志愿服务手册和服务要求,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在服务机制层面,完善志愿者积分及兑换流程,实现激励机制、保障持续参与。通过志愿队伍培育,自下而上夯实社会工作站在民生服务工作中的基础和服务路径。
服务频次:①培育三支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不少于20人;②志愿者开展每年不少于6次培训,开展不少于2次志愿者集中大型活动;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12场。
3、督导赋能机制
3.1民生服务督导
服务内容:聚焦各类民生服务项目提供精准赋能服务。依托社会工作室,不断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等领域对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制定居民需求清单,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工作方法,实现一人一档、专人跟踪、动态管理,定期开展各项活动,提升服务质量效能,确保服务范围全覆盖。同时通过社会工作站督导体系,针对一老一小一残及社会救助项目进行参与式督导和赋能,促进困境群体服务的成效化、专业化。
服务指标:聚焦困境人群,开展个案督导和小组督导,每季度不少于1次,实现一案一督的专业把控,促进专业的服务化。
3.2社工能力提升
服务内容:为进一步促进社工人才建设,构建胜浦街道社工人才库,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在地社会组织人员能力提升。整个培训以“分层培训+全体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实务工作相结合”的双结合,采取“培训、游学、工作坊”等培训,从意识培养、专业知识、实务能力三个维度开展相关培训工作。
服务指标:①制定社会工作站(室)的社工培养年度计划;②建立社会工作站督导机制并每月开展团体督导1次;③全年举办社工实务能力培训不少于12次。
3.3社工实务赋能
服务内容:通过开设“金牌社工训练营”,针对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社工开展整合、实践性的培训服务,在开展技术性输入的同时加入实践赋能,不断提升社工能力,促生社工成长微循环。同时,通过依托社工成长“技能PK赛”、社区协商治理论坛等内容,搭建社工展示平台。
服务指标:①开展1个金牌社工训练营概念的培训专题班,周期化、定向化的开展培训;②协助街道开展“以我为荣”技能PK赛,搭建社工展示平台,提升社工的影响力。
4、治理品牌提升
服务内容:联动社会工作室的服务内容,进行各个社区治理品牌的提升,通过聚焦性开展社区需求(问题)诊断,收集和整理社区的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并定向的结合社区社会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工作,开展服务品牌规划、治理成效梳理、案例整理等工作,提升区域基层社区治理服务品牌化。同时,在聚焦部分社区开展试点品牌服务:
①针对胜浦街道以老旧小区和拆迁安置小区的人口老龄化、环境老旧化等现象,从“社区规划设计”角度进行试点社区基础环境、社区老年教育、社区文化环境和社会支持等四个方面积极营造老年友好社区氛围。
②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社会工作站依托锦溪北省级儿童关爱之家阵地,围绕儿童友好理念,以儿童社区成长、社区教育和社区责任意识培养等方面打造儿童友好社区,通过儿童议事、儿童参与等教育,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参与式治理、联动式教育,有序探索引导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构建良好的家庭与社会环境。
③进一步整合辖区助残资源,包括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中心、“浦之翼”公益之家等,结合助残月残疾人招聘专场、社会救助、“小红花公益坊”等项目,梳理残疾人生活服务需求清单、就业帮扶清单、专业技能提升清单等。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实现残疾人与企业的对接,
最终构建胜浦街道残疾人服务之家。
④跟踪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实施,依托红色管家工作法,做实做亮书记项目、特色项目,形成具有以点带面效应的项目,并长期保持,将党组织的服务送到每个群众身边。
服务指标:①开展社区需求(问题)诊断1次,并形成各个社区的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②聚焦性的针对社区治理工作进行品牌概念、品牌挖掘、品牌提升规划的集中培训4次,社区品牌规划指导工作2次。③社会工作站聚焦3个老旧小区开展适老化社区建设推广;④聚焦2个基础较好的社区,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品牌打造。⑤每周汇总各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工作计划,根据街道意见,反馈并督促各社区实施。
5、街道治理品牌深化服务
服务内容:结合胜浦街道“五社联动”工作的思路和服务推进,发掘社区共性需求、形成社区服务共识,通过平台搭建、服务下沉、品牌提炼,由社会工作站层面自上而下的推进治理工作,形成街道社区治理品牌。
①搭建红管积分平台,自上而下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制度、内容和形式,不断完善胜浦街道志愿者服务内容,从线上+线下平台,促进“慈善+社工+志愿”的深度联动,将志愿者注册、参与、积分等流程形成闭环化、持续化、有效化。
②“社企益心”品牌系统深化,结合辖区企业众多的特点,采用“双轨并进,一体孵化” 的社企综合孵化模式,挖掘企业内的职工达人、能人、团体,为其进行增能。同时,依托2.5产业园“社企之家”平台打造为企服务前沿阵地,以社会工作站资源统筹和部门联动的能力,联动工会、妇联、团委等群团部门打造多元阵地,整合多方资源,共建高质量的社企服务。
③以赛促效,“双赛”结合,推进治理服务亮点化、品牌化。第一,协助街道开展“一心一益”公益比赛,依托党建为民服务经费、微公益创投等资金,通过入围赛、晋级赛、决赛路演等遴选和资助具有创新性且有核心竞争力的公益项目,落地社会工作站(室),深化治理品牌,提升公益氛围。第二,协助街道开展“我爱我家”案例评选,对于社区开展的针对改善社区环境、社区融合、邻里互助、楼道微自治、关爱特殊人群、环保志愿等项目进行案例的招募、路演、评选和公示,选出街道“十佳案例”,使治理成果可视化,同时进行系列化宣传并在区级及以上媒体报道,提升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服务指标:①形成红管积分体系;②围绕“社企益心”品牌等治理主题思路开展服务深化,每月不少于1次活动;③协助街道开展“一心一益”公益项目大赛和“我爱我家”案例评选两个赛事。
(四)社会工作室服务内容及指标
每个社会工作室的服务内容包括“1类专业人群服务+1个治理类服务+X项特色服务”,每个类别的服务框架如下,社区可根据实际需求,参考框架内的服务进行选择和个性化设计。
1、1类专业人群服务
聚焦社区内的至少1类基础人群开展专业服务工作,提升社区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具体参考清单内容如下:
序号 | 服务大项 | 总体要求 | 服务细项 |
1 | 老年人服务 | 为社区内70岁以上独居、空巢等老年人提供入户探访、心理援助、关怀照顾等专业社工服务。 | 1、有计划地探访社区中的70岁以上老人,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关爱、心理援助等服务,并建立服务档案和跟踪服务记录; 2、为遇到突发事件的困境老人提供处置方案及相关辅导; 3、结合老年人需求开展专业的老年人服务和活动。 |
2 | 未成年人服务 | 为社区内有需求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入户探访、个案服务、社区教育活动等。 | 1、在社区探访和服务中及时发现有潜在需求的困境未成年人,对其个人及家庭状况进行评估; 2、为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入户探访、关爱帮扶、资源链接等服务; 3、开展专业化的青少年品牌活动和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促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4、开展社会倡导,促进全社会更加重视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为困境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3 | 失独家庭服务 | 根据社区内失独家庭需要,开展专业服务,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 | 1、情绪支持、思想行为引导服务; 2、建立失独家庭互动团体,开展小组工作; 3、协助社区构建失独家庭社会支持网络; 4、为有需要的家庭成员提供或转介至专业机构接受心理咨询服务; 5、开展社会倡导,营造关爱失独家庭的良好氛围。 |
4 | 婚姻家庭服务 | 运用个案、小组等方法为社区内有需要家庭提供婚姻指导服务。 | 1、提供情感、婚姻咨询; 2、提供家庭关系调试咨询和辅导服务; 3、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排解家庭、婚姻危机; 4、提供父母自我教育及亲子教育咨询和辅导; 5、提供家庭健康、安全方面的咨询与辅导; 6、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转介服务。 |
5 | “新苏州人”服务 | 针对社区“新苏州人”面临的困难和需求,提供环境适应,社区融入、融合,子女关爱,老人帮扶等服务。 | 1、“新苏州人”工作、生活适应服务; 2、“新苏州人”邻里关系协调等融入服务; 3、“新苏州人”子女关爱服务; 4、“老漂族”、“新苏州人”父母关爱服务; 5、开展社会倡导,减少对外来务工人员歧视等现象发生。 |
6 | 残疾人 | 结合街道助残招聘专场、“小红花公益坊”等项目进一步整合辖区助残资源,包括残疾人之家、日间照料中心、“浦之翼”公益之家等。 | 1、梳理残疾人生活服务需求清单、就业帮扶清单、专业技能提升清单三份清单; 2、链接社会资源,建立“人才招聘直通车”、“就业帮扶党建联盟”等平台; 3、构建胜浦街道残疾人服务之家。 |
2、1类治理类服务
结合社区治理工作和服务内容,开展至少1个社区焦点治理,并进行案例化、品牌化提升,具体参考清单内容如下:
序号 | 服务 大项 | 总体要求 | 服务细项及服务机构职责 |
1 | 社区环境治理 | 根据社区(村)需求,在居(村)委会牵头协调下,为社区(村)解决治理难题提供方案、建议,并在方案实施中积极发挥社会倡导、协助组织、资源链接等作用。 | 1、社区毁绿乱种治理; 2、乱贴小广告治理; 3、村落、楼道环境治理; 4、小区乱停车和通行隐患治理; 5、无物业小区治理; 6、其他社区治理服务。 |
2 | 基层协商 民主 | 针对村(社区)的焦点问题,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要求,开展基层协商。 | 1、明确协商内容; 2、确定协商主体; 3、丰富协商形式; 4、规范协商程序; 5、运用协商成果; 6、打造协商品牌。 |
3、X类延伸特色服务
结合社区优势,开展不少于1个特色品牌服务,具体参考清单如下:
序号 | 服务 大项 | 总体要求 | 服务细项及服务机构职责 |
1 | 社区公益平台搭建 | 运用“五社联动”理念,整合社区资源,搭建各类公益实体平台,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 根据街镇、社区(村)需求,在街镇、居(村)委会牵头协调下,配合搭建: 1、社区慈善基金; 2、青少年校外照顾平台(如“三点半课堂”等); 3、老年人社区照顾平台; 4、志愿者服务平台 |
2 | 社区关系网络建设 | 通过各类服务、活动,增进社区居民互动,提高社区治理的居民参与度。 | 根据社区(村)需求,在居(村)委会牵头协调下,开展: 1、协助开展邻里守望等工作,促进社区互助网络建设; 2、协助开展“一楼一品”、街巷和村落自治建设; |
3 | 其他特色服务 | 根据街道(镇)、社区(村)需要,结合机构自身能力开展社区特色服务,解决社区问题。 | 服务机构以社区(村)需求为本,根据自身优势,开发其他专业性较强的特色服务项目。 |
(五)团队配置
1、执行团队配置
磋商响应单位须为本项目配置1个区域经理、1个项目主管、1个专业社工。其中区域经理须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资质,且具有5年以上社会工作项目运营和管理经验;项目主管为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资质的,且具有3年以上社会工作经验;项目社工要求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并具有社工证。社会工作室按照2个社区配备1个社工,共配备12名社工,其中持证社工或有社会工作教育背景的社工不少于50%(6人及以上)。执行团队共须配备15名工作人员。磋商文件中须提供相关学历或资质证书复印件、社会工作经验证明文件复印件、社工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未提供或提供不全的视为未实质响应采购需求。
2、督导团队配置
磋商响应单位须为本项目团队配备专业督导3人,其中1名个案服务督导、1名社区工作督导、1名项目管理督导。磋商文件中须提供3名专业督导员证书复印件,未提供或提供不全的视为未实质响应采购需求。
合同履行期限:合同签订之日起壹年。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否。
二、申请人的资格要求:
1、合格磋商供应商的一般条件:
(1)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4)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5)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落实釆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无。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无。
三、获取采购文件
1、时间:2022年3月14日至2022年3月21日(法定节假日除外)。
2、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
3、本项目为网上招投标项目,供应商应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园区采购系统、线上获取招标(采购)文件,线上获取更正(补充)文件、对投标(响应)文件进行电子签章、线上递交投标(响应)文件;应使用电子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制作电子版投标(响应)文件。未按要求线上递交电子投标(响应)文件将被拒收。
4、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及使用指南:
遇到无法申领电子营业执照的情况,投标单位(供应商)应拨打电子营业执照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或者APP中技术支持人员电话咨询,当得到答复确非投标单位(供应商)自身原因导致时,请及时与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512-66605055(时工)、0512-66605630(盛工)、66605052(谢工)。经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核查确认后,投标单位(供应商)可办理CA证书并先至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相关系统设置,再进入平台完成交易。电子营业执照及CA证书办理及使用指南详见“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指引”―“采购类——苏州工业园区电子招投标平台操作手册-供应商”栏目。
考虑到熟悉电子营业执照操作(特殊情况下,可能需办理使用CA证书)需要一定的时间,请提早准备以免耽误采购活动。
5、招标(采购)文件的获取:
登录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首页右侧 “政府/国企/集体企业采购系统”,根据提示,在招标公告页面右侧“文件领取”列表下载招标(采购)文件,下载文件日期即为获取招标(采购)文件的日期。
6、更正(补充)公告及附件的获取
供应商应及时关注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发布的更正(补充)公告,同时在园区采购系统“我的项目-项目流程-答疑文件”中下载更正(补充)资料,如有遗漏(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未下载或下载不完整),所造成的投标失败或损失由供应商自行负责。
7、技术支持
1)招投标工具及电子招投标平台技术支持:新点客服
服务时间及方式:8:00-21:00×7天;
客服电话:4009980000;
电话:0512-66605609;
手机:15151408200;
2)网络中断故障技术支持: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服务时间及方式:8:00-21:00×7天;
电话:0512-66605052;
手机:17315885859。
注:未按上述方式获取磋商响应文件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本项目磋商响应活动。
四、响应文件提交:
截止时间:2022年3月25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168号市场大厦二楼)
五、开启:
时间:2022年3月25日14点00分(北京时间)
地点: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旺墩路168号市场大厦二楼)
六、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
七、其他补充事宜
1、本采购信息公告媒体:苏州市政府采购网、江苏政府采购网。
2、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直接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供应商,不得参加同一合同项下的采购活动。
3、为采购项目提供整体设计、规范编制或者项目管理、监理、监测等服务的供应商,不得再参加该采购项目的其他采购活动。
4、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财库〔2020〕46号)及《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本采购标的对应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所属行业为:其他未列明行业
5、疫情防控期间必须要进行采购的理由:为了满足采购单位项目服务需求,故须加紧项目的实施。
6、针对疫情期间,供应商须知:请各供应商做好疫情防护工作请关注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最新通知,以最新通知为准!
通知情况详见:苏州工业园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工作动态-关于疫情期间参加交易的提示。
八、凡对本次采购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办事处
地 址:苏州工业园区中胜路8号
联系方式:0512-62836191(韩诚)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苏州诚和招投标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苏州市竹辉路477号咨询大厦二楼
联系方式:0512-65161796、0512-65161672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刘琦、张宬
电话:0512-65161796、0512-65161672
苏州诚和招投标咨询有限公司
2022年3月14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