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灾害天气数值预报应用系统(三)需求公示
金额
479.2万元
项目地址
广东省
发布时间
2019/08/12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项目名称 | 灾害天气数值预报应用系统(三) | 采购类型 | 服务类 | ||||||||||||||||||||||||||||||||||||||||||||||||||||||||||||||||||||||||||||||||||||||||||||||||
采购人名称 | 深圳市气象局 | 采购方式 | 公开招标 | ||||||||||||||||||||||||||||||||||||||||||||||||||||||||||||||||||||||||||||||||||||||||||||||||
财政预算限额(元) | 4792000 | ||||||||||||||||||||||||||||||||||||||||||||||||||||||||||||||||||||||||||||||||||||||||||||||||||
项目背景 | 深圳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位之一,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高度发达、生产活动蓬勃发展,但天气气候条件脆弱,频受陆地及海洋气象灾害袭击,且气象灾害具有突发性强、局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进一步做好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对推动深圳高质量发展,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具有重大意义。 在过去几年,深圳气象事业飞速发展,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气象预警预报服务特别是决策气象服务为深圳城市安全和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提供了大力的支撑,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包括: 1、气象决策支持平台的防灾减灾救灾信息和数据不全的问题。目前平台上的数据主要是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方面的数据和产品,缺少与防灾减灾救灾密切相关的其他数据和信息,包括海浪、潮汐及其他衍生灾害信息;平台缺乏部分海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需重点关注产品,包括港口锚地服务产品、海陆监测产品、各类气象灾害风险影响阈值、气象风险指数等指标性产品。 2、决策服务中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数据和产品缺乏集约管理和有效应用的问题。深圳气象积累了大量的气象监测预警预报数据和产品,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和产品发挥防灾减灾效应,成为了一个大挑战。需要我们对决策指挥需求进行分类梳理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灾害天气识别和预警预报数据和产品进一步整合优化,集成优秀气象服务产品,汇集风雨浪潮及其他衍生灾害信息,新增决策服务应用场景和支持功能,最终形成集海陆监测、预报、预警、风险预估、动态反馈为一体的综合决策支持系统。 3、灾害天气临近预报技术提升和集成应用发挥效益的问题。目前我局已经具备相对完善的临近预报技术储备且取得了一定应用成果,但对灾害天气预报准确率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人工智能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背景下,如何紧扣决策服务实际业务需求,提升灾害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和集成应用水平,发挥防灾减灾救灾效益成为我们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随着高分辨率数值预报发展和人工智能预报技术发展,为深圳气象灾害天气预警预报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机遇。本项目重点通过充分利用人工智能预报、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气象灾害识别和风险预警等技术和产品解决灾害天气预警预报决策服务问题,进一步提高气象海陆一体化决策支持服务能力。 | ||||||||||||||||||||||||||||||||||||||||||||||||||||||||||||||||||||||||||||||||||||||||||||||||||
投标人资质要求 | 1、是深圳市政府采购中心注册的供应商(供应商注册网址:http://www.cgzx.sz.gov.cn); 2、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有合法经营资格的独立法人;须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相关经营范围;须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其他法人证明文件(加盖公章); 3、近三年内无行贿犯罪记录。 4、本项目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联合体投标,也不接受进口产品和服务投标; | ||||||||||||||||||||||||||||||||||||||||||||||||||||||||||||||||||||||||||||||||||||||||||||||||||
服务类清单 |
| ||||||||||||||||||||||||||||||||||||||||||||||||||||||||||||||||||||||||||||||||||||||||||||||||||
具体技术要求 | 一、 项目建设目标 (1)完成冰雹和飑线等强天气智能自动识别模型建立和应用,飑线和冰雹的自动识别准确率提升5%。 (2)完成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预报模型建立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定量降水估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降低5%。 (3)识别完成面向智能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实时融合分析,协助开展深港雷达协同观测试验;通过动态评价用于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预报质量,并择优实时融合分析形成未来0-10天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数据集。 (4)完成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识别及风险预警等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实现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信息展示、突发预警短信统计展示、风险灾情展示,以及台风指数、暴雨指数计算,和风/雨影响评估。 (5)完成影响广东的飑线特征统计分析,完成华南飑线大风概率预报方法的引进,实现飑线大风概率预报客观产品的开发应用。 (6)完成灾害天气识别和预警产品的可视化,主要包括港口锚地服务产品、潮汐和海浪预警服务等海陆监测服务产品、台风监测服务产品、次生灾害风险提示产品、关键节点产品、路径研判产品及起风时间产品等。 (7)研发灾害天气融合预报技术,完成人工智能定量降雨预报与数值模式产品的融合,提供和展示水平分辨率为1公里范围至少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0-6小时时效的融合定量降雨预报产品。 (8)完成产品后处理及在线展示,包括开发基于影响的决策支持模块、开发简版气象灾害防御决策系统、研发风情雨情统计对比分析、集成气候预测和风险产品,优化台风暴雨决策服务应用场景、基于时间轴的决策材料综合展示应用及气象视频播放功能。 (9)利用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数据集,针对全市各街道建立分要素阈值体系,实现基于影响的网格化气象风险服务产品。 二、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灾害天气自动识别及灾害风险预警平台子系统,包括多源资料实时融合分析、冰雹识别及风险预警、雷雨大风识别及风险预警、雷电识别及风险预警、短时强降水识别及风险预警、飑线统计及自动识别、飑线机理和预报研究、灾害天气识别和预警产品可视化;二是灾害天气融合预报子系统,包括人工智能强天气预报训练集、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强天气智能预报、临近降雨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订正、临近预报和数值预报降水产品融合、降雨估测和临近预报检验、产品后处理及在线展示。 项目建设内容具体如下: 1、灾害天气自动识别及灾害风险预警平台子系统 1.1 多源资料实时融合分析 1.1.1面向智能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实时融合分析 在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范围内,实时动态评价用于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预报质量,并择优实时融合分析形成未来0-10天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数据集。用于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包括主观预报数据和客观预报数据。主观预报数据是指经过预报员订正过的网格数据;客观预报数据主要包括:短时临近预报逐6分钟2小时预报、省局GIFT逐三小时订正的6小时预报、中央台指导预报、省局指导预报、数值预报和集合预报等数据。 改进网格预报智能交互订正技术,包括研发基于自动站观测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能见度、风等)0-3h订正技术;探索与气象预警联动的降雨网格预报自动订正技术。优化和提升网格预报智能交互制作和订正功能,新增24小时降雨趋势编辑功能和旋转风编辑功能。 1.1.2 协助开展深港雷达协同观测试验 (1)对香港大帽山加密观测的逐分钟维萨拉RAW格式数据进行预处理、质量控制、格点化和产品输出;(2)对香港大崂山雷达流数据预处理和格点化和可视化;(3)利用粤港澳大湾区12部雷达反演500米垂直分辨率的三维风场;(4)利用梧桐山自动站风速观测对反演风场进行对比检验评估;(5)通过改进质量控制方案改进粤港澳逐三分钟协同观测产品。 1.2 冰雹识别及风险预警 1.2.1 冰雹强天气智能识别预报 利用正态贝叶斯分类器(NBC)或者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冰雹自动识别机器学习训练建立冰雹识别预报先验概率分类器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建立AI自动识别冰雹程序,输入实时最新的三维雷达回波网格数据输出冰雹识别产品。 1.2.2 冰雹识别及风险预警应用 集成应用冰雹识别及风险预警方法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利用高性能服务器体系及并行算法,以多线程并发的形式运行,实时读取并解析冰雹识别及风险预警数据,冰雹灾情资料以及其相关服务数据等,并分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为预报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更加丰富的决策参考信息。 (1)冰雹预警发布:系统实时自动智能提取气象局最新发布的冰雹预警信息,并基于时间轴(发布时间)形式对冰雹预警详情进行集约化、一体化展示,包括冰雹预警信号等级、预警发布时间、预警信号图标等。 (2)冰雹风险灾情:针对决策平台、灾情系统、微信公众号、三防部门网站等进行冰雹灾情信息收集及加工,解析提取冰雹灾情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属性及空间语义信息,并进行可视化重构,以可视化形式显示冰雹气象灾害风险以及过程或24小时内的冰雹气象灾情信息。 (3)冰雹突发预警信息覆盖:系统将实时智能提取冰雹突发预警服务短信发送数据并进行显示,包括最新的冰雹预警全网短信发送情况,包括发送内容、发送时间、发送人群、发送区域、和发送数量等。 1.3 雷雨大风识别及风险预警 1.3.1 台风风险预警 集成应用台风风险预警方法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利用高性能服务器体系及并行算法,以多线程并发的形式运行,实时读取并解析台风风险预警数据,台风灾情资料以及其相关服务数据等,并分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为预报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更加丰富的决策参考信息。 (1)台风预警发布:系统实时自动智能提取气象局最新发布的台风预警信息,并基于时间轴(发布时间)形式进行台风预警详情进行集约化、一体化展示,包括台风预警信号等级、预警发布时间、预警信号图标等。 (2)台风风险灾情:针对决策平台、灾情系统、微信公众号、三防部门网站等进行台风灾情信息收集及加工,解析提取台风灾情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属性及空间语义信息,并进行可视化重构,以可视化形式显示台风气象灾害风险以及过程或24小时内的台风气象灾情信息。 (3)台风突发预警信息覆盖:系统将实时智能提取台风突发预警服务短信发送数据并进行显示,包括最新的台风预警全网短信发送情况,包括发送内容、发送时间、发送人群、发送区域、和发送数量等。 1.3.2 台风(风雨)指数计算 台风指数是衡量台风影响严重程度的指标,台风影响严重程度的评估其主要方法是对台风灾害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以综合指标即台风指数综合衡量台风影响的严重程度。台风指数越高,说明该次台风影响越强。 因此,需综合考虑深圳及其周边区域范围内台风实况特征及地理地貌等特征,研究确定与台风影响密切相关的关键要素因子,包括台风登陆强度、风雨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然后,针对台风影响相关气象要素因子进行配置,实现气象数据的对接,包括对台风指数算法的配置和数据获取,气象数据的配置和读取;最后,通过对该次台风登陆强度、风雨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因子进行无量纲,再利用对应指数公式计算得出台风指数。最后,由大至小展示各台风综合风雨指数的排行表及对应指数。 台风(降雨)综合指数 = 过程累计平均无量纲化*0.3 + 过程最大累计雨量无量纲化*0.2 + 过程最大日雨量无量纲化*0.2 + 过程累计100毫米以上站数无量纲化*0.3; 台风(大风)综合指数 = 过程最大阵风无量纲化*0.25 + 过程最大平均风无量纲化*0.2 + 过程最大阵风八级以上站数无量纲化*0.25 + 过程最大阵风十二级以上站数无量纲化*0.1 + 过程最大平均风八级以上站数无量纲化*0.1 + 小时极大风8级以上累计时间无量纲化*0.1。 1.3.3 风影响预估 针对全市风力变化大小,影响分布区域,持续时间进行预估,除了以风影响预估图形的方式展示风力等级、分布区域等关键信息外,还简要描述未来风力趋势、风力级别、持续影响时间段等信息。 1.4 雷电识别及风险预警 集成应用雷电识别及风险预警方法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利用高性能服务器体系及并行算法,以多线程并发的形式运行,实时读取并解析雷电识别及风险预警数据,雷电灾情资料以及其相关服务数据等,并分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为预报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更加丰富的决策参考信息。 (1)雷电预警发布:系统实时自动智能提取气象局最新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并基于时间轴(发布时间)形式进行雷电预警详情进行集约化、一体化展示,包括雷电预警信号等级、预警发布时间、预警信号图标等。 (2)雷电风险灾情:针对决策平台、灾情系统、微信公众号、三防部门网站等进行雷电灾情信息收集及加工,解析提取雷电灾情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属性及空间语义信息,并进行可视化重构,以可视化形式显示雷电气象灾害风险以及过程或24小时内的雷电气象灾情信息。 (3)雷电突发预警信息覆盖:系统将实时智能提取雷电突发预警服务短信发送数据并进行显示,包括最新的雷电预警全网短信发送情况,包括发送内容、发送时间、发送人群、发送区域、和发送数量等。 1.5 短时强降水识别及风险预警 1.5.1 暴雨风险预警 集成应用暴雨识别及风险预警方法研究成果及其产品,利用高性能服务器体系及并行算法,以多线程并发的形式运行,实时读取并解析暴雨识别及风险预警数据,暴雨灾情资料以及其相关服务数据等,并分类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为预报人员提供更为直观、更加丰富的决策参考信息。 (1)暴雨预警发布:系统实时自动智能提取气象局最新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并基于时间轴(发布时间)形式进行暴雨预警详情进行集约化、一体化展示,包括暴雨预警信号等级、预警发布时间、预警信号图标等。 (2)暴雨风险灾情:针对决策平台、灾情系统、微信公众号、三防部门网站等进行暴雨灾情信息收集及加工,解析提取暴雨灾情事件的空间位置、时间、属性及空间语义信息,并进行可视化重构,以可视化形式显示暴雨气象灾害风险以及过程或24小时内的暴雨气象灾情。 (3)暴雨突发预警信息覆盖:系统将实时智能提取暴雨突发预警服务短信发送数据并进行显示,包括最新的暴雨预警全网短信发送情况,包括发送内容、发送时间、发送人群、发送区域、和发送数量等。 1.5.2 暴雨指数计算 暴雨指数是衡量暴雨影响严重程度的指标,暴雨影响严重程度的评估其主要方法是对暴雨灾害指标进行多指标综合。 考虑深圳实际研究确定与暴雨影响密切相关的关键要素因子,包括暴雨强度、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等;然后,针对暴雨影响相关气象要素因子进行配置,实现气象数据的对接,包括对暴雨指数算法的配置和数据获取,气象数据的配置和读取;最后,通过对该日强降水发生的范围、持续时间、降雨极值等因子进行定量计算,再利用对应指数公式计算得出暴雨指数。 暴雨指数 = Math.round((1小时雨量/ 最大1小时雨量 * 100 * 0.15 + 24小时雨量 / 最大24小时雨量* 100 * 0.35 + 24小时雨量大于100的站数 / 83 * 100 * 0.15 + 24小时雨量大于250的站数 / 83 * 100 * 0.35) * 100) / 100) 1.5.3 雨影响预估 针对未来时间段的降雨强度、平均雨量、局部最大雨量、小时雨量、最大小时雨量,以及降雨时间段分布进行预估。除了以雨影响预估图形的方式展示各区域雨量、分布区域等关键信息外,还简要描述未来降雨趋势、雨量级别、持续影响时间段等信息。 1.6 飑线统计及自动识别 1.6.1 飑线统计 定义有多个雷暴单体(其中包括若干超级单体)侧向排列而形成的强对流云带为飑线。通过对2005-2014年十年间的雷达资料进行判断分析并提取影响广东的飑线过程个例,形成飑线过程样本集。根据该样本集统计影响广东的飑线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分析飑线发生发展的天气形势,将飑线发生发展时天气形势进行分类,统计各分类天气形势下发生飑线的频次。 1.6.2 飑线自动识别 使用飑线的人工智能识别预报训练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训练和建立飑线智能自动识别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建立飑线智能识别程序,输入实时最新的三维雷达回波网格数据输出飑线识别产品。 1.7 飑线机理和预报研究 1.7.1 典型飑线过程物理量特征统计研究 根据ECMWF或者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飑线过程对应的物理量,并进行统计。统计的物理量包括K指数、整层可降水量、整层液态水积分、修正K指数、假相当位温、对流有效位能、涡生参数、总指数、水汽通量、比湿、垂直速度等。考虑到季节差异,统计物理量与其气候平均态偏差幅度。同时研究统计飑线、短时强降水过程物理量与气候平均态偏差幅度对比。为体现不同天气形势背景下飑线过程物理量统计特征差异,进一步选取典型天气形势对应过程数值差异较大的物理量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1.7.2 飑线大风概率预报方法引进 利用密集的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以飑线大风数据集为基础,计算一系列热、动力物理量因子,并对因子进行遴选和权重分配,构建飑线大风潜势预报方程,以提高模式预报对强对流生成潜势的解释应用效果。 (1)资料收集与物理量参数计算 计算飑线大风对应的物理量格点场:通过广东区域高密度自动站网收集强对流个例集。强对流事件经过人工检查,排查错值与不确定值。将分析资料网格场与强对流事件对应,若在某个格点模式资料对应时间前后3h、15km范围内出现了强对流,则判定该网格点发生了强对流事件。计算的物理量参数包括基础物理量、稳定度指数、有效能量、与风垂直切变有关的量、热力与动力学组合参数、经验性强对流天气指数等数十个物理量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其与气候平均值的差、6小时变值,并分析统计特征。 (2)飑线大风概率预报 遴选参数、计算权重和建立飑线大风概率预报方程:在计算差异性指标方面,采用逐日多年未发生强对流天气的格点对应的物理量参数作为比较场,计算两组样本平均值差,采用双总体T检验法检验两组样本平均值差异是否显著。在计算ROC曲线指标方面,通过对计算参数不同分位数对应的命中率-空报率曲线,并计算曲线与零技巧线包围的面积。根据上述两个指标,优选有限的物理量参数。在权重分配方面,通过因子分析方法,从参数群提取独立的公因子,对方差贡献最大的因子定权重为1,再引入方差贡献第二的因子,变化第二因子权重系数并重新计算ROC指标,选择ROC指标表现最好时对应的权重系数,以此类推,直到占解释方差的85%的公共因子被全部引入。 1.8 灾害天气识别和预警产品可视化 灾害天气识别和预警产品可视化主要包括港口锚地服务产品、海陆监测服务产品、台风监测服务产品、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次生灾害产品、关键节点产品、路径研判产品、最新预报产品及起风时间产品的综合展示。 1.8.1 港口锚地服务产品 (1)基于港口锚地的多要素监控展示及预警提醒 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显示港口码头、海上工程、客运码头、锚地、海运公司、引航站、游艇会等重点单位位置。通过针对降雨、大风、能见度、温度要素的实况及预报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当达到风险阈值时将在电子地图对应位置显示闪烁提示信息,选择某个重点单位可查看其对应降雨、大风、能见度、温度要素的实况及预报数据时间序列图,和当前生效中的预警类型。 其中,降雨时间序列图包括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降雨量时间序列图;大风时间序列图包括极大风、最大风风速时间序列图。 (2)风险实况描述 同时,系统将自动统计达到风险阈值的风险点数量及其详细信息,并以列表形式详细列出各风险点名称、风险情况(阈值/实况数据)以及预案。系统还提供港口锚地的典型个例显示。 1.8.2 海陆监测服务产品 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显示服务对象(船舶/港口/锚地)、建筑工地、地质灾害点、台风路径等,也支持分层单独显示;地图显示时可选择行政分区或者六大功能分区显示。 (1)开发潮汐相关服务产品。采集全市的海堤空间数据,针对海堤建立阈值库,通过接口采集实时水位,实现对海堤的实时水位预警。海提包括:西海堤沙井福永段、西海堤沙井福勇机场段、西海堤福永大段、大铲湾海堤、前海月亮湾海堤、妈湾至蛇口港海堤、深圳湾海堤、盐田区海堤、大鹏湾海堤、南澳月亮湾海堤、六月海堤、新大海堤、鹏城海堤、核电海堤。针对海蓝广场、东宝河、七星湾、盐田和较尾场等监测点开发天文大潮产品,实现风暴增水、实时潮位、天文潮位的对比分析。 (2)开发海浪相关服务产品。结合番禺301平台、流花111平台、陆丰131平台观测数据与欧洲中心海浪预数据,开发了深圳沿海区域的海浪预警产品,实现海浪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提示。 (3)多产品叠加显示及预警提示 系统针对阵风、能见度、雷达、闪电定位、卫星云图、气温等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各类监测产品在电子地图上进行叠加显示。通过对数据的实时监测,当判断满足预警条件时,将在电子地图对应位置显示闪烁提示信息,并显示预警提示信息(时间/预警类型/影响区域/信息内容/来源),用户阅读预警信息后将标记为已读。 同时,分别以各锚地为中心,绘制警戒圈(3KM/5KM/8KM),用户可结合气象监测产品对锚地警戒圈范围内的监测情况进行直观判断;并且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对各锚地的风雨走势图(实况/预报)进行展示。系统还支持典型历史个例的查询。 1.8.3 台风监测服务产品 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对广东范围/深圳范围/西太平洋范围内的台风路径实况及预报路径进行综合展示,并且支持测距、经纬度网格显示隐藏控制功能;同时支持各类气象服务产品的叠加展示,包括未来十天风场预报、流动风场、卫星云图、雷达拼图。 未来十天风场预报: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显示未来十天风场预报,并可以进行动画播放。 流动风场:采用六小时一次的全球预报数据绘制全球流动风场产品,并基于电子地图上进行叠加显示。通过采用最直观的动态风向引领用户马上了解地球上的风力分布,使得气旋、反气旋等一目了然。 卫星云图;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显示红外、水汽、可见光云图,并可以实现动画显示。默认情况下,系统后台会根据最新卫星资料每半小时实时自动更新一次产品并保存相应的时间,同时前台也会自动判断并及时更新显示最新的台风定位产品。 雷达拼图: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显示最新时次全国、广东、深圳范围内的雷达拼图产品,并可以进行动画播放。 1.8.4 次生灾害风险提示产品 开发次生灾害隐患区与隐患点的风险提示模块,根据次生灾害阈值标准,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强降雨与隐患区域的重叠区域。对各自动站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并判断,提取出符合条件的自动站点降雨量,以列表形式进行展示,并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记,点击对应次生灾害预警点,可查看该点预警级别、影响人群、责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 预警级别分为三级: 三级预警:1小时滑动雨量达到50mm,未来一段时间内有大雨(降雨量25~50mm)及以上降雨;24小时滑动雨量达到100mm,未来24小时有暴雨(降雨量50~100mm)及以上降雨;72小时滑动雨量达到175mm,停雨间隔不超过24小时。 二级预警:24小时滑动雨量达到175 mm,未来24小时有暴雨(降雨量50~100mm)及以上降雨;72小时滑动雨量达到175 mm,未来24小时有大暴雨(降雨量100mm~250mm)及以上降雨。 一级预警:未来24小时有特大暴雨(降雨量>250mm)及以上降雨。 1.8.5 关键节点产品 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各类实况监测及预报预警数据等,实现对天气过程发展、演变过程的实时监控,自动提取出关键节点数据并进行展示,包括强对流及恶劣天气将会出现时间,重点防风时间段和重点防雨时间段等关键信息。从而便于用户对关键节点进行重点关注,细化应对措施,针对关键节点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服务方案和应急预案,提醒相关部门做好强对流及恶劣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 1.8.6 路径研判产品 系统提供对当前台风的位置、编号、中心强度(风力、气压、移动速度),以及未来移动路径、登陆时间地点、登录强度、影响范围进行判断,并叠加显示中央台、欧洲、美国等多家预报产品,以供服务及决策人员参考。 1.8.7 起风时间产品 系统显示深圳市各区(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光明/坪山/龙华/大鹏)及深汕合作区未来十天起风时间走势图,拖动鼠标并可以进行缩放。在起风时间走势图中标记处1级、2级、3级、4级、5级风速标记线,预报员可清晰了解到具体起风时间及风速级别。 同时,通过利用台风大风圈客观预报技术,自动分析台风风场详细结构,识别出台风不同方位、不同强度的6级以上大风圈半径及范围,并绘制台风风圈半径走势图,用户可选择不同级别(6级/7级/8级/10级/12级)的台风风圈半径走势图的对比查看。 2 灾害天气融合预报子系统 2.1 人工智能强天气预报训练数据集 2.1.1 冰雹识别预报训练数据集 在三维雷达回波网格数据集上,收集2008年至2018年之间的冰雹观测及预警的数据,筛选出冰雹个例,将雷达回波资料分为正样本(即样本时次之后2小时以内有冰雹观测报告)与负样本(即样本时次之后2小时以内无冰雹观测报告)。冰雹正样本、负样本数据和数据说明文档形成冰雹的人工智能识别预报训练数据集。 冰雹资料正样本。对于所有接到冰雹报告的三维雷达回波网格数据集,根据冰雹回波典型回波特征确定正样本取样的水平范围,并以冰雹角点为轴截取三维雷达回波网格数据集的垂直切片,每旋转1°取一个切片,每个冰雹角点可获得360个垂直切片,形成一组正样本。 冰雹负样本选取。冰雹负样本是小时雨量达到20 mm以上强度但为发生冰雹过程的强降水样本。对于负样本求出区域内强对流指数G的最大值,以其为中心选取周边50km为负样本的水平范围,截取该范围内的雷达回波水平切片和以G最大值为轴的360个垂直切片为负样本。 2.1.2 飑线识别预报训练数据集 2013-2018年飑线个例,在三维雷达回波网格数据集上,将雷达回波资料分为正样本(即样本时次之后2小时以内有飑线观测报告)与负样本(即样本时次之后2小时以内无飑线观测报告);根据回波特征确定样本水平方向上的取样范围,对于正样本为包含飑线云回波的边长为500km的矩形范围,对于负样本为包含反射率最大值周边的500km矩形范围。飑线正样本、负样本数据和数据说明文档形成飑线的人工智能识别预报训练数据集。 2.2 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 2.2.1 建立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模型 建立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模型,该模型将定量降雨估测作为一个时空序列预测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LSTM模型,利用雷达回波序列进行模型训练并进行估测。 首先,利用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训练数据集对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模型进行训练、测试,调整参数,优化模型,确保其达到最优效果。最后,综合训练、测试结果,从中选取最优的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模型用于后续业务化应用,从而实现更加准确的、更加智能的定量降雨估测。 2.2.2 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产品输出 在产品综合设计的基础上,利用高性能服务器及并行算法,以多线程并发的形式运行,实时读取并解析自动站及雷达数据等,应用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模型,实现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产品的生成输出,同时将生成状态写入数据库中。产品输出频率为6分钟/次。 2.2.3 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产品展示 基于HTML5技术架构,集成应用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模型的业务应用成果,采用WEBGIS和可视化技术,构建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产品综合展示界面,实现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产品的综合显示和告警提示(达到设定警戒阈值时形成告警提示产品)。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产品显示支持动画显示模式和单帧显示模式,两种模式下图形显示均支持放大,缩小,平移功能,除实时综合显示外,基于时间指标支持历史产品的检索查看回放功能。 2.3 强天气智能预报 综合运用人工特征筛选和数据挖掘特征抽取方法构造数据特征,将临近预报作为一个时空序列预测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卷积CNN模型,利用2010-2017年的逐6分钟广东范围雷达CAPPI反射率数据,将其进行一定格式的转换处理后作为数据集,基于CNN的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模型训练并进行外推预测,构建基于时序学习的强降雨天气系统短时预测模型。根据实况回波通过模型在线学习预测新出现的时空模式结果,输出未来1-3小时雷达回波预报的灰度图并进行转换,最终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雷达反射率因子和降雨短时临近预报。 2.4 临近降雨预报产品 基于HTML5技术架构,集成应用多种临近降雨预报方法研究成果,采用WEBGIS和可视化技术,构建多种方法的临近降雨预报产品综合展示模块,实现各类方法的临近降雨预报产品的综合显示和预警提示(达到设定警戒阈值时形成预警提示产品)。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短临预报模型的降雨预报产品、(人工智能)雷达资料与数值模式产品融合降雨预报产品。 各种方法的临近降雨预报产品显示支持动画显示模式和单帧显示模式,两种模式下图形显示均支持放大,缩小,平移功能,除实时综合显示外,基于时间指标支持历史产品的检索查看回放功能。 2.5 数值预报产品订正 该模块主要对高分辨率数值(集合)预报降雨的位相(降水落区)和强度进行订正,形成水平分辨率为1公里、时间分辨率为1小时、范围至少覆盖以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区域、逐时更新的小时雨量预报产品。 数值降雨预报位相订正第一步,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法,保证雨带整体位移偏差得到修正;第二步,使用多尺度光流变分法,再使雨带的走向和小范围降水区得到合理调整。 数值降雨预报强度订正则通过数值预报降水产品向定量降水估测逼近来进行调整的。通过假定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估测满足韦伯分布,且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与定量降水估测两个场的累计分布函数(实型随变量的概率分布)相同的方式进行调整。 2.6 临近预报和数值预报降水产品融合 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和传统临近预报技术的降雨临近预报产品进行实时检验评估,从中择优与数值模式产品融合形成产品应用于强对流短时临近预报和网格预报中。采用实时滚动动态权重等融合法,将人工智能等技术的1-3小时降雨临近预报和数值预报1-6小时的降雨预报融合,形成未来0-6小时逐6分钟更新的定量降雨预报产品。 2.7 降雨估测和临近预报检验 针对不同类型的降雨估测和临近预报产品, 将采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对其进行自动检验,得到以时次和过程为单位的检验评分结果,并将检验评分结果存入数据库。然后,利用GIS等可视化技术,统一展示形式简洁明了地对降雨估测和临近预报产品检验评分结果进行综合展示,以供预报人员参考分析。 2.8 产品后处理及在线展示模块 2.8.1基于影响的智能网格气象风险分析及服务 在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数据集的基础上,针对全市各街道建立分要素阈值体系,在电子地图上叠加无缝隙的智能网格一张网服务数据,并确保网格预报数据与地理信息(社区)相关联,分析强天气过程中深圳地区受影响的街道和社区,实现基于影响的网格化气象风险服务产品。地图显示可使用高德地图、天地图或者Geoq(智图)。系统支持网格预报播放控制和历史查询功能,同时系统还以列表形式显示各区(街道、社区)的预警提示信息,并且精确显示到社区格点预报要素的时间变化趋势。用户可直接在电子地图上选择格点查询或者通过设置区域、街道、社区信息直接定点查询,格点与街道社区可以相互反馈;指定某一社区,可以定位其覆盖的若干格点,进而查该社区看未来0-3小时、3-24小时、1-7天的各要素风险预报;反之,可以通过定位某格点,可以查询其所属的街道。 2.8.2 优化台风暴雨决策服务应用场景 根据海陆一体决策服务体系的类型、业务特色,进行应用场景展示框架布局,确保其符合业务规范和用户使用习惯。不同场景对于气象服务存在个性化、专业化和定制化的需求,因此,需围绕不同场景需求对海陆一体化气象服务进行应用场景的构建,具体包括过程影响前/后的暴雨/台风应用场景展示。用户可选择各类产品在同一页面进行集中展示或隐藏,具体包括当前台风、雨情实况、风情实况、广东雷达图、潮汐浪高;路径研判、关键节点、风影响预估、雨影响预估、起风时间、最新预报;降雨极值、全市统计、全省统计、珠三角统计、暴雨指数、台风指数、旱涝监测;预警风险(预警发布/突发预警/风险灾情)。除各个应用场景默认显示的产品外,用户还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其他产品进行显示或隐藏控制。 (1)暴雨场景 过程影响前暴雨场景:构建过程影响前暴雨场景,根据暴雨过程影响前的关键内容及指标数据进行集成展示应用,默认显示的产品具体包括关键节点、风影响预估、雨影响预估、暴雨指数、旱涝监测、预警风险(预警发布/突发预警)。 过程影响时暴雨场景:构建过程影响时暴雨场景,根据暴雨过程影响时的关键内容及指标数据进行集成展示应用,默认显示的产品具体包括雨情实况、风情实况、广东雷达图、潮汐浪高、最新预报、降雨极值、全市统计、全省统计、珠三角统计、预警风险(风险灾情)。 (2)台风场景 过程影响前台风场景:构建过程影响前台风场景,根据台风过程影响前的关键内容及指标数据进行集成展示应用,默认显示的产品具体包括当前台风、路径研判、关键节点、风影响预估、雨影响预估、起风时间、台风指数、预警风险(预警发布/突发预警)。 过程影响时台风场景:构建过程影响时台风场景,根据台风过程影响时的关键内容及指标数据进行集成展示应用,默认显示的产品具体包括当前台风、雨情实况、风情实况、潮汐浪高、最新预报、全市统计、全省统计、珠三角统计、预警风险(风险灾情) 2.8.3 决策材料 系统以时间轴的形式,显示重大天气过程中各时间节点发布的预警信号,用户可设置查看一天内的预警信号发布情况或者该重大天气过程全程时段内的预警信号发布情况,选择对应时间节点可查看该时间节点下天气详情。用户可通过设置时间选择历史重大天气过程全程回顾查询,或直接选择典型历史个例进行查询。 选择某个时间节点后,将显示该时间节点下对应的气象信息快报、部门行业信息、风雨浪潮、应急预案等资料。 气象信息快报:实时显示深圳气象局发布的气象信息快报、深汕合作区专报的内容,及时准确地得到近期深圳市及深汕合作区的整体天气实况与预报信息,以及近期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以便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也可以查阅历史快报信息。 部门行业信息:可随时查阅交通部门、城管部门、三防部门发布各类防御联动及灾情情况、处置情况等信息。 风雨浪潮:实时显示本次及历史监测专报、各区上报汇总的灾情信息、海浪潮位信息及共享数据情况。 应急预案:实时显示各级三防部门防台风应急预案及响应措施、应急联动等(具体包括应急组织管理指挥信息;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信息;综合协调支持信息;备灾的保障供应信息;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信息等内容);显示各级三防部门防暴雨应急预案及响应措施、应急联动等;各类应急预案、防御文件列表及下载等,可对应急预案进行综合展示。 决策PPT下载:提供最新的及历史的信息快报、信息专报,汇报专题等PPT、文稿的下载及打印。 2.8.4 风情雨情统计对比分析 重点对深圳及周边地区的风情和雨情实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形成风情雨情统计分析专报和风情雨情趋势等图文产品。 降雨统计分析:系统针对深圳各区、全市、以及珠三角和全省的降雨情况(1小时雨量/3小时雨量/6小时雨量/12小时雨量/24小时雨量/24小时最大雨量)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除了结合图例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外,还将以可视化列表形式对各区域范围的降雨情况进行对比展示,并区分降雨量(25毫米/50毫米/100毫米/250毫米)大小进行站点数占比百分比和暴雨范围统计,形成雨情统计分析专报。开发雨情趋势图文产品,系统自动绘制雨量变化趋势产品,并通过智能提取处文字信息,形成图文决策产品。 阵风统计分析:系统针对深圳各区、全市、珠三角和全省的阵风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除了结合图例在电子地图上展示外,还将以可视化列表形式对各区域范围的阵风情况进行对比展示,并区分风力(强风/大风/狂风/飓风)大小进行站点数占比百分比及持续时间统计,形成风情统计分析专报,其中,强风指风力超过10.8m/s,大风指风力超过17.2m/s,狂风指风力超过24.5m/s,飓风指风力超过32.7m/s。开发风情和雨情趋势图文产品,系统自动绘制雨量变化趋势和和风速变化趋势产品,并通过智能提取处文字信息,形成图文决策产品。 2.8.5 气候预测与风险模块 针对各类数据和产品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统计及集成展示,主要分为气候背景、气候预测、气候风险三大类。 (1)气候背景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事件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划分标准主要参考赤道东太平洋范围(0?-10?S、180?-90?W)春季平均海温的年际变率值(约0.5℃),定义厄尔尼诺事件选取了海域月平均海温距平是否≥0.5℃作为指标。厄尔尼诺事件的强度指数是由事件的长度、最大ΔSST≥1.0的月数三项指数综合而成。根据上述厄尔尼诺定义及其强度指数分级划分标准等,进行厄尔尼诺指数图表的产品的可视化展示。 深圳气候特征:系统通过对历年降雨、气温、台风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展示历史各月气温、历史各月降水、年度累计降水、入汛日及当日雨量、暴雨初终日日期及暴雨初终日雨量、历年台风初终日日期。 季风:集成季风研究应用成果及产品,对季风产品进行重新优化设计,并采用可视化技术进行展示。 (2)气候预测 延伸期降水预报:系统将以曲线图和柱状图的形式对延伸期降水预报产品进行展示,延伸期降水预报主要指未来10天至30天的降水预报产品。通过曲线图和柱状图,用户可直观了解未来的降水趋势。 省局精细化格点预报:针对省局精细化格点预报数据进行处理,并通过曲线形式进行展示。基于时间指标,可对历史省局精细化格点预报曲线产品进行检索查询。 中长期天气预报专报:系统提供中长期天气预报专报展示,并支持中长期天气预报专报文档的下载保存功能。中长期专报主要展示未来一个月天气趋势,强对流天气重点提醒等。 环境气象专报:系统提供环境气象专报展示,并支持环境气象专报文档的下载保存功能。环境气象专报主要展示未来一周逐日降雨预测,降雨趋势预测等。 (3)气候风险 强降水风险年景指数:强降水风险年景指数综合考虑了年总雨量、每年最强的一场降水、短历时强降水的频次以及暴雨日数等暴雨相关要素,对历史资料进行回算和对比分析,得到强降水风险年景指数,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出灾害管理和气象服务人员对暴雨年景的主观评价。 近五年平均雨量分布:通过对近五年的降雨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基于电子地图对近五年平均雨量数据进行展示,同时,以气候值作为参考值绘制标记线。 近五年强降雨频次分布:统计类型包括半小时超过30mm、1小时超过50mm、1小时超过60mm、 1小时超过70mm、1小时超过100mm、2小时超过60mm、2小时超过70mm、3小时超过60mm、3小时超过70mm、3小时超过100mm;产品展示形式包括柱状图、面监测、列表形式三种。 龙舟水风险:端午节前后的较强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通过集成应用龙舟水风险评估研究应用成果,采用可视化技术,以色斑图和数值叠加的形式对龙舟水风险产品进行展示,结合色标图例,预报员可直观了解到深圳各区域龙舟水风险分布情况。 台风大风/暴雨风险:集成应用台风大风风险评估和台风暴雨风险评估研究应用成果,采用可视化技术,以色斑图和数值叠加的形式对台风大风风险和台风暴雨风险产品进行展示,结合色标图例,预报员可直观了解到深圳各区域台风大风风险和台风暴雨风险的分布情况。 旱涝监测:通过对历史雨量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截止当日,当年以来全市平均雨量,较近五年同期雨量、较去年同期雨量的对比分析。显示全市各区雨量分布,最大降雨量的区较近五年同期雨量的对比分析显示、最小降雨量的区较近五年同期雨量的对比分析显示等。 降雨极值:降雨极值的统计显示主要指全市各区的1年极值,历史比对等。 2.8.6 优化视频播报功能 系统提供视频播报功能,用于播放最新的气象播报视频、以及历史不同时段的资料视频等,需确保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升级视频播报功能,使得支持播放/暂停、上翻/下翻、快速播放等播放控制。 2.8.7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系统 开发基于影响的决策支持模块;开发海陆一体气象风险防御决策系统简化版本,以最简洁的方式展示气象灾害预警、实况监测、预报、信息快报等;根据业务需求将海陆一体气象风险防御决策系统迁移至政务云。 3.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1)完成面向智能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实时融合分析,通过动态评价用于网格预报的多源资料预报质量,并择优实时融合分析形成未来0-10天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数据集;协助开展深港雷达协同观测试验。 (2)完成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识别及风险预警等技术成果的集成应用,实现冰雹、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预警发布信息展示、突发预警短信统计展示、风险灾情展示,以及台风指数、暴雨指数计算,和风/雨影响评估。 (3)完成影响广东的飑线特征统计分析,完成华南飑线大风概率预报方法的引进,实现飑线大风概率预报客观产品的开发应用。 (4)完成灾害天气识别和预警产品的可视化,主要包括港口锚地服务产品、潮汐和海浪预警服务等海陆监测服务产品、台风监测服务产品、次生灾害风险提示产品、关键节点产品、路径研判产品及起风时间产品。 (5)完成人工智能定量降雨估测和人工智能强天气预报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模型的定量降雨估测和强天气预报产品的输出与展示,基于人工智能的定量降水估测与传统方法相比平均相对误差降低5%。 (6)研发灾害天气融合预报技术,完成人工智能定量降雨预报与数值模式产品的融合,提供和展示水平分辨率为1公里范围至少覆盖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0-6小时时效的融合定量降雨预报产品。 (7)完成降雨估测和临近预报产品的自动检验及其检验评分结果展示。 (8)完成产品后处理及在线展示,包括开发简版气象灾害防御决策系统、研发风情雨情统计对比分析、集成气候预测和风险产品,优化台风暴雨决策服务应用场景、基于时间轴的决策材料综合展示应用及气象视频播放功能。 (9)利用智能网格预报服务数据集,针对全市各街道建立分要素阈值体系,分析强天气过程中深圳地区受影响的街道和社区,实现基于影响的网格化气象风险服务产品。 4、技术服务指标要求 (1)日常驻点服务:非公众假期星期一至星期五的9:00-18:00为日常驻点服务时间,供应商需提供1名技术人员的驻点服务。 (2)电话咨询和指导:采购人根据故障的类别、故障对系统性能和服务的影响,将技术服务请求按照紧迫性分为三个等级:紧急故障服务请求、重大故障服务请求和一般故障服务请求,等级由采购人确定。根据故障服务请求等级的不同,供应商承诺不同的响应时间和恢复时间。供应商在接到采购人的故障申告、咨询或技术服务请求后,根据故障类型的不同,安排相应的技术支援工程师立即予以电话指导,电话技术指导服务为7天*24小时。 (3)现场支持:供应商在接到采购人的技术支持服务请求后,如果采购人认为电话咨询和指导无法解决系统发生的技术故障,需要进行现场支持的情况下,供应商收到采购人故障报告服务请求后,在1个小时内到达现场,与采购人协商,立即解决问题。对于由于软件或硬件缺陷引起的紧急故障,供应商提供临时解决方案,并在1天时间内最终解决。对紧急故障,供应商将组织三级技术支援体系下的技术专家小组,提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驻点现场服务。 (4)应急运维服务:供应商需提供1名技术人员一名纳入大预报服务平台系统运维保障岗管理,在采购人启动三级或更高级别的重大灾害内部应急响应时,该运维保障岗需到岗提供7天*24小时不间断技术支持,直至内部应急响应降级或取消。 | ||||||||||||||||||||||||||||||||||||||||||||||||||||||||||||||||||||||||||||||||||||||||||||||||||
商务需求 | 一、开发期限要求: 1.1 服务期: 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 1.2 交货地点:深圳市气象局 二、项目进度要求 本项目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测试、部署实施、培训等6个阶段实施。项目实施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一年内,项目实施期(合同期内)要求供应商提供驻点技术服务。供应商须严格遵守《深圳市气象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规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信息安全相关任务。 需求分析阶段要求供应商的系统调研员充分了解我方系统的功能需求,形成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 系统设计阶段要求中标方系统分析设计师根据需求说明书做好本项目详细设计,形成设计文档,包括概要、详细设计;系统设计的流程图,每个程序的介绍、文件及数据标准说明等。 系统开发阶段要求供应商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按本项目的需求和功能模块完成软件系统开发。 测试阶段要求供应商请具有软件测评资质的第三方测试机构对本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通过,提供有效的第三方测试报告。 项目系统交付前后,供应商须指派工程师针对本项目系统提供必要的培训并进行现场演示。供应商须为我方提供培训用文字资料或讲义等培训资料。具体培训时间由采购人和供应商协商确定。 在项目开发和维护期间供应商提供电话咨询指导、远程在线支持、现场技术服务等应急响应技术服务;建立应急维护分级规则,应急响应技术维护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故障处理时效按照应急维护分级规则的要求进行。 供应商开发的信息系统在项目开发及维护期内应符合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要求,如系统出现信息安全问题时,采购人有权对中标方进行处罚,由该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导致被深圳市通报的,每通报一次,按合同额的5‰核减;被本局通报的,每通报一次,按合同额的1‰核减。 三、报价方式和币种: 本项目总报价为完成采购文件及合同条款所规定的工作内容的各项费用,以人民币为结算单位,包括软件开发费用、安装调试费、培训费用、及税费等相关费用。如招标文件中要求分项报价而投标人未单独列明的分项价格,将被视为该费用已包含在其他分项中。 投标货币:人民币。 四、付款方式: 该项目费用以人民币结算,按市财委有关规定支付。 (1)在签订合同后,乙方向甲方申请项目合同总额的30%作为首期进度款;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付款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乙方开具的国家规定的发票向财政部门提出付款申请。 (2)合同签订2个月后且完成中期验收后,乙方向甲方申请项目合同总额的30%作为第二期进度款;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付款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乙方开具的国家规定的发票向财政部门提出付款申请。 (3)项目通过最终验收后,乙方向甲方申请项目合同总额的30%的项目款;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付款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乙方开具的国家规定的发票向财政部门提出付款申请。 (4)项目通过审计后,乙方向甲方申请支付项目尾款,金额为审定金额与本项目已支付款项之差。如前期支付总金额已超出审计最终核定金额,乙方应按前期支付总金额与深圳市财政局评审中心审定金额之差退回甲方。甲方在收到乙方的付款申请后及时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根据乙方开具的国家规定的发票向财政部门提出付款申请。 五、安装和验收 5.1供应商应根据所提交的验收方案和实施办法,自行组织设备和人员,并在使用单位监查下现场进行测试和验收。 5.2 验收由深圳市气象局组织进行,供应商应在项目验收时将服务所涉及到的全部有关产品说明书、技术文件、资料、及安装等文档汇集成册交付使用单位。 六、其他要求: 6.1按照市财政局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本项目不接受进口产品和服务投标。 6.2投标人应根据本企业的成本自行决定报价,但不得以低于其企业成本的报价投标;投标总价低于财政预算限额的70%的,供应商必须对该报价做出报价合理性说明。 6.3投标总价低于财政预算限额的70%、未做出报价合理性说明的,评委会有权认定为该报价低于成本价,并按投标无效处理;供应商的报价说明是否合理,有评委会判定;如该报价成为中标价格,该项目将成为重点监管、重点验收项目。 | ||||||||||||||||||||||||||||||||||||||||||||||||||||||||||||||||||||||||||||||||||||||||||||||||||
评标信息 |
| ||||||||||||||||||||||||||||||||||||||||||||||||||||||||||||||||||||||||||||||||||||||||||||||||||
其他 | | ||||||||||||||||||||||||||||||||||||||||||||||||||||||||||||||||||||||||||||||||||||||||||||||||||
附件 | 灾害天气数值预报应用系统(三)-招标申报书.doc.doc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