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车辆冲洗补充水特色农业种植危险废物警告标志转载跌落固废尾渣基础减振农副产品加工铜矿核桃沉淀水池整治区污染物排放清单辅助工程清洗水油料堆场扬尘灰土沉淀池尾渣粉池PM10供暖道路运输扬尘生产污水初期雨水收集池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粮食草本植物铜尾矿全封闭彩钢结构生产废水中条山有色金属铜冶炼弃渣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铁精粉供水污染源调查铁矿石中药材大理岩Na2O规模养殖场原辅材料供热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颗粒物区域规划高噪声设备Pb古城组团规划原料的堆存油菜强化生产管理土壤影响专项评价水环境影响分析距离衰减沉淀后循环利用木本植物两垣提升抑尘网特色主题公园道路进行硬化主体工程声影响专项评价防护隔离带废渣库四周均设导流槽基础减震风机消音处理环境管理加工车间矿棉等隔声材料噪声影响分析磁选机喷淋废水烟叶冶炼渣清水池维修工序谷子厂房屏蔽低噪声设备介质粉尘喷淋水环保工程H2O大气污染物蔬菜历山镇组团粪便环境保护预测模型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洗车平台工业小区经济开发带加工区制冷高品筛进行筛分变压器自查有色冶炼废渣的资源回收洗涤废水润滑地表水体噪声源强分析检修封闭原料运输皮带走廊有色金属冶炼废渣动物灰浆危险废物暂存间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小麦废渣的临时存放合理处置新鲜水矿物油地面建筑垃圾的堆存副产品尾矿渣砂石公用工程环保设施混合加水水污染物选煤保护区车辆冲洗水降噪设施网格模型垃圾桶给排水筛分职工生活用水危废暂存间灌木新建豆类指北针运行管理定时巡检职工生活污水危险废物标签挥发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生产补充水运输起尘工业垃圾处理措施喷淋设施地下水Cu厂区总平面布置图K2O声环境蚕桑有色金属铜冶炼废渣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应适当洒水喷雾除尘喷头生活废水生态影响专项评价车间密闭环保机构磁选废水磁铁矿粉环境监测计划饲料生产废水沉淀池给水供电玉米尾渣库洒水装置沉淀池污泥磁选生产线AI2O3环境影响报告表石油类达标排放成品介质粉堆存三樱椒职工生活垃圾石灰岩水源碎砖块噪声预测旱厕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Fe重晶石古城镇组团休闲旅游基地废气监测喷淋抑尘环保工作SiO2铜冶炼弃渣回收利用Zn果类施工扬尘室外声源监督铜尾渣废机油水果水文地质辣椒矿产资源氟化物沉淀脱水废材料危险废物贮存球磨机物料输送转运雨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施工机械噪声机械设备维护原料库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喷淋用水成品库
金额
14万元
项目地址
-
发布时间
2019/05/15
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14万元
招标联系人赵言午18636380806
招标代理机构甘肃宜洁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联系人-
标书截止时间-
投标截止时间-
公告正文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称: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95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说明

序号

专家意见

修改说明

1

完善工程主要建设内容组成表,明确原料库、成品库、尾渣临时堆场应采取全封闭,补充辅助工程设施。核实主要生产设备是否有污泥压滤机。

完善工程主要建设内容组成表,补充了辅助工程设施,并明确原料库、成品库、尾渣临时堆场全封闭详见报告P4~5经与企业核实,不设污泥压滤机。

2

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给出进厂原料弃渣的含水率,介绍清楚混合加水前的原料转运过程,进而核实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过程的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及排放情况,应满足现行环保要求。

已细化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详见报告P22;已核实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过程的粉尘污染防治措施及排放情况,详见报告P28

3

核实废水沉淀池设置个数及大小,根据各车间布置、导流槽设置合理确定沉淀池位置,确保各环节废水全部收集汇流至沉淀水池,严禁形成漫流排到厂区外。

核实废水沉淀池设置个数大小及位置,详见报告表P5~6

4

核实固体废物产生量,补充沉淀池污泥及副产品尾矿渣的处置去向,完善相关评价内容。

经与企业核实,项目不设压滤机,其沉淀池污泥、废渣分不开,统称固废尾渣,详见报告表P5

5

完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补充指北针、初期雨水收集池、洗车平台等,核实球磨机台套数,应与文字描述一致。完善环境监测计划、污染物排放清单。

已完善厂区总平面布置图,补充指北针、初期雨水收集池、洗车平台等核实球磨机台套数详见附图3;已完善环境监测计划、污染物排放清单,详见报告表P36~4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的项目概况、环境质量现状、环境污染物产排污情况、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的要求。结合环境质量目标要求,明确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可行性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

建设单位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赵言午

联系人

倪荣生

通讯地址

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

联系电话

18636380806

传真

邮政编码

043700

建设地点

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

立项审批

部门

垣曲县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垣发改备案发【201910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C42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333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53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4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64%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19.07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背景及任务由来

1企业与项目概况

我国是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过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收到国家高度重视,我国规划纲要强调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缓解,逐步建设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大国,据统计,垣曲县有色金属冶炼废渣的产生量约38万吨,而且还在逐年增加,故对有色冶炼废渣的资源回收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垣曲地区有色工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冶炼渣,虽建立了冶炼渣选矿系统回收铜、稀贵金属等元素,但同时产生了大量的铜尾矿,这些尾矿的特点为:有色金属量很低,铁元素含量较高,产生量大,利用铜尾矿生产洗煤用介质粉是有效利用铜尾矿的途径之一。介质粉又称磁铁矿粉是粉末冶金的一种,是氧化亚铁和氧化铁组成的化合物,主要是用来工业洗煤用和石油开采钻井压井,其中使用介质粉选煤可替代人工手拣矸石,不仅分选效果好,生产率高,而且解放笨重体力劳动,市场需求容量很大。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38日,法人为赵言午,经营范围为冶炼弃渣、铁矿石、铁精粉、铜尾渣加工、销售(均不含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企业拟在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建设冶炼弃渣回收利用项目,从冶炼弃渣中提取介质粉,提高冶炼弃渣利用价值。项目总投资530万元,占地面积3333㎡(5亩),租用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荒地,新建生产区及仓库等,购置相关设备,主要产品为介质粉尾渣

2评价任务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修改单)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三十四、环境治理业 1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2019411日委托甘肃宜洁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对本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见附件1)。接受委托后,甘肃宜洁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立即组织项目参评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所在区域自然环境及工程概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了解,并收集相应的有关资料,根据评价技术导则、山西省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调查结果开展了各项工作,编制完成了《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审本)

我单位于2019423日委托专家对该报告表进行了技术审查,形成专家意见,我单位依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完成《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本),由建设单位报运城市生态环境局垣曲分局审批。

3、 “三线一单”控制要求的相符性分析

3.1生态保护红线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运城市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垣曲县生态保护红线尚未发布,本项目厂址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要求禁止建设的环境敏感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原则。

3.2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分析

本次评价收集了垣曲县环境监测站2018年的例行监测数据全年统计资料:评价区内PM10全年浓度值为84μg/Nm3,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70μg/Nm3);评价区内PM2.5全年浓度值为41μg/Nm3,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35μg/Nm3);评价区内SO2全年浓度值为41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60μg/Nm3);评价区内NO2全年浓度值为33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40μg/Nm3;评价区内CO95百分位数24h平均质量浓度值为3000μg/Nm3,未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4000μg/Nm3);评价区内O390百分位数日最大8h滑动平均质量浓度174μg/Nm3,出现超标现象(标准值为160μg/Nm3)。

根据环办[2014]30号文“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项目,必须落实相关污染物总量减排方案,上一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相关污染物年平均浓度不达标的城市,应进行倍量削减替代”。根据垣曲县2018年例行监测数据可知,垣曲县例行监测数据中的PM10PM2.5O3出现超标现象,本项目外排废气中的污染物可通过当地政府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或环保提标改造进行倍量削减。

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亳清河,本次评价未收集到近三年的现状监测资料。经现场勘查,亳清河水质良好

项目运营期污染物主要为无组织粉尘、废水和噪声,采取环评规定的环保措施后,可达标排放,对项目所在区环境质量现状影响不大。

3.3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主要为电能,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节能设备,项目建成运行后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通过内部管理、选择节能高效的设备采取合理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项目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3.4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对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和发展改革委员会21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中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三十八大类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15 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

二、项目内容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

建设单位: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年产5万吨介质粉尘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5°1536.456,东经111°3838.322其北侧、南侧及西侧均为荒地,东侧为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尾矿库。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530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

2、建设内容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3333㎡,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

1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项目名称

工程量/内容

备注

主体工程

加工车间

1座彩钢结构,占地面积200㎡;内设4台磁选机1台球磨机、1台高品筛、2座粉池(用于暂存成品);主要用于原料的球磨、筛分及磁选

新建

辅助工程

原料库

1全封闭彩钢结构,建筑面积320㎡,主要用于原料的堆存四周设导流槽

新建

成品库

1全封闭彩钢结构,建筑面积56㎡,主要用于成品介质粉堆存,四周设导流槽

新建

尾渣库

1全封闭彩钢结构,占地面积150㎡,主要用于废渣的临时存放,四周设导流槽

新建

公用工程

供电

上南蔡村供给,自备有1250KVA变压器

新建

供水

上南蔡村供给

新建

供暖、制冷

办公用房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供暖及制冷

新建

排水

生产废水沉淀循环使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新建

环保工程

废气

堆场扬尘

环评要求原料、产品介质粉及固废尾渣均位于全封闭库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在顶棚加装喷淋设施,喷淋设施要能覆盖每个库

新建

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粉尘

封闭原料运输皮带走廊,减小转载点及跌落点落差

新建

道路运输扬尘

道路进行硬化,及时清扫,定期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

新建

废水

生活废水

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新建

生产废水

270m3沉淀池、170m3清水池;生产废水沉淀后循环利用

新建

初期雨水

一座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新建

噪声

噪声

生产设备置于封闭车间内,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声、减振、降噪、绿化等降噪措施

新建

固废

生活垃圾

垃圾桶若干,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新建

尾渣

沉淀脱水后当天运走,不在厂区存储外售给中间贸易公司,最终出售给水泥厂

新建

危废

废机油

设置危废暂存间12.5m×4m,建筑面积10,位于原料库危险废物分类、分区存放,采用密闭容器存放,定期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新建

3主要设备设施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2

2 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磁选机

4

1200×2400mm

2

球磨机

1

1500×4500mm

3

高品筛

1

3000×1800mm

4、原辅材料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消耗原材料主要为铜冶炼弃渣,消耗量为6.6万吨(1.32t原料/t产品),原料来源全部为中条山有色金属铜冶炼弃渣,供货原料成分稳定;生产产品为介质粉年产量为5万吨,尾渣(固废)年产量为1.6万吨,根据建设单位及供货单位提供的检测资料,铜冶炼弃渣、产品介质粉及尾渣均为粉末状,原料主要化学成分见表3

3 原料铜冶炼弃渣主要化学成分表

名称

Fe

AI2O3

CaO

SiO2

MgO

Cd

Co

Bi

Ni

铜冶炼弃渣(%)

46.4

5.32

1.34

23.01

1.77

0.001

0.060

0.001

0.045

名称

Cu

K2O

Na2O

Sb

Zn

Hg

As

Pb

H2O

铜冶炼弃渣(%)

0.30

1.39

0.72

0.025

1.11

0.001

0.024

0.24

14.64

4 产品方案表

类别

名称

年产量

备注

产品

介质粉

50000t

品位:铁55~60、含水率>10%;外售

5、厂区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其占地3333㎡,其磁选加工区位于场地西侧,原料库位于厂区西南角,成品库位于厂区西北角,废渣库位于厂区东南角,厂区东侧依次为清水池、沉淀池、沉淀池及初期雨水收集池

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6、职工定员工作制度

项目职工定员10人,员工年工作时间200天;生产为白班制,每班8h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5

5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占地面积

3333

2

产品方案

2.1

介质粉

万吨/a

5t

品位:铁55~60、含水率>10%

3

主要原辅材料

3.1

铜冶炼弃渣

万吨/a

6.6

中条山有色金属铜冶炼弃渣

4

能源消耗

4.1

kW·h/a

100

上南蔡村供给

4.2

新鲜水

m3/a

54098

5

工作制度

5.1

年工作日

d

200

5.2

工作小时

h/

8

白班制

5.3

劳动定员

10

6

总投资

万元

530

企业自筹

三、公用工程

1、给排水

1.1水源

本项目水源来自上南蔡村水井,可满足项目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1.2给水

生产用水:本项目磁选过程中,原料以水为载体在设备间流动,按照每吨原料循环用水量1m3计算,年用水量约为50000m3250m3/d)。

铜冶炼弃渣进厂时含水率较高,生产过程中装进上料仓铜冶炼弃渣含水率为15%左右,与产品含水率大致相同,因此不考虑产品携带水量损耗

因蒸发损失和风吹损失,参考同类资料,损失量为2.5m3/d。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新鲜水3600 m3/a18m3/d)。

喷淋用水:为了减少工程运行时粉尘排放量,评价要求原料库、成品库顶棚均设置喷雾除尘喷头,喷雾除尘要能覆盖原料库、成品库面积。喷雾除尘每天用水量按2m3/d600m3/a)。喷淋废水经倒流槽引至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磁选,不外排。

车辆冲洗:车辆冲洗用水量按10L/辆?次计,本项目年周转物料11.2万吨,运输车辆载重30t/次,车辆冲洗水用量为0.19m3/d37m3/a其中冲洗消耗10%,则年消耗量为3.7t其余用水为沉淀后的回用水。

职工生活用水: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均在厂区内食宿,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DB14/T1049.3-2015),生活用水量按30L/·d计,生活用水量为0.3m3/d60m3/a)。

1.2给水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产污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24m3/d48m3/a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内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本项目喷淋水经倒流槽引至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生产,不外排;

本项目球磨、筛分、磁选工序采取湿式作业,磁选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流入清水池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项目地表径流废水及初期雨水经厂区截洪沟等收集排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项目具体用水情况见表6,水平衡图见图1

6 项目用排水一览表

名称

用水定额

规模

用水量m3/d

排水量m3/d

生产补充水

/

3600t

18

0

喷淋用水

/

/

2

0

车辆冲洗补充水

30L/辆?次

11.2万吨

0.19

0

生活用水

30L/·d

10

0.3

0.24

合计

/

/

20.49

0.24

2 项目水平衡图 (单位:m3/d

2、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上南蔡村供给(一台250KVA变压器),年用电量为100kwh,能满足项目用电需求。

3、供热

项目办公区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采暖;生产车间不需供暖。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租用场地为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荒地,据现场勘查,不存在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项目地理位置

垣曲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的东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2°05′,北纬34°59′35°26′之间,位于黄河北岸,中条山北部,山西省南端,运城地区东北隅。东接河南省济源市,东北与阳城、沁水县毗连,北、西北与翼城、绛县接壤,正西方衔闻喜,西南方连夏县,南隔黄河与河南省新安、渑池县相望。极点直线距离东西65km,南北48km,总面积1620km2

本项目位于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地理坐标为北纬35°1536.456,东经111°3838.322其北侧、南侧及西侧均为荒地,东侧为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尾矿库。项目具体地理位置及四邻关系见附图2

2、区域自然环境简况

2.1 地形地貌

垣曲县东跨王屋,西踞中条,南界黄河,北接太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沟壑纵横,地貌破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峰:东北有舜王坪、锯齿山、流流山、海拔均在1500m以上,舜王坪2321m,为本县最高峰,北有圆谷炉山、天盘山、教尖秸等,海拔均在1650m上下,西有余家山、歪头山、大凹山、蚁山等,海拔均在1300m左右,较大河流有亳清河、板涧河、西阳河、五福涧河等,均由北而南注入黄河,河流两岸多为狭窄的河谷平原,灌溉方便,人稠密集,为本县主要农作区。整个县境地表长期受流水冲刷,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地形复杂。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72.24%,平地占2.4%

2.2地质构造

垣曲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各时代地层出露齐全,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强烈。位于中条断拱东北段东侧,基岩地层自西北向东南由老而新,总体为一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主要褶皱构造有铜矿峪同斜倒转向斜等。中条山脉呈北东——南西向延伸,长约140km,东西宽8~10km,最高峰海拔2000m,均呈中高山及低山地形。从本地区地形来看,多悬崖峭壁,高峰错综,山顶为尖山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如红白岭山顶最高海拔1199.49m,而折腰山顶最高海拔为1107.39m,以玉门村附近为侵蚀基准面,其海拔为386m,其比高为 100~320m

中条山地质构造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前震量纪地层中的构造,岩石变质甚深,倾角一般很大,褶皱剧烈,常有同斜褶皱和扇形褶皱发生。境内基岩露头分布较广,层位多而复杂。主要出露于北部,上太吉界地层,绛县群的铜矿峪组,为铜矿的主要赋存层位。境内中部广为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覆盖。沿亳清河等河谷地带有上更新统及全新统冲积物分布。

2.3 水文地质

垣曲县水文地质简单,属前震旦纪裂隙含水层。岩层含水不丰富,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和渗透方式向沟中排泄。地下水动态受气候影响显著,雨季地下水位上升几米至几十米,地下水循环活动剧烈。水化学成分为重碳酸盐淡水,地下水沿构造裂隙发育至地面以下300m,地均降水量508.7mm,降雨量以冬季最少,春季次之,夏季高度集中,秋下水动面随地形起伏变化,其形态一般与地形相吻合。评价区地表水为亳清河,自北而南汇入黄河。

2.4气象气候

垣曲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内四季分明,冬季少雪,春季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常有短时连阴雨出现。由于地形复杂,县内各区域小气候多。根据垣曲县气象站多年资料统计结果,本区年均气温13.5℃,极端最高 41.5℃温度,极端最低-14.5℃,年均蒸发量2195.8mm,年均日照2062.2小时。年均降水量622.7mm,降水一般集中在79月份。夏秋两季降水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8%。年平均相对湿度58%,垣曲县地处东南亚季风区域,68月盛行东南风,12月至次年2月多为西北风,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2.9m/s

2.5矿产资源

垣曲县内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矿产有46种,主要为煤、铜、铁、石灰岩、大理岩、重晶石等,尤以铜、煤、铁含量分布较广,全县含煤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9%,储量为6495万吨,可采量70%,铜储量270.9万吨,铁矿储量60万吨,早在明代、唐代就有人工开采煤、铜的历史,解放后,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矿业生产规模迅速发展,采矿直接引发和诱发了采空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极大的破坏了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6地震烈度

根据山西省抗震办公室1993年《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本区地震烈度属度区。

3、生态环境概况

3.1 土壤

垣曲县的土壤分布较为复杂,有3个土类,6个亚类,广泛分布于全县的主要是碳酸盐褐土、山地褐土和山地淋溶型褐土。依次分类分别为:山地草原草甸土、山地棕壤土、山地棕壤性土、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褐土、粗骨性褐土、褐化浅色草甸土、浅色草甸土。

本区以褐土性土和碳酸盐褐土居多。

3.2动物

垣曲县共有野生脊椎动物74256种。本县属中条山东部山地森林、灌丛动物区,不仅动物种类多,且有大型森林动物栖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虎、梅花鹿、黑鹳、金钱豹、金雕等;二级保护动物有中条猕猴、天鹅、大鲵、林麝等。全县野生动物分9类。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区域内无国家保护动物。

3.3植被

垣曲县主要植被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灌木等自然植物及人工林,经济林等人造植物。森林覆盖率达35.5%,高于全省10.3%和全国12.7%的水平,牧草地资源22.3%,野生植物资源有山西省植物资源宝库之称,县境内东北部的望仙至历山一带,植被发育。在历山七十二混沟一带,有一面积为12780亩的块状分布的原始森林,是目前黄河中下游保存下来的唯一的一块原始森林。西北部集中了垣曲县的主要工矿企业,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天然木本植物已所剩无几。中部黄土丘陵区,阳坡植被发育,主要为灌木草丛草地,并有零星分布的人工林、经济林等,覆盖率在30%以下。

根据现场调查,评价范围区域内无国家保护植物。

3.4农作物

辖区耕地面积39.4万亩,形成了畜、烟、果、桑、菜、蜂六大支柱产业。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及各种豆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饲料、药材、果类和蚕桑等。2014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1.99万亩,总产8807.6万公斤;核桃经济林发展到18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500 万元,华峰片区被评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蔬菜、辣椒、水果、蚕桑、烟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4.1万亩,规模养殖场达到36个;建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02个,特色农业年产值达3.53亿元,占到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45%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80家,实现土地流转5万余亩;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9亿元;改善修复耕地2.1万亩,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32万亩;全县贫困人口同比减少7000人。

4自然保护区及文物古迹

垣曲县境内有历山自然保护区和小浪底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92万亩。自然植被以温带、暖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林和落叶灌木为主。这里是山西省境内动植物资源种类、数量最多的地方。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猕猴、金雕等多种珍稀动物。其中猕猴是我国北方唯一的猴类动物。

小浪底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县城南部,面积为73.3km2。为130余种鸟及其动物提供繁殖和栖息场所。

垣曲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二郎庙北殿、埝堆玉皇庙。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处:南海峪遗址、北峪铜矿遗址、丰村遗址。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处:永兴寺、下马遗址、历山大腰遗址、柏地铁种。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102处。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文物古迹及自然保护区。

5、垣曲县域总体规划

5.1总体规划

垣曲县总体规划空间结构包括:空间结构:三组团一轴一串珠

三组团:由以前的三个单中心构成的小增长极提升为三个组团型的增长极,分别为县城和皋落构成的县城组团、古城和华峰王茅组成的古城组团、历山组团。

县城组团是全县生态休闲型经济模式发展的中心,加强工业、商贸、服务职能的建设,冶金工业仍然是发展重点。

古城镇组团、历山镇组团。这两个城镇组团将与县城承担不同的职能分工。古城镇曾是商贸重镇,区位的改变使之经济发展一落千丈,古城组团规划要在旅游、特色农业种植、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寻找突破,以此带动商贸业的发展,重振古城镇风采。历山组团将是以旅游为主的中心城镇,具有很强的品牌特色。

一轴:沿横济线、闻(喜)(济)源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形成县域的主干发展轴线。

一串珠:在发展轴线沿线分布的若干小城镇。

5.2区域规划

全县形成四带两区的重点开发区域。

经济开发带:规划选择铜铁金银等矿产资源带状分布区域、黄河、亳清河、沇河流域河槽谷地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依托干线公路网建设发展轴带。

亳清河流域是综合型发展带,要求适应全县生态休闲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各个乡镇驻地布局工业小区,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防护隔离带,作好工业垃圾处理措施。农业要提高规模化种植,增加特色而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沿亳清河流域发展轴带,选择若干生态环境良好、特色鲜明、具有休闲观赏价值的地方建设休闲旅游基地。

黄河流域是以特色农业种植加工,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发展带。以古城镇为中心建设沿黄河和小浪底水库旅游区,英言乡和蒲掌乡作为特色种植区,规模化种植的烟叶、三樱椒、油菜。古城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业发展振兴古城商贸流通业。

沇河流域是垣曲的品牌旅游发展带。以历山镇为中心建立旅游区,北通历山舜王坪,南达黄河口,组成一条品牌旅游线路。

矿产资源带脉为全县冶金工业发展的重要带。规划要求整合这条带上现状分布的采矿、冶炼企业,对铜铁金银贵金属矿产资源进行特殊开发,建立特色主题公园。

两类经济区包括中部综合经济发展及整治区和两垣提升及保护区。

中部综合经济发展及整治区:位于县域中部地带,包括新城镇、现状皋落乡、长直乡、现状王茅镇、华峰乡、古城镇、英言乡、蒲掌乡。该经济区是全县工业、农业、休闲旅游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综合发展区,也是综合整治区。

两垣提升及保护区:位于东、西部山区,包括历山镇、毛家湾镇、现状解峪乡,是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拟建项目厂址位于皋落乡,属于中部综合经济发展及整治区,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当地区域的发展规划。

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活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为了说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收集了垣曲县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中SO2NO2PM10PM2.5COO3的年平均浓度监测数据,对运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监测结果见表7

7 垣曲县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序号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ug/m3)

标准值/

ug/m3)

占标率/%

达标情况

1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41

60

68.33

达标

2

N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33

40

82.50

达标

3

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

84

70

120.00

超标

4

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

41

35

117.14

超标

5

CO

95百分位数24h平均质量浓度

3000

4000

75.00

达标

6

O3

90百分位数日最大8h滑动平均质量浓度

174

160

108.75

超标

7监测数据可以看出,各监测因子中除PM10PM2.5O3年均浓度监测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外,其他各监测因子均达标,则项目处于环境空气不达标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距离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为项目东侧2.1km的亳清河,本次评价未收集到近三年的现状监测资料。经现场勘查,亳清河水环境质量良好。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本项目位于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其北侧、南侧及西侧均为荒地,东侧为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尾矿库,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

四、生态环境

根据项目周围的调查情况可知,主要植被为人工种植的粮食、经济作物及绿化树种等,项目区域无天然林及珍稀植被;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程度较低,无特殊需要

保护的动植物资源。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敏感因素的界定原则,经调查评价区不属于特殊保护地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区。经实地踏勘,评价区内无重点保护文物、古迹、植物、动物及人文景观等,评价保护目标确定为距离场址较近的区、村庄、周围生态环境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9

9 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

环境

要素

保护目标

方位

距离m

保护对象

保护要求

环境空气

三坪

西

220

居民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上南沟

西南

450

居民

清南村

东南

750

居民

上南蔡村

880

居民

槐南白村

西

1070

居民

清源村

东北

1600

居民

周家凹

西南

1590

居民

蓖子沟村

西北

1630

居民

白家岭村

东南

1730

居民

下丁村

1780

居民

地表水

环境

亳清河

2100

地表水体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

地下水

区域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

声环境

项目厂界四周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2标准

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标准;

3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类水质标准;

4、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见表10

1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μg/Nm3

污染物

年平均

24小时平均

1小时平均

SO2

60

150

500

NO2

40

80

200

TSP

200

300

/

PM10

70

150

/

PM2.5

35

75

/

O3

/

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

200

CO

/

4mg/m3

10mg/m3

2、地表水环境

距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东侧2.1km处的亳清河,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1559号),亳清河水环境功能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标准。具体标准值如表11所示:

1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

污染物

pH(无量纲)

COD

BOD5

NH3-N

石油类

标准值

6-9

15

3

0.5

0.05

3、地下水环境

地下水:项目区域地下水是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2

12 《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

项目

PH

挥发酚

氟化物

NO2-N

NO3-N

NH3-N

总硬度

菌落总数

(CFU/mL)

总大肠菌群

(CFU/100mL)

标准

6.58.5

0.002

1.0

1.0

20

0.5

450

100

3.0

项目

标准

0.01

0.002

0.50

0.005

0.70

0.02

0.05

0.07

0.05

4、声环境

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项目运营期颗粒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浓度限值,具体标准限值见表13

1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

指标

备注

颗粒物(无组织)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0mg/m3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2、噪声

施工期: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

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

4、固体废物

一般固废贮存、处置过程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2013修改单)的有关规定。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修改单)的有关规定。

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晋环发[201525号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本项目属于环境统计重点工业源调查行业范围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39个行业)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前,建设单位需按本办法规定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本项目无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一、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2 生产工艺及产排污环节图

工艺流程简述:

项目所用原料为中条山有色金属铜冶炼废渣(其含水率>10%,原料进场后暂时堆积储存,生产时由皮带输送机转运至上料仓内,并加水进行充分混合,混合后的物料进入球磨机进行球磨,然后进行一级磁选,磁选后的含水渣进入高品筛进行筛分,筛上物返回球磨机再次进行球磨磁选,筛下料直接进入二级、三级、四级磁选机进行磁选,四级磁选出的介质粉均进入粉池库暂存,磁选后的泥浆进入沉淀池,静置沉淀后,上部清水用,下部沉淀脱水后的尾渣送至废渣库暂存。

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上料过程含水率较高,因此不产生粉尘。

本项目设计沉淀池容积为70m3,项目废水产生量为31.25m3/h,废水在沉淀池停留时间约2h。经查看相关资料,污泥沉淀时间约为2min,远小于本项目沉淀池废水停留时间。本项目污水池设计可满足生产要求。

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G1:堆场扬尘;

G2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产生的粉尘

G3:道路运输扬尘;

2废水

W1:磁选废水;

W2:喷淋废水;

W3:车辆冲洗水;

W4:初期雨水;

W5:职工生活污水;

3噪声

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095dBA)之间

4固体废物

S1维修工序产生的废机油

S2:职工生活垃圾

S3沉淀池尾渣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量及产生浓度

处理后排放量及排放浓度

大气

污染物

堆场

扬尘

少量(无组织)

少量(无组织)

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

粉尘

0.5t/a(无组织)

0.05t/a(无组织)

道路运输

扬尘

1.49t/a(无组织)

0.149t/a(无组织)

水污

染物

磁选生产线

生产废水

0

0

喷淋抑尘

喷淋废水

0

0

车辆冲洗

车辆冲洗废水

37t/a

0

初期雨水

雨水

46.39m3/a

0

职工生活

生活污水

48t/a

0

固体

废弃物

维修工序

废机油

0.2t/a

0.2t/a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1t/a

1t/a

沉淀池

尾渣

16000t/a

16000t/a

噪声

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

噪声

7095dB(A)

小于60dB(A)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另附页)

拟建项目完成后通过厂区四周和厂区内部空地植树和种花草进行绿化美化,改善原有生态环境和景观。项目周边无生态环境敏感物种和景观,不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施工扬尘、废水、地面建筑垃圾的堆存、运输和施工机械噪声及生产设施的建设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及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1)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影响环节分析

施工期间对环境空气影响最大的是施工扬尘,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主要包括物料运输以及装卸产生的扬尘、清理场地产生的扬尘、土石方挖填产生的扬尘、材料露天堆存产生的扬尘等。

由于污染源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因此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暂时污染影响。但施工现场的污染物,会给现场施工人员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一定影响。

2)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为减轻扬尘污染,根据《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的规定进行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施工工地道路和主要场地全部硬化,车辆要求限速行驶,并随时保持路面清洁;

所有砂石、灰土、灰浆等易扬尘物料都以不透水的隔尘布完全覆盖;

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及时清理出现场;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应适当洒水减少抑尘(洒水时间及次数视具体情况操作,大风天气应增加洒水次数);施工运输车辆驶出工地前,应对车轮、车身、车槽帮等部位进行清理或清洗以保证车辆清洁上路;

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本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1)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各种施工机械设备洗涤用水,以及运输车辆冲洗产生的洗涤废水。该类生产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质为SS,类比同类工程其浓度为15002500mg/L。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大型车冲洗用水量为60L/.次,按照日最大车辆数目5辆考虑,每天1次清洗,则日需水量0.30m3/d。为此,建议工程设置一座1m3生产废水沉淀池,冲洗废水经废水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于场地、道路抑尘。生产废水沉淀池内污泥定期清理,与建筑垃圾一起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场所,合理填埋。

2)生活废水

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利用附近民房。施工期的生活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洗漱及入厕产生。评价要求粪便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运至附近村庄村民堆肥使用。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机械是主要的噪声污染源,最大噪声级约在90dB左右,因为施工阶段一般为室内作业,具有隔声与消减措施,故噪声传播较近,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为了尽量减少本项目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评价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1)从声源上控制: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严格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保证车辆和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降低噪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在1200~14002200~600施工。

3加强对施工车辆的进出管理,尽量缩短汽车的怠速停留时间,禁止车辆鸣笛。

4)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噪声产生纠纷。

施工单位应严格遵照上述控制措施文明施工,严禁夜间施工。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少量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施工人员均不在厂内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运至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施工中的建筑垃圾主要是碎砖块、灰浆、废材料等,由施工队妥善处理,及时清运至当地建筑垃圾填埋场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堆场扬尘进料及球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道路运输扬尘

1)堆场扬尘

厂区产生扬尘的区域为原料区、成品区、废渣堆放区本项目原料产品及固废尾渣的湿润程度较高环评要求原料、产品均位于全封闭库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在顶棚加装喷淋设施,喷淋设施要能覆盖每个库;废渣设临时堆放区,当天运走外售,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导流槽和抑尘网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的产生量将明显减少,粉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也将大大减少。

2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产生的粉尘

本项目使用铜冶炼废渣原料由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入料仓,产品介质粉、固废尾渣均由装载机转运至相应堆场,进厂的原料湿润程度较高,且磁选过程均在拌湿条件下进行,因此主要产尘环节为原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入料仓环节,同时,物料在转运、装在跌落等过程中均有无组织粉尘排放。对此,评价要求:对原料转运过程的运输皮带采用封闭式皮带通廊,并将入料仓仓口设置三面围挡(对接皮带走廊一侧敞开);转折点跌落点位产尘较为严重之处,应降低落差和使用U型溜槽,并对跌落点采用密封罩,抑尘效率为90%,经类比估算,上述转载、跌落环节无组织粉尘产生量为0.5t/a,采取以上措施后,物料转载、跌落过程中粉尘的排放量为0.05t/a

3)道路运输扬尘

运输起尘采用下述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Qp=0.123(V/5)·(M/6.8)0.85·(P/0.5)0.72

Qˊp= Qp·L·Q/M

式中:Qp—交通运输起尘量,kg/km·辆;

V—车辆行驶速度,km/h,取10km/h

M—车辆载重,t/辆,取30t/辆;

P—路面状况,以每平米路面灰尘覆盖率表示,kg/㎡,取0.1kg/㎡;

L—运输距离,km,取3km

Q—运输量,t/a,取11.2t

Qˊp—运输扬尘产生量,kg/a

经计算,运输扬尘产生量为1.49t/a。环评要求运输时限值汽车车速,及时清扫路面;厂区对道路进行硬化,每天洒水一次;对车辆进行冲洗。采取以上措施后,抑尘效率按90%计算,则运输扬尘无组织排放量为0.149t/a

2、水环境影响分析

1)生产废水

本项目磁选工序采取湿式作业,磁选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上清液流入清水池后回用于生产不外排

2)喷淋废水

原料、成品库四周均设导流槽,喷淋废水经倒流槽引至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生产,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3)车辆冲洗

项目厂区出入口清洗平台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产生影响。

4)厂区初期雨水

对于初期雨水量,评价根据太原工业大学采用数理统计法编的计算公式,并依据垣曲县降水强度和暴雨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q=993.7(1+1.04lgP)/(t+10.3)0.65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a

P重现期,一般取2

t降雨时间,一般取15分钟;

经计算得暴雨强度为286.55L/s·ha

初期雨水汇水量Q=Ψq Ft

式中:Q初期雨水汇水量,m3

Ψ—径流系数,取0.9

F汇水面积,ha,取0.02ha

t集水时间,15分钟。

经计算,厂区初期雨水量为46.39m3

根据项目厂区地形,评价要求在厂区地势较低处侧设一个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以防止含污染物较高的初期(十五分钟)雨水对地表水造成污染,收集雨水经沉淀后用于场内洒水降尘。

5)生活污水

本项目劳动定员10人,均不在厂区内食宿,根据《山西省用水定额》(DB14/T1049.3-2015),职工用水定额按30L/.d计,则生活用水量为0.3m3/d60m3/a),排水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量为0.24m3/d48m3/a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内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3、噪声影响分析

1)噪声源强分析

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包括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7095dBA)之间

环评要求产噪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可降低2025dB(A),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主要产噪设备及采取措施见下表14

14 主要噪声源的声压级

序号

主要

噪声设备

数量

声压等级

dBA

噪声类型

治理措施

治理后声压等级

dBA

1

球磨机

1

8595

机械性

选用低噪声设备,厂房屏蔽、基础减振

70

2

磁选机

4

7090

机械性

65

3

高品筛

1

8090

机械性

65

2)噪声预测

本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推荐的工业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声级的计算见以下公式:

1)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声级的计算

1)噪声贡献值计算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

Li--i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i--T时间内i声源工作的时间,s;

Lj--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

tj--T时间内j声源工作的时间,s;

N--室外声源个数;

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2)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

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

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

3)预测结果

利用预测模式计算本项目设备运行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噪声级,经预测,项目运营期间厂界噪声预测结果见表15

15 经距离衰减和降噪措施后的厂界噪声值 单位:dBA

测定位置

贡献值

标准值

达标情况

厂界东侧

50.65

60

达标

厂界南侧

49.57

60

达标

厂界西侧

48.80

60

达标

厂界北侧

52.07

60

达标

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项目夜间不生产

为减小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环评要求建设单位还应采取如下防治降噪措施

1)治理噪声源

从声源设备上进行噪声控制,设计中尽量选取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对高噪声设备,订货时按设计要求对制造厂家提出噪声限值要求。

2)传播途径控制

1)隔断噪声的传播途径,能置于室内的设备全部置于室内。

2)高噪声设备要求安装在基础减振底座,并将其紧固在减振混凝土机座上,机座四周要留有一定深度的消声槽,槽内填充玻璃纤维、矿棉等隔声材料,用微穿孔板制成的上盖封好。

3)强化生产管理

确保降噪设施的有效运行,并加强对生产设备的保养、检修与润滑,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可降低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建设单位在严格落实环评要求的治理措施后,可有效控制噪声污染,且周围没有噪声敏感密保,对周围环境噪声影响较小。

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1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

本项目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具体见表16

16 工程分析中危险废物汇总一览表

序号

危险废物名称

危险废物类别

危险废物代码

产生量

产生工序及装置

形态

主要成分

有害成分

产废周期

危险

特性

1

废机油

HW08

900-249-08

0.2t/a

机械设备维护

液态

矿物油

--

1

TI

废机油产生量为0.2t/a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五号)的要求,本报告对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的贮存、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原料库内新建一座10的危险废物专用暂存间,用于存放危险废物,不同种类危险废物要分区堆放

1)危险废物贮存间,采取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等措施。

2)危险废物用专用容器分类收集,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并做好记录,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3)必须作好危险废物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危险废物的记录和货单在危险废物运走后应继续保留三年。

4)危废暂存的要求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本报告对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的贮存、管理提出如下要求:

危险废物必须装入符合标准的容器内,分类堆放;

危险废物暂存间的室内外必须悬挂危险废物标签(图4

危险废物暂存间室内外还必须悬挂危险废物警告标志(图5);

4 危险废物标签

5 警示标志

地面与裙脚要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修改单中的要求对危险废物贮存间地面进行硬化及防渗处理;

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暂存间的地面设置导流槽、集液池;

危废暂存间采取专人负责制;

贮存具备四防要求(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

在采取本报告提出的相关措施后,项目产生的固废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2职工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计算,则本项目实施后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 t/a。要求在厂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箱,定期由当地环卫部门处置。严禁生活垃圾在厂区内长期堆存,随意丢弃。

3)沉淀池尾渣

沉淀池沉淀脱水后尾渣量约为16000t/a。收集后外售给中间贸易公司,最终出售给水泥厂。


5、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环境管理是以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施加给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影响进行调节控制,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环境管理计划是根据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及环境管理技术提出的主要项目的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供建设单位和环保管理部门对该项目进行管理时参考。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健全环保机构,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开展厂内环境监测、监督,并把环保工作纳入生产管理,对于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回收,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运营期环境管理要求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设单位应当建立环保机构,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副经理分管,成员由各岗位领导组成,专门研究、决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事宜。同时配备专职环保员,担负起环境管理工作,使各项环保措施、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做好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维修工作,保证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治理效果、建立并管理好环保设施档案资料。

本项目运营期环境管理要求见表17

17 运营期环境管理内容一览表

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要求

执行

单位

管理部门

洒水装置进行定时巡检,保证其正常运行,污染物能够达标排放;

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能力及环保意识

建设单位

当地环保部门

噪声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设备置于厂房内并进行基础减震

废水

生产废水循环使用,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固废

尾渣、生活垃圾合理利用与处置,并加强管理;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并加强管理

二、环境监测计划

制定环境监测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为环保措施的实施时间和实施方案提供依据,也为项目的评价提供依据,营运期的环境监测可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承担,监测结果提供给建设单位,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分析应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各项导则和标准进行。本项目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见下表。

18 环境监测计划表

监测对象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废气

厂界上风向1点、下风向3

颗粒物

每年一次,每次1天,每天2

噪声

厂界四周

等效连续A声级

季度一次,每次1天,每天昼间监测一次

6、环保投资概况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减轻或防止环境质量下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要求,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同时应保证环保投资的足额及时到位。

经统计估算,该项目用于环境保护的建设投资为14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为3.13%。项目环保投资估算情况见表19

19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投资一览表

项目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环保设施及工作内容

环保投资

(万元)

大气污染物

堆场

扬尘

环评要求原料、产品均位于全封闭库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在顶棚加装喷淋设施,喷淋设施要能覆盖每个库;固废尾渣设临时堆放区,当天运走外售,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导流槽和抑尘网

5.0

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

粉尘

封闭原料运输皮带走廊,减小转载点及跌落点落差

2.0

道路运输

扬尘

道路进行硬化,及时清扫,定期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

0.2

水污

染物

磁选生产线

生产污水

270m3沉淀池、170m3清水池;生产废水沉淀后循环利用

1.0

喷淋抑尘

喷淋废水

原料库、成品库废渣库四周均设导流槽,喷淋水经倒流槽引至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生产

0.2

车辆冲洗

车辆冲洗废水

厂区出口设洗车平台,清洗水流入洗车平台下方沉淀池(10m3),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0.1

初期雨水

雨水

厂区设一座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道路洒水

0.1

职工生活

生活污水

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0.2

固体

废弃物

维修工序

废机油

设置危废暂存间12.5m×4m,建筑面积10,位于原料库,危险废物分类、分区存放,采用密闭容器存放,定期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0.1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垃圾桶若干,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0.1

沉淀池

尾渣

沉淀脱水后当天运走,不在厂区存储外售给中间贸易公司,最终出售给水泥厂

/

噪声

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车间密闭,风机消音处理

5.0

合计

14

7、污染物排放清单

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清单一览表见表20


20 污染物排放清单一览表

工程组成

年产5万吨介质粉尘,建设内容为加工区、原料库及成品库等

原辅材料

铜冶炼弃渣

类别

污染源

污染物

排放量

治理措施

执行标准

大气污染物

堆场

扬尘

少量(无组织)

环评要求原料、产品均位于全封闭库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在顶棚加装喷淋设施,喷淋设施要能覆盖每个库;固废尾渣设临时堆放区,当天运走外售,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导流槽和抑尘网

颗粒物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

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

粉尘

0.05t/a(无组织)

封闭原料运输皮带走廊,减小转载点及跌落点落差

道路运输

扬尘

0.149t/a(无组织)

道路进行硬化,及时清扫,定期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

水污染物

磁选生产线

生产废水

0

270m3沉淀池、170m3清水池;生产废水沉淀后循环利用

/

喷淋抑尘

喷淋废水

0

原料库、成品库废渣库四周均设导流槽,喷淋水经倒流槽引至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生产

车辆冲洗

车辆冲洗废水

0

厂区出口设洗车平台,清洗水流入洗车平台下方沉淀池(10m3),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初期雨水

雨水

0

厂区设一座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职工生活

生活污水

0

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固体废物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1t/a

垃圾桶若干,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指标》(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有关规定

沉淀池

尾渣

16000t/a

沉淀脱水后当天运走,不在厂区存储,外售给中间贸易公司,最终出售给水泥厂

维修工序

废机油

0.2t/a

设置危废暂存间12.5m×4m,建筑面积10,位于原料库,危险废物分类、分区存放,采用密闭容器存放,定期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要求

噪声

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

噪声

60dB(A)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风机消音处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值

环境管理与监测

健全管理机制,保证治污设施正常运转做好例行监测,及时反馈治理效果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例行监测加强运营期环境管理,减少对周围敏感点影响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气

污染物

堆场

扬尘

环评要求原料、产品均位于全封闭库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在顶棚加装喷淋设施,喷淋设施要能覆盖每个库;固废尾渣设临时堆放区,当天运走外售,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导流槽和抑尘网

达标排放

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

粉尘

封闭原料运输皮带走廊,减小转载点及跌落点落差

达标排放

道路运输

扬尘

道路进行硬化,及时清扫,定期洒水;运输车辆加盖篷布

/

水污

染物

磁选生产线

生产污水

270m3沉淀池、170m3清水池;生产废水沉淀后循环利用

/

喷淋抑尘

喷淋废水

原料库、成品库废渣库四周均设导流槽,喷淋水经倒流槽引至沉淀池,沉淀后用于生产

/

车辆冲洗

车辆冲洗废水

厂区出口设洗车平台,清洗水流入洗车平台下方沉淀池(10m3),经沉淀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

初期雨水

雨水

厂区设一座50m3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

/

职工生活

生活污水

收集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

固体

废弃物

沉淀池

尾渣

沉淀脱水后当天运走,不在厂区存储外售给中间贸易公司,最终出售给水泥厂

合理处置

维修工序

废机油

设置危废暂存间12.5m×4m,建筑面积10,位于原料库,危险废物分类、分区存放,采用密闭容器存放,定期交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理

合理处置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垃圾桶若干,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合理处置

噪声

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

噪声

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震、车间密闭,风机消音处理

达标排放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工程正常生产后的排污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但为保护环境,环评要求:

1、充分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通过厂区绿化来治理大气及噪声污染。

2、减少生产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边区域及其它植物的不利影响,关键在于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尽量在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另外,对职工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采取严格的污染防治措施,对每个排污环节控制、管理,尽量将污染物排放降至最低限度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项目概况

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建设冶炼弃渣回收利用项目,从冶炼弃渣中提取介质粉,提高冶炼弃渣利用价值。项目总投资530万元,占地面积3333㎡(5亩),租用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荒地,新建生产区及仓库等,购置相关设备,主要产品为介质粉尾渣

2、环境质量现状

大气:本次收集了垣曲县2018年环境空气例行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PM10PM2.5O3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原因,主要受当地干燥多风及采暖期燃煤影响。随着《山西省大气污染行动计划》的实施,环境空气质量将逐渐改善

地表:本项目最近的地表水体为亳清河,本次评价未收集到近三年的现状监测资料。经现场勘查,亳清河水质良好

声环境:本项目位于垣曲县皋落乡上南蔡村北其北侧、南侧及西侧均为荒地,东侧为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尾矿库,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一般。

3、污染物排放情况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21 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量及产生浓度

处理后排放量及排放浓度

大气

污染物

堆场

扬尘

少量(无组织)

少量(无组织)

物料输送转运、转载跌落环节

粉尘

0.5t/a(无组织)

0.05t/a(无组织)

道路运输

扬尘

1.49t/a(无组织)

0.149t/a(无组织)

水污

染物

磁选生产线

生产废水

0

0

喷淋抑尘

喷淋废水

0

0

车辆冲洗

车辆冲洗废水

37t/a

0

初期雨水

雨水

46.39m3/a

0

职工生活

生活污水

48t/a

0

固体

废弃物

维修工序

废机油

0.2t/a

0.2t/a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1t/a

1t/a

沉淀池

尾渣

16000t/a

16000t/a

噪声

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

噪声

7095dB(A)

小于60dB(A)

4主要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气

厂区产生扬尘的区域为原料区、成品区、废渣堆放区项目原料产品及废渣的湿润程度较高环评要求原料、产品均位于全封闭库内,地面进行硬化,并在顶棚加装喷淋设施,喷淋设施要能覆盖每个库;废渣设临时堆放区,当天运走外售,地面进行硬化,四周设导流槽和抑尘网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的产生量将明显减少,粉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不利影响也将大大减少

进厂的原料湿润程度较高,且磁选过程均在拌湿条件下进行,因此主要产尘环节为原料经皮带输送机输送至入料仓环节,同时,物料在转运、装在跌落等过程中均有无组织粉尘排放。对此,评价要求:对原料转运过程的运输皮带采用封闭式皮带通廊,并将入料仓仓口设置三面围挡(对接皮带走廊一侧敞开);转折点跌落点位产尘较为严重之处,应降低落差和使用U型溜槽,并对跌落点采用密封罩,抑尘效率为90%

2)废水

生产废水、喷淋废水沉淀循环利用,不外排;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初期雨水收集池收集的雨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生活污水收集后用于厂区道路洒水,同时厂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至农田利用

3)噪声

本项目高噪声设备主要有球磨机、磁选机及高品筛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值一般在7095dB(A),各高噪设备均置于车间内,并设置固定基础,减少振动噪声产生,同时风机配套消声装置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经采取以上措施后厂界昼夜间噪声均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

尾渣沉淀脱水后当天运走,不在厂区存储;生活垃圾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收集处置;危废暂存于110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5、 环境管理与监测

建设单位按要求建立环保机构,由公司总经理负责,生产班长分管,成员由各岗位职工组成,专门研究、决策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事宜。同时配备环保员,担负起环境管理工作,使各项环保措施、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做好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和维修工作,保证各项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确保治理效果、建立并管理好环保设施档案资料本项目运行期严格按照环保要求,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在严格采取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后,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垣曲县言午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介质粉项目,在严格采取本环评规定的环保措施后,各项污染物可以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对区域环境质量影响较小。本项目应严格执行环保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和规定,并认真落实环评报告表中所提的环保措施。从环保角度考虑,评价认为该项目建设可行。

二、建议:

1、认真贯彻执行环保法规及有关上级环保主管部门的指示、文件;

2、对员工进行环保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并且在管理方面始终要对社会、环境资源采取负责的态度,要节约能源,节约用水;

3、对设备要经常维护和检查,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预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注 释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图1 地理位置图

附图2四邻关系示意

附图3平面布置图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 项目备案

附件3 土地租赁协议

附件4 营业执照

附件5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件6 项目技术审查意见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以上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项目备案

附件3:土地租赁协议

附件4:营业执照

附件5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自查项目

评价等级与范围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R

评价范围

边长=50km

边长 550km

边长=5 kmR

评价因子

颗粒物排放量

≥ 2000t/a□

500 ~ 2000t/a□

500 t/aR

评价因子

基本污染物 (颗粒物)

其他污染物 (/)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R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国家标准R

地方标准

附 录 D

其他标准

现状评价

环境功能区

一类区

二类区R

一类区和二类区

评价基准年

2018 )年

环境空气质量

现状调查数据来源

长期例行监测数据R

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

现状补充监测

现状评价

达标区

不达标区R

污染源

调查

调查内容

本项目正常排放源 R

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

现有污染源

拟替代的污染源

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

区域污染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预测模型

AERMOD

ADMS

AUSTAL2000

EDMS/AEDT

CALPUFF

网格模型

其他

预测范围

边长50km

边 长 550km

边 长 = 5 km

预测因子

预测因子(/)

包括二次 PM2.5

不包括二次 PM2.5

正常排放短期浓度

贡献值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

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

一类区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

C本项目最大标率>10%

二类区

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

C本项目最大标率>30%

非正常排放 1h 浓度

贡献值

非正常持续时长

( )h

C非正常占标率100%

C非正常占标率>100%

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

C叠加达标

C叠加不达标

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

变化情况

k ≤-20% □

k -20%

环境监测计划

污染源监测

监测因子颗粒物

有组织废气监测

无组织废气监测 R

无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因子/

监测点位数(/

无监测R

评价结论

环境影响

可以接受 R 不可以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距(/)厂界最远(/m

污染源年排放量

SO2:/t/a

NOx:/t/a

颗粒物:/t/a

VOCs:/t/a

为勾选项 ,填 为内容填写项

附件6 项目技术审查意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