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背景与培训能力
1.机构背景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是由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教育部备案、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的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53年,校区坐落于风景秀丽、书香弥漫的郑州南大学城。
学院现有10个二级学院和思政教学部、体育教学部2个教学部,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空中乘务等近40个专业。学院办学条件优良,占地面积782.4亩,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教学实训设备价值2.1亿元,图书馆藏书35万册,建有高标准的数字化校园网,实现无线全覆盖。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专兼职教师5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0余人,博士20余人,90%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占全院专业课教师的98%,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河南省教育名师61人。机械专家卢秉恒院士、汽车专家郭孔辉院士、艺术设计专家肖红教授受邀担任学院客座教授。
学院办学特色突出。最大的特色就是校企合作。按照“建工厂式学院、办产业式专业、开发技术式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即“三式一型”的办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通过引厂入校、送教入企(区)、校企共建等形式,建有数十个校内生产实训基地,以及一大批校外教学工厂或实训基地,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生产实训,还能在课余带薪实习。从2015年开始,学院大力推进生产实训基地(产)、学院(学)、研究院(研)、众创空间(创)“四位一体”综合体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学院“三式一型”办学模式不断深化,向高标准、深层次、全方位发展,呈现出合作层次高、影响大、涉及广、支撑力强等特点,被誉为“河南机电模式”。
电气工程学院(项目所在学院)是在原电子工程系深厚的基础上,河南机电职业学院与河南龙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首个混合所有制学院。学院现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及电力客服与管理四个专业,培养电力行业所需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二级学院采用大院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责任制,由龙翔电气公司创始人兼任,书记、副书记、副院院长由学院派任。
2.能力培养
(1)优秀的教师团队
学院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除了原电子工程系老师外,学院还吸收了一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加入,同时外聘电力设备生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国家电网河南技能培训中心、电力设计研究院等技术专家为兼职老师。学院现拥有专职老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8人,讲师16人;双师型教师28人;硕士以上学位22人,院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8人,兼职老师:教授16人,教授级高工20人,副教授18人,高工30人,高级技师24人。
(2)先进的办学模式
学院按照大院的办学思路,践行“三式一型”的办学模式,依托现有电气学院的办学资源,形成电气学院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创”的办学模式。
产:利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提供具有学、研特质的生产岗位,在企业岗位师傅(培训师)的指导下,让教师和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把车间变成教室、教室变成车间,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又减少了学校实习场地、设备、材料等的投入。
学:学校和企业以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共同办学。混合所有制学校采取虚拟独立学院模式运行,围绕企业产业链举兴办专业群,实行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资源共享,学校负责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企业负责专业课和实训实操的教学。
研:学校以场地使用费入股,吸引企业研发资源入驻,以股权众筹模式共同成立混合所有制性质的研究院。专业教师带部分学生融入企业研发团队,参与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研发,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快产品研发速度。
创:成立大学生众创空间,依托产、研平台,以企业参与、老师引导、学生主体的模式,让学生在师傅或老师的指导下,发挥师生的智慧共同创新创业。
(3)雄厚的实验、实训条件
学院拥有22个实验室;一个校内实训生产车间:主要生产非晶合金变压器系列产品、开关成套、箱变、环网柜等输配电产品;一个校内变电所实训基地:从110kV到0.4kV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一个校内电力研究院:主要承担电力产品、电力工程的设计及产品研发;一个校内众创空间:龙电众创;同时拥有53家校外实训基地。
(4)研究方向与特色
根据实验室建设计划论证专家组意见和建议,结合国内外本学科发展动态及河南省科技战略发展和区域特征,实验室紧密围绕建设智能配电网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凝练方向,光伏储能智能微电网建设、新能源发电与微电网实训系统建设、变配电一体化虚拟仿真教学系统、供配电与继电保护实验室V建设。
(5)科研成果
基于ARM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研究与设计2014年9月鉴定、省科技厅基于ZigBee技术的高压开关柜温度测量研究。2014年9月鉴定、省教育厅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2014年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2等奖、省教育厅职业学校教材创新分析。2014年省职业学校优秀教学论文3等奖、省教育厅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河南省教育厅文件发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研究(全国电子信息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专项研究课题),2014年11月结项、工业和信息化教指委。
(6)交流与合作
目前,电气工程学院己与国内外电力行业做得比较有名的企业法国阿尔斯通、施耐德电气、国电投河南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国电投华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上海置信、西安西变、中铁电气化局第三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术方面与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原工学院和沈阳变压器研究院、中国电科院等科研院所也展开了良好互动与合作。
二、培训范围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培训项目,主要针对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电子技术运用、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及电力客服与管理等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一线教师。
三、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电力行业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
第二部分: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案例;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探索。
第三部分:电力产品的设计、生产、质检等工艺标准;电力线路的设计、施工及运维检修等
第四部分:与专家座谈交流,参观等。
序号 |
日 期 |
内 容 |
主讲(或组织)教师 |
地 点 |
备注 |
1 |
9/7全天 |
报到 |
余艳伟 |
学校南门兰亭时尚酒店一楼大厅 |
|
2
|
10/7 上午 |
9:30开班典礼; 分班组,建立学习组织 |
省厅领导 校领导 |
行政楼108 |
|
合影并参观学校校企合作成果 |
陈伟兰 |
行政楼108 |
|
||
10/7 下午 |
电力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
李端中 |
行政楼108 |
||
3 |
11/7 上午 |
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
杨红卫 |
行政楼108 |
|
11/7 下午 |
创客教育在教学当中的应用讲座 |
朱西波 |
行政楼108 |
|
|
4 |
12/7 上午 |
微电网建设 |
杨红卫 |
行政楼108 |
|
12/7 下午 |
专家讲座 |
高文生 |
行政楼108 |
|
|
5 |
13/7 全天 |
PLC知识应用 |
苗国耀 |
产研楼405 |
|
6 |
14/7 上天 |
工厂供配电技术 |
梁家裴 |
行政楼108 |
|
14/7 下午 |
变压器生产工艺讲解 |
靳朝军 |
行政楼108 |
|
|
7 |
15/7 全天 |
企业参观 |
陈伟兰 |
|
|
8 |
16/7 全天 |
企业参观学习 |
张志良 |
龙翔电气淮阳分公司 |
|
9 |
17/7 上午 |
变压器产品设计 |
何文博 |
行政楼108 |
|
17/7 下午 |
开关柜工艺流程 |
张志良 |
行政楼108 |
|
|
10 |
18/7 上午 |
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
张黎燕 |
产研楼报告厅 |
|
18/7 下午 |
课程开发与应用培训 班组讨论座谈会 |
范九红 |
产研楼报告厅 |
|
|
11 |
19/7上午 |
团体辅导 |
万玉环 |
国际学院—黄河厅 |
|
19/7下午 |
焦点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
万玉环 |
国际学院—黄河厅 |
|
|
12 |
20/7全天 |
企业参观 |
陈伟兰 |
|
|
13 |
21/7上午 |
电力系统智能监控 |
武德起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21/7下午 |
“三式一型”、“产学研创” 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
王本亮 |
国际学院—黄河厅 |
|
|
14 |
22/7全天 |
休息 |
|
|
|
23/7全天 |
休息 |
|
|
|
|
15 |
24/7上午 |
开关柜产品设计 |
张志良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24/7下午 |
变压器与开关柜分产品生产分组实践 |
王宪生 刘亚乐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
16 |
25/7上午 |
企业参观 |
郑昌才 |
河南省实验大厅 |
|
25/7下午 |
触电急救 |
郑昌才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 |
|
|
17 |
26/7上午 |
电网概况 |
刘新明 |
研究院会议室 |
|
26/7下午 |
变压器与开关柜分产品生产分组实践 |
王宪生 刘亚乐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
18 |
27/7上午 |
负荷计算 |
张永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27/7下午 |
变配电设备运行与检修 |
靳朝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
19 |
28/7上午 |
供配电系统 |
张永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28/7下午 |
教学、管理、专业建设经验交流 |
余艳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
20 |
29/7全天 |
休息 |
|
|
|
21 |
30/7全天 |
休息 |
|
|
|
21 |
1/8上午 |
登杆实训 |
李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1/8下午 |
负何计算实训 |
张永伟 |
机房 |
|
|
22 |
2/8上午 |
登杆实训 |
李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2/8下午 |
变配电站设计 |
张永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
23 |
3/8上午 |
登杆实训 |
李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3/8下午 |
变配电设备运行与检修 |
靳朝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
24 |
4/8上午 |
职业院校科研创新 |
王晓侃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4/8下午 |
配电工器具、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 |
靳朝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
25 |
5/8全天 |
休息 |
|
|
|
26 |
6/8全天 |
休息 |
|
|
|
27 |
7/8上午 |
电力系统实地应用 |
王晓侃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7/8下午 |
配电工器具、测量仪器仪表的使用 |
靳朝军 |
龙翔电气学院实训基地 |
|
|
28 |
8/8上午 |
变配电站设计 |
张永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8/8下午 |
变配电站设计实训 |
张永伟 |
机房 |
|
|
29 |
9/8上午 |
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选择 |
张永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9/8下午 |
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选择实操 |
张永伟 |
机房 |
|
|
30 |
10/8全天 |
撰写培训总结、结业典礼 |
李端中 余艳伟 |
龙翔电气学院会议室 |
|
四、培训方式
1.专题讲座:实施校内集中与企业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集中培训阶段中,主要培训该领域的前沿、应用背景、发展动态等方面的学习。
2.实践教学:学习电气设备的调试与维护的流程;登杆实训、绳扣、导线绑扎固定、线路金具识别与组装、仪器仪表的使用、更换直线杆绝缘子、直线横担安装、经纬仪的基本操作、单相表箱动力接线、挂接地线、拉线制作与安装。
3.企业顶岗: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主要学习变压器、开关柜、箱变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各产品的工艺检测方法。
五、考核办法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权重 |
|
考勤 |
专业基础学习考勤 |
校内考勤扣分=缺课扣分(缺课学时×1分)+迟到扣分(迟到次数×0.3分); 缺课达总学时的1/3者,不再颁发培训证书。 |
10% |
企业顶岗考勤 |
请假达到企业顶岗达总学时的1/10者,取消评选优秀学员资格。 |
30% |
|
专业技能(30%) |
考核掌握电气设备的调试与维护技情况、输变电线路各工位操作技情况 |
60% |
|
综合实践能力测试(30%) |
考核生产工艺掌握情况 |
六、培训时间、地点和食宿
培训安排在暑期进行,时间为4周。参加培训的教师需提前报名,并填写“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报名回执,见附件1。同时填写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推荐表,见附件2。并将填写好的附件2扫描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报名时间:6月20日-6月28日,培训时间定于2017年7月10日——8月10日。
食宿:住宿在校内兰亭宾馆,标准间(独立卫浴、网线、数据电视)房间价格以宾馆结算价为标准;吃饭在学院教职工餐厅,用餐时间:早 7:00~8:00 ,午 12:00~13:00,晚 18:00~19:00。
七、报到时间及地点
报到时间:2017年7月9日(星期日)
报到地点:兰亭时尚酒店一楼大厅
地址:新郑市龙湖镇泰山路
交通指南:地铁:在市内任何地点乘坐地铁2号线至“华南城西站”下车,沿泰山路向西300米路南。【提醒:(1)若乘坐的地铁终点站为“南四环站”,可在“南四环站”转乘开往“新郑机场站”的地铁,到“华南城西站”下车。(2)部分地铁为直达“新郑机场站”的车次,中间不停靠,请不要乘坐这类车次。】
公交:在郑州火车站东广场南面1号站台乘坐567路公交车,终点站即到。
自驾:在郑州西南绕城高速“轩辕故里站”下高速,向南沿郑新快速路约3公里到泰山路向西300米路南。
八、培训保障
学院根据培训工作任务要求,成立由主管院长任组长、校企办、教务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工作领导组,并依托校企办成立培训工作办公室,以便对项目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分工负责、动态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以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我院建立了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组织人事管理制度、实训场馆运行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监督机制,为培训工作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九、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河南机电职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陈伟兰
电 话:15003889301,0371-85901076
电子邮箱:15003889301@163.com
附件1:
“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报名回执
单位名称 |
|
|||||||
详细地址 |
|
邮编 |
备注 |
|||||
姓名 |
性别 |
民族 |
所在院、系、专业 |
职务/职称 |
身份证号职称 |
手机 |
附件2:
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推荐表
教师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
技术及行政职务 |
职业资格证书 |
|||||||||||
联系电话 |
||||||||||||
工作单位及部门 |
地址 邮编 |
|||||||||||
主要授课情况 |
课程名称① |
学时数 |
讲授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 □其他 |
|||||||||||
课程名称② |
学时数 |
讲授次数 |
||||||||||
课程性质 (画√) |
□学校重点建设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 □其他 |
|||||||||||
教学研究 成 果 |
||||||||||||
学习经历 (毕业时间、 学校、专业、 学位等) |
||||||||||||
职业技能水平, 技术服务(培训)简况 |
||||||||||||
参加培训项目 |
承办单位 |
|||||||||||
培训时间 |
||||||||||||
院(系) 推荐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
|||||||||||
教务处 推荐意见 (盖章) |
签章 年 月 日 |
|||||||||||
培训期间参加 职业技能鉴定 情况 |
|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培训方案及其附件.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