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开展资阳市第六届教学成果评奖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县(区)教育和体育局、各有关单位资格审查、初评、公示、推荐,资阳市第六届教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资格复审、专家评审、终审批准,已从全市申报本届教学成果奖的88项成果中评选出拟获奖项目60项,其中特等奖10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现将拟获奖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成果主要完成人予以公示。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请自本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资阳市纪委监委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提出,并注明联系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信函以到达日邮戳为准。单位提出异议的,须加盖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对匿名、逾期的异议书不予受理。邮编:641300。
资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2年10月27日
资阳市第六届教学成果奖拟获奖名单公示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单位 |
成果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1 |
内生·聚合·扩散: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建设体系 |
四川省安岳教师进修学校 |
戴长志、唐忠、张秀清、易继林、刘秀容、尹玲玲 |
特等奖 |
2 |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高中“同伴调解”实践机制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张诚、游昕、王彦博、付涛、蒋毅、邓云 |
特等奖 |
3 |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4333”自主提升策略 |
四川省乐至县教师进修学校 |
杨盛目、王通、陈年忠、陈淑、雷杰、雷德强 |
特等奖 |
4 |
培养高中生数学建模素养的“3334”策略 |
四川省资阳中学 |
李智刚、刘丽、王冬勤、张蕾、陶军、张学洪 |
特等奖 |
5 |
在传承中培育文化自信:酱香文化融合式育人体系 |
雁江区第七小学 |
谢玺、方晓燕、罗敏、邓忠洪、彭艳、练佳 |
特等奖 |
6 |
四位一体:防治小学校园欺凌的教育 |
雁江区第一小学 |
罗敏、杨春凤、肖景文、蒲全、陈晋、罗丹 |
特等奖 |
7 |
隐形教育:中学生法治行为方式养成的校园实践 |
安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安岳中学 |
李识宇、尹文江、杨杰、杨运、王世明、胡桂清 |
特等奖 |
8 |
协同视域下家风建设的学校支持方案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伍建清、周慧、刘若星、何晴、陈怡、陈春梅 |
特等奖 |
9 |
小学数学“双路三策”课堂导学的区域实践 |
雁江区教师培训中心 |
周静、向东、杨萍、王瑞杰、郑红英、杨茂华 |
特等奖 |
10 |
教会勤练常赛—-小学体育与健康校本课程改革 |
雁江区第三小学 |
胡明泽、伍典金、陈刚、李欣、李慧、周铁 |
特等奖 |
11 |
守护青春,让生命绽放精彩——中职生高危行为临界预防策略 |
安岳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
杨秀雄、黄群英、刘向东、孟英君、滕建强、陈伦素 |
一等奖 |
12 |
价值育人的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浸润式教学体系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谢灵峰、罗孝辉、任晓红、杨阳、吴晓菁、屈小林 |
一等奖 |
13 |
STEAM视角下浸润式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策略 |
雁江区第一幼儿园 |
李晓路、金李、冷静、李红英、顾媛、李军霖 |
一等奖 |
14 |
本土石刻书法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 |
安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
周昌军、林建设、郭军、刘春梅、邓利、陈小军 |
一等奖 |
15 |
数学文化“浸润·体验”培育的初中实践 |
四川省安岳中学 |
李林、谭小琴、丁捷、李平、李沛峰、刘天俊 |
一等奖 |
16 |
以生命成长为核心的农村版画“三生”教学策略 |
安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
漆丹、陈海军、潘元凯、叶珊、刘静、梅俊伦 |
一等奖 |
17 |
轮岗换位,赋能增效:职业高中“小组岗位制”学生自主管理策略 |
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 |
王德坤、陈磊、胡志敏、余丹、梁春富、罗小琼 |
一等奖 |
18 |
以文化人 浸润成长——普通高中“生命成长”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
四川省安岳中学 |
杨琴、曾玉萍、解超建、易小燕、陈小梅、陈家武 |
一等奖 |
19 |
博览滋养心智 阅读精彩人生——普通中学推进常态化全阅读的实践策略 |
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
唐凡、张琴、张春来、蒋秀珍、左元斌、吴奇国 |
一等奖 |
20 |
深耕专业素养,厚植美育情怀——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李超群、陈丽、吴林、曾莉、吴彬、刘凯 |
一等奖 |
21 |
认知表达调节——幼儿积极情绪培养的五维三策 |
乐至县第二幼儿园 |
龚倩、吴越越、袁茵茵、宋薇、刘瑶、罗萍 |
一等奖 |
22 |
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农村九年制学校古诗文单元主题教学策略体系 |
安岳县瓦店九年制学校 |
刘莉、李永红、何仁超、刘大伟、陈友红、罗娅 |
一等奖 |
23 |
精准·高效·共享: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教研活动区域实践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冯小芳、李蕾、姜小勇、马娴、陈浩 |
一等奖 |
24 |
为了幸福地工作:班主任心理资本提升策略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谢平英、余萍、田婉君、王凤群、陈俊雄、李雨涵 |
一等奖 |
25 |
多元多维多节点:小学数学微课资源建设策略 |
雁江区第一小学 |
何西俊、王建敏、鲁辉、杨历、张红、蒋彪 |
一等奖 |
26 |
幼儿园混龄体能活动策略 |
资阳晨风天勤车城幼儿园 |
文春莲、刘杨慧、程琴、宋雪绮、陈美琼 |
一等奖 |
27 |
地方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策略研究 |
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
吴方玉、李荣衡、张红、汤业波、康婧虹、伍剑 |
一等奖 |
28 |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
雁江区第一中学 |
纪海军、叶建军、陈利、杨敏、陈静、雷红 |
一等奖 |
29 |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连续性文本“悟·辨·迁”进阶导学策略 |
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
鲁林、吴雪梅、刘弟菊、刘汉英、覃中华、李晓艳 |
一等奖 |
30 |
高中学生古诗文传统文化素养的“333”培养策略 |
四川省乐至中学 |
张俊华、胡燕、黄红梅、黄林、邓亚玲 |
一等奖 |
31 |
为全面而有个性发展:小学社团活动多元实践策略 |
雁江区第八小学 |
李敏、黎志、刘秀利、彭玉、李娟、冯梅 |
二等奖 |
32 |
基于合作对话的小学数学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
安岳县通贤小学 |
吴文婷、杨文英、喻柳英、杨琴、杨文帅、吴军华 |
二等奖 |
33 |
“小先生制”引领下的教学相长策略 |
安岳县兴隆小学 |
唐图芳、杨艳玲、周丽梅、黄晓琼、荣小琴、刘春 |
二等奖 |
34 |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一五三三”课堂教学 |
雁江区三贤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
陈国文、赵慧敏、李嘉宾、鄢晓艳、张函频、刘芳 |
二等奖 |
35 |
给作文生命一抹绿色——高中语文作文生态教学实践策略 |
四川省乐至中学 |
佘蜀强、杨建、刘岩、毛永铭、刘兆阳、张玲 |
二等奖 |
36 |
小项目撬动大素养——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项目式学习策略 |
雁江区第一中学 |
屈燕初、李凤、李荣珍、孙淑渊、周晖、莫其文 |
二等奖 |
37 |
创意实践承经典,融合育人守初心——本土曲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
安岳县乐至街小学 |
代洪毅、曾利华、谭燕、陈婧、代小兰、蒋锐 |
二等奖 |
38 |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美术活动实施策略 |
雁江区第二幼儿园 |
汪碧清、杨秀芳、王萍、杨艳、胡姗姗、罗学珍 |
二等奖 |
39 |
农村职业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途径和策略 |
四川省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四川省乐至县石佛中学 |
倪卫东、荣发群、龙秀明、唐孝兵、文涛、易涛 |
二等奖 |
40 |
自信自立自强——基于智障学生生存能力培养的校本课程开发 |
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 |
杨媚、李书成、熊辉、陈小军、陈永军、李海英 |
二等奖 |
41 |
中小学校本研修的区域推进方案 |
雁江区教育教学研究室 |
江林、何志雄、朱雄武、黄文凤、董彦玲、杜群立 |
二等奖 |
42 |
基于科学素养培养的农村初中自制物理实验器具的实践 |
安岳县通贤初级中学 |
王秀娟、简军、王正昌、喻朝秀、李均、夏云才 |
二等奖 |
43 |
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策略 |
乐至县中和场镇金钟小学 |
秦瑞权、魏军、陆华蓉、伍金莲、周顺娟、伍永杨 |
二等奖 |
44 |
小学语文“清单式”阅读教学策略 |
雁江区南津镇中心小学 |
刘强、张霞、张选美、陈小英、王海燕、李碧辉 |
二等奖 |
45 |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自然秩序课程建设策略 |
资阳晨风天勤车城幼儿园 |
朱彬、李燕、张雪霏、伍慧、刘梦婷 |
二等奖 |
46 |
一体两翼德技双修:中职经典诵读育人实践 |
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 |
罗艳容、钟丽萍、胡晓英、杨佳、陈代平、许显坤 |
二等奖 |
47 |
尊重差异,精准施策——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1+1+434”策略 |
四川省安岳教师进修学校 |
唐文春、王吉彬、蒋晓强、周年丰、杨琼、胡静 |
二等奖 |
48 |
初中语文现代文课外自主阅读指导策略 |
乐至县童家镇初级中学 |
叶国民、吴建兵、童先进、罗荣、蒋小玲、颜波 |
二等奖 |
49 |
家校共育新路径:县城小学“家长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 |
安岳县东方红小学 |
黄鲲鹏、罗毅、付海、汪晓平、曾凡玲、周春雪 |
二等奖 |
50 |
农村高中校园文化浸润式育人策略 |
雁江区伍隍中学 |
黄明、汪毅、刘杜、刘成、赵书英、徐明忠 |
二等奖 |
51 |
共读.共享.共成长:小学语文整本书“2233”阅读指导策略 |
安岳实验小学 |
刘安、唐磊、杨娇、唐黎、蒋林、黄国兰 |
二等奖 |
52 |
乡镇幼儿园班级活动区建设的融合策略 |
安岳县东方红幼儿园 |
蒋玲、刘祖欧、汤洪庭、梁游梅、唐单 |
二等奖 |
53 |
尊重每个生命真实的存在——农村初中历史生命课堂的建构策略 |
安岳县新民九年制学校 |
李家钰、代兵、李怡环、曾小琴、付以英、蒋灵芝 |
二等奖 |
54 |
主题单元式园本研修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 |
安岳县第二幼儿园 |
周美玲、夏欢林、贺艳玲 |
二等奖 |
55 |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混龄活动策略 |
安岳县幼儿园 |
杨春、杨春源、吴丹、蒋攀、夏一莎、许秋林 |
二等奖 |
56 |
小学生互助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
乐至县城西小学校 |
熊玉萍、刘翼、林建、吴春梅、张义明、袁开斌 |
二等奖 |
57 |
赋能青春助力成长——农村初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模式与策略 |
乐至县良安镇全胜初级中学 乐至县宝林中学 |
王欢、姚洪平、张秀琼、吕棕楷、唐玲、姚尧 |
二等奖 |
58 |
活动体验成长:小学生“自信.阳光”心育实践 |
雁江区第七小学 |
赖晓英、李静、邱琼、邹兴科、刘永彬、曾菊 |
二等奖 |
59 |
聚焦“五力”:培养小学生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
乐至县劳动镇中心小学 |
田相珍、杨春华、杨莉华、黄秀华、张成瑞、周浩 |
二等奖 |
60 |
聋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策略 |
雁江区中宏保险特殊教育中心 |
陈明学、李琼、任雪华、袁照秀、刘晓睿、宁兴桃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