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分谈分签-611所-临港公司-蓄热式燃烧装置(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蓄热式燃烧装置民品钢板预处理线治理工艺提升改造工艺提升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有VOCs治理系统配合调试配合集控系统联调第三方检测VOCs比对型钢预处理活性炭室内涂装二甲苯苯系物非甲烷总烃排风系统VOCs处理机组三床式蓄热式热力焚烧炉RTO保温棉钢构架爬梯操作平台管路系统烟囱燃烧室温度控制系统在线监测系统有机废气处理系统助燃风机滤筒除尘器有机废气处理机组有机废气收集管道滤筒除尘装置控制阀门动力箱控制箱动力配电箱压缩空气管道系统制造漆雾过滤系统废气收集系统预过滤系统分控+集控配电系统开孔房屋封堵恢复在线监测小屋压缩空气净化设备钢板线改造废气治理系统二氧化钛硅酸乙酯锌粉乙醇异丙醇丁醇助剂脉冲阀蓄热室温度检测蓄热陶瓷RTO装置压差控制装置阀门执行热氧化室氧化室温度报警燃烧器控制系统冷却燃烧机无极控制燃烧控制器自动吹扫自动点火扫描仪火焰检测火焰燃烧状况监视燃烧管路电控柜燃烧系统燃气管路主关断阀过滤器压力表压力控制器比例调节阀气体流量调节阀点火电磁阀手动蝶阀燃气流量计量器有漏气监测探头燃烧室空气管线燃气压力自动和手动调节超温监控超温停车联锁防爆阀检修孔燃烧废气取样孔热旁通管控制通过AB的温度控制器热旁通管路自动空气流量适应负压控制器防止燃烧室超温的安全监视装置天然气废气进入RTO系统风机新风风门有机废气引入风机废气阀门旁通风门测温热电偶压差开关压差表燃料阀门燃气燃烧串安全阀组点火管路UV火焰探测器点火枪燃烧管道燃烧阀门比例阀组RTO控制系统集控室系统总电源开关变频器软启动器系统的所有温度检测点高温烟气点火前的预吹扫熄火保护RTO炉高温旁通管道高温旁通阀门焚烧系统RTO控制柜电度表燃气计量表计时器电控箱温湿度表电流表在线监测装置废气浓度进行检测有机废气浓度检测废气监测防雷系统电气控制回路压缩空气控制回路废气采集回路低氮燃烧器燃烧器阀组PLC电器元件温湿度仪表压力仪表气动元件LEL泵吸钢结构框架现场安装系统的工程及设计系统试运行制作技术支持触摸屏程序备份吸附棉过滤袋维修培训
金额
-
项目地址
上海市
发布时间
2023/02/21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分谈分签-611所-临港公司-蓄热式燃烧装置(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3、□生产许可证(有效期:)2、□体系(质量/安全/环保/知识产权等)认证证书(有效期:)1、□营业执照/法人证(有效期:)根据贵单位的采购需求,本公司可以提供该类产品。本公司(单位)愿意向贵单位提供以下资料文件,同时承诺提供的资料真实有效,并愿意接受供方现场考察。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民品项目供应商承诺书
XXX单位(盖章)8、□其他:7、□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6、□著作权、专利等(有效期:)5、□近3年经会计事务所审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没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可以不提供)4、□代理商的代理资质证书(有效期:)
年月日
报价单
报价单位:
联系人: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序号 | 货品名 | 规格型号 | 数量 | 单价(元) | 总价(元) | 备注 |
1 | 蓄热式燃烧装置 | 详见技术协议 | 1套 | 报价含?%税费及运费。 | ||
总计:XXXX整 |
附件是对该设备的技术要求。请填写以下内容:
能否满足该设备的技术要求(是,否)
采购单位: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商务:牟治国13524133061
技术:李高进13818068195
传真:021-64689311
付款方式:预付款30%+到货款30%+验收款30%+质保金10%
交货期:满足按照技术规格书要求
报价有效期:90天
(报价单位盖章处,必要时盖骑缝章)
日期:2023-XX-XX
甲方: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
乙方:
甲方因环保需要委托乙方进行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钢板预处理VOCs治理工艺提升改造项目,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一般事项
1.1适用范围
本技术协议为满足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钢板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治理工艺提升改造的性能要求所编写。
1.2项目概述
1.2.1总体要求
(1)项目名称: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钢板预处理VOCs治理改造项目。
(2)工程范围:中船澄西扬州船舶有限公司钢板预处理VOCs治理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输、卸货、安装、配合调试、配合集控系统联调、取证、验收、第三方检测、VOCs比对直至最后交付使用(交钥匙工程)。
(3)交货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船舶工业产业园区。
(4)交货时间:
2023年4月25日(现有设备拆除及安装、调试时间不得超过15天)。
(5)基础情况:
不可承重的水泥地。
1.2.2基本技术参数
钢板预处理VOCs治理系统共有1条型钢预处理流水线。
序号 | 钢板预处理线 | 设备布置位置 | VOCs治理原设备配置 |
1 | 5米线 | 室外布置 | 共用1套25000m³/h,活性炭+co |
2 | 4米线 | 室外布置 | 共用1套25000m³/h,活性炭+co |
1.3相关的标准和依据
1.3.1改造后有VOCs治理系统,必须满足国家、天津及江苏省的相关标准、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标准)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生态环境部印发,2019.06.26);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号);
《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计算暂行办法》(苏环办〔2016〕154号);
江苏省《蓄热式焚烧炉(RTO炉)系统安全技术要求(试行)》;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20101-200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
《上海市工业固定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指引》;
《上海市船舶工业涂装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技术指南》;
《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2013);
关于印发《“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7〕121号);
江苏省《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连续监测技术规范》(DB32/T3944-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1013-2018)。
必须保证所提供的设备、材料和服务遵守以上标准和所有其它适用的标准(标准要求重叠时以最严格条款为准)。
1.3.2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
序号 | 污染物 | 适用工艺 | 排放限值 |
1 | 苯 | 室内涂装 | 1mg/m3 |
2 | 甲苯 | 室内涂装 | 3mg/m3 |
3 | 甲苯和二甲苯 | 室内涂装 | 20mg/m3 |
4 | 苯系物 | 室内涂装 | 45mg/m3 |
5 | 非甲烷总烃 | 室内涂装 | 50mg/m3 |
注:所有排放速率同样须满足《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
二、技术协议
1、项目概述
1.1设备规格:设计风量≥25000m3/h排风系统(2条线共用1套设备)。
1.2供货施工范围:
VOCs处理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输、卸货、安装、调试、集控系统联调、验收直至最后交付使用。其中包括满足废气处理风量的三床式蓄热式热力焚烧炉(以下简称RTO)、设备的保温、钢构架爬梯、操作平台、管路系统、烟囱、控制系统、VOCs在线监测系统及其附属设施等一套处理系统,还包括从钢板预处理流水线到有机废气处理系统的相应管道、风机、除尘器、控制系统等。
原有机废气处理机组(包括设备、风机)的拆除,机房风管、风机、烟囱等拆除,原设备交甲方处理,活性炭分装装袋处理。
新增、改造的有机废气收集管道、滤筒除尘装置及控制阀门、系统的安装、更换等。
VOCs治理系统质保期内所需的维修保养的备品备件、工具及质保期维护人工。
设备自带控制箱、动力箱、电缆。动力箱到控制箱的电缆,控制箱到设备各部分的电缆,以及配套材料及安装由乙方全面负责。新增动力配电箱电源进线处应设置计量装置。
设备、设备配套基础和动能源需求(电、压缩空气等)等资料由乙方在技术协议签订后两周内提交甲方。
设备安装、调试所需氧气、燃气及CO2等所发生的能源费用乙方负责。设备运至现场后调试、交验等所需用电及压缩空气由甲方负责。
设备运至现场后,乙方的短驳、吊运、人员住宿、交通及现场保管工作等均由乙方自行负责。
乙方需提供详细的系统制造、安装等施工计划,包含漆雾过滤系统、废气收集系统、预过滤系统、废气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分控+集控)、在线监测系统、配电系统等。
设备移除、安装过程中涉及拆门、拆墙、开孔、房屋封堵、恢复等工作由乙方完成。乙方负责在线监测小屋建设。
设备需通过安装所在地环保部门认可的第三方检测,第三方检测合格后一个月内,乙方安排比对检测,须具有CMA实验室资质单位出具比对监测报告,比对检测合格后进行验收。
甲方现有压缩空气管道内会存在含油、水等情况,乙方需充分考虑并配置压缩空气净化设备,负责消除新增设备、阀门等部件因上述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
2、设备名称和规格
序号 | 设备名称 | 主要技术参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一 | 钢板线改造 | ||||
1 | 滤筒除尘器 | 4-32 | 套 | 1 | 进口风量是指预处理设备有机废气输出端,烘干室废气温度≤60℃ |
2 | RTO有机废气治理系统 | 进口风量≥25000m3/h | 套 | 1 | 进口风量是指预处理设备有机废气输出端,烘干室废气温度≤60℃ |
3、设备使用工况
辊道行走速度:6米/分钟;漆膜厚度:25微米。
每天从下午2点工作至晚上10点,2170h/a计。
日平均使用油漆量约70套,1400L。日平均使用稀释剂量约7桶,140L。
4、常用油漆及稀释剂组份
序号 | 成分名称 | 重量百分比% |
1 | 二氧化钛 | 0.5-10 |
2 | 硅酸乙酯 | 10-30 |
3 | 锌粉 | 30-70 |
4 | 乙醇 | 10-25 |
5 | 异丙醇 | 2.5-10 |
6 | 丁醇 | 2.5-10 |
7 | 助剂 | 0.5-5 |
5、技术要求
(1)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序号 | 名称 | 技术性能 | 工艺参数 | |
序号 | 名称 | 具备内容 | 技术参数 | 工艺参数 |
1 | 滤筒处理 | 处理风量 | 与RTO处理风量相匹配 | |
1 | 滤筒处理 | 滤料 | 选用聚酯覆膜滤筒 | |
1 | 滤筒处理 | 漏风率 | ≤3% | |
1 | 滤筒处理 | 过滤风速 | ≤0.6m/min | |
1 | 滤筒处理 | 除尘器压力损失 | ≤1000Pa | |
1 | 滤筒处理 | 滤筒允许温度 | ≤100℃ | |
1 | 滤筒处理 | 壳体最大承压 | ±5000Pa | |
1 | 滤筒处理 | 脉冲阀正常工作次数 | 100万次以上 | |
1 | 滤筒处理 | 噪音 | ≤85dB | |
1 | 滤筒处理 | 清灰控制 | 采用PLC记忆,三针压差计控制,根据设定的压差自动控制脉冲阀清灰。 | |
1 | 滤筒处理 | 净化效率 | ≥99.9%(0.5μm及以上颗粒) | 满足RTO进气要求 |
2 | 蓄热室 | 整体热效率 | 换热效率≥95% | |
2 | 蓄热室 | 蓄热陶瓷耐温 | 耐温≥1250摄氏度 | |
2 | 蓄热室 | RTO主体 | 年工作时间≥3000小时,使用寿命≥20年 | |
2 | 蓄热室 | 蓄热陶瓷材质 | 致密堇青石,规则蜂窝填料,带凹槽设计,比表面积≥680m2/m3。 | |
2 | 蓄热室 | 蓄热室温度监测 | 实时监测蓄热室温度,超温时进行反向热交换。 | |
2 | 蓄热室 | 蓄热室热量平衡装置 | 防止蓄热室里氧化床中,废气有机溶剂预反应较早,氧化床过热,而导致在安全条件下的停机;计算各床之间的能量差,并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将监视装置所获得的相关结果用于对热平衡进行自动调整。 | |
2 | 蓄热室 | 阀门执行 | 年运行8000小时,使用频次≥10万次,总寿命大于100万次;阀门密封面为金属接触,密封可靠,泄漏率<0.5% | |
2 | 蓄热室 | 阀门控制 | 通过PLC程序控制自动切换阀门的切换,保证废气的连续净化 | |
2 | 蓄热室 | 蓄热室材质 | 耐温≥1250摄氏度 | |
2 | 蓄热室 | 排烟温度 | RTO系统排烟温度≤100℃。 | |
2 | 蓄热室 | 蓄热室隔热 | 室外壁温度+环境温度≤40℃ | |
3 | 热氧化室 | 热氧化处理量 | 与RTO处理风量相匹配 | VOCs处理率(设计最大浓度工况)≥99% |
3 | 热氧化室 | 氧化室反应温度 | 正常工作时温度介于800-900℃左右。氧化室有热旁通装置。须安装双支型热电偶检测炉膛温度,氧化室有热旁通装置。 | 采用抗高温1200℃以上的陶瓷纤维作为与内部的绝缘材料 |
3 | 热氧化室 | 热氧化室隔热 | 室外壁温度-环境温度≤40℃ | |
3 | 热氧化室 | 燃烧器品牌 | 燃烧机Maxon (或同等品牌,具备防回火装置), 无极控制;燃烧控制器Honeywell(或同等品牌);外购件乙方需要提供原厂出厂证明; | |
3 | 热氧化室 | 燃烧器配置 | 具有自动吹扫、自动点火、扫描仪、火焰检测、火焰燃烧状况监视等功能,配置一个燃烧器;包含燃烧机(含助燃风机)、燃烧管路系统、电控柜等全套。燃烧系统设计应满足最大燃烧容量及升温曲线等要求。 | |
3 | 热氧化室 | 燃气管路 | 包含性能可靠的主关断阀、过滤器、压力表(指示丙烷供给压力)、压力控制器、比例调节阀(气体流量调节阀)、点火电磁阀、手动蝶阀、燃气流量计量器,有漏气监测探头等全套系统。 | |
3 | 热氧化室 | 燃烧器控制 | 具备电执行机构对燃烧室空气管线进行的动力控制及恒定压力控制系统;具备火焰探测系统;具备气压和燃烧室内气体压力指示和气体压力调节装置;具备特殊高端火焰控制装置;具备温度自动控制、高温报警和应急保护、风量自动调节和空燃比自动控制、燃气压力自动和手动调节等功能。 | |
3 | 热氧化室 | 燃烧器智能调整 | 燃烧器的功率可通过相应的温度控制装置自动。 | |
3 | 热氧化室 | 热氧化室耐温 | 热氧化室耐温≥1250℃ | |
3 | 热氧化室 | 高温烟气滞留时间 | >1秒 | |
3 | 热氧化室 | 超温监控 | 氧化室温度报警和超温停车联锁 | |
3 | 热氧化室 | 防爆阀 | 瞬间泄压 | |
3 | 热氧化室 | 热氧化室材质 | 耐高温≥1250℃ | 焊接工艺保证气密性 |
3 | 热氧化室 | 检修孔 | 检修孔可满足维修人员进入 | |
3 | 热氧化室 | VOCs去除效率 | 燃烧废气中VOCs去除效率≥99% | |
3 | 热氧化室 | 长明火和各种连锁保护措施 | 确保不会出现爆炸或爆鸣 | |
4 | 管路系统 | 取样孔 | 在设备的进口位置设置取样孔和监测平台 | |
4 | 管路系统 | 安全设置 | 紧急状况下,废气进风管道可关闭,新鲜空气进气风门打开,使系统处于安全的“清洁”状态。 | |
4 | 管路系统 | 材质 | 热旁通管道耐高温≥1250℃,其余管道耐温300℃。 | |
4 | 管路系统 | 热旁通管控制 | 通过AB的温度控制器,用于调节燃烧室的温度;热旁通管路、位于燃烧室和清洁气体管道之间的法兰需耐温1250℃以上。 | |
4 | 管路系统 | 测量、控制和调节技术 | 具备自动空气流量适应负压控制器;具备RTO装置压差控制装置;具备燃烧室温度控制系统;具备防止燃烧室超温的安全监视装置;具备防止燃烧室过低温度的安全监视装置;具备燃烧器控制系统,包括通过火焰探测装置;具备天然气的压力控制和调节装置。具备将来VOCs在线监测连接端口。 | |
7 | 安全运行措施 | 安全控制 | 废气进入RTO的入口压力设定联锁,设定超出范围报警,RTO停车;氧化室温度报警和超温停车联锁,燃烧机停止,同时RTO离线,RTO吹扫降温不停车;RTO进口和出口温度超限报警,RTO离线燃烧机停止,RTO不停车;各蓄热室温度偏差过大报警,燃烧机停止,RTO不停车;所有阀门开关位置及阀门状态检测报警,RTO切换阀组故障RTO停车;助燃风机故障联锁,燃烧机停止,RTO不停车;检测器程序控制燃烧机全比例调节,联锁燃烧机工作;RTO全部电机均设有过流保护并报警提示具体故障位置。 |
要求有机废气处理机组应在任何自然温度环境下作业,有机废气处理机组应结构紧凑,配置吊耳及吊环以便于设备吊装及运输,并有防尘、防震等保护措施。
系统应能满足安全可靠地处理生产线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并将废气中的碳、氢、氧化物完全地转变为CO2、H2O等无害物质;点火应采用多种控制方式:即可以现场PLC手动点火,也可以自动点火;
设备材料应具备耐高温、耐腐蚀性能,主体设备使用寿命15年以上(主体设备主要包括燃烧机、蓄热室、外框架结构等部件);
设备标识及操作系统要求:中文语言;
系统采用全自动控制操作及监控,仅设置“启动、停止、急停和故障复位”四个需要人员进行操作的按钮。
控制系统选择西门子的PLC和MCGS的触摸屏(14英寸),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并能进行数据的记录;
在控制柜和设备上设置急停按钮,用于系统发生紧急故障时的停车;
系统有必要的硬件连锁,当系统关键部件发生故障报警时,系统应自动停车或进入相应的安全操作模式,以降低危险发生的概率。
具有方便人性化的人机交换界面。通过不同的权限授权,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工艺的需要在人机界面上修改工艺参数;通过人机界面监控关键数据,从而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具备报警功能,当有报警信号发生时,人机界面会显示何时何地何种故障的发生,指导现场操作、维修人员对故障的判断和快速排除。
系统发生故障时,会有声光报警(闪灯及蜂鸣器),声光报警末端安装在业主指定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及时注意到。
RTO入口装有压差变送器,系统风机根据压力反馈值自动调节频率,保证管道压力为负压。
新风风门为4~20mA自动调节风门,RTO升温时为系统提供新风,系统吹扫时提供新风。当废气浓度过高时,燃烧室内的温度过高时,此风门会自动打开,稀释有机废气,降低炉膛温度,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当RTO蓄热陶瓷温度过高时,出口温度过高时,新风风门会自动打开降低温度。
有机废气引入风机,将废气导入RTO炉膛进行焚烧,一旦系统风机出现故障时,系统立即关闭燃烧系统、切断废气阀门、打开旁通风门对炉膛进行散热,给出报警信号,等到人工处理。
RTO进口温度和出口温度检测,当入口温度出现异常时,系统立即切断废气阀门、关闭燃烧系统、停止系统风机、打开新风风门和旁通风门,系统进入自保护状态,给出报警信号,等待人工处理。
蓄热室温度检测,每个蓄热室安装有上下两个热电偶,检测蓄热陶瓷温度,一旦蓄热陶瓷温度出现异常情况(比如高于炉膛温度),系统马上给出报警信号,并且切断燃烧系统及废气阀门,使系统进入降温模式。
在炉体进出口安装压差开关和压差表,用来观测蓄热陶瓷的工作情况,是否有堵塞或者破损,出现异常情况系统给出报警信号。
炉膛须安装热电偶,检测炉膛温度,正常运行时,当炉膛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系统会打开燃烧器,补充燃料升温,当炉膛温度高于900℃时,新风风门打开降温,当炉膛温度超过950℃时,旁通风门打开进行降温,当炉膛温度超过990℃时,系统直接进入保护模式。
RTO燃气燃烧串选用进口品牌燃烧器和阀组,安全阀组避免燃料未燃烧而进入炉膛;点火管路采用进口双电磁阀,可以避免燃气非正常情况进入炉膛。
燃烧系统上有UV火焰探测器及点火枪,系统会根据炉膛温度的变化来控制燃烧机的启动和停止,UV火焰探测器和点火枪会反馈和执行控制系统的信号。
燃烧管道上装有低压开关和高压开关,当燃烧管道里面的燃气压力低于低压设定值时,燃烧系统停止工作,关闭燃料阀门,给出报警;当燃烧管道里面的燃气压力高于高压设定值时,燃烧系统停止工作,关闭燃烧阀门,给出报警;报警解除,需要人工进行报警复位,解除报警后燃烧器才可以恢复正常工作。
燃烧系统配有比例阀组,系统根据炉膛温度来控制燃烧系统的比例阀组来调节火焰大小。
燃烧系统参数可以在触摸屏上面设定,燃烧系统控制状态可以在触摸屏上面显示。
在系统开机时或者系统点火之前有一个系统清扫过程,可以清扫系统内残留的有机废气和燃料,以避免点火时发生爆炸,吹扫时间客户可以自行设定,不少于3分钟。
助燃风机为燃烧机提供氧气和冷却燃烧机,当助燃风机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则系统立即停机,旁通阀们打开泄热,系统给出报警信号。
RTO所有风门都配置开关限位,当风门没有开到位或者没有关到位,系统则给出报警,如果风门影响系统运行,则系统立即进入安全保护模式。
RTO控制系统以及集控室都有互锁信号,预留接线端口。
RTO系统有自动模式、保温模式、维修模式、停机模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切换。
系统总电源开关带操作手柄,操作手柄安装在控制柜门上。
变频器、软启动器的参数都可以通过触摸屏进行设定和监控。
系统的所有温度检测点,触摸屏上面都可以监控记录和存档。
控制系统会根据设定的参数,把炉膛温度自动控制调节在合适的范围内,并对其控制和监控,一旦出现异常,系统给出报警信号,进入安全保护模式。
设定RTO出口高温烟气温度显示、记录,并设定高温烟气温度的上下限超温故障报警,RTO系统的终排烟温度应≤100℃。
燃烧系统具有点火前的预吹扫、高压点火、燃烧监测、熄火保护、超温报警(超温切断燃料供给)和燃料高低压力报警等自动功能。
控制系统设置HMI触摸屏,HMI上显示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部位的温度信息(设定温度值、实际温度值),燃气工作状态(高压、低压、泄漏报警等),设备的运行状态(焚烧炉、风机、阀门等),设备故障状态(风机故障、超温报警、风压信号等)等。
RTO炉设置的高温旁通管道,管道内陶瓷纤维面保温层保温厚度不低于200mm;高温旁通阀门铸造阀板采用50mmS310材质、阀杆采用2520材质、阀体采用10mm碳钢材质,内陶瓷纤维面保温层保温厚度不低于200mm;
焚烧炉测温热电偶使用双支热电偶。
焚烧系统进口需设置1台爆炸极限检测仪器。
RTO控制柜动力部分与控制部分分开。
各零部件应有良好的可拆装性和维修空间,以方便维修。
设备需防腐处理:油漆方案按照设备放置于室外进行设计,面漆颜色按甲方要求,油漆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及质量检验。
设备内装电度表、燃气计量表和计时器,以统计用电量、燃气耗量和设备使用时间,计量表为电子式,要求数据进入控制系统并能上传至集控系统。电控箱内需配置220V插座1个,线路布置符合规范,便于故障检查和元器件的更换。
乙方提供设备内安装的所有仪表必须附带MC标识。压力表、温湿度表、电流表等仪表在设备交验之前,必须在甲方检定完毕,同时压力仪表的第一次检测费用乙方承担。
设备进出口配置在线监测装置(FID),对进出口的废气浓度进行检测。
在设备进出口合适位置设置取样检测口,便于设备进出口有机废气浓度检测和设备进出风量检测等。采样口和检测平台应符合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相关要求。
新建烟囱需加装检测平台和防雷系统,烟囱的壁厚8—10mm,烟囱的高度不低于25m。
投标设备应满足放置在室外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设备需要维护保养和更换易损件的位置应设置相应的检修平台,检修平台应设计合理,施工规范。
电气控制回路、压缩空气控制回路和废气采集回路等系统的布线(管)应分开布置线槽(桥架)。
设备品牌要求
序号 | 类别 | 要求 |
1 | 低氮燃烧器 | 麦克森、天时、北美 |
2 | 燃烧器阀组 | 霍尼韦尔 |
3 | 蓄热陶瓷 | 蓝太克、博鑫 |
4 | RTO保温棉 | 伊索 |
5 | 风机 | 上海通用、德惠 |
6 | PLC | 西门子 |
7 | 电器元件 | 接触器、继电器施耐德,开关常熟 |
8 | 变频器 | 三菱 |
9 | 温湿度仪表 | 上仪 |
10 | 压力仪表 | 德威尔 |
11 | 气动元件 | SMC |
12 | 在线监测系统 | 力合、聚光、泽天、皖仪或同级别品牌 |
13 | 滤筒 | 美国HV |
14 | LEL(带除尘、泵吸) | 德尔格、科雷特、理研 |
所有外购部件的品牌及参数均须通过甲方的确认后执行,并提供相应采购合同,如涉及进口,须提供原产地证明或进口报关证明。
三、其他要求
1、设计图纸要求
设备动能源需求等资料由乙方在技术协议签订后两周内提交甲方,由甲方审核确认(甲方的审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1周)后进行施工,甲方的审核不能取代乙方的责任;
各零部件应有良好的可拆装性和维修空间,以方便维修;
乙方将得到以书面形式提供的有效的详细产品信息,为了更好的进行详细设计,乙方应该建立获取产品进一步资料的联系方式;
在设计确认前,乙方应该提供整个系统的设计资料,并且举行一个介绍会议,说明设计是如何满足甲方投标书中各相关要求的;
所有B+U相关的设计(比如钢结构,框架工作,安装等)在设计阶段需要及时提交甲方评审以便于与B+U改造协调,如果与B+U发生冲突,乙方需要进行设计更改;
在终验收前,供应商需要提交所有更改区域的更新版的平面图;
甲方对设计的确认不承担任何乙方对设备功能性所负的责任,如果设备、组件、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乙方有义务去改正问题,相应的费用由乙方承担,甲方认为乙方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生产的需求,并对此负有全部责任;
图纸和文件上的尺寸和工程单位必须是公制,所有紧固件必须使用公制,在非公制单位应用以前,应该先通过甲方批准,如果未经批准使用非公制紧固件,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无条件更改为公制紧固件,费用由乙方负责;
所有平面图,流程图需提供AutoCAD2003版本图纸;
所有的手册应该使用Microsoftoffice格式,文件应用WORD,EXCEL,PROJECT2000和EPLAN/AutoCAD(只包括图纸)编制;
提交的图纸必须是和在建的系统相符;
所有乙方所提交的程序和图纸必须是可编辑的,没有保护和限制;
乙方需提供BOM清单和设备能力数据;
乙方需在设备终验收和最终付款前提交实际的图纸和最终文档给甲方寻求批准;
最终交付物至少要包括:备件清单,系统和部件操作和维护手册,图纸,程序,预防性维护手册,调试报告和数据等;
2、进度管理要求
乙方提供现场安装计划,且现场安装必须服从甲方的生产安排,该工程施工周期较紧,乙方需充分考虑施工人员素质及数量。
乙方有责任在合同总价范围之内按时的交付系统,系统应该有能力达到生产能力并且生产出的产品符合特定质量水平,乙方必须在工程的各个阶段制定一个预防计划,用于防止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甲方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将此计划提交甲方审阅批复,否则,乙方将承担合同执行中有可能造成的对甲方生产影响的相关损失;
乙方应有责任组织和指派一个专职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审查监督项目执行的所有阶段,审查监督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系统的工程及设计,安装以及系统试运行,现场安装、制作、试运行和技术支持,乙方必须组织有能力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检查监督所有国内、国外的分包商,制作工厂及合作伙伴,应特别地注意的是:在本项目与其它相关系统的接口区域,乙方应负责与其它供应商进行必要的技术交流以确保接口的正确;
乙方项目管理团队需经甲方批准,甲方保留要求乙方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团队的权利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乙方负责协调项目资源来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直至项目终验收尤其是安装和调试阶段人员的持续性,甲方保留索赔的权利如果这一要求没有得到严格遵守,甲方保留要求乙方制定更多项目管理及进度报告信息;
乙方需提供在甲方项目整个周期内的工作负载;
乙方必须提供说明项目执行人员的数量及担任职务的相关文件,这些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机械、电气)、设计人员(工艺、机械等)和分包商;
乙方必须在接受合同的两周之内组织好项目管理及项目执行的人力资源,乙方必须在不会引起甲方的成本额外增加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以保证按时完成项目;
乙方需要提交详细的时间安排表,分列出包含在合同中各项目的所有开始和完成时间,这份时间表应包括分析、设计、制作、集成、装运、和安装所需要的工作天数等,乙方必须在签署合同的两周内制定关键路经及主要节点计划,并争得甲方的认可;
乙方必须报告系统更新进度和人力资源状态,任何项目有处于高风险或者延误执行的迹象,必须立刻通知甲方并高度关注,乙方必须针对任何标记为红色状态的项目制定防范措施或者对策,用于表明供应商有能力处理这些问题确保达到项目目标;
乙方应该制订正式的与工程相关的项目管理检查计划;
乙方应该制订每周进展回顾计划,此计划将检查并汇报与项目有关的成本、进度和技术问题;
乙方应该提交设计更改控制程序,并经过甲方的批准,在项目执行的全过程乙方应严格的遵守执行;
3、资料要求
3.1设备说明包括:
⑴设备的总体介绍
⑵设备的主要特性及计算书。
⑶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3.2乙方应提供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施工工艺、重点检验项目和生产计划进度表。设备总图、安装基础及预埋件图须在合同签订后两周内提供。
3.3乙方中标后一个月内应提供试验大纲,并附产品制造标准及相关验收参数。
3.4乙方在制造所需的主要外购件需经甲方认可并附相关质量保证资料。若发生质量偏差,责任均由乙方负责
3.5乙方在设备出厂前提供主要构件的质保书和合格证。
3.6设备相关的图纸包括:总图、电气原理图、部件图、PLC及触摸屏程序备份。
3.7乙方提供甲方归档资料(包括不限于)如下:
⑴6套设备竣工资料
⑵外购件合格证,材质证书
⑶过程验收、检查资料
4、验收、质保、售后、培训及其他
4.1验收
4.1.1监造及验收标准
⑴该项目采用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进度跟踪监控,VOCs治理系统在制造过程中和出厂验收时,甲方将组织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
⑵甲方监控人员的监控验收依据为:合同、技术协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澄清文件)、施工图等。
⑶甲方监造人员有权根据双方签订的技术文件和规定,以及乙方质检部门的检验记录,对被监控对象提出异议,并要求重新检验直至报废。
⑷各有关部门应与甲方监造人员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协作与配合,并允许监造人员查阅有关相应的技术资料和检验记录。
⑸在设备进行现场安装及试运行时,乙方需派专业人员负责现场安装指导及安装质量保证,并负责安装后的调试、验收和提交。
4.1.2设备从制造到交付使用,包括如下验收过程:
⑴中间验收。在设备的制造过程中,甲方根据乙方的生产进度,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对设备制造的进度、质量和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安装进行检查验收。同时乙方应准备好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供甲方抽检。
a)设备制造工艺和生产计划
b)主要原材料材质化验单和合格证
c)主要零部件加工过程检验单和零件加工废返记录单
d)其它应提供的资料
⑵出厂验收。出厂前一周,乙方须书面通知甲方派员到乙方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大纲由乙方提前一个月向甲方提交,经甲方认可后,作为预验收的依据。预验收合格,准予出厂。
⑶完工验收。设备需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竣工验收,环保验收监测费由乙方承担。
工程完工验收,包括设备在完成现场安装调试后的验收及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在一个月试用期后进行(试用期乙方需派人员驻厂保障设备运行)。完工验收需要乙方提供一份用于正式验收的验收大纲。正式验收大纲经甲方认可后,作为完工验收的依据。验收合格并经签字确认后,进入质保期。同时提供包括详细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规程》等资料。
4.1.3质保期和售后
(1)质保期自甲方正式验收合格之日起算2年(包含但不限于2年的备品备件和专业维护人员人工费,不包括吸附棉和过滤袋),若因甲方的原因未及时进行安装调试及验收,质保期自出厂验收之日起算30个月。
⑵在质保期内,甲方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设备排放的检测必须满足排放标准,若检测满足标准要求,检测费用由乙方负责;如超过标准,检测费用由乙方负责,并须承担不合格的相应合同条款要求。
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乙方接到甲方通知后,24小时内(一天)派人到甲方处处理解决。
⑷乙方由于制造、组装而造成的质量问题,由乙方负责,并承担一切返修费用。
⑸从保修期开始,乙方每两个月派员对设备的操作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对整机各系统进行检查。
⑹所有外购件若在质保期内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应及时更换。
⑺质保期后,若甲方需要有偿服务或技术服务,乙方在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直到现场进行服务。
4.1.4培训要求
⑴乙方在所有设备调试期间,负责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甲方,对甲方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免费进行技术操作及维修培训,帮助甲方人员熟悉设备操作,掌握维修要领。
地点 | 人员 | 培训主要内容(不限于) |
甲方涂装工场 | 操作、维修、管理人员 | 1、设备原理、技术性能及参数2、操作要领,参数的设定和调整3、熟悉机器的日常保养和一般故障修理4、熟悉机器结构和电气原理5、掌握重要部件的拆装、更换要领 |
⑵乙方应编制并提供5套书面培训教材及1份电子版教材和详细的培训计划,并于设备交付前1个月将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提交给甲方。
四、补充事项
1、本技术协议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
甲方: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乙方:
盖章盖章
签字: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联系我们
上海总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科路1750号1幢张江科学之门模力社区606-607室
无锡分公司: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路77号北航投资(无锡)科创中心303室
邮 箱:bd@datauseful.com

给力助理小程序

给力讯息APP

给力商讯公众号
服务协议
版权所有©上海优司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09382号 沪ICP备202200938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