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
2023/02/21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有关规定,现将《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3年2月20日—2023年2月24日。自本项目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欢迎关心项目建查看详情
绿色能源基地540MW/1080MWhWh储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电磁专章现状检测报告类比检测报告电磁专题220kV武桥储能站新建输变电工程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现状检测风光储一体化220kV升压站配套线路输电线路废弃地复垦集体农用地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输变电建设主变及电气设备多能互补一体化光伏700MWp电化学储能储能系统组串式储能单元高压液冷式储能单元高压风冷式储能单元电池单元PCS升压单元干式升压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辅助变压器储能电池组集装箱电池舱PCS升压舱PCS舱储能升压站储能I站240MVA储能II站辅助工程生产综合楼辅助用房进站道路临时工程临时苫盖防尘网环保工程事故油池事故油坑化粪池固废暂存间储能电站运维楼预留无功场区危废暂存间修建施工道路场地平整边坡防护场地清理机械结合人工开挖人工砌筑管线放置人工回填夯实处理建构筑物基础电缆沟道安装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电磁环境现状监测电磁环境现状检测监测仪器电磁辐射分析仪工频磁感应强度电磁预测电磁环境影响分析电磁环境的影响户外GIS布置220kV进出线方式架空出线35kV配电装置户内电缆出线类比变电站电磁影响工频场强仪工频电场工频电磁场监测电磁衰减断面监测无功补偿装置
金额
-
项目地址
安徽省
发布时间
2023/02/21
公告摘要
公告正文
2023/02/21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公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的有关规定,现将《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3年2月20日—2023年2月24日。自本项目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欢迎关心项目建...查看详情
试行>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的有关规定,现将《五河县 200 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 540MW/1080MWh 储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予以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期为2023年2月20日—2023年2月24日。 试行>
自本项目公告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欢迎关心项目建设地社会公众对项目的环境保护方面问题提出有关意见及建议。
联系人:王海笑
联系电话:13806285757
报告表-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报告表-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
五河瑞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3年2月20日
检索号 | QQHP-2022-027 |
商密级别 | 普通商密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
540MW/1080MWh储能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五河瑞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江苏清全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23年2月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
不公开内容说明
序号 | 不公开内容 | 不公开内容 | 不公开原因 |
序号 | 内容 | 原报告位置 | 不公开原因 |
1 | 签字、盖章页 | 雇页 | 涉及个人隐私 |
2 | 项目联系人、联系方式、投资金额及项目地理坐标 | P1 | 涉及个人稳私、商业秘密及社会稳定 |
3 | 监测布点情况、监测结果各项目章节、报告中涉及敏感目标名称的相关列表 | P10~24、电磁专章、现状检测报告、类比检测报告 | 涉及商业秘密、个人稳私(有个人财产照片)及社会稳定。且公开后可用于其它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科研项目等盈利性业务,给监测单位带来经济损失。 |
4 | 项目地理位置及相关附图 | 附件之后 | 涉及商业秘密。 |
5 | 附件 | 电磁专题之后 | 需经各原发文单位审核同意。 |
建设单位:五河瑞洋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2023年2月
附表:
附表1生态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表2声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专题:
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 |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 |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 |
项目代码 | / | / | / |
建设单位联系人 | / | 联系方式 | / |
建设地点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 |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 |
地理坐标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中心 | / | / |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 55-161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 | 用地面积48961m2,其中永久占地42440m2,临时占地6521m2 | |
建设性质 |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 |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 | 蚌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 | / |
总投资(万元) | / | 环保投资(万元) | / |
环保投资占比(%) | / | 施工工期 | 9个月 |
是否开工建设 | 否□是: | 否□是: | 否□是: |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设置了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设置了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本项目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设置了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
规划情况 | 工程已列入“安徽省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清单” | 工程已列入“安徽省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清单” | 工程已列入“安徽省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清单”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 无 | 无 | 无 |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 无 | 无 | 无 |
其他符合性分析 | 1.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生态保护红线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与相关规划部门核实,并对照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本工程不涉及蚌埠市生态保护红线,与本项目距离最近红线为“安徽五河沱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最近距离约为6.88km(见附图5)。(2)环境质量底线本项目施工阶段,土方开挖、材料装卸,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作业将产生扬尘的污染,通过在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冲洗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施工现场的扬尘。工程施工时,将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明显增加,对周围局部地区的环境产生暂时影响,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不会对当地的大气环境造成明显的、长期的影响。而本项目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产生,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本工程220kV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质量现状检测值远小于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变电站周围声环境质量现状检测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本项目属于生态影响类项目,项目运营期不会对大气、地表水等环境要素产生污染。施工期通过加强各项防治措施后,可以使得对大气、地表水影响程度降低到最低。变电站采用户外式布置,主变采用低噪声主变,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主变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工程为新建输变电工程,变电站采用户外式布置,站区各建(构)筑布置紧凑、协调,节约了土地资源。本工程资源消耗量相对区域资源利用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要求。(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为220kV输变电工程,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淘汰类项目,不属于《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98号)中的限制和禁止用地的项目。工程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不会突破环境质量底线及资源利用上线,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上,本工程的建设符合“三线一单”要求。(5)《安徽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办法(暂行)》符合性分析 |
根据《安徽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
①在建设项目环评中,需做好与“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符性分析,充
分论证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②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在“两高”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中的应用。“两高”项目在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分析说明与建设地点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的相符性;③应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确定的优先保护单元和重点管控单元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区域,将“三
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生态环境监管的重点内容。
对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属于重点管控单元,见附图7。本项目不涉及生
态保护红线,不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中的生
态敏感区。本项目为新建输变电工程,工程运营期无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产生,
且运营期的声环境和电磁环境均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各项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
排放,环境风险可控。
综上,本项目与《安徽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办法(暂行)》
是相符的。
2.工程与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属于安徽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蚌埠市五河县风光储一体化试点
项目”中的储能站子项。“蚌埠市五河县风光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已列入安徽省
能源局安徽省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清单。储能站升压站及配
套线路单独立项,与电力规划、电源规划是相符的。武桥镇人民政府已经原则上
本项目新建220kV武桥储能站站址位于蚌埠市五河县,周边主要为农田,已
本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征求了站址区域各相关行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表1.1本工程变电站协议一览表
协议单位 | 协议情况及回函意见 | 协议处理情况 | 附件号 | ||
同意站址选址,本项目符合当地的建设规划。调整为建设用地。不影响周边规划。 | 武桥镇人民政府 | (1)原则上同意线路路径及站址选址;(2)项目施工前贵公司需到现场与我镇及相关村组一起对线路具体路径进行商定,塔基设置等涉及占用土地项目需提前进行上报审批;(3)项目施工中贵公司及施工单位须与相关村组加强协调对接工作,妥善 | 变电站征地及输电线路路径手续正在办理中 | / |
府 | 年第二批次历史遗留工公顷(耕地10.3212公顷),2.0117变用地位置。 | 蚌埠市已调整土地续正在办理中 | / | |||
解决出现的问题;(4)项目施工中贵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占用的土地、青苗及附着物等给予合一、同意已经验收的五河县2015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农用地指标30.5782公顷(耕地27.7027公顷)与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武桥村、老张村,双忠庙镇前李村,临北回族乡于家村、临北乡窑厂,头铺镇冯刘村、花木王村用地范围内集体农用地14.4022公顷(耕地10.3212公顷)挂钩。同意征收集体农用地14.4022安徽省人民政另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类型,后续征地手公顷,合计批准建设用地16.4139公顷,按呈报的规划用途用于城镇建设,不得改二、你县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严格实施土地征收,及时足额支付补偿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落实安置措施,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相符性分析本项目选址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了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工程变电站采用户外式布置,通过选用低噪声主变,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以衰减噪声,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防止油料跑冒滴漏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中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施工过程中对裸露地表采取苫盖等措施,定期洒水抑尘;土石方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清运。工程建设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是相符的。 | 理补偿。 | 解决出现的问题;(4)项目施工中贵公司按照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占用的土地、青苗及附着物等给予合一、同意已经验收的五河县2015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农用地指标30.5782公顷(耕地27.7027公顷)与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武桥村、老张村,双忠庙镇前李村,临北回族乡于家村、临北乡窑厂,头铺镇冯刘村、花木王村用地范围内集体农用地14.4022公顷(耕地10.3212公顷)挂钩。同意征收集体农用地14.4022安徽省人民政另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类型,后续征地手公顷,合计批准建设用地16.4139公顷,按呈报的规划用途用于城镇建设,不得改二、你县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严格实施土地征收,及时足额支付补偿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落实安置措施,妥善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保证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相符性分析本项目选址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避让了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本工程变电站采用户外式布置,通过选用低噪声主变,主变及电气设备合理布局,将高噪声设备相对集中布置,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以衰减噪声,降低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定期检查,维护保养,防止油料跑冒滴漏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施工中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施工过程中对裸露地表采取苫盖等措施,定期洒水抑尘;土石方定期清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期清运。工程建设与《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是相符的。 |
二、建设内容
地理位置 | 2.1地理位置拟建武桥储能站站址位于蚌埠市五河县武桥镇武桥村附近,G104国道东侧,站址四周均为农田。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 |
项目组成及规模 | 2.2项目由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280号)和《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进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工作的通知》精神,安徽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拟在蚌埠市五河县建立安徽五河1200MW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项目。“安徽五河1200MW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项目”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天井湖及周边乡镇,建设规模风电500MW、光伏700MWp,并配套建设电化学储能324MW/648MWh,本工程为基地子项“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已报五河县发改委备案。其他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同步进行中。本项目储能站工程已在五河县发改委备案,储能站工程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储能站内的直流设施电压等级小于±100kV,也不需按直流工程评价。但由于储能站中含有220kV升压站,故对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3项目组成及规模“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按储能站及220kV升压站合建。储能站规划容量为“324MW/648MWh,本期先建设220kV升压站部分。2.3.1主体工程(一)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共配置106套储能单元包含3套组串式储能单元(2套4MW/8MWh和1套2MW/4MWh储能单元)、5套3.1MW/6.19MWh高压液冷式储能单元和98套3.1MW/6.128MWh高压风冷式储能单元。每套储能单元配置有电池单元和升压单元,每套PCS升压单元包含PCS、干式升压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柜等,PCS成套装置均设置辅助变压器,为储能系统供电。本站储能电池均采用集装箱舱式布置,集装箱整体就位在预置的水泥支撑脚上。储能站共含216个20尺电池舱、209个PCS升压舱和10个PCS舱。(二)220kV升压站部分本期新建武桥220kV储能升压站,户外布置。本期规模1×150MVA+1×240MVA主 |
变,其中150MVA升压变位于储能I站(即1#变,调度命名为储能I站),240MVA位于储能II站(即2#变,调度命名为储能II站),终期规模不变。220kV远期出线3回,其中储能I站出线1回至武桥,储能II站出线2回,分别至香涧1回、蒋吴1回,终期规模不变。35kV侧出线17回,其中储能I站出线7回,储能II站出线10回,本期一次建成。2.3.2辅助工程建设生产综合楼一座、辅助用房、进站道路等。2.3.2临时工程施工期临时苫盖、防尘网等。2.3.4环保工程新建事故油池一座(容积为80m3)、事故油坑(容积为25m3)、化粪池(容积为6m3)。新建固废暂存间一座(4m×4m×3m)。 | |
总平面及现场布置 | 2.4总平面及现场布置储能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为4.1340公顷(约合62.0100亩),工程征地面积为6.6305公顷(约合99.4575亩)。储能站总体方位为正北方向布置,进站道路位于站址北侧。大门朝北,站区由消防环道分割,站区东部均为预留建设储能电池组及PCS部分,本期建设升压站部分均位于站区西部;升压站自北向南布置有运维楼、预留无功场区、主变及35kV场区和220kV配电装置区,220kV出线向南出线;事故油池位于220kV配电装置西侧。危废暂存间位于220kV配电装置区东北侧。升压站部分占地面积11630m2。武桥220kV储能升压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 |
施工方案 | 2.5变电站施工工艺变电站工程施工流程详见图2.2。图2.2变电站工程施工流程图本工程220kV储能升压站为新建工程。本期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期、土建施工期和安装施工期。整个施工的工期约为9个月。①施工前期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修建施工道路、场地平整、边坡防护等。主要采用使用机械推土方式进行场地清理,机械结合人工开挖,人工砌筑、管线放置等,机械结合人工回填、夯实处理。②土建施工期主要包括建构筑物基础、电缆沟道等主体工程的开挖和回填。开挖方式采用机械结合人工的方式,开挖后的基坑土运至集中堆放地,采取防护措施,待基础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③安装施工期机械结合人工吊装和安装。2.6施工时序及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约9个月。若项目未按原计划取得开工许可,则实际开工日期相应顺延。 |
其他 | 无 |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目录
1.前言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法律及法规
1.1.2采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及规定
1.1.3工程设计资料名称及相关资料
1.2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1.3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及评价方法
1.4电磁环境保护目标
2.环境质量现状
2.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2.1.1监测因子
2.1.2监测点位、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2.1.3监测频次
2.1.4监测方法及仪器
2.1.5监测结果
2.1.6评价及结论
3.运行期电磁预测
3.1.1类比对象及可比性分析
3.1.2类比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
4.专题报告结论
,I,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1.前言
1.1编制依据
1.1.1国家法律及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席令第九号公布,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修正本),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公布,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
1.1.2采用的标准、技术规范及规定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
(3)《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4)《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5)《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1113-2020)。
(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
1.1.3工程设计资料名称及相关资料
(1)《五河县风光储一体化基地324MW/648MWh储能项目》,中国能源建
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22年9月。
1.2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规定,电磁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1-1。
表1-1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分类 | 电压等级 | 工程 | 条件 | 评价工作等级 |
交流 | 220kV | 变电站 | 户外式 | 二级 |
根据表1-1分析,本工程新建220kV武桥储能站为户外式,评价工作等级为
二级。
,1,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1.3评价因子、评价范围及评价方法
(1)专题评价因子
表1-2本工程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一览表
评价阶段 | 评价项目 | 现状评价因子 | 单位 | 预测评价因子 | 单位 |
运行期 | 电磁环境 | 工频电场 | kV/m | 工频电场 | kV/m |
运行期(2)评价标准 | 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表1中频 | 工频磁场 | μT | 工频磁场 | μT |
率为50Hz所对应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即工频电场强度限值:4000V/m;工频
磁感应强度限值:100μT。
(3)评价范围
220kV武桥储能站的评价范围为围墙外40m范围内。
(4)评价方法
220kV武桥储能站采用类比预测的方法预测建成后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1.4电磁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的电磁敏感目标主要为变电站站界外40m范围内的有公众居住、工
作或学习的建筑物。经现场踏勘,本工程220kV武桥储能站评价范围内无电磁
环境保护目标。
,2,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2.环境质量现状
2.1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区域电磁环境现状,我公司委托南京宁亿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2年7月24日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电磁环境现状监测。
2.1.1监测因子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1.2监测点位、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1)监测点布设
本次电磁环境现状检测选择在变电站四周布置检测点,检测点位的具体方位
见附图2。
(2)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2022年7月24日,昼间,9:30~11:35,风速0.4m/s~1.1m/s,气温35℃~38℃,
相对湿度31%~40%。
2.1.3监测频次
各监测点位监测一次。
2.1.4监测方法及仪器
(1)监测方法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方法执行《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
行)》(HJ681-2013)。
(2)监测仪器
表2-1本工程电磁环境现状检测仪器信息一览表
仪器名称 | 型号 | 出厂编号 | 技术指标 | 校准/检定证书号及有效期 |
SEM-600电磁辐射分析仪 | SEM-600/LF-01 | C-0609/G-0609 | 探头频率响应范围:1Hz~100kHz探头量程:工频电场强度:0.5V/m~10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30nT~3mT | E2021-0114955校准有效期2021.12.2~2022.12.1 |
2.1.5监测结果
本工程周围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监测结果见表2-2所示。
,3,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表2-2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检测结果一览表
检测点位序号 | 监测点位置 | 工频电场强度(V/m) |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
1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东侧(1) | <0.5 | <0.030 |
2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南侧东端(2) | <0.5 | <0.030 |
3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南侧西端(3) | <0.5 | <0.030 |
4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西侧(4) | 0.6 | 0.043 |
5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北侧西端(5) | 0.6 | 0.045 |
6 | 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北侧东端(6) | <0.5 | <0.030 |
注:监测点位为拟建220kV武桥储能站征地范围厂界。
2.1.6评价及结论
由表2-2可知,220kV武桥储能站拟建址四周各测点处工频电场强度为(<
0.5)V/m~0.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0)μT~0.045μT。工频电场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
值的要求。
,4,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3.运行期电磁预测
3.1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中有关规定,本工程
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因此本工程220kV武桥储能站采用类
比监测的方式来预测分析工程运行对周围电磁环境的影响。
3.1.1类比对象及可比性分析
(1)类比监测对象
为预测本期工程变电站运行后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变电站周围环境
影响,选取电压等级相等,主接线形式相同、容量一致和建设规模大致相同的六
安市桥店220kV变电站作为类比对象。
类比六安市桥店220kV变电站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本工程变电站的类
比情况见表3-1所示。
表3-1本次类比220kV变电站的工程参数对照
项目名称 | 桥店220kV变电站 | 220kV武桥储能站(本工程) |
主变布置 | 户外 | 户外 |
主变容量 | 3×240MVA | 1×150MVA+1×240MVA |
220kV配电装置 | 户外GIS布置 | 户外GIS布置 |
220kV进出线方式 | 架空出线 | 架空出线 |
35kV配电装置 | 户内电缆出线 | 户外GIS布置 |
运行工况 | #1主变P=3.0MW~14.0MW、U=227.8kV~228.8kV、I=14.5A~44.0A;#2主变P=13.3MW~18.4MW、U=227.8kV~228.5kV、I=34.5A~47.8A;#3主变P=13.2MW~25.1MW、U=227.8kV~228.8kV、I=31.3A~63.0A。 | / |
占地面积(m2) | 11300 | 42440m2(武桥储能站总面积为42440m2,升压站部分占地11630m2,其他部分为直流设施占地) |
,5,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项目名称 | 项目名称 | 桥店220kV变电站 | 220kV武桥储能站(本工程) |
类比数据来源 | 《六安桥店22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现状检测》,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环境检测分公司,(2020)环监(电磁-电力)字第(329)号 | — | |
(2)类比变电站可比性分析 | (2)类比变电站可比性分析 |
本工程武桥储能站主变户外布置,类比桥店变主变户外布置,主变容量最终
为3台240MVA,本工程武桥储能站建成后的最终容量为150MVA+240MVA,
影响工频电场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电压,影响工频磁感应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电流,
主变容量和电流正相关。因此,用3台240MVA主变容量的变电站类比1台
150MVA+1台240MVA主变容量的变电站较为保守,是可行的;武桥储能站电
压等级与类比桥店变电站电压等级均为220kV,电压等级一致;武桥储能站配电
装置为户外GIS布置,类比的桥店220kV变电站22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GIS
布置,配电装置类型相同;类比桥店变占地面积比武桥储能站小,比升压站面积
大,储能站其他部分占地为直流设施占地,直流设备工作原理与交流设备不同,
主要影响非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主变容量、出线数量级电气布置方式是
影响电磁环境的主要因素。本工程出线220kV线路3回,常规变电站出线回路
数远大于本工程变电站。虽然工程在主变容量,占地面积及各设备布局上存在一
定差异,但总体电磁环境的影响是类似的,用桥店变类比武桥储能站的电磁影响
是可行的。
3.1.2类比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
(1)监测因子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监测频次
每个测点在稳定情况下监测5次,每次测量观测时间≥15s,取5次监测的平均
值。
(3)采用的监测方法及仪器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方法执行《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
行)》(HJ681-2013)中规定的工频电场和磁场的测量方法。
监测仪器:工频场强仪EFA-300,工频电场强度量程为0.1V/m~200kV/m,工
,6,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频磁感应强度量程为1nT~20mT,在检定有效期内。
(4)监测时间及气象条件
监测时间:2020年11月3日;
监测天气:晴,温度7~16℃,相对湿度28~43%,风速<3.0m/s。
(5)监测单位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环境检测分公司(161712050220)。
(6)类比监测结果
六安桥店220kV变电站类比监测结果见表3-2所示。
表3-2桥店220kV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置 | 监测点位置 | 监测点位置 | 工频电场强度(V/m) | 工频磁感应强度(μT) |
南侧(偏东)厂界外5m | 南侧(偏东)厂界外5m | 7.4 | 0.040 | |
南侧(偏西)厂界外5m | 南侧(偏西)厂界外5m | 103.3 | 0.171 | |
西侧厂界外5m | 西侧厂界外5m | 275.8 | 0.153 | |
北侧(偏西)厂界外5m | 北侧(偏西)厂界外5m | 5.2 | 0.074 | |
10m | 40.4 | 0.049 | ||
15m | 33.6 | 0.042 | ||
桥店220kV变电站 | 东侧厂界外5m | 东侧厂界外5m | 116.8 | 0.064 |
20m | 30.5 | 0.030 | ||
25m | 25.6 | 0.032 | ||
北侧(偏东)厂界外 | 5m | 68.5 | 0.064 | |
30m | 20.1 | 0.031 | ||
35m | 18.9 | 0.030 | ||
40m | 17.6 | 0.028 | ||
45m | 15.1 | 0.026 | ||
50m | 14.3 | 0.027 |
备注:东侧、西侧为林池,南侧无法避开110kV出线,均不具备断面布设条件。
,7,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N
电磁衰减断面监测路径
220kv配电装置
#1主变
#2主变
#3主变
无功补偿装置
110kV配电装置
图例
工频电磁场监测点
图3-1类比桥店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及检测点位布置示意图
从表3-2可知,桥店220kV变电站四周围墙外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
5.2V/m~275.8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40μT~0.171μT;桥店220kV变电站断
面各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14.3V/m~68.5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26μT~0.064μT。
同时武桥储能站现状监测结果显示,220kV武桥储能站拟建址四周各测点处
工频电场强度为(<0.5)V/m~0.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0.030)μT~0.045μT。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别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4000V/m和100μT。桥店变电站的容量远大于武桥储能站,
其四周工频磁感应强度的监测最大值为0.171μT,远小于100μT的公众曝露限值
要求。
由类比监测分析可以预计,本次拟建武桥储能站本期投运后产生的工频电场
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
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控制
限值。
,8,
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540MW/1080MWh储能项目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
4.专题报告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评价的五河县200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项目
540MW/1080MWh储能项目在实施了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可将工
程建设对电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工
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9,
联系我们
上海总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科路1750号1幢张江科学之门模力社区606-607室
无锡分公司:无锡市新吴区江溪路77号北航投资(无锡)科创中心303室
邮 箱:bd@datauseful.com

给力助理小程序

给力讯息APP

给力商讯公众号
服务协议
版权所有©上海优司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2022009382号 沪ICP备2022009382号-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