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摘要
项目编号-
预算金额-
招标联系人-
中标公司-
中标联系人-
公告正文
按照《广东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结合疫情防控开展2022年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工作的通知》(粤财采购〔2022〕9号)有关要求,我市按照《广东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关于结合疫情防控开展2022年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工作的通知》(粤财采购〔2022〕9号)有关要求,我市组织各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根据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书面审查和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代理机构的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管理情况、代理项目采购实施情况、企业失信与处理处罚情况等进行了监督评价。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一、总体评价情况
      佛山市、区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组成6个监督评价小组开展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工作,各监督评价小组按照不同采购方式和问题易发领域全覆盖的原则,随机抽取2-3家代理机构,重点选取在2021年代理采购项目数量较多、占有市场份额较大的代理机构,同时抽取少数新成立的代理机构。全市共抽取了17家代理机构,抽取代理机构数量占抽取范围代理机构比率为20.5%;共抽取项目108个,包括50个公开招标项目、52个竞争性磋商项目、4个竞争性谈判项目、1个询价项目和1个单一来源采购项目。监督评价小组查阅了17家代理机构的企业资料、内部制度和被抽取的政府采购项目归档资料,对委托代理协议、采购招标文件、信息发布、评审委员会组成、开标评审过程、中标成交、合同管理、保证金收退情况、档案管理、质疑处理、废标情况等11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检查。
      二、项目检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经代理机构自查、监督评价小组书面审查和现场评价,发现被检查代理机构及其代理的57个政府采购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部分采购项目未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合同签订和备案
存在此类问题的项目共21宗,占项目总数的19.4%。一是未在法定期限内签订合同。如“2021-2023年南海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培训(远程)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7月2日发出中标通知书,2021年8月4日签订合同,超过法律规定的30日期限。二是合同公告时间超过法定时限。如“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4月22日发布项目成交公告,2021年6月16日在广东省政府采购网上进行公告。上述项目合同公告时间超出了法定的自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进行公告的期限。三是中标通知书发出时间超过法定时限。如“顺德区智能档案管理系统一期项目”,未在发布中标结果公告的同时发出中标通知书。
     (二)部分项目保证金退还时间超过法定期限
      存在此类问题的项目共13宗,占项目总数的12%。如广东省特色小镇“大沥智慧安全小镇”培育验收工作服务项目,合同签订时间为2021年8月24日,而中标供应商保证金的退还时间为2021年12月1日。“交警大队购买视频监控后台服务”,中标通知书发出时间为2021年8月20日,而退还未中标供应商保证金的时间为2021年11月16日。以上项目保证金退还时间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
     (三)部分项目采购文件编制不符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 
       存在此类问题的项目共37宗,占项目总数的34.3%。一是采购文件中设置评分标准存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情形”第(八)项规定。如“采购2021年禅城区智能交通类设施设备零星项目建设服务”项目,要求供应商在办理报名手续时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将资格审查条件前置到报名阶段。二是采购文件中设置评分标准存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的情形”第(二)项规定。如“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外包和数据统计服务(2021-2022)(二次)”项目招标文件评审因素要求“供应商提供拟投人员本单位购买的近3个月(扣除招标公告发布当月往前顺推)社会保险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未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人员,不计算得分”,以上项目的评分标准存在“设定的资格、技术、商务条件与采购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或者与合同履行无关”的情形。三是采购文件中设置评分标准存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第四款“采用综合评分法的,评审标准中的分值设置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未相对应”的情形。如“医院1号楼北侧急诊输液区改造”项目磋商文件第26页“《技术条款响应表》响应程度”的分值与第8页采购项目技术要求数量不对应。四是采购文件内容不完整,不合法合规。如“伦教八横路(仕版村段)道路工程”项目,招标文件评审因素“财务状况”“获奖情况”“拟投入本项目人员情况”设置,对支持中小企业政策理解不透彻。
     (四)部分项目档案存在资料不齐、整理散乱等问题
       存在此类问题的代理机构有3家,占检查代理机构总数的17.6%。如“佛山市禅城区城市地质调查项目(2021-2022年)”、“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交警大队购置交警铁骑项目”等项目开标、评审录音录像不清晰可辨。部分项目存在档案没有装订整齐,档案整理散乱的情况。
    (五)内控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
      本次监督评价发现,各代理机构基本符合指标体系中关于管理制度的要求,已建立比较完备的项目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采购项目未能完全按照已有的管理制度落实有关工作要求,导致在项目执行、档案管理等环节存在疏漏。此外,各代理机构在人员培训方面有所欠缺,培训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参与行业协会或内部开展的交流培训次数较少,在提升代理人员专业素质方面投入不够。
        三、现场检查情况
       现场检查过程中,各监督评价小组重点检查了录音录像、办公场所、人员配置、档案管理等内容,具体情况如下:
     (一)硬件设置方面。被检查的17家采购代理机构在开标室和评标室,都配备有录音录像监控设备,且每间功能室都设置有两个以上摄像头。各采购代理机构注意加强项目管理,都能对项目音视频资料随项目进行备份,项目资料归档清晰,可根据时间节点或者项目名称进行查阅。
     (二)办公场所配置方面。17家采购代理机构办公场地采购设施设备配备都比较充足,均配备有一间以上开标室和评标室,且配有一个档案室,功能室配置方面均能满足日常开评标工作和办公需要。
     (三)人员配置方面。各采购代理机构根据日常工作需要配备了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据统计,17家采购代理机构均配有5名以上熟悉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具备编制采购文件和组织采购活动等相应能力的专职从业人员,符合《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
     (四)档案管理方面。17家采购代理机构均配备了独立的档案室,根据年份建立了档案查询目录,可根据目录查询相应档案资料,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整理和存放,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四、整改情况
       我市坚持把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监督评价作为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和规范代理机构执业行为的重要手段和常态化工作。对于本次监督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各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已对存在问题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作出责令整改通知并敦促其加以整改,采购人、代理机构已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下一步,我局将针对此次监督评价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加强重点问题的执法检查,同时利用视频、专家讲座、跟班学习等方式加强对代理机构的业务培训,日常注重对政府采购项目事前咨询指导和服务。通过加强监督和引导,规范从业行为,不断提高从业水平和服务质量,确保政府采购代理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佛山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3月31日
返回顶部